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纪检监察机关演讲稿 > 导航 > 纪检机关信息工作感悟

纪检监察机关演讲稿

纪检机关信息工作感悟。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纪检机关信息工作感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纪检机关信息工作感悟

每周例会学习,办公室总会通报各单位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起初不太在意,后来认真反思,才认识到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于是下来和信访室的同志作了思考和谋划,并积极动手撰写,虽然采用率有限,坚持下来却有着明显收获。

收获之一:通过对外宣传,增进内外的沟通了解。长期以来,纪检机关的信访举报工作基本处于“隐蔽战线”,与党风、宣教等监督预防工作需要广泛的正面宣传不可比拟。尤其在新《条例》实施前,纪检工作“纪法不分”,信访群众期望值往往超高,有的人多次到纪委上访是常有的事,加上信访举报工作固有的涉密性,其工作具体内容、干部心理压力等很多情况,即使系统内部也并非人人皆知。信访举报工作这种“只做不说”的特殊性,使其逐渐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对外宣传自然极少。通过反思我们认识到:过去错误认为“没什么可写”,其实是因为没有去思考“应该怎样写”。经谨慎选择后,我们把所做的工作提炼成动态信息、工作经验或心得感悟,经网站、报刊媒体宣传,逐渐增进了更多的人对这一工作的了解,有利于沟通交流、为信访干部减压,更有利于引导群众通过正确途径依法反映问题,接受社会监督,使信访工作“只做不说”、鲜为人知的不良状况明显改观。

收获之二:通过撰写信息,增强比学赶超的动力。当所撰写信息被市、省纪委网站甚至《中国纪检监察报》采用后,极大的鼓励了工作积极性,并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要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宣传作品,甚至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业务探讨文稿,需要对工作实践加以科学分析、深刻总结,从各级纪委的文件、纪检报刊及网站等媒体的各种讯息中捕捉、领会上级精神,准确把握形势,明确阶段宣传重点,同时还应广泛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研究了解各党群机关、行政机构乃至企事业单位的各项“清单”。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信访干部将处理信访问题线索工作与践行“四种形态”的形势要求相结合,努力走出狭隘的“业务囹圄”,尽量挤时间,多深入基层、了解时事,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多思考、多动手上,确保每周都有新收获,并及时总结报送,为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宣传工作添砖加瓦。通过与其他部门比学赶超,既锻炼了思维能力,也使我们的信访干部文字驾驭技巧和文稿组织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收获之三:通过总结提炼,促进工作的突破创新。由于纪检检查机关信访举报部门的工作主要是处理受理、转办、督促及指导等工作业务,根据有关规定直接由信访室实施初核的信访问题所占比例较小,时间长了,工作往往按部就班,见子打子,方法老套,缺乏突破甚至创新。通过对工作薄弱环节的研判分析,信访室在加强工作改进措施的同时,尝试今年需要着重推进的三项重点工作,以真正提高全县纪检监察系统信访工作质量,有效减少重复访、越级访:一是认真实行匿名信访件初核情况公开反馈制度,二是加大信访初核现场督查,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正确信访。通过深入基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及时获取各种实实在在的信息,信访干部常常处在勤动脑、勤动手的状态,为总结工作提供更“接地气”的资料,既增强了责任感,以此“逼迫”信访干部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工作热情。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写好纪检监察信息的体会


写好纪检监察信息的体会


写好纪检监察信息的体会

信息是科学管理的前提,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重要途径,也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它贯穿于决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其作用可概括为:不是全局但关乎全局,不处于中心但影响中心,不作决策但辅助决策。围绕中心任务,做好信息的采集、综合、研究,为领导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信息服务,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
信息写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时代脉搏、贴近决策要求、贴近群众呼声”,为各级纪委了解情况、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和实施领导提供了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如何写好信息,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一个主题”。紧紧围绕纪委中心工作和领导需求报送信息。报送信息是为领导工作服务的,只有围绕中心工作,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只有适应领导需求,才能对路适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从信息论角度讲,领导工作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过程,有效地掌握和利用信息,对于实现领导决策科学化、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报送的信息要突出纪委中心工作和领导需求这个主题。
二、培养“二种心”。做好信息工作要有热心和责任心。首先要有“热心”。世界著名足球教练米卢在中国足球队执教时反复强调“态度决定一切”,做好信息工作同样需要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做到无论开会、阅读文件材料,还是随同领导出差、下乡,脑子里随时都绷紧了“信息”这根弦,一旦发现好的信息点子,总是认真搜集,精心加工整理,及时上报。其次要有“责任心”。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工作责任心,及时处理,如果不及时上报,领导看不到,很有可能会对全局产生影响。
三、明确“三个重点”。信息工作要关注热点、捕捉特点、剖析难点。抓热点,就是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写、报送信息。当前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什么?中央的“五不许”、“八条禁令”的贯彻落实情况,赌博等歪风的整治情况,干部的选拔任用情况,教育收费情况,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的整治情况,公款吃喝的整治情况等问题,无疑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工作就是围绕着这些方面来挖掘。抓特点,就是善于发现和提炼,写出特色,提高信息的含金量,实际上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信息材料,就看你会不会捕捉。因此,要随时随地处在一种发现和捕捉信息的状态中,敏锐地发现别人尚未注意的问题,善于从司空见惯的情况中找到切入口,善于从个别现象中发现普遍规律,从苗头性信息中发现倾向性问题,搞出“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鲜活信息。抓难点,就是抓住工作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或者是领导正在考虑和研究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收集反馈有助于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情况与经验,善于从政治的、全局的、领导的高度考虑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为领导决策服务。在信息源的开发上,敢于攻纪检监察工作中普遍反映很难解决、亟需解决的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深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才能挖掘出来,信息服务领导决策的水平才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四、坚持“四性”。坚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典型性。一是真实性。信息的生命力在于准确、真实。要做到每上报一条信息都以对党的事业负责的高度,向相关单位认真核实情况,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二是及时性。信息的有用性,是随时间的推移而流逝的,因此,信息工作要突出一个“快”字。在搜集、整理、报送这三个环节本文上要立足于抓快、准、急,对捕捉到的信息,即使加班加点,也要认真整理,牢牢把握住信息的时效性,在第一时间内及时传递到各级领导和有关媒体,充分发挥了信息应有的作用。三是完整性。信息对决策有用,必须全面反映情况,必须多领域、多角度地收集信息,防止以偏盖全,顾此失彼,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要端正态度,坚决摈弃信息功利主义,因为信息具有一定的宣传功用,但它的目的不是为宣传纪检工作,而是要反映有关情况和问题。坚持做到报送信息客观、全面,喜、忧兼报。四是典型性。对于经验型的信息和先进典型的事例,要认真收集、分析、提升,并推广。立足本地实际,着力反映一些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信息,是信息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每个地区、每个单位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而这些各具特色的信息又恰恰是领导所关注的,它反映着不同类型地区、单位的特点,有利于决策机关全面了解情况,对决策者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只有唱好“地方戏”,才能使我们的信息源的开发取得新的突破。
五、把好“五个关口”。一是把好标题关,力求直观明了,把标题的编写作为审核把关的首要

