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导航 > 高中语文教育叙事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高中语文教育叙事。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高中语文教育叙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高中语文教育叙事(一)

语文是什么

一旦进入具体的学习任务,两个班级的差距便显现出来。三班的学生,无论是书面任务的完成、口语的表达,还是走上讲台时的动作神态,都优于七班。这样的状态,不是我所喜欢的。一个群体,考试成绩可以不如另一个群体,如果精气神也都输了,那就完蛋了。这一学年,我得努力改变之。

两个班级,均安排了八位学生上台发言。

其他学生的发言,也都很有代表性。其中,三班的李伟轩就明确表示,语文是一门极为枯燥的学科,语文课没有趣味,很多时候只想利用语文课睡觉,老师也不管。

我接着李伟轩的观点,谈了我的看法,我说,当语文成为极为枯燥的学科时,应该悲伤的不是学生,而是语文教师。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自己发现不了语文中的美,不能带领着学生乐此不疲地徜徉在语文的海洋中,则这样的语文教师,基本也就是范美忠所说的白痴。语文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就是要引领着一群年轻的、鲜活的生命,去感受千百年来无数个年轻的、鲜活的生命的自由吟唱。

为了进一步感染学生,让学生们对高中语文学习形成最初的美好印象。我给学生们朗诵了一篇旧作的总论部分:

这是一条永不枯竭的长河,从“断竹,续竹,飞土,逐 宍 ”的古老《弹歌》处发源,汇聚着子曰诗云中的风骚,融合着铁马金戈的豪壮,裹胁着诗词歌赋的庞杂,一路飞奔,一路高歌,注入无止无休的生活海洋。

它曾倾听过雎鸠的“关关”鸣叫,见证过铁肩道义的激昂。在秦风汉月的抚慰中,吟咏过唐宗宋祖的功业,讴歌过忠臣孝子的执着。它的堤岸上,思想的苇草,年复一年繁茂地生长着。它用每一滴晶莹的水珠,浇灌出五千年的锦绣文化,哺育出万千优秀儿女。

这就是语文,就是凭借了或富庶或贫瘠的财富,滋养着生生不息的整个人类社会的语文。她的思想、精神、智慧和激情,不但来自于钟灵毓秀的山川、浩瀚苍茫的大漠、辽阔雄壮的海洋,来自于五千年岁月的淘洗与漂染,更来自于天地之间那无数个栉风沐雨艰难跋涉的高尚灵魂。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人类社会的艰辛陶冶,锻炼出语文得天独厚的尊贵与圣洁。面对这兼容了知识与智慧、情感与意志、道德与文明、历史与现实等众多精神与物质财富的圣殿,我们该怀揣着一份什么样的神圣朝觐它、亲近它、接纳它、拥有它?或者说,当语文敞开它的阔大、宽厚的胸怀,任我们如不肖子孙一样随意挥霍它的财富时,我们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让这些曾经在历史的天空中发出过耀眼光芒的经典、这些在现实社会中承载过生命的厚重的文化,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这,就是语文交给我们的一副重担。

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大多数人是愧对这份瑰宝的。众多的师生,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早已习惯了知识点的分解与剖析,习惯了将一个个文质兼美的文本,宰割成与一道道试题、一个个分值对等的选择题、简答题。在他们的眼中、心中,语文,就是获取分数的一个手段,是攀爬中高考这两座大山的一道台阶。

丰姿绰约的语文,就这样被屠戮了。屠戮语文的,是语文的子孙,是自家人。与语文一起香销玉殒的,是与语文生死与共的思想、精神、智慧和激情。惨遭屠戮的语文,尽管只剩余下一堆的零碎,堆放在曾经有血有肉顾盼生姿的学科座位上,但相当多的同行,却指着这堆零碎告诉他的学生:看,这就是语文。

语文课堂上逝去的思想、精神,我们还有可能在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中找寻回来一部分;逝去的智慧,也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知识学科中重新弥补少许。可是,我们该从何处找回这份消失了的语文的激情呢?

随后,又请语文课代表代为朗诵了《语文只是一粒种子》。我希望,这节课也能成为一粒种子,一粒语文的种子,播撒进学生的心灵中。我将用一年或三年的时间,竭尽全力地帮助这粒种子生长、开花、结果。

高中语文教育叙事(二)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说实话,教育的成功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而且百年才能树人,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工作效果。正因为如此,教师有时也会杀人于无形。一顿粗暴的训斥,一记响亮的耳光,一句嘲讽的话语,甚至一个蔑视的眼神,都会像一把利剑,将一颗透明的心击得粉碎。我亲爱的同行,请宽容一点吧!宽容的老师,才能培养宽容的学生,将来才会形成宽容的社会。如何做到宽容?

首先要容人

老师受学生尊敬惯了(尤其是年龄较大的老师),容易养成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潜意识心态,。社会进入了张扬个性的时代,五花八门的歌星大受青少年欢迎,就是因为他们的音乐迎合了孩子们的叛逆心理。教师如果没有一点容纳异己的量,老是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们那时候……现在,唉!……”成了口头禅,那你一定活得剑拔弩张。

一位学生边听课边喝水,老师勃然大怒,叫学生站起来。学生站起来说了句“老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没有规定上课不准喝水,而且口渴是突然发生的事,难道宁可渴死也要遵守纪律吗?”,然后坦然坐下。老师气极了,把学生叫到我这儿来。我一听,笑了。学生一看我的脸色,神情缓和下来。我说:“我今天要表扬你。”学生一愣,以为我是说反话。“我表扬三点,”我见自己的话收到了效果,再接再厉,“你处处以《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说明你的心里有一根绳子,明确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用理性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另外,你能站起来回答老师,()说明你很懂礼貌,这也印证了你对《规范》的遵守;其次,你很珍惜生命。”学生露出了羞赧的神色,连连说:“老师,我错了。”我反问:“你错哪儿了?”“我不该在课堂上喝水。”我说很好,下去想一想为什么课堂上不能喝水?并把这个观点阐述清楚,写一篇议论文。学生交上的论文,把这件事分析得很透彻:我们的行为除了法律规章必须遵守外,还要符合道德规范,不能以《中学生行为规范》没有规定为理由钻空子。《规范》没有规定上课不准喝酒,你能喝吗?也没有规定不准把宠物带到学校,你能带吗?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毋须规定。

