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音乐教案大班 > 导航 > 大班音乐教案范文:花鼓娃

音乐教案大班

大班音乐教案范文:花鼓娃。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只有将教案课件提前准备充分,才能完成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那写教案课件包括哪几个部分?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大班音乐教案范文:花鼓娃,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一、花鼓灯舞蹈动作建议

(兰花花)l-2小节:双手兰花指,胸前曲肘,右靠步,肘部动作为左低右高,头向右侧倾,出右跨。以上动作为一拍一次,左右交替共四次。

3-4小节:碎步后退,双手体侧绕臂摆动。
(鼓架子)5-6小节:双臂胸前曲肘,双手握拳,拳心向下,夹大臂颤动,左右腿交替上抬,一拍一次,共8次。 .

7-8小节:双手叉腰,碎摇头,同时二位蹲跳,一拍一次,共8次。
(鼓架子和花鼓娃)9小节:双臂由体前交叉由下至上,经头顶上方至体侧打开后直立。

锣鼓节奏动作建议
(兰花花)A、B:双手曲肘体侧握拳,同时碎步原地跑。
C、D:右弓箭步,左手胸前按掌,右手头顶托掌,头部看右手方向。
头部动作由内向外转头两次,一拍一次。
(鼓架子)E、F:双手曲肘体侧握拳,同时碎步原地跑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花鼓娃

C、H:右弓箭步,左手胸前按掌,右手头顶托掌,头部看右手方向。

头部动作由内向外转头两次,一拍一次。

比逗部分动作建议
1-4:双手叉腰双腿行进马步蹲侧身跳,一句一次,共4次。
5:原地双腿并步跳一次,同时双手拍腿
6:做角色动作。(老虎,虫子,杠子,鸡。)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跟随音乐学会玩《花鼓娃》游戏,感受安徽民间艺术《花鼓灯》热情奔放,刚劲柔美的艺术风格。
2、学习唱念“咙咚锵、咚锵依咚锵”的锣鼓点子节奏,学习使用计数的方法明确锣鼓点子节奏型重复的次数。
3、理解民间游戏《老虎、棍子、鸡》的规则,学习协商合作进行比逗游戏,体验团队协作意识。

【活动准备】
1、《花鼓娃》音乐节选自花鼓灯成品舞《打谷场上》片段。
2、欣赏过《花鼓灯》舞蹈,并学会跳《花鼓灯》舞蹈。

【活动过程】
1、复习《花鼓灯》的舞蹈。
(1)请两名幼儿分别示范跳《花鼓灯》舞蹈中兰花花和鼓架子的动作。
(2)集体复习跳《花鼓灯》舞蹈。
2、学习掌握“咙咚锵、咚锵依咚锵”的锣鼓节奏。
(l)听锣鼓节奏的音乐。
(2)跟音乐,老师示范唱念锣鼓节奏“咙咚锵、咚锵依咚锵”。
幼儿学念“咙咚锵、咚锵依咚锵”。
(3)再次倾听教师唱念锣鼓节奏,听一听锣鼓节奏中有几个“咙咚锵”?
(4)请幼儿一起跟着老师念一念,确认有4个“咙咚锵”。
(5)由慢到快带领幼儿练习唱念“咙咚锵、咚锵依咚锵”的锣鼓节奏。

3、示范《花鼓娃》游戏,介绍《老虎、棍子、鸡》的游戏规则。
(l)两位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第一遍游戏。(老虎吃鸡)
第二遍游戏。(虫拱棍子)(帮助幼儿确认,在最后一个“锵”字变出了《老虎、鸡》游戏中的角色。)
(2)介绍《老虎、棍子、鸡》的游戏角色及规则,提炼游戏角色的基本动作。
比逗的时候:老虎吃鸡、鸡吃虫子、虫子拱棍子、棍子打老虎。其他的都是平局。
幼儿唱念锣鼓节奏,逐一变出各角色动作。
幼儿跟锣鼓节奏音乐,自选角色变出动作。
幼儿站起加马步蹲跳,跟音乐唱念锣鼓节奏,练习《老虎、棍子、鸡》的游戏两遍。

