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我要当学霸》读后感 > 导航 > 如果我当老师读后感

《我要当学霸》读后感

如果我当老师读后感。

能够在读一本书时全身心地投放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果我当老师读后感,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如果我当老师读后感(一)

比起往年暑假,今年过得有些不同。在常规的放松活动之外,又增加了一项看书的任务。回想过去一年的高中教学,有看到学生取得进步的兴奋和喜悦,也有恨铁不成钢的遗憾和无奈。为了让自己在教学方面获得更多的方法和经验,我刚放假就去书店挑选一些通俗易懂并且一操一作一性一强的教育类读物,最终,着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假如我当老师】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没有华丽的封面和插图,但是它的内容足以给我许多宝贵的教育启示和建议。

乍一看到这个书名时,我还以为叶圣陶从未当过老师,于是就想:一个从未做过教师的人又怎能在教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里面的内容充其量也就是一切冠冕堂皇的大话、套话。但是由于在很多教育杂志上都见到过叶圣陶这个名字,所以还是忍不住拿起书翻看起来。这一看我才知道,叶圣陶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更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

他在本书中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对于人类的巨大影响以及作为一位教师应该从哪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教育。

前面两个方面分别是学校教育应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和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两点虽然是独立的两点,但其实是相通的。因为良好的习惯能够使人一辈子受用。在这里,叶老先生主要强调了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一性一。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上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自己过去的教育漏洞。为什么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投入了很大的一精一力,结果还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令人满意?答案就在这里。我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所传授的知识也只是在口头上进行强调。有时虽然说要检查但总不能坚持下来,以致于学生也产生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反正不管完成的怎么样老师都不会真正地较真。长此以往,我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出现了断层和没有尖子生的情况。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太晚了,再想把他们的不一良学习习惯改正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考试就在眼前。所以在这个假期期间,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新学期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值得欣慰的是,在这本书里我也找到了答案: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叶老先生举了一个最通俗的教学生关门窗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轻轻地关上门窗,而不是砰的一声去惊扰别人。这个小事的教育不仅要反复更要坚持,直到他们随时随地开关门窗时总是轻轻的,这样才能算是养成了良好习惯。生活中原本没有小事,正是因为我们轻视了它,它才成为了所谓的小事。之前每次都有学生作业不交或是在听写时抄袭,而同组的其他同事都说:你何必那么较真,哪个班没有这样的学生,有的学生你就是把他的作业收上来了也都是抄的,有什么意义呢?一次次过去了,我也逐渐接受了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心想反正就那么几个学生也影响不了什么。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不交作业或迟交作业,甚至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在听写时也开始交头接耳。我越发感到情况不妙,当我再采取措施时,基本上很难再使学生产生飞跃式的进步了。所以,在本学期开学之初,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成为我工作的重心,事事无小事,只有在小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有可能在大的方面有所突破。

接下来两点分别是教是为了不教和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一子一样。这两点是以上两点的再续,也是相辅相成的。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从中尝到了甜头,自然而然就会自觉地把这种好习惯继续下去。相反,如果学生一直都未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他的行为只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也许是好的,也许是有危害一性一的。所以,受教育者就像是一粒种一子,他究竟能长成参天大树还是永远没有破土而出的机会只有播种的人才能知道。种一子只有被人用科学的方法播种到地里才能生根发芽,不断壮大。如果永远被忽略那他的命运将会是充满遗憾。所以,在教育者的眼里,所有的受教育这都应该是饱满的,充满生机的种一子,只有我们用心去播种,他们才有可能还给我们一片荫凉。而不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去歧视或忽视学生。

德育总是跟智育、体育结合在一起和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这两点虽然我很赞同,但是前一点主要是靠班主任和学校才能实现,而后一点是跨学科的,所以关于这两点我没有太多发言权,就不再啰嗦。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师表,在我理解是教师和表率。唐代诗人韩愈在【师说】中对老师有了这样的概括: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只是对教师在教学方面的阐述,而新时期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光要为师还要为表。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去模仿。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否则我们教出的将是一批批缺乏诚信的知识机器。

如果我当老师读后感(二)

邻居对我说当教师真好,特别是幼儿园老师整天和孩子打交道,无忧无虑的。一年两个假,是啊!在一年最寒冷与最炎热的日子里,可以悠然地享受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是惬意!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高尚。近日读叶圣陶先生的【如果我当老师】后惬意少了,惭愧多了。我觉着离先生要求的老师差之甚远。

