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春夏秋冬教案 > 导航 >

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春夏秋冬教案,2024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春夏秋冬教案

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春夏秋冬教案

主题说明: 冬去春来,四季不断地轮换。三月春意盎然,万物复苏。 春天的到来使孩子们那么兴奋,他们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知道了四季的轮换规律,但小脑袋里仍然装满了问题,他们急切地想了解多变的自然现象:四季为什么轮换?四季是怎么形成的?风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春天来了小草就变绿了?彩虹到底有几种颜色?天上的白云为什么一会儿像绵羊,一会儿像狮子?我们怎样才能提前知道天要下雨了?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不可思议,让幼儿惊叹不已。 主题活动春夏和秋冬中,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四季是怎么来的,让他们再次感受四季的花草树木以及各个季节天气的主要特征,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轮换顺序,并感受季节的变化对人们生活得影响。 我们将引导孩子关心自然,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感知、欣赏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切,激发孩子对生活得热爱,对自然界的变化感兴趣,在探讨的学习过程中,到大自然中去找找答案,到大自然中去收集自己所需要的材料,让孩子们利用身边的资源,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亲近大自然,形成对自然界常见的变化现象有正确的认识与态度,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新的经验。

主题目标: 1、有兴趣观风、雨、雷等自然现象,注意它们的不同变化。感受天气的变化,了解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轮换顺序,感受季节的不断渐变以及它对人们生活得影响。 3、了解四季中常见树木花草和他们的变化,乐于参加照顾树木花草的活动,体会爱护他们的意义。

主题反思: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随着主题活动的结束,小朋友对四季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也对活动前的一系列问题都得到了圆满的答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感知和认识能力逐步从具体走向了抽象,从单一走向了连贯,从一个角度走向了全方位地感知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同时他们的想象力及各种表达能力也出现了飞跃的发展趋势。本次主题活动,我们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全面、完整地感知认识四季特征的平台,让幼儿通过音乐、美术、语言、科学、社会等各科活动,感知比较一年四季大自然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全面感受四季的花、草、树木以及各种季节天气的主要特征,了解四季变化的顺序,并感受季节变化对人们活动的影响。 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还结合主题进行了主题墙饰的布置,把《四季畅想曲》展现在孩子们的面

查看全文>>>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8、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9、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10、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11、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1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13、落尽梨花春又了。梅尧臣《苏幕遮草》

1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1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8、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20、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2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22、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2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4、蛾儿雪柳黄金缕。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5、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7、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2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9、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30、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3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32、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33、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34、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查看全文>>>

春的诗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8、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0、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1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6、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1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夏的诗句 1、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2、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阴阴夏木啭黄鹂。——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5、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李白《采莲曲》 6、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7、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8、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后池上》 9、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0、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11、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12、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4、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1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

查看全文>>>

描写春的诗句

1、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3、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丘为《题农父庐舍》

4、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秦观《好事近》

6、芳菲消息到,杏梢红芳菲。贺铸《小重山》

7、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落日忆山中》

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9、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

1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昚虚《阙题》

11、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12、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李白《古风》

13、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1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杜甫《春运》

描写夏的诗句

1、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4、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7、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8、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9、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10、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樊旬《仲夏》

11、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贾龠《孟夏》

12、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3、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1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15、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1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1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描写秋的诗句

1、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陆游《秋兴》

2、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3、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陆游《秋思》

4、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陆游《秋兴》

5、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6、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山花子》

7、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8、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0、秋风萧

