范文 > 策划方案 > 项目实施推进方案 > 导航 > 推进品牌强县战略实施意见

项目实施推进方案

推进品牌强县战略实施意见。

做事情前有方案,才不会显得窘迫。对于想达到自己人生目标的人来说,通过方案来规划发展路径,方案有利于明确工作目标,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怎样让自己的方案看起来清晰易懂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进品牌强县战略实施意见”,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推进品牌强县战略实施意见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进品牌强县战略实施意见,请大家参阅!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推进品牌强市战略实施意见的通知》(眉府办发〔2018〕13号)文件精神,深入实施“品牌强县”战略,做大做强“**品牌”,以质量品牌推进我县“一地三区”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品质发展、品牌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为抓手,优化品牌建设政策环境,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着力实施品牌基础、品牌培育、品牌保护“三大工程”,推动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含金量高、知名度高的“**品牌”,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持续动力。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培育创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推动**制造、**服务、**工程向“**品牌”转变,为早日建成品牌大县打下坚实的基础。

区域品牌:加快创建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支持七里坪创建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瓦屋山创建国家4a级景区、柳江古镇争创国家5a级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个,创建商标示范镇1个,创建“雅河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产业品牌:新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

企业品牌:新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个、**名牌2个、四

**省著名商标2个、**市知名商标5个。新增农业“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6个。

二、重点工作

(一)品牌基础工程

1.坚持标准引领。围绕我县重点产品,以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为参照,开展质量对标提升行动。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主导产业和服务领域标准水平。加快开展团体标准制定,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起草制定区域性地方标准1项。(牵头单位:县工商质监局;责任单位:县农牧局)

2.提升技术能力。积极整合行业检测资源,建设综合性检测平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检验检测服务,支持具备条件的生产制造企业申请社会检测服务相关资质。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行业创新发展。支持重点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大数据平台,开展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住房规划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牧局、县食药监局、县工商质监局)

3.发挥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追求卓越质量,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品质。支持企业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采用“两化融合”管理方法、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加强质量品牌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我心中的**工匠”评选活动,发挥企业家领军作用,培育一批质量品牌管理人才。(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人力保障局、县工商质监局、县总工会)

(二)品牌培育工程

1.培育农业品牌。围绕“东坡味道”千亿产业发展目标,突出我县茶叶、奶业、林竹、藤椒、蔬菜五大优势产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提高技术研发和精深加工能力,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优质特色农产品,支持乡村和专合社创建线上销售渠道,扩大优质农产品、特色产品销售范围,打造农产品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牵头单位:县农牧局;责任单位:县食药监局、县工商质监局)

2.培育工业品牌。优选一批制造业生产企业,开展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试验和制造,提高产品和稳定性。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质量在线监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支持重点企业瞄准国内标杆企业,创新产品设计,优化工艺流程,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尽快推出一批质量好、附加值高的精品,促进制造业升级。(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工商质监局)

3.培育服务品牌。实施服务业“三百工程”,着力培育一批效益好、影响大、竞争力强的服务业重点品牌。支持生活服务领域优势企业整合现有资源,形成连锁机构。加强旅游与文化、森林康养、医疗保健、养生养老、餐饮等行业融合,大力挖掘古城洪州、历史人文、生态养生、民俗风情、乡村乡土等文化,深度开发一批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和地方风味美食、特色工艺品等旅游商品,构建现代旅游业品牌体系,增加旅游产品供给,丰富旅游体验,满足大众旅游多层次需求。(牵头单位:县三产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旅游发展中心、县商务局、县民政局、县金融国资局)

(三)品牌保护工程

1.扩大品牌影响。鼓励企业参加品牌价值评价,推动品牌价值货币化。积极组织品牌企业参加“东坡味道”全球行、“惠民购物全**行动”、“**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等市场拓展活动和西博会等商贸会展,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商标节和中华品牌博览会。进一步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农牧局、县食药监局、县工商质监局)

2.倡导品牌宣传。充分利用“质量月”、“3.15”、“中国品牌日”等活动契机,大力宣传知名、著名、地标品牌、地方知名品牌,讲好**品牌和**工匠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鼓励广播电视台以及报刊、网络等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安排自主品牌公益宣传,引导社会消费自主品牌。(牵头单位:县政府新闻办;责任单位:县文广新局、县总工会、县工商质监局)

3.加强品牌保护。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品牌保护的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品牌保护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建立完善质量投诉信息平台,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品牌保护和消费维权。(牵头单位:县科技局;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商务局、县农牧局、县食药监局、县工商质监局)

三、保障措施

(一)清除制约因素。清理、废除制约自主品牌产品消费的各项规定或做法,形成有利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的体制机制。建立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健全黑名单制度,大幅提高失信成本。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对相关企业、责任人依法实行市场禁入。支持高等院校开设品牌相关课程,培养品牌创建、推广、维护等专业人才。提升企业配置首席责任官、商标品牌创建管理专业人员的理念。

(二)制定激励政策。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支持自主品牌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以品牌为基础的商标权、专利权等质押贷款。发挥品牌奖项激励作用,鼓励产品创新,弘扬工匠精神。

(三)净化市场环境。建立更加严格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大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力度,实现联合执法常态化,提高执法的有效性,追究执法不力责任。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依法惩治违法犯罪分子。破除地方保护和行业壁垒,有效预防和制止各类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四)抓好组织实施。县政府将品牌建设工作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定期予以考核。各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切实落实工作任务,扎实推进重大工程,力争早日将我县建成品牌强县。

f132.com扩展阅读

推进绿色殡葬建设实施意见


推进绿色殡葬建设实施意见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进绿色殡葬建设实施意见,请大家参阅!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绿色殡葬建设,倡导节地生态和文明节俭办丧事,保护好生态环境,根据民政部等九部委《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民发〔2016〕21号)、省民政厅等九部门《关于推进绿色殡葬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民发〔2016〕25号)、**市民政局等十个部门《关于推进绿色殡葬建设的实施意见》(**民发〔2018〕33号)、**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规范农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堂、塔)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寻府办字〔2016〕219号)以及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对“绿色殡葬建设”考核的有关要求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大力推进我县绿色殡葬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保持生态质量全国领先,打造美丽中国**样榜”和市五次党代会、五届一次人大会关于“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的战略部署,在全县树立绿色殡葬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完善政策措施、引导移风易俗,逐步建立起科学文明的殡葬服务体系,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目标任务

至2020年,全县年遗体火化率达到100%;公益性公墓、经营性公墓节地生态葬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建大墓、豪华墓、“活人墓”、骨灰装棺二次葬现象得到遏制; “三沿六区”(沿铁路、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等)、河流主干道两侧;耕地、林地,城市公园、经济开发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水库、河流堤坝附近水源保护区)无新建坟墓,旧有坟墓全部植树遮挡;县以上殡仪馆全部达到部颁标准,火化设施污染物排放限值达到国家标准;100%的行政村建有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骨灰入墓安葬率达到50%以上;依法依规管理殡葬市场,无侵权坑民“殡托”现象。殡葬事业基本实现“七化”目标,即: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殡葬服务优质化、殡葬管理规范化、殡葬改革有序化、骨灰处理生态化、殡葬习俗文明化和殡葬设施现代化。

三、主要任务

(一)坚定不移实行火葬。 坚决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划分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的批复》(**府字〔2015〕30号)文件,全县取消土葬区,死亡遗体一律实行火化,到2018年底全县遗体火化率要达到100%。各地要把巩固提高火化率作为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绿色殡葬建设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强化党员干部带头和工作绩效考核,依法推行遗体火化,不断提高火化率,消除遗体直接土葬和骨灰二次装棺葬现象,全面落实全民免费火化制度。严格执行凭火化证发放丧葬费及相关补贴政策,强化信息共享和执法检查,严防跑冒滴漏等违规现象发生。

(二)推行骨灰入墓安放。要启动农村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从2018年起县、乡(镇)、村都要将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塔)建设作为城乡基本公用设施布局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城乡建设规划,2018年上半年,各地要完成对“三沿六区”行政村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的建设规划。规划中要选择荒山瘠地建设公墓,严禁占用耕地、林地建造坟墓,教育引导不用水泥石材建墓,大力倡导建设骨灰堂(塔)。同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逐步提高骨灰入墓(安放堂、塔)安放的比例,至2020年,骨灰入墓(骨灰堂、塔)安放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

(三)推行节地生态安葬。鼓励和引导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格位存放及骨灰撒散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要积极推广骨灰楼、廊、堂、墙等立体安葬方式,建设节地型、小碑型、艺术型墓位,单人或双人合葬墓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0.8平方米,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可降解骨灰盒循环共用单个墓位,倡导为不保留骨灰者建立统一的纪念设施,推广深埋、不留坟头或以树代碑的安葬方式。支持已建成的公益性和经营性公墓进行生态改造,选择位置好、绿化好的区域开辟为节地生态墓区,至2018年底,每个县(乡、镇)至少建成一个有示范效应的公益性节地生态公墓(骨灰堂)。

