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活动开展方案 > 导航 > 开展“走进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活动侧记

活动开展方案

开展“走进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活动侧记。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开展“走进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活动侧记”,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我们学校在本学期开学前后,学校领导结合本地湾子多,墩台分散的具体情况,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监利县教育局关于开展“走进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教师家访的实施意见。深入理解到家访是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需要,家访是不断改善师生关系的需要,家访是努力增进家校沟通的需要,家访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家访是教育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讨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具体作法,在实施过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学校成立了家访领导小组。校长柳诲荣为家访领导小组组长,刘为其任副组长,各处级班主任为成员。校长带头走村入户和全体教师一起开展家访工作。

二、制定家访工作的管理方案。家访领导小组成员,一学期班主任家访100人次,科任教师60人次。教师人手一册《家访日志》认真填写,学校定期检查。教师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家访中所了解到的情况,反馈家长对学校提出办学好的建议,把教师的家访工作列为年度考评之中,纳入绩效工资核算的指标。

三、摸清全校学生的底细,分类作出家访的重点对象。重点家访对象即学困生、贫困生、后进生、单亲、孤儿、残疾等对象共24名学生,对这些学生家访的要求是不辞路途遥远,一律登门入户和监护人座谈,悉心听取家长的意见,用亲近来感动学生家长。对于疑难问题,学校采取集中教师三进门户和家长交心谈心。对重点家访对象并作出持续性,跟踪性的家访。

四、家访要有的放矢,解决问题立见成效。教师家访切忌走过场应付形势的虚伪作法。开学前后,我们走访了远道学生的家庭,家长反映学生每日要来回走四次,路途上不放心,要求早餐在校,我校根据24名学生的家长意见安排在学校开设的爱心食堂就餐,家长非常满意。其中有5名贫困生在学校食堂就餐给予伙食费减免,这些学生的家长深受感动。通过家访我们听取了13名后进生家长的意见,根据家长的要求,学校教导处安排教师分别对后进生进行学习辅导,把辅导13名学生的工作列入到班级工作计划之中。

五、学校领导每学期召开学生家长会,主题是评议教师家访工作:教师家访在家长面前是否谦逊礼让,平易近人。工作是否实际,联系的方式,工作方法是否得当,以此改进家访工作,使家校一体,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家访工作一抓见效,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本期无一名学生因其他困难而失学,令学校开学快,学生到校齐,学校工作稳步发展,家校关系和谐密切,把学校的关爱倾注在300名心灵上,学校的信誉越来越高。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百名教师到农村访千家活动工作体会