查看全文>>>

画风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6个,会写12个生字,学会积累句子。 2、正确、流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启发、讨论、小组合作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录音机、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揭题,激发情趣。 1、同学们老师说个谜你们来猜一猜。 (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禾苗见它弯腰,小树见它招手) 2、点名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来共同了解风。(板书:画风) 二、感受形象,加深体验。 1、出示课件:微风吹旗、吹树叶、吹炊烟、大风吹树、吹人、狂风大作时的画面。 2、谈谈你还看到哪些风与物的情形。 3、同学们见过风、感受过风。那么画过风吗?风怎么画?现在大家动脑、想一想把风画一画好吗?看谁画得棒。我们一起来评一评。 三、初读感知,合作学习。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和不会读的字。 2、学习查几个字。 3、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 4、抽认生字。 5、开火车认生字。 6、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并标出重点词语。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2、通过学习,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这是什么? 谜底:风 2、板书: 风。 3、那谁会画风呢?想不想展示一下画风的身手?(想)好,那俺们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来展示自身画风的身手。 4、板书: 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俺们来展示一下你们自同学字的身手。看看你们能把这一课的生字读出来吗? ⑴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⑵ 出示卡片,全班齐读生字。 ⑶ 开火车读,在就个别字组词。 ⑷ 做个小游戏。 ⑸ 指导字“陈”的左耳旁由几笔写成?(二笔),笔划读成“横撇弯钩”;“艺”字的下半局部是由几笔写成?(一笔),笔划读成“横折弯钩”。 2、过渡: 看来,同学们的生字都掌握的不错。现在俺来检查你们的课文读懂了没有?请你说一说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先用笔画出你自身的答案。同桌讨论交流。(结合挂图) 2、汇报: ⑴ 赵小艺: 句子:“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体会:因为有风时,风吹动旗子,旗子才会飘起来。所以画飘动的旗子,就画出了风。 板书:旗子飘 ⑵ 陈丹: 句子:“只见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体会:风把小树吹弯了,弯弯的小树就表示有风。 板书:小树弯 ⑶ 宋涛: 句子:“他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体会:斜斜的雨丝是因为有风吹。 板书:雨丝斜 ⑷ 赵小艺: 句子:“风车在呼呼地转。” 体会:风车转动是因为风吹,画出了转动的风车就表示有风。 板书:风车转 2、交流、讨论: 通过对这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学习,说说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三位小朋友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板书:敢想敢做,善于动脑。 3、现在呀,俺们要来展示你们朗读课文的水平。谁想来展示呢? ⑴ 个别读(分段朗读) ⑵ 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小

查看全文>>>

第1课

教学内容:

1、歌曲:《童谣》学唱

2、综合训练2

教学目标:采用以听唱为主的方法学习本课歌曲(一个降号的调),继续加强“流动的do的首调概念。

通过实践和比较,进一步感受2/4、3/4、4/4三种拍号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2/4、3/4、4/4三种拍号的节拍特点。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综合训练1

1、教师请学生说出2/4、3/4、4/4的含义以及强弱规律。

2、把全班分为三组,分别按拍号和节奏口读音节,要突出强拍上的重音。

3、三个声部依次进入,最后构成三个声部。

各组派一个人为代表,在黑板上写出各拍号的节奏。(教师订正)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请学生唱出小时候所唱的童谣,今天我们也来学一首《童谣》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们跟着哼一哼。

3、教师视唱曲谱,请学生说说do的位置在那?(这就是一个降号的调,我们以后会学到,do在五线谱上是可以流动的)

4、集体视唱曲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跟琴演唱歌曲《童谣》

四、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第2课

教学内容:1、歌曲:《童谣》歌曲处理

2、综合训练2

3、欣赏:天黑黑

教学目标:感受“童谣“这类民歌质朴、稚气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歌曲处理:

1、集体演唱歌曲《童谣》

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速度、情绪演唱。

按讨论的练唱

2、教师指导:

歌曲旋律平稳流畅、节奏宽松,唱时要做到气息均匀、连贯,不要有过多的强弱变化。(练唱)

三、综合训练

1、教师将书上的两条旋律分别弹一弹。

2、教师随便弹奏其中一条,请学生说出教师弹奏的是哪一条?

四、欣赏:天黑黑

1、导入:我们学唱了一首《童谣》,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童声合唱。

教师介绍《天黑黑》:《天黑黑》是一首流行于台湾北部和闽南一带的民歌。虽为童谣,但深受人们喜爱,被大人、小孩广为传唱。

2、初听乐曲,请学生跟琴唱一唱。

3、复听,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讲了什么?