(四)实施生态修复行动。按照“教育引导、严格管理、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原则,党员干部示范带头,重点对铁路、公路主干道、河道沿线两侧500米范围内影响观瞻的坟墓和城镇建成(规划)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等“三沿六区”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乱埋乱葬坟墓进行整治,对成片乱埋乱葬坟墓采取植树、种草、绿色等遮挡、覆盖措施,融入周边自然环境,使视线范围基本看不到坟墓;对零星坟墓或无法遮挡的坟墓,给予家属适当补助,迁移进入公益性公墓(安放堂、塔)或指定的集中安葬点;对毁林造坟、毁田造坟以及违规建造的大墓、豪华墓、“活人墓”坚决依法拆除。同时,要采取有效监管措施,严格杜绝在“三沿六区”规划区内建立新坟。

(五)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加强城乡丧葬活动管理,把文明治丧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单位和美丽乡村的考评标准,一并部署、一并检查、一并落实。引导城市群众治丧和悼念活动在殡仪馆或集中治丧殡仪服务场所内进行,严禁在城区街道、公共场所停放遗体、搭建灵棚、沿街游丧、抛撒纸钱,严禁在禁火区域燃放鞭炮、焚烧祭品,严禁丧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动。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及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村群众文明办丧、节俭办丧,遏制盲目攀比、奢侈浪费重殓厚葬之风。完善丧葬陋习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和责任追究办法,从根本上遏制办丧扰民现象。

(六)提供惠民公益性服务。要大力推进乡镇殡仪服务站和社区殡葬服务点建设,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搭建殡葬咨询服务平台,健全殡葬信息员制度,建立完善以殡葬服务单位为中心,城乡殡仪服务站、社区殡葬服务点为补充,社区(村)居委会为咨询服务点的殡葬公共服务网络。殡葬服务单位要严格执行各项服务标准,实施殡葬“一条龙”服务,落实“六公开”服务制度,创新网络预约、悲伤抚慰、人文关怀等服务项目,严格按照“平等、自愿”原则签订服务合同或协议,协助丧属科学处理逝者遗物及办丧废弃物。公墓单位要积极为采取节地生态安葬丧属设立“网上公墓”提供便利,利用清明、冬至等传统祭祀节日组织开展文明低碳公祭活动。

(七)弘扬绿色殡葬新风。在殡、葬、祭各方面、全过程厚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低碳实施的价值取向,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群众基础的殡葬行为规范。积极推广现代文明的殡葬礼仪和殡葬用品,坚决抵制迷信低俗、奢侈浪费等不良丧葬风气,切实增强参与绿色殡葬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依托现有殡葬设施资源,建设富有影响力的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优秀殡葬文化传承平台。持续开展公墓祭扫、禁烧纸钱、禁放鞭炮活动,大力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植树缅怀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积极组织集体共祭、社区公祭、家庭追思等现代追思活动,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殡葬文化,引领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绿色殡葬建设作为“绿色崛起”、为民办事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落实殡葬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建立完善殡葬管理协调领导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形成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要恢复执法能力。县、乡两级要强化殡葬执法队伍建设,过去有编制有人员的要恢复开展工作,人员不足的要补充,没有成立殡葬执法队伍的要配备执法人员,并配备一定的交通工具,切实改善殡葬执法人员的工作条件,提高绿色殡葬建设执法水平。三是要加大殡葬事业的投入。财政部门要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建立健全殡葬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推动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和绿色殡葬建设。要在进一步完善以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为主要内容的惠民殡葬政策基础上,研究建立绿色殡葬激励奖补制度,对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及骨灰撒散等不占或少占地的生态葬法、采用可降解骨灰盒循环使用墓穴的殡葬服务单位及使用者亲属,对组织开展节地生态安葬服务和低碳文明公祭活动的殡葬服务单位进行奖励和补助。

(二)强化部门配合。民政部门要在牵头做好标准制定、组织实施、审批监管工作的同时,要依法依规介入民间殡葬服务市场,管理好“风水先生”等民间殡葬服务从业人员,引导殡葬服务新风尚的建立,定期组织“风水先生”等民间殡葬服务从业人员学习国家有关殡葬改革法律法规,对不遵循国家殡葬法规的民间殡葬服务从业人员一律不允许从事殡葬活动。国土部门要切实保障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土地供应,在用地计划上优先安排、保障供地,对符合划拨用地范围的非营利性殡葬设施建设项目可实行划拨方式供地,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巡查举报制度,严厉查处非法侵占土地建墓行为。农业部门要履行好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美丽乡村建设等职责,结合农民培训做好农民群众节地生态安葬宣传教育,严格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厉查处在基本农田上建坟,在流转土地中滥占地、乱建坟等行为。林业部门要强化林地管理,对非法占用林地、毁林建坟建墓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在乱埋乱葬坟墓前需植树遮挡的给予支持。发展改革部门要将殡葬基础设施、殡葬设施更新改造和绿色殡葬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殡仪馆、公益性公墓、社区殡葬服务点设施建设。规划部门要做好城乡骨灰安葬设施的规划选址,城管部门要加大城区游丧闹丧行为的治理和查处。科技和环保部门要将火化设备的环保节能改造、技术革新列入重点扶持项目,强化污染物排放监管,推动环保殡葬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

(三)强化宣传引导。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媒体、自愿者、殡葬服务机构和村(居)民委员会、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在宣传教育方面的作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绿色殡葬建设的重大意义。制作 “讲文明,树新风”绿色殡葬公益宣传片,定频道、定栏目滚动播放,深入宣传殡葬法规政策,宣传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殡葬习俗和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倡导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的殡葬新风尚。加强对群众治丧观念和治丧活动的正面激励引导,逐步引导群众变革传统殡葬观念,破除传统殡葬的陋习,树立绿色殡葬的新风。注重实践养成,坚持清明、冬至等重要节点集中宣传与日常引导相结合,不断完善绿色殡葬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注重宣传的时效性。积极组织开展殡葬服务机构开放日、殡葬服务进社区等活动,赢得人民群众对殡葬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参与殡葬改革的自觉性,培育和树立绿色殡葬新风尚。

(四)党员干部带头。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3〕23号)和《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办发〔2014〕1号)及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市办发〔2014〕5号)文件、**县人民政府《关于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寻办发〔2014〕17号)要求,强化党员干部从严律己、依法从政意识,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到。党员干部要带头实行遗体火化,带头实行节地生态安葬,带头推行丧事简办,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带头治理乱埋乱葬,教育和约束直系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按要求举办丧事,主动做殡葬改革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主动协调有关部门把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要求纳入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中,积极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例,依法纠正和查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去世后违规丧葬行为,对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的线索,及时移交执纪部门或司法部门处理。

(五)强化评价考核。要把绿色殡葬建设作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殡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各部门施政目标,将文明治丧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综治、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建设美丽乡村专项整治和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与目标管理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一并部署、一并检查、一并落实。各级民政、发展改革委、科技、财政、国土、环保、规划、城管、农业、林业部门要按照省(市)委、省(市)政府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工作要求,落实部门职责任务,承担工作失职的责任,每年年底前,对照省(市)委、省(市)政府对我县科学发展综合评价绿色殡葬建设考核指标,对本部门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并向本级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殡葬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提交工作情况报告。

各地要根据本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推进大众创业实施意见范文


推进大众创业实施意见范文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进大众创业实施意见范文,请大家参阅!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关文件精神,现将《xx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的实施意见》(x政发〔xx〕x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开展创业政策和创业典型宣传

县宣传部门要在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开辟专栏宣传创业典型,推广创业经验。县直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短信平台做好抓创业政策宣传,公示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创业政策及业务指南,编印创业政策汇编。县直各窗口单位要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张贴摆放业务流程告知单、政策明白纸等资料。

二、加快众创空间和创业园区建设

经济开发区建设要不少于100000平米的众创空间和创业园区,力争我县xx年至少建成一所大学生创业园、一所青年创业园,降低创业者创业门槛和成本,吸纳更多初创企业入驻创业园区。

三、完善创业服务部门衔接机制

县人社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要建立创业政策宣传衔接、市场主体信息共享、创业数据共享、定期会商等制度。通过共享工商登记注册信息,县人社部门为初始创业者,特别是大学生创业者、青年创业者提供主动服务、精确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主动告知申报享受扶持政策。

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县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创业贷款担保资金投入和创业园区建设资金投入,建立大众创业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创业专项资助、初次创业补贴、创业项目扶持、创业载体创建奖励、创业贷款担保贴息等;各金融部门要降低担保门槛,最大限度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小微企业提供速效担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金融服务。

五、强化部门职责,落实工作任务

按照市政府下达的大众创业任务分解表,县直各相关部门要对照各自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定时限完成,督查部门按照“月调度、季通报,半年督查、年终总结”制度对各部门大众创业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创业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给创业者创造更优惠的创业环境。