其次要容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们的心目中,老师总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久而久之,老师自己也犯了迷糊,以为自己就是真理,很难听进不同的意见。托尔斯泰老年时说自己一无所知,这不是谦虚,而是自知之明。端正心态,是察纳雅言的前提。一次早读,我走进教室,拿起学生的书,安排早读课的内容。翻到《过秦论》一文,《我看徐秀丽》赫然在目,下面列了我的三大罪状:一、自命不凡,喜欢自吹自擂;二、好为人师,患人之不己知;三、教学经验寡陋,有误人子弟之嫌。

初看血往上涌,再看平静,再看坦然。即使学生说得不够客观,“我不一定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的话不是教训别人用的,更何况学生说的有一定道理。下课了,学生跑到办公室向我道歉,却发现我正在抄写她的话,并且贴在办公室显眼的位置上。以后,我经常用这三点来检视自己,自觉做人有所长进。

再次要容事

窗外飞来一只罕见的小鸟,教室群情哗然,一位学生一边喊“老师,我给你逮回来”,一边扑出教室。好端端的一节物理课泡汤了,逮鸟的学生付出了停课三天、警告处分的代价,因为老师气得发誓再也不进班上课了。

无独有偶。没过几天,老天阴沉了半天,终于飘起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如天女散花。这可是今冬的第一场雪!学生很惊喜,但他们学了一次乖,只是伸长脖子向外望,而不敢轻举妄动。我一看,《赤壁赋》也暂时失去了魅力,便大手一挥:“到教室外去看。”学生一阵欢呼,恨不得想把我举起来扔到空中。三五分钟,学生的新鲜感也就过去了,便自觉地回到教室,准备上课。我并不开讲,而引导学生围绕雪展开联想,几分钟后,拿出练笔本——写。这次作文出奇的好,学生不仅写出自己的欢乐,更多的学生写出了由雪而产生的联想。

魏书生说:“每件事情,至少有100种处理方法。”我选择了一种比较巧妙的方法,《赤壁赋》今天上不成了可以明天上,雪却可遇不可求。宽容,真是一种智慧,使自己处理问题游刃有余。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从语言落实到行动上。把宽容之心带进教育和教学,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反思


篇一:高中语文教育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结束了,反思这一学期的,作一小结,以鞭策自己更好地迎接新一学期的到来。

针对班级中后等学生较多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经常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认为只有语文的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语文教学亦然。

语文教学的脚踏实地还体现在日积月累的坚持性上。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凭小聪明就能学好的科目,必须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我要求每位学生都有一本积累本,坚持积累,争取做到厚积薄发。积累还体现在课外阅读上,争取做到每天阅读一篇课外阅读,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解答试题时能展现出一种从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课下学习的时间主要用于数理化、英语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而现在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学生接触的东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设计上。

当然,语文教学的精华全在课堂上。 一节课仅有 40 分钟,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以致用,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教学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而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师要把课堂 40 分钟用足用好,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老师的本分,老师要对学生负责。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试题的人文特征越来越突出,对学生的感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应的做出改变。我发现在我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 、重分析,轻感悟。

“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学好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品味和感悟。对课文中的精妙的语言,如果教师分析过多,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感悟。比如教学《长亭送别》时,我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对这本文主题和离别情感的分析讲解上,结果整堂课上得索然无味,如果下次再教此课,我会将重点放在学生的频度感悟上,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联想到所学的有关别离的诗文进行对比学习,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

2 、重应用,轻精神。

语文是鉴赏的,也是人文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奠定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为根本。适量地进行专题训练与辅导是不可少的,但不能仅仅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准绳来进行语文教学,更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比如在教学《促织》篇时,我在完成了文言文教学的字、词、句的重点教学后,然后又进行了拓展,给学生补充了《捕蛇者说》,两篇课文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暴,同时给予广大劳苦大众同情,甚至发动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课本的内容。

另外,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课本文本内容的讲解,应重视知识的相关拓展和迁移训练,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学习。

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为新教师,我觉得听课非常重要,有助于教师取长补短,听其他老师的课给了我受用不尽的知识和财富,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听课让我通过认识他人,审视自己,得到了改变和提高。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生就像工厂加工的产品,学生的学习质量决定了一个教师教学行为的成败,体现了一个学校的优劣。学生才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针对语文学科,有不少学生的学习观念仍未改变,认为听与不听一个样,考试即使考不了高分但也不会比别人差多少,带着兴趣学的学生并不多,学习观念的落后与偏颇导致学生阅读量太少,知识面太窄,基础知识相当匮乏,出现许多错别字、错用词语现象,一遇到仿写句子等题就束手无策,作文写作立意不新颖,主题不突出,内容太肤浅,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为老师应负一定的责任,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另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专业水准以及教学艺术,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

总之,教学问题多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篇二: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反思

1.抓住关键,从教师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讲解鉴赏课时,我先从分析《东风破》,《菊花台》这些流行歌曲的美妙之处开始,引起学生的向往,再讲解诗歌鉴赏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便很好。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2、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3.培养学生的几个小习惯。

其一,记的习惯。掌握科学的记忆习惯。科学的记忆方式,无论是联想法,还是其他,记住一条,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考试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其实生命的基本单位不是时间吗?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而且要及时复习,语文不是短时间能出成绩的,但是不要以为一次的好成绩,就忘乎所以。

其二,爱读书的习惯。读中外名着或伟人传记,不要以为名着就是买来放在那里看封面的,而伟人传记,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旧时的说法文以载道是之。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且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从应试来说,也有其现实意义。

其三,动手的习惯:就是写的习惯。很多的学生背诵了不少,口中的话滔滔不绝如绵绵的江水,可是写得时候却如挤牙膏一般,那么平常就写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很多方面的问题。不要以为大作家都了不起,其实还不是都写出来的。

其四,向别人学习的习惯: 善于向别人学,甚至要会“偷”学啊,三人行,必有我师。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也要有的,现今的竞争,让我们不再有“铁饭碗”了,而从实际来说也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其五,怀疑,好问的习惯。改编一个笑话,为什么嘴在耳朵前面啊,就是让你问的,让耳朵在后面好好听的。

