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大数 > 导航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大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要知道写好了教案课件,老师面对学生时也会心有成竹。如何做好教案课件的编写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

2.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

3.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投影下列题目。

57+26= 82-49= 12×27= 351÷13=

36+47= 41-18= 26×28= 544÷16=

师: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看谁做的快?

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吗?这节课老师就把这中间的奥妙告诉你们,相信你们知道后比老师做的还快.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计算器的认识

1.师:关于计算器,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2.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下面我们请计算器博士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子计算器方面的知识.(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

3.师:听了计算器博士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那么如何使用呢?我们继续研究.(学生拿出准备的计算器)

4.出示思考题

(1)计算器包括哪些按键?

(2)这些按键的功能是什么?(学生通过实验自己验证)

5.汇报结果

(1)哪些是数字键?按下数字键在哪里显示?他们什么关系?

教师任意报数,学生练习输入(教师强调输入要从高位输起)

(2)要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还需要什么键?(四则运算键和等号键)(板书)

练习12÷4 (说出过程)

(3)A.如果发现输入错误,怎么办?(清除键)(板书)

例如:9-3,

按键,教师强调:清除键只清除错误输入的4,前边输入的数据仍然保留.

B.如果一道题计算完毕,需要计算另一道题,这时应该怎么办?

C.如果需要清除前边的所有数据,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师:下面我们通过几道四则运算式题,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二)计算器的应用

1.出示例1:用计算器计算389+260(板书)

学生自己试做,然后汇报过程.(教师可继续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利用其中的计算器进行演示)

教师关键要强调输入数据和使用运算键的方法.

练习:

750+1473= 2983-627= 32×68=

1548÷43= 49×39= 17805-3976=

小结:加、减、乘、除的单项运算,只要选择相应的四则运算符号就可以了

2.出示例2:计算68+5×25(板书)

单数组学生用笔算,双数组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练习:

783+56×21 57+272÷17 94+184×3

3.出示例3:用计算器计算3024÷(167-83)

三、巩固反馈

1.用计算器计算.

48+97 146-89 301+274 1952-764

102×63 4608÷36 27×39 1596÷38

2.用计算器计算

591-243+207 52×34+625 3815÷35-27

32×59-1034 8004÷92+76 8027-7570-84

3.有一批货物,用一辆载重8吨的货车15次可以运完;如果改用一辆载重12吨的货车,多少次可以运完?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用计算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根据你所了解和掌握的关于计算器的知识,你能设想一下未来计算器的发展趋势吗?

五、课后作业

1.用计算器计算.

69000+135000= 352400-168000=

300760-259065= 920084+1540217=

2.用计算器计算.