写好纪检监察信息的体会第2页

问题来抓,精心推敲,反复对比,力求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二是把好角度关,讲究艺术和方法。要求按照“扬长避短、选好角度、控制范围、把握分寸”的原则,采写上报信息。三是把好分析关,做到因势利导,对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时,做到不夸张、不缩减。四是把好督查关,做到善始善终。要以信息带督查,以督查促落实,力求做到善始善终,凡是领导批示的问题,都始终做到了信息、督查两不误,及时反馈结果,确保及时、全面地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五是把好领导审阅关。纪检监察信息有些是敏感信息,有些是内部信息,有些是负面信息,其中很多内容是一般工作人员把握不了的,所以一定要请领导审阅后方可上报。
六、抓好“六个转变”。一是在信息捕捉上,由坐等信息向深入生活、主动搜集挖掘信息转变,力求信息内容更鲜活。二是在信息反馈上,由按部就班向快捷高效转变,力求信息反映更灵敏。三是在信息收集上,由单项收集向立体收集转变,力求信息来源更宽广。四是在信息开发上,由一般信息向精品信息转变,力求信息服务更有效。五是在工作方式上,由单兵作战向联合协作转变,力求信息运行社会化。六是在信息处理上,由传统手段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转变,力求信息处理更高效。
写好纪检监察信息的体会

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纪检监督工作科学发展观体会


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纪检监督工作科学发展观体会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和部署,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履行职责的全过程,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中心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任务。
一、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增强全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履职尽责。
严明党的纪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经济发展困难加剧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决策,作出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应对,采取措施,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纪检监察机关要把严明党纪、推动科学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越是在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越是要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和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确保政令畅通。
加强监督检查。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战略部署,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等重大决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防止和纠正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违反科学发展的行为。当前要重点开展对中央和省委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宏观调控特别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对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等,确保有关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解决在思想观念、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依法行政等方面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重点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清理收费项目,规范行政行为,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坚持综合治理,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支持保护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决维护群众利本文益
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到工作之中,更加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渠道。
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把改进党员干部作风作为促进科学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切入点,着力解决少数基层干部漠视群众疾苦、作风不实、办事不公、与民争利以及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利益,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念,增进与群众的感情。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健全矛盾调处机制,把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xx年以来,吉林省结合实际,创新工作载体,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抓思想教育、作风养成、完善制度和群众评议等环节,促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在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养成良好作风,在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中促进民生改善。领导干部自觉为民办事的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了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为改善民生献计出力,为民办事蔚然成风,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把纠风专项治理作为服务民生、维护民利的有效途径,加大纠风专项治理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要积极主动,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悉心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利益诉
求,民生工作延伸到哪里,纠风工作就要及时跟进到哪里;要高度负责,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处理,不推诿、不敷衍,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集中整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专项治理,坚决刹住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纪检监察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上学就医、征地拆迁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纪检监察工作,必须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认真抓好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xx—20xx年工作规划》和吉林省《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
坚持重在建设。坚持积极主动,着眼动态发展,以建设性的思路、举措和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纠建结合、重在建设,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把各项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好,把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好,通过体