当教师首先是要博一爱一和耐心,叶先生在文中说,如果当老师,绝不将投到学校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情,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做朋友。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四十年代,与今天的社会环境不同,在今天特别是小学以上的高等学府以分数衡量学生老师的背景下,老师往往为学生几本作业大动肝火,甚至为零点几分焦急万分,一爱一聪明的成绩好的学生很容易,成绩差的邋遢学生可就没人一爱一了,所以当老师必须懂得一爱一所有的学生,宽容羸弱拙钝的学生,以情感动人,让学生知错、改过进步。其实幼儿园也是如此,老师往往特别喜欢那些聪明、能干、乖一巧的小朋友,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小朋友往往很头疼,各方面的压力迫使他们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

其次,教师必须严于律已,时时做学生的表率。叶先生说做教师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简单一句话,所耗费的心血是无穷的。怎样才能养成习惯?老师要身一体力行,一进入学校,教师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学生关注、给学生以影响,学生不仅听你说教,更在看你的行为。言传不如身教,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好;要求学生不做的,你自己首先不做。特别是对于幼教来说更要身一体力行,严于律己。因为小朋友不能理解老师纯语言的说教,模仿又是幼儿的一大特点,不夸张的说,你的一言一行真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习惯。就如叶圣陶所描述的那样:要从最细微最贴近的事物做起,绝不马虎了事,例如门的开关,我要叫他们轻轻的,砰的一声固然要不得,知道他们随时随地开关门总是轻轻的,才认为一种好习惯养成。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我希望从小就给小朋友建立良好的意志品质,从小事细微之处,慢慢培养他们各方面好的品质。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用自己的真心、一爱一心、耐心、智慧去对待每一个小朋友,时刻谨记叶老的教导,时刻谨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如果我当老师读后感(三)

叶圣陶先生【如果我当老师】一文写于1941年,时隔七十年,今天读来仍是振聋发聩、引人思考。

叶先生此文从我如果当小学老师我如果当中学老师我如果当大学老师三个方面对如何当老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从中我们不难领悟叶先生为人生的教育本质观,也就是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小学老师怎么做?叶先生认为要与小学生成为朋友,而不应该把他们称为讨厌的小家伙和惹人心烦的小魔王:而是出于衷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是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就是朋友之间的关系,因为只有朋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无话不说,朋友之间的关系,是最有利于沟通和交流的。现在我们很多老师与学生之间之所以存在着代沟,其实就是没有把学生当成朋友的缘故。

叶先生认为,做一个小学老师要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哪怕是关门、开门这样的小小的细节,对于开门关窗那样细微的事,尚且不愿意扰动人家的心思,还肯作一奸一犯科,干那些扰动社会安宁的事吗?对于这样的小小细节,我们的小学老师有多少在关注呢?好的习惯还反映在教小朋友识字读书上,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叶先生感觉到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

驹于顽皮的小孩子,叶先生不主张体罚的,因为这一下子不只是打了他们的身一体,同时也打了他们的自尊心;身一体上的痛和红肿,固然不久就会消失,而自尊心所受的损伤,却是永远不会磨灭的。我们身边的后进生是怎么产生的?我想,这与父母对孩子的打骂、与老师对孩子的打骂分不开的,打骂伤了孩子的自尊,孩子也就一日日地不当回事了,也就后进了。面对调皮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心平气和。

叶先生还谈到,作为小学老师,还要作小朋友家属的朋友,对他们的亲切和忠诚和对小朋友一般无二,叶先生觉得做家属的亲切忠诚的朋友,我想并不难;拿出真心来,从行为、语言、态度上表现我要小朋友好,也就是要他们的子女弟妹好。谁不一爱一自己的子女弟妹?还肯故意与我不一致。如何与家长处理好关系?一句话,就是要与家长成为朋友。

中学老师怎么做?叶先生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阐述:

一是决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入学校的事情叫做读书一个样。叶先生认为,说成教书,把当教师的意义抹杀了;说成读书,就把古人今人的经验消化成自身的经验抹杀了。怎么做?就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

峻是我不想忠、孝、仁、一爱一等等一抽一象德目向学生的头脑里死灌,实在的做法是为了使学生存心和表现切合着某种德目,而且切合得纯任自然,毫不勉强,我的办法是在一件一件事情上,使学生养成好习惯,也就是从小事做起。叶先生还特别强调一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怎么做,教师首先要做到:我认为自己是与学生同样的人,我所过的是与学生同样的生活,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戒学生不要去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德育不是简单的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喊在嘴上的口号,而体现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中;德育也不只是只强求学生去做的而教师可以违背的事情,德育必须得有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行。

