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教学勇气读后感课件 > 导航 > 读后感1500字《教学勇气》

教学勇气读后感课件

读后感1500字《教学勇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读后感1500字《教学勇气》,感谢您的参阅。

刚刚拿到《教学勇气》这本书时,我先翻开《教学勇气》的目录,努力寻找具有亲和力的章节,最终把目光落到了第二章的有问题背景的学生这一节中,翻到那里,努力地细细品读,居然能从自认为晦涩的语言中获取同感,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摘录其中几节:

当问及让老师说出优秀教学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时,经常听到的答案是我的学生。当问到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时候,听到的又是一连串的抱怨:我的学生沉默寡言、郁闷孤僻;他们没有社交会话能力;他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太短;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交流观点;他们死抱着狭义的重要和有用的观念不放,而无视思想领域。当追问这些所谓过错的因由时,听见了又一连串的常规抱怨抱怨社会弊病。双亲缺失,家庭破碎,公共教育不到位,电视和大众文化平庸之极,毒品合计究竟造成的危害,所有这些都是使得我们学生精神和生活处于低迷状态的罪因。

他们只顾一个劲儿地责怪学生,他们的话听上去像医院的医生在说:不要再把有病的病人往我们这送我们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给我健康的病人,以便使我们看上去像好医生。

来自地狱的学生即有问题背景的学生不是天生就是那种样子的,而是被他或她所不能控制的环境造成的。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顿感惭愧,自己何尝不是抱怨过学生?那么自己岂不就成了那个所谓的要给健康的病人治病的庸医?是啊,每当和同学、同事谈起学生,没有一个人不是抱怨满腹、数落连连的?最终在一片声讨中做一声无奈的叹息。然后又继续重复着、数落着、抱怨着。但是,至少从现在开始我要学着不去抱怨,毕竟好医生是要手到病除、救死扶伤的,既然我们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抱病在身,那么我们惟有会诊、治疗,使我们的孩子慢慢康复,而抱怨只是徒劳,只会增加烦恼的砝码,那么,看开了,何必去做一个喋喋不休的怨师呢?

谈到来自地狱的学生,其实他们都有可怜之处,至少我这么认为。或者是亲情的缺失,或者是感情的扭曲等等被他或她所不能控制的环境造成的,其实他们是受害者,同时也是伤害的承担者。由此,我想到了我曾教过的一个孩子,他的独断专行、他的飞扬跋扈、他的极端暴戾,都在表示自己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但是我相信他的内心总有一处最柔软的地方,但是我很惭愧,一直没有探寻摸索到,所以面对他,我觉得自己很痛,为他,为自己。

在反复阅读《教学勇气》这本书后,感觉是帕尔默先生带领我进行一次了心灵之旅。这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了我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

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其实是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要为这个主体提供一种声音,一种能力独立的把真理说出来,让学生听到、理解,而不需借助教师的声音。