4、注重语文的渐进性,通过设置阶段目标,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信心对于高中学生更为重要。高中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简单问题开始,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容易得分,甚至容易得满分,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再逐步过渡到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难点上。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从而,提高成绩。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篇三: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反思

今天是3月8日,很值得纪念的日子。我正在忙碌而有序地思考我的教学,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迎接探索实践前行带给我的心路颠簸。

假如让我重新带高三,在文言文教学方面,我会这样做:首先让学生准备一个厚一点的,纸质稍好点的本子,告诉同学们这个本子将记录我们备考文言文的全部基础知识,以及我们透过文章背后挖掘出的内涵及其对我们思想的影响。其次我在备课方面要加强力度,平时的教学扎扎实实,从知识到能力,从过程到方法,从情感态度到价值观,都要落实在每一篇文章的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熟悉高考的考点,做好高考和日常教学的衔接。最后,是等到离高考还有三个月,基础知识也讲完了,要带领着学生做一个总结,一个很重要的总结,除了知识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习惯、方法、品质的不断规范和强化,然后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提出要求,师生共同去追求知识和能力的一个较高的融合境界。

反思这一年的文言文教学,总体来讲是失败的。基础知识的积累没有一以贯之,到最后就是随便讲讲了之了。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阅读面窄,对文章内容及艺术的把握也很勉强。还好的一点是,平时领着学生做的题比较多,学生虽然对古文畏惧一些,可拿着题还是能对付一二的。可真要面对高考了,师生心里还是没底的。

过去了的不说了,问题是现在,还剩下三个月的时间,如何让学生在这块知识方面有信心呢?老师应该给学生什么钥匙呢?这些又如何该用最少的时间实现呢?

有一个基本的思路是,必须通过做题把知识和能力贯穿进去。问题的关键就是选题,要选高质量的题(做历年的高考题是个不错的选择);其次就是备课的力度,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心里踏实下来。识记的内容,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利用早读的时间加强记忆。学生已没有时间去总结,老师就先列一个框架出来,让学生把日常的基础知识补充进去。

下午有一节课,先把我的教学思想告知学生,取得学生的支持。接下来就是具体准备材料了。初步打算是以高考题为纲,把知识系统化,把古文熟悉化。

下午第一节课,我如实地向同学们阐释了我的文言文教学困惑以及构思。同学们沉默了,我知道他们也有同感,我立即给他们打气,让他们相信师生努力一定可以渡过难关。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在上考场之前,提起文言文或者想起文言文,同学们心里会有底有数,不能马上要上战场了,有同学苦恼地问老师,文言文怎么做啊?那是多让人心惊的事呀。那个数那个底来源于平时老师和学生一起积累的知识以及技巧。这样的话,离考试越近越不会慌,只要反复地巩固积累的知识就行了。还有三个月,我们如何选题?如何巩固知识?同学们动了起来,看来他们看到了希望。我提出建议,高考题质量高,可以主攻,可是19套太多了,时间不够用,需要选作。同学们讨论了起来,我鼓励单独站起来表达。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既然质量都很高,可以选作双号或单号,可是我们可以做完,老师要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评讲,恐怕时间来不及。我当时真的很感动,一是说明学生听懂了我的讲话,二是说明学生站到了我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让我很自豪。我想这不是问题,挑战自己的备考力度是老师的天职。师生达成了共识,夜里有夜自习,就要进入正式演练了。我得在夜自习之前把课备好。

以下将会详细记录9套高考题中文言文部分的讲解过程。

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并能在教学中主动运用。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明确详细概括,涉及到具体的课本内容。督促学生做笔记,还有就是及时的巩固复习识记。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一)

作为一位平凡的小学语文教师,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令人称羡的待遇。然而,我却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生命的价值。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课本即生活的记录。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的整体效益。”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第15课《落花生》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这篇课文,读后问学生学到什么,受到什么启发,从中受到什么教育。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我很喜欢这篇课文,因为课文中里“我”父亲讲了一句话,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而父亲接着说:“对,这就我是对你们的希望。”我教学时重点强调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说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些同学经常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以为自己就很完美,很可爱,这样认为是不对的。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让全班学生知道,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以后要像花生那样不只讲究体面,也要讲内心。而平时的衣着打扮要求整齐清洁就行了,不追求华丽和昂贵。学生时代要讲究勤俭节约,勤奋好学,要把心思花在学习上,而不要花在衣着打扮上,正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讲的“人不是美丽才可爱,而是可爱才美丽”。学习《火烧云》让我们明了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世苍桑,世态变迁,都能从语文课本里找到历史足迹。可以说,语文课本中的佳作,是富含生活浓汁的蜜,越品越有味,越钻研越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教学即生活的阐释。课堂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要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进行阐释,也是对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师生交流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互融。教学《荷花》这篇课文,同样是在欣赏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花,学生的体验却是千姿百态、见仁见智的。有的说:“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 有的说:“荷花,你的美让我陶醉。”有的说:“荷花,我要为你画张画,把你的美永远留下来。”有的说:“荷花,你是美的使者,谢谢你把美带给了我们。”有的说:“荷花,我要赞美你,我要歌唱你。”有的说:“荷花,你出污泥而不染,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有的说:“荷花,你翩翩起舞的姿态真是太迷人了,我一定会梦见你。”这是在融合了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之后和语文的崭新对话。我们完全有理由做出这样的推想:生活中爱画画的盼望着为荷花画张画,生活中爱唱歌的想到了歌唱荷花,生活中爱跳舞的迷恋于荷花的翩翩舞姿,生活中爱读书的折服于荷花的纯洁不染……

阅读即生活的体验。阅读书本,就是阅读生活。《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它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正是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那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当我们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了数遍后,发现这真是一篇精彩极了的文章。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产生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领悟到的东西——爱。我被课文精彩的段落吸引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我们读了这段话,仿佛也领悟了:一个人活着,需要鼓励和赞扬,使自己能鼓起勇气去驾驶生活的小船向前挺进,另外,还需要一种警示的力量,提醒自己小心谨慎,更加努力。缺少前者,可能会失去信心,停滞不前,而缺少后者,则会骄傲自满,误入歧途,后悔一生。当然,课堂中的阅读是极为有限的,必须向生活延伸。大量的课外书籍以及、广告、产品说明等,都可以从中读到语文知识,读到生活的经验,读到人生的哲理。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方法指导,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对生活的各种体验。