4、幼儿尝试《老虎、棍子、鸡》的比逗游戏。
(1)诸个别幼儿,—对一,尝试比逗。幼儿能准确掌握锣鼓节奏,进行比逗游戏。
分成两队,女孩一队叫兰花花队,男孩这一队就叫鼓架子队。
(2)集体练习,两人_组,玩比逗游戏。根据幼儿游戏情况,提出要求后,游戏两至三次。)

5、幼儿分成两队,完整进行游戏比赛。(教师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引导帮助幼儿学会协商合作进行比逗游戏。
(l)个别幼儿尝试完整游戏。(舞蹈加比逗游戏)
邀请兰花花队和鼓架子队各出1名队员。
(2)尝试多人为一队,完整游戏,体验团队协作意识。(游戏3-4遍)
讨论合作比赛方案:学会商量,出一致动作,进行比赛。
出现情况时,讨论制定新的比赛输赢规则:如果两队中,有一队动作不统一时,宣布动作一致的队伍获胜。

6、小结:多人为一队比赛时,要学会商量合作,意见一致才有可能在比赛中获胜。

fwR816.cOM品读分享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美丽的套娃》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并表演歌曲。

2.初步了解套娃,知道是俄罗斯的工艺品。

3锻炼幼儿的创编能力。

【活动准备】

歌曲《美丽的套娃》与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套娃的图片。让幼儿看一看,然后说说这是什么?你玩过吗?在哪里见过?看到这个套娃你有什么感觉

2.什么是套娃?(所谓套娃,就是娃娃套娃娃,一个套一个,外面的大,里面的小,最大的有一尺多高,最小的像黄豆粒一样大。一般是7-8个娃娃为一套,最少的有3个,最多的有30来个。)

3.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歌曲美丽的套娃,看看那里的套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欣赏歌曲

1.教师弹唱歌曲,幼儿倾听,熟悉歌曲内容。

2.咦?套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套娃没有什么?(.教案出自:教.案.网)套娃家族里有谁呢?歌曲里一共唱到那几个套娃呢?我们再去听一遍?

3.教师弹唱,幼儿轻声跟唱。

(三)学唱歌曲

1.你最喜欢那一句?你能把这句话唱出来吗?(幼儿唱出歌曲,教师出示相关的图片)

2.幼儿没有说到的那几幅图片教师可再弹唱一边,让幼儿把它们找出了唱出来。

3.教师弹唱,幼儿跟唱,唱完后请幼儿按照歌曲内容,把图片按照顺序排队

4.教师弹唱幼儿,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进行演唱。

5.教师利用藏图法分组演唱法等请幼儿演唱。

(四)表演歌曲

1.教师弹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尝试创编歌曲。

2.请个别创编能力较好的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3.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舞蹈进行整合

4.教师弹唱,幼儿边唱边表演。

大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葫芦娃》


活动设计背景

因为幼儿喜欢看动画片《葫芦娃》,对这个音乐活动有着天然的兴趣,《纲要》中要求, 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音乐,喜欢参加音乐活动,音乐游戏,并能大胆变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欣赏歌曲,加深对各种《葫芦娃》的了解。

2、情感目标:感受理解动画片中葫芦娃的团结合作,勇敢的精神。

3、技能目标:初步学习用不同的歌声、动作、表情表现音乐的内容。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动画片中的葫芦娃

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片《葫芦娃》

各种葫芦娃的图片

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动画片,引出主题。

3、让幼儿观察和讨论各种葫芦娃。

4、教师出示各种葫芦娃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观看课件,引出幼儿对《葫芦娃》歌曲的兴趣。