在这本书的背后,渗透的是一种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即在一个日益陷入分离的世界中重建关系,重建教师的职业尊严。因为教育的最高理念是从心灵内部引出智慧内核,用真理启迪生命,引发出学生的鲜活生命潜能。这需要教师能够成为唤醒学生内心真谛的心灵导师,而且,只有当教师自己能够清醒地与他的自我意识深层对话,倾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才能够注意、尊重和默契地回应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才能够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这就是帕尔默先生先生所带给我们的。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后感1500字-教师读后感:《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时间在眼皮底下流过,只留下感动的心,在忙忙碌碌中,感受努力带来的收获,在初秋时节感受生活带来的阳光。我有幸拜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帕尔默是一位体现教师一词最真意义的导师,他的《教学勇气》极富灵感地表达了对教学的呼唤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热情洋溢,引人共鸣。正如在导言中所说: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这本书通过相互渗透的三个方面,即智力、情感和精神,来处理一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全书的思想轨迹以教育观为指导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解释,从内容到叙事风格,都是有关大家十分关心的话题教师个性,所以读此书较有感触。
那堂课有30名学生,可能有29位是想学的吧,但我无从得知。在最后一排的远远的角落里,有一位来自地狱的学生没精打采地坐着,像个幽灵。帕克如此地描述着他曾被人请进一个要上政治课的班级时的感受。虽说时间只有一小时,但那位来自地狱的学生的一举一动完全打乱了教学思路,帕克的心思与教学注意几乎都投向了这个年轻人,竭尽全力地想把他从僵化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但所有的努力,好像都没有效果,甚至帕克越努力他越后退。就这样,帕克忽视了其他学生的需要,使得其他的学生都成了可有可无的人。在作者的表述中是如此诉说他的感受的:那天我知道什么是黑洞黑洞就是物质的密度太大以至于光线都消失了的地方。
这无疑是最能让我产生共鸣的地方。在我的教学中,我不也是这样时常关注着那极个别走神的同学,竭力地想让他回到课堂教学中心,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记得有一次,我在给学生排列队形,她不听我的讲解动作,还故意和旁边的孩子吵闹。她的与众不同不仅搅扰了我的教学情绪,也影响了整体教学策略。虽说,这样的事往往不为他人所觉察,因为毕竟课堂上绝大多数同学的表现还是让人满意的,更何况我们对课堂纠正个别同学的走神与开小差是司空见惯的事,谁不会怪罪于教师的多此一举。事实上,这样的学生是常常被忽视的社会边缘的人。
《教学勇气》震撼我的还有它对恐惧文化的诠释。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抗争、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发现自己早已因此疲惫不堪,只不过成功之前是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未觉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争、奋斗失败,那更懊恼不已,觉着自己没有功劳连苦劳也忽略不计了。于是忍不住感叹:人是多么渺小,以人个体之柔弱真的根本无法和那些看不见的、又无处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叹过后,很多人会选择再战,当然也有人会选择逃避,丧失斗志,从此消沉。
在这本书中,帕克同样提到了教育使命的两个核心问题的回答:我们以何种方式获得知识?我们根据什么说我们的知识是真实的?面对学生渴求的双眼,我苦苦寻求能解释得清的答案。我总以为自己胜他们一筹,不断告诫自己不用去担忧自我的权威性质的动摇。而在客观主义者看来,主观本身就是最令人恐惧的敌人。所以帕克说客观主义是这样描绘真理的:真理是只有通过把我们自己、把我们身心与我们要认识的事物相分离才能获得的东西。如果我能走出我的空间,把认识作为一种爱的形式,也许我就能放弃我控制的幻想,而与学生以及世间万物形成良好的协作。
《教学勇气》恰好是引领教师进行心灵之旅的导航图,阅读《教学勇气》就是一次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但由于自己的理解不够,认识比较肤浅,感受也比较琐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之余,还要认真阅读,认真实践,从中获得教学勇气,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在教学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教学勇气读后感


篇一:《教学勇气》读后感

篇二:《教学勇气》读后感

篇三:《教学勇气》读后感

篇四:《教学勇气》读后感

篇五:《教学勇气》读后感

篇六:读《教学勇气》有感

篇七:读《教学勇气》有感

《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读后感

文/马建赔

当我手捧此书,犹如作者陪我一同回顾我的教学之路。这一路有幸福,有辛酸,还有痛苦,甚至曾有的迷惘。作为教师,也许你我一样,都因为各种原因困惑过,灰心过。但只要你还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那么就让我们一同跟随帕尔默漫步教师心灵,再寻真实的自我,找寻最初的梦想。

帕尔默在书中提到,教学中的困惑有三个主要原因:首先,我们教授的学科是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的,因此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无论我们自己如何致力于阅读和研究,教学对控制内容的要求总是使我们难以把握。其次,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要清晰、完整地认识他们,对他们快速作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鲜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罗门的智慧。最后,最困难,也最容易被人忽略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事实上,认识学生和学科主要依赖于关于自我的认知,当我们不了解自我时,我们就不了解我们的学生是谁;当我们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们也不能够懂得我们教的学科。

可见,若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必先认识自我。帕尔默指出一名好老师是能将生活中的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而形成联合的不在于方法,在于教师的心灵对自我的认知。正如他提出的简单的逻辑: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还记得刚踏入教室的那一刻吗?看着这本书,让我回想起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也许和所有新教师一样,我们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对教育满满的热情踏入教师生涯。那时的我就只是简单的我。对所谓的教学技术一无所知,对一班可爱的学生也不曾了解,我唯一拥有的,了解的就是我自己。

至今我还记得曾有个孩子向我提问 老师,人为什么要活着?这是个特别调皮又古怪的孩子。经常欺负比他弱小的低段同学,但瘦小的身躯使他在高段里抬不起头来,经常被高大的学生欺负。上课时,小动作不断,凳子永远感受不到他的体温。还时常转过头去影响左邻右舍,甚至 东跑西窜。课内作业勉强写完,但字迹潦草的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家庭作业几乎是爱理不理,得看心情。