作文即生活的再现。作文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再现,是学生审视人生、审视生活所产生的新奇和敏感的真实写照。写作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有理要讲。当前作文的最大弊病就是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造成学生言不由衷、辞不达意,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废话连篇,用文字反映生活的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生活的需要应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目标;同样,语文学习也不能离开生活实践,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我会全身心的地爱孩子,用爱撑起一片蓝天,驱逐孩子心头的阴霾,让每张笑脸在阳光下灿烂。——这是我多年的心愿,为了这个心愿我一直努力的,本人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二)

作为一位平凡的小学语文教师,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令人称羡的待遇。然而,我却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生命的价值。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课本即生活的记录。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教学即生活的阐释。课堂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要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进行阐释,也是对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师生交流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互融。阅读即生活的体验。阅读书本,就是阅读生活。当然,课堂中的阅读是极为有限的,必须向生活延伸。大量的课外书籍以及标语、广告、产品说明等,都可以从中读到语文知识,读到生活的经验,读到人生的哲理。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方法指导,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对生活的各种体验。

作文即生活的再现。作文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再现,是学生审视人生、审视生活所产生的新奇和敏感的真实写照。写作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有理要讲。当前作文的最大弊病就是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造成学生言不由衷、辞不达意,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废话连篇,用文字反映生活的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生活的需要应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目标;同样,语文学习也不能离开生活实践,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三)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在教学中注重教育创新,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发现,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我认为这是对神圣教育事业的负责,对学生一生的负责,我曾经就有过一次深刻的亲身经历,感受到了实行新课程标准教学对学生的改变。让我看到一个学生从讨厌学习到热爱、主动学习的奇迹转变。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记得,一次在接手另一个同事的班级时,同事在对班上学生作介绍时,特别提出了一位男同学的名字对我说:“这位同学情况特殊,很调皮,学习成绩不好,上课爱讲话,还影响别人学习,我曾尝试过找家长、罚作业,晚上家访等方法督促他,期望能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但都无效果,希望你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能有更好的良策”,得到这个消息后,我就特别关注这个学生,经仔细了解,得知该学生父母在外打工,现在本人由外公照顾,个性倔强,但心肠很热,有较强的影响力,喜欢得到别人的关注,针对这个情况,我特意为他设计了一套学习方案,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对他进行引导。首先,我让他担任班级班长一职,激起他的学习兴趣,发挥他的领导才能,并针对该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我就在平常的教学中设疑,在课堂上巧设疑,唤起他的好奇心,增加学习趣味性,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每次课堂上,我都有意识提出疑问让他回答,让他在课本里自行找答案,并激发他的想像力,同时让班上所有学生讨论,彻底改变原来硬性向学生灌输的传统模式,成为与学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的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觉掌握全文知识要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高中语文教育实习心得总结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颇有成就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个键盘无法承载的。这次总结,我就语文教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体会。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我教的是高一〈1〉班,这个班是全校的示范班,他们的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学校教务处的主任,因此颇受关注。加上高一全用新教材,这些都使得我颇感压力。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我一脸的茫然。

见习结束,我们进入国庆假期。利用假期,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一周的备课。设计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同时也是一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一个思路出来了,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经成为我在这一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导老师的赞赏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我的课堂大都采用一种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这里,我只抓住设问析疑这个点谈谈我的见解和感受。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说,具体如何设问、如何析疑是设问析疑的关键。我经常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看作是一曲动人的交响曲,提问则是这乐曲中的旋律。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如教《项脊轩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场面描写的手法以及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把它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为切入口。先叫学生找出过渡句,然后根据过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问学生,作者如何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喜的心情。接着设问文章是不是以喜贯穿全文,转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学生看课文是通过大事表现自己的悲的还是通过小事、生活细节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怀念的。学生轻而易举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们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看看哪处细节写得最好,最感动人,为什么感动你,这就转到了叙事与抒情融合的写法了。整堂课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从问题中找到答案。最后,我问他们你们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写,学会了记物叙事抒情融合的写法。这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确定目标,设置问题内容,设置问题顺序至关重要。

有的时候,不仅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如在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先放录音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录音的感受,得出共同的体会即这篇课文很优美,语句优美,写景优美。然后叫他们找出文中直接写景的段落(第4、5节),接着分析第4节。先明确这类写景抒情散文应抓住文章写了什么,怎么样,勾勒了怎样的意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接着由我带着他们一起分析这一段的月色下的荷塘。自然而然的他们会仿照第四节的分析来自读、分析第5节。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画面想象,通过音乐的渲染,再次把他们拉入了那种意境美。怎么去提问应该说是没有定论的,但一个总的前提是问题得围绕你的教学目标,得有科学的内容。你所提的问题目的是要把学生引导到你的教学目标中来,这是一个大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再考虑如何提问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使问题更有连贯性,使问题更有概括性。

问题提出来了,如何引导呢?首先对学生的发言应该鼓励。发完言后应有恰当的评价。不要小看了那几句鼓励的话,它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有好几位学生在给我的留言本里写道: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谢谢老师对我回答问题的赞美和肯定。我从没想过我还会受人关注,我从没料到我的发言也可以受到肯定。我们需要肯定,需要关注,需要鼓励。这是他们心底发出的话,因此不要忽视了给她们鼓励。

引导可适当启发、点拨。如教《华罗庚》一文时,分析课文结构、解读传主思想、分析文章写作特色时,我都会联系先前学过的课文《布衣总统孙中山》。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启发他们: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布衣总统孙中山》,这篇文章是通过生活中的几个方面表现传主甘于淡泊的品质。那么《华罗庚》还是不是从一个方面来写的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是以时间为顺概括了他一生的经历。我接下来便问: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是漫长的、复杂的,作者是不是只写了传主某一方面的品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由此很自然的转为课堂的重点讨论文章突出了华罗庚怎样的品质,通过什么事怎样来表现的。在上《作文有文采》这堂作文课时,唐突的叫学生分析一个例句的好坏,他会哑口无言,不知从何入手。我会提醒他们例句中用了哪些修辞,哪些修饰词,用了哪些动词,调动了哪些感官,这样写的效果怎样,给人的感觉怎样等等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和点拨。这样不仅使他们学到了作文怎么做到有文采,同时也学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式、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语文学习的方式。由此看出,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了,要通过知识迁移、层层推理、由浅入深等等方式去做适当的引导,要让他们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要自己作答。

