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位置教案一年级教学设计 > 导航 >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蜻蜓》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位置教案一年级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蜻蜓》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只有将教案课件提前准备充分,才能完成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那好的教案课件应该包含哪些内容?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蜻蜓》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3、充分发挥学生的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动作感受、表现歌曲形象。

2、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词创编、歌曲表演,“不吃菜”中的“不”为一拍,“吃”为两拍。学生容易受定势影响唱成“不”为两拍,“吃”为一拍。是教学歌曲的难点。

【教学准备】

电子琴、小黑板、头饰等。

【教学方法】听唱法、律动法、体验法、直观感受法、情景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师生用音乐互相问好。

二、点名。

三、复习学过的部分歌曲。

四、谜语揭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表演唱得太棒了,接下来看看大家猜谜棒不棒,听好了“头上两只大眼睛,身体细长轻又轻,一双翅膀薄又明,捕捉蚊子有本领。”(蜻蜓)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的一首新歌名字叫《小蜻蜓》。

五、教学歌词

1、出示抄有歌词的小黑板

《小蜻蜓》

小蜻蜓,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

不吃粮食不吃菜,是个捕蚊的小英雄。

1、跟教师一句一句按三拍子的节奏朗读歌词。(第一拍拍掌,第二、三拍用右手指轻点左手掌。}

2、你认为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朗读?(优美、轻柔)

3、你觉得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朗读?(高兴、保护益虫)

师:那现在我们就又这种声音和心情再朗读一遍,好吗?

教师用大、小声的方法再有感情地带读一遍歌词。(大、小声方法就是老师若大声学生则小声,反之亦然。)同时手打拍子,即:第一拍拍掌,第二、三拍用双手指尖轻点桌面。

4、师评议。注意读准“不吃菜”中的“不吃”要连起来读。“捕”“益”都是生字要读准字音。

六、学唱歌曲《小蜻蜓》。

1、师表演范唱。

2、师一句一句带唱。

3、师用大、小声方法教唱。

4、师唱一句,学生接着唱下一句。

5、师用手在空中飞舞指导唱让学生感知音高排列,同时出示小黑板上的音高示意图。

6、师用琴一句一句教唱。

7、学生轻轻跟琴唱歌曲,并徒手在空中飞舞感知音高排列。

8、生齐唱。

师评议:⑴,唱出三拍子节奏特点。 ⑵歌曲处理:小蜻蜓的翅膀又轻又薄,飞的时候那么轻巧优美。这首歌词就像小蜻蜓在翩翩起舞一样,我们要唱出这种感觉。(边说边在歌词条开头贴上小蜻蜓的图片)

5、 师教动作表演唱。

6、生戴上自制的蜻蜓头饰齐表演唱。

7、分小组唱再齐唱。

七、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用优美的歌声和轻柔的舞姿赞美小蜻蜓。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昆虫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也是益虫。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你也能编一首歌来唱唱它们吗? 如:小蜜蜂,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酿造花蜜它最懂。 小蝴蝶,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传播花粉立大功! 小瓢虫,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不吃粮食不吃菜,专捉蚜虫是英雄。 ……

八、课堂小结,渗透情感教育。

小朋友编了这么多首益虫的歌,真让老师佩服!听了他们编的这些歌曲,你们有什么话想说的吗?(对益虫说,对其他小朋友说,对不爱护益虫的人们说……) 对啊,这些益虫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它们,让大自然中有更多的昆虫在天空翩翩起舞、愉快歌唱!

九、师生用音乐互道再见。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以小蜻蜓的形象为导入,首先用谜语导入,让学生了解蜻蜓的形状和特征,然后在演唱过程中让学生模仿小蜻蜓的动作来表演小蜻蜓,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三拍子的特点。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让学生走进音乐,让音乐走入学生生活。
学习音乐,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出发,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用富有童趣的亲切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参与其中。

第三,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产生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

对于本课的难点学生掌握较好,开始有个别同学会把“不吃菜”这句中的“不”唱两拍,把“吃”唱一拍,但到后来基本上都能唱对了,学生对于今天的歌曲不仅学得快,而且在表演唱的时候学生也很投入,只是因时间不够没能让更多的孩子上台展示。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我们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审美的愉悦,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动。让音乐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好的一部分。
首先,注重以审美为核心,给学生营造视觉美、听觉美、肢体美,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

fwR816.COm阅读欣赏

小学一年级音乐《小蜻蜓》教案



课题:小蜻蜓 总课时数:第1节

教学内容:1、歌曲:《小蜻蜓》及律动

2、综合训练:碰钟

3、欣赏:我是只小小鸟

骑竹马

教学目的:

1、学习用轻松柔和的声音演唱《小蜻蜓》,通过律动,使学生感受优美抒情的情绪,并教育学生保护益虫。

2、通过综合训练,认识碰钟并掌握其演奏方法。感知 的时值。

3、感受两首不同情绪的乐曲,试着选择能为三拍子乐曲伴奏方式。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做律动

教学难点 :感知 的节奏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综合训练

1、认识碰钟

教师介绍碰钟:两个铜铃组成的打击乐器,发音清脆悦耳。

示范演奏姿势。再请生自己敲击练习。

提问:为什么有的敲击后会响,有的不会?

仔细观察得出:不要紧抓碰钟,要拿下面绳子的部分。

2、节奏练习:

①复习以前学过的节奏型 和 ,并拍一拍。

②教师排击4条节奏中的一条,请生说一说老师拍的是哪一条?

③同学们,老师边拍节奏边说一句话,看谁学得快。

老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先说说那个音拍的最长,再说说这句话讲的是谁?(小蜻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蜻蜓》这首歌曲。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请生说一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2、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注意咬字要清楚。

3、教唱法学唱歌曲。

注意:唱足每个音的时值,不要唱的拖拉。

4、请生回想小蜻蜓的样子,它是怎样飞行的。

听伴奏乐,边唱边随着作律动。

四、欣赏

1、教师简介2首乐曲。

2、初听乐曲(2首一次听完)

请生说说两首乐曲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3、复听乐曲,请生分别用2种节奏随音乐为《我是只小小鸟》伴奏,并说说哪种节奏伴奏的效果好。

听《骑竹马》时,请学生模仿骑竹马的动作。

五、小结:

小动物们给我们带来了奇思妙想,欢乐时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

板书设计 :

课后小记:

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3.大雁图片。(教师)
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汽
天() ()水 空()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课件出示:一片( )一片( ) 一片()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组词:开会、学会。
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环节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的插图,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天”“说秋天”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 天气 一片片 树叶 叶子 飞来 一会儿 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第二课时的教学,并且在导入时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完成学习目标做好准备。
二、指导书写
1.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3.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要先写长横,再写“人”。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写字指导,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本环节继续指导书写,完成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字的书写训练,同时注重对写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迁移法来书写生字,为书写更多的生字做好准备。教师总结了“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写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其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课件出示:秋树叶会)
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部首相应地变红。
设计意图:创设了丰富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识记词语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生字。这对学习生字的读音、生字的组词、新学部首都起到了巩固、复习作用。
四、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
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重视背诵积累,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注重对背诵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提示、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熟读成诵等方法来提高背诵质量。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画一画,画出学生心中的秋天,再通过说一说“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说出学生心中的感受。激发并拓展了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设计意图:由对秋天的感受拓展到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秋天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通过看拼音读、拼音汉字结合读、看汉字读、利用分段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发现美、寻找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2.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说出了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教师通过字理识字,展现了丰富的字理图,例如对“片”“大”的教学,增强了对生字的直观性、整体性认识,“秋”字的字理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充分发挥了字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和反思:青蛙音乐会