三是我不想教学生有名无实的事情,做事情,必须得名副其实,设立的自治组织、图书馆、种植园等一定要有名有实,不然就不足以养成学生的好习惯。放眼我们的旁边,有多少花架子的事情,有了开头,也再也见不到下文的书写了。

四是我不会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么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我们的课堂上有多少老师在真正践行态度和价值观?为了考试,我们大多数老师看重的或者说剩下的就就是求得一个高分数的解题的方法和技能了。

五是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决不专做讲解工作。叶先生反对满堂灌,好的做法是:只是待他们自己尝试之后,领导他们共同讨论:他们如有错误,给他们纠正;他们如有遗漏,给他们补充;他们不能分析或综合,替他们分析和综合。否则,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不好,因为被动的事情做得太久了,便不免有受刑罚似的感觉。叶先生说:我不怕多费学生的心力,我要他们试读,试讲,试作探讨,试作实习,做许多的工作,比仅仅听讲多得多,我要教他们处于主动的地位。我只给他们纠正,给他们补充,替他们分析和综合。自主、合作、探究应该成为课堂流程的必须,可是至今仍有老师持怀疑态度,认为离开了老师的讲,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其实,只要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就足矣:作为老师,你会随着学生一辈子么?我们总得要学生自主去学习的,总得要学生自主地与他人合作的,总得要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自主去探索解决的。老师们,课堂上还是少讲一点为好。放手给学生,相信学生,这是一件多么功德无量的事。

大学老师怎么做?叶先生还是强调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要帮助学生为学,也就是重在引导。要倾其所有,向学生传授知识,决不留一手。不用禁遏的方法,阻止学生的思想和阅读:学生在研究之中锻炼他们的辨别力和判断力,从而得到结论,凡真是要不得的,他们必将会直指为要不得。这就不禁遏而自禁遏了;其效果比一味禁遏来得切实。叶先生主张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与学生称心非而谈,绝无矜饰。教学中,不忘教育的总目标,要以身作则,获得学生的敬重。

叶先生在这篇文章的开头说:我现在不是教师。如果我当教师的话,在教师节的今日,我想把以下的话告诉自己,策励自己,这无非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意思。叶先生关于中小学、大学教师的种种,不只是在策励他自己,更是在策励着今天仍在教育战线上前行的我们以及后来人。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叶圣陶先生《如果我当教师》2200字读后感


叶圣陶先生《如果我当教师》2200字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叶圣陶先生的《如果我当教师》,文中详细地论述了如果他做教师,作为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将会怎样的工作。虽然这篇文章是叶老在1941年所写,距今70多年了,但仍然对我们,对现在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一读。

【摘录】如果我当小学教师,我将特别注意,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将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但硬是要养成,决不马虎了事。譬如门窗的开关,我要教他们轻轻的,砰的一声固然要不得,足以扰动人家的心思的咿呀声也不宜发出;直到他们随时随地地开关门窗总是轻轻的,才认为一种好习惯养成了。

感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叶老朴实的话语中也为我们开展习惯培养指明了方向,透露出宝贵的教育财富,至少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都要从细微处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一个个战机,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要一个一个地提醒、引导,抓反复,抓落实,持之以恒,直到抓出实效为止。就学习而言,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目前中小学生的书写水平普遍较低,字迹潦草,龙飞凤舞,卷面不整洁,让教师们头痛不已。因此,学生入学后要养成的第一个好习惯就是将字写得规范工整,整洁漂亮。只有扎实走好了这关键的第一步,其他学习习惯的培养才有意义,如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主动预习的习惯、不懂就问习惯,等等。其他方面比如锻炼、劳动、卫生,节约、团结合作等等也是如此。另一方面,身教重于言教。叶老说:我认为自己是与学生同样的人,我所过的是与学生同样的生活;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戒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譬如,我想学生整洁、勤快,我一定把自己的仪容、服装、办事室、寝室弄得十分整洁,我处理各种公事、私事一定做得十分勤快。 教师要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检讨自己的言行中有无不良习惯,用自己良好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教师的伟大,并把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因此,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让良好习惯成为一种本能,一种能力,一笔财富,伴随终生。正像叶老所说的那样:所谓教育,无非是从各方面给学生好的影响,使学生在修养品德、锻炼思想、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加强健康各方面养成好的习惯。(叶圣陶《小学教师的工作》)

