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蛙读后感1000字 > 导航 > 蛙读后感1000字

蛙读后感1000字

蛙读后感1000字。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蛙读后感1000字”,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蛙读后感1000字

莫言突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奖,真是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原本以为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是文学奖,中国以前出过那么多有才的作家都没获得过奖,怎么现在会有人获奖呢?但是莫言还真就打破了这个神话。一时间莫言火了,这说明他至少是中国近百年来最有成就的几个作家之一。说实话,之前从未看过莫言的小说。虽然他早已出名,但是也并没有一枝独秀,中国现今优秀的作家很多,因此他并不太引人注目。像【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丰一乳一肥一一臀一一】之类的作品也早就听说过,但是对于一年只读一两本小说的我来说,真的很难读到他的作品,如果不是他获得了诺贝尔奖,恐怕再过几年也不会去读。

可是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一刻起,他立刻就火了,他的书在书店脱销,图书馆也全部被借出。经过一阵狂一热的炒作之后,气氛渐渐地平静了下来,这才有机会静下心来,拜读一下他的作品。昨天借了一本【蛙】他最近的作品。从昨晚开始看,今天下午就看完了。除了吃饭睡觉以外都在看。

【蛙】的结构是主人公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加计生干部的人生经历,故事发生在莫言的老家高密东北乡。前面四封信全是以第一人称在叙述姑姑的传奇故事,情节跨越了半个世纪。姑姑是革命烈士的后代,解放后当了妇产科医生,据她讲,一生中接生了一万个孩子。到后来搞计划生育,据她说流产了2800个孩子。从这部小说里我才得知,计划生育从七十年代一毛一主席的时候就开始搞了,说不是强制的实际上是强制,只不过允许生两个而已。要不70年代末,妇女生育率也不会降到2点几的水平。

峻胎放环,三胎结扎,那时候由于还没有改革开放,人都在村里呆着,所以人们也没地方可躲,只能任人宰割。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结扎的更多的是男一性一。因为男的结扎比女的要简单的多,痛苦也小的多。但是不知道后来为什么男的结扎的变少了,虽然对于男的女的来说,这都很恐怖,可是按说男的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份痛苦,而不是要女的去。因为女的已经承担了放环、流产这些痛苦了。这么说,男的是有点自私了。

虽然到今天对于计划生育所起的作用也没有一个定论,但是对人的摧一残却是大家公认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被整死的也不少。因此这项几乎残害过中国所有家庭的制度被所有人所痛恨。大家把所有的痛恨集中到计生委身上,其实计生人员也只是执行者而已。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决策层,制定这项制度的人。

当然执行者也必须是心狠手辣的人,心地善良有同情心的人是做不了这项工作的。最初的确有为了一党一,为了国家而坚决执行的人,比如姑姑,他们真的就是以为这项政策利国利民,才做的。她大公无私,自己的亲人也不偏袒。但是依然被乡亲们所厌恶。因为她作为执行者,扒了别人的房,把别人绑去结扎,流产,当然会遭到别人的痛恨。但是她又是一个优秀的妇产科医生,又在做着最光荣的事业,东北乡几十年间出生的孩子大都是她接生的。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是纯粹的,即使是最坏的人也会做过好事,反过来,即使最好的人,也有可能做过坏事。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好人也会有坏人,他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而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得意的人有朝一日也会落魄,落魄的人有一天也会飞黄腾达,而且中国人相信报应,姑姑和小狮子这两个计划生育的坚定执行者,就终生未能生出孩子。

她们连同那些被结扎被流产的人都是悲剧,成了时代的替罪羊。其实中国人何尝消停过呢。自从解放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反右派、文化大革命、计划生育、强征土地一直折腾到今。无论到什么时候,最苦的都是百姓。当我看到王仁美被抓去流产大出一血死亡的时候,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一对母子就这样被无情的扼杀了生命,她有什么错呢,只是想生个孩子而已。现在我们都知道大月份引产是很危险的,但是那时候谁管这些,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老百姓的命就如同草芥,谁会管老百姓的死活呢?作者贯穿整部小说都有提到王仁美,虽然后来又娶了老婆,而且甚至感觉比第一个还要好。但是陪第二个老婆也是应付的态度,有一天老婆去上班了,他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到最后,他的儿子出生的时候,竟然想的还是第一个王仁美。

