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四年级小学语文教案 > 导航 >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四年级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巴斯德征服狂犬病。

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只有将教案课件写好,才能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
 2.了解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3.认识9个字,会写13个字。理解带有生字的词语。
[教学重点]
 1.品位、感悟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2.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按时间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体会巴斯德征服狂犬病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崇高的品质。
 2.“搏”的右上最后一笔是横折,不是横着钩;区别“搏”与“博”
 3.了解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1.巴斯德的有关介绍资料
 2.课件
 3.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学习生字,提出问题。
二.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巴斯德与狂犬病的资料。
 [进入本学期学习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自己查找资料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拓展学习空间。]
(二)谈话引入、了解巴斯德与狂犬病、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闻名世界的人物,他就是——
 2.板书课题:巴斯德
 3.经过查找资料同学们一定知道巴斯德是怎样一个人了,谁愿意说一说你了解的情况?
 4.课件出示链接资料:
 5.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也简单地介绍了巴斯德。打开书,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6.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主要介绍巴斯德的什么事?
 7.板书:征服狂犬病
 8.齐读课题:
 9.理解:征服
 10.交流对狂犬病的了解。
 课件出示:指名读
狂犬病:
人和各种动物都可感染,其病原是狂犬病病毒。病犬主要表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攻击人畜,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因此又称疯狗病。
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脑组织及脊髓中。病犬的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向体外排出。病犬出现临床症状前的10~15天,至症状消失后的6~7个月内,唾液中都可含有病毒,因此,当动物被病畜咬伤后,就可感染发病。有些外表健康的犬、猫,其唾液中也可含有病毒,当它们舔人或其他动物,或与人生活在一起时,也可使人感染发病。除此之外,很多野生动物,如狼、狐、鹿、蝙蝠等感染本病后,不仅可发病死亡,而且还可扩大传播。如有些品种的蝙蝠,感染狂犬病病毒后,它们经常袭击人畜,使之感染发病。呼吸道分泌物及尿液污染的空气,也可引起人畜的呼吸道感染。野生动物可因扒食病尸而经消化道感染。由此可见,狂犬病的感染途径不像过去既认为的只是通过咬伤感染。
 11.再读课题:
 12.引导质疑:你对题目中的哪个词最感兴趣?
 13.导入: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读读课文。
 [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适当的方法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正音。
(2)板书字音不准确的字的音节:如:潜、孜、靡……、
(3)课件出示会认字:齐读正音。
 3.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质疑、解疑、指导书写。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解决生字、新词的学习,教师点拨、辅导重点、难点问题。]
(2)重点指导“博”、区分“博”与“搏”
课件出示:“博”的笔顺,通过重点笔画变色强调有上边的“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
课件演示:“残”右上两笔横稍斜,不是撇。
课件出示:“博”与“搏”的组词练习,进行比较。
(3)书写生字。
(4)布置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研读课文,朗读课文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词卡片(或课件出示)
(二)整体感知,理解“征服”
 1.自由读课文,继续思考课题中“征服”一词说明什么?
 2.交流认识。
 3.理清文章写作顺序: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经过的?
 4.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5.小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经过。
(三)研读课文2、3自然段:
 1.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狂犬病很可怕)
 2.指导学生朗读出狂犬病的可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旦”“数日之内便会死亡”、“极为罕见”、“无数人”、“谈‘犬’色变”。
(2)学生互相评读。
[引导学生正确互相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肯定别人优点,善意提出意见。重视人文素养的提高。]
 3.引导学生体会巴斯德研制出狂犬病疫苗的艰难和是否适用于人体的疑虑,并读出感情。
(1)自由读,感悟巴斯德的情感变化。
(2)指名对比读,引导学生听读、评议:他们读得是否一样?你听出怎样的感情?
(3)你想怎样读?
 [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思考的习惯。]
(4)再评议、朗读过程中理解“五年”、“孜孜不倦”、“终于”,感受征服狂犬病的艰难;同时体会巴斯德为疫苗能否使用于人体的焦虑、疑惑,理解其崇高的责任心。
 4.小结:巴斯德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征服狂犬病的道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但是强烈的责任感却是他对如何驱除狂犬病对人体的危害而忧虑不安。接着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使他最终征服了狂犬病?我们接着看课文。
(四)研读课文4—12自然段
 1.整体感知:自由读4—12自然段。
 思考:这部分内容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情经过中你感受到巴斯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2.研读感受: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默读课文,划出表示巴斯德情感的语句
(2)反复品读感悟:从这些情感变化你中体会到什么?
(3)怎样读好这些语句?
 3.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1)代表汇报本组对某一语句的理解。
(2)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相关语句。
(3)其他组评议、补充。
 [在学生汇报、补充和朗读评议过程中,教师随机出示课件,投影相关语句,引导学生深入进行感受交流和朗读,体会巴斯德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崇高的责任心。充分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热情,在互动中提高认识,加深理解。]
 4.朗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五)总结:
可见出示名言和补充资料: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巴斯德的这句话给他的一生做了的总结。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坚持精神,巴斯德的科学之旅硕果累累。
作为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的路易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他于1843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双晶现象研究”和“结晶形态”,开创了对物质光学性质的研究。1856年至1860年,他提出了以微生物代谢活动为基础的发酵本质新理论,1857年发表的“关于乳酸发酵的记录”是微生物学界公认的经典论文。1880年后又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由于巴斯德的开创性研究工作,他甚至还成功地挽救了法国处于困境中的酿酒业、养蚕业和畜牧业。
(六)布置作业:继续查找、收集有关巴斯德的资料, 有关动物病毒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把办法。
 [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巩固复习、交流资料,写出防病措施。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新词:
 1.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
(二)归纳文章结构:
 1.回忆文章写作顺序。
 2.完成课后49页练习。
(1)自己完成。
(2)反馈定正。
(三)交流相关资料:
 1.小组交流。
 2.个人展示。
(四)汇报了解到的防治动物病毒传染的措施。
(五)积累词语
 1.填写词语花篮。
 2.交流自己欣赏的词语。
 3.抄写词语。
(六)听写词语,反馈、纠正。