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纪检监督工作科学发展观体会第2页

制机制制度创新,切实解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体制机制漏洞。
坚持全面推进。扎实做好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和惩处等各项重点工作,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使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不断增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综合效能。
坚持务求实效。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既要有长远规划和原则要求,更要有具体目标和实际举措。对在短期内能够抓出实际成效的重点工作,要增强紧迫感,加大抓落实力度,以阶段性成果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四、把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科学安排和推进工作
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做到统筹谋划、科学安排、整合力量、协调推进。
坚持反腐倡廉和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自觉将反腐倡廉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部署,使反腐倡廉和纪检监察工作更好地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相融合,决不能脱离中心、偏离全局。通过反腐倡廉建设,鼓励大胆改革的,保护踏实干事的,查处严重违纪的,努力取得查办案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
坚持惩治和预防“两手抓”。要加大惩治腐败工作力度,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理直气壮地维护党的纪律,旗帜鲜明地惩治腐败。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坚持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突出抓好对权力运行的规范和限制,督促和推动权力过于集中、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研究防治腐败的措施,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坚持纪委组织协调和部门各负其责相互促进。要善于组织反腐倡廉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把握定位,着力督促指导和检查推动,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部门的积极性。要敢于协调各方力量,对涉及全局性的重要工作,积极主动地协调到位,促进各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强化责任追究,推动责任落实,形成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合力。

基层审计机关做好信息宣传工作的心得


基层审计机关做好信息宣传工作的心得

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审计工作,扩大审计影响,提升审计成果,服务领导决策,展示审计魅力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在推动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通过信息宣传这个平台来实现。近几年来,我市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在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审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看仍发展不够,属于典型的审计工作薄弱环节,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提高审计信息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充分认识信息宣传工作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宣传工作是扩大审计工作影响的重要平台。由于审计机关成立时间较晚,加上审计自身工作相对封闭,普通老百姓对审计工作的非常不了解,审计一度处于“长在深闺无人知”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滞了审计事业的发展。为此,各级审计机关加大信息宣传力度,特别是随着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审计风暴”力度的加大,审计工作逐步走出深闺,成为党委政府关心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践证明,通过信息宣传工作,将审计职能、审计思路、审计方法、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以及审计系统先进典型呈现给公众,反映给党委政府,能够有效扩大审计影响,赢得各界关注和支持,为审计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信息宣传工作是展示审计机关形象的重要窗口。维护良好的审计机关形象是推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和审计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按照“实”、“高”、“新”、“严”、“细”的五字要求,大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逐步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审计干部队伍。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要使社会充分了解到审计干部良好精神风貌、树立良好的审计机关形象,必须依靠审计信息宣传工作,通过多渠道、多载体、多形式的信息宣传,使社会能触摸到审计队伍的发展脉搏,透视到审计队伍的价值追求,感悟到审计队伍的思想内涵,从而增强社会对审计人员的认知和认可,参与并支持审计工作。

(三)信息宣传工作是提升审计工作成果的重要工具。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导决策和民众的“眼睛”, 发挥审计的“眼睛”作用,还有赖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来实现。从审计工作整个流程设计来看,一项审计业务工作完成后,相当于只完成了审计工作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大量的审计成果还需要通过综合分析来挖掘,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制建设所需要审计信息产品,提供给党委、政府和被审计单位以及社会群众,服务党委、政府宏观决策,促进被审计单位规范管理,向公众宣传审计工作成果。审计信息宣传不仅是上下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和渠道,也是进一步提升审计成果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四)信息宣传工作是引领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审计部门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公共资源、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情况进行审计全覆盖,审计工作处于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加快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质量,已经成为审计工作的主旋律。面临新的形势,信息宣传工作固有的宏观性、超前性和建设性决定其必须在引领审计事业科学发展上有所作为。一方面,通过信息宣传平台及时了解审计工作发展的前沿状态,不断拓展审计视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创新审计理念与方法;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宣传工作积极总结提炼本单位、本系统的工作做法,分析差距与不足,促进自我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二、当前审计信息宣传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我市来说,当前审计信息宣传工作主要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方面,少数审计干部对做好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审计部门就应该以审计业务工作为全部,信息宣传工作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必需事项,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使信息宣传工作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少数审计干部对审计信息宣传工作职能认识不清,对领导交办的信息宣传任务,被动应付,为了得分写信息,为了稿酬搞宣传,甚至有少数审计机关整体上都是为了信息而信息,加大信息宣传力度为的是在上级信息宣传考核中挣个名次,而完全忽视了信息宣传工作所承载的重要职能,导致很多信息宣传稿件成为“鸡肋”。

(二)信息宣传内容与审计工作联系不紧密。少数审计机关未能摆正信息宣传工作与审计工作之间的关系,使之脱节而形成“两张皮”,没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深入审计工作实际认真梳理提炼信息素材,缺少有深度、有力度的审计案例、业务探讨、综合理论、审计科研论文等信息,信息宣传稿件内在质量较低,总体上表现为内容结构不均衡,如不善报喜、不敢报忧;总结性稿件多,事迹性稿件少;通讯类稿件多,审计项目类稿件少;动态稿件多,综合性的、有深度、有特色的信息宣传稿件少;反映经验做法类信息宣传稿件多,反映问题类信息宣传稿件少。

(三)信息宣传稿件层次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来确定工作思路,从宏观着眼,加强分析研究,以此来发现和捕捉审计工作中的信息点和新闻点,开发出有价值的、在宏观层面和高层次上发挥作用的重要审计信息稿件;二是没有围绕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来确定工作思路,不善于将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加工提炼,提出前瞻性的解决意见和建议,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三是信息宣传没有围绕项目走,没有从项目审计中找出有关制度、机制或体制的缺失或漏洞,并提出从制度和体制上解决问题的建议,形成能够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的政研调研成果。

