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工作总结 > 产业发展方案 > 导航 > 石材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产业发展方案

石材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岁月不待人,这段时间的工作已经落下帷幕,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进行工作总结,认真写工作总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一篇工作总结需要写些什么内容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石材产业发展工作总结”,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石材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年上半年石材产业发展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县两代会精神,为加快产业的集群发展,紧紧围绕县下达**年石材产业要完成投资20亿元和实现产值10亿元的奋斗目标,按照“强基础、兴工业、壮产业、促发展”思路的要求,以石材招商为突破口,以改善投资环境为抓手,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加大产品推介力度为落脚点,石材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半年来工作小结如下: 一、各企业项目推进情况 福安石材:总投资5亿元,拟建28条生产线。目前已在板桥、瓮溪、三道水选矿开采,其中瓮溪、三道水矿山已完成试开采,板桥矿点已开采的荒料达6000立方以上。加工基地已建厂房4栋,建成板材加工生产线3条和异型石生产线1条并投入生产。 巨鼎石材:总投资6亿元,拟建28条生产线。目前已在板桥选3个矿点进行开采。加工基地建设已建成6条生产线及异型石加工厂。 盘江石材:总投资1.26亿元,拟建20条生产线。已在板桥选2个矿点,目前启动了1个矿点的开采。加工基地建设已完成厂房钢架结构建设。 玉丰石材:总投资5亿元,拟建16条石材加工生产线。已在香坝冷溪、群星、板桥选择矿点进行开采,其中冷溪、群星已暂缓开采,目前已全面启动板桥矿点的开采。加工基地建设已作规划设计。 贤悦石材:总投资0.5亿元,矿山在板桥乡境内,已生产荒料达8000方以上。目前已在矿山建成马赛克加工厂房并投入生产,板材加工拟在园区租生产线进行加工。 惠众石材:总投资0.3亿元,矿山在板桥乡境内,面积40亩,目前已生产荒料**00余方。板材加工拟在园区租生产线进行加工。 汇宏基石材:总投资1亿元。矿山选择在瓮溪镇桅杆村、司都坝村和板桥乡三个矿点。加工基地建设目前未选址。 泰山石材:总投资0.5亿元,矿山选在长坝,已投入开采,并在矿山安装6台机头进行加工路沿石。 元古石材:总投资2亿元。所选矿山在板桥乡境内,目前正在开展征地工作。已完成探矿和进场公路建设等工作。加工基地建设目前未选址。 润源石材:总投资6亿元。矿山选址于大坝场青杠园4个矿点,总面积约600亩,目前已投入全面探矿和试开采工作,加工基地选址于邵家桥赵家坝石材园区,占地面积100亩。目前正在作规划。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切实开展调研活动,明确目标任务,确保全年工作有序推进。组织召开各企业座谈会,听取各企业**年的打算,深入矿山和基地,全面了解和掌握各企业项目推进情况,根据与各企业签订的投资合同,拟定和下达**年各企业的目标任务,确保全年工作有计划推进。 (二)加大石材招商引资力度,认真做好对接服务工作。半年来累计接等客商25批80余人,先后有福建、北京、四川、浙江、贵阳等地客商来我县考察大理石资源,已与浙江海宏(桐乡)纺织有限公司、贵州**万丰置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签订7亿元的大理石开发合同,截止目前,全县共引入12家企业,达成签约资金34.56亿元。 (三)邀请中国石材协会领导和专家来思指导工作。**年1月7日至9日,受县人民政府邀请中国石材协会来思指导石材产业发展工作,通过深入矿山、基地调研和召开座谈会,前来考察的领导和专家针对我县石材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对我县石材产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认真落实中国石材协会的建议意见,县石材办结合我县石材产业发展现状,拟定关于编制**县石材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问题,关于申报“中国大理石之乡”命名问题,关于在厦门国际石材展会上举办贵州省**县大理石产品推介会问题,关于**主要石材品种入编《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国家标准等四个问题提交政府常务会议通过。 (四)认真组织举办厦门、北京国际石材展**县大理石产品推介会和成都石材展产品展示。为达到预期效果,我办根据推介会和产品展示要求,一是深入矿山企业拉运石材荒料加工样品13种在推介会上作推介和组织企业加工样品进行展示;二是组织编撰**石材专题片和**石材宣传画册1000册和相关推介资料;三是认真做好展会期间布展工作和参会人员的服务工作。半年来共举办了三次展会,使我县大理石产品得到广泛地宣传和推广,巨鼎、福安、泰山等石材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已与购货方达成销售订单。 (五)以迎接全省项目观摩会召开为契机,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一是组织召开各企业参加的项目推进会,对已启动的10家企业在矿山和加工基地建设方面作具体的安排和要求;二是加强项目督促检查工作,深入企业开展项目建设组织协调工作。根据县有关领导的安排部署,由办领导牵头深入巨鼎、福安、盘江、玉丰等企业加工基地,组织和帮助企业开展进场道路建设,厂区环境美化、设备引进与安装、荒料运输与加工等一系列工作,进一步加快了全县石材项目的实施进度,为项目观摩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六)代市政府举办全市石材产业发展论坛筹备工作。一是制定《**年中国·铜仁石材产业发展论坛筹备工作方案》报县委、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二是召开筹备工作会,安排布置论坛会筹备相关工作;三是与各企业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加快项目推进力度;四是借参加北京石材展期间,积极与中国石材协会对接,邀请中国石材协会专家为论坛会撰写论文和出席论坛会作指导;五是与各企业对接,制作样品参加展示;六是对接有意向签约企业,在论坛会上进行项目签约;七是与玉丰公司洽谈石材园区展示中心建设项目。 (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加快推进板桥石材矿山和加工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率交通局、石材办、板桥政府等有关部门深入板桥矿山对产业路建设进行现场办公,要求交通局在近期完成产业路软基础工程和路面平整工程,确保道路畅通,目前交通局已对产业路进行了全面整修。 四、积极开展石材协会成立相关工作。县石材办配合县工商联先后组织召开了5次筹备会,并于5月29日召开了**县石材行业商会成立大会,正式挂牌成立了**县石材行业商会。 五、加快推进石材检测中心建设工作。已由县质监局拟定方案和报告提交县人民政府审定,目前省级检验中心的建设已按招标方式进行建设。 (八)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按照县委的安排,我办**年派出4名职工具体驻邵家桥镇沙坪、江寨、洋焦溪、洪江等4个村,自3月以来,4名驻村人员先后深入联系村全面了解村情,走访村民,认真梳理各村需要解决的问题,报请办领导协调解决,使驻村工作步入正常轨道。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滞后。目前板桥产业大道只建成毛路,尚不能通车;进园区道路未全部硬化,与石阡石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差距大;板桥矿山用水未接通到矿山等问题。 (二)矿山推进发展不平衡。全县入驻10家企业有8家在板桥选矿开采,其他乡镇目前仅有瓮溪、长坝和大坝场各1个矿点在正常开采,导致板桥矿山征地较慢,加之部分企业持观望态度,项目推进迟缓。 (三)石材办编制不齐问题。编办批准我办编制人数为13人,现实有9人,其中1人被借用。随着入驻企业的增多,石材产业发展涉及需解决的问题较多,加之又联系4个的帮扶任务,导致目前人手不足,服务企业精力不够。 (四)各企业投入不足,项目推进缓慢。一是由于我县石材主产品品质处于中下层次,受市场因素影响,销售难;二是部分企业融资难,投入不足,影响项目推进;三是企业投入效益不理想,规模上不去。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紧紧围绕县下达**年重要工作责任分解任务和5月28日全县项目推进会与各企业签订的目标责任状所下达的任务,采取措施,加大力度,认真对照落实,确保各企业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一)下半年各企业要完成的目标任务 福安石材:11月底前完成园区土地招拍挂;12月底前完成矿山招拍挂和污水处理设施安装结束并投产运行。 巨鼎石材:11月底前完成园区土地招拍挂;12月底前完成矿山招拍挂和新增4条生产线投产运行。11月底前完成园区土地招拍挂; 盘江石材:12月20日前完成新增6条生产线设备购进和安装,并投产试运行;12月底前完成矿山招拍挂。 润源石材:10月底前完成厂房建设;11月底前完成园区土地招拍挂;12月份完成6条生产线设备安装并投产运行和完成矿山招拍挂。 玉丰石材:10月20日前完成6条生产线设备安装并投产运行;11月底前完成园区土地招拍挂;12月底前完成矿山招拍挂。 贤悦石材:11月底前完成园区土地招拍挂;12月底前完成矿山招拍挂和在园区必须新增1条生产线生产。 惠众石材:11月底前完成园区土地招拍挂;12月底前完成矿山招拍挂。 汇宏基石材:11月底前完成园区土地招拍挂;12月20日前在园区必须新增1条生产线生产;12月底前完成矿山招拍挂。 泰山石材:11月底前完成园区土地招拍挂;12月底前完成矿山招拍挂。 元古石材:10月份前必须在县石材展示区布置40平方米以上展房展示产品;11月底前完成园区土地招拍挂;12月20日前在园区必须有1条生产线生产;12月底前完成矿山招拍挂。 浙江海宏(桐乡)纺织有限公司、贵州**万丰置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在年内要完成矿山勘探工作,启动矿山征地工作,投入试开采。 (二)认真做好全市石材产业发展论坛会筹备工作,确保论坛会顺利召开。主要抓好论文收集和编印工作,专家邀请工作,展区的布置工作及项目的推进工作等。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对接有意向签约的企业,确保在论坛会上签订2个或以上大理石开发项目,同时做好客商对矿山考察,政策咨询服务工作。 (四)加大对各入驻企业的追踪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各企业按照与县签订的目标任务,逐项加以对照落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确保我各企业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fWr816.COm推荐阅读

