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小蝌蚪 > 导航 >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小蝌蚪,2024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小蝌蚪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小蝌蚪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同伴间相互谦让的美德。

2.发展幼儿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记忆重点情节。

活动准备:

课件《小熊的客人》、小熊、大象、仓鼠头饰图片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三只熊》,引起幼儿兴趣

嗨,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熊。今天我请来了两位客人,它们是谁呢?出示小仓鼠和大象图片,引出活动内容.

二、展开

1.老师通过提问:如果有一大一小两个凳子请他们坐,谁坐大的、谁坐小的?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节。咱们小朋友真棒!知道小仓鼠要坐小的,大象要坐大的。那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的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小仓鼠和大象去小熊家做客的事。咱们来看一看,事情是不是像小朋友讲的那样呢?小熊为他们准备了好多东西呢,它们又是怎么分的呢?

2.放课件,讲述故事《小熊的客人》。

3.出示挂图,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今天,我还请来了我的好朋友一起来做客。喵,喵,喵,小猫说:小熊你好!小熊说:小猫,请你吃鱼!汪,汪,汪,小狗说:小熊你好!小熊说:小狗,请你吃肉骨头!笃,笃,笃,小兔说:小熊你好!小熊说:小兔你好,请你吃萝卜!小猫、小狗、小兔对一齐对小熊说:谢谢你,小熊!

4.小熊请来了那些客人呀?(幼儿回答)

5.你觉得客人们和小熊有礼貌吗? 你从哪里看出有礼貌的呀?(教案出自:.教案网)(幼儿回答)那我们要不要向他们学习啊?

6.继续欣赏故事。

7.提问:故事中是不是小仓鼠坐了小板凳,大象坐了大板凳?

8.小熊还为他们准备了什么?这些东西他俩是怎么分的?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记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可以边提问边放课件中相关的情节)解决活动的重点。

9.提问幼儿你喜欢哪个动物,不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通过引导使幼儿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团结友爱的道理。解决活动的难点。

10.咱们小朋友是不是都愿意做一个谦让好宝宝呀?那咱们平时吃饭的时候,放在盘子里的包子、油饼能不能挨个摸呀?请小朋友拿勺子的时候能不能挨个挑呀?玩玩具的时候能不能抢呀?让幼儿明白这些都是不谦让的行为。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给故事起个名字

四、结束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掌握小蝌蚪的形态特征。 2.能画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动的情景。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蝌蚪和青蛙 2.水粉颜料、画纸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小蝌蚪,并引起幼儿的回忆。 1.春天到了,池塘里又出现了一群可爱的小精灵,他们长着圆圆的脑袋,身穿黑颜色的衣服,留着一条短短的小尾巴,悠闲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小朋友来猜一猜它们是谁啊?(小蝌蚪) 2.出示小蝌蚪的生活环境。 师: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呀?(圆圆的脑袋,有个长尾巴)你知道小蝌蚪游动时尾巴是怎么样的?(扭来扭去,弯弯扭扭)请幼儿用肢体动作学一学。 二、教师边讲边示范,幼儿练习。 1.今天我们用手指头来画小蝌蚪,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 2.教师示范画小蝌蚪过程: (1)伸出食指沾一下颜料,点到画纸上。 (2)抬起手指头用指尖轻轻地拖出一条尾巴。 (3)出现了一条红颜色的小蝌蚪。 (4)再出现一条蓝颜色的小蝌蚪。 要求: (1)换颜色时手指头要用抹布擦一下。 (2)伸出手指头沾颜料。 (3)点在画纸上。 (4)用指尖轻轻拖出尾巴。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结束 1.小朋友画的小蝌蚪在快乐的游戏呢,小蝌蚪们可高兴啦。 2.趣味练习:蝌蚪变青蛙你们想看一看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吗?带领幼儿观看蝌蚪变青蛙的视频。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会沿针孔轮廓撕蘑菇伞,掌握撕的技能。 2、激发幼儿相互合作,帮助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大背景图一幅(图下防有兔妈妈和小兔劳动的场面,图上防画有乌云雨点。) 2、两张半幅图(一张是阴天,一张是晴天,可覆盖大背景图的上方。) 3、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大纸一张,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幼儿操作纸若干、浆糊、抹布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音乐做律动进教室,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大背景图(晴天覆盖乌云和雨点) 1、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天气怎么样? 提问: (1)呀!一会天气要怎么啦? (2)小兔们淋了雨会怎么样? (3)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能使小兔们淋不到雨呢? 3、教师小结幼儿的办法,那我们一起来做伞送给小兔们,好不好? (三)教师讲解示范撕伞的方法。 (1)教师着重示范讲解撕伞。 (2)伞撕好了,那怎样送给小兔呢(启发幼儿说出伞应送到小兔的头上方)?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的要求(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卫生)。 (2)幼儿操作,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3)教师表扬鼓励相互谦让、帮助的幼儿。 (五)活动评价。 (1)小朋友们看,哪一把伞最好看?为什么?(幼儿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和希望) (2)刚才呀!小兔们得到了我们小朋友的帮助,他们非常高兴,还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呢!那平时别人有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对,不管是谁得到了别人的帮助都会很高兴的,你们愿意帮助别人吗?