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总结。可由老师总结,也可以由学生总结。如我们这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从这节课中你们主要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等,使学生对整堂课的重难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一节课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总结可以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抓住重点,消化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总的说来,从设问到析疑再到总结,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钻研教材的程度、对课堂的驾御能力的高低、教学技巧的灵活处理等等都会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正确的目标,确立好重难点,找好切入口,设计好问题,对学生也要有所了解,要顾及所有学生而不单是那些积极的想发言的学生。一个月的语文教学结束了,我深切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做了,就会有成绩。设问析疑、教师点拨法是我运用得较多的教学模式,它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成功,让我很有一种兴奋感和成就感。当听到指导老师非常好的评价时,当学生不约而同的说老师,你的课让我听得入迷了,你是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欣慰,有了这些,再多的辛苦算什么。

这次实习,听过十几位老师的不同的授课方式,吸取了许多的经验,发现每个老师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我才明白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应该说这次实习,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而是使我那种教师应该塑造个性化教学的观念越来越明显、清晰。语文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学科,是一门艺术课。怎样上好它,每位语文老师应该根据个人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塑造并保持自我丰满的教学个性,以求得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学习更加主动的学习、自主的发展。

语文教育叙事故事


语文教育叙事(一)

新学期又开始了,打开新领的语文教本,心想,忙乱繁杂的工作常常叫人筋疲力尽。但工作重点应明确,上好课,教好书。还是趁着学生们还没有上课,自己要把课本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确定本册的教学重点。

我翻开语文课程标准,仔细的阅读分析,试着从中找到 本册教学重点,理清这册的教学总体思路。仔细学习了新课标,学习之余觉得找到了些感觉,思路逐渐的明晰起来。于是,我制定了本 册的总体思路:

一、以识字、写字为重点。

识字以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为主,鼓励学生课下识字,加大课下识字的数量。写字在以前的基础上,重点要求学生把字写美写好,提高审美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对这方面的教学和评价要和有趣形象的游戏、活动等结合起来,以适应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以自学为主,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二、抓阅读教学

继续定位在“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表达方法。”“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等一些基本的做法上。与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品味好词佳句,作则者写作方法”我的想法是努力把理解词句做的趣味些,浅显些,和缓些,本册书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西部大开发,走进四大古典名著,人物描写,综合知识。我准备在四大古典名著这一单元扩展课外知识,让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古典名著。积累成语,名人故事,,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让学生自己主动收集。

三、重视写作教学

这学期我打算用各种趣味的活动、方法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写作。重点不在写了多少,而是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写作的兴趣,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写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让他们能自发地去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

四、注重口语交际

根据经验,我们除了完成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外,把练习的重点放到课下(课间师生间、同学间的练习)、课上(课上回答问题时对口语交际的引导)与阅读结合(读书讲故事)。在口语交际中,我上半年讲了读书的乐趣,走进伟人毛泽东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这半年继续发扬。

五、搞好综合性学习

根据实际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以大语文观为背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走进《西游记》,谈感受,写等。计划制定出来了,但是怎样实施还是要动脑子的,不过,我可以有信心的走进我的学生中间了。

语文教育叙事故事(二)

我是一名经验并不丰富的年轻教师,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在思索:教育到底是什么?不是简单的教学,也不是简单的育人,而是教学与育人的结合,并将爱进行到底!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教师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就很伟大,是博学和无私的象征,于是长大后想成为一名教师的思想一直在我幼小的心底萌芽,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的矛盾和抉择,果断地选择了师范!在整个教师成长的塑造期,我积极地参加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因为,我知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我拥有了一桶水,我才能给我的学生一碗水,给他们一个源头活水!这就是爱,对于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负责!一个老师只有不断努力地去学习,才能成为学生攫取资源的一个仓库!

我们教师,在学生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赞扬声中,我们该怎样真正地去回报我们学生给予我们的爱呢?如果爱可以用简单的几句嘘寒问暖代替的话,那么爱的分量就太轻了,他承受不了社会以及历史的磨练!爱,要落实在热情,思索与点滴中!对于教育事业,你只有拥有了饱满的热情,你才会将你的爱释放给你的学生,而且那是情不自禁的释放!

帮学生解决学生最棘手的问题,排解他们的烦恼,就是爱的最大展现!我们可以做很多,多思考一下教学过程,怎样使每一个环节都是快乐的,有效的!学生不喜欢背书,()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背诵接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不喜欢做枯燥的练习,改变一下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让他们回家看场球赛,写个现场报道,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又不至于太没有乐趣!上课的时候,不一定要追寻正确答案,和学生一起研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掌声,把每一次表达爱的机会发挥的淋漓尽致!因为,我们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喜欢你,而是喜欢学习!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有一篇课文《纸船和风筝》。文章向我们讲述了松鼠和小熊本 来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可后来由于一件小事,他们的友谊破裂,后来又和好如初的事。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从开始好朋友在一起的开心到后来分手后的痛苦、难过呢?我想到了艺术语言──音乐。课前,我经过一番精挑细选,选择了两曲最能贴切表达出文章意境的乐段,并反复在音乐前朗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上,简单的导语后,我便开始为学生范读课文。在轻松、活泼的乐曲声中,小松鼠和小熊一对好朋友在森林里尽情地享受着友谊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突然,响起了低沉哀婉乐曲,我也饱含深情地朗诵首:“可是有天他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那欲断欲续的旋律更加烘托出了两位好朋友分手后,两人各自所受到痛苦。我边读边观察着学生们的反应。起先,生性活泼的他们也不乏有交头接耳的现象。随着我的朗读渐入佳境,随着乐曲与课文内容的有机结合,他们洞察到了,感受到了些什么,静静地体会着。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心在震颤。当我饱含激情读完最后,看着学生我不由得愣住了:好些孩子两眼通红,揉搓着鼻子抽泣着。这时,我们班的一位小女生,两眼含着泪水站起来,说:“董老师,小松鼠和小熊最后能和好,我真替他们高兴。我也想对程雪珍同学说一声对不起,请原谅我上次不小心把她的自动铅笔弄坏了。”我班的程雪珍同学这时也坐不住了,她“腾”地站起来,对她说:“不,我也有错,我不该后来把你的书扔在地上,也请你原谅我。”话音刚落,课堂上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对好朋友就这样冰释前嫌,和好如初了。啊!这是音乐的力量,这是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是爱的力量!