《青蛙音乐会》
教学目标:
一、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
二、愿意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
三、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会。
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青蛙形象。
教学用具:
音乐、头饰、青蛙相关动画等。
教学过程:
一、 唱歌的青蛙来了。
1、引用《动物说话》伴奏音乐唱几遍,“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咕咕儿呱(耸肩)咕儿呱咕儿呱咕咕儿呱”并出示唱歌的青蛙形象。
2、播放《青蛙音乐会》开头部分,跟音乐模拟青蛙唱歌。“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情绪用嘴型有表情地演唱。
二、 跳舞的青蛙来了。
播放《青蛙音乐会》慢板的片段,教师戴上头饰用典型的三拍子舞步跟着音乐邀请小朋友参加跳舞,没受邀请的小朋友在座位上跟着老师动身体。结束后出示跳舞的青蛙形象。
三、 演奏的青蛙来了。
1、可用你们的音乐书、笔、课桌等东西编创一些简单的节奏模拟流水声、鸟叫声、鼓声等加入到音乐中来,看谁最厉害。
2、小组讨论创编。
3、合着音乐展示。出示演奏的青蛙。
四、青蛙指挥家也来了,举行青蛙音乐会咯。
1、夏季暮色中的池塘里,来了一群会唱会跳会奏的青蛙们,看,他们多热闹啊!(出示课件)
2、播放完整的《青蛙音乐会》,青蛙指挥家(老师扮演)领着这帮青蛙们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
3、学生自由选角色,在音乐中跟着指挥表演了。演后选出最出色的歌手,舞手,奏手,并给予奖励。
五、动物音乐会。
音乐会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老虎、狮子、鸟儿、松鼠……他们也要参加,播放《青蛙音乐会》音乐,让更多的动物也来表演。
六、动物狂欢。
课件出示动物狂欢节情景,播放《动物狂欢节》音乐一起在歌声笑声中结束课堂。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3.大雁图片。(教师)
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汽
天() ()水 空()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课件出示:一片() 一片() 一片()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组词:开会、学会。
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环节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的插图,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天”“说秋天”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 天气 一片片 树叶 叶子 飞来 一会儿 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第二课时的教学,并且在导入时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完成学习目标做好准备。
二、指导书写
1.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3.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要先写长横,再写“人”。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写字指导,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本环节继续指导书写,完成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字的书写训练,同时注重对写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迁移法来书写生字,为书写更多的生字做好准备。教师总结了“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写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其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秋天优秀教案设计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课件出示:秋 树 叶 会)
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部首相应地变红。
设计意图:创设了丰富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识记词语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生字。这对学习生字的读音、生字的组词、新学部首都起到了巩固、复习作用。
四、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
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重视背诵积累,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注重对背诵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提示、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熟读成诵等方法来提高背诵质量。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画一画,画出学生心中的秋天,再通过说一说“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说出学生心中的感受。激发并拓展了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设计意图:由对秋天的感受拓展到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秋天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通过看拼音读、拼音汉字结合读、看汉字读、利用分段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发现美、寻找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2.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说出了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教师通过字理识字,展现了丰富的字理图,例如对“片”“大”的教学,增强了对生字的直观性、整体性认识,“秋”字的字理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充分发挥了字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aoe》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画面是一幅美丽的乡村晨景图。一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练唱,她张大嘴巴发的声音“啊”提示a的音,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a的形。一只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提示o的音。一只鹅在水上游,“鹅”提示e的音,鹅在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画面的右上角,有a o e 和它们的四声。

教材处理:

这是学习拼音的第一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教学时应该避免枯燥乏味的练习,而要充分借助插图的情景调动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中愉快的认读、书写。根据教学目标,该课的训练点有两个,第一是学习拼音aoe,第二是练习看图说话(并渗透美感教育)。这两个当中又以第一个为重点。教学时,我考虑将拼音的学习放在看图说话中进行。从看图说话导入,让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图中的拼音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音,在发现形的过程中学会写,最后完成拼音卡片的制作。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学生学会a o 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 o e的音。

2)过程和方法:

学生能通过自我探索、发现,找到隐藏在插图中的字母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

中读准字母的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明白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有主动学习的兴趣。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导入:整体认识拼音

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用简笔画勾勒城堡图)拼音王国中有很多的拼音,认识他们了,你就能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和老师一起去认识他们吗?

拼音王国中有三大家族,他们分别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简笔画勾勒三座房子)今天,我们来认识韵母家族中最最可爱的一群孩子,他们就是a o e .(出示带有手脚的拼音卡片)。

(挥动卡片)嗨,小朋友们好。

学生与拼音打招呼。

欢迎你们来我的家做客。请把书翻到第6页。

设计意图:

用童话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学有兴趣。同时,童话故事变抽象为形象,学生能够理解,并容易记住拼音王国中的三大家族。与拼音打招呼,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学习角色。同时,打招呼也能养成学生讲礼貌的习惯。]

学习单韵母a

1)读准音:

我们的a 很害羞,躲到图中去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哦,是小姑娘在唱歌,发出了a a a音。她的嘴巴是怎样的呢?(张的大大的)