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更加给人真实感,虽然都知道小说,但是感觉他就像在讲自己的故事。故事平实到有点平淡,但是却处处能触及人的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他毫不留情的对人一性一的一陰一暗面的揭露,让人不忍心却又不得不审视一下自己的灵魂。我们生活在一个荒唐的国度,这样的国度有利于激发人的一陰一暗面;又有着一群一爱一折腾的人民,这样的一群人具体书写着荒唐。可是好的小说却不仅仅只是揭露一陰一暗,他还会给人一点希望,给人一点正面的力量。一个孩子的降生,便给了许多人希望。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中学生蛙读后感1000字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读完一本书都有自己的见解。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中学生蛙读后感1000字,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带着悲伤和回忆承认,这个阅读过程是波折的,心情的大起大落随着章节里的人物关系悲喜交加,我依稀的看见计划生育的尾声是怎样的结束的,是怎样在人民的意识里消失的,我更能深彻的体会到童年的土路上发生的那些至今都不会再有的生活现象。

姑姑,这是一个现实版的传奇人物,太听话,太革命,太忠心,太认真,一个17岁善良聪慧的姑娘将职业视为生命的宗旨的送子娘娘,到始终履行着社会主义的号召,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的妇产科医生,一生肩职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这一生精神的痛苦,肉体的折磨,在这个老人的生命里徘徊,她迎接生命的诞生,她打击新生命的到来,这是姑姑为社会主新中国所做的贡献,她是忠臣,可是他的灵魂里有罪恶,有鲜血,有感激她的人,有憎恨她牙痒痒的人,有同情她的人吗?

两度落泪,第一次为王肝的单相思,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海誓山盟,只有默默地在一封封不见回信的情书里诉说,默默地的看着思念的人在自己的眼帘里徘徊,为之动容。

第二次为豪爽单纯的王仁美的死落泪,这是一个错误的年代错误的想法酝酿的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不得不的一个残忍的悲剧,怪不得姑姑的晚年是失眠的,王仁美是可怜的,悲壮的,但是她死了,姑姑是可怜的,悲壮的,但她活着,她的痛,她的精神境界未必能比一个死过的人好到哪里?

这是一部悲喜交加凸显人性多面性的小说,这里有辛酸,有向往,有期待,有梦想,有幽默,有无知,更有愚昧,同时还有善良的味道,将姑姑在一大串的小人物中塑造描写,普通的村子,普通的人物,不一样的思想意识,缔造了不一样的命运和人生,爱过,恨过,残忍过,平凡里有辛酸,感动中有泪花,讽刺里记录史实,在幽默中挥洒人性的曲变。

今日不知是悲剧还是喜剧,不知谁对谁错,如果用思想觉悟评价,只希望过去的都过去吧,已经新时代了,姑姑你的睡眠可好?

妹妹1998年出生,次年2月计划生育的领导们经常来到家里给爸爸妈妈上课,而且换不同的人,2000年计划生育已经接近尾声不再严重,只要交钱就不用手术,但是1999年以前的孩子母亲们是躲不过的必须做,这是我印象中的计划生育政策。

此刻我的心情是悲伤的,也是欣喜地,想念那时满手是土,自己脏兮兮的样子,也幸福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美好生活。

进步取代迂腐,意识决定结果,人性有待新环境的熏陶和提升,命运自始至终在挣扎中理智,享受,受苦。

做一个忠于内心的使命,不忘肩上的责任的一个人吧,小说的原话,人啊,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做叛徒。

姑姑是伟大的。

[中学生蛙读后感1000字]

蛙读后感


看了几个晚上,终于将这部书看完了,这本书里刚开始的吃煤情节,以前就看过,只因为这部作品不太出名,而没有阅读,随着这部作品获奖,我便有兴趣拿过来读一读。

读这部小说,我一直围绕着这部作品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呢,将这本书读完,算是有点眉目了。

这本书主要描写中国刚刚实施计划生育的故事,讲姑姑做为一个医生从为别人接生,转换为结扎的故事,整部作品里,作者采用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表现的淋漓尽致。