班上的于涌浩同学父母双双外出打工,这孩子在书写上似乎有点障碍,学习学的很吃力,因此我经常性的找他谈心,还买了一本字帖给他,教他写字的技巧,现在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字迹也比以前工整漂亮了。有一天,他尽情不自禁的对我说:“老师,谢谢你!“从这句话里让我知道他已感受到我的爱,同时也以爱回报了我;程笑同学从小就说话口齿不清,我在课堂上给他比别人更多的照顾,教学生总是让他先发音,力求使他发音正确,全班同学一起鼓励他,现在他已经能流利的朗读课文了;洪旺同学是新转来的学生,我经常教育同学们不能歧视他,要多关心帮助他,现在他也可以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学习成绩从51分考到了80分了,这真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他们的进步让我知道,爱具有无穷的力量,能使每一位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班上,有一个从齐家转来的小女孩名子叫陈悦,由于母亲在一次车祸中不幸生亡,所以性格变得很孤僻,语文的底子很是薄弱,在几次默写中,红叉满眼,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很着急,不是着急她会拖我们班的后腿,而是着急她会由于一次次地失败而放弃学习!我决心帮助她,哪怕从最简单地教起!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一个生字词,一个拼音地教,把每一个字帮她分解了写了教她,帮她联想相近的字词!在这个过程,她哭了,哭的很伤心,看到这样的情形,我没有说过多的话语,只是递了张面纸给她,说了句"老师是你的朋友,有困难找我!"第二天,这个学生写了份信夹在作业里交给了我,她和我讲了一些她家里的一些情况和她在以前学校的学习状况,最后还说了很多感谢我的话,看后,我很欣慰,我知道又履行了一次做教师的权利!在后来的日子里,女孩也由原来的闷闷不乐而活跃了起来,融入了班级!有次,在早读课时,她居然主动和我交流,说她把<长相思>读了十几遍了,都不会背,从她焦急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了她对学习的渴望!我微笑地对她说,"不着急,老师上课教你唱歌背,包你两遍就会!"女孩用惊异的眼光注视着我,"唱歌?"上了课后,我便教他们唱歌,配上音乐《山迢迢水迢迢》。学生接受地很快,因为这是他们所感兴趣的!课后,我问她有没有会背了,她很高兴地回答我道。会了!就这样,我没有做什么,却让学生感受到了爱。无时不在,只是披了件语文的外衣!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我时刻牢记这句名言,要求自己诚实,公正,体贴学生,成为全班学生都喜欢的好老师……

一天,上课铃声已经响了,我正在上口语交际课,这时,门外响起了一声微弱的"报告",我看着她,含着泪,眼眶红红的,我猜想她肯定是受到老师的批评了,()我示意她进教室,见于是课堂,没有直接询问,便继续上课了,我让学生思考问题,这时,我发现刚才那个哭泣的女孩的同桌正在写些什么,象是一张小纸条,凭着儿时有过同样经验的直觉,我想那肯定是要写给那个女孩安慰她的,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如果我是那个心灵受伤的女孩,在有人安慰的时候,我肯定会更加感觉到伤心,于是,我用目光告诉那个正在写纸条的学生,朝她摇了摇头,她似乎意识到自己违反了课堂纪律很羞愧,也似乎明白了我的用意,将未写好的纸条塞进了笔袋中!借着本课的教学目的,我又说道:"在与人交际的时候是需要分清场合和时间的,同时要安慰一个人是需要技巧的!事实上,我相信每一个人在受到打击的时候是可以自我调节,她会重新站起来,做到更好!"这时两位同学都知道了我的指向性,也调整好了心情,积极地投入了课堂!有时候,爱是一个默默的行为,它可以在默默中感化每一个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爱的故事,教师爱学生,学生爱教师,这是一种天然的默契!我们通过课堂互相馈赠着彼此的爱,从爱生的每一个行动中,我们也体会到了爱的魔力,它让你快乐,让你周围撒满爱的阳光,让我们将这爱进行到底!

语文教育叙事故事(三)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莘亭街道中心小学 李美玲

关于阅读,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这样写道:“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教师适度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有成就感,有成功的喜悦。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夏天蚂蚁忙的热火朝天,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而到冬天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而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又冷又饿的故事。故事生动有趣,文字简洁明了,是一篇小学生非常喜欢的课文。

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时,我由“夏天真热”让学生去体会夏天的炎热。因为正处在夏季学生都有切身的体会。我让学生来做了一次大扫除,有的认真干,有的偷懒。我引导学生都认真做,在课堂上全班学生,很自然地体会了夏天的炎热。接着引导学生朗读,当指名读时,好多学生都能把“夏天真热”重读了,基本达到了有感情的朗读,我适时给予了表扬。在此基础上,升华问题“夏天这么热,蚂蚁都干了些什么,难道他们不怕热吗?”通过观察图片来理解文字,并且使学生通过蝈蝈的行动再次感悟到夏天的炎热。对课文的朗读就更能把握住了。

讲到冬天时,有一句“西北风呼呼地刮了起来。”时,我引导学生来学一学西北风,我让全班学生都来吹,出的不够大的再猛用力。真正的让学生感觉到风的大,而这时的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我又让学生学了学它们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有的学生扮演的太像了。接着我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读这篇文章,学生很快读懂了这篇文章。

一年级的课堂教学是最难进行的。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更加感悟到对于低年级学生,光讲解或者直接让他们朗读课文是不行的,更多的时候应该先从直观的下手,或者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怎样才能在一年级学生的课堂上贯穿新课标所倡导“以读为本”呢?教师引发学生读的兴趣和欲望显得尤为关键。在这两个片段的教学中,我采用抓文中的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品读“呼呼地刮起来”感悟西北风的厉害。通过品读“通过对比”, 感悟蚂蚁和蝈蝈的不同,随着学生对一些重点词句理解的加深, 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课文所描绘的图象,在他们脑海里就逐渐清晰起来, 这时朗读便水到渠成,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过来又促使学生感悟。 在指导朗读课文时,我没有直接就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而是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受,再让学生来读,这样就能很好的把课文读好了。