你能模仿她吗?模仿a 的口型

老师也学着她的样来唱一唱:1 3 ∣5 3 ∣1 -∣

a a a a a -

学生跟唱

我们念a 的时候,也和唱歌一样,要张大嘴巴,口型保持不变。看我先来念:张大嘴巴a a a .小女孩练唱a a a , a a a 阿姨的阿。医生检查口腔的时候,要我发a a a

学生跟念,自己体会发音要领,开火车发音

设计意图:

a的音不难念,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就能很快发现,他们在很多时候都要用到这个音。

课堂上,教师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启发他们的生活经验,所以要设计不同的形式来念a 甚至唱a。另外,教师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读准音,但又避免枯燥乏味的练习。]

2)认清形:

请你们再仔细看看图,找一找小女孩身体的哪一部分像a 的形状。

是啊,小女孩圆圆的脑袋就像是a 的肚子,她的小辫子就像是a的尾巴。

边描写头像,边念儿歌:“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 a a ”

我们一起来写个a:(教师范写)

a要一笔写成,先写半个圆,就是小姑娘的头和脸,连上去再写一笔竖弯,像条辫子,最后向右边稍弯一点儿,不要太长。

学生书空

a 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们送它回去好吗?

它的家就是这拼音格,跟我一起念:“拼音格”

四线格就是由四条线组成的,分上格,中格,下格。我们的a就住在中格里,

好,我们比一比,看谁先把a送回家。(教师巡回,纠正)

学生在语文书上找到拼音格的中格,临摹写一个a。

设计意图:

从图画中抽象出字母的形,学生经历了由形象到抽象的概括,在脑中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再用儿歌帮助记形,并要求书空,调动学生所有能调动的器官,帮助他们更快更牢固的记住字母的形。]

学习声调:

把a送回家了,我们也该开着汽车回家去了。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汽车分别是怎样走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四声调,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声调符号,a遇上它们,读起来声调就不同了。

你们发现汽车的走法和a的四声,哪些地方很像呢?(同桌学习,观察讨论)

对了,第一声是平的,坡也是平平的,我们念的时候也是平的,教师范念a

跟老师说:“啊,阿姨的啊”“阿姨好”。

第二个是上坡,也就是第二声,听老师念:á

别人的话你没听清楚,会问他:“啊,你说什么?”就是这个音。跟我一起说。

第三声要下坡再上坡,形状像什么?我们读的时候也要这样拐弯,边做手势边读ǎ

“啊,怎么能这样?”就是这样个音。跟我一起说。

第四声是下坡,声音也要从高往下降,边做手势边念à

“啊,祖国真伟大!”跟我一起说。

巩固练习:(念儿歌):车平地走a a a a,汽车上坡a a a,汽车上坡又下坡a a a,汽车下坡a a a。

设计意图:

学习声调,特别注意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经过学生自己思考的东西往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教学时,我先要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声调与汽车图,发现声调的不同形状。

然后,再把声调的学习放到词、句中去,使他们容易理解,读准字母的声调。]

复习导入:

复习四声调儿歌

打乱顺序开火车读带调a

学习o

1)读准音:

小朋友真能干,和a交上了朋友。a 也很高兴,拉来了它的好兄弟o与我们认识。

(出示卡通的o)“嗨,你们好,我是o,是a 的哥哥,我们都是韵母家族中的最小的一辈。”

谁想和o 交朋友?快来和它打招呼吧。

(出示卡通的o)“虽然我长得圆头圆脑的,但我的本领可大了。每天清晨,大公鸡都会发出o o o的叫声,催人们起床呢。”

(投影书上插图)你们能学着大公鸡的样子来叫一下吗?

(学生学大公鸡打鸣)

发o这个音,就像你们刚才学公鸡叫声那样,嘴巴是圆圆的,看老师来发音

(学生跟读)

念儿歌:“一只大公鸡,早晨o o 啼。”“大公鸡o o叫,叫我早起上学校。”

2)读四声调:

老师给o带上了帽子,你们还能念吗?(把声调帽子带到o的卡片上)

你们能把它放到一句话当中,来说一说吗?

老师也想来说说:

噢,我知道了(第一声)

哦?我不明白(第二声)

噢,原来是这样(三)

哦,我懂了(第四声)

3)认清形,指导书写

再来看看,o的形状是怎样的?

教师范写:o要一笔写成,从右上起笔写成半圆后继续往上写,与起笔处相接。

请你们找一找,0住在哪个格子里?