(四)信息宣传工作管理机制尚待健全。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信息宣传工作管理机制,导致信息宣传工作整体水平难以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宣传缺乏相应激励机制,导致审计人员信息宣传工作积极性不高,平日忙于审计实务,根本不愿动手写信息;二是缺乏信息宣传稿件审核机制,对报送出去的稿件未进行严格审核,导致信息宣传工作存在一定风险,包括内容失真、抄袭、泄密等等;三是缺乏技术指导机制,报送出去的稿件质量不高,存在逻辑不清、结构混乱、语法不当和错别字等低级错误,稿件采用率大打折扣。

(五)审计人员信息宣传工作水平参差不齐。我们的审计干部大多习惯于撰写审计报告,不擅长撰写新闻稿件,如有的审计人员发现信息源的敏锐性不够,对信息宣传体裁的特征与规律把握不到位,提供不了有价值的线索不了有价值的线索和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使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宣传素材束之高阁。有的习惯于查找数据,发现具体问题,而不善于从宏观角度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不能分析出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导致撰写的审计信息宣传稿件质量不高,服务性不强。还有的审计人员文字功底不强,缺乏文章布局谋篇和文字表达技巧,即使有很多想法,也难以形成锦绣文章。更有极少数审计干部完全不会动笔,从来不写文章。

三、加强和改进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的对策

第一,提高对审计信息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的前提。邓小平同志曾说:现在不是讲信息重要吗?确实很重要。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所以,我们做信息的,从事的就是一项为了领导耳聪目明的事业。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审计工作、服务领导决策、展示审计魅力的有效平台。同时,审计信息宣传工作也是检验个人工作的标杆,我们个人做了什么工作,工作做得怎么样,审计信息宣传就是一个快捷渠道,原来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酒好也要常吆喝”,可能是我们审计人员的职业习惯决定了行为方式比较谨慎,有的甚至认为信息宣传就是“吹牛”,做了大量的审计工作,工作也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总觉得不好意思去宣传,把我们很多的成果、经验都压在个人心底,客观上埋没了个人工作所取的成绩,也影响了审计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树立人人是信息员、个个是责任人、向审计项目要信息的理念,切实加大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力度,正确认识信息宣传工作的职能和重要作用,把审计信息作为审计工作的核心产品,坚持信息宣传工作与审计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拓展信息宣传的厚度、广度和深度。在信息宣传工作中,要强化“三种意识”,即服务意识,任何时候都要突出为中心服务,为全局服务;创新意识,努力做到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上有新转变,在工作领域上有新拓展,在服务质量上有新提高;精品意识,要争取出精品、上水平、上档次,不能满足于一般化。要推进“三个转变”,即由注重做好具体信息宣传工作向善于抓综合分析、谋审计全局、当好领导大脑延伸转变;由注重做好当前工作向善于从实际出发搞好超前研究服务转变;由注重完成领导交办任务向善于自觉开动脑筋、主动服务、创造性工作转变。

第二,领导重视和率先垂范是做好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的关键。俗语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说明领导带头作用很重要。同时又讲,“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说明了群众和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事半功倍。年初,我们在总结去年年度考核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年度目标并与分管科室每位同志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指标细分到了包括科长在内的每个人和每家媒体。这样就做到了人人有目标,进一步促使大家时刻观察、发掘工作和生活中的新闻素材,形成审计新闻眼。领导在压任务的同时,注重出题目,教方法,多鼓励,多改稿,使大家的作品多发表。领导干部要把信息宣传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定期研究部署、加强指导,对重要的信息源、新闻点要亲自点题、亲自动笔、亲自修改,充分发挥带头垂范作用。

第三,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是做好审计宣传工作的重要措施。审计信息宣传工作难度大、要求高、涉及面广,需要一套有效的机制制度,实行规范管理。,一是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必要的设备实施的购买和经费支出,如摄影摄像、录音设备,必要的外出学习考察费用等等。二是要健全激励机制。良好有效的激励机制能成为信息宣传的更有力的“助推器”。要大力推行审计信息宣传目标责任管理,将审计信息任务细化、分解,进行量化考核,年终对优秀者给予表彰,激发审计干部增强做好信息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健全指导机制。审计干部忙于审计实务,信息宣传工作技能水平相对有限,因此要注重发挥专职信息员的优势,定期或不定期提出信息宣传工作要点,加强同业务人员的沟通交流,主动帮他们出点子,耐心修改他们的文章,促进审计人员在交流中提高水平,提高稿件写作质量。四是要健全稿件审核机制。梳理完善稿件审批制度,对向外报送的稿件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重点审核内容是否真实、观点是否正确、表达是否准确,尤其要加强保密审核,确保信息内容经得起公开,最大限度规避泄密风险。