4、完整复听,完成听听想想。

查看全文>>>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读9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继续培养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和分析合体字字形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培养学生注意倾听和评价朗读的能力。 3.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主动努力做事,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二、教学重点 1.会认读9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 理解“守株待兔”成语的含义以及告诉人们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朗读课文录音带,投影片,生字卡,作为奖励用的绿、黄、红色星若干颗。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故事导入。 1.(出示本课的三幅图)同学们,你们都爱听故事吧?故事的种类可多了,有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等。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成语故事。请你看看图中有谁?他在干什么?结果怎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为学习课本的规范语言做准备。) 2.谁能用简短的句子或词语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以此种方法了解学生对故事的主题把握的情况,从而发现学习的小骨干。) 3.借助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4.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守株待兔”这个词语的意思? 5.你们看图后的猜想和给故事起的名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瞧,这是三颗不同颜色的星星(出示星)想不想得到?这是需要经过努力的。只要把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就可以分别得到绿、黄、红三颗星。咱们比一比,看谁最先得到三颗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争夺绿星开始。 请大家一边看课文,一边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圆圈画出来,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3)出示词语卡片,进行认读。 守株待兔古代慌忙逃走 撞断捡起兔肉(得)到旁边 这些字是我们读书的障碍,要想得到绿星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指名读字词,同学间互相正音。注意“捡”是前鼻音,“慌、撞、旁”是后鼻音。 ②去掉词卡上的拼音再读词。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③全班齐读生字词。(教师要采用先按顺序读,再打乱顺序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练习。)

查看全文>>>

第三课《童趣》 教学目的: 1 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2 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3 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教学重点:学唱《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情绪教学方法:动感教学法教具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玩具交响曲》、聆听《出发》。 教学过程: 一、 聆听《玩具交响曲》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玩具的歌”[出示《玩具交响曲》音乐] 2 引导学生体会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3 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小鸟的声音用手势表示出来。 4、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二、聆听《出发》 1 导入 师: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出示《出发》图文] 2 初听音乐 提示:音乐中描绘的小朋友是怎么出发的? 你仿佛听到什么? 3 复听时,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 三、 课堂小结 第二课 教学内容: 学唱《打花巴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课《打花巴掌》 1、出示节奏:×××× × │×× × │×.× ×× │× 2、学生自由讨论后读出节奏。 3、学唱《打花巴掌》 a、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拍手游戏” 师:“北京的小朋友在玩拍手游戏时还能拍出各种各样的鲜花,你们听听”[出示《打花巴掌》音乐] b、提问:他们都拍出什么花? c、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 d、歌曲基本学会后做拍手游戏。学生听音乐《打花巴掌》,教师提示这首歌的儿歌部分两人一组互相击掌。儿歌部分即兴表演。 e、分组创作新歌词,相互演唱、评议。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a、请学生听音乐《打花巴掌》歌曲部分,边听边讨论(4组分别拿一件乐器)怎样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部分伴奏。 b、4个组分别用四件打击乐器伴奏后再合奏。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学习节奏0 x 0 x∣0 x x‖为歌曲伴奏。 3、 创编活动。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见过蜗牛”[出示蜗牛图] 同学们见过黄鹂鸟吗?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黄鹂鸟的图片(出示图片课件),下面老师要给同

查看全文>>>

左邻右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教学准备】录像、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中的窗外景色,引导学生初步欣赏,导入本课题。 二、学生回忆自家窗外的景色,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1、自己家里窗外的景色好看吗?有什么特色? 2、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往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 三、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 1、看看内容。 2、画面的构图。 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 四、组织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并指导写生要素: 1、观察取景:进行取舍,避免面面俱到。 2、示范写生要点,强调构图的安排。 3、深入刻画,进行画面的处理。(简单说明) 五、学习要求: 1、写生窗外的景色。 2、也可以根据想象,画窗外的各种景色。 六、分组写生,师作实际指导。 七、展示作业,引导观摩互相交流评价。 八、拓展:课余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

查看全文>>>

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春夏秋冬教案

范文资讯网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春夏秋冬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春夏秋冬教案,2024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春夏秋冬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