县委、县政府关于2005年推进“旅游名县”战略的实施意见


中国共产党==县县委 ==县人民政府
关于2005年推进“旅游名县”战略的实施意见
(2005年3月)
为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县县委关于实施“三大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
工作思路:按照抓项目建设,重宣传推介,挖文化内涵,建旅游名县的工作思路和“政府主导、社会齐上、市场运作、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大力实施“12345”工程,即瞄准一个目标(旅游名县),抓住两个重点(云梦山、灵山),搞好三个强化(宣传促销、招商引资、文化品位),打造四个品牌(==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文明景区),实现五个带动(餐饮服务、市场建设、交通公路、文化娱乐、旅游产品),使我县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旅游景观更加大气,名牌效应更加突出,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建成集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生态山水游于一体的旅游名县,实现旅游业第二次创业,带动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发展目标:2005年完成旅游业招商引资3200万元;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力争实现1400万元;带动第三产业增加收入8400万元,力争实现1亿元。
二、重点工作
(一)强力宣传促销。牢固树立“宣传就是旅游生产力”的观念,实施宣传带动战略,扩大宣传攻势。今年要整理出版《朝歌导游》、《古灵山揽胜》等宣传册;组织编绘出版大型画册《鬼谷子授徒》、《女娲补天》;办好“两节一会”(云梦大草原风情艺术文化节、女娲文化节,鬼谷文化研讨会);在京珠高速、107国道等主要路段出入口设立展示我县景区的广告宣传牌或历史人物塑像;对“云梦旅游网”进行改版,扩大页面,充实内容。在此基础上,采取在重点城市派驻联络站、设立办事处,通过国家、省、市级电台和报刊等各种媒体、户外广告以及参加旅游推介会、节日促销、名信片促销、车体广告等多种方式,重磅促销,巩固一级客源市场,占领二级客源市场,开辟三级客源市场。同时利用我县的区位优势,积极主动与云台山、红旗渠等我省知名度较高的景区联系,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二)强力推进景区开发。以开发云梦大草原、五里鬼谷和古灵山为重点,强力推进各个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800万元全面完成云梦大草原的建设任务,其中包括云梦客栈、桃园食府二期、跑马场、草原山门、指示标志等,并按详规完成云梦草原所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投资1000万元开发建设五里鬼谷,其中包括五里鬼谷南山门、孙膑祠、云梦天坑二期、孙膑墓、天书崖等景点建设。古灵山景区山门外移、灵湖阁二期、灵山金顶三期、凉水泉凉水山庄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纣王殿、淇园、纣王陵、荆轲公园等4个景区分别由所在乡镇负责,按详规开始建设,使景区尽早形成并对外开放,每个景区力争年内开发建设2-3个景点。
(三)强力推进招商引资。要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和一景一策、一景一法、特别项目特别对待的办法,鼓励集体或个人采取合资、独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进行投资开发,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创办旅游服务、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餐饮、旅游住宿等旅游实体。同时要对古灵山、云梦大草原、五里鬼谷、纣王殿、淇园、纣王陵、荆轲公园和第三产业的重点项目进行包装、整理,外出招商和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对外强力推介,力争吸引1-2家投资商以独资、合资或租赁经营等形式来淇开发旅游业和第三产业。
(四)深挖文化内涵。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县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使殷商文化更具说服力,鬼谷文化更具穿透力,女娲文化更具影响力,自然景观更具吸引力。要着力打造鬼谷智慧之神和荆珂勇武之士两个人物品牌,形成三种文化交相辉映,两个人物璀灿夺目,四大景观(山、水、洞、草)丰富多彩的独特旅游资源。
(五)积极打造四大品牌。按照“旅游名县”战略要求,要紧抓国家政策,采取边申报、边建设的办法,加快云梦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文明景区的创建步伐,三大国家级品牌力争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省级文明景区确保年内创建成功,尽快提高我县知名度,促进我县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一是搞好旅游公路建设,开通旅游专线。重点对淇县城-古灵山、云梦山-古灵山-仙人梯-纣王殿、淇县城-仙人梯-纣王殿、淇县城-朝阳寺、云梦山景区-云梦大草原、灵山-凉水泉等7条公路进行维护或建设,开通旅游公交专线,旅游车辆达到20辆。二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充足的接待能力。除完成天畅轩大酒店二期工程,朝歌苑宾馆改造等项目外,力争通过招商引资在城北新区建设一所以餐饮、住宿为主的四星级宾馆;加强对现有宾馆的指导,提高服务接待水平,使其达到旅游涉外定点单位标准;在景区及其周边地区建农家宾馆20个、床位250个,提高住宿接待能力。三是加大旅游商品开发,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对缠丝蛋、无核枣、淇河鲫鱼、冬凌草茶、高钙小米、木鱼石、鬼谷子兵书等产品精细包装,提高档次,并不断开发具有我县特色的高、中、低三个档次配置合理的旅游商品。四是加大文化娱乐场所的建设

和管理力度。对原有的文化娱乐场所要改造提高,加强管理。另外,在县城和旅游景区要规划建设一批新的文化娱乐场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并提高群众的参与性。年内要拿出规划并建设一处文化娱乐场所。
(七)严格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要搞好队伍建设,通过举办班、外出学习等形式,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人员和导游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由讲解员向导游员的角色转换;要加大景区环境治理力度,拆除违章建筑,清理与景区文化无关的广告、,景区殿堂内一律不得堆放杂物,不准生火做饭,不准堂前摆放座椅,殿堂内不准焚烧大把香和纸箔,禁止在景区内洗衣晒物,工作人员及堂口人员一律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实现景区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规范经营行为,禁止店外经营和跨范围经营,杜绝强买强卖欺诈游客,提倡文明用语,规范服务程序,创造公平竞争、文明有序的经营环境。
(八)狠抓市场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商品市场和专业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彻底治理脏乱差,促其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市场档次,树立良好形象,给我县人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一个文明的购物场所;加大对夜市摊点的整治力度,凡夜市摊点都要进入规范的三个夜市经营,不准沿街经营,并做到常抓不懈,严防反弹;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积极开发建设新市场,年内力争完成旅游商品市场、东街菜市场、建材市场等的规划和建设任务。
三、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性,深刻理解我县实施“三大战略”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施“旅游名县”战略上来,切实把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各项工作摆上重要议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
(二)优化环境,制定政策。要研究制定鼓励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着力解决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加大旅游周边环境治理力度,明确划定景区界线,景区范围内荒山、荒坡禁止对外承包、拍卖,景区开发不受干扰;严禁对外地旅游车辆乱设卡检查、乱收费,不许村民进景区骚扰滋事、无理取闹;严禁景区停车场和旅游道路晒粮,确保“一畅通两好转”,即所有旅游线路畅通无阻,旅游发展环境根本好转,景区治安秩序根本好转。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素质,当好主人,善待游客。
(三)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县各单位对旅游业要给予大力支持,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动员全县人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人人关心旅游发展、全社会参与旅游开发的良好发展氛围。今年,要将旅游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进一步强化部门职责,落实任务。
(四)加强领导,分工负责。对今年各项工作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各承办项目单位的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所承办的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工作,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建立工作月汇报制度和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及时报告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建立机制,严格奖惩。对在工作中措施新、效果好、进度快的单位,要利用各种形式进行表扬,并于年底推荐其为先进单位或先进个人;对在工作中进度慢、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年终评先资格。问题严重影响大局的,县主要领导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或建议有关部门给予纪律处分。
(六)改革管理体制。旅游部门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改变现有管理体制,机关和景区实行政企分开。旅游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规划指导、监督检查、搞好服务上来;各景区要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体。
(七)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全县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扑下身子,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靠前解决问题;要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各项工作目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强县弱行脱困推进方案


强县弱行脱困推进方案

(一)县域经济发展特点。xx县县域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9万亩、水域面积40.xx7万亩。下辖11个乡镇,2个工业园区,2个农业园区,225个行政村,78万人口。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4亿元,增长1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xx5亿元,增长xx%,其中税收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16%。经济发展主要特点有,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持续壮大。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增长19%,规模工业增加值100亿元,增长16.8%,入库税收8.2亿元,增长17.5%。化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亚邦染料成功上市,旗下化尔化工税收突破亿元。钢铁产业实现产值xx00亿元,亚新钢铁跻身百亿企业。酿酒食品、机械电子、板材加工等行业平稳发展。二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2014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小麦单产全省第一,获批省“亩产吨粮县”。裕灌食用菌产业园投入生产,食用菌产业实现产值xx5亿元。建有标准化葡萄采摘园xx00亩。新增花卉苗木基地5000亩,生猪出栏75万头。注册农民合作社达860家。新增高效设施农业2.8万亩,建成永久性菜篮子基地1万亩以上。全县农业现代化水平进入全省第二方阵。三是第三产业创新发展。二郞神文化遗迹公园获批国家4a级景区,堆沟作业区5000吨散货码头主体完工,港口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盐灌船闸通航量突破1000艘,物流业税收超过7000万元。完成自营出口2.2亿元,增长18.9%。四是科技创新显著发展。企业创新主体凸现,全年新增耕耘化学、克胜作物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汤沟两相和企业进入省科技上市企业培养库,化工园区获批省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二)明确信贷业务发展方向。一是对政府项目、园区企业要优先合作;二是在加大个人按揭贷款营销力度的同时,大力拓展非一手房贷款,力保全年个人贷款增量第一;三是在拓宽有效担保路径基础上做优农贷,主要担保路径有:房地产抵押、与政府商谈设立农户担保基金、优质自然人担保、探索流转土地使用权抵押等;同时对农户的准入要实行推荐制,在当地农委、村委会等部门推荐基础上进行调查准入,把好准入关。四是持续开展“访党政、跑客户”活动,大力拓展非低风险优质法人客户。