假如老师要求下午留下来订正错误,他永远是第一个带头逃跑的。各科的老师都为之头疼。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我来说,没有什么技巧与之周旋,唯一可以帮助他的就是用我的真心、关爱走进问题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温度,不再觉得活着的可悲。事实证明了,只有带着自己的真心去和孩子沟通,没有技术的我依然可以改变孩子,影响孩子。

读了《教学勇气》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所做的一切来源就是帕尔默所谓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回想着曾经,突然恍惚了那个曾经的真自我哪儿去了?所代替的是对教学技术的追求,对学生不断的压制似乎这步伐离自己最初的教育之梦渐行渐远!那么我该怎么寻回真实的自我,重拾教育最初的梦想呢?读了《教学勇气》之后,我似乎找到了我要的答案:找回对改变工作和生活内部力量的信念。无论什么时刻,都要记住我们是谁,就是把我们的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恢复我们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重获我们生活的完整!

一、 找寻心灵导师,发现自我

所谓的心灵导师,不一定在于提供给我们好的教学模式,而在于他们能唤醒我们内心的真谛。

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心灵导师,在她们身上我能懂得许多,不是她们的如何教育以及教学技术的精湛,是作为教师的自我与教育的有效联合。同事鲁老师是一个非常睿智的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她个人的本真,使得她在教育上如鱼得水。我曾非常膜拜她,处处以她的标准去引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日常教学中,我时时刻刻地观察她,发现她对学生十分的严厉,甚至是苛刻,我也试着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

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郁郁寡欢,上课十分沉闷,没有孩子愿意发言与我沟通,乃至个别孩子不愿意接近我。但再看看她所任教的班级,孩子们个个活跃,上课发言积极,并且上课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此刻,我不明白了,这是为什么?一天,与鲁老师谈起此事,她笑了。她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的方式不一定适合你的,你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去实施你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啊,如果我一直以他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那我永远成了第二个她,我将是一个永远带着面具教学的教师了。

一年之后,我们学校又多了位新教师。虽然她的课不那么精彩,但我们一致认为她是一个能走进孩子心灵的教师。因为她就如一朵刚刚展露美丽的温室花朵,与班级所有的孩子一样,也是个孩子。她的开朗,她的稚嫩与学生有了很好的沟通起点。从此之后,办公室里多了群孩子,与她交流的,送她礼物的,不愿离开她的孩子一大堆。此时此刻我明白了,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做最真实的自己。

透过身边的心灵导师的引导,我明白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我们要寻找到一种与我们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要与自己的个性整合,关键的是在自己和自己的教育方式上找到一致性。

二、 深究语文学科,唤醒自我

除了与心灵的导师相遇,我们还要通过与具体研究领域的相遇学习教学,并且这部分知识对我们的自身认同和外部世界有启发意义。因此,学科也铸造了我们唤醒自我。

语文,即中国的语言文字,多么庄严的字眼。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阅书无数。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化,并且寻找到属于个人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感。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所任教的语文学科,更是深不可测。对于任教八年的我来说,想真正掌握好语文教学依旧是那么遥不可及。我眼前的教学似乎是为了向学生证明我有多能干,向他们显示我的备课是多么认真。

这与我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得不到很好的联合。在小语界,我们都知道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她的一堂《魅力》展示了窦老师的教育魅力。下课后,孩子们竟站在位置上久久不愿离去。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窦老师的魅力个性。窦老师的魅力源于她很好的掌握了语文的教学,让语文教学与她个人的特性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也就是她很好的将语文学科与个人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做了完美联合,成就了今天的窦桂梅!

因此,改变语文教学与自我格格不入的状态,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的语文学科教学来唤醒自我,才能让自己在语文教学上彰显个人魅力。

三、 尊重内心呼唤,再寻自我

教师的内心不是良心的呼唤,而是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的呐喊。教师内心要说的不是应该如何,而是在说对我们而言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真我。每当我与我的生活圈中的力量周旋协调时,教师内心的声音就是提醒我真我的存在。

当然,我们要倾听内心的声音方法多样,可以是沉思默读,坚持读报刊,向朋友倾诉在安静的环境中反思自我,是我寻找到适合自己倾听内心呼喊的方式。一次,在上完公开课《一件运动衫》之后,同伴们对我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及语文技能进行了批评,特别是针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探讨的时候,我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并坚持了自己的看法,但我的观点却与同伴的建议大相径庭,现场似乎冒出了火药味。事后,我回家将自己反锁在书房内,独处静思。当时我为什么那么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不服?还是因为我固执己见?是否该想想他人的建议,也许有可采取之处?按照他人所提出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合我的个性?一连串的问题在脑海出现,在安静的环境下,我得到我自认为最真心的回答。