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20xx××市将文化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加以谋划和推动,并将之纳入全市“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规划。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美、日、韩、欧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特别是日本“文化立国”政策效果显著,韩国的文化产品出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惊人的成长性吸引了全球目光。世界几大文化强国的做法启发了××,同时,××也面临土地不足、环境保护对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等问题,需要寻找新的经济突破口。面对这种情况,20xx年××市把文化产业作为全市继高科技、金融、物流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来抓。
文化产业具有低能耗、低投入、高产出和高回报等特点,对经济波及效应大。××市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主要是因为××经过改革开放营造了几大优势:一是市场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较完善,市场环境好;二是高新技术领先有利于提升文化产业的层次;三是金融业发达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多本文样化的融资渠道;四是移民城市为文化产业拓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五是毗邻港澳,对外合作紧密,有利于文化产品和服务与国际接轨。
××市文化产业从20xx年实现增加值135.3亿元、占gdp总量4.73,发展到20xx年增加值300.46亿元、占gdp(4927亿元)的6.1,20xx年前三季度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6.7,发展呈现出增长速度快、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模式市场化以及与高新技术产业结合,以创意设计、网络游戏和动漫画片制作为热点等特点,不少领域成为国内行业翘楚,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日趋明显。
“世界之窗”文化主题公园创办12年来,赚回了12亿元,公园的景点不断更新,大型广场歌舞表演晚会每天上演,长盛不衰,有效地带动了旅游和运输等产业的发展;大芬村是一个只有3000多居民的小村庄,近年来形成了油画创作、制作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产品主要销往欧美等海外市场,年产值达4亿多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油画生产基地;中国网络游戏两大知名网站——腾讯qq和中国游戏中心在××创办并迅速拓展国内外市场,其休闲游戏市场份额分别居国内第一位和第三位。
为了营造适宜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市先后出台了大量发展文化产业的配套文件,制定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和体制保障;市财政从市产业发展基金中安排3亿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重点行业和项目进行扶持;引导民营和外资企业投入文化产业,鼓励金融政策适当向文化产业倾斜。此外,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文化产业管理机构——××市政府文化产业办公室。
为引导文化产业向规模化和高科技化发展,××将重点建设三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基地:第一类是“企业示范基地”,主要依托现有大型文化企业或机构设立的大文化产业基地和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专业性基地;第二类是具有孵化器功能和文化企业集聚效应的产业基地,包括创意产业园、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等;第三类是具有一定规模,从事文化产业行业培训、人才培养和产业研究的教学和培训基地。进入基地的文化企业、机构和项目享受××市有关发展文化产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包括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补贴和奖励。