好,请你们把o也送回拼音格里,比一比,谁写的好。

3、学习e

1)读准音

(投影插图)小朋友,看,它是谁啊?(大白鹅)

是呀,我们第三位朋友e就是读这个音。发音时嘴角向两边咧开,唇形是扁平的。教师范读。顺口溜:扁扁嘴巴e e e。试一试。

2)学习四声

(出示卡通e)谁来向e问声好?

e 也带上了帽子,你能读准它吗?

你能组个词来读一读吗?

e e e,大白鹅的鹅

e e e,恶心的恶

e e e,恶人的恶

3)认清形,书写指导:

(投影插图)小朋友,看,它是谁啊?(大白鹅)

是呀,我们第三位朋友e就是读这个音。发音时嘴角向两边咧开,唇形是扁平的。教师范读。顺口溜:扁扁嘴巴e e e。试一试。

(出示卡通e)谁来向e问声好?

e 也带上了帽子,你能读准它吗?

你能组个词来读一读吗?

e e e,大白鹅的鹅

e e e,恶心的恶

e e e,恶人的恶

小朋友,你能找找图上哪个地方像e 的形状?

真了不起,跟我一起念;“河里一只大白鹅,水中倒影e e e 。”

我们写的时候也要注意,一笔写成,从里面的“一”起笔往上,再接着写左半圆。

教师范写

把e 也送回家吧。

课外作业:

用三个单韵母的读音和课本插图编一个很好听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一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dtnl》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声母dtn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练习用声韵连读的方法直呼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 继续训练四声,能正确读出新学的带调音节和音节词语。

4 认识“大、米、土、地”4个汉字。

教学重、难点

掌握dtnl的音与形以及直呼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具准备

有关本课字母、音节、音节词语的卡片,供摘果子游戏用的写有带调音节的“果子”(苹果、梨、桃均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抽卡片读带调单韵母,要求读得又快又准。

2 抽卡片读声母bpmf,要求要读得轻、短。

3.读bpmf与带调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并有选择地问一问学生是怎样读出来的,巩固拼读方法。

二、激发兴趣

在拼音王国里,声母是一个大家族,我们上节课学的bpmf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今天我们要继续拼音王国之旅,去认识几个新的声母朋友。

三、学习字母

1 学习声母d。

(1)出示音节dà。

这个音节中,有我们要学的新声母d。(师板书d)。

(2)学习发音。

教师做示范,学生跟学,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记忆字母。

看看d像什么?(发散学生思维,可以说d像反过来的b等)。

老师在肯定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书上汤匙图与d像不像。教读儿歌:“一把汤匙像个d。”

(4)练习拼读。

d的名字记得牢叫得准了,再来看看这个音节怎样读。(师指开始出示的dà。)

学生先自由练习读一读,再指名读一读。(结合所教的拼读方法,进行指导。)

再来练读一下这个音节的其他几个声调。(练读dā dá dǎ dà。)

2 学习字母t。

(1)出示音节tā,提出并板书t。

(2)学习t的发音。

教师教读,学生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借助教科书中伞的图与t进行对比,然后教读儿歌:“雨伞把儿像个t。”

(4)回归到音节tā,练习拼读,再练读tɑ的四声。

3 学习n、l。

学习的环节与学习d、t的相同。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能力,尽量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在学生互动中学会n、l。

4 整体读儿歌,加深对字母的记忆。

(1)让我们把儿歌整体来读一读。

(2)看着图,试着把儿歌再背一背。

四、巩固拼读

dtnl不仅愿意与ɑ交朋友,还能分别与eiu组成新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

1.出示:

de→dedē dé dě dè

i→didī dí dǐ dì

u→dudū dú dǔ dù

以学生自己练习、互教互学为主,读出这些音节。在练习中,选择dìdú这两个音节进行组词、说话的练习。

2.出示:

tu→tutū tú tǔ tù

e→tētē té tě tè

i→tītī tí tǐ tì

学生自由练读后,先选小教官教读,再用指哪个读哪个的方法进行抢答练习。

3.用同样的方式再练读n、l与eiu的拼读。

五、总结

今天的拼音之旅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等待下一次的旅行吧。

第2课时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dtnl4个声母,学会读了它们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畅游拼音王国,更牢固地记住这4位声母朋友。