【摘录】如果当小学老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

小朋友顽皮的时候,或者做功课显得很愚笨的时候,我决不举起手来,在他们的身体上打一下。打了一下,那痛的感觉至多几分钟就消失了;就是打重了,使他们身体上起了红肿,隔一两天也就没有痕迹;这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然而这一下不只是打了他们的身体,同时也打了他们的自尊心;身体上的痛或红肿,固然不久就会消失,而自尊心所受到的损伤,却是永远不会磨灭的。我有什么权利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呢?并且,当我打他们的时候,我的面目一定很难看,我的举动一定显得很粗暴,如果有一面镜子在前面,也许自己看了也会显得可厌。我是一个好好的人,又怎么能对着他们有这种可厌的表现呢?一有这种可厌的表现,以前的努力不是根本白费了吗?以后的努力不将不产生效果吗?这样想的时候,我的手再也举不起来了。他们的顽皮和愚笨,总是有一个或多个的缘由;根据我的经验,从观察和剖析找出缘由,加以对症的治疗,那还会有一个顽皮的愚笨的小朋友在我周围吗?这样想的时候,我即使感情冲动到怒不可遏的程度,也会立刻转到心平气和,再不想用打一下的手段来出气了。

感悟: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爱的阳光普照,没有爱就没有我们的世界,更谈不上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就是爱的化身,在老师的身边,他们都会享受到爱的呵护与滋润。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把每一位孩子们当作爱的天使。他们总是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好管理,身上的毛病太多、太大、太难纠正。对那些学习成绩差而又不服管教的孩子,

如果我为犬——《如果我为马》读后感1000字


我读完了著名作家梁晓声写的《如果我为马》这篇深有道理的文章后,我想自己是一条犬的话,会怎么做呢?我知道最自由又剽悍是野狗,如果我是野狗的话,除了自由,而且会做一些羞耻的行为偷人家的牲畜,发疯乱咬人类等等,可是我认为这些行为是它们的天性,因为它们身上有狼的一点血统,错不在于它们的身上,而错在于它们身上有狼的野性。不过它们很幸运的是不受人类的约束和侮辱,反而在自然中自由地做着自己的爱好。如果我为犬,我愿为一只家犬。

有一次我看了电视上有一条令人感动的新闻:晚上有一位年轻的女人,携着一条温驯的小白狗在公园里散步,突然遭到歹徒持刀刺杀女人的手臂上,被小白狗看见了,又见到自己的主人受伤了,就转变成凶恶恶地向高大的歹徒的脸上狠狠地一咬,歹徒的脸大面积出了可怕的白骨,肉已没有,歹徒又忍痛地刺伤小白狗的胸膛,小白狗已死在女人的怀里,路人见了,就抓住了想逃跑的歹徒,女人抱着已死去的小白狗泣不成声......我看了后,这只家犬十分忠诚又深爱着自己的主人,如果我是那条家犬就让自己的人生有价值的意义了。

不过我如果是家犬的话,不希望主人像家马的主人那样给自己修毛,烫毛,染毛,穿着华丽的衣服,甚至穿上紧紧又难受的四只鞋子等等这些,我会感到自己人生受到这种耻辱而伤心,我真想大叫:要主人给我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不像要那些侮辱狗的天性的装饰!求求你了,懂我心的主人!想大叫也是狗不可能做到的事,只能一辈子困在人类的羁绊圈子中。

不想做家犬,可以做引人为荣的警犬。如果我是警犬的话,对我来说是一种说不出的骄傲,我可以一辈子与战士经历千山万水地来到灾难之区,凭着我警犬的嗅觉,可以就出许多埋在碎块下的灾民,还会受到灾民和战友的感激和夸奖。不过我不会骄傲地摇着尾巴,除了救人,还能当巡逻犬,陪伴着战友到国家边疆巡逻,当战友累了,我会乖乖地用自己的毛身依靠着战友的身旁,让战友抱我平静地入睡;当战友受伤了,我会用自己的舌头舔了舔战友的伤口,可以缓减战友的痛苦等等,这些可以让我在战友眼里永远是一条忠实又亲切如友的巡逻犬。

我甚至能当一条名副其实又精明的缉毒犬,跟着民警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寻找吸毒犯或贩毒犯人,我相信犯人逃不过我的嗅觉,我用侦探般的鼻子细致地闻着面善心不善的人的身体和背包,就能分辨他是民警要抓的人吗?我在这样做,能大量地帮民警捕捉了许多狡猾的吸毒或贩毒人,你看,我是民警的小能手,有了先天的机智和敏感,为老百姓造福,也给民警带来无比释松的感觉。我是多么渴望当这条训练有素又深受人喜爱的民警犬!