产业发展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项目建设强化年”、“城市建设突破年”、“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年,以实现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新突破,项目落地新突破,产业融合新突破,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经济。在市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科室人员虚心学习,积极开展工作,现将上半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以项目为抓手,加大招商力度
        今年我局项目建设9个,总投入资金3.9亿元,截至6月底,已完成2.01亿元,占总投入的51.5%。经过多次到企业帮扶,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难题:土地指标少,项目落地开工建设难;创意起点高,项目审批、启动难;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招商引资难;还有就是政策扶持力度小,帮扶难。因此,我们在项目服务上加大力度,积极帮助协调好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项目建设情况
        1、恩龙木屋村提升工程。20xx年该项目计划投资16000万元。主要建设59栋木屋室内外装修及园林景观工程,二号贵宾楼室内外装饰及园林景观绿化工程,风情园整体提升建设,完成污水处理、水净化、供水、供气、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资金7100万元。
        2、狮子山休闲农业博览园总投资22000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4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完善征、租地工作;进行路、桥、建设场地基础整合等建设工作;建设、完善公墓,完成园区迁坟工作;完成征地拆迁及土地流转手续,完成美好乡村建设。现阶段已经开始在青龙村6对开始征地拆迁工作。已投入800万元。
        3、宁国市伯爵王朝五星级酒店,今年项目总投资3400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各类客房及套房293间、餐厅5个、贵宾包厢22个及各类宴会多功能厅,165平方米的游泳池、65平方米的健身房、2100平方米的美容美发中心、高级水疗中心、顶级KTV、440平方米的精品购物中心。已投入资金8000万元。
        4、架云轩文化创意产业园,总投资4000万元,规划面积10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建设古玩交流、奇石、书画、花鸟鱼虫展示、交易中心等内容。已经完成规划评审等前期工作,正在办理土地证及开工许可证,计划8月中旬开工建设。已投入资金1000万元。
        5、千秋畲族风情园项目,总投资40000万元。项目总占地面积500亩,主要建设内容有主入口门区、民俗大舞台、畲乡特色度假酒店、漂流项目、建设汤公山拓展运动区、千秋关古战场修复、封龙湖养生区建设等。现阶段正在进行园区总体规划,游步道、汤公山拓展运动区、畲乡民居改造、园区道路整修和寺庙建设。已投入资金1200万元。
        6、宗杲文化园,项目总投资210000万元,主要建设佛事活动区、宗杲大师纪念馆、僧人生活区、佛教文化及园林景观区、广场区等。20xx年投资3000万,计划建设完成大雄宝殿建设,启动建设天王殿和藏经楼等,目前已投资2000万,完成大雄宝殿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文殊殿基础工程已完成,天王殿于6月13日进行奠基。已投入2000万元。
         7、红楼梦文化园,市重点前期工作项目,总投资195000万元,项目初步选址在宁国市南山街道万福村东侧,项目占地775亩,主要建设120.4亩的文化演艺广场、144.7亩的宁国府、101.6亩的荣国府、82.6亩的大观园、100亩的景观及绿化和配套开发225.7亩,总建筑面积336620平方米。项目建设期20xx-20xx年,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文化演艺广场,二期建设宁国府、荣国府及大观园,三期建设配套开发及绿化。目前已经完成项目选址、签约,正在编制项目规划,启动项目征地工作(先期征地150亩)。

石材行业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一、石材行业基本情况

石材业是南安市最大的支柱产业,全市现有石材加工企业1500多家,拥有以官桥、水头、石井为主要基地的石材产业集散地群,基本形成集矿山开采、石材加工、磨具磨料制造、检测仪器、批发市场、出口贸易、承揽工程业务等门类齐全的石材产业链,全市创年产值150亿元,占南安市全年社会生产总值25.8%。石材企业主要利用各种大理石、花岗岩板材生产加工板材、异型石、工艺石等各类石材产品,并通过技术革新把边角废料、石粉、石渣制成人造大理石、马赛克、石粉砖等新型产品,成功实现变废为宝,走上了持续、循环的发展道路。虽然石材产业产值巨大、财税贡献较大,但不容忽视的是其环境污染问题,石材加工中所使用切机、磨机等设备产生了大量的石粉、碎石,带来了空气、水源污染以及土地板结等环境问题。石材行业污染已成为制约南安市石材产业发展的瓶颈。强化石材行业污染整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石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石材行业污染整治工作情况

(一)主要工作措施及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石材业污染整治工作一直是南安市环保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每年均纳入环保工作加以推进。特别是去年以来,结合近海污染整治工作,着力解决近岸海域“一黑一白”状况,把石材行业污染整治提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市政府陈荣法市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吴顺情副市长抓工作落实,成立了以分管领导吴顺情副市长为组长,水头镇、石井镇、监察局、环保局、电力总公司等单位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责任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石材行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南政文〔XX〕473号),并多次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及扩大会议,研究部署石材行业污染整治各项工作,协调解决石材行业污染整治各项问题。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确实加强对石材行业污染整治的领导。

(2)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治方案。XX年10月24日,市政府陈荣法市长带领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寿溪现场进行调研,并在水头镇政府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部署石材行业污染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在深入调查摸底基础上,结合近海整治的实际情况,于XX年10月31日,市政府制定并印发了《南安市石材行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南政办〔XX〕338号),确定石材行业污染整治的工作目标。各乡镇(街道)细化工作任务制定各自相应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将石材行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到驻村包片工作队及村委会明确责任人,保证按时完成整治工作。

(3)加大宣传,营造整治氛围。市政府分管领导吴顺情副市长分别在石井镇、水头镇等重点乡镇召开石材企业污染专项整治千人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南安市石材整治工作。同时,制作石材专项整治大型户外广告牌、标语上墙(水头镇、石井镇各30条标语,官桥镇、康美镇、柳城街道办事处各20条)、印发XX张宣传单等形式加大石材污染整治的宣传力度,形成人人参与石材整治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强化政策导向,引导石材行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在石材业污染综合整治中,以集中建厂、规模发展、整合提升的模式从根本上改变石材行业污染状况,引导石材行业的健康发展。一是要求所有新建企业符合市、镇工业用地规划,防止盲目布点建设。二是把好环评审批关,所有新建石材企业必须建在工业集中区内且投资规模达到3000万元以上。三是整合提升旧石材厂。把原先设备陈旧、环保设施不达标、规模小、浪费资源、耗电大的企业,通过整合提升,建成规模大、设备新、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环保达标的企业。四是规范环保设施建设,要求所有新建、整合企业按照环保规范化建设标准,建设环保设施,改善厂容厂貌。

