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初中语文教案《雨的四季》 > 导航 >

初中语文教案《雨的四季》,2024初中语文教案《雨的四季》,初中语文教案《雨的四季》范本

初中语文教案《雨的四季》

1、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李商隐《春雨》

2、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3、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佚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6、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7、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8、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9、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10、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1、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曾巩《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

1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13、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4、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5、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16、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行留客》

17、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韦应物《观田家》

18、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19、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20、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后池上》

21、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22、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2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24、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2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26、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27、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28、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29、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30、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

31、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32、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33、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3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

查看全文>>>

1、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2、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王驾《雨晴》

3、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梅尧臣《苏幕遮草》

4、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吴大有《点绛唇送李琴泉》

5、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6、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还吴中》

7、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晏殊《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8、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1、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周邦彦《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12、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13、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葛立方《卜算子席间再作》

14、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15、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佚名《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

16、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夏言《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17、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18、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9、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20、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21、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22、夜来疏雨鸣金井,一叶舞空红浅。王月山《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23、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24、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李贺《南园十三首》

25、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笼光於绮寮。左思《三都赋》

26、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欧阳修《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27、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28、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29、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30、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孙光宪《更漏子对秋深》

31、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2、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查看全文>>>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3、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4、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史达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5、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6、愁云淡淡雨萧萧,暮暮复朝朝。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萧萧》

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8、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文同《北斋雨后》

9、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10、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11、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12、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佚名《卜算子咏梅》

15、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曾巩《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

16、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

17、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李贺《秋来》

1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9、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20、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21、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2、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23、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2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26、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7、雨湿花房,风斜燕子,池阁昼长春晚。吕渭老《选冠子雨湿花房》

2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29、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30、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32、云淡风高叶乱飞,小庭寒雨绿苔微,深闺人静掩屏帷。顾敻《浣溪沙云淡风高叶乱飞》

33、锦江

查看全文>>>

1、太平洋遇雨

作者:梁启超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2、水仙子·夜雨

作者: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3、长安夜雨

作者: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4、雨过山村

作者: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5、听雨

作者:虞集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莫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6、虞美人·听雨

作者: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7、清平乐·咏雨

作者:王夫之

归禽响暝,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

随波赚杀鱼儿,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8、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晨雨

作者:杜甫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10、风雨

作者:佚名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11、梅雨

作者: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12、春雨

作者: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13、雨晴

作者: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14、梅雨

作者: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15、剑门道中遇微雨

作者: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16、五月十九日大雨

作者:刘基

风驱急

查看全文>>>

描写春雨的诗句

1、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齐己《江上值春雨》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3、欹枕闻春雨,闭门见绿阴。仇远《题扇》

4、一水鸣东西寺,春雨洗南北山。章甫《题画》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6、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郭仁移《村居》

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8、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张协《杂诗十首》

9、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唐寅《山水图》

10、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刘复《春雨》

11、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徐凝《春雨》

12、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孟郊《春雨后》

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4、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陆游《春雨》

1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6、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张正见《后湖泛舟》

17、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18、春雨细如丝,如丝霡霂时。吟邵雍《春雨》

描写夏雨的诗句

1、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2、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3、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4、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6、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0、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

11、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2、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13、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1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6、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描写秋雨的诗句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2、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赠李白》

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9、二十二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1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

查看全文>>>

雨的四季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雨的四季》。这篇文章写得很美。

这篇文章描述了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个季节的雨。 春天的雨令人感到娇媚,夏天的雨看起来热烈而又粗犷,秋天的雨高邈、深远、静谧,冬天的雨给人们带来平静和自然。

说起雨,我也特别的喜欢,比如说春天的雨可以让花草复苏,夏天的雨可以让人消除炎热,给人们一阵清凉,秋天的雨让瓜果更加香甜,冬天的雨人们安宁。

读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雨是多么美,知道了四季的雨有这么这么多的感情。

读了《四节的雨》,我知道了只要我们去发现,去寻找,我们一定会发现很多美的东西。

雨的四季读后感范文二

春的温柔、夏的火热、秋的凉爽、冬的凛冽,一年有四季,而我,却最喜欢秋天。倚栏轩文学网

秋天是个舒服的季节。我可以在习习秋风中放飞风筝,牵着那细细的线,在地毯似的绿草地上笑着、跑着、打闹着,我的心,仿佛也随着那轻飘飘的风筝在天空中飞翔;我可以在晴朗的夜空中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但是,我永远也数不清闪烁的星星有多少。

秋天是个美味的季节。你看,柿子树上挑出了串串红灯笼,苹果树上露出了个个红脸蛋,山楂树上结出了颗颗珍珠果。黄澄澄的鸭梨,脆生生的板枣,甜丝丝的核桃,这些都是秋天带给我们的天然营养品。大闸蟹、胖头鱼、淡水虾更是让我一想起来就流口水呢。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天,高高的;地,绿绿的;风,轻轻的,云,淡淡的。踏着满地金黄的落叶,我们就好像行走在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中一般。同学们,让我们背起行囊,相约在一起,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秋天是如此的美妙,我喜欢她。

查看全文>>>

作为一名教师,平时在教学期间可以在正式教学前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通过教案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教案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语文教案范本(一)

背影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2、感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习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3、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用真实体验理解文中的人情美。