我不是个爱欺负小动物的自然侵略者,所以我不喜欢做猎狗,猎狗陪着猎人去自然中疯狂地残杀了许多弱小又无辜的动物,如果我是猎狗的话,看见主人猎杀了这么多动物,考虑到这座森林里的动物有朝一日会灭绝,那我们人类就会有危险了。我就不会帮主人猎杀动物,宁可饱受主人的逼迫中,再咬主人丢在地上,在主人的腿下汪汪地苦苦哀求着,直到主人理解为止......我想像这条猎狗很少有发生的,不过我希望我是这样的猎狗,就可以当大自然中的小勇士。狗,在动物界里是一条有自由,自尊,温驯的动物,我们作为人类,应该呵心地爱护它们,不要用一些过分的无理要求来逼迫它们,如果我们是狗,主人用自己不喜欢的行为来利用自己,心里会感到无比耻辱又绝望,必须大胆地用狗的行为来反抗人类对自己的不正当行为,做出属于狗的行为吧!

《如果我留下》读后感1000字


  《如果我留下》读后感1000字
  《如果我留下》从开篇就讲述了一场让人觉得悲伤的车祸。女主人公米娅和她的家人开车一起去拜访朋友,可在途中发生了重大车祸。米娅的灵魂亲眼看见了自己父母当场死亡,同时她也看到自己拿遍布血迹的身体。她的灵魂一直看到医生护士们对她身体的抢救,看到爷爷奶奶还有好朋友金以及自己的男朋友亚当等人的容貌,并听到他们对她说的所有话。她一次次想起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一次次在生命的边缘徘徊,在离开与留下中挣扎。在这其中,她有过想离开的想法,但最终他还是选择留下,因为这世界上还有值得她去珍惜和爱的人。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觉得生命实在是太脆弱,人生有时也太过戏剧化了,多变无常…我们在这一秒还健康地活着,安然无恙,可是下一秒我们可能就在与死亡对抗。就如书中的米娅一样,在上一秒还在和家人争论要播放哪种音乐,可下一秒呢?自己的灵魂在人间游离,而身体正在被人抢救。父母已离开了人世,弟弟受重伤被送进医院了。看到这里,我突然觉悟:人真的永远无法猜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与其每天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还不如认认真真地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分种。


虽然则下一秒我们无法估计,可是这一秒我们完全有能力自己掌控…有人会反驳:既然这一秒是我可以掌握的,那我当然要抓住机会拼命地玩啦,为什么还要说认认真真地对待生活呢…正是因为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让我们一次又一次错过了那些美好的年华,错过了那值得纪念的日子。在现在这个时代里,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哪里哪里发生了车祸,有多少人伤亡,造成多大的伤害地震,飓风,海啸,雷电等字眼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死亡人数我们也不陌生,早已认为在这些灾难面前这个在所难免…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为那些死者哀悼一下,但从未认真思考死亡这个问题…虽然每天都有悲剧发生,但我们却从不认为这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总认为死亡距离自己很远,所以每天还是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心美梦当中于是,每天我们都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有人问:为什么你能如此安逸,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呢?你难道没想过未来,没想过明天吗?有人答:明天和未来都距离我太远了,我还有很多额外的时间去为未来奋斗,可是此刻只停留在现在,所以我必须要好好享受一切于是…日复一日地,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好的生活,忘记了明天,也同样忘记了未来…一切都如常,我们还是过着同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我们因自然灾害或突如其来的车祸等意外而受伤了…我们才开始后悔:为什么在身体还是健康时,我们不好好珍惜每一天呢…
  你知道吗?我们能活着就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存在时让我们在世界上创造人生的意义。如果每天我们都在享受中生活,完全没有丝毫的贡献,那道我们在弥留之际时的回忆将会是空白的,因为我们的时间只是拿来玩耍而已。
  不管你是否相信,但意外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潜伏着,它随时都会在我们不经意时出来伤害我们…比如…某天走在路上,被陷进热水坑中,又如:走在走廊上,突然起风了,活动板会砸到自己…
  所以不要再总抱有侥幸心理啦。许多事情的发生都由不了我们…不要再认为死亡距离我们很远啦与其每天活在抱怨或盲从的生活里…还不如脚踏实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珍惜那来之不易的每一天…让我们学会珍惜一切吧…每天起来,我们都应为自己还能四肢健全地活着而感恩… 