fwR816.cOm同步阅读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简洁、清楚。

2.习作练习:写一篇看图作文,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认真观察图画,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要丰富合理。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3.我的发现:能发现这些比喻句表达的不同的感情色彩。

4.日积月累:读成语,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试着运用。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战争带来的危害,同时,通过课外阅读、看电影电视、听故事、参观展览等形式了解为和平而战的英雄人物。

教学重难点:口语交际、习作练习。

第一课时 小小新闻发布会

1.激趣导入: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新闻?(看电视、看报、听广播、上网等)

2.你最喜欢看什么新闻?指名说。

3.看新闻有什么好处呢?举例说一说。

4.既然新闻有这么多的好处,假如让你来讲新闻,你们认为应该讲清楚什么呢?

5.那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

规则:1.先在四人小组内讲新闻,讲后每人评议另外三人,讲得怎样,最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到班上讲新闻。

2.各组代表在班上讲新闻,讲完后班上同学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最后举手表决评选出三名"新闻发言人"。

6.小结延伸: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那你们打算以后该怎么做呢?

第二课时

一、课前搜集资料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收集了1937年左右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谁来说一说。

二、结合图形读习作要求。

1.习作有几个要求?哪几个?

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难点是什么?(观察和想象)

三、根据观察,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1.这个小孩为什么要哭?

2.他的妈妈在哪里?

3.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4.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可能会怎样?

