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五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 > 导航 >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除得尽吗

五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除得尽吗。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只有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那怎么才能快速写好一份优质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除得尽吗”,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5——16页。
教材简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课中,教材创设了蜘蛛和蜗牛两动物爬得快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除法中余数和商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探索它们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循环小数。有关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是在“你知道吗”中呈现的,《标准》对此不作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3.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生做拍手游戏
师: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下面请跟我一起拍手(先拍一下手,再拍两下手)。
2.你能接着画下去吗?
(出示:△△○△△○△△○△ )
师:你知道下一个将画什么吗?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我发现上面的是2个△1○个依次出现,所以我认为接下来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做游戏的形式。在缓和学习气氛的同时初步感受什么是依次,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循环小数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蜘蛛3分钟爬行73千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千米,它们谁爬行得快?
师:如何可以知道它们谁爬行得快?怎样列式?
生1:可以比较它们的速度。
生2:蜘蛛的速度可以用73÷3来计算,蜗牛的速度可以用9.4÷11来计算。
2.解决问题
⑴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算式进行计算。
⑵边做边思考:
①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问题?
②这两道题里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有什么特点?
③你们如何表示这样的商?
3.汇报交流
⑴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你们组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生11:我们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73÷3的余数始终是1,商始终是3。
生2:那你们这道题的商的横式是怎么写的?
生1:73÷3=24.33….
生2:为什么写省略号?小数部分重复出现的数字应写几个?
生1:写省略号表示除不尽;重复数字我们认为写2个比较合适,因为写少了不能表示依次重复出现的特点,写多了麻烦也没有必要。
(生依次汇报)
⑵认识循环小数
师:观察这两个商,想一想:这两道题和我们前面的计算题有什么不同?
生1:前面的计算题都能算得完,这两道题除不尽。
生2:这两道题的商中有数字依次重复出现。
师:像24.33…、0.85454…等都是循环小数。谁能说一说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
(生说,师板书:依次、不断、重复。)
(设计意图:以计算为载体,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对“除不尽”、“商中的小数部分有些数字重复出现”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的特点。)
4.举例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循环小数,你能说出一个循环小数吗?
生1:0.11…
生2:8.1212…
生3:5.4444
生4:这个不是循环小数,它到第四个4后就没有了。
生5:9.52765276…
生6:这个数的小数部分有4个数字重复出现也是循环小数吗?
……
师:观察这些循环小数,想一想:小数部分分别从哪一位开始有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
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中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同学们在自己举例中,不断交流、争辩,对循环小数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完善,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课堂中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探索空间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基于此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举循环小数的例子,并就所举的例子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更清晰、完善的认识循环小数。)
5.自学循环小数的简便表示法。
学生看书第16页的“你知道吗”,自学循环节及小数的简便写法。
6.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师:对于循环小数我们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如:24.3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24.33…≈24.33,0.854854…保留两位小数就是0.854854…≈0.85。
师:那么现在你们能知道谁爬得快吗?
生:蜗牛慢,蜘蛛快。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
0.666… 1.48383… 4.2525 0.1875875…
2.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3÷8 4÷3 10÷9 2÷4 14.2÷11 0.4÷9 1÷7 5÷6
3.猎豹是动物中的短跑冠军,速度可以达到100千米/时,照这样的速度它平均每分钟能奔跑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循环小数本质特征的理解和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循环小数有了那些认识?
板书设计:
除得尽吗
像24.33…、1.85454…等都是循环小数
依次、不断、重复
24.3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24.33…≈24.33
0.854854…保留两位小数就是:0.854854…≈0.85

fwr816.cOM展读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除得尽吗?》教学设计



第5节 除得尽吗?
[教学内容] 除得尽吗?(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份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重点] 认识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难点] 会正确表示循环小数,掌握余数和商的特点以及它们和被除数 、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场有意义的爬行比赛,蜘蛛和蜗牛正在奋力的爬行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从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找数学信息:蜘蛛3分爬行73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米。
2、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生2: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生3:谁爬得快???
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
1、估一估,谁爬得快一些?
学生可能会汇报的几种情况:蜘蛛只用了3分钟就爬了73米,而蜗牛用了11分钟才爬了9.4米,蜘蛛用了较短的时间爬了较远的路程,而蜗牛用时较长路程却较短,所以蜘蛛爬得快;
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可以对比蜗牛与蜘蛛爬行的速度,73÷3大约等于二十几,而9.4÷11还不到1,所以很明显蜘蛛爬得快??
2、师:蜘蛛和蜗牛每分钟爬行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呢?我们来算一算。
同桌比赛:一人计算蜘蛛的速度,一人计算蜗牛的速度,看谁算得又准又快。
3、学生会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小组合作讨论:除得尽吗?余数、商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不尽。因为余数重复出现所以商也会重复出现,继续除下去总也除不尽,商的小数部分有时一个数字重复出现,有时几个数字重复出现。
4、师介绍:像24.333?,0.85454?这样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
5、介绍写法。
在国际上有一种通用的表示循环小数的简便方法,那就是在循环小数中,如果是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是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
6、试着将下面的循环小数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来。 24.333?,0.85454?
7、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试着将24.333?,0.85454?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5页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哪几题的商是循环小数。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2、4题。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得尽吗?
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73÷3=24.333??
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9.4÷11=0.85454??