  《如果我留下》读后感1000字
  《如果我留下》从开篇就讲述了一场让人觉得悲伤的车祸。女主人公米娅和她的家人开车一起去拜访朋友,可在途中发生了重大车祸。米娅的灵魂亲眼看见了自己父母当场死亡,同时她也看到自己拿遍布血迹的身体。她的灵魂一直看到医生护士们对她身体的抢救,看到爷爷奶奶还有好朋友金以及自己的男朋友亚当等人的容貌,并听到他们对她说的所有话。她一次次想起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一次次在生命的边缘徘徊,在离开与留下中挣扎。在这其中,她有过想离开的想法,但最终他还是选择留下,因为这世界上还有值得她去珍惜和爱的人。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觉得生命实在是太脆弱,人生有时也太过戏剧化了,多变无常…我们在这一秒还健康地活着,安然无恙,可是下一秒我们可能就在与死亡对抗。就如书中的米娅一样,在上一秒还在和家人争论要播放哪种音乐,可下一秒呢?自己的灵魂在人间游离,而身体正在被人抢救。父母已离开了人世,弟弟受重伤被送进医院了。看到这里,我突然觉悟:人真的永远无法猜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与其每天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还不如认认真真地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分种。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一)

刚读了一本书,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流淌着教育智慧的书让我走近了孔子,走进了孔子的生活和思想,掩卷沉思,我们确实应该跟随孔子学当老师。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看观教学现状,中国的家长历来责任心奇强,今天不愿意丢失落榜的脸面,明天更不忍心目睹孩子待岗的痛苦,于是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四处奔走物色名师家教,充分发掘孩子的时间和智力资源,决不允许孩子蹉跎光一陰一,虚掷年华。这样虔诚的近乎愚昧的一爱一,让孩子埋藏了自己的兴趣一爱一好,熄灭了童年所特有的智慧的火花、创造的灵气,甚至不时演绎出触目惊心的人间悲剧!十年寒窗,学生们牺牲了自己应有的自一由连同自己的花样年华。一些表面上看上去天真活泼、热情开朗的学生,心中也会充塞着对学习的焦虑、填满对生活的恐惧。曾经有个成绩优异的孩子这么说:同学们都羡慕我:当班长、成绩好、会弹钢琴其实我也有烦恼。每天爸爸一妈一一妈一轮流管我学习:该做奥数了,该去练琴了,该读名着了一刻也不得闲。

玖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我们要学孔子的一精一神:潜心自己的事业,用纯净的良心成就一份责任,用艰苦的跋涉让教育多几份人一性一和温暖。真的希望素质教育不再是一浪一漫的影像,而是真实的栖息;学校教育能应抹去追名逐利,呈现出生命的润泽。在我们教师真诚的微笑里,蓄满教育的一陽一光,让我们一起蹲下一身一子,弯下腰杆,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吧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二)

我们学校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与【论语】结缘,与孔子相识。孔子是万世师表,是金声玉振的集大成者,作为教师的楷模,他令我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虽然在【论语】的阅读中我已经对孔子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但孔子是怎样当老师的?他的教育原则有哪些?作为老师应该向孔子学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仍然时时困扰着我。最近,我终于在【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中找到了部分答案。

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周勇教授,他悄悄把圣人头上的光环遮了起来,聊天式地带我们走进了作为一个教师的孔子的世界。结合着我自己读【论语】的点滴感悟,一个走过千年风烟的至圣先师那魁梧的身躯,仁厚的心地在我眼前逐渐清晰起来作为一名老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角度上来看,【跟孔子学当老师】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呢?本着反求诸己的想法,我合上书页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整理出了几条心得,与大家共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可以改成:教之者不如好教者,好教者不如乐教者。教学的最高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乐之者,以学为乐,终身学习。教师的追求难道不是成为一个乐教者吗?世上有什么比快乐还重要的!工作着并快乐着的格言不就是让我们在乐教中追寻职业的幸福感吗?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是孔子告诫世人赡养老人要注重一精一神赡养,在此借用孔子的句式说上一句:今之教者,是谓能教。至于犬马,皆能有教;不敬,何以别乎?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一爱一学生、尊重学生,不能想着象训练犬马一样去训练学生。这种对待学生的态度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啊。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由此,我联想到以前,教室的玻璃碎了,我们进教室是不是一般先问:谁把玻璃打碎了?学一学孔子吧!我们应该这样问:玻璃碎了,伤到人没有?然后你再问玻璃碎的原因,这样问话的效果,哪一个更好就不言而喻了。千万不要把这理解成仅仅是育人技巧的问题,这是师德、是仁一爱一的体现,他体现出一名教师大一爱一无痕的风范。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为子游这一句的后面缀上:学生数,斯气矣。对学生要求太琐碎了,教师就会坠入烦恼与劳累之中,因此千万不要在学生面前婆婆一妈一一妈一的,把握与学生的距离也是一门学问。