百名教师到农村访千家活动工作体会

今年三月份,我镇“百名教师到农村访千家”活动正式启动,这是我镇在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的评估验收后,为构建和谐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又一重大举措。本次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广大教师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有利于教师争创“三有一好”,即: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各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
自活动启动以来,我校积极配合,把此项活动纳入学校重要工作来抓,并根据本校实际,有步骤、分阶段、有条不紊的进行。我校教师也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当中,认真学习上级通知,领会活动精神。从3月份到6月份,在这段时间中,全校教师先后两次到农村访问,同时,我本人也不定时到不同家庭进行家访十多次。当我深入到活动中时,深深感到我镇“百名教师到农村访千家”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有目的,有计划
本次活动的开展,目的明确,计划详细。5月7日,我校到中山詹园以及板芙镇进行考察;5月27日又到霞湖世家以及龙瑞村参观。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农村发展变化,了解农村发展的远景规划,把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从选择时间、地点、人员安排来看,也非常合理,既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也没有花费太多的物力、财力而达到目的。
另外,在“访千家”过程中,教师带着问题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在每一次家访中,都以解决一个或多个问题为目的。其中,受访对象,既有在校表现好的学生家庭,又有一般学生家庭,也有表现较差的学生家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一改哪种受访家庭单一,而且只有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的现象。这对我们教师工作的改进也有很多启发。
二、重过程,重实效
“百名教师到农村访千家”活动,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走过场,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在活动中,我们教师积极参与,收获不小。在“五一劳动节”之际,学校组织“庆五一教师到农村”参观活动。此次活动让老师们了解了中山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地理以及近年来我市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又活跃了身心,减轻了工作所带来的压力,开拓了视野。对霞湖世家的参观,更是让我们感慨。现代化的生产,强烈的品牌意识,不愧为沙溪服装行业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对百年名村??龙瑞村的参观,让我们了解了该村辉煌的过去和取得巨大成就的现在,代表了我镇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校。通过这样的活动,使我更加了解我镇的发展现状,也对我镇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更应该走出去,把握时代命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抓重点,抓个别
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非常重要,能否在教育中,取得家长的支持和信任是顺利开展学校教育的基础。在教师的教育中,面对这么多的学生,怎样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呢?其实,校外也有很多教育的契机。家访能够让我们了解一个学生的真实的家庭环境以及学生在家的表现,同时,又可以把学生的在校表现传达给学生的家长,因而教育不应囿于学校范围内。
在“到农村”的活动中,我们重点把握,教师希望了解什么、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与体会,教有充分的准备。所选择的地点都十分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龙瑞村以及霞湖世家要以说是我镇发展的一个缩影,农村发展变化的代表,我们所看到的由此所想到的,使我们对我镇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访千家”过程中,我们教育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自定受访对象,范围、时间都不受限制,确保了我们能够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家长,及时协商、及时解决。比如三(7)班有一位学生叫***,在班上学习成绩排名前列,并担任班干,即将面临毕业升中,升上高一级学校的机会可能性较大。但是在填报学生升中考试资料时,出现了现用名与户口簿不一致的情况,致使不能正常报考。因此,有必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家访,与她家长取得一致意见,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四、谈心得,谈体会
“百名教师到农村访千家”活动的开展,把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紧密联系起来,架起了一座学校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1、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缺一不可。家庭、社会能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最大限度的共同培养好学生。
2、学生对学习要有信心。一个学生,学习的信心没有了,动力也就没有了,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对学

百名教师到农村访千家活动工作体会第2页

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教学,还应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而家访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也可以了解家长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什么;也可以向家长宣传一些教育的方针、政策等。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家访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对家长、对学生都是一种增强信心行之有效的方法。
3、家访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现代学生发展具有多样性,个性突出,在教育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当出现问题之后,怎样去解决呢,怎样才能避免问题的扩大呢?以前通知家长到校,然后再批评学生,这只能治标不治本。实际上,学生在校的表现,都是有原因可寻的。通过家访,可以找到原因,可以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的对策,更重要的是能取得家长的支持,学生也比较能够接受,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4、教师要有责任心。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面对学生,教师时时刻刻要有一颗责任心。家访就是教师是否具有责任心的一种体现形式,教师的家访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归,而不能走形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百名教师到农村访千家”这项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有了更多的教育契机,开拓了思维;也让我们深刻领会到“教师与时代步伐和谐共进,与群众感情和谐交融,与责任义务和谐对称”的真实涵义。教育征途,任重而道远;“百名教师到农村访千家”还远未结束,在这条道路上,我还将继续摸索前行。

千课万人活动心得


首先真的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次去杭州听课的机会。我真的觉得非常的荣幸,我知道这样的机会真的非常的难得,很多一些村小的老师根本就没机会去,而我刚过来的第一年就有这样的待遇,我真的为自己能分到桥头二小而感到骄傲。

而且我要对学校的领导说,你们给我这次机会是明智的,因为我真的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这次的杭州之行不愧是一场精神上的盛宴啊。如果下次还有机会,希望领导还能让我去。

