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 > 导航 >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2024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

导语: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一颗珍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年轻一代一直传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的传统节日主题班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的传统节日主题班会主持词【1】

主持人男:你能说出我们中国的几个传统节日吗?

主持人女:当然啦。说不出这个我还算中国人吗?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节等等。我国的节日太多了。让我们先来看段视频吧!

男:视频看完了,你知道这些节日的由来吗?

女:这倒不太清楚。那你知道吗?

男:我当然知道啊。

女:那你说说看。

男:那倒不用我说。我班的同学们会替我说的。他们对我国节日的由来比我知道得清楚。

(学生介绍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由来及节日习俗)

田萌萌:春节 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公历(阳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春节的习俗:贴、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放烟花爆竹、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吃年夜饭、吃饺子等。

姜承瑜:我给大家背诵一首有关春节的诗--《元日》。

张美玉: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的习俗:张灯结彩、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吃元宵、划旱船等。

刘佳欣:我给大家背一首有关元宵节的诗--《诗曰》。

李宏伟: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杜思雨:我给大家背诵一首清明节的诗--《清明》。

李佳: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据说,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

查看全文>>>

导语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编收集整理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班会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做生活得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蕴涵的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的热爱,让学生学会和家人一起快乐地过传统节日,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二、班会准备:

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三、班会过程:

主持人上场:

男1、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就犹如其中闪烁的明珠。

女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

男1、六年五班了解传统节日 弘扬民族文化主题班会(合)现在开始!

女1、请班长宣布班会目的:

班会目的: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而来,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得精彩画面,但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不断发达的今天,人们忙着工作,几乎慢慢地忽略了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节日,就算知道今天是这个节日,却不知道这个节日是干什么或纪念什么的。例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已无人问津,而同学们早早地准备圣诞礼物时,我们,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是否该重新拾起那些压箱底的传统了呢?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题是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相信在召开这次班会之后,班里一定会掀起经久不衰的回归传统的热潮!

男1: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团圆美满的传统节日,那就是

女1:合(中秋节)。

女1:是的,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

男1:按照时间的先后,每年我们迎来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就是最隆重的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一个同学走上台挂上春节的灯笼)

女1:接着是热热闹闹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挂灯笼)

男1:春风春雨迎来清明节。

女1:纪念屈原便有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男1:牛郎织女银河鹊桥会,古老的乞巧节如今已与时尚接轨,演变成了浪漫的七夕情人节。

女1:团团圆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男1: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尊老敬老,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女1:俗语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

2、 通过教育,大家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准备:诗歌、先烈事迹、曲阳县烈士陵园的介绍。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本月的班队会主题是:革命传统教育。前两天4月5日,就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了。你知道清明节扫墓的来历吗?说到清明节扫墓,我们也一定回想起那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们。

二、过程:

1、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2、祭扫烈士墓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

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一般活动程序是:全体肃立在纪念碑前演讲;全体向烈士宣誓;向革命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奏乐默哀三鞠躬;瞻仰烈士墓;参观事迹展,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

注意的礼仪事项: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神圣,是革命英雄长眠的地方。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我们到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首先穿着整洁,要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活动中态度要庄严肃穆,不能在烈士陵园中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认真观看了解烈士事迹;注意卫生不能在陵园内乱吃零食,乱丢垃圾;不能在陵园内乱跑,行走要按顺序,不破坏青草绿地。

3、革命先烈事迹

师:你知道哪些英雄先烈的事迹?

(1)、董存瑞

(2)、刘胡兰

(3)、雷锋

(4)、邱少云等等。

谈谈你队革命烈士的认识。

4、革命烈士陵园介绍

师:我们身边,就有我们很好的感受革命先烈的场所。

5、诗歌朗诵《英 雄 赞 歌》

鲜花 象灿烂的火把燃烧在眼前……

五星红旗 象熊熊的烈焰映红了苍穹……

面对庄严的墓碑 我们心如潮涌

面对先

烈的英灵 我们热泪盈眶……

耳边,仿佛

查看全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战略任务,按照省、市、县文明办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要求,不断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谐文明社会风尚,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传统节日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坚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和载体,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始终保持传统节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着力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畅想主旋律,凝聚精气神,谱写新篇章。 二、工作安排 以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我国重要节日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活动,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引导作用。在全县城乡、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农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春节、元宵节 1、开展走访送祝福活动。开展对身边好人送祝福活动,对孤寡空巢老人、孤残、留守儿童开展多形式的“送温暖”主题活动,让他们在节日期间切实感受关爱和温暖。 2、开展春联、剪纸、小制作等作品展示。联合文化站组织居民创造的春联、剪纸、小制作等作品展示。在学校开展春节作品创作展示,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人们了解春节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光荣感。 3、开展“船灯”“龙灯”下村拜年活动。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一支文化队,深入各村组为居民送去浓浓的年味儿和祝福,让人民感受到传统春节文化活动魅力。 (二)清明节 1.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动。充分利用张……墓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为革命先烈扫墓、敬献花圈、重温入党入队誓词,举行入团、入队、成人仪式、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引导学生牢记革命宗旨,立志报效祖国。 2、开展“摒弃旧陋习、网上祭英烈”文明祭祀活动。各单位要加大对违规祭扫活动