二、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县支行情况。

1、机构情况。现辖二级支行xx家,一级支行营业部1家。共有网点4个,离行式自助银行2个。

2、人员情况。全行在岗员工92人、内病退57、离退休人员64人。在岗员工中,全日制本科员工22人,占比2xx.65%。在岗员工平均年龄40.5周岁。

xx、经营情况。

(1)存款情况。至12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7.69亿元,比年初上升1.51亿元。总量份额在四大行中占40%,位居第一,在四行一社中占2xx%,位居第二,位次与上年末相同。增量份额在四大行中占50%,位居第一,位次较上年末提升1位。在四行一社中占比16.5%,位居第二。位次较上年末提升1位。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xx.4亿元,较年初上升0.9xx亿元,存量份额在四大行中占45%,位居第一,位次与上年末相同。在四行一社中占 2xx%,位居第二,位次与上年末相同。增量份额四大行中占xx4%,位居第二,位次与上年末无变化。四行一社中占比11%,位居第三,位次与上年末无变化。对公存款余额4.29亿元,较年初上升0.58亿元,存量份额在四大行中占xx0%,位居第二,位次较上年末无变化。在四行一社中占2xx%,位居第三,位次较上年末无变化。增量份额四大行中占42%,位居第二,位次较年初无变化。四行一社中占比29%,位居三,位次较上年末下降1位。

(2)贷款情况。至12月末,各项贷款余额达11.6亿元,比年初上升2.79亿元。总量份额在四大行中占比24%,较上年末增加2个百分点,位居第三,较上年末无变化。在四行一社中占 xx%,位居第四,较上年末增加1.24个百分点,位次较上年末无变化。增量份额四大行中占xxxx%,较上年末增加17个百分点,位居第一,位次较上年末提升2位。在四行一社中占比21%,较上年末增加7个百分点,位居第二。位次较年初提升2位。其中:个人贷款余额8.99亿元,较年初上升1.45亿元,存量份额在四大行中占24%,位居第三,在四行一社中占16%,位居第四,位次较上年末无变化。增量份额四大行中占xx5%,位居第一,位次较上年末提升2位。四行一社中占比22%,位居第二,位次较上年末提升2位。法人贷款余额2.62亿元,较年初上升1.xx4亿元,存量份额在四大行中占21%,较上年末增加5个百分点,位居第三,位次较年初提升1位。在四行一社中占11%,位居第四,位次较上年末无变化。增量份额四大行中占xx2%,较上年末增加18个百分点,位居第一,位次较年初提升2位。四行一社中占比20%,位居第二,位次较上年末提升2位。

(xx)三农”业务情况。到12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9.6xx亿元,较年初增加4.66亿元,增幅达9xx.89%。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051万元,比年初增加991万元,完成市行目标124%。实现惠农通机具行政村全覆盖,有效率达96%,比市行目标高4个百分点;累计发行金融社保卡1xx万张,20xx年、2016年两年这两项(社保卡及居民健康卡发卡合计将超过20万张。开展“走进乡村、服务三农”活动,组织人员到行政村上门为农民办理社保卡激活和业务咨询工作,将服务三农的口号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4)创利情况。到12月末,全行实现贷款利息收入6614万,较上年度增加17xxxx万元,增长率xx5.49%。各项贷款综合收息率为6.41%,存贷利息差为4.81%,列全市第一位。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404万元,完成计划目标的100%。较上年度增加xx07万元,增长率xx0%。实现拨备后利润xx885万元,较上年度增加584万元,增长率17.7%。经济资本回报率70.44%,位列全市第二。资产回报率1.66%,同比提高0.07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二,县域行第一。成本收入比为xxxx.4xx%,超额完成市行目标0.8个百分点。

(5)风险防控能力。2014年度全行安全运营,没有发生案件风险和责任事故。到12月末,全行不良贷款余额169.xx5万元,其中个贷1xx9万元,比年初上升1xx9万,信用卡不良透支xx0.25万元,比年初上升20.4万元。不良贷款主要是为1户商用房贷款,抵押物区位良好,评诂值745万元,现已进入执行程序,有望近期收回。信用卡透支不良清收没有完成计划目标,超过控制额 xx.25万元。

(二)同业情况。

目前,xx县辖属1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拥有营业网点5xx家(工、农、中、建分别为xx、4、2、2),银行从业人员768人。截至12月末,全县银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107亿元,较年初增加18.xx亿元;各项存款总额124亿元,较年初增加14.7亿元;不良贷款余额0.9亿元,不良率0.84%。

三、(三)差距分析

1、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差距

(1)对公业务增长乏力。一是对公存款方面,客户基础薄弱,财政性存款较弱。二是对公贷款目前仍是制约全行快速发展的短板项目,2011年非低风险法人客户贷款4户,年末贷款余额只有401xx万元;2012年仍是4户(退出2户,新入2户),年末贷款余额7650万元;201xx年增至6户,年末贷款余额12190万元;2014年12月末贷款户8户,贷款余额2.57亿元,其中1户9900万元,为地方政府合作项目,也是农行第一笔与政府合作项目。

(2)信贷从业人员较少且能力不足。由于公司类贷款业务做的少及原有岗位熟练人员分别于2012年和201xx年跳槽,新手在技能与营销能力上明显不足。同时在上级行倡导的“零售下沉、公司上收”的情况下,四个网点均未开办信贷业务,基层网点人员均未从事信贷业务,对外营销均靠客户部门人员。

(xx)服务三农认识不到位。认为三农业务面广量大,农行业务人员相对较少,风险难以控制,主观思想上产生畏难情绪,服务三农信心不够坚定。

(4)网点较少,跟不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地方政府要求农行增设网点的要求十分强烈,多次与我行商谈,要求在省级中心乡镇堆沟港镇设立网点,但均未能实现,导致地方政府误解农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合作不够。

2、与同业的比较分析

(1)与四大行比较。到12月末,我行各项存款总量、增量份额占比40%、50%,四大行排名均为第一位。其中个人存款总量、增量、点均总量均居四大行第一位。各项贷款总量、增量份额占比24%、xxxx%,分别排名均为第三、第一。贷款总量较第一的工行少xx.65亿元,主要差距在个人贷款上,较工行少4亿元;贷款总量较第二的中行少1.7xx亿元,差距主要在对公贷款上,较中行少1.07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xx9万元(不含信用卡透支xx0.25万元),占比0.12%。存贷比农行只有65%,工、中、建三行分别为120%、162%、174%,均高出100%。到12月末,我行非低风险法人客户贷款共有8户、金额2.57亿元。工行7户2.xx8亿元,中行2xx户4.xx2亿元,建行8户4.xx亿元。

与其他行相比,我行个人信贷产品在贴近市场、可操作性方面有待提高,信贷政策尤其是非住房信贷政策要求较严,市场占有率低,到10月末,我行非住房类个人贷款总量在四行占比仅为5.7%。在贷款总量方面,农行显得不足,存贷比较低,且法人非低风险客户贷款数额少、份额小,地方政府也有农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不够尽责的误解,因此,给予我行财政存款也较少。尽管我行近两年贷款投放逐步增加,特别是在支持地方骨干企业和城镇化项目上有所突破,但其他行强劲的贷款增势仍对农行产生较大的压力。在网点布局方面,去年,工行和建行分别在城区增设一个新营业网点。今年,建行又在堆沟港镇农村增设了一个网点。

(2)与农信社比较。到12月末,我行各项存款总量、增量分别比农信社少14.9xx亿元和4.6亿元。各项贷款总量和增量分别比农信社少17.2亿元和1.97亿元。不良贷款余额比农信社少1xx19万元,占比低于农信社4.80个百分点。在我行设立网点的1个农村地区中,我行个人存款增量2260万元,在农行、农信社、邮储银行三行中占比45%,排名第一位。

相较而言,农信社一是有个人存款总量规模优势。到12月末,农信社个人存款余额28.02亿元,较年初增加5.48亿元,农行个人存款余额1xx.4亿元,较年初增加0.9xx亿元。二是在网点布局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农村网点多的优势更为突出。目前,我行仅有4个网点,其中农村网点1个。农信社共有20个网点,其中农村网点xx个。从近三年的个人存款数据来看,农信社个人存款尤其是乡镇网点存款增长迅速。三是农信社相关政策自主性较强,且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对农信社支持力度较大。

xx、原因分析 一是网点覆盖度低,服务三农的资源配备有不足。目前,全行只有4个营业网点,其中县城xx个、乡镇1个,对全县的覆盖度低。这对惠农通服务点的维护,社保卡、居民健康卡用户的后续刚性维护,农户贷款的投放和管理,以及乡镇业务的拓展工作都带来很大的难度。二是网点功能不全。尤其是服务某些行业系统功能丧失,如因为基层没有网点,导致服务卫生系统不能选择农行。三是在岗人员数量少。四是农行“知农”人员仍显不足,各类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五是营销与管理的关系尚未理顺,服务三农的工作方法有不足。对三农形势的发展、三农贷款需求的增长和我行信贷准入及风险防范的矛盾尚未找到有效解决措施。

三、三年发展目标

1、存款方面:20xx-2018年,保持总量份额第一,实现增量份额第一。

2、贷款方面:20xx年增量4亿元以上,市场份额实现进位,列四大行第一;2016年增量4-5亿元,市场份额实现再进位,列四大行第一;2018年达到全省县域支行平均份额水平。三年间四行一社市场份额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

