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月考检讨1000字 > 导航 > 读《花间十六拍》有感作文1000字

月考检讨1000字

读《花间十六拍》有感作文1000字。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读《花间十六拍》有感作文1000字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翻开雪小禅的《花间十六拍》,温馨淡雅的气息迎面扑来。细细品读,心头漾起丝丝温暖,甘之若饴。

文中回忆了“我”年少时期的生活片段:和同学跑去照相馆,被母亲领着去做过年新衣,穿着心爱长裙主持晚会……阙阙故事在缓缓而逝的岁月里依然闪亮,似首首纯净含蓄的诗。

读罢,不觉忆起我的童年时代。曾记得,我蹒跚学步时迎上母亲开心的笑颜。曾记得,那架承载着欢声笑语的秋千在吱吱呀呀地摇荡。脑海里一幕幕回放父母牵着我走遍大街小巷的影像。金色童年里,我收获了浓郁的亲情,纯真的快乐。

已有几年没有和父母坐在一起好好聊天了,心里有深深的歉意。“树欲静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会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享受亲情之乐。

无忧的童年渐行渐远,愈来模糊,我从不谙世事的孩童变为朝气蓬勃的少年。走进学堂后的我宛若如饥似渴的鱼儿在书本的海洋里汲取知识的甘露。在迷人书香里,我逐渐学会了辨别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接受心灵的洗礼。指引的灯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途,师长的谆谆教诲和朋友关切与勉励在我心底留下温存的回忆。

文中十四五岁的“我”和同学兴奋地一趟趟跑到照相馆,问相片洗出来了没有,取出来后,不厌其烦地争论谁的笑太拘谨,太僵硬……

此刻,我仿佛听到那群女孩欢快的笑声。花开的季节里洒满阳光,忆那时校园里飘落满地桐花,闪耀明亮的光泽。年华肆无忌惮,我们笑靥如花,心雨飘飞……

“我”羞涩地站在大楼对面,等待心仪的男孩经过。“我”记得他的微笑,记得他的声音……时光流转,记起那天我坐在窗边,柔柔的光线映出斑驳花影。那个男孩抱着球经过窗前,他一脸阳光,额上有细细的汗珠,正在缓慢蒸发。小小的欢喜在心里荡漾……

“当年的小伙伴,见面不识君。我叫出她的乳名,她的表情仍淡淡,为着生计挣扎,说雪灾让她受损严重……她有她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

我的朋友,我记得你孩子气的言语,记得我们一起去看电影,每一段共同走过的路都是那样熟悉与亲切。那你还记得那年我们的诺言吗?那棵挺拔的杨树上也曾布满了刀子刻的海誓山盟,本以为风吹雨打也不会消失,现在是否已被岁月的河床沉淀为了一枚化石?

如今,每日我为高考奋战,严格的作息制度,三点一线的生活,周而复始。“不经一番彻骨寒,怎的梅花扑鼻香。”,我们挥洒汗水,放飞梦想,努力着,奋斗着,只愿梦想开花,青春无悔。若干年后,这成长中的拼搏光阴也会成为珍贵的记忆。

时间在流逝,这斑斓的一切悄无声息隐没岁月风尘,我咀嚼着生活,品味着温暖,点滴往事“如花间十六拍,拍拍各不同,每一拍都是一道闪光的记忆。”,永不褪色。

庄子曰:“相濡以沫,未若相忘于江湖。”,因为懂得,所以珍惜。珍惜当前,把握当下,珍惜每一天,珍惜身边每一个人,不要待到驻足回首时怅然哀痛“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抑或无奈暗叹“林谢了春红,太匆匆。”。

爱在左,同情在右,在生命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似水流年里,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在花间轻歌曼舞---教学札记


在花间轻歌曼舞

——《花潮》教学札记

小学语《花潮》选自李广田的《云南散文选》,是作者在一九六二年春天所写的,当时中国刚经历过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生产开始复苏,而作者自己也经过一些周折的遭遇。“花潮”是指海棠花的花影如潮,也兼指赏花的人潮和谈花的热潮。课文词汇丰富,句式多变,文辞优美,适合学生反复诵读。学习《花潮》,犹如引领学生在花间曼舞,徜徉于花间,可以看到春天里昆明圆通寺海棠花开的盛景,更可以嗅到春光里社会的平和安详的气息。

一、雾里看花——在诵读中感知

学习美文佳作要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这个过程犹如雾里看花,感受一种朦胧的美。在《花潮》教学起始时,教师展示花潮图片,揭示课题:有这么一位作家,叫李广田,就以“花潮”为题写过这样的文章。学生读课题提问:这是哪里的花?这是什么时候开的花?为什么花如潮?这花是怎样的美丽?然后带着提出的问题自由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反复读。读后再交流,用一个词语加以概括:繁花似锦、锦绣连天、花枝招展、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竞相开放、各式各样等。带着对美的直观感受,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去初步感知文章中的美景,这是对文章的一个整体切入。

