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幼儿园小蝌蚪教案 > 导航 >

幼儿园小蝌蚪教案-2024幼儿园小蝌蚪教案精选

幼儿园小蝌蚪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园教案设计(篇一)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3、感受动画的意境美。

4、幼儿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爱护益虫。

二、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图册、动物头饰

三、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课题。(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那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出一个谜语,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猜到?好不好啊?)

“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提问: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不一样?

幼儿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a、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b、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c、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碰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

d、它们把谁当成了妈妈?

3、分段欣赏故事内容。

(1)、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

(2)、看课件第二段。遇到鱼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放映相应的幻灯图片或出示图片)。小蝌蚪遇到龟妈妈时又会说些什么?一起来说一说。

引导幼儿说一说小蝌蚪和每个遇到的动物之间的对话~~

4、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

5、小蝌蚪们长大了,每天都跟着妈妈抓田地里的害虫,帮助农民伯伯保护了庄家,是益虫,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小青蛙,保护为我们做贡献的益虫,和澳门做朋友,好吗?

6、活动延伸

(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那我们来模仿小蝌蚪,一起来表演一下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好吗?)

让孩子们在表演区进行角色游戏。

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园教案设计【篇二】

活动目标:

1、请幼儿把故事中的一个情节画成一幅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让幼儿注意画面安排,注意远近、大小关系。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感受色彩对比。

活动准备:

1、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对故事内容要很熟悉,语言要生动、形象,特别是讲到动物的形状、色彩、动态时,更要仔细具体)

2、每个一盒蜡笔、油画棒、彩色铅笔和一张纸。

活动过程:

1、启发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要画“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图画,怎样画呢?不是看着老师的画再画,而是听了老师讲的故事以后再画。小朋友,你们会画吗?认真听老师讲故事的小朋友,就一定会画。现在听老师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尝试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方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尝试画从左往右画短横线,添画出清清的小河水。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作画工具作画,并培养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勾线笔、课件。

2、在自然角内提供小蝌蚪,供幼儿观察,了解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重难点:幼儿尝试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方法画出各种方向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观察小蝌蚪的样子。

1、春天到了,你看到了绿色家园里有哪些变化?

2、春天来了,老师也用相机拍到了一个好朋友。

观看flash小蝌蚪,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

3、提问:

1)它们在水里干什么?

2)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教案出自:)引导幼儿说出大脑袋、细尾巴。

二、演示讨论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方法画出各种方向的小蝌蚪。

1、教师示范:(手指压印),咦?它的尾巴应该在哪边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几种不同的方向,并尝试用曲线表示尾巴。)

2、请一名幼儿上前示范,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假如小蝌蚪要想不同方向游,那它小尾巴的方向应该怎样画?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添画小蝌蚪的尾巴。

3、小蝌蚪很喜欢游水,我们在小蝌蚪的身边从左往右画一些清清的小河水(示范画短横线)。河里的水很多,所以要画许多许多的短横线。

4、小蝌蚪在水里游呀游,游得真高兴。

三、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创作表现小蝌蚪的各种动态。

四、作品展示欣赏作品,并一起看看讲讲。

教师预备贴有青蛙的大展板,请画好的小朋友送自己的小蝌蚪到青蛙妈妈的怀抱,并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幼儿作品。

查看全文>>>

这篇《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观察画《小蝌蚪》》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2、培养观察力和大胆绘画的能力。 3、在观察蝌蚪的基础上,简单画出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1、背景图—青蛙和小蝌蚪 2、图片--小蝌蚪 3、幼儿用图画的纸和笔。 活动过程

1、出示背景图片,引出小蝌蚪,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青蛙妈妈正在池塘里游来游去,他在找他的小宝宝呢! 它的小宝宝是谁呀? (让幼儿知道小蝌蚪是青蛙的宝宝,小蝌蚪长大了就会变成小青蛙)

2、出示图片--小蝌蚪,请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1)小蝌蚪是什么颜色的?长得什么样子? (2)小蝌蚪的脑袋是什么样子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3)小蝌蚪是怎样游泳的?(幼儿用语言描述或用动作进行模仿) (引导幼儿说出小蝌蚪有的向上游,有的向下游,有的向左游,有的向右游,是往不同方向游的)

3、教师示范画法

(1)先画出圆圆的头,在画上细细的尾巴。 (让幼儿知道尾巴的变化可以让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动) (2)用此方法,画出许多小蝌蚪。 (3)最后,在空白处添画上水波纹。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添画水波纹等。

5、将幼儿作品布置到背景图上,请幼儿参观欣赏。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和添画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可爱的小蝌蚪。 2、对手指点画感兴趣,并大胆地作画。

活动准备: 班级自然角饲养小蝌蚪,并进行观察。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念儿歌,引出小蝌蚪。 教师:黑黑的身体圆溜溜,身后一条小尾巴,自由自在水里游,请你猜猜歌谁? 2、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小蝌蚪》引出主题。 。 3、引导幼儿观察认识操作材料,启发幼儿想像表现小蝌蚪的方法。 4、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在纸上示范,用手指在浸有黑色颜料的海绵上轻轻蘸一些颜料,然后在纸上印一个圆圆的蝌蚪身体,最后,用黑彩色笔添画一个小尾巴。