四、主要措施

(一)利民利行抓好渠道体系建设。一是加快网点建设步伐,合理规划网点布局。计划在两个重点农村乡镇设立网点,分别于20xx年和2016年在堆沟港镇和田楼镇各设立一个网点。二是加大电子化产品的营销推广力度,通过转账电话、pos商户、网银等网络优势辐射周边乡镇。三是抓惠农通服务点建设。目前已对全县225个行政村安装了惠农通机具2xx2台,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有效率达94%,继续落实专人负责惠农通激活和维护工作。同时与人民银行、汤沟镇政府合作创建的xx个农村金融服务站正在筹备之中。四是加强团队建设。已组建分期业务、个贷业务、三农业务、公司法人业务等专业服务团队,同时不断加强对二级支行行长、客户经理的培训,提升网点的整体营销能力。

(二)求实求效推进三农业务。一是紧紧围绕地方城镇化建设做好贷款项目的服务工作,重点对我县城乡污水治理项目、土地增减挂勾项目做好调研上报工作。二是做好农户贷款发放工作,优选实力强、信誉好、影响大的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等,适时给予信贷支持。三是做好三农服务点建设。在做好惠农通工程的维护工作的基础上,拟在堆沟镇增设一个物理网点,扩大农村网点服务半径。四是认真配合社保局做好社保卡的发放工作及已发放社保卡的激活使用工作。协助县卫生局对居民健康卡的发放工作,完成今年两万张的发卡任务。

(三)“公私”并举抓好存款营销。对公存款方面:一是紧跟招商引资步伐,服务好相关客户,第一时间介入,抓好开户工作;二是抓好存贷联动和战略性客户。利用新发放的项目贷款联动营销战略性客户;三是抓住社保卡及居民健康卡的发卡机遇,力争在地方财政性存款方面有所突破,完成社保、医保业务在我行开立账户;四是加大对公开户奖励力度,提高全行员工抓好对公存款的积极性。个人存款方面:一是持续开展“走市场”活动,抓好三大类客户综合营销;二是抓好组织推动高价值客户包户包效工作;三是扎实抓好 “赢在大堂”策略。落实高低柜分设、协作营销等方案,营业网点根据上班时间及忙闲特点,实行错时上班,腾出人手增加营业大厅服务人员力量,提高大堂营销能力;四是加大源头性业务拓展,大力营销代发工资、拆迁资金、农产品收购资金、以及优势行业代收代付业务,加强对预算单位等优势行业员工尤其是领导及中层的营销渗透力度;五是发挥产品渠道作用,加大理财产品、三方存管、基金、贵金属、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转账电话、存贷通等产品的营销渗透力度,大力提升交叉渗透率;六是加大新产品培训和推广力度,促进个人存款增长。

(四)提质扩量做好资产业务。依据上级行三年脱贫计划,结合地方政府20xx年经济工作规划,对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及我行信贷政策,坚持择优支持,风险可控原则,定位业务发展方向。一是积极介入民生工程,支持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三年我行将加强与政府合作,加大社会基础设施贷款的投放,20xx年将重点拓展县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支持在全县范围内建11个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xx.5亿元,需要融资2.1亿元,目前已进入初步调查阶段。通过项目贷款的投放,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提升政府对我行的认识度,促进我行负债、资产、中间业务的显著发展。二是加大对省级化工园区企业的投放。我县堆沟化工园区是苏北唯一经省政府批准的化工园区,目前园区内正常生产或在建的企业有89家,产值超亿元的26家,两证齐全的企业有xx2家。亚邦集团有14家企业入园,盐城上市公司辉丰农化在园区有6家子公司。由于近年我行对化工企业准入门槛较高,许多企业都已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我行失去了最好的发展机遇。计划通过2年时间的抢挖,让化工行业贷款户数增加、份额提升。三是积极营销国内贸易融资贷款。目标客户为两大钢铁企业所属的贸易公司。20xx年上半年争取投放一户。下半年授信一户。四是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投放。三团服务中心要对全县260家重点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进行调查,对规模大、实力强、有抵押的优先进行投放,20xx年力争投放xx000万元。四是加强与汽车销售商的合作,做大做强汽车分期业务。20xx年确保分期业务做到xx000万元。五是全力做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主抓一手房、不放二手房,并驾齐驱共同提高个贷市场份额,20xx年力争累计投放2亿元。增量市场份额四大行第一。

明确资产业务拓展职责,制定专项考核方案。法人信贷业务由县行客户部公司团队负责拓展营销,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贷款由县行客户部三农团队和个贷中心负责拓展营销,汽车分期业务由县行客户部电卡团队负责拓展营销,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助业贷款由县行个贷中心负责拓展营销。

(五)严格要求抓好优质服务。一是提升柜员业务技能。持续开展下班时间组织柜员围绕“三基本”集中培训,提升柜员服务能力;二是规范员工服务礼仪。利用晨会、周例会对员工规范化服务进行巩固提升,通过设立爱心窗口、快速办理通道等形式提高农行社会形象。三是加强网点环境管理,保持营业厅的舒适整洁、营造温馨的服务环境;四是加大督导与考核力度。在上级行的各项检查基础上,支行每旬对网点的服务进行现场或非现场检查,对不规范行为严格按照县行有关规范化服务考核办法进行奖罚。五是网点开展周、月、年服务明星评比活动,树标兵、造氛围,激励员工全力全意做好服务工作。此项工作由县行综合部在牵头、客户部配合。

(六)严防严管确保稳健运营。一是加强法人贷款客户贷后管理,并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重点协调公安部门,加快信用卡不良透支清收进度。二是继续做好群教活动中员工反映的热点问题的整改工作。认真落实好关爱员工的“六件实事”,开展多种形式员工读书文体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努力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三是持续开展“三三”创建,抓好防诈骗工作和全行的安全生产工作。四是持续增强对员工的行为管理,防范各类风险发生。五是持续做好客户投诉工作,防止各类声誉风险的发生,进一步维护好农行在当地良好的社会形象。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及不良贷款清收由信贷管理部负责,安全运营由运营财务部负责,员工行为管理由综合管理部负责。

五、建立有效的脱困工作运作机制。

(一)县行将成立脱困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行长孙友年任组长,副组长由分管前后台的副行长担任,成员由县行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制定脱困方案,定期召开脱困工作业务分析会,督导全行脱困工作有序推进,确保脱困目标序时完成。

(二)成立专业团队,加大业务营销力度。县行成立公司业务团队、三农业务团队、电卡业务团队和个贷中心,针对不同的工作重点按季制定营销考核方案,推动业务经营全面发展。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市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通知》(苏政办发〔2013〕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3〕85号)精神,现就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打造“学在**”教育品牌奠定坚实基础,为推进**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市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实施富有成效的社会服务,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
(三)规划进度
第一阶段:到2015年,全市对照省定指标体系,综合得分达40分左右。**区作为省级示范区建设单位,要率先实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浦区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80%左右,洪泽县、金湖县、盱眙县、**区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60%左右,淮阴区、涟水县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40%左右。
第二阶段:到2018年,全市对照省定指标体系,综合得分达80分左右。**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浦区、洪泽县力争2017年实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金湖县、盱眙县、**区力争2018年实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涟水县、淮阴区指标体系实现程度为70%左右。全市确保有6个县(区)达到省定指标基本要求。
第三阶段:到2020年,全市对照省定指标体系,单项指标实现程度达80%,综合得分达90分。所有县(区)均达到省定指标要求。
(四)基本思路
1.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时间跨度长,涉及内容多。要根据规划进度科学研制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要瞄准目标,突出重点,破解难题,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分类实施,稳步推进。
2.部门联动、各司其职。要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现代化全局中超前谋划教育现代化建设。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针对教育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努力形成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明确任务、扎实推进。根据全市规划进度和县(区)创建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细化到每一年度,明确各县(区)年度目标任务,强化目标管理,当年任务当年完成,一着不让,确保创建工作坚持不懈地扎实推进。
4.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将教育现代化建设纳入县(区)和相关部门的跨越发展实绩考核体系,明确和落实教育现代化建设各方责任。及时向社会发布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让全社会了解、参与和监督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根据省每年对市、县(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情况,严格兑现奖惩。
二、重点任务
1.实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实施学前教育5年行动计划,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幼小分离,逐步增加幼儿教师编制,落实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每年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扶持并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取缔无办学资质的非法幼儿园,强化农村幼儿园和城区薄弱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到2015年,90%左右的幼儿在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所有幼儿园均建成为合格幼儿园,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70%;到2018年,学前3年教育毛入园率≥97%,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80%;到2020年,幼儿园服务区制度初步建立,学前1年免费教育基本实现,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90%。
2.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各县(区)根据省、市要求,制定本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创建目标、工作内容和序时进度。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开展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教育资源不断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倾斜。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困难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不断健全校长和教师合理流动机制,逐步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严格控制公办学校择校生数量。到2015年,70%左右的县(区)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50%左右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到2018年,90%左右的县(区)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80%左右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到2020年,所有县(区)达到省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所有义务教育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第2页