其次我还要感谢陈主任给我这次演讲的机会。说实话我非常的紧张,在这么多前辈们面前卖弄自己,真是羞愧羞愧啊。但是我想,这是一次锻炼自己说话能力的好机会,我把这里当做锻炼的舞台,希望大家能愿意看我在这个舞台上表演,当然了这个表演的过程肯定不会很精彩。但还是希望大家能不要嫌弃,并且多给我提提宝贵的意见。

下面我就这次杭州之行给大家做个汇报。其实说汇报远远谈不上,如果说是汇报根本就轮不到我,同行的几位老师比我更有资格,更有内涵去分享她们学到的宝贵财富。而对于我这个刚踏上教学之路的新手来说,只能是谈谈我那尚不成熟的感想和感受吧。

在杭州的四天,让我亲身领略了很多位数学大师的风采。像朱乐平,唐彩斌,丁杭缨,吴正宪,徐长青,刘延革,俞正强,许淑一,斯苗儿,强震球,还有美女大师徐文艳等等。他们可都是数学大家啊!我能有幸见到他们真的非常激动。大师就不愧是大师,在讲台上一站就能感受到强大的气场。不仅是在教学设计上出人意料,他们的语言,他们的教态,他们的气质更是让我回味无穷。他们在课堂上的40分钟真是很快就过去了,每一堂课都可谓是精神大餐。唯一比较遗憾的是,这次没有听到吴正宪老师的课,都说吴老师的课非常令人感动的。但这次她是做了一个讲座,从三个案例来说明如何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她的讲座对我来说太有深度了,我根本不能完全吸收。但是另外一位大师的讲座我却听的津津有味儿。 就是华应龙老师的《做个会偷懒的优秀教师》。刚开始看到题目的时候,我非常的开心,哦,原来偷懒也可以做到优秀的,偷懒嘛,谁不会,谁不愿意啊,我最喜欢了。我一定要学一学如何偷懒。所以我就竖起耳朵听。但是听了报告之后,才知道偷懒远不是那么容易的,偷懒是教学的一种策略。他是从他自己学车的例子中悟出的道理来解释什么是偷懒的。 他学车的教练一位很有经验又勤劳的赵师傅。在学倒库移库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的,只要记住方法就行了,倒车,前右杆与后中杆成一线,方向向右打死,右侧车窗大三角看不到前中杆,方向回半圈,前中杆在窗角,再打死,车进左侧库……但是上路。方向盘该打多少度?赵师傅不停地帮他左一把、右一把、再一把。。。。。。最后赵师傅无奈的评价说:“你方向感真差!”

路考的时候,他是因为打错了方向而没有通过。然后他就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打错方向呢?原因很简单,赵师傅是位责任心强、不偷懒的师傅,他在教学员学车时,没让学员犯过错,也没给学员一次犯错的机会,其实犯错是知道“为什么该如此”最好的方式!赵师傅很想把自己的经验直接告诉学员,让学员少走弯路,所以不是动手就是动嘴,怎么也不偷懒。但是教练做得好不好,要看其结果,而不是看有多勤劳。“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技能是没法告诉的,经验也是不可以手把手地教的。最好是在学生主动学,犯错后再点醒,学生才会彻底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才不会再犯错。有些错误总是要犯的,犯得越早, 损失就越小。我们的教学是否也是这样:不许学生尝试,不让学生自主,总是不断地提醒,不容学生犯错……最后又无奈给学生一个“评价说,学习能力差” ? 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不能太勤劳,要学会偷懒,但要怎么偷懒呢,华老师给了我们几点诀窍。

诀窍一:手要懒,口要懒。要从心底里,相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信学生,相信“给学生一片天空,精彩用一生回味!”为人师,手要懒,口要懒。不到山穷水尽,别动手帮;不到理屈词穷,别动嘴讲。多创造机会,多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发现,感悟,概括和总结。

诀窍二:眼不能懒,耳不能懒,脑不能懒。就像弗赖登塔尔提醒的那样:“不要干扰打断学生,你们能够做的就是耐心观察、倾听,再耐心观察、倾听。”