5、指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教师讲解操作重点,鼓励幼儿在幼儿用书上用手指画许多小蝌蚪。 (1)提醒幼儿先用手指蘸许多圆圆的小蝌蚪身体。 (2)再用抹布将手擦干净。 (3)最后在圆点的不同地方,用黑笔添画短短的小尾巴,提醒幼儿不把颜料身上。

6、欣赏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大胆给小蝌蚪点画许多蝌蚪好朋友。 7、音乐活动:《小蝌蚪》 教师带领小朋友扮演小蝌蚪边唱歌边游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点画小蝌蚪充满了兴趣,因为在自然角里有小蝌蚪,平时他们都有过观察,对小蝌蚪在水中的姿态都有所了解,在操作的时候都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比较欠缺的是,游的不同方向,比较多的是同一方向的小蝌蚪,因为是集体活动,在个别指导上做的不够,一些孩子的作品相对凌乱些,最后桌面也没能保持干净,可能因为平时缺少这方面的锻炼,所以宝宝对此次活动既新奇又陌生,手指的灵活性也不够,以后在区域活动或游戏时间时给孩子多一些这方面的活动。

查看全文>>>

设计意图: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一天班上有位幼儿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很好奇地围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小蝌蚪黑乎乎圆圆的真可爱后来有位幼儿告诉大家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们很奇怪小蝌蚪没有大眼睛、绿衣裳也没有四条腿怎么会是青蛙呢?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因此,特意设计了春天的小蝌蚪活动教案,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 (1)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评:教师边用优美的话语进行描述边画,既把幼儿引入了一种情境,又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引导幼儿说出手指)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评:此环节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画的概念,教师的示范与语言的叙述结合起来,使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画的概念。)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往不同方向)(评:教师适当的语言引导使幼儿很清楚地就了解了蝌蚪的不同姿态,为下面幼儿在自己作品中描绘蝌蚪的动态埋下伏笔。)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2)讲解尾巴的画法。 a.请幼儿来添画尾巴。(评: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幼儿提供了尝试、探索的机会,满足了幼儿主体需求。) b.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评:在幼儿尝试的基础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再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根据故事的发展表现有情节的画面。 2、学习表现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大胆添画与情节有关的事物。 3、与同伴协商,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连环画故事书,了解什么是连环画。 2、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对股市情节比较熟悉。 3、故事磁带和动画片,图画书《小蝌蚪找妈妈》。 4、图片:鸭、鱼、龟、鹅、青蛙。彩色笔、纸、订书机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动画片并讨论。 教师: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找妈妈时先遇到了谁?后遇到谁?是在什么地方遇到的?这些地方有哪些景物?最后他们找到妈妈了吗? 2、请幼儿欣赏图画书,边思考边讨论绘画方法。 教师: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呢?小组合作时怎样分工?一共要画几张?有哪几张?每幅图上可以画些什么?怎么画?除了动物,还能画什么? 教师出示一本图画书u,提醒幼儿制作完整的连环画。 3、播放故事,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 难点: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4、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教师评价。 教师:你们小组是怎么合作制作连环画的?哪一组的连环画画得最好?为什么?你们是怎么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的?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掌握小蝌蚪的形态特征。 2.能画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动的情景。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蝌蚪和青蛙 2.水粉颜料、画纸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小蝌蚪,并引起幼儿的回忆。 1.春天到了,池塘里又出现了一群可爱的小精灵,他们长着圆圆的脑袋,身穿黑颜色的衣服,留着一条短短的小尾巴,悠闲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小朋友来猜一猜它们是谁啊?(小蝌蚪) 2.出示小蝌蚪的生活环境。 师: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呀?(圆圆的脑袋,有个长尾巴)你知道小蝌蚪游动时尾巴是怎么样的?(扭来扭去,弯弯扭扭)请幼儿用肢体动作学一学。 二、教师边讲边示范,幼儿练习。 1.今天我们用手指头来画小蝌蚪,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 2.教师示范画小蝌蚪过程: (1)伸出食指沾一下颜料,点到画纸上。 (2)抬起手指头用指尖轻轻地拖出一条尾巴。 (3)出现了一条红颜色的小蝌蚪。 (4)再出现一条蓝颜色的小蝌蚪。 要求: (1)换颜色时手指头要用抹布擦一下。 (2)伸出手指头沾颜料。 (3)点在画纸上。 (4)用指尖轻轻拖出尾巴。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结束 1.小朋友画的小蝌蚪在快乐的游戏呢,小蝌蚪们可高兴啦。 2.趣味练习:蝌蚪变青蛙你们想看一看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吗?带领幼儿观看蝌蚪变青蛙的视频。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简单的了解蝌蚪的特征和生长过程。 2、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学习用手指压印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擦手纸、教师范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孩子们,今天我们般来了很多新老师,我们来认识一下吧,(组织幼儿同听课老师打招呼)老师今天还请来了一些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老师说说它的样子你们来猜一猜。(小朋友真聪明)教师说谜语导入活动。(出示蝌蚪图片)提问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大脑袋、细细的长尾巴”。 提问:它们在水里干什么?(在水里游来游去找妈妈。)它们的妈妈是谁?(青蛙)你们想不想当一回小蝌蚪看看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带领幼儿一块学一学蝌蚪游,一边学习蝌蚪的生长过程(变成青蛙游到青蛙图片的地方,简单认识一下青蛙的样子)小蝌蚪变成青蛙后要去干什么?(捉害虫)教育幼儿保护青蛙,告诉幼儿青蛙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但小蝌蚪只能生活在水里,它跟小鱼一样离不开水。 二、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我也很喜欢小蝌蚪,所以我把它们画下来了,你们看—— 1、教师出示范画,提问幼儿“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画的吗?让幼儿说一说,然后告诉幼儿是用手指画的,用手指画的画就叫手指画。 2、教师示范画法,用食指的手指肚画出蝌蚪的头,让幼儿试画一下。提问幼儿手脏了怎么办?(用纸擦一擦,不能乱摸)然后让幼儿添画蝌蚪的尾巴,最后教师再示范尾巴的画法。(让幼儿把尾巴画细长) 3、提问:如果要想画很多只蝌蚪往不同方向游,那它小尾巴的方向应该怎么画?让幼儿学一学,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添画小蝌蚪的尾巴。(画画时可以转动纸,并且提醒幼儿蝌蚪不要画的太挤,画在纸的中间。)你们会用手指画画了吗?那就赶快动手吧。 4、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1)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2)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 (3)作画姿势正确,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5、教师准备贴有青蛙的大展板,请画好的小朋友送自己的小蝌蚪到青蛙妈妈的怀抱,并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幼儿作品。老师:这群小蝌蚪真可爱,都长着大大的脑袋,细细的