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
3.实施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推进工程。优化普通高中布局,推进适度规模办学,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加强内涵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全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努力把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打造成引领**素质教育的品牌工程。构建学校特色发展机制,明确学校特色发展路径,大胆探索实践,积极开展特色办学改革实验。培育特色教育品牌,发展学校特色项目,培养一批体育、艺术与科技特长生。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方面的指导,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公告制度和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建设15-20个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到2015年,全市建成特色高中15所,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三星级以上标准;到2020年,全市所有高中基本实现一校一特,实现优质普通高中全覆盖。
4.实施职业教育创新改革发展深化工程。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优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形成一批辐射、示范、引领全市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成果。推进校企一体化办学,推动职业学校专业类型、层次和结构与地方产业发展高度对接,重点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推进中高职衔接试点,拓宽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继续升学渠道,着力构建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实施职教德育创新工程和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深化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培育一批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全面推进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创建。到2015年,基本建成6-8所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1所高水平现代化技工院校,建成2-3个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到2020年,所有学校建成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所有县(区)均建成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
5.实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抓住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创建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省扶持政策,进一步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不断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全市大中专院校要改进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致力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高校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率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力推进校企联盟行动计划,支持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平台,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合作机制,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引领鼓励毕业生投身创业实践。到2020年,所有大中专院校均建有学生创业基地,打造出一批诚信敬业的高素质创业人才队伍。
6.实施社区教育实用性服务惠民工程。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体系,建成**开放型大学,各县(区)全部建成省级社区学院,基本实现乡镇(街道)省级社区教育中心全覆盖。推进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设,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举办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居民学校等学习服务平台。整合和开发社区教育网络资源,强化社区教育培训功能,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城市社区教育着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和文化生活教育,农村社区教育着重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知识培训。积极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和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建立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语言文字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和提升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到2015年,城市社区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率分别达65%和50%,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率达3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率达45%;到2020年,城市社区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率分别达到80%和60%,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率达4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率达55%。
7.实施教育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根据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实验室、图书馆(室)、运动场所的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学仪器设备、设施器材的配备,探索个性化的装备建设,不断提升教育装备水平。强化教育装备的常规管理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到2015年,全市所有学校教育装备水平全部达到二类标准;到2020年,全市所有学校教育装备水平全部达到一类标准。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建设。建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动态更新机制,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大市级数据中心、资源中心和应用中心建设力度,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加强教育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核心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到2015年,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85%以上;到2020年,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90%以上。
8.实施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建设工程。校舍是最基本的公共教育资源,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机制不变、队伍不散、力度不减”的要求,认真落实政府责任,各级校安办组织架构继续保留,成员单位继续履职,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制度措施继续完善。要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能力,扎实开展中小学校舍加固或新建工作。同时加强对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学校的规划和监管,使之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切实把校舍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建筑。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到2015年,全市所有校舍必须全部符合国家重点类抗震设防标准。
9.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和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按照教育现代化要求,着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所有县(区)建有一所县(区)级教师发展中心,落实每5年一周期的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建立“双师型”、“一体化”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完善校长教师考核和绩效工资制度。加强名校长培养,建立名校长工作室,每年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形成**名校长群体。加强名师培养,深入实施“211名师培养工程”,着力培养200名特级教师、1000名学科带头人和10000名骨干教师后备队伍。到2015年,50%以上县(区)建成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50%左右的县(区)中小学主要学科力争有1名特级教师,中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达68%和78%;到2020年,所有县(区)中小学主要学科都能有1名特级教师,中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分别达75%和85%以上,全市有数名社会广泛认可、成绩卓著的教育教学名家。
10.实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工程。积极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广泛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做好省级教师境外培训工作,开展自组教师、教干境外培训活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境外友好学校,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学生开展短期境外修学旅行或出国留学,探索多种形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新途径,尝试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合作学校。到2015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有境外友好学校80所,其中,四星级高中都有1所以上境外友好学校。全市具有聘请外籍教师资格学校达50所,中小学教师、教干国(境)外培训达到1000人,学生境外修学旅行达到3000人次;到2020年,全市具有聘请外籍教师资格学校达100所,中小学教师、教干国(境)外培训达到1800人,学生境外修学旅行达到5000人次。建成1-2所优质国际学校,大力开拓国际教育服务市场,面向国内外推介**教育品牌。
三、职责分工
(一)市有关部门职责
1.市教育局。牵头负责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和落实年度目标任务,指导和督促各地、各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配合开展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和考察评估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分析省教育现代化监测报告,研究制定相应对策。
2.市编办。按照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根据省编办制定的公办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等机构编制标准组织实施。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3.市发展改革委。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发展,保证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推动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完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4.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管理,在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统筹考虑教育发展需求。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信息化水平的要求。
5.市财政局。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依法保障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对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投入倾斜力度。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投入水平的要求。
6.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支持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职称评聘等方面扩大办学自主权,严格实施技工院校现代化建设标准。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师资水平的要求。
7.市国土资源局。把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各级各类学校用地指标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障教育用地供给。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8.市规划局。指导各地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统筹考虑学校建设发展,在城乡规划中优化调整学校布局。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布局与结构的要求。
9.市科技局。支持引导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推动高校应用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创新成果转化。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产学研结合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
10.市外侨办。支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协同做好外籍教师管理等教育涉外工作。重点落实指标体系中有关国际化水平的要求。
11.市统计局。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年度监测,共同做好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数据发布工作。
12.其他部门。其他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教育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
(二)县(区)政府职责
负责制定本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方案和年度目标,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重点围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组织攻关,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
四、组织保障
1.建立推进机制。市、县(区)政府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教育现代建设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督促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各地要把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建设进展情况纳入政府考核内容,创新思路举措,动员各方力量,确保如期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各地要制定教育现代化建设规划,明确年度目标,建立目标管理制度,细化责任分工,确保完成年度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任务。
2.加大教育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符合“三增长”法定要求。逐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强化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估,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确保全市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在全省各市中均位居前列。
3.加强监测评估。市、县(区)教育和统计部门要密切配合,根据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年度监测报告,动态掌握各地、各校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强化监测分析,及时研究监测中发现的问题,以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抓好市级示范区建设以及现代化学校和乡镇(街道)的考评工作,依据监测考评结果兑现奖惩。
4.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宣传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积极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广泛动员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支持、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重视教育社会满意度调查,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5.注重依法治教。健全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教育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建立教育咨询委员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重大决策和项目实施中的作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加大各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力度,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制和制度保障。


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实施意见


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实施意见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请大家参阅!

为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府发〔2016〕3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兜底保障与就业增收相结合,政府扶持、社会帮扶与残疾人自强自立相结合,统筹兼顾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原则,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完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个性化服务(以下简称“量服”),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残疾人,促进残疾人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到2020年,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步奔小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主要任务

(一)提高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1.完善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资助制度。所有智力、精神及其他类别重度(一、二级)和贫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其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按最低缴费标准全额资助,同时给予缴费档次的政府补贴,并计入个人账户。

2.完善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资助制度。贫困轻度(三、四级)和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全额资助。其中,贫困轻度残疾人按第一档缴纳标准资助;重度残疾人按第二档缴纳标准资助。重度残疾人在县内医院就诊时,医疗单位可优先安排就诊、检查、取药。

3.加大残疾人救助力度。对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应保尽保。靠家庭成员供养的16-60周岁困难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核定收入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低保家庭中的未成年重度残疾人和未成年轻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按照分类施保原则给予适当标准倾斜。对60岁以上和16岁以下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残疾人全部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各级公立养老(福利)机构应积极收纳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老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养老机构。

4.完善残疾人福利补贴制度。认真落实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逐步提高资助标准。巩固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成果,对所有就业年龄段轻度精神、智力残疾人开展居家托养服务;大力开展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逐步提高托养服务补助标准;对新举办且投入运行的集中托养机构,参照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床位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对贫困重度残疾人按残疾人所占家庭总人数比例减收水、电、气和有线电视开户费。

5.保障城乡残疾人基本住房。对符合城镇住房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优先配租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等;因城市建设规划需要拆迁残疾人住房的,临时安置补助在规定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并在回迁地域、住房楼层等方面给予照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贫困残疾人家庭,对属于农村低保对象、扶贫开发对象的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家庭,给予最高标准补贴。2020年,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任务。

(二)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

1.大力发展居家就业创业。县财政在每年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按不低于30%的比例安排资金用于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残疾人给予税费减免和社会保险补贴。为有就业意愿和相应能力的残疾人普遍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强残疾人教育机构、就业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转衔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机会。依托**竹编双百工程等产业集群优势,积极采取“企业(合作社)+残疾人”模式,带动残疾人居家就业创业。政府投资新设立的便民市场、商场等经营场所要有一定比例的铺面和摊位用于安置残疾人就业,并适当减免残疾人的摊位租赁费和管理费。借助“互联网+”行动,鼓励和扶持残疾人利用网络就业创业。残疾人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由财政部门按相关规定贴息。

2.依法推进按比例就业。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积极招录和安置残疾人就业。政府开发的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按不低于10%的比例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除自工商登记注册3年内且在职职工数不超过20人的小微企业外,对达不到安置比例要求的,严格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建立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公示制度,将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范围,纳入文明单位创建内容,纳入各类评先标准。既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又不按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用人单位,不得参评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得参与评先选优。对吸纳认定为就业贫困对象的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岗前培训补贴。