诀窍三:观察哪些学生具有哪方面的才能,思考什么时候该为哪些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观察哪些学生可能需要怎样的帮助,思考可以为他们创造哪些条件,概括学生探究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哪几个,分析学生出错的可能原因,推敲点拨时的策略和方法……

当然“懒” 要有度:如果车要压上路牙了,不提醒,那不是错;如果车要撞墙了,不踩下制动。那是失职。 “偷懒”是一种高超的技能,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绝妙的艺术。

原来做个会偷懒的优秀教师真的不容易啊,是要有一定功底的!哪些方面你必须偷懒,又要在哪些方面及时的拉学生一把,这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学会的技巧吧。也许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才能做到有效的偷懒,做个真正会偷懒的优秀教师吧。

华老师的讲座耐人寻味引人深思,令我多少明白一些道理。如果华老师的讲座用“受益匪浅”来形容,那么另外有两位大师的课可以说是令我,深受启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朱乐平老师的《分数中的平均数》

他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是请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叫分数。经过两个同学的发言大家都想起来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那么什么叫平均分呢?学生就说了,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像18根香蕉平均分给6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3根。 那么一个东西可以平均分吗?如果可以请举例说明。然后学生就举例了,一个西瓜啊,一个苹果啊。这些都是曾经书本上出现过的。 这样的热身完了后,要开始动脑了,小三角形的面积是大三角形的四分之一吗?第一个图形没问题,大家都会说,因为大小形状都一样,所以是平均分,确实是四分之一,第二个图形学生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只有经过思考才能发现他们的底和高都是相等的,所以面积相等,还是平均分。这样一组平均分,让学生明白有些平均分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是有些平均分是需要经过计算的,形状不一样大小相等依然是平均分,这样就使学生对平均分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然后是6个苹果没有平均分,问两个苹果是这里的六分之一吗?表面上看不是平均分,但从本质上看依然是平均分。这个问题训练的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在大脑中进行抽象的平均分,从而深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

然后是硬币。把下面的硬币平均分成两份,想一想可以怎么分?一个学生很快的举手回答说,一个5角硬币一份,5个1角硬币一份。回答完了之后朱老师并没有马上做评价,而是等了一会儿,问,还可以怎么分?这时孩子们似乎理解了老师的意思,赶紧开动脑子去想另一种分法,朱老师也给予了充分的时间让孩子们思考。过来一会儿越来越多的学生举手了,说还可以按个数分,三个硬币为一份。说的多好啊。因为给孩子们时间,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扩散和发展,让孩子们看到了不同角度的平均分。对平均分又有了另一层次的认识。

接下来是一个问题说,如果5个苹果组成一个整体,那么1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如果是这样的5个苹果呢?小苹果是几分之几?大苹果又是几分之几?这个设计是非常有意思的。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给出的苹果一定是一模一样的苹果,大小不同的就不好比较了。但是朱老师偏偏就给出这么不规则的5个苹果。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孩子们明白了,按个数来说,一个苹果就是五分之一,与大小颜色位置都无关。但是如果要讲重量体积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只要给定一个标准,那么平均分就由另外一种解释。 最后朱老师问,我们班有40个人,那么一个人是全班人数的四十分之一,对吗?所有的孩子都明白了。

这样的一堂课,简简单单的几个问题,该是花了多长时间才能研究出来的呢!如果没有对学生的深入理解,恐怕是不会有这样的教学设计吧!