二、学习书写

让我们把这4位朋友请到本子上做客吧。

1 学习写d。

(1)请学生看书,观察d写在四线格什么位置,几笔写成的,然后汇报。

(2)教师范写,并强调:左半圆要写丰满,竖不要顶在上格。

(3)学生先描1个,再写3个,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写t。

方法同学写d,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会、写好新字母。

3.学习写n、l。

学生观察后,教师不必范写,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写的任务。

三、趣味练习

1.看谁拼得快。

根据书上图画,请一生做小白兔,手拿声母卡片,4个学生分别扮演其他小动物,小白兔更换声母,分别与4个同学手中拿的单韵母拼合,各小组选代表抢答,看哪个小组答对最多。

2.模仿《拼音与识字3》一课中的摘果子游戏,进行拼读音节竞赛。选出拼读手。

3.抽卡片认读音节词语,可供选择的词语有:

dà mǐmǎ títǔ dìfā dádì túmǎ lùbō linǎ lǐlà bǐ,等等。

4.和文文一起读音节句子。先让学生自己读,再自告奋勇读给大家听,谁第1个读得又准确、又流利,谁就是这一项的冠军。然后学生齐读、教师指名读。

四、认识汉字

1.出示汉字词语“大米、土地”,问一问学生,你认识它们吗?有了上一节课的学习基础,谁来说一说,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什么认识它?

2.出示音节词dà mǐ、tǔ dì,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这两个词语读出来。

3.出示单个字卡(不带注音),由学生再来读一读,记一记。

五、总结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bpmf》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bpmf是《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3课。本课出示的4个声母与前面学过的6个单韵母既相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单韵母读得响而长,声母读得轻而短,联系之处在于声母能和单韵母组成音节。

汉语拼音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拼音能力为目的,以声母、韵母和拼音方法的教学为重点。本课中学生初次接触声母及拼读,可能会摸不准要领,若一味地让学生拼读会显得枯燥乏味。《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相结合。为此教学时应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乐于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如“歌诀法”、“游戏法”等来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启发他们思维,帮助掌握拼读要领。

拼音源自生活,又用于生活。教学拼音时,不该脱离学生的语言实践经验,在课前,应准备创设情境用的音像资料,做游戏用的字母—卡片,富有情趣的画面,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拼音就在他们的身边。课堂上,小组讨论、双人演读等形式以及教师鼓励性的评价,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思考,本课的目标定为:

一、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乐趣,学会声母bpmf,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二、认识音节,在游戏中学会“两拼法”,能准确拼读由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声母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游玩,好吗?出示情境图及播放广播:各位游客你们好,现在你所见到的是我国重点保护的文物——大佛,我们要爱护大佛,不要用手摸。

2.说说你的所见所闻,伺机引出声母:bpmf

[上课老师就创设了一个参观大佛的情境,通过学生眼、耳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认识丁这四个声母。]

二、联系语境,教学发音

1.联系学生口语语音实践,将声母bpmf与情境图上的事物一一对应。

[通过学生动手贴—贴,找到了发音的相似之处,为读准声母的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要求声母读得轻短,与前面学的单韵母相区别。

3.生读,师示范,师生评议。

4.学生在小组内互教互学。

5.练读语境歌,加以巩固。

三、想像练说,记忆字形

1.比一比,找出图与字母相似之处。

2.想像练说,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声母的音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活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足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拼音教学中,还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所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自信心和创造力。]

四、看清位置,指导书写

1.bpmf他们住在哪里呢?出示四线格中的声母说一说。

2.看老师把他们送回家,师范写。

3.生练习书写。

[充满童趣的语言描述,使枯燥的字母富有生命,把书写看成是给声母找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五、游戏演练,拼读音节

1.出示声母b和单韵母a,谁会读?(重点区别声母和韵母的不同读法。)

2.声母b和单韵母a在交朋友,师演示两音相碰成一音节,并示范拼读。

3.交朋友可得遵守一定的规则,即:前音b读得轻短后音a读得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师领读。

4.学生手持b和a,尝试演示并拼读。师生评议。多形式练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等)

5.b还想和其他单韵母交朋友呢,出示b和o,学生尝试拼读。评议(前音b读得怎样?后音o怎么读?两音怎么碰?)

