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班画妈妈教案 > 导航 >

小班画妈妈教案,2024小班画妈妈教案

活动目标:

1、观察妈妈的发型,感受亲情的温暖。

2、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妈妈的头发,练习直线和曲线的组合。

3、学习基本的构图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带来自己妈妈的照片,观察了解不同的发型。

2、教师准备白纸、水彩笔每人一份,示范画妈妈的图像三幅(未画头发)

活动过程:

1、幼儿回忆妈妈的发型,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提问:你的妈妈漂亮吗?为什么?想不想使你的妈妈变得更漂亮?

2、幼儿观察照片,一起讨论怎样用线条画妈妈的头发。

提问: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发型画下来,该怎样画呢?

3、个别幼儿示范不同种类线条画法。

(用手指在空中比画也可以)

4、幼儿作画,在已画好的妈妈头像上画不同的发型。

(1)启发幼儿用多种线条表现发型。

(2)将妈妈的头发画丰满、飘逸。

(3)添画头发时,注意下巴上可别长出头发来。

5、作品完成后,展示幼儿的作品,并互相欣赏。找你的好朋友说说你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6、以歌曲《我的好妈妈》结束活动。

查看全文>>>

主题活动:鸡妈妈和鸡宝宝

活动目的: 1、知道母鸡会下蛋、孵小鸡。 2、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母鸡生蛋的视频,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或图片。 2、小鸡图片若干,大点数卡两套。 3、分别画有1条虫、2条虫、3条虫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鸡妈妈下蛋。 (1)模拟母鸡下蛋的声音,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这是谁在叫?鸡妈妈在做什么? (2)组织幼儿观看母鸡下蛋的视频,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出鸡妈妈下了几个蛋。 (3)引导幼儿操作《点数鸡蛋》,教师巡回指导。 2、帮助找小鸡。 (1)幼儿观看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 教师:一天天过去了,我们来看鸡妈妈在做什么?鸡蛋有什么变化呢? (2)组织幼儿到贴有小鸡图片的草丛中与同伴一起玩找小鸡游戏,并交代游戏规则。 (3)幼儿分享交流:我找到了x只小鸡。我在图卡上贴了x个圆点。 3、捉小虫喂鸡。 (1)将小虫的图片随意洒落在地上,引导幼儿玩游戏捉小虫。 教师:小朋友们帮鸡妈妈找到了小鸡宝宝,鸡妈妈真高兴,现在她还想请大家帮忙,捉些小虫送给饿了的小鸡宝宝吃。 (2)幼儿动手捉草地上的小虫,鼓励幼儿说自己捉到了几条虫。 (3)引导幼儿将捉到的小虫送给鸡宝宝吃,要求一只小鸡吃一条小虫,两条小虫的卡给两只小鸡吃。

活动延伸: 1、音乐区:学唱《老母鸡》。 2、美工区:涂色,添画鸡的一家。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能跟随老师简笔画的步骤,较合拍的演唱歌曲。

2、唱好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3、体验爱妈妈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蜡笔人手一份,白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小朋友都很爱自己的妈妈,现在就请小朋友来说说自己的妈妈。

2、幼儿讨论。(谈妈妈的外貌特征、性格、工作单位等)

3、师:小朋友说的真好,今天我们一起把妈妈的样子唱着歌画出来好吗?老师先来画一画我的妈妈。

(二)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边根据歌词内容朗诵儿歌边画图。(步骤如下)

(1)拿出小蜡笔点两下(唱:小蜡笔,咪里咪)

(2)画一个圆的头(唱:画呀画,咪里咪)

(3)画妈妈的头发(唱:画出我的好妈妈)

(4)画眼睛(唱:咪里,咪里,画出我的好妈妈)

(5)画耳朵(唱:好妈妈,咪里咪)

(6)画嘴(唱:笑哈哈,咪里咪)

(7)画胸前的红花(唱:胸前开朵大红花)

(8)画肩膀(咪里,咪里胸前开朵大红花)边朗诵边徒手画妈妈。(二遍)