二、学习歌曲《葫芦娃》

1、课件中的歌曲,请幼儿欣赏,提出问题。

2、让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学习歌曲内容。

3、让幼儿跟着歌曲内容表演歌歌曲。

三、再次播放课件《葫芦兄弟》动画片片段,请幼儿欣赏。

让幼儿懂得像葫芦娃一样有团结合作勇敢的精神。希望他们能够像葫芦兄弟一样在生活中、学习中团结勇敢、不畏困难。我们都知道葫芦娃有七个兄弟,

四、戏剧表演,开展小小戏剧家的活动

1、分小组进行创编故事,分配角色。根据本组的人物角色进行头饰和道具的制作。!.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教师在小组内巡回指导。

2、请幼儿分组表演创编排练的故事情节。

3、进行小小戏剧家的评选活动,针对每一组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创作奖、最佳合作奖、最佳道具奖。

五、结束

游戏:情景表演

《帮助别人真快乐》

教学反思

本歌曲取材于童话故事,比较贴近生活,是孩子们喜欢的葫芦娃。生活中的内容也更易于幼儿接受,也利于幼儿主动去探究,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通过欣赏《葫芦娃》主题曲, 讨论看过的动画片《葫芦娃》或听过的歌曲,激起幼儿对已经了解的动画片《葫芦娃》的回忆,激发学习兴趣。了解葫芦娃的团结、勇敢精神和活泼可爱的形象等, 并能从葫芦娃的性格上分析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对幼儿进行教育,每个人要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去改正它,才能战胜困难。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妹娃要过河》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龙船调》的基础上,尝试用合乎情景的动作来创编和表现。
2、大胆地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并进行合作表演。
3、感受湖北民歌的趣味性,体验音乐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龙船调音乐、地面点位、幼儿座位摆成八字形。
重点: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大胆表演。
难点:创编符合歌曲中人物形象的舞蹈动作。

【活动过程】
(一)练习歌曲中有趣的对白。
1、复习歌曲《龙船调》
2、练习《龙船调》中的对白。
(1)妹娃来到河边看见远处有一个艄公,她会喊什么呢?艄公是怎么回答的?
(2)妹娃和艄公离得很远,他们怎样喊才能让对方听见呢?
(练习用拖长音喊话、创编动作)
3、分角色练习
(二)创编前奏及歌曲第一部份妹娃艄公的动作。
1、创编妹娃动作。
讨论前奏部份妹娃出门前的动作:妹娃出门拜年,真开心!听着音乐想一想,妹娃出门前会做什么准备?
幼儿听音乐,创编动作。
创编歌曲第一部份妹娃走到河边的动作:妹娃是怎样开开心心来到河边的,听着音乐学学妹娃做一做。
教师指导重点:能跟着音乐的节奏创编出不同的动作。
2、创编艄公动作。
妹娃高高兴兴出门的时候,艄公是怎么划船的?
指导重点同前
3、分角色表演。
(三)创编歌曲第二部份妹娃艄公动作
1、讨论妹娃上船的情景。
2、创编妹娃上船、艄公搀扶、推船过河的动作。
3、集体表演。
4、个别表演,分享交流
(四)完整表演1-2次,结束。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中国娃》


活动目标:
1、初步获得有关祖国地域风貌、民族风情、人文、物产等方面的认知,感悟中国古老的传统和文化,感受祖国的美好和伟大。
2、通过活动,使幼儿领悟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聪明的中国人,产生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萌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内容:
第一周
1、我知道的中国(晨谈)
2、祖国的标志(社会)
3、我们的首都北京(社会)
4、我最爱祖国(语言)
5、国旗、国旗红红的哩(音乐)
6、我爱北京天安门(音乐)
7、小朋友爱国旗(美术)
第二周
1、妈妈的生日(晨谈)
2、祖国一家人(社会)
3、大中国(打击乐)
4、好听的京剧(社会)
5、京剧脸谱(美术)
6、祖国之最(社会)
第三周
1、国庆节的见闻(晨谈)
2、爬长城(音乐游戏)
3、美术:美丽的祖国