(5)强化监管,落实整改。市政府分管领导吴顺情副市长多次组织环保、工商、电力等有关部门及有关乡镇联合执法,对全市违法排污企业采取停电停产整治措施,促使企业完成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落实环保工作要求,同时加大对“三无”石材企业的打击力度,一经发现坚决予以取缔关闭。为加大石材整治工作力度,市政府分管领导吴顺情副市长多次在水头、石井等石材重点乡镇主持召开全市深化石材企业污染整治工作现场办公会议,协调解决整治工作有关问题,并组织执法人员到现场对未完成整改的石材企业进行拉闸停电停产整治和严厉查处跨县市区违法排污石材企业。各相关乡镇建立了石材整治巡逻队,加强石材整治的日常监管,防止污染反弹,巩固整治成果。

(二)主要工作成效

(1)标本兼治,铁腕整治石材污染企业。一是关闭取缔“三无”石材企业。XX年以来,南安市共多次组织环保、工商、电力、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从源头整治石材企业污染,关闭取缔了255家“三无”石材企业及染板厂。二是铁腕整治石材污染企业,对全市789家违法排污企业采取停电停产整治措施,全市石材企业基本完成污染防治设施的整改,通过整治验收恢复供电生产,石材企业配套建设沉淀池、竖流罐等污水处理设施,并逐步完善环保设施,建立企业环保规章制度,全市现有100多家大型石材企业采用向污水中组合添加无机及有机絮凝剂,另外其他中小型企业采取向污水中添加沉淀剂,污水处理后均可循环回用。通过整治,石材企业实现规范化,企业废水实行“零排放”,废水循环利用,石粉、碎石集中运输到指定的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或者运输到相关的石粉、碎石综合利用企业进行废物回收利用。

(2)加大投入,建设石粉、碎石处置场。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石粉、碎石处置场,逐步完善和规范石材企业建设环保基础设施。水头镇、石井镇在原有建成的小型石粉填埋场基础上,于XX年又各自投资XX多万元,在后房村、江崎村、老港村和院下大围建设了4个各占地200亩以上的大型石粉、碎石处置场,并已投入使用,年新增容纳石粉能力600万立方米。同时,购买石粉运输车、组建石粉运输队伍,清理石材企业的石粉、碎石,集中运输到指定的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或者运输到相关的石粉、碎石综合利用企业进行废物回收,为解决石粉、碎石处置提供了有力支撑。

(3)开展清淤疏浚,溪流污染整治稳步推进。一是投资150万元,全面完成后店溪3.6公里清淤、疏浚,河道淤积的石粉泥全部清理完毕;二是开展寿溪流域清淤工作,累计投入整治资金3524.2万元,市、镇、村三级共投入1941.2万元,完成寿溪干流及支流5.1公里(干流3.1公里,支流2.0公里)河道的清淤、疏浚和寿溪北侧堤路整治。其中,水利局投资70万元,完成寿溪流域清淤工程的测算规划,完成工程图纸、概算、技术标书的设计文件、分标和施工放样等工作;石井镇投资1000万元,完成寿溪干流及支流3.6公里(干流1.6公里,支流2.0公里)河道的清淤、疏浚,并对干流加高堤岸及支流两岸砌石加固;水头镇投资511.2万元,完成寿溪干流1.5公里的清淤、疏浚;福建海联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583万元,委托中建二局土木公司对海联创业园区寿溪流域部分进行整治,寿溪堤岸已有800m整治通过验收。后店溪、寿溪水质明显改善,整治工作取得较大成效。

三、石材行业综合利用情况

(一)主要工作措施及对策

(1)出台政策,引进和扶持石粉、碎石综合利用项目。近几年来,南安市在加大石材行业环保监管力度的同时,积极利用政策杠杆,引进和扶持石粉、碎石综合利用项目,鼓励石材行业发展模式转型。一是出台政策鼓励消化石粉碎石。出台了《关于促进石粉碎石综合利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XX-XX年南安市石材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石粉碎石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实行石粉碎石集中收集、集中处理、集中回收加工利用,组织石材生产企业将石粉碎石直接运送综合利用企业。二是鼓励推广以石粉碎石为原料的新型墙材。在《南安市规划建设局关于推广国能新型建材的通知》中明确制定若干政策扶持以石粉、碎石为原料的新型墙材公司,加大取缔实心粘土砖的执法力度,鼓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优先使用新型墙体材料,为石粉碎石综合利用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最大限度的消耗石粉碎石等工业废料。

(2)政府规划、企业投资,引导入驻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解决以往石材企厂房随意沿江沿溪择地而建、边角碎石随地丢弃的问题,南安市规划建设了滨海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中泰(石井)石材循环经济园区和石井边角料集中处理加工园区等3个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园区建设以企业投资为主,通过严格控制区域外新建石材企业,并对综合利用企业的交通匝道等配套建设给予资助,引导企业入驻。3个园区各具特点:一是滨海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通过引进福建国能、莱特、南星等石粉、碎石综合利用企业,做到碎石、石粉等固体废弃物不出园区,变废为宝。二是中泰(石井)石材循环经济园区。引导符合条件的规模以下石材企业集中入驻,区内统一建设污水处理系统、统一收集利用石粉石渣,配套利废加工项目,从源头上控制废弃物产生。三是石井边角料集中处理加工园区,拟统一收集并分类处理石材边角废料,加工成石材再利用产品。

(3)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石粉、碎石变废物为宝。南安市加强与高校合作,开展石粉、碎石综合利用课题研究,开发出上百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粉、碎石利用技术,提供了12类、88种可供开发产品目录。通过研发,石粉、碎石补制成了环保轻型建筑砌块、天然石漆、各种装饰性强的人造岗石、复合板、石材马赛克和精美的卫浴用品及石拼画。这些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前景广阔。

(二)主要工作成效

目前,南安市石粉碎石综合利用企业共有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多家,年产值达12.6亿元,石粉、碎石综合利用率可达75%,成为国内最大的石材循环经济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行的发展态势。南安市石材循环经济主要包括水循环利用、石粉综合利用和碎石综合利用等三方面。