另外还有一堂课是俞正强老师的《度量天下》。这堂课真的是一堂不可思议的课。本来陈老师说让我模仿大师上一堂课,可是时间那么紧迫根本来不及做课件,我当时想到的就是要模仿这堂课,因为根本就没有课件,也不需要准备任何东西,只要让学生讲就可以了。当是这不是一堂可以模仿的课。可以欣赏但很难模仿。

起先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我根本无法想象这是怎样一节课。我甚至忘记了什么是度量。

他先在黑板上出示这样一组信息,问,你们看得懂吗?有学生就说了,这些字我都认识,但看不懂。也有学生经过慢慢的思考,似乎看出了什么,但是不会表达。学生都沉默了。这时俞老师又问了,那么你还能照样子举几个例子吗?有学生很不自信的举例了,平方米,尺子,物体的面积,大小。俞老师对学生的回答适当的做了补充。继续想,还能想到什么。然后经过一番发言补充,好像举例举的差不多了,大家又沉默了。这时候俞老师对度量的基本要素进行了整理,讨论了什么是度量,度量的对象有被描述的属性,有固定的描述单位,还有使用工具。接着俞老师问,六年里面学的这些单位你都讲完了吗?还没有讲完,那你抓紧讲完啊。讲不完的,有学生说。讲不完那你就再讲一个。孩子们一个都想不出来了。过了好一会儿,俞老师说,书本上你找不到了,那么生活中呢?这时学生又活跃起来了,什么分贝啊,赫兹啊,书本的页数啊,鞋子的码数啊,每个小孩都异常的兴奋,每个小孩都由发言的机会,每个小孩都再非常开心的开动脑筋,绞尽脑汁的去想,似乎这不是在上一堂数学课,而是上一堂讨论课。有了这样一个可以发言的舞台,谁不愿意去表现呢。一直到所有的孩子都讲完了,俞老师又问了,有没有不能度量的东西呢?几个学生小心翼翼的回答自己想到的,但是很快就被同伴们否决了。就在孩子们都感到绝望的时候,俞老师说,比如人生的什么不能度量?情感!情感是不可度量的,有限的生命可以创造无限的价值。有一个学生说出了这样的想法。现场所有的老师都对再也按捺不住了,都给予这些孩子热烈的掌声。你能想象那是怎样一堂课吗?而当时俞老师仍然从容不迫的问,情感是不可度量的,你们服气吗?有一个学生表示不服气。俞老师对那个孩子说,情感是可以测量的,伟大的数学家将诞生了。冲着这句话,有学生说了,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终有一天是会被测量出来的。(哗哗哗,一阵掌声)。那么假设我们到了那一天,你觉得测量情感用哪种工具的可能性大呢?有个学生说,我觉得情感是可以测量的,爱的时间越长就说明情感越深;可以用时间来测量。。又一个学生说,不是有这么一首歌嘛,月亮代表我的心,我们可以用距离到表示情感的单位,所有的老师都笑了。我相信当时在在场的所有老师都会喜欢上这群孩子的。当然了,只有在俞老师的课堂上才会有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气势。真不愧是度量天下啊!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么上,真的是令人敬佩,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当然,精彩的课堂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课堂都是拍案叫绝的。像徐长青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应该很多老师都听过,那根本就是一堂表演的课,绝对是一堂笑声最多的课,也一定是孩子们印象最深刻的课。还记得那堂课结束之后,所有的孩子都一拥而上希望能得到徐老师的签名,令在场的老师都感动不已。还有许淑一老师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等等啦。说不完,也道不明。只有亲身经历了,才有更深刻的感触。

最后,以会场上的两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谈话吧:“导”如涓涓细流 点点滴滴终成沧海;“学”似步步脚印 朝朝暮暮必登顶峰。

“千校万师”培训心得


xx年8月5日—10日,我作为xx村小的一员来到了贵阳参加第67期“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骨干教师培训,短短几日,我受益良多,感触也很深,可以说对我的心灵是一次洗礼,因为我从中得到了快乐、震撼。