查阅了一些资料,说《蛙》与《娃》同音,又因为蛙为多生,属于变态发育,据说胎儿在肚子里的时候,也有个小尾巴,人如蝌蚪。

作品里的人物都是采用人的shenti部位进行命名的,这也算是围绕着人这个话题展开的描写。

这部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一点也不曲折,一点也不离奇,可见作者并不是靠这两样去打动读者,而是靠怎么将一件普通的事通过更奇特的表现手法写出来,这也许就是经典文学作品与普通作品之间的区别吧。

比如一部作品,有一流的故事情节,却没有一流的写作技巧,另一部作品没有一流的故事情节,却有一流的写作技巧,我想前者应该是糟蹋故事情节,而后者却是在美化故事情节。

看了这本书,我学会了许多词语的用法,以前也有过许多场景的出现,只是自己脑子里缺少表达的词语,使写出的东西缺少灵气,这是自己所欠缺的东西。

这部书是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去写的,描写了一个社会现象,这要比描写个人小环境,更能够感动人。怎么将作品写的更大些,也是我所欠缺的东西。

觉得自己看书还是太少了,应该增加一些阅读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将自己的作品写的更好。

也许现在自己的作品,依然还处于婴儿状态,可以进步的空间依然很大,看了好的词语,应该及时记下来,记在脑子里,这才是我看书的最终目的,而不是做为消遣用。

一本书代表着一个故事,一本书有着深深的社会情结,不管怎么样,能够与作者的心灵交汇,内心都是充满幸福的。

莫言作品又将我带人一个新的小说形式里面,不管怎么说,前辈就是前辈,别人写的好,就是写的好,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就是了。

蛙读后感1200字


读完《蛙》,内心震撼,小说中的一一幕幕情节仍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莫言下笔可谓是竭尽血腥残忍之能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变态与血腥,擅长用混乱的色彩进行故事的渲染,直教人触目惊心。

在中国的传统乡间文化中,蛙一直是代表着生殖繁衍的标志,依据文中姑姑所言,揭示了莫言所要暗示的标题:蛙。蛙与娃不仅音同,而且呱呱坠地的婴儿与青蛙的声音相同。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莫言将背景锁定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采用一种第三者的视角去叙述那些惊心动魄且催人泪下的故事,主要人物是姑姑,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的人生历程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其男朋友王小倜逃到台湾而惹上一身骂名;一面行医一面严格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她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女人带环,甚至是将身怀六七个月的女人逼上绝路。直至步入中年时她与捏泥娃娃的郝大手结婚,也表示了她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深深忏悔。

在情节描写方面,莫言是十分成功的,他用一种残酷无比的笔调淋漓尽致地描写王仁美以及王胆的悲剧,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以王仁美和王胆为代表的传宗接代传统思想与国家所制定的计划生育目标形成了鲜明对比。描写姑姑所应付那些违政策者的人所使出的一些行为,在对自己侄媳妇王仁美以及王胆的行为上,为了让他们现形而不择手段,且不说顾及亲人之间的感情,就连邻里关系也破坏,在那一幕幕的追赶中,那一幕幕血腥的画面,不禁让人毛骨悚然,透心凉的人情味遭到政治压迫下被伤得体无完肤。所以莫言的文学作品多少让我觉得少了温情,似乎将他的写作情感用魔鬼般的疯癫来展示。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莫言塑造的姑姑这个矛盾人物在前后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铁面无私、果断利索地一律将违反政策的人赶尽杀绝,与她后来老年时深深忏悔的形象截然不同,潜移默化中,莫言阐释的人性也浮出水面。小说除了姑姑外,还塑造了许多很成功的人物,如小狮子曾也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拥护者和执行者,但是最后饱受无子之苦的煎熬,在内外压力的形势下,她选择做了违抗者。还有,我最为喜欢的是我的前期王仁美,虽然她是悲剧收场,但是她是小说中做人做事最干脆的人,嬉笑怒骂都很直率,不仅从她说话风格,最主要是做事体现出她的真,明知自己的姑姑是计划生育的执行者,却没屈服当时的社会政策,尽管她的反抗没有成功,还因此丧失了自己的性命。

在小说的结构上,莫言选择的方式独特,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每封信代表了不同的时代,是每一个时代的分水岭。而且,通过以书信体的叙事方式使得该小说的空间更为广阔,通过对杉谷义人先生的详尽往事,莫言能自由地直抒胸臆的同时,也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

读毕全文,莫言通过《蛙》一针见血地剖析与批判人性与社会。虽然他是站在家乡的背景写故事,但是,却让我们能够享受到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思考。

《蛙》读后感


历史的齿轮已经转了起来,是谁在推动它?