活动延伸: (1)在美术区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轮廓纸,继续提高幼儿嘶和贴的技能。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帮助。

查看全文>>>

活动目的: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黑色颜料、毛巾、图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魔术变变变》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刘老师,今天刘老师要教你们变魔术你们想学吗?(讲师将玩具藏在身后再变)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图片。

师:今天刘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猜猜会是谁呢?请看,你们认识它吗?原来它的名字叫小蝌蚪。我们一起和小蝌蚪打声招呼吧。(教案出自:)小蝌蚪有圆圆大大的头和细细长长的尾巴,(边出事蝌蚪的头和身体)你们看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样的?哦是弯弯的,原来小蝌蚪在游动的时候尾巴是弯弯的(波浪线)那小朋友们猜猜,小蝌蚪休息不游动的时候尾巴是怎么样的呢?教师边给幼儿看图片,边在黑板上贴出蝌蚪休息时候的图片,尾巴是直直的(直线)。

三、教师范画。

1、 教师出示绘画底图,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图上画了些什么?图上有小石头,和漂亮的水草可是可爱的小蝌蚪不见了,那怎么办呢?

3.启发幼儿思考怎样才能找到小蝌蚪三、教师示范讲解手指画--小蝌蚪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师:小朋友都想出了许多好办法找小蝌蚪,许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手指就能马上找到可爱的蝌蚪宝宝。你们看!

2.教师示范讲解手指画的方法。

①教师示范:用右手大拇指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教案出自:)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建议:教师先用大拇指示范,再用小拇指示范)②讲解尾巴的画法。

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也可直接用黑色水彩笔进行添画。

③引导幼儿区分两只小蝌蚪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小、尾巴的不同)④教师介绍手指画,及绘画时应注意的事项:蘸有颜料的手要用毛巾擦干净,不能擦在衣服裤子上。

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幼:手指师: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四、 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毛巾纸擦一下手指。

五、幼儿进行手指画,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十个手指都可以进行点画)

六、评价和欣赏作品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尝试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方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尝试画从左往右画短横线,添画出清清的小河水。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作画工具作画,并培养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勾线笔、课件。

2、在自然角内提供小蝌蚪,供幼儿观察,了解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重难点:幼儿尝试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方法画出各种方向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观察小蝌蚪的样子。

1、春天到了,你看到了绿色家园里有哪些变化?

2、春天来了,老师也用相机拍到了一个好朋友。

观看flash小蝌蚪,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

3、提问:

1)它们在水里干什么?

2)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教案出自:)引导幼儿说出大脑袋、细尾巴。

二、演示讨论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方法画出各种方向的小蝌蚪。

1、教师示范:(手指压印),咦?它的尾巴应该在哪边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几种不同的方向,并尝试用曲线表示尾巴。)

2、请一名幼儿上前示范,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假如小蝌蚪要想不同方向游,那它小尾巴的方向应该怎样画?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添画小蝌蚪的尾巴。

3、小蝌蚪很喜欢游水,我们在小蝌蚪的身边从左往右画一些清清的小河水(示范画短横线)。河里的水很多,所以要画许多许多的短横线。

4、小蝌蚪在水里游呀游,游得真高兴。

三、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创作表现小蝌蚪的各种动态。

四、作品展示欣赏作品,并一起看看讲讲。

教师预备贴有青蛙的大展板,请画好的小朋友送自己的小蝌蚪到青蛙妈妈的怀抱,并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幼儿作品。

查看全文>>>

设计意图: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一天班上有位幼儿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很好奇地围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小蝌蚪黑乎乎圆圆的真可爱后来有位幼儿告诉大家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们很奇怪小蝌蚪没有大眼睛、绿衣裳也没有四条腿怎么会是青蛙呢?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因此,特意设计了春天的小蝌蚪活动教案,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 (1)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评:教师边用优美的话语进行描述边画,既把幼儿引入了一种情境,又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引导幼儿说出手指)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评:此环节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画的概念,教师的示范与语言的叙述结合起来,使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画的概念。)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往不同方向)(评:教师适当的语言引导使幼儿很清楚地就了解了蝌蚪的不同姿态,为下面幼儿在自己作品中描绘蝌蚪的动态埋下伏笔。)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2)讲解尾巴的画法。 a.请幼儿来添画尾巴。(评: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幼儿提供了尝试、探索的机会,满足了幼儿主体需求。) b.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评:在幼儿尝试的基础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再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根据故事的发展表现有情节的画面。 2、学习表现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大胆添画与情节有关的事物。 3、与同伴协商,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连环画故事书,了解什么是连环画。 2、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对股市情节比较熟悉。 3、故事磁带和动画片,图画书《小蝌蚪找妈妈》。 4、图片:鸭、鱼、龟、鹅、青蛙。彩色笔、纸、订书机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动画片并讨论。 教师: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找妈妈时先遇到了谁?后遇到谁?是在什么地方遇到的?这些地方有哪些景物?最后他们找到妈妈了吗? 2、请幼儿欣赏图画书,边思考边讨论绘画方法。 教师: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呢?小组合作时怎样分工?一共要画几张?有哪几张?每幅图上可以画些什么?怎么画?除了动物,还能画什么? 教师出示一本图画书u,提醒幼儿制作完整的连环画。 3、播放故事,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 难点: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4、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教师评价。 教师:你们小组是怎么合作制作连环画的?哪一组的连环画画得最好?为什么?你们是怎么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的?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小蝌蚪的特征。

2、乐意和教师一起表演,感知体验自由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准备】课件:趣味练习--养蝌蚪

【活动过程】

1、出示趣味练习卡,幼儿观察小蝌蚪。

师:画面上有什么?(教案出自:)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2、认识小蝌蚪的特征

小蝌蚪的头长得什么样?