5.……

四、根据问题自编故事。

五、方法指导

1.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图画内容介绍历史背景。

2.根据观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写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六、练习习作,指名交流,全班提出修改意见。

七、小组交流,评议谁讲得最精彩。

八、推选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全班评议。

九、同学之间互评互改作文。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表达的感情。

2.同桌交流。

3.全班指名交流。

4、小结:两组带点的词表达的感情不同。

二、教学"日积月累"

1.指名读成语。全班齐读。

2.四人小组交流词语意思。

3.全班指名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说明。

4.读读记记成语。

5.读一读,注意观察每一横排有什么规律。

6.选一个成语说一句话。

三、教学"宽带网"

1.朗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你在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3.学生展开收集资料。

4.举办故事交流会,评选故事大王比赛。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刻舟求剑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理解“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剑”等词语意思。
 2.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
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
教具 贴图、生词卡片
教学方法 品词品读法、想象描述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步骤

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
 1.全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成语接龙”竞赛。
 师总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同学们不仅把学过的成语记得很牢,而且还记住了许多自己学会的成语。
 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刻舟求剑”。师边书写课题边强调:看清“求”的第三、四笔,“剑”’的第七笔。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正音。
 4.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的什么事?(这个放事发生在江上。贴图:先贴“大江”,江水滔滔,远处是河岸。再在江中贴一“小船”,船上立一佩剑之人。)
 5.看图,再自读课文,弄懂“刻舟求剑”’字面上的意思。(在船舷上刻记号捞宝剑。)
 6.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四人小组互助解答,仍不理解的向老师提问。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船舷”是指什么地方?
②“催”是什么意思?
③那个人为什么会捞不到剑呢?
 7.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小组学习,同学们不仅弄懂了一些问题还提出了学不懂的问题,让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一起弄懂它们。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局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齐读本段。
②学习“宝剑”一词:结合“剑”字的“u”旁理解词意。
③用换词法理解“一不小心”(一不留神、一不注意)。看图想象这个人是怎么“一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里的。(移动“宝剑”,演示掉进江里的情景〕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④指导朗读:读出意外、惋惜的语气。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宝剑掉进水里,让人多着急啊,那个人会怎样做呢?听老师读课文,注意老师读的哪些地方跟课文不一样,用笔划下来,然后说一说。
 (老师省读了“一点儿”和“船舷”的“舷”字)
②这两个词能省去吗?
 (不能。“一点儿”强调那个人很不着急的样子。“船舷”指船两侧的边(结合贴图理解),讲清了那个人拿小刀刻记号的具体位置,用词很准确。)
③指导朗读:语速稍慢,拖长音,强调出那人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
第二句是个长句,划出停顿号,练习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别人看到了,是怎么说的?自读课文,然后用“别人认为:____”的句式说一说。
 (别人认为:宝剑掉进江中,就得马上停船打捞,不去捞剑,光顾着在船舷上刻记号,是没有用的。)
②别人说这话时心情怎样?(十分着急)。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为什么?分四人小组讨论、补充,并请代表汇报发言。
 (“催”说明他心里很急,说话又快又大声。“赶快”强调要快,不然就来不及了,捞不着了。句末的“!”强调刻记号是没有用的,要马上捞。)
③指导朗读。用大声急促的语调,配合着急的表情读好句子。
 4.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别人那么着急,那个人仍然一点儿也本着急,课文用哪个词来形容?学习“不慌不忙”。(结合“慌”和“忙”的左旁来理解词意)
②用“不慌不忙”的语气练读那个人说的话。
③看看他想的是什么办法?根据回答板书:
 (板书:从这儿掉从这儿捞)
④在画面上演示这种捞剑的方法,并看图讨论:
 a.“宝剑从这儿掉下去”一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江中)
 b.(师操作:移动“小船”至“岸边”)
“我从这儿跳下去捞”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岸边)
 C.这种方法能捞着宝剑吗?为什么?
(在江中掉的宝剑却在岸边打捞,当然捞不着。)
 d.他的想法错在哪儿?
(虽然记号还在,但船在动,捞剑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地方了!师归纳出:情况变了,方法却不变,就办不好事情。)
 5.那么怎么做才能捞着宝剑呢?谁能将黑板上的画面重新移动一下,然后说一说。
(只有立即停船,马上从掉宝剑的地方跳入水中打捞,才能捞着宝剑。)
三、想象情境,领悟寓意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引导想象,续说故事。
(船靠岸后,那个人会怎样做?结果如何?他的心情样?……)
 3. 进一步领悟寓意:
 是啊,他这样捞永远也捞不着宝剑。可他却不明白。(贴头像特写图:画面上掉剑之人一脸困惑、失望之意。)谁愿意帮助他,给他说说道理?(模拟情境表演说话。)
 4.这个成语故事,说的是生活中的哪种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快速开火车口述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钓鱼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读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操纵、抛了出去、辉映、溅起、剧烈、上钩、距离、争辩、乞求、诱惑、抵制”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的生字及新词。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读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谁在钓?钓到鱼了吗?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
二、初步了解课文
1、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 大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再回答)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三、练习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收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心理。
 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则有关诚实的格言,让学生体会。
导语: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有关诚实的故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找找这件事对于文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3、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如果是你钓到了这样大的一条鱼,心情怎样?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分角色读
 4、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有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3)讨论
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5、揭示中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画上横线。)
 6、“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诱惑,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三、课堂小结
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四、拓展
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会有很多,我们该如何去做?
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六、布置作业
制作一张以“诚实”为主题的小报。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尊严