第四,全员参与是是做好审计宣传工作的根本。信息宣传工作并不是专职信息员个人的事,需要全体审计干部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出成效。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技能培训,整体提高审计干部信息宣传工作水平,大力营造全员参与、人人动笔的良好氛围。要加强信息宣传骨干队伍建设,尽力保证信息宣传骨干的稳定性,持续增强信息宣传骨干队伍的战斗力。要广泛开展专题讲座、专家授课、信息研讨、典型发言等多种培训活动,着力提高审计人员信息捕捉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信息写作能力,真正实现整体提高,全员参与,为信息宣传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创作好的稿件,离不开学习,学习是熟悉和掌握宣传稿件写作技巧与方法必不可少的环节。定期组织同志们进行学习和培训。例如,从中国审计报上选出一篇大家都认为比较好的宣传稿件集体讨论,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视角,为什么用这样一个题目,怎样开头,怎样搭架构,怎样用语,怎样措辞等,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规范用语。沟通交流是开阔视野、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单个人的视野和思维是局限的,当缺乏写作题材或是写作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发现新的思路和闪光点,在这种不定期交流的方式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要注意研究型学习。注意研究每家媒体栏目、特点,针对性的写文章,针对性投稿。例如:除了大家都谈的审计项目外,多写一点审计人物、审计体会、审计随笔、审计杂谈,也是提高审计稿件采用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紧扣工作服务中心是做好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的核心要点。审计信息作为审计工作的成果反映,必须是在抓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也必须紧紧围绕审计工作来开展。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审计工作实际,在审计信息宣传工作中要着重开发以下五类信息,即国家和省市重要工作部署、决策和政策落实情况的信息,为党委、政府和部门掌握情况、研究对策提供依据;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等民生信息,为宏观决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典型性的问题类信息,并找出体制、制度和机制上存在的缺陷或漏洞,促进标本兼治;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建议、积极整改的信息,以促进落实审计意见防止屡查屡犯;审计工作的重要成果和有推广借鉴价值的经验类信息,以促进提高审计工作效能。当然,重点也不是绝对的,在审计信息宣传工作中也要兼顾全面,要正确处理好抓负面信息与抓正面信息的关系;揭露问题与关注整改的关系;及时反馈最新审计情况与利用好历史资料的关系;反映业务工作与反映审计自身发展的关系,不断优化信息宣传结构,提高信息宣传工作质量。

第六,加强联络争取媒体支持是做好审计宣传工作的有效办法。宣传稿件被媒体采用是我们写作的目标也是衡量稿件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怎样让新闻媒体采用我们的稿件是宣传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一是要了解哪些媒体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二是要了解媒体的栏目需求,主动对接,撰写媒体需要的稿件;三是要积极主动与媒体保持一个良好的联络与互动。要多与媒体编辑、记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媒体工作重点和稿件需求,争取到媒体的帮助和支持,多提供他们关注和需要稿件,这样才能大大提高稿件采用率。

纪检监察干部四个全面心得感悟


纪检监察干部四个全面心得感悟

“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在坚定中国自信、发展中国道路、优化中国模式、总结中国经验,带领人民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来的战略布局。既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又是实践创新的巨大飞跃,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主攻目标,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四个全面”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要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坚守职责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为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有力的纪律保障。

一要在树立纪律意识上下功夫。坚持把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党纪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对党纪的尊崇度和敬畏感,把纪律和规矩的要求落实到思想和行为的细节中。注意引导和督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刻把握党的各项规定,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和群众纪律,做到令行禁止,不违纪、不逾矩。

二要在划定纪律 “红线”上下功夫。 “红线”是不可逾越的禁止性规定。“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是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红线,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同时,针对一些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和关键环节,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有权不可任性、用权不能随意。

三要在严查违纪行为上下功夫。加强对党的各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向罔顾纪律规定的行为宣战,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对违反党纪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情节严重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通过严格执行党规党纪,切实发挥纪律的正面引导和惩戒警示作用,真正使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四要抓好自身建设上下功夫。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多管齐下,持之以恒,把纪检监察机关建设成为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机关。抓好建章立制,完善纪律规定,不折不扣地抓好制度执行,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严格教育管理干部,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批评、纠正,做到防微杜渐、防范未然。对违反纪律的纪检干部,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该移送的移送,该处分的处分,该清除队伍的清除队伍,形成违规必究、违纪必查、违法必惩的鲜明导向。

浅议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议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领域,它十分专业,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审计信息宣传作为审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反映审计工作成果的窗口,是扩大审计工作影响的平台,是联系群众与服务社会的桥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酒酿得再香也怕巷子深,做好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酒香”飘得更远,为新常态下审计工作威慑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提升奠定基石。然而在基层审计信息宣传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本人结合平时工作实际,谈一些个人看法,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当前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宣传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复合人才不足,能力单一。基层审计机关的人员大多以财会类专业为主而且年龄偏大,文字功底不强,语句不够精炼,内容不够平实,有时候即使题材很好,却不能选择最佳表达角度,难以形成锦绣文章。近年来,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开始引进汉语言文学类专业的新人,但新进人员由于进入审计行业的时间短,加之本身缺乏对审计专业知识的了解,所写的信息高度、深度和广度不够,和审计工作脱节。

(二)创新意识不强,追风赶潮。部分基层审计人员写信息时视野不够开阔,常常会忽略日常工作中有宣传价值的人和事,不能及时发现和捕获信息源,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往往是看到别人写了什么就跟着写什么,日复一日重复既往的套路,跳不出以往的圈子和思路。一些情况其它单位已经反映过了,如果没有进一步提炼加工直接重复报道,就会显得千篇一律,缺乏可读性和吸引力。

(三)兴趣爱好不浓,应付了事。随着对信息宣传重要性认识的逐步加深,部分基层审计机关为了加大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力度,让人人都参与到信息宣传的工作中来,制定了考核措施,将信息宣传任务指标细分到每个人。但由于许多时候写的信息大都石沉大海,少数审计人员积极性受挫,兴趣缺失,抱着“我写作水平差,不会写”“每天这么忙,没有时间写信息”的心理,为了应付考核东拼西凑,角度生硬,语言生涩,内容空洞,牵强附会。