(1)水循环利用方面。南安市政府在石材企业中广泛推广使用石材行业污水处理系统以提高工业用水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石材行业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向污水中添加多种絮凝剂,促使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难以沉淀的微细颗粒凝聚成大颗粒,加快其沉降速度,缩短污水处理时间及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中悬浮物的含量等。石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通过石材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将活水与沉淀物分离,活水能够再次用于工业生产,沉淀物经过压滤可形成工业废渣。经过系统净化处理的污水能全部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工业用水,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日益贫乏的水资源。目前,南安市石材行业用水基本上均可实现循环利用。

(2)石粉综合利用方面。XX年国家建设部等四部委已发出禁用粘土实心砖的联合通知和关于建筑节能的有关规定,南安市委、市政府紧抓此良好机遇,大力发展以石粉为原料的新型环保建筑材料,既消化了废弃物石粉,又延伸了石材产业链。目前,南安市每年综合利用石粉可达100万吨。

以石粉为原料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砖、烧结砖等,是南安市石粉综合利用的主要做法。典型企业有国能建材、莱特建材、通盛墙材等。XX年10月市委、市政府引进中国节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石粉综合利用项目,设立福建国能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2.69亿元,是全国最大的石粉加气混凝土制品制造企业之一,产品具有良好的耐火、防火、隔音、保温等优越的性能。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38亿元现已竣工投产,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可年产30万立方米的石粉加气混凝土砌块和1亿块蒸压砖,预计年可消耗石粉40-60万吨,目前该企业已被认定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并有望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的示范工程。

与此同时,不少传统建陶企业也把目光转向石粉的再利用,通过将这些“废物”资源化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南安协进建材有限公司发挥创新意识,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利用当地石粉废料代替矿石生产瓷砖,形成特有的石粉配方技术,石粉替代比例高达30%,每年可消耗石粉12万吨,既减少了矿石的开采,缓解了环境压力,又节约生产成本,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3)碎石综合利用方面。南星大理石、万灵石业、裕源石艺、鹏翔岗石、广泰祥岗石、皇冠岗石等利用废弃碎石生产石材马赛克工艺品、石材复合板、人造岗石,年可综合利用碎石110万吨。

岗石是以废弃石板材边角料、碎石、石粉为主要原料,可添加贝壳、玻璃等材料作点缀,加入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经真空搅拌、高压震动、成型固化等步骤加工而成。岗石的生产使南安市上千家石材企业的废弃边角料、碎石得到充分利用,减缓了环境压力。如泉州市鹏翔岗石有限公司采用意大利最先进技术—真空振动加压成形技术生产标准规格板,将筛选、粘合和压磨等工序,生产出色彩缤纷、耐压性强的新型石材产品,其价格约为天然大理石的35%,是南安市利用碎石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工程;万灵石艺公司的石材马赛克工艺装饰品和石拼油画按个性化需求进行制作和生产,已从商品走向工艺品,每平方米售价在千元以上,产品供不应求,深受园际市场欢迎。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南安市石材产业循环经济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肯定,省政府办公厅在对南安市发展石材循环经济进行了实地调研后,省政府黄小晶省长、李川、苏增添副省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下大力气推广发展南安市石材循环经济。省经贸委把南安市中泰(苏内)集控工业园区确定为XX年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能建材、南星大理石、宏发集团确定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国能建材、莱特建材、通盛墙材、南星大理石、鹏翔岗石还获得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通过这些优秀园区(企业)的示范带动,进一步加强石材产业的循环经济工作,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整治工作压力大、包袱重。近年来,南安市开展石材行业整治工作上难度大,全市共有石材企业1500多家,并且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因此,在整治过程中,必须加大处置和监管力度。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南安市在石材行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工作推进力度也是前所未有。但由于环境污染历史欠账多,要全面改善沿海乡镇面貌仍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二)企业的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一部分石材企业规模小且属于家庭经营模式,企业主的管理水平不高,限制了企业层次的提升,其弊大于利,不利于石材行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虽然南安市石材污染整治取得较大成效,但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下一步南安市将继续深化和推进石材整治和近海污染整治工作,确保全市石材整治目标计划的实现。

(一)继续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巩固整治成果。加大石材整治的日常监管力度,增加现场监管频次,开展经常性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检查,依法处理污染防治设施擅停闲置或偷漏排行为,进一步巩固提升石材行业污染专项整治成果,防止污染反弹。

(二)继续加强宣传,营造整治氛围。深入宣传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及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继续开展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境忧患意识;依托各种宣传载体,创新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环保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载体,公开曝光环境违法案件,强化环境问题的深度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三)继续开展寿溪清淤疏浚。在原有完成寿溪干流及支流5.1公里河道的清淤、疏浚和寿溪北侧堤路整治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对寿溪延平桥至下店桥河段全长2.312公里的清淤、疏浚和筑堤等整治工作。寿溪整治是一项事关解决下店村内涝和寿溪行洪安全大事,完成后可有效提高防洪行洪能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

(四)继续引进和扶持石粉碎石综合利用的项目。继续引进和扶持以石粉和碎石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符合环保理念的新型建材产品的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搞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鼓励企业转型,促进废弃物资源化,不断延长石材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

优质肉牛产业化发展项目筹备情况工作总结


区委、区政府:

甘肃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农业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于是XX年初,农牧厅党组分析研究决定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及其管理理念,加大对全省农业的投入。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对此也高度重视,并经双方共同努力,成立了有双方主要领导参加的甘肃省农业开发性金融合作领导小组。作为投资和担保主体的甘肃明德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陇塬农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并通过了国家开发行组织的信用评级。7月13日正式在宁卧庄宾馆召开座谈会并签署了合作协议。

座谈会之后,我们便着手捕捉、搜集有关方面的信息,并多次和省厅一些重要处室的领导接触沟通,密切关注此项资金的运作动态。XX年10月10日,省农牧厅在永昌县召开了全省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现场会,会上农牧厅厅长就今后几年全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做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今后几年,省农牧厅将利用10亿元国家开发行政策性资金扶持全省畜牧业发展及标准化小区建设。

永昌会议后,我们深感到我区发展畜牧业的机遇已到,于是立即着手,多次争取机会找武厅长专题汇报我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在我们的多次争取下,武厅长同意10月底来我区现场查看,对此,我们高度重视,马上给区政府领导汇报,并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我们精心选点,布点,将我区畜牧业发展的亮点一一展示给省领导查看,此行得到了武厅长一行的高度赞同。初步同意倾斜资金对我区畜牧业给以扶持。之后,我们立即安排专人负责,尽快编写了《**区利用国家开发行资金扶持畜牧产业化的项目申报书》。分别呈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和财政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审稿,随后我们再次同区委原书记王立泰、区长王洁岚一同前往省农牧厅争取立项。