203-2584÷76= 2405÷(85-48)=

35×(729÷27)= 7641-56×82=

2412÷(288÷8)= 470+21×19=

fwR816.CoM阅读延伸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的教学内容,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2.知道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正确使用计算器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时候人们用什么工具计算吗?
2介绍算盘,引出计算器。
二、了解计算器多媒体
出示多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试题。6897+5329+91267830+6780-136007328-1680-2099
教师: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使计算又快又准?
(多媒体出示选择项目)口算、笔算、珠算、计算器、其他。
学生:计算器。教师:为什么想到用计算器?
学生1:因为数太大,步骤太多了。学生2:因为计算器算得很快,我以前用过。
学生3:不用打草稿。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人们使用计算器?
学生:(略)
教师: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计算器算得又快又准,还携带方便,易操作。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计算器好吗?
三、认识计算器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计算器
“认一认”的计算器示意图,学生边说,教师边显示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号,还有等号。
教师:+、-、×、÷号这四个键,叫做四则运算键。
学生: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屏幕。
教师:这个屏幕是计算器的显示屏。
学生1:老师,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小数点。
学生2: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0~9这十个数字。
教师:这些键,叫数字键。
学生3:我们的计算器都有“开关”。
教师:请你上台给大家示范。
(学生上台示范)
教师:写有“ ON/C”的键是开机键,写有“ OFF”的键是关机键。
教师:你们知道开机键,除了开机以外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学生4:把屏幕上的数变为“0”。
教师:开机键除了可以开机以外,还可以取消屏幕上的数,我们来试一试,请在计算器上输入“ 280”,再按开机键,“ 280”就变为多少了?(0)
教师:计算器上有一个键标有“ CCE”,谁知道这个键是什么键?
教师:“CCE”这个键是清除数据键。我们在输入数据的时候,如果数据输错了,就可以用这个键清除输入错误的数字,如果我们是要输入 563,你就可以按一次“CCE”就清除了“ 536”,然后再重新输入“ 563”。
学生:我的计算器上还有很多奇怪的符号。
教师:对,我们以后学了更多的知识,就可以用这些功能键了。
教师: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计算器上各有些什么键?
四、教学
例1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们会用计算器来计算加减法吗?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来计算181+63,181-63。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收集问题。)请学生上展示台。
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显示“244”。
(边说边演示)
教师:刚才有同学有疑问,请把你们的问题告诉大家。
学生1:如果我们要用计算器计算下一道题,该怎么办?
学生2:按一下开机键,因为开机键可以清屏。
(有疑问的同学恍然大悟)
教师:对了,我们做完一次计算,就要按一次开机键,把屏幕上的数据消除变为“0”,这样才好进行下一次计算。教师:181-63,你们又怎样按计算器的呢?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结果“118”。
教师:81+63输成了181+53,该怎么办呢?
学生1:按“CCE”,清除“53”,再输入“63”。
(上台演示)
学生2:还可以用再加10的方法。
学生3:还可以按开机键,然后重新输入“181+63”。
教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五、课堂活动
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六、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数学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点评:在计算器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计算器的认识和说说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教师只是起到组织者的作用。通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主动认识掌握计算器的有关知识。]
(本案例由杨露提供)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的教学内容,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2.知道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正确使用计算器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时候人们用什么工具计算吗?
2介绍算盘,引出计算器。
二、了解计算器多媒体
出示多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试题。6897+5329+91267830+6780-136007328-1680-2099
教师: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使计算又快又准?
(多媒体出示选择项目)口算、笔算、珠算、计算器、其他。
学生:计算器。教师:为什么想到用计算器?
学生1:因为数太大,步骤太多了。学生2:因为计算器算得很快,我以前用过。
学生3:不用打草稿。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人们使用计算器?
学生:(略)
教师: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计算器算得又快又准,还携带方便,易操作。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计算器好吗?
三、认识计算器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计算器
“认一认”的计算器示意图,学生边说,教师边显示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号,还有等号。
教师:+、-、×、÷号这四个键,叫做四则运算键。
学生: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屏幕。
教师:这个屏幕是计算器的显示屏。
学生1:老师,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小数点。
学生2: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0~9这十个数字。
教师:这些键,叫数字键。
学生3:我们的计算器都有“开关”。
教师:请你上台给大家示范。
(学生上台示范)
教师:写有“ ON/C”的键是开机键,写有“ OFF”的键是关机键。
教师:你们知道开机键,除了开机以外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学生4:把屏幕上的数变为“0”。
教师:开机键除了可以开机以外,还可以取消屏幕上的数,我们来试一试,请在计算器上输入“ 280”,再按开机键,“ 280”就变为多少了?(0)
教师:计算器上有一个键标有“ CCE”,谁知道这个键是什么键?
教师:“CCE”这个键是清除数据键。我们在输入数据的时候,如果数据输错了,就可以用这个键清除输入错误的数字,如果我们是要输入 563,你就可以按一次“CCE”就清除了“ 536”,然后再重新输入“ 563”。
学生:我的计算器上还有很多奇怪的符号。
教师:对,我们以后学了更多的知识,就可以用这些功能键了。
教师: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计算器上各有些什么键?
四、教学
例1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们会用计算器来计算加减法吗?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来计算181+63,181-63。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收集问题。)请学生上展示台。
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显示“244”。
(边说边演示)
教师:刚才有同学有疑问,请把你们的问题告诉大家。
学生1:如果我们要用计算器计算下一道题,该怎么办?
学生2:按一下开机键,因为开机键可以清屏。
(有疑问的同学恍然大悟)
教师:对了,我们做完一次计算,就要按一次开机键,把屏幕上的数据消除变为“0”,这样才好进行下一次计算。教师:181-63,你们又怎样按计算器的呢?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结果“118”。
教师:81+63输成了181+53,该怎么办呢?
学生1:按“CCE”,清除“53”,再输入“63”。
(上台演示)
学生2:还可以用再加10的方法。
学生3:还可以按开机键,然后重新输入“181+63”。
教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五、课堂活动
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六、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数学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点评:在计算器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计算器的认识和说说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教师只是起到组织者的作用。通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主动认识掌握计算器的有关知识。]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00页的“用计算器计算”及相关练习。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人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同时为探索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地接触和使用了计算器。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机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突出以下三个特点:①注重计算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③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生活经历及学生的学情发展方面出发,我拟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① 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

② 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计算中体会计算器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③ 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4、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主次轻重处理好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初步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观察,勤于动手操作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从小能博采众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节课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课始时多媒体课件情境引入。教师根据课件加以叙述,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佳境。

2、动手操作,互动合作法。

让学生在“试一试”“想想做做”等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中体会到计算器的优点。还让学生在“找一找”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规律。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和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3、激趣法。

根据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本课设计了“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生答)咱们今天再去逛一下金江的百惠超市,好吗?