3.大力开展残疾人庇护性就业。进一步完善现有残疾人庇护性工场建设,力争在符合条件企业新开辟庇护性工场,对庇护性就业机构优化残疾人就业环境的设施设备、无障碍改造等给予补助。吸纳更多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为庇护性就业残疾人适当提供工资性补贴或社会保险补贴,对安置残疾人就业,并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购买了社会保险的庇护性机构,按安置人数依据有关文件规定标准给予运行补贴。鼓励社会组织举办庇护性机构。

4.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委发〔2011〕21号),把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全面纳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机制和监测体系,并进行动态管理。在安排扶贫项目时,优先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给予扶持。认真落实农村精准扶贫残疾人生活费补贴政策。免除农村重度残疾人和贫困残疾人筹资筹劳(一事一议)费用。

(三)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1.强化残疾预防服务。全面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计划,减少因遗传、疾病、意外伤害、环境等导致的残疾发生和发展。建立0—6岁儿童残疾筛查制度,分级建立残疾报告制度,残联与卫生计生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2.强化康复服务。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逐步实现0—6岁残疾儿童得到免费康复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进一步加大贫困白内障复明、精神病治疗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脑瘫、聋哑儿童康复等重点康复项目实施力度。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实行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为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大力推行贫困家庭精神残疾人医疗救助。充分发挥中岩阳光农场等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作用,扩大覆盖范围。探索康疗融合购买服务,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扶持力度。

3.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推行全纳教育,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确保所有适龄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6000元/人.年标准补助生均公用经费。鼓励不能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到专业特校就读,并给予生活补贴100元/人.月。除教育系统寄宿贫困学生生活补贴的残疾学生和国家助学金资助的残疾学生外,义务教育阶段的困难残疾小学生按1000元/人.年补助,困难残疾初中学生按1250元/人.年补助;困难残疾普通高中(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按2000元/人.年补助,新入学残疾大学生和困难残疾家庭大学新生一次性补助3000元。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4.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体育生活。广泛开展残疾人健身体育、康复体育进家庭、进社区等残疾人群众性体育运动。鼓励公共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览室,配备盲文图书、有声读物和阅听设备。

5.推进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逐步推行残疾人凭爱心卡免费乘坐县内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可免费进入各级体育场馆、公园、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风景名胜区。公共停车场所在最方便位置适当设置残疾人专用车辆停车位和显著标志,供残疾人免费停放。持续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新建、扩建和改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内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按无障碍规范进行设计建设和验收。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按计划开展无障碍设施改造,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6.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加强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对残疾人的合法诉求,依法优先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涉残案件实行应援尽援,县财政实行涉残个案补贴。对经济贫困残疾人实行诉讼费用缓交、减交、免交。

7.深化“量体裁衣”式服务。推进以“智慧量服”为载体的工作新模式,为持证残疾人提供“一人一策”的“量服”服务。深化以制度性入户调研为依托的密切联系残疾群众长效机制,每年深入辖区内每个残疾人家庭开展一次入户调研;深化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服务机制,为有需求的残疾人量身定制和落实“一人一策”的发展方案和帮扶方案,将各项政策和项目真正落实到每一名残疾人身上;深化以残疾群众直接监督为主的新型监督机制,实现监督常态化;深化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管理信息化机制和实据、量化决策机制,实现对残疾人信息的精确管理、集成管理和全域全程信息化管理。2018年,“量服”平台向广大残疾人全面开放,残疾人可通过手机app、电脑等反映需求,办理相关业务并进行评价。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18年起,县政府将残疾人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内容,各乡镇政府要切实增强主体意识,把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县残工委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县残疾人工作者认真履职,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进一步夯实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规范乡镇残疾人专职干事选聘、任用和绩效考核工作,经考核合格的专职干事聘用期限可延长至退休,逐步提高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工作补贴标准。

(二)加大经费投入。

县财政逐步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体育彩票公益金留县本级使用的资金按照8%以上的比例用于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留县本级使用的资金按照不低于12%的比例用于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

(三)营造良好氛围。

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理念,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关爱、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典型宣传,鼓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积极融入社会,与全县人民一道共建小康社会。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责、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细化措施,加强对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责任落实、工作落实。

县委关于城市建设推进年实施意见


县委关于城市建设推进年实施意见

为切实抓住我省建设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大战略机遇,呼应市委、市政府滨湖新区开发建设、“路桥大会战”和“干部服务大建设”决策部署,县委、县政府决定组织实施“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积极推进庐城大建设,推动庐城面貌大变化,进一步加快我县城市化进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以《庐江县庐城总体规划(20xx-2025)》为依据,高起点规划建设城东新区,全面改造老城区,加速城市路网、住宅、市场、环境等建设,实现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城市面貌明显变化,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市,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根据庐城总体规划要求,今年拟开工建设项目115个,需完成拆迁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扩展4平方公里。其中,续建、新建道路25条,桥梁3座,建设里程36.4公里,投资5亿元;老城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13个,拆迁面积74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各类建设项目200万平方米,包括商品房70万平方米,投资10亿元;新建和改建各类市场10个;新增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新建公园、广场2个,绿化景观带3条,并适时启动森林公园建设。

(二)建设任务

1、完善城市路网。一是城东新区在全面完成3条主干道路建设的基础上,开工新建东山路、经三路、纬二路等3条道路,改造庐巢路,适时启动东外环、晨光路二期,道路建设里程10.7公里;二是续建老城区“十一路一桥”,即:汤池南路、移湖南路、迎松西路、庐白路、沙溪东路、方塔路、金坝路、顺港路、迎松东路、潜川东路、丝绸路和东门河大桥,道路建设里程7.7公里;三是新建和拓宽改造老城区“八路二桥”即:新建越城南路、五里南路、黄山南路(黄山路桥――泥河路)、建设路(汤池南路――合铜路)、文昌东路(街心公园――军二东路)、黄山北路(北内环――老年公寓)及中塘河一号桥、二号桥工程,拓宽改造军二路(兆河路――庐江三中)、北内环(合铜路――庐江三中),建设里程18公里。

2、加快城东新区建设。继续推进庐江中学新校区建设;启动县医院城东分院、广电中心、城东公园(包括会展中心、图书馆、艺术馆、魁星楼等项目)、晨光小学、星级宾馆、晨光综合服务市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完成城东分干渠一期治理工程;积极筹划商业大市场、城市综合体等商业设施建设;启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完成环山公园和夹山蕻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并创造条件适时启动。完成城东新区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

3、突出抓好旧城改造工程。对三里岗片区、西门岗湾片区、白岗片区、三中片区、牌楼北路片区、观音桥片区、农机二厂片区、鲍井新村北侧片区、马园片区、何庄福安片区、肉联厂片区、路下片区、东门横街片区等13个老城区、棚户区进行改造。

4、实行市场建设大会战。按照“改造半年、新建一年”的总体时间要求,改造、迁建、新建一批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重点建设“十大工程”,即:加快推进金鹏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新建城南农贸市场、城西农贸市场、城东农贸市场、城东汽贸市场、城西汽贸汽配市场、花鸟虫鱼市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改造城北中心菜市场、小乔水果木材市场。

5、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完成县医院门诊楼、县中医院门诊楼、二中体育运动场、电力商业大厦、世纪华联商业大厦、鸿福大酒店二期、微创医院二期、安德利物流中心二期、安德利片区改造、城东小学、城南小学、三里小学等项目建设;实施塔山广场和一批城市游园、街前广场以及公厕、停车场、垃圾中转站等城市公共配套项目建设;规划巢宇庐江汽运公司、长城汽运公司和精神病医院搬迁,并结合汽车站搬迁,适时启动小乔广场建设。

6、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开工建设廉租房200套,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80套,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开工建设拆迁安置房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政府性投资建设安置房面积50万平方米。在重点推进众发名城二期、竹桂园小区、金港湾小区、东方华庭、春天家园、骏业四季花园、融和家园、幸福大街等16个续建小区的同时,规划新建6个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

7、实施活水增绿工程。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庐城活水规划,并对东门大河、县河进行分段整治;对城区道路进行逐路整治,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貌的原则,精心设计道路绿化,提升道路绿化标准,提高城区绿化水平,并对各条市政道路逐路进行综合配套。

8、推进城区管网建设。加

县委关于城市建设推进年实施意见第2页

快老城区污水支管网建设,力争全年建设里程25公里,实现老城区雨污分流;进一步加快老城区8公里供水管网改造,新铺庐城供水管网3.2公里;同步推进老城区的军二路、塔山路、越城路及新建和改造道路的燃气、通信、广播电视、供电等管网线改造和建设。

三、积极营造“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的舆论氛围

积极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宣传,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大力营造有利于“推进年”活动实施的舆论氛围。县委宣传部要制定“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整体宣传方案,县电台、电视台、巢湖日报(庐江版)和政府网站等宣传媒体要开辟“城市建设推进年”专栏或专题,广泛宣传“推进年”活动的意义和相关政策,宣传在“推进年”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和事,宣传“推进年”活动的进展和成效,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活动,对被采纳的意见给予奖励。县建设、国土等部门要着力强化城市规划和建设宣传,重点宣传各建设地块的规划内容、建设项目、时序安排、工程进度。对拟出让地块采取树立标牌等形式,标明土地性质和土地权属,扩大土地出让的宣传影响面,引导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城市开发建设。