(四)稿件层次不高,难出精品。由于人力精力等条件所限,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的信息局限于反映本单位“召开了什么会议”、“布置了什么工作”、“组织了什么活动”、“获得了什么奖励”等, 缺少高层次、有深度的信息精品。揭露问题的信息少,写唱赞歌的信息多,不利于促进有关问题及时得到落实;审计业务的信息少,通讯文苑的信息多,无法有效推广审计工作情况、做法、经验和审计成果;论文调研的信息少,现场图片的信息多,不能为领导了解情况、制定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加强和改进基层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的对策

(一)注重强能力,锻造复合人才。一是加强写作水平培训。举办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理论研讨等方式进行指导,提高审计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实实在在的讲好审计故事,传播审计声音。二是开展业务能力培训。审计工作是审计信息宣传的基础和源泉,离开了审计工作,审计信息宣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事信息宣传的工作人员要深入审计一线,以审代训,全面提高业务能力。

(二)善于勤思考,树立创新意识。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要求我们要开动脑子勤思考,将学习、思考紧密结合,不断创新观念和思维。写信息要摸准“市场行情”,从当前社会和审计工作的难点、热点以及焦点出发,迅速捕捉信息资源,积累信息素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快、人快我新、人新我特,并对刚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倾向、新动态、新见解进行提炼加工,撰写出带有新观点、新角度、新精神的信息宣传稿件。

(三)巧用新媒体,培养兴趣爱好。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社会公众对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人员也不例外。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等新媒体具有高效快捷、成本低廉、舆论场强等优点,也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审计机关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全方位分享传送学习教育内容、要求和目标,及时掌握学习进展情况,开展学习交流和讨论。巧用新媒体的新型学习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兴趣爱好,又有利于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精心深挖掘,提升稿件层次。一是加大细致观察和深度分析力度,对集中性、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加工提炼,从微观角度找出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正确处理好抓负面信息与抓正面信息的关系,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二是紧盯重大决策部署,吃透上情、摸准下情、了解实情,从宏观着眼,加强分析研究,以此来发现和捕捉审计工作中的信息点和新闻点,开发出有价值的、在宏观层面和高层次上发挥作用的信息稿件,不断优化信息宣传结构,提高信息宣传工作质量。三是深入研究调查,从研究资料中分析、挖掘、揭示更深层次的内涵,以实现信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升华和增值,形成能够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的政研调研成果。

信息宣传是一项细致而漫长的工作。古人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和决心,把所学、所思落实到行动上来,多撰写、多投稿,不断提升自己撰写信息的能力。