二、花海徜徉——在品读中欣赏

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美文的鉴赏能力,鉴赏文本体现的形象、作者表达的技巧美、语言美等。在教学中要捕捉鉴赏的“点”加以落实。《花潮》第四自然段直接写到海棠花,让学生探究学习花如潮。先读第四自然,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花如潮水一般,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反复读,细细体会。然后交流感悟:

(1)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象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

(2)谁知道呢,也许是花下的人语声,也许是花丛中的蜜蜂的嗡嗡声,也许什么地方有黄莺的歌声,还有什么地方传来看花人的琴声,歌声,笑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

(3)向高处看处,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大家一口气攀到最高峰,淹没在海棠花的红海里。”

(4)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条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

三、拈花一瓣——在精读中领悟

精读文本,品析“语言美”感悟“花潮美”。要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哪一朵花是自己喜欢的,在不同的层面上发现美,从而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达到心意相通,入乎其内。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交流研读句子:“向高处看去,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这句话能体现花如潮,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一片”与“望不到”,“密密层层”。“一片红云”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再在多媒体上呈现红云般的花图片,领悟“一片红云不着边”。让学生齐读再次陶醉于这一片美丽、神奇的红云当中。

再如领悟:“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的句子。有风花在动,无风花又为何而动呢?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大胆合理想象进行交流:花香引蝶来,触动了繁花一片;花美引游客,陶醉了看花的人;繁花似锦,游人看花了眼;花有生命,蓬勃生长……这正是“春光似海,盛世如花。”从花海中,从赏花人中,可以领悟到“春光里社会的平和安详的气息”。教师通过有选择的地抓重点句,拈花一瓣,让学生在精读中用心领悟。

四、朝花夕拾——在回读中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通过文本的回读中加以语言积累,以语文教学读写能力。如:“在阳光照射下,每一朵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一句,作者看到如此美丽的海棠产生了奇妙的联想,从“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 联想句中理解波涛汹涌、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又如:“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像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学生谈体会“伸张、扩展”,让学生理解:这是一种生命在流淌、在跃动、在涌动。在语言的积累中感受这生机勃勃的海棠花。!

带着一份感动、带着一份赞叹,在反复朗读中积累“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朵花都在微风中,显示着自己的喜悦。”,“谁知道呢,也许是花下的人语声,也许是花丛中蜜蜂的嗡嗡声,也许什么地方有黄莺的歌声,还有什么地方送来看花人的琴声、歌声、笑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犹如午夜的潮声。”许多佳句犹“如千朵万朵压枝低”,教师要让学生积累语言,引领学生在“花”轻歌曼舞。

五、妙笔生花——在读写中整合

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最好的“蜜”。指导学生动笔写写,有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内化技巧,整合阅读欣赏的成果,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妙笔生花”。通过《花潮》的教学,学生们欣赏了花儿静静地绽放;聆听花儿的窃窃私语;更领略到了花儿勃勃向上的生机!理解了花是有生命的,同时又具有灵性,花和人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在细细的品味进一步领悟。在春光明媚中,让学生们去公园,去山林,去田野,和花约会,用明亮的眼睛去细细地观赏花的美丽,用明亮的心灵去感受花的神韵,穿行在花丛间,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联想与见闻结合的方法把《我与花儿有个约会》写下来。

读《师恩难忘》有感作文550字


开学这一天风读了刘绍棠先生的《师恩难忘》这一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这篇文章洋溢着对老师教诲之恩的感激。我一口气读完了它,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曾经也有这样的一位老师。

那是上学期,张洳俊老师让我做数学委员,那年期中考试,数学我只考了九十一分,而居我之上的有很多位。我内心非常内疚,犹如打翻的五味瓶。终日心不在焉,左思后想后,觉得自己实在不能当数学委员,我无精打采地走到老师的面前,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我……不……”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鼓足了勇气对老师说:“我不配做数学委员……”话音刚落,就等着老师的暴跳如雷。可出奇不意的事,老师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坐在椅子上,和风细雨地和我谈起来“你虽然没有考好,也不代表你没有能力做数学委员,再说了,老师担任,是想锻炼你的组织能力的……”

望着张老师脸上挂着的笑容,非常亲切,心里升起了一股暖流,热呼呼的,好像冬天里有人拉着我冰冷的小手。

我眼睛湿润了,金豆不由自主落了下来,老师停了停说:“人活着一定要有信心,只有自信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你看童第周中学成绩也不好,常常倒数第一,但他很自信,毫不气馁,奋起直追,期末考试也得了个满分,所以你要相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决。