在省畜牧兽医总站的大力支持下,11月7日在省农牧厅武厅长主持召开了关于我区发展肉牛产业的专题汇报会议,区上主要领导汇报了我区的区位优势以及发展畜牧产业化的信心和决心,并就利用国家开发行资金发展肉牛产业试点项目在我区实施,当场拍板承诺了八项优惠政策,武厅长听完汇报后征求了省厅几位厅长、处长的意见和建议,认为我区地方党政领导对此项工作很重视,思路清,信心足,决心大,当即宣布:**区肉牛产业化养殖基地开发试点项目启动。并由省畜牧兽医总站全力支持配合做试点规划的编制。

从11月14日起,我局召开了系统副科级以上领导会议,传达了省上专题会议精神,要求大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对肉牛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同时专门安排布署此项目的启动运行,至目前共做了以下几项基础性前期工作。

一是经请示区委、政府领导同意,成立了**区肉牛产业标准化基地开发项目领导小组。

二是成立了项目办公室,抽调了工作人员。

三是制定下发了《**区母牛存栏摸底表》,要求挨社逐户统计母牛存栏数,进一步摸清家底。

四是编制初拟的《**市**区优质肉牛产业化发展项目规划》已上交省畜牧总站专家审阅后三易其稿,已基本定稿,待专家评审通过。

实施该项目的下一步打算及思路。

该项目规划的制定是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要求,以农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和科技推动力,坚持多元驱动手段,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以西门塔尔改良杂种牛为主的优质肉牛生产,以畜牧业增效、农户增收为目的,建成以**区为中心的全省规模化、产业化的优质肉牛基地,实现特色优质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的安全生产、加工、销售,推动我区乃至全省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质肉牛产业化项目实施主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着手:

(1)优质肉牛良种服务体系建设;

(2)优质肉牛养殖基地建设;

(3)龙头企业体系建设;

(4)饲草料体系建设;

(5)市场体系建设。

项目经过五年的建设,优质肉牛年饲养达60万头,出栏达到23万头,规划期内投入资金134910万元,其中开发行贷款51800万元,自筹资金83110万元。完成“个、十、百、千、万” 工程,即:

个——建成1个年屠宰加工肉牛20万头规模的屠宰及精深加工企业;

十——建成10个千头肉牛育肥场,达到年出栏10000头以上;

百——建成100个肉牛育肥小区,年出栏12万头以上;

千——建成1000个百头肉牛育肥场,年出栏10万头以上;

万——发展XX0户饲养5头以上适龄母牛繁育大户,建立起稳定的“河西肉牛”新类群基础母牛选育群XX头,核心群300头。

该项目计划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基础建设阶段(XX年—20xx年),按照扶优扶强,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发展优质母牛繁育基地建设、加工龙头企业、饲草料建设及市场体系建设、肉牛育肥基地,至20xx年底,完成肉牛育肥基地以外全部建设内容,同时积极培育产业品牌,为肉牛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步,规模化发展阶段(20xx—2011年),完成肉牛育肥基地全部建设,规范完善产业运行机制,产业品牌初具规模,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及产业内部、产业相互之间实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龙头,充分发挥其带动示范作用,使肉牛养殖业步入产业化发展的轨道,至2011年达到规划目标。

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产业开发处全体同志贯彻落实全市脱贫攻坚决策方针和办党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增收”这一目标,以建立产业精准扶贫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为主线,立足全产业链发展扶贫特色产业,巩固提升乡村旅游扶贫,大力培育网上村庄推进电商扶贫,促进革命老区贫困区县农村发展,积极探索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乡村旅游成为贫困地区优势主导产业,凸显强劲的造血和带动功能

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渝府办〔20xx〕xx7号),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实现了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多赢局面。目前,已在全市47个片区231个村实施了乡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其中xx7个高山贫困村建设成为乡村旅游专业村,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1.1万户。近3年来,接待各类游客量都稳定地达到近10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近40亿元。其中,建卡贫困户直接经营农家乐xx60户,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贫困户就近参加农家乐务工常年保持在5000人以上,人均工资收入1.2万元。乡村旅游扶贫在扶贫攻坚中凸显出强劲的造血和带动功能。

(一)围绕精准扶贫制定特惠的扶持政策,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到村到户精准扶贫的意见》和《关于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坚持了“两个瞄准、八个到户”。两个瞄准,即: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要求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必须以建卡贫困户为主体,贫困村和高山移民搬迁点为核心连片实施。八个到户,即:规划到户、项目资金到户、帮扶到户、营销到户、设施建设到户、金融到户、培训到户、管理到户,为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整合资源,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xx年全市安排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8010万元,重点支持贫困村乡村旅游、贫困区县旅游宣传营销等。启动了奉节兴隆镇六垭村、彭水鞍子镇新式村、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秀山涌洞乡楠木村、丰都高家镇方斗山村等5个贫困村的试点工作,整合各类资金总计投入2.33亿元。发挥扶贫小额信贷专属产品优势,为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优惠利率、财政贴息”的银行贷款。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四年累计为开州两个发展乡村旅游贫困村的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87万元,发展避暑休闲接待床位788张,贫困户累计增加收入181万元。

(二)围绕精准扶贫探索多形式带动机制,破解“富民不扶贫”的难题。一是支持独立发展。对有意愿有能力独立发展产业的建卡贫困户,进行分类指导,积极支持独立发展产业。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支持发展农家乐;有条件发展休闲观光产业的,支持发展配套产业;不具备独立发展产业的,支持就近务工等。城口县兴田村,20xx年以来,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57户,支持269人发展中蜂、板栗、高山土豆等特色产业。251人实现就近务工。二是引导合作发展。积极支持采用股份制、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项目资金50%用于补贴贫困农户。同时,支持建立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和电商扶贫合作组织。形成专业户、专业村和专业合作社,进行生产合作、金融合作和消费流通合作的“三专三合作”的合作模式。开县长沙镇齐圣村采用“参股入社、配股到户、按股分红、脱贫转股、滚动使用”的方式,以村为单位组建专业合作社,将76户建卡贫困户发展为合作社社员,按照每户2000—5000元给予配股。三是鼓励带动发展。石柱县石家乡石龙村36个贫困户将108万元财政扶贫专项补助资金借给乡村旅游龙头企业。企业按借款总额10%的比例每年向合作社缴纳10.8万元占用费,所需的40多个用工岗位首先满足36户贫困户的务工。同时,企业对贫困户农业生产进行指导,产品由企业收购。