四、建立健全“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推进机制

为切实抓好“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庐江县城市建设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政协主席、县委副书记任副政委,常务副县长任第一副指挥长,县四大班子相关负责人任副指挥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指挥部下设重点工程办公室、宣传组、维稳法律服务组、项目招商和资金保障组、组织人事组、规划建设组。实行“一个重点工程(项目),一位牵头领导,一个包保责任单位,一个工作班子”的工作机制,在县直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组,排出工程进度时间表,明确责任,强力推进。组织部门要按照各片区项目工作组的需要,从相关部门、镇、社区抽调精干人员,具体承担拆迁等工作任务。

县委、县政府设立“‘城市建设推进年’工作特别贡献奖”,对在庐城大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甚至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在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对少数无理干扰和阻挠城市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处理。

五、强化“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的各项保障工作

(一)加快规划编制。对被列入今年城市拆迁的13处地块,规划建设部门要依据庐城总体规划,立即着手聘请高水平的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好各片区控制性详规及修建性详规,设置好出让条件。整个工作要求在3月底完成。

(二)优先启动安置房建设。有关部门根据拆迁安排,优先启动安置房建设,做到未拆先建,先拆先安。要以良好的安置区位、优美的小区环境、完善的公建配套、过硬的房屋质量为标准,切实抓好安置小区建设。

(三)完善招投标管理。设计、施工、监理招标要高效规范,县招管办设立“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重点工程招投标“绿色通道”。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所需大宗材料(水泥、钢筋、商品混凝土、土方平衡等),由县城投公司按有关规定统一招标采购。绿化工程施工实行打包招标,苗木分年竞争询价。

(四)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庐江县建设工程变更管理暂行办法》、《庐城规划区房屋拆迁认证工作暂行办法》、《庐江县安置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庐江县党员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拆迁工作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庐江县“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维稳工作实施方案》、《庐城镇社区执行征地拆迁政策的奖惩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确保“城市建设推进年”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关于推进简化行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简化行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分局,各市场监管所、机关各部门: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省工商局、**市市场监管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监管、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全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现就全区市场监管系统推进行政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按照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服务,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进一步简化优化企业登记和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办证流程,大力推进网上办事和证照快递寄送,不断提升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创业创新。逐步形成各类审批事项达到“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办理条件,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二、主要举措

(一)“最多跑一次”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按照“于法有据、于事简便”的原则,梳理现行的市场监管行政服务事项,发布和实行市场监管行政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首批清单共57项见附件),并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创造条件使更多的事项做到“最多跑一次”。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实行标准化操作流程,提升标准化水平,增强标准化供给,释放“标准化+”效应;切实降低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建立健全事前咨询机制。充分发扬市场监管部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店小二”精神,建立以街道(镇)、园区、市场招商人员、市场监管行政审批人员为主体的微信群、QQ群,即时发布各类新规和登记事项指导意见,即时解答与市场监管有关的行政服务事项疑难问题,落实事前指导、事中把关,实行咨询电话一打就通、咨询事项一口说清,进一步提高办事人员申办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行政服务事项一次性办结。开通“个转企”、入驻电商园区、各街道(镇)重点引进项目的绿色通道,推出更多个性化的服务,派遣业务骨干至特色小镇、电商园区现场培训,为园区量身打造注册登记流程和提交材料清单。

(三)窗口办事机制。深化“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 “先照后证”改革,健全“双告知”制度;推行预约服务制度,将服务窗口前移至一线;建立微信App办证预约平台;积极推进更多金融机构网点参与企业登记代理服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传、业务答疑;对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实行“口头申报、现场录入、当场签字、当场核准”的简易程序;推行企业名称申报承诺制,在现有企业名称自助查重申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企业名称库,方便企业查询取名,与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同步实施企业名称申报承诺制,简化名称登记程序;深入推进“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务秘书托管”等政策;完善“双告知”制度。

(四)电子化登记机制。大力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按照合法、简便、高效的原则,借助信息化手段再造市场准入系统,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统一的实名身份认证体系推进企业登记全流程在线办理。今年年底前实现基于新数据架构上的“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身份认证、电子签章、电子归档”等全程电子化登记,为企业登记提供高效服务。

(五)审批事项容错受理机制。对申请材料基本齐全,存在可补正错误的,允许企业先予办理,由企业经办人做出限时补正承诺,予以一次性办结。

(六)社会协作机制。结合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证照颁发模式。申请人可通过政府公共平台进行网上申报,实行全流程网上办理,经审查核准后可以在线打印,根据申请人的实际需求,可委托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等快递公司开展各类提交材料和证照的快递寄送服务,逐步实现由“最多跑一次”到“零上门”办理。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最多跑一次”改革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生动命题,也是商事制度改革企业注册便利化追求的目标方向,更是办事群众对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水平的期盼诉求。全局上下要切实提高认识,以勇立潮头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工作作风,努力实践、不断完善、克难攻坚,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从理论变为现实。

(二)明确责任。行政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相关科室和各所(分局)要确定该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行政审批科与信息办及各业务科室要紧密配合,完善细节,强势推进,确保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三)强化督查。局将对各所(分局)行政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适时进行督查,将相关督查结果予以通报并作为年度考核参考依据。

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


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办、行政村、乡属各部门: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县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办发〔20**〕45号)等文件精神,经乡政府同意,结合我乡实际,就推进全县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体制改革,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为目标,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信息互通,权责清晰、管理精细,突出重点、务实高效”的原则,切实落实“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环境监管工作要求,创新环境监管体制机制,提高环境监管工作效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明确落实政府环境监管主体责任,整合辖区内负有环境监管职责的各部门监管力量及其相应的环境监管资源,结合社会治理“一张网”划分环境监管网络,建立“全面覆盖、层层履职、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网络化环境监管体系,确保各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积极推行环境监管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做到各类环境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及时化解环境污染纠纷,有效精准查处各类环境违法和犯罪行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三、网格划分

按照“界限清晰、规模适度、负载均衡、管理便捷、无缝对接、全面覆盖”的划分标准,在****全市行政管辖区域为一级网格的前提下,将全县划分为二级、三级和四级环境监管网格。

二级网格:全县行政管辖区域为二级网格。

三级网格:全乡行政管辖区域为三级网格。

四级网格:各行政村为四级网格。

四、网格职责

落实各级网格属地环境监管主体责任,推行上下级网格间分级履责、信息互通、上下联动的运行机制,规范推进全县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各级网格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一)二级网格职责

1、组织、指导、督促开展本辖区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制定并组织全县实施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相关主体责任和任务要求,建立健全网格化环境监管运行管理机制和监督考核制度。

2、确定辖区内重点监管对象(适时动态调整),明确监管任务。负责网格内重点监管对象定期巡查、抽查和督查,组织开展专项环保检查和环境隐患排查,查处环境违法和环境犯罪行为等环境监管工作。负责下级网格上报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调查取证和立案处罚工作,依法取缔关闭严重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和项目。

3、妥善及时处理环境信访投诉。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预防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因环境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群访)事件的发生,组织做好环境污染事件处理、协调、维稳等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污染纠纷,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4、组织实施辖区网格化环境监管业务指导和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宣传,定期组织召开环境监管工作协调推进会。

5、完成上级网格部署下达的各项环境监管工作任务。

(二)三级网格职责

1、切实履行本辖区环境监管主体责任。组织、指导、督促开展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方案,明确下级网格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建立网格化监管运行管理机制和监督考核制度。

2、组织实施排查和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负责辖区内的环保巡查,全面排查环境违法行为和环境安全风险隐患,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制止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对巡查发现且本级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或排污单位存在可能涉及重大环境违法行为和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的,应及时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并协助进行调查处理和督促整改,防止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因环境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群访)事件的发生。

3、组织、协助实施网格环境监管工作。协助开展建设项目审批现场勘察;组织对本辖区内单位和个人环保法律法规、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参与“三同时”项目的环保竣工验收。协助开展本辖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实施iso14000认证、排污申报登记、污染源调查、环境统计和污染减排等工作。

4、落实环境信访投诉属地管理职责。负责对本辖区内环境信访一般案件的受理和调处,妥善处理环境信访投诉,及时化解污染纠纷,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和社会稳定,做好群众的维稳工作。

5、实施协调处理制度。对拒不执行责令停产整顿和依法取缔关闭等行政命令的排污企业,落实环境执法停电停水等强制措施。同时,要协调处理解决下级网格上报的环境问题。

6、开展本辖区内生态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等建设,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教工作,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做好本辖区内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作。

7、完成上级网格部署下达的各项环境监管工作任务。

(三)四级网格职责

1、开展网格内环境保护方面问题的巡查监督工作。对巡查中发现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垃圾焚烧及农业农村废弃物焚烧以及畜禽养殖污染等环境行为,应及时进行制止,防止出现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2、要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等单位调解作用。协调处理巡查发现的或群众反映的情节简单轻微的环境污染矛盾纠纷问题。

3、实施环境信息报告制度。经现场制止或协调处理未能得到及时解决的,或发现环境违法和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的,应及时上报上级网格,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4、积极开展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工作。

5、完成上级网格交办的其它环境监管工作任务。

欢迎阅读范文网《推进品牌强县战略实施意见》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策划方案的优质专题,请访问:项目实施推进方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