花儿需要阳光,鸟儿需要翅膀,你的话语犹如春风点点,滋润我幼小的心灵,老师的话语给我自信,给我力量。

我长大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在教育的芳草地上做个传道、受业、解惑之人。

读小王子有感作文700字


我认识一个忧郁、朴实的小男孩,那个男孩生活在只有一栋房子那么大的星球上,一个人孤独地看着日落。他天真无邪,相信绵羊在画出的箱子里;相信一朵玫瑰是他唯一的朋友;也因为一个和玫瑰的打赌可以离开星球。他,就是小王子。

今年寒假妈妈送给我一本《小王子》,拿到书我就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小王子》的叙述者是个飞行员,他讲述了六年前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时遇见了故事的主人翁——小王子。从交谈中得知,小王子居住在一颗名叫B-612的小行星上。某天,一粒玫瑰种子飘落到他的星球上,他对这朵有些虚荣的玫瑰花很好奇,并且对她惟命是从。但小王子当时还太小,并不明白她骄傲背后的爱意。他并不明白那种爱,心却受了伤。于是,他决定离开她,离开居住的星球,开始他在其他星球的旅行。

在小王子奇妙的星球之旅中,他遇见了傲慢的国王、虚荣的商人、勤恳的灯夫和友好的小狐狸……,他看到了世间百态及形形色色的人。终于小王子明白了,虽然在旅途中他认识了不少人,但他从没停止过对玫瑰花的思念,他想回到自己的行星,回到他魂牵梦萦的家。因为他在旅途中学到了一种宝贵东西——如何去爱。

读完后,我被小王子的纯洁和执着深深的吸引了。我想到了许许多多的爱:妈妈对我的爱、老师对我的爱、环卫工人对城市的爱等等,这些爱,不就像勤恳的灯夫,当他点亮路灯的时候,就好像是给这个世界添了一颗星星、一朵花儿一样。而当他熄灭路灯的时候,就好像是把花儿、星星哄睡着了似的。他的忙碌和尽忠职守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他爱的星球。就像妈妈因为爱我,而无怨无悔地为我付出;老师因为爱我,而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环卫工人因为爱我们的城市,而每天勤劳的工作。从此,我明白了:爱,就像《小王子》里说的那样,只有用心去看才能够看得清楚,最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出来的。

后来,我又读了好几遍《小王子》,每一次都沉浸在温暖的故事里。《小王子》是一面照亮人生的镜子,它教会我懂得爱,学会爱。它带着我开启了心智,净化了心灵,是我最好的伙伴。

读《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缪艳

假期中,拜读了美国艾斯奎斯的《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对于里面的事例,很有感触。对比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觉得自己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这本书中,雷夫老师通过对自己教学生涯的反思,以及对周围同事的琐事,认识到树立一个不让学生害怕,值得学生信任的教师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让孩子们用信任代替害怕,是需要老师们付出很多的努力的。就像雷夫老师所说的那样,之前,自己常常给学生下马威,让学生们知道谁才是老大。确实,在纪律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个作用不是孩子们真的懂道理了,而是学生们害怕。而一旦失去这个让学生害怕的条件,或者,一旦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没那么重要了,那么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所起的作用也就很轻了,甚至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学生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了。

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是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一个让学生害怕的形象呢?为了让班级的纪律更好,学生更听话,我是不是也是常常板起了脸,甚至吝啬到几乎不给孩子们微笑和鼓励了呢?孩子们是不是也在害怕的同时,会渐渐失去对老师的信任呢?

幸好,雷夫老师说到,要让孩子们用信任代替恐惧,需要改变班级的“班风”。而这,则需要做到: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纪律必须符合逻辑,以及做孩子的榜样。其实,归根到底,就是树立教师的榜样,并用爱心,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让学生觉得老师值得信赖,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

可是,这样的师生关系,说起来不难,做好却很不容易。书中例举了一件事情:丽莎的作业没有带,老师检查的时候,一个劲的在书包中翻找着根本不存在的作业。雷夫老师没有生气,也没有指责丽莎撒谎,而是选择了相信她。并教给她方法,让她的两位值得信赖的朋友帮她整理书包,从此后,丽莎再也没有忘记带作业。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仅想起自己对待那些没有带作业的孩子。每次我检查到孩子没有带作业时,尽管孩子解释自己做了,哪怕我自己也相信他确实是做了的。但是我仍然选择了让孩子重写。还总觉得自己是在教育学生,以后让他们更好的记住,要整理好自己的作业。

对比雷夫老师的做法,虽然一样达到了效果,但是自己确实采取了让学生敬而远之,害怕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象雷夫老师那样,充满爱心的信任学生,交给学生更好的方法。雷夫老师能这样做,是因为站在了孩子的角度。