查看全文>>>

1、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2、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3、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4、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5、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8、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9、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1、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2、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13、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4、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5、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6、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7、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8、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19、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20、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1、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22、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23、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24、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25、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6、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27、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8、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29、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30、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31、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2、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33、东飞乌鹊西飞燕。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34、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35、上苑风烟

查看全文>>>

1、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2、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3、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4、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潘希白《大有九日》

6、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7、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8、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9、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0、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1、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12、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3、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4、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5、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仲殊《诉衷情寒食》

16、总不解、将春系住。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17、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8、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9、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20、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1、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22、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23、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

24、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5、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26、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李商隐《壬申七夕》

27、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28、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9、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30、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1、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32、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33、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34、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

查看全文>>>

1、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2、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吴文英《花心动柳》

4、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6、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7、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8、困人天气近清明。苏轼《浣溪沙春情》

9、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10、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1、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2、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13、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14、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15、谓洋海底问无由。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16、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7、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18、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19、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20、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21、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2、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3、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4、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2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26、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刘镇《柳梢青七夕》

27、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28、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9、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0、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仲殊《诉衷情寒食》

31、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32、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3、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34、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35、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36、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查看全文>>>

1、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2、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张埜《夺锦标七夕》

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4、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5、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6、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7、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9、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10、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11、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2、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13、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4、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5、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16、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7、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8、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19、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0、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1、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2、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3、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4、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25、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26、笑摘双杏子,连枝戴。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7、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8、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29、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30、夜色银河情一片。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31、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2、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3、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4、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5、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李商隐《壬申七夕》

36

查看全文>>>

  1、两情缠绵忽如故。王建《七夕曲》 2、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张镃《寒食》 3、河汉女,巧云鬟。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4、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5、流阴稍已多,馀光亦难取。柳恽《七夕穿针》 6、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邵谒《长安寒食》 7、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8、近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9、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10、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1、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2、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13、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4、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5、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6、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7、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8、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郑刚中《寒食》 19、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0、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1、琅玕碧,花影弄蜻蜓。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2、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23、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24、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25、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26、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27、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28、自摘霜葱宜荐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9、落花夜雨辞寒食。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30、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31、羽书万里飞来处。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32、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3、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刘镇《柳梢青七夕》 34、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35、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36、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7、单夹衣裳,半栊

查看全文>>>

一次有意义的端午节活动已经结束了,其中肯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内容,现在我们需要对这次活动进行端午节活动总结了,总结是对我们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分析。有哪些好的端午节活动总结模板值得借鉴呢?范文资讯网小编收集并整理了“2024传统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传统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篇一】

为切实贯彻落实咱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的告诉精力,承载端午节所蕴含爱国主义的道德内核,促进全部干部职工对民族文明的认同感跟骄傲感,营造庆祝传统节日的良好气氛,我委发展了情势多样的端午节庆贺活动,现将运动情形总结如下:

一、高度看重,精心组织

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开展,名人故事,管委会高度器重,及时召开会议对端午节活动进行总体安排,并制订了活动计划,请求各科室在活动中凸起爱国主义教育、突出讲文明·树新风和献爱心等详细要求,全面推动管委会的精神文明创立工作。

二、加大宣扬,营造氛围

管委会应用宣传栏、简报等多种方法对端午节相关知识进行了普遍宣传,并开展“话端午,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让全体干部职工及大众懂得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干常识。感触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烈的文化气味,一直激发爱国主义热忱。

三、详细活动情况

(一)开展“爱心粽子”端午活动

在端午节降临之际,管委会组织干部职工代表到对口社区,向孤寡白叟、留守儿童、艰苦家庭进行慰劳,赠予了端午节礼品,同他们一起包粽子,一起联欢,让干部深切感想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二)倡导健康防疫,开展除尘活动

古人把蒲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抹雄黄酒,免得灾去病,端午节成了我国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大节日。我委联合当真开展端午节除尘活动,倡导健康生涯,污染在机关环境。掀起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了 “端午节、诵经典”活动

管委会利用工会活动时光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全体干部职工踊跃加入,经由竞赛选出了优越奖一名、最佳诵读奖二名。通过开展活动,熏陶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自豪感,加强了凝集力。

在本次活动中,我委充足利用传统节庆日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传统文化教导,掀起了提倡文化和强化风格建设的高潮,更是承端午文化精华,扬民族传统底蕴,为争当“世界古代田园城市先行者”这一斗争目的供给了强有力的思维保

查看全文>>>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

范文资讯网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2024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