这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尊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一个国家)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知识要求: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词典自己解决;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能力要求: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体会那个年轻人为什么把尊严看得那么重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尊严对于做人的重要性;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常规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讲故事导入
 2、 板书课题:尊严
二、 什么叫尊严,请大家讨论
三、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 理解词语
款待、疲惫不堪、惬意、狼吞虎咽、羡慕
五、 学习课文内容
 1、 请学生读课文,每人一段,你知道文章讲了什么事吗?
 2、 读第一自然段,从哪看出这群逃难的人非常饥饿?
 3、 读二至五自然段,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态和语言的句子,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4、 小组内讨论
 5、 全班讨论,把握两个方面:年轻人的饥渴和一定要劳动后才吃饭的原因。
 6、 哈默把尊严看得非常重要结合理解句子: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是个的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句子的理解从前后半句进行。得出结论:尊严比任何财富都重要,都宝贵,告诉我们只要有尊严,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7、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有感情读全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种子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 羞涩 惭愧 凝望 惟恐 小心翼翼
五、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六、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
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白:因为“讲桌上堆放的洋槐树籽有浅黄的,甚至还有豆绿的。籽粒里掺杂着荚皮和角柄。”“浅黄”、“豆绿”什么意思?说明从颜色上看出种子不成熟,不饱满。
 “掺杂着荚皮和角柄”写出了从成色上看不纯,杂质多。一些同学只追求上交的树种的数量,而不注意质量。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 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 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2、 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3、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4、 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着的情感,理解对和平得呼唤。
5、 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们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的感受一下吧!
二、 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1、 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交流读记词语的方法
3、 学生书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4、 师听写
三、 学习“我的发现”
1、 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2、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 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得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4、 从课内外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5、 教师小节。
四、 学习“日积月累”
1、 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 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3、 再读成语,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的意思,并在小组里讲讲这个成语的故事。
4、 总结:流传千古的词语中,能看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能让我们多日积月累些成语,把这里的成语背下来。
第二课时
口头交际
一、 触景生情
1、 搜集残酷战争相片。
2、 启发谈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这张相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 真情表达
1、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张相片,展开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2、 指导观察和表达
a、 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
b、 突出图中重点“孤独的孩子”,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1父母在哪里?当时发生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c、 完整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调动以学的知识或课外资料帮助表达,力求说清楚、说完整、说具体。
d、 在说得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三、课外延伸
搜集更多的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并讲给你的朋友听。
第三课时
一、提问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时都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门外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
二、召开新闻发布会
1、 主持人宣布相关要求
2、 “时事”、“教育”、“日常生活”三个版块代表分别发言,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3、 评价他们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
4、 总结他们的优缺点再次准备。
5、 新闻发言人发言。
6、 选出“新闻发言人”“新闻”“头条新闻”等。
7、 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三、 师生总结
1、 通过今天的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2、 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巴斯德征服狂犬病”一文,希望“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巴斯德征服狂犬病”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四年级小学语文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