区域活动:
科学区:
引导幼儿将收集来的各种祖国特产(实物、图片)分类,布置祖国特产展。
美工区:
1、提供各种质地的彩色纸、尖刀、胶水等,引导幼儿学习制作拉花、彩带等装饰物,装扮国庆的教室。
2、学习折新疆帽,做西藏裙。
3、提供椭圆形的铅画纸,引导幼儿设计脸谱。
阅读区:
收集祖国各地名胜风景图片,幼儿扮演主持人,介绍名胜风景,丰富幼儿对祖国的认识。
环境布置:
我们的家祖国宝贝展览会中国地图等家长工作:
家长配合收集各种图片,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收看有关国庆的电视节目,一起关心时事。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小套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引导幼儿对三个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3.引发幼儿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套箱,套娃玩具等

2.礼物袋 (幼儿人手一套)

3.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进行介绍与幼儿拉近距离。

玲玲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礼物.

二、基本部分

1.变礼物引出课题(教师出示套箱,以变魔术的方式一次变出三个箱子。引导幼儿感知大,中,小不同的箱子个体。)

教师提问:

引导幼儿关注箱子的数量

老师变了几个箱子呢,我们来数数看。(师幼一起点数,引导幼儿说出一共有三个箱子)

三只箱子,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引导幼儿关注箱子的颜色和大小)

小朋友看看,这几个箱子有什么不一样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简单表述:

箱子的颜色不同: 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等。

箱子的大小不同:绿色的箱子最大,黄色的箱子不大不小,红色的箱子最小等。

小朋友我们再一起看看,开始是一个箱子,现在是三个箱子,你们猜猜从哪儿变出来的?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三只箱子,有1个最大的、1个不大不小的、1个最小的;因为他们大小不一样,所以小的箱子都可以装到大的箱子里面,一个一个套起来,就变成一个了。教师把箱子重新叠置到一起。

我们看看礼物袋里都装的什么礼物呢?

2.幼儿操作,具体感知大,中,小 的物体

幼儿自选自己喜欢的礼物。

你选什么颜色的礼物袋?(提醒幼儿说自己选择的礼物袋的颜色!)

快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数一数,有几个?(请个别幼儿说)

摆一摆,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有的小朋友纸袋里面是床,有的是碗,这些是谁的床呢?是谁的碗呢?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那老师可要讲喽,小朋友可要认真听仔细了。小兔家里有爸爸妈妈,小兔宝宝,小兔爸爸长得高高的、大大的,每天,有最大的碗吃饭,在最大的床上睡觉,小兔妈妈用比较大的碗吃饭,睡在比较大的床上,小兔宝宝用最小的碗吃饭,睡在最小的床上。可是今天,小兔一家为庆祝小兔生日,在蛋糕店定了一个蛋糕,蛋糕师傅在蛋糕里加上了他们爱吃的酒心巧克力糖,小兔一家感觉太好吃了,不知不觉就醉了,这下可糟了,爸爸妈妈还有小兔宝宝都分不出自己的碗和自己的床了,小朋友想不想帮助小兔一家呀?

出示挂图,幼儿操作,帮助小兔一家。

小朋友都摆一摆床和碗,从最大的到最小的摆成一排,看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个是兔爸爸的、哪个是兔妈妈的、哪个是兔宝宝的。(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兔一家着急死了,我们快帮他们送回去吧!送碗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兔爸爸,最大的床是你的,最大的碗是你的

我们都来检查一下,大家都送对了没有。

小兔一家非常感谢小朋友,他们谢谢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说呢?(不客气)

小套娃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喜欢帮助人,也来到了我们班,我们给小套娃也来排排队吧!(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三、结束活动