雷夫老师也提到,要让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孩子,则需要摆脱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要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和我会体贴别人的阶段,达到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的层次,才能实现学生的真正发展。可惜的是,我发现,我还常常停留在第一或者第二个层次,虽然孩子们表现的也很好,但是他们并不是真的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而我却在孩子们的表现中沾沾自喜,却没有意识到孩子们自身发展的缺陷。当班级中一些学生,在行为习惯和学习上出现一些坏习惯无法纠正时,我还常常想不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教育中,我并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所以孩子们总是以大人或者老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有一天其中的人厌倦这样的标准时,他们往往会产生迷惘,从而使行为产生偏差。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更好的关爱学生、教育学生,帮助他们输了人生的准则,这不才是我们作为老师更应该做好的事情吗?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感慨,作为教师,自己是不是还不懂教育的真谛?是不是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也许,从雷夫老师身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教育的方法,还有作为教师最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读《爬着回家的校长》有感作文800字


我在小学《公民道德建设》读本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爬着回家的校长》,讲的是在美国犹他州的一所小学,校长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在大会上说:“学期末,如果大家的阅读量达到15万页,我就从学校爬回家。”到了期末,学生达到了校长的要求,不巧的是放假那天下起了大雪,校长竟真的在厚厚的雪地上爬行回家,短短的三英里路爬了三个多小时。

“做人不能言而无信!”这位校长一句朴实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读到这里,我的脸阵阵发热,我不禁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

那天中午,我正在家里吃午饭,一位老奶奶在敲对门李伯伯家的门。“他们不在家。”我想起李伯伯一家回李市老家去了,就打开门对那老奶奶说。“噢!”老奶奶转过头来,满脸的失望。“我能帮您什么吗?”我问,“孩子,我不识字,你能帮我写张字条留给李老师吗?”“好嘞!”我爽快地答应着。

我连忙拿来纸和笔,帮老奶奶写留言条,可是她年纪大,又是外地人,说话不大清楚,我写了十来分钟还没写完,可急了——我和同学有约在先,下午一点十分到教室下飞行棋。这时已是十二点四十六分,我的午饭还没吃完呢!

“孩子,等一下,我有事下去一趟就上来。”说完,老奶奶扶着楼梯栏杆颠颠地往下跑。天哪!等一下?这“一下”是多长时间?五分钟?十分钟?还是二十分钟?我的时间多宝贵呀!和同学的约会,一个练习的数学课外作业,英语课前的单词复习……呀!没时间多说了。我冲进家门扒下最后两口饭,飞奔下楼,推出自行车向学校奔去。

今天想来,我羞愧难当。为了在同学面前守信,为了快乐的飞行棋,我曾毫无歉意地丢下无助的老奶奶!不错,和同学有约应该守时,可我也诚心地答应帮助老奶奶呀!

老校长在洁白的雪地上爬行的身影,像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催我猛醒。

是啊,诚信如同道德百花园中的一簇鲜花,她的绽放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辛勤浇灌和耕耘。

关于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作文600字


淘气女孩,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被人收养。

天马行空,滔滔不绝,唠唠叨叨,令人生伶。

阴差阳错,前世之缘,两相互助,生离死别。

安妮?雪莉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女孩,可上天偏偏对她十分不公,她是一个孤儿。先后在几户人家干活,打工,领小孩……最后又去了孤儿院。由于一个路人的口误,她阴差阳错的去了绿山墙农舍。一路上,来接她的马修听着她的讲话,看她的想象力天马星空,虽然本想要一个男孩,但还是坚决的要把她留下来。在绿山墙农舍,安妮认识了“灵魂的知音”——黛安娜,认识了善良好心的林德太太,不太理解安妮的巴里太太……

读了这本书,我为安妮那丰富的想象力震撼。安妮竟把一个波光粼粼的小湖叫做“闪光的小湖”;把无辜的森林叫做“闹鬼的森林”;把一条小路叫做“情人的小径”……

安妮口齿伶俐,在冒犯林德太太后道了一个谦,说的林德太太心花怒放,不再追究。又区区几句话夺得老巴里太太的欢心。

安妮是个聪明的孩子,她每每考试都很优秀。连最难的几何学,也能力争上游。

安妮对生活的热爱又强烈又不可思议。一棵樱桃树被叫做“白雪皇后”遇到美景,她会呆呆的看着,并对它无限回味。似乎没有生活的美,就不能活下去了。当有音乐会、野餐时,她就可能兴奋到世界末日。

有一次,安妮把玛丽拉的紫色胸针拿去了,可用过后又找不到了。竟为了去野餐说紫色胸针掉进了“闪光的小湖”。后被发现后搞得玛丽拉哭笑不得。我读到这,竟为安妮的幼稚搞的哈哈大笑。

安妮在继续,我的阅读也在继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