(三)围绕精准扶贫探索“互联网+旅游”新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农业独木支撑的格局,逐步建立起了以乡村旅游为龙头,依托农村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广网上村庄电商扶贫平台,在试点村建设电商扶贫平台,把试点村的农家乐和农副产品数据采集上网,在网上宣传当地的乡村旅游资源,推销本地优质土特产品。体验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特色水果、高山蔬菜等配套产业基地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奉节县兴隆乡村旅游示范区,三个乡镇连片发展,建成蔬菜基地1.5万亩。其中,600 户贫困户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3000亩,实现产值2500余万元。发展家庭牧场xx0多家,高山冷水鱼养殖基地xx个,观光花卉基地3000亩。一些企业还和贫困村联合搞起了避暑地产开发。

二、大力培育网上村庄推进电商扶贫,着力破解贫困地区农产品“卖难”问题

大力培育以网上村庄为龙头的市场主体,注重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上行,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化运作“两条腿”走路,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农村电商发展实际的电商精准扶贫体系。截止20xx年xx月底,全市18个贫困区县已建成或在建网上村庄服务站xx5个,合作农户6580户(其中贫困户2768户、占比42%);平台上线农家乐4865余家、用户数量达100万人次;组织电商培训45次、受众达6000余人次;网上村庄线上线下实现交易额达到1.5亿元(其中农产品交易额过亿元)、覆盖农户xx000户(其中贫困户4000余户)。城口、武隆、黔江、奉节等10个网上村庄服务站实现农产品交易额xx79万元,覆盖农户2xx9户(其中贫困户820户占38.7%),户均增收650元。

(一)帮贫困村“土货”走出大山,助贫困户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截止xx月底,网上村庄在城口县东安镇黄金村、新建村销售当地蜂蜜、核桃、板栗、中药材、土豆、腊肉等,实现交易额652万元,覆盖644户农户(其中贫困户222户),户均销售收入近万元。涪陵龙潭镇义和村网上村庄销售土鸡、土鸡蛋、大米及当地农副土特产品10多种,服务站销售额达1xx万元,并以销定产培育订单农业,以合作社发展与农户的养殖合作,10月签订土鸡合同养殖达到9800只。奉节县康乐镇河水村服务站通过网上销售奉节脐橙,实现交易额252万元,覆盖53户农户(其中贫困户28户)。采取“会员制”模式将彭水县桐木村贫困农户的高山优质疏菜销售到大城市,价格提高了50%。据统计,网上村庄采取农村电商新模式帮助贫困村农产品销售实现了“一高一低”:农户销售高山蔬菜和肉类销售价格提高58%,但同比超市低50%;板栗核桃干果类提高100%、蜂蜜提高50%,但同比超市分别低40%、30%。

(二)促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变绿水青山为农户的“金山银山”。网上村庄组织活动71场次,直接和间接带动了约xx万辆车、60万余人次到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实现线上线下消费销售1.2亿元。一是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深入挖掘乡村独特的民俗、特产、风貌,拓展市民农园、民宿等新业态旅游。采取线上平台下单、线下服务站服务的方式,增强消费者对农村的亲近感和归属感。通过微信互动、朋友圈宣传、新媒体推广吸引大众广泛参与,并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发展订单农业推动农旅融合。以网上村庄为平台,酉阳县毛坝村发展农家乐200多家,高山蔬菜1000多亩;城口县东安镇兴田村、新建村和黄金村,发展高山土豆3000亩,养殖中锋4000多群,发展花卉1000多亩,新发展农家乐50多户。三是变农村资源为农户增收“财源”。创新乡村旅游模式,大力培育100个乡村旅游扶贫电商示范村,通过组织常态化的系列活动,春季踏青、赏花、采笋,夏季避暑、纳凉、休闲,秋天采板栗、摘核桃、拔花生、赏彩叶,冬季杀年猪、购年货、过大年,让贫困村春夏秋冬四季有活动,让贫困户勤劳致富有盼头。

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扶贫特色效益农业,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

(一)大力发展扶贫特色产业。以“柑橘、榨菜、草食牲畜、生态渔业、中药材、茶叶、调味品”等七大特色产业链为重点,支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向贫困地区、贫困户延伸。20xx年全市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432个,在重点区县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22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968.28亿元,增长4.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xx49元。全市发展蔬菜1xx0.59万亩1875.xx万吨、柑橘产量280万吨、牛出栏70.44万头、生猪出栏2047.81万头、羊出栏300.67万头、家禽出栏2.49亿只、中药材产量47.2万吨、茶叶产量3.4万吨、调味品产量106万吨、生态渔业产量50.8万吨。

(二)加大扶贫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农业项目资金聚焦扶贫,重点向贫困区县倾斜,市级支农资金65%以上支持贫困区县。据统计,全年市级以上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5.4亿元,较上年增长xx.2%。投入现代特色效益农业资金4.4亿元,推动七大特色产业链向贫困地区延伸,增量部分用于贫困区县比重达77%,扶持范围放宽到贫困区县所有扶贫产业。支持贫困区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由区县根据本地产业精准扶贫规划,自主确定扶持的产业和项目。

(三)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将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扩大到所有贫困区县,每个区县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资金用于改革,连续实施5年。全市已开展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的农业项目有xx31个,涉及财政补助资金8.29亿元,流转土地28万亩,已量化资金6.79亿元;持股集体经济组织1xx9个,持股资金1.22亿元;持股集体经济组织成员xx.55万户,持股金额2.63亿元(其中贫困户1.63万户,持股金额5975万元)。部分项目已兑现分红648万元,流转土地亩均分红200元以上。

四、积极探索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引导金融服务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