2、出示收银情境。师:这位收银员是小丽阿姨,她每天要收上千人的购物款。你们看小明买了4支铅笔。(出示小明拿了4支铅笔,并标明每支2元),谁能帮小丽阿姨口算一下,小明应付多少钱?指名回答后,一位叔叔买了一部电视机2859元,一台电冰箱2507元,一个消毒柜628元)师问:谁又能口算出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呢?(让学生稍做思考,体会口算时的困难。)师紧接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用计算器计算)

(以上导入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出生动的画面,从而把学生带入到生活的情境中,这样既能吸引了学生,又能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认识、使用计算器。

1、师:大家认识计算器吗?你们知道计算器面板上有什么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情况,适当小结:计算器面板上有显示器和键盘)

2、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键盘上各个按键是做什么用的?(学生介绍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重点认识:开机、关机、清除、数字、运算符号等按键。)

3、师: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作用吗?会使用它进行计算吗?(

(三)梯级练习,巩固提高

1、“试一试”

765+469 3028-2965 589×76

41600÷128 765+469-296 816÷68×27

然后说一说: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准确、快捷)。

(这一活动,放手让学生单独练习,使他们在操作中熟悉键盘,在操作中养成技巧,并从中体会到计算器在计算中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就有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意识。)

2、比一比:课文第101页的第32 题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防止学生情绪冷却和学习疲劳,又达到逐步熟练使用计算器的目的)。

3、找一找。

①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式子。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 =

②小组讨论找出式子的规律。

(以上题目,让学生通过利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比较得数找规律填第六个式子。既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参与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扩展延伸。

①回到情境引入的最后一道题(多媒体展示)

②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计算器帮小丽阿姨算一下,买电视机、电冰箱、消毒柜的这位叔叔应付多少钱?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体会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回应了开头的引入。)

(四)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

(这样的总结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显示器 例题:38+27和30×18

面板构成 开机键(ON)

关机键(OFF)

键 盘   清除键(CE)

数字键

运算键

优点:准确、快捷

(这样的板书设计让人一目了然,耳目一新。)

总的来说,这堂课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通过反复的操作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整节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我在学生学习时只是给予适可的帮助,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节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发挥,进行表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学而不厌,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体验学数学的美。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材第23—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
2.学习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
介绍数字键和运算键。
教学难点:
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教学准备:
算盘、计算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制造冲突,引入课题
1、出示口算题,要求30秒钟内完成。
3×2 14+6 36÷3 15×6 210÷21 1354×367
2、师:1354×367这么大的数计算,要在30秒内算完,你们感到怎样呢?
3、引入计算器,揭示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演绎文化,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
同学们知道计算器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说说你们课前已收集到了哪些资料?
1、介绍远古时代的计数方法。
(1)多媒体出示: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出去打猎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时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都要借助实物来计数。例如捕获了一只野兽就放一颗石子,出去了几人就在绳子上打几个结。就这样,人类在劳动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而石子、结绳、木棒、手指、刻痕。就是人类最初用来计数和计算的工具。
现在你们觉得摆石子、结绳等计数方法怎么?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这些计数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算筹”,算筹是什么?(图,是一种像筷子一样的小棒)用它作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
(2)对于算筹,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首先来猜猜看,古人是怎样用算筹摆1、2、3、4、5的?
那6怎么摆呢?动动脑筋拿小棒摆摆看。
据古书上记载,上面的这根表示5,下面的一根表示1。
这样7、8、9也就好理解了。(屏幕直接出示)
那怎样来表示更大的数呢?比如23又怎样表示呢?
这么多摆法你们觉得哪种摆法最清楚?
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其实,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刘徽就是摆放算筹来计算的。(图)那你们觉得算筹这种计算工具怎么样?
是的,于是慢慢地人们就用算盘取代了算筹。
(学生在创造交流中了解算筹,两次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喜悦,感受我国古老的文明。)
3、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几百年来,算盘在中国流传相当广泛。就是在当代,算盘仍以它特有的功能,与现代的计算器并肩作战。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小组研究,集体汇报:
①珠算是中国古代数学继筹算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发明。现在,世界各国学术界一致公认,算盘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珠算的故乡。不仅如此,即使是在美国、日本等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使用算盘,并把珠算列入小学课程。
②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一次,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前西德某学校,主人请客人们参观完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之后,又指着一幅挂图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器。”代表团成员一看,竟是中国的算盘。
③中国乃至世界的算盘,收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内。它是清朝末年天津沽衣街算盘作坊制造的,距今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它的长度是按天津达仁堂药店的柜台设计的,为306厘米,宽则为26厘米,共有117档。营业忙时,五六个店员可以同时在大算盘上算账。
④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化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待他全面地考察了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之后,以赞美的口气说:现在流行于世的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它可以跟中国的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完全可以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在算盘上拨一拨。4、9、10、23、50、100、378
写出算盘上的数(24页)。
三、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
(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
①计算138+489,掌握常规计算方法。
②计算762.32—0.89,32010—8925,436.8÷0.75,13.6×2.7÷0.75,
四、再次体验,总结提升
①太平洋的面积是17967.9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9336万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积是7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积是1310万平方千米,问:四大洋的面积一共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②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3042米,预计投资约6,0000,0000元。问:每米投资约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一起学习了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认识了一些计算工具,你有什么想法?
六、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在算盘上拨一拨。4、9、10、23、50、100、378
计算器:计算762.32—0.89,32010—8925,436.8÷0.75,13.6×2.7÷0.75,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一文,希望“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大数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