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一件器物一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我看过这样一则趣闻,人们发现马在冰上跑不会摔倒的秘密,就是它在冰上跑时永远也不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一条腿。孔子在告诫我们,君子应多才多艺,否则当我们只能以某种技能谋生时,那就会摔得鼻青脸肿,就像小说中的孔乙己一样,百无一用。新课改强调知识的综合一性一,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注重老师自身的一专多能,我们教师应该不器,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教师的课堂提问,甚至是充满一爱一意的眼神,千万不要集中在几个学生的身上,否则将会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孔子说: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学生不怕教师严厉,就怕教师偏心、不公平。

尽管这本书写得深一入一浅一出,但我承认我还远远没有读懂孔子。孔子就是一座丰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不深入研究和学习孔子,就不算入教育之门。我想:学习,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合上这本书,我跟孔子学当老师的旅程便开始了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三)

最近拜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虽然谈不上读一精一,却也受益颇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得美好词语,蕴涵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书中有两章的题目最吸引我我们有的,孔子没有和孔子有的,我们有吗?。带着疑问,伴着好奇心,我细读了其中的内容,孔子没有能保障生活的铁饭碗即工作单位,没有固定的月薪、职称、或各种荣誉称号,更没有国家以法律来保护他的工作和薪水,最可悲的是连一段唯一的一爱一情,也因为李逵般的学生子路只知道扞卫男一女授受不亲,认为老师不该有一份丢人的一爱一情而就此葬送了。正如作者所问,近乎光杆司令的孔子缘何能成为万人仰慕的先生?孔子究竟有什么呢?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孔子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孔子有修养。孔子有的,我们没有。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一精一神可以成为我们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一精一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一精一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是什么使没有学校的孔子不愁没有学生?是什么使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孔子教出如此优秀的学生?是什么使颜渊、子路这样的学生孜孜不倦、一心一意地向孔子学习?我思来想去,终于明白了,是孔子的人格魅力、人文修养。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他一生不懈地教化民众,要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修身为第一要。孔子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那么,欲诲学生者,先修其身。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就是教化和教育,做有文化涵养的文明人。而修身的先决条件是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要努力观察和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断获取高深的知识和智慧。有了高深的学问和智慧,就能心诚意实,言行一致,即使无人在时,也照常遵守道德准则,保持情绪平稳,平常心,没有忧患,很好地修身。

回想到自己,在从教的道路上虽然曲折蜿蜒,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是一直不断地在学、不断地在提高自己。除了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以外,其他有挑战一性一的工作任务,我也从来能乐意接受。因为,我想到,只要我去尝试了,去努力了,就肯定会有所获!毕竟,一个人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这也算是一种所谓为人的乐趣吧!要是时时刻刻都在计算自己的付出与收获的不成正比,在斤斤计较中对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既不能满足自己物质方面的需求,又不能找得一精一神上的支撑点,学无所成、一无所获,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也许大部分同行,也像我一样,还没有办法得到像孔子与教学那样柏拉图式的一爱一情,可是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像孔子那样,在教学工作中因为自己学得新知识、新方法,或者帮助学生取得新进步,从而令自己活得饱满、活得充实、活得实在!这种为人师的快乐,往往有时候能使我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一些园囿与不足,而令我们更加热一爱一生活,从而坚定信念。

很多现代人会这样觉得:人生在世,就是辛辛苦苦学习十几年,忙忙碌碌工作几十年,然后等着年老,等着死去,人啊,就是生活的机器。但或许我们真的要从孔子的身上领悟到这一点:学习就是一盏明灯,失去它我们就很容易失去方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想,摆正了这样的心态,教书的哪怕还是一辈子的穷教书匠,也可能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快乐。师者,永怀教学之恋,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是一段温暖的旅程,它让我深深的眷恋和无垠的自我期许,它会伴我快乐的前行着!