金融是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活水之源。我们将金融扶贫作为推动“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强大动力,立足于为贫困群众量身提供特惠金融服务,积极探索、创新机制,从“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两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取得新进展,超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全市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规模达到2.3亿元,在18个贫困区县实现了全覆盖,全年新增发放扶贫小额贷款xx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40%,直接帮助3.7万余户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各区县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涌现出一批“符合政策、接地气、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小额信贷新模式。彭水县与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签订金融扶贫战略合作协议,以政府为主导,降低银行成本和风险,开发了“金穗惠农”专属信贷产品,全年发放扶贫小额信贷7亿余元;酉阳县针对贫困户信用基础薄弱探索了“借款启动、奖补巩固、贷款提升”新机制;巫溪县探索“产融结合”促发展。将金融资金与光伏、构树、生猪3类扶贫主导产业有机结合,促进产业发展;开州区、武隆县创新农村资金互助模式,将互助中心设在贫困乡镇、贫困村,采取会员制、封闭式的运转方式为贫困户提供周转资金;石柱县建立金融扶贫利益衔接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每5万元贷款带动1个贫困户,贷款总额10%用于贫困户就业务工、原材料收购、固定分红等;丰都县推出“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四位一体联动模式,较好平衡了政府、银行、企业和贫困户的利益及风险;梁平县组建全市首家村级扶贫担保公司,通过扶贫资金主导、社会资本参与、村级注资补充的三方合作,为扶贫产业提供融资担保贷款。

(二)开展农村住房保险试点,为防止贫困群众因灾致贫返贫提供了经验做法。安排548万元扶贫资金为试点区县83万贫困人口购买农村住房保险,全年1xx7户受灾贫困户及时获得保险赔偿383.44万元,赔付率达到70%,有力发挥了商业保险在开展救灾救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保险保障内容基本涵盖农村住房可能发生损坏或倒塌的主要风险,赔付额针对农村住房建筑材料不同,采取差异化赔付限额标准,最高可达到6万元。我们出台了《建卡贫困户农村住房保险赔付标准》和《整间房屋损毁认定标准》,会同保险公司研究制定了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增强工作队伍力量,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实现3分钟受理、24小时内抵达受灾现场、72小时内确定赔付额度、xx个工作日内赔付款拨付到位。同时,对特别紧急的情况,提供就地报案、就地查勘定损、就地支付赔款的即时保险服务。

(三)信贷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重点突出精准扶贫带动作用。一是下达扶贫项目贷款贴息资金xx00万元,补助项目37个,撬动扶贫贷款资金4.6亿元,带动5243户贫困户发展生产。二是协调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向贫困地区村镇银行发放扶贫再贷款4.1亿元支持扶贫企业发展生产,直接带动贫困户1.1万余户。三是出台《关于做好金融扶贫示范点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已成功创建54个市级金融扶贫示范点,贷款余额合计6亿余元,通过提供就业岗位、产业发展带动、股份分红、信贷支持等方式带动贫困户1万余户。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20xx年,我市将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基本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将成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为此,我们将始终瞄准一个目标,坚持两条主线、发展三大产业、培育四类主体。即:紧紧围绕“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脱贫增收”这一目标,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机制为主线,着力发展“一村一品”、乡村旅游扶贫和电商扶贫三大产业,积极培育贫困户、致富带头人(大户)、农民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等四类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完善贫困户巩固脱贫成果持续不断发展产业的长效机制。

一是深化产业扶贫行动。加大特色效益农业资金投入力度,推动七大特色产业链向贫困地区延伸覆盖,让扶贫对象分享更多的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扶持建设一批扶贫对象参与度高、带动性强的特色优势农业基地。

二是提升乡村旅游扶贫实效。加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片、示范村、示范户创建力度,完善乡村旅游扶贫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特色效益农业培育、新农村建设等融合发展机制。深化开展赶年体验、踏青赏花、民俗民风等乡村旅游休闲体验活动。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资本入股、发展农家乐、务工、销售农副产品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三是加大电商扶贫力度。加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和村级电商扶贫站点建设,实现全市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乡镇和行政村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全覆盖。大力培育网上村庄电商扶贫,注重农产品上行,促进商品流通,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拓宽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渠道着力。

四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区县探索利益联结新机制,强化市场主体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总结推广入股分红、订单种养、村企共建、托管代养、联户带动等有效模式。研究出台资产收益扶贫指导意见,推进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农业设施权属改革试点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等,推动贫困村、贫困户获得稳定资产性收益。选择一批水电、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实施资产收益扶贫试点。

五是全面推广扶贫小额信贷。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在18个贫困区县全面推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不断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扶贫部门+驻村工作队+银行+保险+担保+贫困户”六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提高贫困群众扶贫小额信贷获贷率,力争全年向贫困户新增发放贷款30亿元。

工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在州经信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围绕目标任务不放松,扎实开展工作,开拓进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服务企业、争资立项、各项工作有效推进,极大促进了我县工业经济增量提质,转型升级。结合我县工业产业扶贫工作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并认真开展了相关工作。现将我县1—8月工业产业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标任务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培训,完成培训3期10人次。3月底前,完成拟定工业企业技能人才培训方案;6月底前,完成工业企业技能人才培训1期2人次;9月底前,完成工业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培训2期6人次;12月底前,完成工业企业技能人才培训3期10人次。

二、推进方式和取得的成效

一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月底前,完成了《20xx年县工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并上报州经信委。截止目前已组织县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县庄园农业文化有限公司、县永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县东藏文化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合作社、县粮油收储公司完成8期14人次培训工作,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是通过工业产业扶贫实现贫困人口就业增收。20xx年以来已协调解决贫困人口临时就业518人次,长期就业19人,实现增收2228002元。其中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20xx年4—7月解决乡一村、二村,乡村、乡四村、一村、乡四村等临时就业283人次,实现增收1089190元;县永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0xx年1—7月解决乡二村、乡三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3人,实现增收49000元;县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0xx年1—7月解决乡村、乡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4人,实现增收84000元;县庄园农业文化有限公司20xx年1—7月解决乡三村贫困人口临时就业51人次,长期就业5人,实现增收137000元;县生原食品加工厂20xx年1—7月解决乡、乡贫困人口长期就业6人,临时就业8人次,实现增收142200元;县乡光伏电站20xx年1—7月解决乡村贫困人口长期就业1人,临时就业176人次,实现增收726612元。

三是通过工业项目实现土地流转增值。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在乡二村修建光伏电站,乡二村通过租赁草场约700亩(以实际占地面积为准)给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实现每年20万左右的财产性收入,目前已签订协议。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石材产业发展工作总结》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产业发展方案栏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