小学数学除得尽吗教学设计


第十课时:除得尽吗
主备人:刘成喜 修改人: 许科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份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表示循环小数。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能够表示循环小数。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黑板报中有关小动物的一些资料,让学生根据资料独立提出数学问题。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二、新课教学
放手让学生计算73÷3和9.4÷11的商。
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教师小结: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不尽;商有时一个数字重复出现,有时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像这样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73÷3=24.333…… 9.4÷11=0.85454……

思考: 73÷3商的小数部分怎么总是“3”?
介绍循环小数的写法:如果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位(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
像24.333……记作:24.3 ; 0.85454……记作:0.854
根据上面学的方法做p70“练一练”同桌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二题。
五、板书设计
谁爬得快
73÷3=24.333…… 9.4÷11=0.85454……
像24.333……记作:24.3 ; 0.85454……记作:0.854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除得尽吗》教案


[教学内容] 除得尽吗?(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份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重点] 认识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难点] 会正确表示循环小数,掌握余数和商的特点以及它们和被除数 、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场有意义的爬行比赛,蜘蛛和蜗牛正在奋力的爬行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从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找数学信息:蜘蛛3分爬行73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米。
2、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生2: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生3:谁爬得快???
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
1、估一估,谁爬得快一些?
学生可能会汇报的几种情况:蜘蛛只用了3分钟就爬了73米,而蜗牛用了11分钟才爬了9.4米,蜘蛛用了较短的时间爬了较远的路程,而蜗牛用时较长路程却较短,所以蜘蛛爬得快;
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可以对比蜗牛与蜘蛛爬行的速度,73÷3大约等于二十几,而9.4÷11还不到1,所以很明显蜘蛛爬得快??
2、师:蜘蛛和蜗牛每分钟爬行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呢?我们来算一算。
同桌比赛:一人计算蜘蛛的速度,一人计算蜗牛的速度,看谁算得又准又快。
3、学生会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小组合作讨论:除得尽吗?余数、商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不尽。因为余数重复出现所以商也会重复出现,继续除下去总也除不尽,商的小数部分有时一个数字重复出现,有时几个数字重复出现。
4、师介绍:像24.333?,0.85454?这样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
5、介绍写法。
在国际上有一种通用的表示循环小数的简便方法,那就是在循环小数中,如果是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是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
6、试着将下面的循环小数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来。 24.333?,0.85454?
7、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试着将24.333?,0.85454?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5页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哪几题的商是循环小数。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2、4题。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得尽吗?
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73÷3=24.333??
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9.4÷11=0.85454??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除得尽吗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5——16页。
教材简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课中,教材创设了蜘蛛和蜗牛两动物爬得快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除法中余数和商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探索它们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循环小数。有关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是在“你知道吗”中呈现的,《标准》对此不作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3.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生做拍手游戏
师: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下面请跟我一起拍手(先拍一下手,再拍两下手)。
2.你能接着画下去吗?
(出示:△△○△△○△△○△ )
师:你知道下一个将画什么吗?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我发现上面的是2个△1○个依次出现,所以我认为接下来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做游戏的形式。在缓和学习气氛的同时初步感受什么是依次,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循环小数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蜘蛛3分钟爬行73千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千米,它们谁爬行得快?
师:如何可以知道它们谁爬行得快?怎样列式?
生1:可以比较它们的速度。
生2:蜘蛛的速度可以用73÷3来计算,蜗牛的速度可以用9.4÷11来计算。
2.解决问题
⑴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算式进行计算。
⑵边做边思考:
①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问题?
②这两道题里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有什么特点?
③你们如何表示这样的商?
3.汇报交流
⑴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你们组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生11:我们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73÷3的余数始终是1,商始终是3。
生2:那你们这道题的商的横式是怎么写的?
生1:73÷3=24.33….
生2:为什么写省略号?小数部分重复出现的数字应写几个?
生1:写省略号表示除不尽;重复数字我们认为写2个比较合适,因为写少了不能表示依次重复出现的特点,写多了麻烦也没有必要。
(生依次汇报)
⑵认识循环小数
师:观察这两个商,想一想:这两道题和我们前面的计算题有什么不同?
生1:前面的计算题都能算得完,这两道题除不尽。
生2:这两道题的商中有数字依次重复出现。
师:像24.33…、0.85454…等都是循环小数。谁能说一说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
(生说,师板书:依次、不断、重复。)
(设计意图:以计算为载体,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对“除不尽”、“商中的小数部分有些数字重复出现”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的特点。)
4.举例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循环小数,你能说出一个循环小数吗?
生1:0.11…
生2:8.1212…
生3:5.4444
生4:这个不是循环小数,它到第四个4后就没有了。
生5:9.52765276…
生6:这个数的小数部分有4个数字重复出现也是循环小数吗?
……
师:观察这些循环小数,想一想:小数部分分别从哪一位开始有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
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中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同学们在自己举例中,不断交流、争辩,对循环小数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完善,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课堂中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探索空间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基于此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举循环小数的例子,并就所举的例子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更清晰、完善的认识循环小数。)
5.自学循环小数的简便表示法。
学生看书第16页的“你知道吗”,自学循环节及小数的简便写法。
6.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师:对于循环小数我们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如:24.3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24.33…≈24.33,0.854854…保留两位小数就是0.854854…≈0.85。
师:那么现在你们能知道谁爬得快吗?
生:蜗牛慢,蜘蛛快。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
0.666… 1.48383… 4.2525 0.1875875…
2.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3÷8 4÷3 10÷9 2÷4 14.2÷11 0.4÷9 1÷7 5÷6
3.猎豹是动物中的短跑冠军,速度可以达到100千米/时,照这样的速度它平均每分钟能奔跑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循环小数本质特征的理解和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循环小数有了那些认识?
板书设计:
除得尽吗
像24.33…、1.85454…等都是循环小数
依次、不断、重复
24.3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24.33…≈24.33
0.854854…保留两位小数就是:0.854854…≈0.85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除得尽吗”一文,希望“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除得尽吗”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五年级上册数学书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