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画一画妈妈。

4、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有音乐伴奏)师:每个小朋友的妈妈长得都不一样,特别是头发有明显的不一样,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大班的小朋友画的妈妈。

5、幼儿跟着琴声演唱。师:我们也来画一画自己的妈妈。.教案网出处提醒幼儿注意唱好休止符和附点音符。(三遍)

(三)分角色交换演唱。

1、先请男小朋友画,女小朋友唱。再交换。

2、请个别幼儿演唱。

(四)复习歌曲:《好妈妈》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根据自己妈妈的外貌特征画妈妈。

2、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附:

歌曲《画妈妈》

1=f

3550│1330│3550│1.36?│116??6?│332│

小蜡笔,咪里咪,画呀画,咪里咪,画出我的好妈妈

好妈妈,咪里咪,笑哈哈,咪里咪,胸前开朵大红花

530│530│1.133│13│6?─║

咪里,咪里,画出我的好妈妈。

咪里,咪里,胸前开朵大红花。

查看全文>>>

这篇《小班美术教案:画妈妈》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画人物正面头像,,能基本画出妈妈五官的特征。 2: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活动重点: 初步学习画人物正面头像,能基本画出妈妈五官的特征。 活动难点: 画出妈妈五官的特征,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素描纸,油画棒,勾线笔,邀请每位幼儿妈妈到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介绍本次活动,欢迎家长和小朋友。 "今天邀请妈妈们跟我们的小朋友来参与美术活动,让我们一起欢迎我们的妈妈们吧。" 二:基本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来感受在生活中妈妈的幸苦,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爱。比如:大声的对妈妈说我爱你;夸夸我们的妈妈; 2:教师引导幼儿用特殊的方式(画画妈妈)来表达我们浓浓的爱。 (1):请幼儿说说自己妈妈的头像是什么样子。(可请几名幼儿在全班讲述,然后分组都来说说自己妈妈的特征是什么) (2):教师请幼儿来仔细描述。(教师在指导中注意巩固幼儿对人物五官的掌握) (3):教师分发绘画材料让幼儿转过身面对妈妈进行画妈妈,强调幼儿先用勾线笔将自己妈妈的头像勾画出来,再用鲜艳的颜色画笔来帮我们的妈妈画的漂漂亮亮的。 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引导家长对幼儿进行指导,进行互动,力求把妈妈头像画得端正,教师并用亲切鼓励的语言调动启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使幼儿身心投入。 3:教师请个别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并让幼儿大胆的说说自己画中对妈妈的爱。 4:让幼儿将自己画的画亲手送给妈妈们,并跟妈妈说说想说的话。 活动结束。