尤其是道德模范彭旸老师的事迹更是深深震动了我的心灵,作为一个时代的我们,同是80后的一代,我们虽仍然在山区里奉献。但彭老师做到了我们很想去做却没有做好的事,她很伟大,整整一节课,我心灵都没有平静过,就如我当时给我彭老师说的,我心跳很快,那是一种崇敬之情,站在我面前的这位彭老师并不高大,但是当我听了她的故事后,我觉得彭老师是一位小巨人,我们中国志愿者的骄傲,我也因此给了彭老师一个美誉,“中国最美教师,中国最美的母亲“,我觉得彭老师无愧于这样的美誉。

彭老师教会了我们用爱去奉献,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实际行动,然而在面对恶劣的环境,面对重重困难,彭老师用她娇小而又坚韧的双肩扛了过来,彭老师做到了,并且她用爱心改变了一个有一个我们曾经觉得不可能的事,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幻想着成为彭老师志愿者当中的一员,在她们修路跑村窜寨的过程能做点什么,作为彭老师团队的一员是幸福的,也是富有的,因为她们的爱收获了更多的爱,她和她的团队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而我们要以彭老师为榜样,回到自己的岗位上,要爱心去呵护每一位学生,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只要有彭老师这样一种精神,我相信再多的困难也会在我们面前低头,我会加油的,我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做一名好老师,只是这次,我更懂得去爱我的学生了,谢谢“千校万师”工程,谢谢六天来所有授课的老师,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你们,回报祖国。

家访心得体会:倾心关注 走进心灵


家访心得体会:倾心关注 走进心灵

进入12月份以来根据我市教育系统《双帮双联》家访工作安排,我们xx小学对家访工作进行细致分工,每个小组安排班主任为组长,同时配备一名任课教师,分为12个小组进行了家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所有人员利用中午和下午放学时间深入每个家庭,与家长们促膝交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学习环境,给家长提供学生在校的一切表现情况,让家长充分掌握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制定完善长远的学习计划,同时家校共同督促和监督,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有幸参与了本次家访工作,谈一下个人的家访体会。

在此次家访中,我校各班选择了典型的代表,即学业成绩优秀、学业成绩中等、以及学业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家访。在学生家里坐一坐,聊一聊,老师的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流露关切的眼神,有时就等同于脚下的距离。家访就是教师与学生家庭的零距离接触,是心与心的交流,走进学生家庭,就似一股淙淙的小溪,流进孩子的心田,必然激起孩子心里的浪花。在孩子的心里,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话是“圣旨”。

通过家访,我们也感到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体会到:首先,要给孩子一点时间。据了解,各班多数学生家长在经营生意或忙于生计,比较忙,到家时孩子已经睡了,有空时也只是随口问一声“作业有没有做好了”。给孩子一点时间,和孩子多作交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学习的重视,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这对孩子而言,无疑是极好的鞭策。其次,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吃点“苦头”。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只要孩子开口没有不答应的。家访中发现一学生,几乎天天花钱,真是“不赚钱不知赚钱苦”。家长应有让孩子吃点苦的意识,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对孩子的要求也不能有求必应,有时也得让他们尝尝“被拒绝”的滋味儿。另外,和睦温馨的家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

家访中通过与很多家长交流,绝大部分家长非常重视教育,而且也有很多的教育方法和经验,在家访中我们一一记下,作为我们今后工作中加以借鉴吸取的宝贵财富。但当我们听到家长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急躁在家里经常训斥孩子,或者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再给孩子布置过重学习任务时,我们委婉地指出其不良影响,适时纠正不好的教育方法,教给家长一些因材施教的方法,同时,帮助家长树立孩子教育的信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老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精神折磨。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要关注班级里的优等生,更要关注那些调皮捣蛋,看似顽劣不化或是心理有问题的孩子。

深入到学生的家中,聆听着家长的话语,感受着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期望,作为老师,明显感到肩上的担子重多了,孩子的教育,不仅是我们的工作,也寄托着多少家庭的希望,也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通过家访,我们认为作为老师,一定要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增强工作责任心,增强工作的使命感。以真诚去探望家长,倾心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逐步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这条路很远很长,家访让这一路的风景更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