有几个黑油油的眼睛?

小蝌蚪的后面有几条尾巴?

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游的?

3、请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的动作。

4、师:我们看看小蝌蚪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观察图片了解小蝌蚪长大后变成青蛙。

5、师: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我们来画很多的小蝌蚪,把它们放在池塘里好吗?

6、幼儿画蝌蚪,用线条画出大大的脑袋,小小的尾巴。

7、养蝌蚪,把幼儿的作品放在展板上(池塘)。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知道声音有高有低,通过上台阶和下台阶来感受音阶的上行和下行。 2、在愉快游戏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感受三拍子,能够用轻快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绿色皱纹纸在地上布置成一个大的五线谱、电子琴、泡沫垫子一人一个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在《do re mi》的音乐中引领幼儿走进音乐世界。 2、通过游戏《小动物走台阶》,感受音阶的上行和下行。 3、练声。 小动物们,我们一起来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唱音阶吧! 0 0 0 0|0 0 0 0| 1 2 3 4 | 5 6 7 1 | 1 7 6 5 | 4 3 2 1 || 小老鼠唱音阶 :吱 小狗唱音阶 :汪 4、学唱新歌《小蝌蚪音乐家》 (1)设置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新歌的兴趣。 (2)说歌词 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啊?(小蝌蚪,小蝌蚪,细细尾巴,圆圆头。) 你们是怎么游的啊?(上上下下水里游,) 像在干什么?(跳跳水中芭蕾舞。) 小尾巴怎么跳的啊?把水波变成了什么?(抖抖水波五线谱)我们小蝌蚪在五线谱上像什么?(好像一个一个的音符)。 (3)范唱 (4) 范唱第二遍,让幼儿自跟着音乐在音乐河里玩,并表现好音阶的部分。 (5)学唱新歌 (6)游戏,边游边唱

查看全文>>>

这篇《幼儿园小班故事教案:小铃铛》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分享,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2、初步培养幼儿对故事中语句的理解能力。 3、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丰富词汇:圆溜溜、亮晶晶。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2、小铃铛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 出示小铃铛 提问:这是什么? 教师:这是小花猫的小铃铛,真好玩。如果你想玩,你会怎样对小花猫说呢? 小花猫会不会把自己的小铃铛借给别人呢?

二、展开

1、教师操作纸杯手偶分段讲述故事,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讲到“小花猫对小花狗说不行,不行,会让你弄丢的”时, 提问:谁想戴小花猫的小铃铛?小猫是怎样做的? --讲到“小花狗正在河边玩,看见小花猫掉到河里去了”时, 提问:小花猫掉到河里去了,如果你是小花狗你会怎样做呢?为什么?小花猫会被谁救上来呢? --讲到结尾时,提问:是谁救了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是怎样做的?

2、出示挂图,完整欣赏故事,学说故事对话。 提问: (1)小花狗看到小铃铛后是怎样对小花猫说的?“圆溜溜”是什么意思? 还有什么事圆溜溜的呢?小花猫把铃铛借给小花狗了吗? (2)小白兔为什么想戴小铃铛?“亮晶晶”是什么意思?还有什么东西是亮晶晶的? 小花猫愿意把铃铛借给小白兔吗?为什么? (3)小山羊喜欢小花猫的铃铛吗?为什么?还有什么东西丁零零?小花猫是怎样说的? (4)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是怎样做的? (5)小花猫为什么难为情?最后它是怎样做的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在一起要互相www.qinzibuy.com帮助,有好东西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三、结束 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玩具给同伴玩,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附故事:小铃铛 小猫今天真漂亮,脖子上带了一个小铃铛。走起路来,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响。 小花狗看见了,说:“呦,小铃铛圆溜溜,多好玩!给我戴一下好吗?” 小猫说:“不行,不行,会让你弄脏的。” 小白兔看见了,说:“瞧,小铃铛亮晶晶,多好玩!给我戴一下好吗?” 小猫说:“不行,不行,会让你你弄坏的。” 小山羊看见了,说:“小铃铛丁零响,多好听,给我戴一下好吗?” 小猫说:“不行,不行,会让你弄丢的。” 小猫蹦蹦跳跳,走到小河边,往水里照照自己的影子,嗨,多漂亮的小铃

查看全文>>>

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小蝌蚪

范文资讯网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小蝌蚪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小蝌蚪,2024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小蝌蚪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