机关信息化管理学习心得


今天,相对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马克思看来,划分一个时代,不在于生产什么,而要看用什么来生产,是工具的变化引发了时代的变革。但时代交替并不是简单的工具性改变,更为重要的是使用工具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更发生了质的改变。就像人们曾经用斧头砍树,后来又用锯来锯树,不仅“锯”代替了“斧头”,而且使用方式也由“砍”变成了“锯”。同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化工具在机构编制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机构编制管理的模式,也应该做出调整和创新,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机构编制管理的成效。结合对信息化和机构编制管理的认识与理解,笔者认为,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要以实现“五化”为目标。
一、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实现联动化
机构编制管理处于行政管理的源头位置,但其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有限,需要组织、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随后拿起管理的接力棒,才能有效完成整个行政管理过程。就当前现状而言,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行政部门,在事实上经常处于相对分离的割据状态,虽有业务联系,但联动效果不能有效实现。其主要原因是数出多门,本该在人事、财政等管理环节作为工作依据的编制信息不能实现有效共享,同时也没有相应保障措施来维护编制的法规性尊严。因此,亟需在部门之间构建一个协调配合、资源共享的联动管理机制,而不是相互争权、彼此冲突的耗散机制;同时,就机构编制部门本身来讲,也需要建立并完善一套包含申请、审批、核准、公示、督查、处理、反馈等递进的管理流程,让管理无处不在,才能真正管住、管好并用活有限的执政资源。
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网络的介入,把行政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联结到了一起,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管理效应,随着制度的健全,正在逐渐形成,至少已经从技术角度为机构编制信息共享和联动管理提供了平台。目前,中央编办研发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吉林省编办正在建设并应用的《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都是为达到联动管理效果,实现管理的协调、配合和制约而开发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吉林省编办独立设置后才出台了审办分离的管理措施,以及空编使用的管理规定。从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效果:过去虽然也规定空编进人必须符合相应的结构标准和职数要求,但是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很难实现这一管理目标;现在,有了《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则可轻松实现这一目标了。随着《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功能的健全和配套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凡与机构编制相关的信息都将逐渐统一由系统来管理,以彻底解决数出多门的问题。凡涉及机构编制管理的业务内容也将统一通过系统来办理,以达到数据共享、根除底数不清的问题。届时,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局面自然也就形成了。
二、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趋向质量化
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核心内容。每一名机构编制工作者都知道,要依据职能设定机构,依据机构核定编制,但依据什么来确定职能呢?从编制管理学角度讲:“职能的产生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应该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确定职能。但要掌握始终处于变化中的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仅靠数量有限的机构编制工作者,无论在人力上,还是在能力上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际工作中的机构编制管理,只能相对偏重于事前审批,而审批之后的效能管理以及审批之前的职能确定等工作环节必然会受到弱化,导致机构编制管理中出现一些漏洞,造成超编、混编、混岗、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了。
今天,电脑代替了人脑可以无限存储并处理我们需要的各种资料,互联网可以随时提供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联网后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和《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可以让管理触角伸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基于这样的信息化背景,机构编制工作完全可以由阶段式管理走向全程控制。吉林省编办已经提出,今后不仅要管数量,更要管质量。今年,独立设置后的吉林省编办非常忙,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工作多了,而是因为新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正在形成过程中,目前已经完成的机关基本制度建设、基础资料政策法规的收集整理、机构改革成果的检查验收、机构编制信息的核查以及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调研,都是为实现“质量化”的管理目标而做的基础性工作和积极的努力。随着信息化手段在机构编制管理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调研工作变得越来越高效和快捷,机构编制管理也越来越客观和科学,单纯的数量审批式管理正在逐步趋向包含职能研究和效果评估的质量化管理。
三、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实现同步化
统计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基本业务,也是检查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过去,人工的统计方式不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有时还会出现为了掩盖管理问题而人为修改统计结果的情况,更为不可避免的是,等到统计结果作为管理者决策依据时候,实际工作中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决策依据的只能是相对准确的统计结果。决策的滞后必然会带来管理的滞后。可在今天,网络时间处于一种无始无终的状态。随着《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完善,政府专网的联通,尤其是随着机构编制业务办理与中心数据库的联通,机构编制信息会随着业务的办理,自动同步更新到中心数据库中。目前,吉林省编办正在将各类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等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机构编制网络数据库健全以后,同步动态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自然也就形成了。那时,统计将不再是一项基本业务,更不用由专人来管理了,因为机构编制工作基础信息健全后,相关的管理信息时时都会自动更新。可见,在信息化背景下,基础信息的建设工作尤为重要。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要把信息的建立与完善做为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编制人事财政经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并不意味着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扩大,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管理的效果,体现机构编制的法规性。因此这套涉及编制、人事和财政等部门的综合管理系统仅限于编制部门使用还不足以达到同步的管理效果。通俗地讲,在《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的使用上,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机构编制相关信息的全面与准确,人事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号入座,依据机构编制情况来配备人员,只有在此基础上,财政管理部门才能在相关的管理环节上有所依据,并体现出编制的法规性,实现同步化的管理目标。
四、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走向机制化
机制与体制同属制度范畴,但机制不同于体制,体制是形之于外的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制度体系,它通过组织行为实现其特定目标。例如,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政府的组织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分级管理体制,这次的大部制改革以及省管县的设想都属于体制层面的调整。而机制是形之于内的由不同要素组成的制度系统,它通过要素间的相互协调来实现其特有的功能。例如,交通路口的摄像头,表面看就是一个摄像装置,但其实是一套交通管理机制,它是由摄像头、网络以及影像处理程序和配套的交通管理规定等要素组成的。在这一机制面前,首先是不敢违反,其次是如果不小心违反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这是机制不同于一般制度规定的约束功能。吉林省编办正在逐步完善的《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是为解决超编、混编、吃空饷、数出多门、底数不清等问题,而建立的包括编制、人事、财政信息的综合管理机制。从理论上讲,人事调整一定要用到编制,财政拨款必须要依据编制,这是编制的法规性体现,但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仅有规定是不行的,因此在启用《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的同时,除了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外,还要在管理实施过程中设置相应的管理环节,让管理工作只有通过系统处理才能正常运行,就像车辆必须通过装有监控装置的路口一样,管理的目标自然也就实现了。由于这类机制只有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程序和网络等信息化工具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所以完全有理由说机构编制管理的机制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带给我们的必然选择,它让人力做不到的事情变得可以做到了,让人力不能控制的事情变得可以控制了。
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机构编制管理的机制化建设并不仅限于横向的部门之间,纵向的、甚至是纵横交错的管理模式,在网络面前都将不是难事。通过网络,上级可以随时对下级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下级也可以及时掌握上级的管理动态。甚至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机构之间,只要存在着共享信息,就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相应的机制来保障管理效果的实现。但是信息化手段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在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支撑下,才能真正起到机制的制约与保障作用。
五、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转向服务化
今天,我们正在创建服务型政府。但是,信息不对称意味着的是地位的不平等,地位不平等,服务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政府垄断并控制着各种管理资源的条件下,尤其是机构与编制管理信息被做为一种秘密资源进行管理的背景下,服务是无从体现的。目前,吉林省政府一方面将带有管理性质的审批职能从相关部门逐一剥离,成立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政务大厅,从体制上在转向服务化;另一方面,机构编制管理的信息也正在由政府垄断并控制的封闭状态转为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的开放状态,从客观上正在形成地位平等的服务局面。在大家都掌握信息、了解政策的情况下,我们拥有的不再是管理的权力,而是肩负着服务的职责,因此工作实质就是服务,服务意味着要走出去,而不是过去的等着人家找上门来。
从实际工作中应该看到,无论是政务大厅的成立,还是管理信息的公开,都没有离开信息化工具的支撑,管理信息的共享需要网络,服务信息的公开更离不开网络。网络正在让今天的社会以一种虚拟的状态存在于人们面前,人们的身份也在逐渐网民化,维系网民关系的网上活动规则也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它是通过平等协商产生的一种契约,这些变化让人们的关系越来越趋向平等。随着网络的健全以及管理系统的完善,在不远的将来,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相应的管理目标并满足人们的服务需求,甚至随着信息化机制的健全,不按规定进行审批的政府行为随时会被管理系统自动曝光。那时,服务将不再是政府的一种目标追求,而将会在事实上成为政府的一种普遍行为。可见,信息化正在逐步让我们走近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
今天,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信息化都已经变成社会存在的一个大背景。因此,必须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如果桌上摆的是计算机,连接的是网络,脑袋里装的却是手工时代的管理观念,是很难实现机构编制的管理目标的。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就像一片茂密的森林,机构编制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去掉那些不该长出来的树干和树叉,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就像手中的电锯,我们的工作方式既不能是手工时代“砍”,也不能是机械时代的“锯”,而应该是信息化时代的“推进”,但前提是必须能够找到启动电锯的按钮,“推进”才能是有效的。目前,我们对信息化的认识与理解还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正在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甚至可能还需要打破现有状态,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因此利用信息化工具创新机构编制管理,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相信随着管理观念的调整创新,制度的健全完善和以及系统的不断成熟,机构编制管理的成效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纪检监察机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党的xx大以来,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中央纪委第三次、第五次、第六次全会,都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了以体现工商部门特色、展现工商文化底蕴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和谐工商和文明工商建设,规范了执法行为,树立了部门新形象。作为主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纪检监察干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实施纲要》,努力争做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将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一、围绕“四个坚持”,争做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者