中学语文教育叙事


中学语文教育叙事(一)

我担任初三班的和工作,对所带的班级我信心满怀,大部分都是从初一带上来的,互相都很熟悉,因此,我感觉不到肩头担子的沉重。然而,刚开学不久,我发现班上学期末新传来一个学生自信心严重不足。

张志富是一个农村来的孩子,父母离异,他母亲带着他和弟弟两兄弟来乡里打工,生活十分贫困。正因为这样,他的性格内向,平时都不爱与同学交往,很少说话,上课从不发言,偶尔被点到名时,也是脸胀得通红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正因为这样,他的学业成绩很不理想,同学们看不起他,更不愿与他交往,自然,他也就更加孤僻,沉默寡言了。他的成绩也越来越差,进入初三时已跌到了班级的最后,没有一门功课及格。他已经变得上课不敢抬头,走路不敢抬头了,原先仅有的一点童稚的微笑也从他的脸上消失了,剩下的只是满脸的木讷。随后,他不交作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即便是交了作业,也经常是交的空白本。任课老师跟我反映他的学习情况,都认为他已是无药可救了,作为他的班主任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呢?连我也放弃他吗?如果那样,他真的没有希望了,不久他就一定会辍学,不行,无论如何我得帮他。怎么帮呢?为了帮助他摆脱困境,同时又照顾他的自尊,我开始不动声色地实施起自己的计划。我把他的座位往前调了几桌,又把班上上进心强、成绩优异且待人热心的一位学生安排跟他同桌,暗中拜托那位学生帮助他,上课及时提醒他集中注意力,他上课听不懂的知识,下课后耐心给他讲解,平时多和他交流,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向。刚开始,他的表现确实有些起色,上课趴在课桌上的现象少了,一些较简单的习题能完成了,课间也能看到他与同学交流了。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他又打不起精神了,上课又开始趴在桌上,有时还睡着了。缺交作业的现象又严重起来,他的同桌也有意见了,经常跟我告状,他又不听课了,他总想抄作业,耐心给他讲习题,他还有意见甚至还发脾气,同桌不愿跟他坐了。是怎么回事?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放弃,他真的没有希望了。我现在已不仅仅是关心他的成绩,我更关心的是他的身心能否健康发展,他是否还能有竞争、拼搏的信心和勇气,而这些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他还要生存,前面还会有更激烈的竞争在等着他,如果,他从此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那今后的路他该怎样走!我告诉自己,现在只有我能帮助他,我必须帮助他!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相信他的再一次变化也一定事出有因。看来,要帮助他,还得找到让他变化的根源。这次,我没有让他到喧闹的办公室,而是和他来到了校园内最清净的地方,我和他做了一次长谈。这次,他对我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他说近来来自家庭和学习的压力太大了。家里,妈妈为了抚养他们兄弟俩,虽然起早贪黑,还是挣不到足以维持他们生活的费用,而与他同年级不同班的弟弟一点儿也不听话,整天往外跑,生活的压力使得他妈妈的脾气变得很大,而家里只有他能做出气筒,作为长子,他很想为妈妈分担生活的重担,可他什么也做不了。在学校,他的学习很差,因为基础不好,现在到了复习,他什么也听不懂,他很努力地学习,可自己再怎么努力,成绩也还是没有提高,所以,他的心情很不好,他已经没有信心再读下去了,他想辍学算了。他把头埋得很底,但我还是听到了他啜泣的声音,他哭了。面对如此柔弱、无助的孩子,作为班主任,我感觉到了内心的疼痛,他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而他现在这个样子,还能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吗?我感觉到自己担子的沉重。等他讲述完后,我也真诚地提出了想帮助他的愿望。我从他的个人前途、他对家庭的责任说起,给他举了一些与困难作斗争的典型事例,劝他鼓起勇气,学习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学习也并不是唯一的出路,除了学习,其它的事他都能做得很好,关键是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相信自己,努力了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搞好学习,挑战中考,这不仅是能不能毕业,能不能考上高中的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今后有没有信心去挑战困难,直接影响到今后的生活态度,在这人生的关键时刻,千万不能气馁,无论如何都应再拼搏一下。我对他说,学习上的困难,只要他自己愿意去解决,老师和同学都会尽全力帮助他。生活上的困难,老师也会尽力帮助。他答应了我,他再试一试。把他送回教室后,我又开始计划下一步。与他家长联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建议他的家长在他中考冲刺的关键时刻多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多鼓励他,尽量不要跟他抱怨生活的压力,给他提供一个比较安静适合学习的家庭环境;向学校申请,考虑他的家庭困难情况,适当减免他的一些费用,得到了学校的支持;跟任课老师商量,量体裁衣,单独给他制订一个辅导计划;找班干部开会,在班上成立一个帮扶团体,及时帮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变化。一切工作就绪,我开始等候他的进步。确实,情况马上有了变化。他一下子成了大忙人。上课忙于听课、做笔记,以前的懒洋洋不见了;下课忙着穿梭于各办公室,只见他拿着教科书、作业本一路小跑,只要有机会,他就向老师请教,有时候为了弄懂一个问题,他要反复跑上好几次办公室。任课老师跟我说,他毕业有希望了。

他的每一点变化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总及时对他的进步进行肯定,及时传达老师对他的表扬,鼓励他继续努力。以前他从不敢开口的英语现在他敢说上几句了,也敢上讲台演练数学题了,他的眼神不再飘忽,他的脸上有了自信的微笑。尝到了甜头,他更加努力了,学习更加认真了。办公室里老师们谈论最多的是他,都佩服他的勤奋、肯钻,都说他毕业毫无问题了。作为他的班主任,我真为他高兴。这段时间的磨练,培养了他做事认真的态度,增强了他的自信心,相信认真和自信将给他带来一生的好运。

中学语文教育叙事(二)

转眼间,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快三十年了,在这段日子里,我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回首细想,虽然我的学生们不一定都成为语文拔尖的孩子,但起码会成为有语文涵养的孩子。