查看全文>>>

这篇《中班绳画活动教案:给妈妈理发》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中班绳画活动:给妈妈理发 活动目标: 1.在用直线和弧线作绳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双手画直线、曲线、绕圆,尝试画出波浪、圆圈等线条,逐步提高幼儿控制手部动作的能力。 2.启发幼儿按照自已的想像,选择不同线条和颜色给妈妈理发,表达对妈妈的感情。 活动准备: 1.20厘米长的中粗棉绳每人两根,棕、黄、红、橙、黑等水粉色及各色水笔,发型照片3张,镜子一面。 2、将宣纸粘贴在铅画纸上,剪成短发、直发、卷发等不同发型轮廓,肉色、粉红色纸剪成脸型,数量均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 1、导入 活动 师:你们的妈妈有漂亮的头发吗?妈妈的头发是怎样的? 幼:我妈妈的头发是直直的、长长的,我妈妈的头发是卷起来的,我妈妈的头发前面是直的,旁边是卷的…… 师:你们妈妈的头发有没有染过颜色? 幼:染过。有红头发,有黄头发,还有的头发有点儿黑有点儿黄…… 师:妈妈是在那里把头发理的这么漂亮的?是谁给妈妈理的发呢? 幼:在理发店,在美发厅,是理发师给妈妈理的。 2 、欣赏、演示 师:有位妈妈来理发,理发师拿出3张照片请妈妈挑选发型。你们来看一看,比一比,哪张是长发,哪张是短发,哪张是直发,哪张是卷发。(幼儿可跟着老师作图空练习) 师:照片上的妈妈有没有染过发呢? 方案设计第1页 幼:有的没染过,有的染了一点棕色,有的染了许多颜色。 师:我们也来试试给妈妈理发,(出示3种以画好头发的发型轮廓纸)请绳宝宝来帮忙.理个什么样式呢? 幼:可以弯弯曲曲,可以有点弯有点直,可以卷起来…… 教师按幼儿的提议和幼儿共同尝试用黑色水粉色理发,重点演示卷发:绳宝宝喝喝水(沾黑色水粉色),在纸上转着圈子躺下来(画卷发). 师:让我再理的快一些(双手同时理发). 幼:(鼓掌)这是高级理发师. 师:理完发要不要染头发?(用幼儿挑的水粉色来做染发演示) 3 、幼儿尝试操作 幼儿任意挑选各种形状的发型轮廓纸,用绳子沾上黑色水粉色给妈妈理发。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现,允许幼儿按自己的能力选择用绳子的方法。 师:你给妈妈理的什么样式的头发?有点像什么? 幼:像波浪。 师:(向大家介绍)这是大波浪式,你们会不会理个小波浪? 师:你理的是什么样式? 幼:这是花朵式,这是小鸟式. 师:这里有几位高级理发师,请你们介绍一下怎样理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教育幼儿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知道用“喊叫”(如喊叫亲人、其他成年人、同伴等)的方式来求助。 活动准备:小兔头饰每人一只,兔妈妈、大灰狼头饰各一只。 活动过程: 一、游戏:主班教师扮兔妈妈,配班教师扮大灰狼,小朋友扮小白兔,分别戴上头饰。教师边讲解边教会 幼儿按以下情节开展游戏。 兔妈妈带领小兔在草地上采蘑菇,采了满满一大筐。小兔们渴了,兔妈妈让小兔休息一会儿,自己去找水 。大灰狼出现了,小兔“惊慌”万分,有的哭,有的躲……这时一只小兔(开始由老师替代)大声喊:“妈妈 快来!来人哪!救命呀!”妈妈及时赶到,赶走了大灰狼。 二、总结:“妈妈”表扬在紧急情况下会喊叫妈妈的小兔。教育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或危险时要喊叫“来人 哪”、“救命”、“妈妈快来”。(此游戏可重复玩,让幼儿练习呼喊的内容。) 三、提问:“小朋友,你们遇到有危险的事会喊叫吗?你是怎么喊叫的?”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能从食物中发现红色系色彩元素。 2.尝试用纸浆塑形并将其染色,体验色彩变幻和调色的乐趣。 3.感受制作纸浆蛋糕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餐巾纸,水,颜料,生日蛋糕餐碗,糨糊,教师事先做好的纸浆蛋糕。 2.各式各样的蛋糕图片(以草莓蛋糕为主)。 3.故事《给熊奶奶过生日》。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导入活动。 (1)欣赏故事《给熊奶奶过生日》。 (2)欣赏丰富多样的蛋糕图片,观察各种蛋糕的造型并感知草莓色。 (3)教师:我们也要做一个好吃的蛋糕送给熊奶奶。大家一起来研究下怎么做一个特别的蛋糕哦!