[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事实证明,凭借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自己尝试,就能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欢乐,同时也树立起学好拼音的信心。]

6.用同样方法学习其他三个声母和单韵母相拼。

六、图文结合,带调拼读

1.看图,联系学生言语实践,认识bā,“八只大雁”的“八”。

2.说说bā是谁和谁在交朋友?生说拼读规则并拼读。

3.b和á交朋友同样遵守拼读规则,只是á往上翘,拼出来也得往上翘,师示范拼,生跟读,个别读。

4.学生并联系实践组词,如bá是拔萝卜的“拔”,小白兔在拔萝卜。

[当音节有了意义,便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联系实践组词,既激活了它已有的知识储存,又拓宽了他的知识面,使拼音教学与学说普通话相结合。]

5.b和ǎ,b和à该怎么交朋友呢?生尝试拼读并联系实践组词、组句。

6.用相同方法教学pō mǐ fǔ等带调音节。

七、设计练习,巩固音节

1.将学生分成声母组、韵母组,进行“交朋友”游戏。

2.出示音节,让学生进行分解音节比赛。例:bā是由谁和谁组成的,请手持“b”和“ā”的学生跑出来拼一拼。

[汉语拼音教学中,可采用游戏、竞赛、儿歌等方式进行拼音练习,使学生始终在兴趣盎然中学拼音,在玩中学,学生学得轻松又愉快。]

小学一年级音乐《找朋友》教学设计


西乡塘区大塘小学 苏纯才

【教材分析】

《找朋友》是一首二拍子的童谣。通俗易懂的内容充满情趣,在少年儿童中广泛流传。在教科书的呈现方式是:以一个格子代表一拍的时值,形象、直观。“声势”的运用,是一、二年级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按照节奏读童谣,进行初步的“声势”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按照节奏朗读童谣《好朋友》,用拍手、跺脚等动作为童谣伴奏。

【教学难点】

第四句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认识朋友

导语: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吧,谁来说一说你好朋友的名字?

提问:你能按照这个节奏说出你好朋友的名字吗?老师也带来了,我的好朋友,你们看她是谁?听老师向你们介绍他:

1、按节奏读出朋友的名字

教师范读:

我的好朋友名叫丹丹

教师讲解:

如果你的好朋友叫三个字的名字,比如:李立三你会怎么读呢?

对了,按照节奏读出来就是:我的好朋友名叫李立三

哦,是不是还有叫四个字名字的小朋友呢?那他们的名字按照这个节奏要怎么介绍呢?想好了吗?其实也很容易,我们就在每个方框中安排两个字,比如:我的好朋友,名叫刘付清正,你们学会了吗?

2、加入声势——脚的练习

导语:下面我们加上跺脚的动作为我们的童谣伴奏,和老师一起试一试,

教师示范喊口令1234跺脚一次,多做几次就熟练了吧,那我们就边读童谣边用脚来伴奏,准备,开始。师生一起读,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还是很容易得对吗?

3、加入声势——拍手的练习

那么,老师要增加难度喽,同学们请看,请你们自己来试一试,可以了吗?没关系,和老师一起做吧,准备,开始

(二)学习童谣《找朋友》

1、聆听范读童谣。

2、教师给出节奏,进行半句的教读。

同学们注意这一句:

难点:找到一个朋友

你我大家手拉手,都是好朋友嘿

3、教师整行范读,学生学习。

导语:听老师读一行之后,同学们再来读,准备开始。

4、完整读童谣。

同学们,我们稍慢一些,完整的朗读这首童谣《找朋友》好吗?

你们能完整地读出来了吗?那么,我们稍稍加快一些速度试一试,准备,开始。

(三)学习声势伴奏读童谣

导语:我想同学们已经能够按着节奏完整地朗读这首童谣了,我想你们也很愿意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样来表现这首童谣吧,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表演。播放录像

1、介绍动作

导语:他们表演得怎么样?真的很不错,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脚踏一次,拍手一次交替进行,你们也来练一练,敬个礼时和你的好朋友相互做出敬礼的动作,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之后我们介绍出自己的朋友既可以了,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教师朗诵,完整示范

2、播放音频,边做动作边读童谣。

下面,我们伴随着《找朋友》的童谣,再次表现吧。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童谣《找朋友》,并且用拍手和跺脚的方式来为它伴奏,你们都学会了吗?那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这首童谣呢?或许可以利用打击乐器或者身边能够发出声响的物体来为童谣伴奏,也可以在课下做游戏的时候玩一玩,好吗?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蜻蜓》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文,希望“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小蜻蜓》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位置教案一年级教学设计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