1.幼儿跟音乐模仿很大的动物大象来了,我们来学一下比较大的动物小兔子来了,小动物小鸟来了。

2.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走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大班社会教案范文:我是中国娃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聪明,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不同肤色小朋友的图片,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1、经验交流。
(1)出示不同肤色小朋友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上中国小朋友。
(2)中国小朋友长得什么样?除了中国小朋友还有谁?
(3)启发幼儿将中国小朋友与其他国家小朋友进行比较,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2、在幼儿活动材料上观察与操作。
(1)讨论:我们最爱吃什么?外国小朋友最爱吃什么?
(2)请幼儿帮助不同国家的小朋友选择餐具和食物。
(3)鼓励幼儿学学各国小朋友相互问好的语言。

3、寻找发现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以“中国娃娃住哪里”为题,请幼儿在世界地图上找找中国的位置。
(2)共同认识首都北京的位置以及地图上的特殊标记。
(3)引导幼儿尝试在世界地图上找到某些外国小朋友居住的大致位置,并将他们送回家。

4、感受祖国真大。
(1)在世界地图上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小,知道中国很大。
(2)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是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大雪花。南方是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都盛开鲜花。啊!祖国,妈妈,你的孩子在同一个时间里,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大班音乐教案范文:奇妙的音乐城堡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乐曲的感受能力。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幼儿在音乐表现和创造中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
活动过程:
1、 幼儿听音乐,根据音乐表演动作。
2、 节奏练习。
A、 教师弹钢琴,幼儿根据节拍拍声音。
B、 教师出示课件,请幼儿根据动物的队型和帽子拍出相应的节奏。
C、 教师出示课件,幼儿根据听到的节奏声音拍出相应的节奏。
D、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变变的歌曲,幼儿自己创编名字的节奏。
3、 演唱练习。
A、 一起演唱茉莉花,并带着微笑。
B、 出示课件,幼儿体会歌曲的起伏感觉。
C、 幼儿根据歌曲,配上不同的节奏型。
D、幼儿分为两组,一组为另外一组伴唱。
E、 幼儿分为两个声部,二重唱的练习。
4、 结束活动:
小树叶飞舞。
幼儿根据相应的曲调,分辨出高低音、上行、下行音等等。

大班音乐教案范文:小海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音乐教案范文:小海军》,仅供大家参考。

活动目标:
1、学习雄壮有力地演唱进行曲,在无伴奏的情况下独立歌唱。
2、根据提供的不同情境,用断顿、中强、渐慢、渐弱等方法演唱歌曲。
3、通过活动,体验和逐步形成大胆、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活动准备:
1、海军帽一顶。
2、认识海军,了解海军的特征与他们所承担的任务。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看大桥》。
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做划船和结伴划船等动作。
齐唱歌曲,唱准节拍,唱清歌词。
2、感受雄壮有力的《小海军》歌曲旋律。
倾听音乐,简单说出感受。如:很有力、很有精神等。
在座位上随乐拍手,轻轻踏步等体会歌曲的节拍及力度。
3、学唱新歌。
教师出示海军帽,提问:“这是谁戴的帽子?”以此导入歌曲。
教师范唱。
组织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内容,并集体朗诵歌词。
完整学唱,并用全班、分组、男女唱等的方式进行练习。
4、有表情的歌唱。
唱出进行曲行进的感觉。“怎样唱出小海军勇敢、神奇的样子?”(断顿、中强音量)
创设情境。“小海军的炮艇悄悄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应该怎样唱? (断顿、紧张、中弱音量)
“小炮艇越来越远地驶向远方,又应该怎样唱?”(渐弱、渐慢)
提供一系列情境,幼儿用相应的声音表情演唱。
“小海军勇敢地起航出发”,“悄悄穿过敌人封锁线”,“小海军继续前行,驶向远方。”
5、无伴奏唱歌,幼儿在没有琴声伴奏的情况下,独立演唱,以便更好地唱准音,并边唱
6、听同伴的歌声,学习与他人的歌声整齐协调。
7、歌表演。
幼儿用小椅子当作炮艇,边唱歌边表演。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大班音乐教案范文:花鼓娃”一文,希望“大班音乐教案范文:花鼓娃”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音乐教案大班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