2.魔法变蛋糕,制作纸浆蛋糕。 (1)出示范例纸浆蛋糕。 (2)引导幼儿观察纸浆蛋糕的特别之处,想象它的制作方法。 (3)探索用纸浆变奶油,制作纸浆蛋糕。 制作奶油的步骤:准备纸一浸湿餐巾纸并捣碎一准备糨糊一纸浆和糨糊混合一添颜料斗准备底板。

要点提示 1)将餐巾纸或卫生纸浸湿后捣碎,如同搅拌面粉一样。 2)用不同的颜料将纸浆染色,染出有草莓感觉的色彩: 先调入白色,再加入少许红色,一层层加,感受色彩的亮度和色泽的变化。 3)用不同的方式将纸浆装点在倒扣的碗上,然后伸出手指,抹一抹、按按平。 整个小手在纸浆上面按一按,将奶油平铺在蛋糕上。再用手搓一搓,变一变,变出不同形状的奶油,作为蛋糕漂亮的花纹。将深颜色的奶 油搓成小圆圆,便成了一个珍珠小球。用手指挖一块,轻轻捏两下,作为装饰物轻轻放到蛋糕上,边上还可以配上绿叶。

3.给熊奶奶送蛋糕,展示并欣赏蛋糕。

【评析】

爱吃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是“食神”。在愉快的创作中充分感受红色系色彩元素。做中学,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手部肌肉,而且加深了孩子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或许多年之后回忆起今天的这一幕:开心的制作,视如珍宝的作品,还有学到的一切……

教学材料

[故事]

给熊奶奶过生日 森林里的熊奶奶过生日,小动物们都在准备礼物。 小乌啾啾对熊猫达达说:“达达呀,我们要送给熊奶奶什么礼物呢?对了,我唱首歌给熊奶奶听。” 熊猫达达说:“你的歌声这么好听,熊奶奶一定很高兴,对了,我来画张画送给熊奶奶。' 小鸟啾啾说:“你画的画这么好看,熊奶奶一定很高兴。” 啾啾和达达一起出门,准备到熊奶奶家吃蛋糕,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小老虎乖乖,啾啾问道:“乖乖,你要到哪里去呢?” 乖乖回答:“我要到熊奶奶家

查看全文>>>

《猫妈妈的小吃》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及吃东西前要洗手 2.初步了解什么的"地沟油",并学会拒绝路边的小吃 3.懂得卫生、健康的饮食对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正确洗手的步骤图、猫妈妈和小猫的图片、小狗妈妈和小狗的图片、小吃(烧烤串、羊肉串等)图片、地沟油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正确洗手的步骤图,引导幼儿巩固正确洗手的方法 1.师幼一起边念洗手歌,边做洗手的动作,进一步巩固洗手方法"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大拇指,搓一搓,手指缝缝搓一搓,指关节,搓一搓,小指头 2.提问:如果小朋友们不洗手就拿东西吃会怎么样?(引导幼儿说说洗手的重要性) 3.小结:我们要做勤洗手、讲卫生的健康的小朋友 二.教师讲述故事《猫妈妈的小吃》,引导幼儿理解路边小吃好吃但不卫生的道理 1.教师语言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可是呀,有一个小朋友,他很讲卫生,吃东西前都有洗手,可是有一天他生病了,肚子疼。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 2.教师边讲述《猫妈妈的小吃》,边依据故事情节出示猫妈妈和小猫的图片、小狗妈妈和小狗的图片和小吃(烧烤串、羊肉串等)的图片 1)提问:小狗为什么生病了?当小狗想买猫妈妈的小吃时,狗妈妈说了什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回答) 2)提问:当小猫想吃妈妈的小吃时,猫妈妈说了什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回答) 3)提问:猫妈妈说她的小吃全都是用地沟有炸的,你知道什么是地沟油吗?地沟油对身体有什么坏处?(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地沟油的图片小结:地沟油是从下水道里捞上来的,有一些心肠坏的叔叔阿姨把地沟油提炼成油,做成食物买给客人。如果吃了地沟油就会生病,地沟油可以导致癌症,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2.请幼儿说说,除了在路边的小吃摊上见过地沟油,哪里还有地沟油? 小结:所以我们不能吃路边的食物,因为它们可能是用地沟有做的,而且路边的细菌、灰尘很多,吃了容易生病 三.师幼讨论:怎样让我们身边的人知道吃路边不健康的小吃的危害? 1.请小朋友回家告诉自己的朋友和亲人 2.制作食品安全、健康的标志,让更多人知道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 在指定的范围内用右手食指蘸彩色颜料,从上往下,一下、一下地点画出雨滴,学会用抹布擦手(弄干净手指)的方法。 2、 感知儿歌、歌曲的节奏,帮助幼儿学会“点”和“提”的动作。 3、 合作作画时,会找空地方,并能保持手指的清洁。 活动准备: 1、 贴有“白云娃娃”的蓝色粉画纸若干张,用铅笔在“白云”下面画上“竖线”。(贴在墙上,直接作画) 2、 分别装有红、黄、蓝、绿4种水粉颜料和吸水的海绵。 3、 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 感知作画方式,引起学习兴趣。 (1) 音乐游戏《大雨小雨》(用身体和手部的动作及嘴巴的发音,感知一下一下的节奏和点、提的动作)。 (2) 老师边蘸色边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下下由“云”而下地顺着铅笔线点画雨滴。 (3) 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在干什么?老师怎样画出雨滴的? (4) 请一位幼儿来模仿老师点画出雨滴,全体幼儿边听唱《大雨小雨》,边空手练习一下一下地点,注意不拖拉。 (5) 请两位幼儿示范同方向点画如何不碰撞,以及擦手的要求。 2、 幼儿作画 (1) 两位幼儿共同点画一朵云上下来的雨滴。 (2) 老师巡回指导。 3、 评价活动。 (1) 将作品贴在活动室墙上。 (2) 幼儿和老师一起收拾桌面,整理作画工具。 (3) 幼儿自由地去观赏作品。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香蕉主要特征,能大胆、自信地画出各种形态的香蕉。