由于农村小学教育现存的一些客观问题,导致我接手这些孩子时,他们的小学基础参差不齐,居然还有语文拼音不过关的孩子,这一点是大学毕业不久的我所不曾想到的。面对这一让我挠头的问题,我曾经试着用下课时间给班级那些基础特别差的孩子辅导拼音,但收到的效果甚微,一是因为学习拼音是个很枯燥的东西,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二是课余时间毕竟有限,想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学习一年的东西真的很困难,不久我就发现,我的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于是,满腔的热情被当头一盆冷水泼下,把我浇了个透心凉。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班级中拼音基础最差的学生修文龙的拼音水平竟然突飞猛进,我百思不得其解,通过和他的谈话我知道了并不是因为我给他“吃小灶”使他的拼音进步,而完全是因为我的一句即兴发挥的话。

记得那是十月份的一天,我正在讲台上讲课,双眼无意间瞥向窗外,当时正直一阵秋风吹过,校园内的柳叶随着瑟瑟的秋风四处飘洒,于是我情从中来,对学生们说:“秋天,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它们活跃在诗人们灵动的笔尖,镌刻在读者们的心怀中,在杜甫的眼中,秋天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凄凉;在毛泽东的笔下,秋天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壮丽;而在刘禹锡的心中,秋天则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可以说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东西会有不同的情感,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的那样:‘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修文龙对我说,就是因为当时我的这番即兴讲演,使他知道,原来描写秋天的句子可以这么美,不再是只有小学时的“丰收的秋天”,“金色的秋天”那些枯燥干瘪的字眼,他说他第一次领悟到语文的魅力。于是自己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语文,让自己也能写出那些美好的句子供后人传诵。但他也深知拼音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想要在语文上有所见地,总不能连拼音都不会啊,从此以后,他就专心致志的研究起拼音来。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真的没有白费,()他的进步也映在了全体学生的心中。

修文龙的进步并不是因为我的课外辅导,而是因为他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正是因为他发现了语文的魅力,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真的印证了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教授知识虽是老师的职责,但培养兴趣才是老师教学真正的成功。

经过这件事情后,我慢慢的将我的和目标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上。让我忧虑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像修文龙同学那样仅仅因为一句也许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诗词就对语文产生兴趣,要知道,班级中语文成绩拔尖,日常积累丰富的学生大有人在,我深知,这些优等生们的成绩好很多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个学科,而是只是想要有个美好的前程才捏着自己的鼻子逼迫自己学习的,我不希望他们在语文学科上也是纯粹的为了考大学而机械的学习,我要让他们把学习语文当做一种快乐,成为一种享受,因为我认为语文教育的真谛并不只局限于教授语文知识,而是让他们通过学习语文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文化,塑造他们的灵魂。

当然,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任重而道远,其中的欢乐痛苦也会不断交替上演,但如果我们都能怀着一颗坚定负责的心态去教导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真正地走进语文,喜欢语文,不难发现,我们在教授给他们语文知识的同时,竟重塑了他们的灵魂。我想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中学语文教育叙事(三)

我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有一位农夫住在山坡上。他一年四季都用两个罐子挑水,其中一个水罐买来时就有一条裂缝,而另一个则完好无损。好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回家,而有裂缝的水罐回到家时,水就只剩下半罐了。因此,那个可怜的有裂缝的水罐总为自己的天生缺陷而感受到惭愧。农夫知道后,就对它说:不要难过,在我们回家的路边开满了美丽的鲜花,难道你没有注意到这些花只长在你这边,并没有长在另一个水罐那边吗?这是因为我知道你有裂缝,就在你这边撒下了花种。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从你的裂缝中渗出来的水就浇灌了这些花。这山上的小路很多,却没有哪一条像我们走的这条一样,有一边开满鲜花。有裂缝的水罐听了,高兴的笑了。这位农夫“宽容的爱”让我很有感触。他想用自己的“偏心”帮助有裂缝的小水罐丢掉自卑,树立自信、自尊,从而使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它的这种“心计”谁能说不高明呢?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又何尝不需要这种“宽容的爱”呢?我们的学生当中,那些学习有困难、性格有偏差的学生,他们不就是一个个有裂缝的“小水罐”吗?

我现在当老师快两年了,凡是见学生有不良行为时,总忍不住立即就当面批评教育,还觉得这是自己工作做的及时、认真负责的表现呢!

我以后要尽量与学生处好关系。做学生的朋友。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用自己的师爱打动学生。我记得前年我新带了一个班级,主任说你一定要多想些办法,这个班的孩子比较顽皮,平均成绩是学校最差的……

我通过两周的教学观察以后发现,这个班的孩子都很有个性,新换老师了,我了解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在了解我的性格,一部分同学不爱写作业,作业老是交不上来,我在交来的作业上写上对他们的评价(比如:你的作业写的和你人一样漂亮。小帅哥,你的表现真不错。还画他们爱的笑脸等等)。第二天作业发下去以后,同学们看着我对给他们的评语高兴的不得了,不交作业的同学看到这种情形,把作业也交来了,我当然也是个个表场,写上他们喜欢的评语,画上他们喜欢的笑脸。作业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负担,而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哪一天我作业布置的迟了,他们会主动问我,老师作业是什么?我要让他们每个同学都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每一个的,没有偏爱谁,也没有冷落谁。

有一个女同学特别爱打扮就是不爱学习,同学们都笑她。有一天她哭着找我说,一个调皮的男生在那么多同学面前说她光知道外表美,是个大笨蛋,我安慰她说,你不用哭,我会替你出口气的。在一节课的后三分钟,我和同学们打了个赌,你们说某同学不爱学习,只知道收拾外表,我觉得你们错了,其实这位同学特别有天赋,画画的很美,舞也跳的很美,是咱们班难得的人才。如果她期中考不好的话,我请大家吃好东西。这位同学没有让我失望,期中考试中成绩有很大的进步,英语是班上第二名。这位同学在教师节还给我送了一束鲜花,上面还写了这样的话:谢谢老师对我的信任,原来我并不比别人笨,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祝老师节日快乐!

当我们能真正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并做学生的朋友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和学生的关系处好了,就要更好的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去。我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干一行爱一行,用自己深厚的学科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