我的老师读后感


读了《我的老师》这篇文章之后我深受感触,在《我的老师》这篇文章里面充满了作者对老师浓厚的敬意。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自己的老师。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啊,在学校,老师犹如我们的父母,老师是一棵大树,而我们就是小苗。大树将自己的营养全都给了小苗,让小苗成为苍天大树。老师你犹如火光,将我们个个点亮了,但是自己却熄灭了。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尊敬的职业了,我敬仰世界上每一位老师,因为他们是伟大的。老师,您犹如一座山,这一座山为周围的景物都给予了最好。老师对学生的付出实在太多太多了,老师将青春都献给伟大的教育事业。在老师付出的背后是多少心血和汗水埃每到了我们舒舒服服睡大觉的时候,老师此时此刻就正在灯光下改作业。老师这么拼命地给我们上课,得益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自己,老师拼尽了努力去为我们,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学校甚至有些学生不体会老师的用心良苦,老师为了我们真是辛苦了。在这里我对老师说一声:老师,谢谢你。是你让一个无知的小孩成了一个知识也挺丰富的学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你为成长的路上付出了许多,让我人生这一条路上有了许多精彩。让我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老师是我的第二个父母,在我遇到了困难的时候。老师,您是第一个伸出双手为我解决困难的,您对我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小学读后感500字篇二_我的老师读后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文学家韩愈给老师所下的定义千古流传。同样是当代大文学家的贾平凹,为自己的老师立传,看到这个题目,我们理理自己的前理解:作为一位大文学家的老师,那一定是位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有着崇高可敬的人格,可能长的还仙风道骨的,即使是作家怀念自己儿时的老师,那也一定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如同秦汉大地般广袤厚实的农民师傅。文章可能告诉我们一些治学之道,写作之方,或者为人处事的千金方。这些便构成了我们的期待视野。

可文章第一句,就让我们阅读受挫,所谓的老师,是一个三岁半的朋友的孩子。作家随即便做出解释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然后再以多个实例,看似轻描淡写却身形兼备地为读者描绘了这样一个形象:他慈悲、无所畏惧、直奔事物本质、大义凛然、不自欺欺人。令人信服地承认,真该拜他为师。

在这几个实例中,作家其实处处都在用对比手法,以孙和周围的成人世界的种种进行对比,这些又都是通过同处成人世界我的眼睛观察到的,然后再以我的自省和反思,对孙的可贵言行进行点睛。这样通过我,将两个世界链接起来,突显了差异与不同。

《我的老师》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喜欢我的老师们。读罢魏巍的《我的老师》,留给我深深的回忆。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可爱的孩子们,总是如此的善于察言观色。魏巍的话,把我的记忆拉回了初一的那个下午。

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刚刚考完试,老师端坐在办公室靠窗户的位置,阳光洒过来,照在她美丽的脸庞上,我蹑手蹑脚的走上去,她冷不丁的给了我一戒尺,我不解的抬起头,她的嘴唇上扬微笑着说:谁让你粗心的?那一戒尺,包涵的是爱与疼惜。

文中的蔡老师写信给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一封信,来自恩师的一封信的力量是无法想象的,在我的写字台下,一直压着一封信,至今让留有墨水的清香,留着当时洒下的眼泪,更多的则是勇气与力量。老师有力的笔迹,老师鼓励的话语,老师超过我承受能力的评价,让我的到了莫大的鼓励,在黑暗中有了前进的勇气。

《跟孔子学当老师》1800字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1800字读后感

《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是本学期学校推荐教师阅读书目之一。这学期以来,我一直断断续续地在读《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完后,孔子的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受益匪浅。我在问自己:我们到底该怎样当老师?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推崇。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孔子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 孔子是一位非凡的老师,他能够对接受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因为不分析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笼统地灌输道德、知识和学问,就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大教教心在我们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得上毫无意义的忙碌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

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难怪他可以心情快乐、底气十足地站在他那座土堆起来的杏坛上。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换言之,学实为教学或教师生活之本。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义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体的教师。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就必须依靠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才会不断有所收获。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是说当有人向孔子提问题时,他并不是马上将答案告诉提问者,而是从问者的疑难处出发,从正反两面展开反诘,弄清问题的性质与内容,然后使提问者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自己找到合理的答案。
很多现代人会这样觉得:人生在世,就是辛辛苦苦学习十几年,忙忙碌碌工作几十年,,然后等着年老,等着死去,人啊,就是生活的机器。但或许我们真的要从孔子的身上领悟到这一点:学习就是一盏明灯,失去它我们就很容易失去方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想,摆正了这样的心态,教书的哪怕还是一辈子的穷教书匠,也可能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快乐。师者,永怀教学之恋,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是一段温暖的旅程,它让我深深的眷恋和无垠的自我期许,它会伴我快乐的前行着! (作者: 方兴小学 方明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