2、在游戏情境中快乐涂鸦,发展创造力。

3、体验快乐涂鸦带来的成功感与愉悦,提高对美术的兴趣。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ppt

2、黄、红、蓝颜料、白色纸人手一份、颜料盘、抹布。

3、轻音乐cd、实物香蕉朵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教师问:看看今天余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水果?

2、出示手中的香蕉(ppt图一):这是什么呀?香蕉

3、教师启发引导:老师今天给宝宝们带来了好多有趣的香蕉,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了解香蕉,观察香蕉形状的不同,并进行想象观察

1、播放ppt:咦?宝宝们,老师刚刚给你们看了哪些形状的香蕉呀?(圆形、爱心等)

2、实物香蕉,认识香蕉

教师:香蕉是什么样子的呢?(.:教.案网)它看起来都有哪些形状呢?

3、继续观察各种形态的香蕉(ppt3、4图)

教师:这些香蕉什么颜色?图案看起来像什么?

4、教师点拨总结

教师:原来香蕉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想怎么变就怎么变,真有趣。

三、教师示范作画香蕉

1、出示操作材料绿、黄、黑和棉花签,引导幼儿讨论作画方法

教师:你们想来试试画香蕉吗?老师这里准备了绿色、黑色、黄色的颜料宝宝,我们和它们一起来玩画香蕉的游戏好不好?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2、现场演示用棉花签画任意不同形状的香蕉

教师出示一张白色纸,画香蕉各种状态(教师动作显得夸张,好玩,让孩子体验玩色中形成各种形态的香蕉)

四、幼儿涂鸦作画香蕉

1、教师:现在请你们也来画香蕉

教师:现在请你们也来画香蕉。想画什么形状就画什么形状,你们来试一试,看看谁画的香蕉形状最有趣。

2、播放轻音乐,鼓励幼儿在画香蕉大胆作画。

教师:我们穿上画衣开始画香蕉喽!

五、互动评价

1、随机发现幼儿有创意的作品,进行点评。

教师:呀,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香蕉,这个香蕉的形状像什么呢?

2、自由评论

教师:你喜欢哪个香蕉?为什么呀?

3、教师总结

教师:今天你们画的香蕉都画的很好,余老师好喜欢你们的香蕉。你们以后再画出更有趣的香蕉好吗?

查看全文>>>

小班画妈妈教案

范文资讯网小班画妈妈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班画妈妈教案,2024小班画妈妈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