二、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父亲的语言、动作、形象的刻画,指导学生感悟作品文字中蕴含的父子深情,启发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三、教学难点

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使学生受到感染,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语。中国受长期的农耕文化的影响,尤其注重亲情。千百年来,抒写亲情成了文学的母题,这种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你能列举出几篇吗?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表现父子情深的散文《背影》。

2、简介作者。朱自清(1898—1948),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暑假以后到清华大学任国文系教授,当时只有28岁。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朱自清随清华大学迁往大后方,在昆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在艰难和贫困的生活中,他在认真努力地进行中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的同时,很关心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10月,朱自清又回到北平,继续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并参加争取民主的运动,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当时,美帝国主义一面用枪炮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打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又把它的剩余物资美国面粉运往中国,作为救济粮来笼络人心。朱自清为了反对美蒋*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了名,并且在临终前还嘱咐家人“不要买政府配售的美粉”。因此,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3、写作背景。关于写作背景,主要指出课文记叙的是1917年的事。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任徐州烟酒公卖局长的作者的父亲朱鸿钧也

查看全文>>>

《雨说》是诗人郑愁予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小编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雨说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设计思路】《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 教学本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地感知形象,通过联想和想像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而进入诗中的情境,自行体验情感,感悟诗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简介作者郑愁予的主要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⑵读准“圃”、“喑”、“襁褓”、“锢”、“滞”等词的字音。 ⑶掌握“寒浅”、“留滞”、“喑哑”、“襁褓”、“喧嚷”、“温声细语”、“知悉”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能力目标: ⑴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⑵揣摩诗歌中运用的拟人、象征的艺术手法,提高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3、情感目标: 品读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厚感情,以及文中的美妙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媒体】 幻灯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让同学们走出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中的“雨”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 幻灯片展示: 1、走近作者: 郑愁予,现代诗人。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1949年随父至台湾。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其成名作《错误》1954年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发表于1980年4月28日的台北《联合报》上。当时正值我国结束“*”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极为关注祖国大陆,这首诗既是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祖国未来的祝福。它在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的基础上,又展现出清新动人、欢快率性的一面,因此此诗一刊出,立刻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三、初读课

查看全文>>>

设计理念: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抓住“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这条研读主线,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说,说中议;从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同时,又以生字教学为重点,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学习12 个生字,认识2 个偏旁。

2 、能读准字音,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3 、了解一年四季每个季节的特征。

4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件

2 、引导学生课前了解每个季节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

1 、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哪几个?

小朋友都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板书:四季)。但是,我们现在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这4 个字不但要会说,还要想办法记住它们。

(2)有一位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呀,他在每个季节当中选了几样东西,编成了一首很美很美的诗歌,你们想读吗?

2 、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2)自学检查

a. 抽4 名学生每人读一段。其他小朋友来当小医生,拿起铅笔,把他们读错的字圈出来。

b.4 个小朋友读完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毛病呀?谁来说一说。

这个字你会读吗?你来读。请读错的人再来读。一起读。

(3)纠音后再次朗读,准备提问。

二、提出问题

1 、学生提问,教师板书问题,随后进行梳理。

什么是草芽?

草芽长什么样?

为什么说草芽尖尖是春天υυυυυυ

为什么说荷叶圆圆是夏天?

什么是谷穗?

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

为什么说谷穗弯弯是秋天?

“一挺”是什么意思?

“顽皮”是什么意思?

2 、师生分四块内容进行讨论,从读中感悟。

三、探究问题

根据课堂实际,分板块灵活处理,随机解决提出的问题。

1 、春部分:

a. 通过板画理解草芽是刚才地里长出来的,尖尖的,嫩嫩的。

b. 通过读中感悟到草芽尖尖是春天。

2 、夏部分:

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得出荷花是夏天开的,圆圆的荷叶只有夏天才有,所以荷叶圆圆是夏天。

3 、秋部分

a. 从录像中观看农田里稻谷丰收的景象。

b. 通过实物,观察谷穗的样子,知道谷子成熟了,把枝压弯了。

c. 反复朗读,得出谷穗弯弯是秋天。

4 、冬部分:

1)、通过每个学生的肢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情况,记重点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设想 本文是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文章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本课时主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通过质疑解疑解决文中“为什么要写前三段”等难点问题。最后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母亲,并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激发起他们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创设情境,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1.课件展示体现母爱亲情的画面,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后,请学生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 2.师:当我们拥有第一声啼哭时,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母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学者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这位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课件展示重点字词) 文绉绉 穈先生 掷铜钱 庶祖母 翳病 舔去 侮辱 生齐读后,合作听记,并用“文绉绉”“侮辱”造句。 三、了解作者(课件展示胡适形象及个人主要情况,并给学生推荐《胡适自传》) 生自由读,了解胡适相关情况。 四、探索新知 ㈠整体感知 师生合作朗读文章(播放歌曲《母亲》),生思考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件展示母子亲情的画面并出示问题) 师生读文后,生回答明确: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㈡合作探究 师: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这是几件什么样的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速度文章回答下列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读文后,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明确: 1.共写了以下几件事: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2)

查看全文>>>

初中语文教案《雨的四季》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初中语文教案《雨的四季》栏目给大家带来初中语文教案《雨的四季》、2024初中语文教案《雨的四季》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