蛙与娃谐音,正本书通过讲述自己的姑姑一位送子娘娘也是一位sharen恶魔的故事以及围绕对自己周边的人物的描写从而生动的展现出了中国针对人口问题所实施的政策计划生育。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实施,计划生育便是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实施的一项基本政策,政策是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当年一句人多力量大使得中国的人口在短短几年里突飞猛进。计划生育的推行势在必行。可是要想施行起来就需要一定的作为,政策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实施二字却充满了色彩。

姑姑万心就是一位处在最基层的政策实施者,正如她的名字一般,她拥有万颗心房,这是一颗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这是一颗夺取生命的恶人心姑姑的一生都在与娃娃打交道,计划生育实施之前,姑姑犹如送子娘娘凭借一双充满魔力的手掌打开未来的大门,她记忆精湛同时人见人爱。计划生育推行之后她却成了一位双手充满血腥的恶魔,她到处拆房填坑寻找这超生者为了政策的实施她大义凛然,宛如一根红色木头为人所唾弃。文中她在追击王胆的时候不禁给人一种厉鬼索命的气势,不禁的让读者担心王胆以及她肚子里以及七个月大的孩子,可当她看到王胆的情况时一个健步夸上木筏,那一刻我的内心犹如发了洪水的小河。然而姑姑却选择帮助王胆将孩子生产出来,结果却是王胆死亡,生了一个女儿,从此陈鼻一蹶不振同时这个家庭也算是毁了!(星辰ww)可这算是毁在了谁的手上?姑姑的手上?陈鼻的手上?还是那个过时的思想上?我想如果人人接受了计划生育理解了姑姑的所作所为摒弃了过去的过时思想结局肯定不是这样。可是一个彻底改变思维的政策的实施它必定需要经历这个痛彻心扉的历程方能为人所接受。

姑姑也是常人,看着姑姑上了年龄之后,内疚失眠以及对蛙的害怕,蛙的每一叫哇,哇,哇都让姑姑心惊胆战,这些可都是死在姑姑手下的孩童呀!晚年的姑姑只有将自己的内心寄托在泥孩身上,将那些残害在自己手下的生命做成泥娃娃,然后在以另一种方式给他们重新找一个家。姑姑只是一个实施者而已可她却承载了人们对政策的所有不满,她受到的折磨超过每一个人,可又有谁会理解她!姑姑为计划生育的推行奉献了一生,所有的结果都不该她一人承担。

针对不同的国情制定不同的政策,现如今又出现了二胎政策显然它比独生子女这个政策更好的被接受了!可谁又能确定未来的政策与国情!想着自己小时候母亲每月都得去计划生育服务站检查shenti,隔壁的媳妇超生跑到了远在天边的亲戚处去偷生,独生子女每月都有100多的补助。然而如今独生子女的补助好像已有400多,村子里的婴儿如同女娲摔泥造人般呱呱坠地。也许那个时代是错的,那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是错的,但我们应该学会去原谅。历史的齿轮仍需我们去推动。

蛙读后感200字


没有读过,因为莫言的书太火了书店没有货。

听朋友说《蛙》是莫言讲述他姑姑从早年的接生婆开始的一段故事,开始是见证生命的奇迹,那时鼓励多生孩子的时代,她们也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一样。后来时代变迁来到了计划生育人人有则的环境中,她的姑姑又开始疯狂的为人们进行打胎,其中的描述让人不寒而栗。一直到最后到了人到暮年时候,回想起当年干得那些事~开始为那些在她手中折损了生命的胎儿们供奉灵位......