查看全文>>>

这篇《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范文:观察画《小蝌蚪》》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2、培养观察力和大胆绘画的能力。 3、在观察蝌蚪的基础上,简单画出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1、背景图—青蛙和小蝌蚪 2、图片--小蝌蚪 3、幼儿用图画的纸和笔。 活动过程

1、出示背景图片,引出小蝌蚪,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青蛙妈妈正在池塘里游来游去,他在找他的小宝宝呢! 它的小宝宝是谁呀? (让幼儿知道小蝌蚪是青蛙的宝宝,小蝌蚪长大了就会变成小青蛙)

2、出示图片--小蝌蚪,请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1)小蝌蚪是什么颜色的?长得什么样子? (2)小蝌蚪的脑袋是什么样子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3)小蝌蚪是怎样游泳的?(幼儿用语言描述或用动作进行模仿) (引导幼儿说出小蝌蚪有的向上游,有的向下游,有的向左游,有的向右游,是往不同方向游的)

3、教师示范画法

(1)先画出圆圆的头,在画上细细的尾巴。 (让幼儿知道尾巴的变化可以让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动) (2)用此方法,画出许多小蝌蚪。 (3)最后,在空白处添画上水波纹。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添画水波纹等。

5、将幼儿作品布置到背景图上,请幼儿参观欣赏。

查看全文>>>

这篇《幼儿园托班美术活动教案:观察画《小蝌蚪》》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观察画《小蝌蚪》

活动目标 1、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2、培养观察力和大胆绘画的能力。 3、在观察蝌蚪的基础上,简单画出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1、背景图—青蛙和小蝌蚪 2、图片--小蝌蚪 3、幼儿用图画的纸和笔。 活动过程

1、出示背景图片,引出小蝌蚪,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青蛙妈妈正在池塘里游来游去,他在找他的小宝宝呢! 它的小宝宝是谁呀? (让幼儿知道小蝌蚪是青蛙的宝宝,小蝌蚪长大了就会变成小青蛙)

2、出示图片--小蝌蚪,请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1)小蝌蚪是什么颜色的?长得什么样子? (2)小蝌蚪的脑袋是什么样子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3)小蝌蚪是怎样游泳的?(幼儿用语言描述或用动作进行模仿) (引导幼儿说出小蝌蚪有的向上游,有的向下游,有的向左游,有的向右游,是往不同方向游的)

3、教师示范画法

(1)先画出圆圆的头,在画上细细的尾巴。 (让幼儿知道尾巴的变化可以让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动) (2)用此方法,画出许多小蝌蚪。 (3)最后,在空白处添画上水波纹。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添画水波纹等。

5、将幼儿作品布置到背景图上,请幼儿参观欣赏。

查看全文>>>

幼儿园小蝌蚪教案

幼儿园小蝌蚪教案栏目给大家提供大量幼儿园小蝌蚪教案、2024幼儿园小蝌蚪教案、幼儿园小蝌蚪教案精选范文等内容,希望丰富的内容能够帮助到需要写工作计划的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