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宣传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广泛宣传,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形成整体合力,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立足职能,统筹兼顾,精心安排,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党组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要围绕“四个坚持”,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组织者的作用。

一是坚持责任到位。廉政文化作为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要建立健全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党员干部参与和支持的廉政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把廉政文化建设列入到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当中,与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坚持载体创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已经取得的廉政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形式多样,突出特色,要在廉政文化建设进机关、进基层、进岗位、进家庭、进市场“五进”活动和廉政文化建设上墙面、上桌面、上讲台、上舞台、上网络“五上”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各单位不断丰富廉政文化建设内容,创新廉政文化建设载体,以党员干部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和内容,切实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三是坚持调查研究。廉政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增强活力。纪检监察干部要在组织和参加各种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基础上,坚持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一线党员干部在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中的认识和收获,不断总结经验、理性判断思考,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把感性认识理性化,把成功做法制度化,并在实践中赋予廉政文化新的内容。

四是坚持点面结合。廉政文化建设是综合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实践中必须坚持以点带面,以面促点。要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全过程,融入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和xx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全过程,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空间和宽广平台,形成全方位抓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四个带头”,争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纪检监察干部要在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中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要勇于探索,勇于实践,要常思自律之重,恪守监督之责。要把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果转化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逐步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进一步形成,突出“四个带头”,在具体实践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其他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中。

一要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纪检监察干部要在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中,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制度、民主测评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廉政档案制度、监督检查制度、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正确履行党内监督的重要职能,特别要把好责任制考核、民主测评、责任制报告、责任追究几个重点“关口”,使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是带头遵守党纪条规。纪检监察干部要在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中,带头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等党纪条规,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作风纪律和工作纪律,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把党纪条规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要求其他党员干部做到的,纪检监察干部首先要做到,要求其他党员干部不为的,纪检监察干部首先不为。

三是带头廉洁自律。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廉政

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中,要带头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收入申报制度、礼品礼金上交登记制度、谈话诫勉等制度。在机构设置、干部推荐选拔、大额度资金使用、基建工程项目等重大问题上,要发挥好监督职能,要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要发扬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优良作风,要坚决破除好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对不廉洁的人和事,大胆纠正,敢于碰硬,敢抓敢管,做维护党的纪律的忠诚卫士。

四是带头参加廉政文化实践活动。在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中,纪检监察干部要带头参加各类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既要当好指挥员的角色,又要当好战斗员的角色,把自己自觉融入到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当中。要围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积极参加到唱廉政歌曲、读廉政文章、看廉政电教片、写廉政体会、发廉政短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当中,在具体实践中体现纪检监察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抓住“三个环节”,争做廉政文化建设的推动者

廉政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廉政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得到有力加强,政风行风得到根本好转,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纪检监察机关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向纵深发展。

一要抓住宣传环节。廉政文化建设面向全党全社会,涉及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农村和各种社会团体,需要组织、宣传、文化、艺术等部门以及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参与。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切实增强组织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同上述部门的沟通协调,一方面争得他们的支持,及时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宣传出去,向全社会树立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达到典型推广、示范带动的作用。另一方面扩大与各相关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学习和借鉴相关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要抓住监督环节。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立足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围绕行政许可权、行政收费权、行政执法权等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进一步强化监督力度,坚决杜绝行政乱作为、行政不作为、行政慢作为、乱收乱罚等影响效能建设和部门形象的行为。要继续深入开展队伍作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行政效能建设、基层规范化建设等工作,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成果来检验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

三是抓住考核环节。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的考核内容和要求,对各个单位和部门落实廉政文化建设目标责任的情况认真进行考核。同时,逐步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开展廉政建设活动成效显著的单位,通报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领导不重视、成效不明显的单位,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