这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应该是本书应对了西方对东方人权立场的又一次深入了解,本书选题正对西方人的口味所以才能获奖。

莫言作品《蛙》读后感1000字2024


莫言作品《蛙》读后感1000字2024

二零一二年,莫言和他的《蛙》一块儿轰动世界,我这个草根也跟着欣欣然自豪了好久,心情沉静下来就开始了对《蛙》的慢慢品读,到二零一三年来临时才品完。品书和品茶一样,只有慢慢来才能感受到袅袅的香气。

《蛙》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万足也就是万小跑的姑姑万心传奇坎坷的一生。万心小的时候就临危不惧,敢和日寇怒目相视,建国后凭借红色出身和过硬的医护本领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妇产科专家,和土接生婆们一番较量,使群众们接受了新法接生,挽救了数以千计的产妇和新生儿,群众敬仰她,称之为送子观音。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万心被派到公社计生办,一干就是几十年。期间,万心坚决执行计生政策,可谓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亲手流掉了包括侄子万小跑媳妇王仁美孩子在内的两千余个计划外怀孕胎儿,这一成绩将万心在群众中的威信一扫到地,她在群众心中由一名送子菩萨变成了戕害生命的魔鬼。进入晚年,国家的计生工作随着经济的开放搞活也“开放”了,大款生,官员生,就是无权无钱的小职员们不能生,看透人生的万心摇身一变又成了送子观音,一副所谓的“转龙换风”的药丸要价不菲,专门卖给那些贪污受贿发民财的“大人物”们,以这种方式来宣泄寻求心灵的安定。

主人公万心的人生轨迹是曲折的,她的爱情轨迹也是坎坷的。一枝花的年龄时在如云的崇拜者中“众里寻他三*”,选中了潇洒地飞行员王小倜,马上要结婚了,王小倜驾机叛逃台湾,万心受到牵连,经历一番世态炎凉,她决定嫁给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县委书记杨林。轰轰烈烈的文革中她和杨林一块儿受到冲击,杨林在批斗会上受不住造反派的折磨胡说八道,伤害了万心也葬送了她的第二次感情。就这样万心的终身大事耽误了,一直到临近退休,才和民间泥塑大师郝大手结合。万心和郝大师结合是完美的,万心描述被流掉胎儿的特征,大师按描述创作泥娃娃,然后供在一间屋子里,投生到来求娃娃的善男信女家。

《蛙》是一个底层计生干部的个人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我国农村计生工作史。这段历史中有荣辱,有辛酸,有执著,有无奈,有揭露,有褒贬,作家以敏锐的眼光,捕捉社会的风云变幻,娓娓道来,给人以振聋发聩般的心灵震撼。

《蛙》除却情节的跌宕起伏,我还喜欢她的如下风姿:

语言诙谐。莫言的作品语言是很有风格的,流畅诙谐而且夸张,让人忍俊不禁。比如写王小倜飞行技术的高超,王驾机一个俯冲到西瓜地,探身摘下一个西瓜,一拉杆,歼击机又呼啸着冲向云霄,呵呵,这是多么夸张诙谐的文字!可以和青莲居士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媲美了。

节奏鲜明。小说从小伙伴们吃煤写起,如潺潺小溪,清新爽人,接下来的王小倜叛逃、文革波澜“小弦切切如私语”将读者引入故事中,王胆顺流逃跑河中分娩则是“大弦嘈嘈如急雨”的高潮,接下来美国爱婴医院的出现如河道陡然变宽,流水变缓,满眼的粼粼微波,如此“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给人以跌宕起伏的艺术享受。

构思缜密。小说后半程写王肝和秦河、郝大手默契配合,泥塑娃娃、推销娃娃,王肝忽悠顾客时巧舌如簧就进入创作状态,那创作状态中的语言细腻而有哲理,缜密中充满神秘,让顾客心甘情愿地争先恐后地买泥娃娃。

有人说《蛙》思想不够积极,是在揭计生工作的家丑,从政治的角度看确实有这个嫌疑。但是《蛙》是文学作品,是小说,是小说就要反映现实,超越现实。只有扎根现实的文字才是有生命有色彩的文字。莫言能够秉笔直书我国计生工作的历程,而且是站在农村沃野上看计生,这是作家的使命感使然,现实中农村的计生现状就是这样的,《蛙》有生活基础,《蛙》是当之不愧的出色的文学作品。

《蛙》获诺奖,不是偶然。

莫言作品《蛙》读后感1000字2024

今天中午,怀着一份好奇的求知欲读高三时未能读完的《蛙》,读毕,内心震撼,小说中的一一幕幕情节仍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莫言下笔可谓是竭尽血腥残忍之能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变态与血腥,擅长用混乱的色彩进行故事的渲染,直教人触目惊心。

在中国的传统乡间文化中,蛙一直是代表着生殖繁衍的标志,依据文中姑姑所言,揭示了莫言所要暗示的标题:蛙。“蛙”与“娃”不仅音同,而且呱呱坠地的婴儿与青蛙的声音相同。九幕话剧《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补充和升华。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莫言将背景锁定在山东省高密东北乡,采用一种第三者的视角去叙述那些惊心动魄且催人泪下的故事,主要人物是姑姑,一位身份复杂的乡村医生,她的人生历程贯穿了整部小说。“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时她曾与父亲勇闯平谷;因其男朋友王小倜逃到台湾而惹上一身骂名;一面行医一面严格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她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女人带环,甚至是将身怀六七个月的女人逼上绝路。直至步入中年时她与捏泥娃娃的郝大手结婚,也表示了她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深深忏悔。

在情节描写方面,莫言是十分成功的,他用一种残酷无比的笔调淋漓尽致地描写王仁美以及王胆的悲剧,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以王仁美和王胆为代表的“传宗接代”传统思想与国家所制定的“计划生育”目标形成了鲜明对比。描写姑姑所应付那些违政策者的人所使出的一些行为,在对自己侄媳妇王仁美以及王胆的行为上,为了让他们现形而不择手段,且不说顾及亲人之间的感情,就连邻里关系也破坏,在那一幕幕的追赶中,那一幕幕血腥的画面,不禁让人毛骨悚然,透心凉的人情味遭到政治压迫下被伤得体无完肤。所以莫言的文学作品多少让我觉得少了温情,似乎将他的写作情感用魔鬼般的疯癫来展示。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莫言塑造的姑姑这个矛盾人物在前后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铁面无私、果断利索地一律将违反政策的人“赶尽杀绝”,与她后来老年时深深忏悔的形象截然不同,潜移默化中,莫言阐释的人性也浮出水面。小说除了姑姑外,还塑造了许多很成功的人物,如小狮子曾也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拥护者和执行者,但是最后饱受无子之苦的煎熬,在内外压力的形势下,她选择做了违抗者。还有,我最为喜欢的是“我”的前期王仁美,虽然她是悲剧收场,但是她是小说中做人做事最干脆的人,嬉笑怒骂都很直率,不仅从她说话风格,最主要是做事体现出她的“真”,明知自己的姑姑是计划生育的执行者,却没屈服当时的社会政策,尽管她的反抗没有成功,还因此丧失了自己的性命。

在小说的结构上,莫言选择的方式独特,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个九幕话剧组成。每封信代表了不同的时代,是每一个时代的分水岭。而且,通过以书信体的叙事方式使得该小说的空间更为广阔,通过对杉谷义人先生的详尽往事,莫言能自由地直抒胸臆的同时,也给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础。

读毕全文,莫言通过《蛙》一针见血地剖析与批判人性与社会。虽然他是站在家乡的背景写故事,但是,却让我们能够享受到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思考。

莫言《蛙》读后感600字


《蛙》是莫言酝酿十多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创作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2009年12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与他的其他重要长篇作品,如《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等相比,《蛙》延续了这些作品对小说结构、叙述语言、审美诉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诗般反映社会变迁等方面的执着探索,在整体上达到了极高艺术水准,也是近几年中国原创长篇小说中最重要的力作之一。

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 过程的同时,成功 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

小说结构新颖而缜密,由剧作家蝌蚪写给 日本 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信构成。前四封信附有关于当了50多年妇科医生的姑姑的长篇叙事,当中也加入了蝌蚪本人的生活故事;第五封信则附有一部关于姑姑和蝌蚪自己的话剧。因此,这是一部将书信、元小说叙事和话剧巧妙地融合杂揉为一体、拓宽了小说艺术表现空间的作品;是莫言创作中的又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艺术尝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