其实,不单单教学如此,任何人面对生活也可如此。与我朝夕相处,最亲近的人莫过于我的丈夫了。一天,我听到卫生间里传出一些话语,起先我认为是丈夫和他人在煲电话粥,但仔细一听,原来他在自言自语。

刚开始,我为他这样的行为感到可笑,以为那是他的精神失调导致,于是劝他早睡就应该没事,也没将此事放于心中。结过婚的人都知道,两个人一起生活,总有些不一致的看法而导致吵架。一天吵完架后,我又一次听到卫生间里叽里呱啦的自言自语之声。当丈夫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时,他语气平和,而他个人的观点已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我想,此时丈夫一定找到了他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此刻的发言便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由此可见,若想再找寻到真实的自我,应该尊重来自内心的呼唤!

读完此书后,帕尔默所提出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与此同时,我如梦初醒,决定要再次找寻那个迷失的自己,找回最真实的自我。以真心、真情、真意面对我的学生和教育教学工作,用全心全意的工作态度重拾我的教育之梦,实现最初的梦想!


讨厌勇气读后感1500字合集


范文资讯网内容专辑推荐:“讨厌勇气读后感”,敬请浏览。

讨厌勇气读后感【篇1】

人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怀疑自己,但你永远可以重读这本书找回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我反复多次阅读的书,每次都能找到力量和不同的感悟。很适合深陷自卑,受困怀疑自身价值感,觉得不快乐不自由,对于生活感到迷茫,没有改变的力量且敏感的人看的书

本书像是一个看不见的朋友,时刻提醒你不要受自我意识的羁绊,赐你突破自己的力量:要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从别人的束缚的眼光之中解脱出来,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都没关系,重点在于你是什么样子,你想活成什么样子

作者「岸见一郎古贺史健」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要想获得幸福则需要改变,而一切改变追其根源就是从自身出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从别人身上。只要你有了敢于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不活在别人的眼中,你就可以做真正的自己

书中的青年即作者,与哲人禅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并采用对话的方式,让读者时刻置身其中与智慧对话,非常通俗易懂

有一种与佛学的修行有种不谋而合:人的终极目标其实是修真,见到本我真心,便是见道,见道就是见性,见性起修,一修一切修。诚不一定真,但真一定诚,所以有了"真诚"二字

一切都在于自己的心态的改变,及转变。

Part1

你之所以抑郁不开心,是因为没有脱离过去的自己

如果一个青年因为从小被周边的小朋友欺负,从而产生畏惧后足不出户。我们经常会给的答案是:因为青年小时候被欺负过所以有创伤,因为有理由所以有这样的结果。这是我们常陷入的原因论

而阿德勒主张的是目的论:这个青年因为先有了不想出门的目的,才会有了“我出去会被别人欺负”这个理由

即:如果青年鼓起勇气迈出家门,那他就不会再被“我会被欺负”这个自我意识所羁绊

所以“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而我们自己赋予了它什么样的意义,则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选择跨过也就可以摆脱了过去对我们的影响,而一味关注过去只会一直给自己找理由,便会陷入:“与其陷入窘境,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与任何人有关联的逃避恶圈。”

人其实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任何事情不要与过去捆绑在一起,因为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假如轻易就可以改变,那么人们也就不会特意去期待改变

受害者状态下的人,就是故意选择不幸的境地从而获得更多人的怜悯,从而创造出对自己有利的环境,人会相信宿命其实也是出于怯懦的逃避,因为相信宿命就可以不必在有益的人生方向孜孜屹屹

Part2

做好人生的课题分离,建立横向关系,你就可脱离一切烦恼

人的一切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我们无法改变且摆脱与人的连接。没有人是单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任何时候任何事都会与人有牵绊,也只有在社会的环境之下,“我”才能成为“个人”;在此不可逆转的条件下,我们人类共同体就需要去实现个人的“自立”和社会中的“和谐”;而这背后则包含了“工作”“交友”“爱”三大课题是需要我们毕生去完成的功课

工作课题

工作的本质是单纯有趣的,我们之所以会讨厌工作,其实不是事物本身,是讨厌事物给我们带来的标签,若在工作课题中受挫后选择逃避,导致的结果将是所有的伙伴都不再是伙伴,潜意识中会将这个人的某个缺点与整个人格去进行相关联,为反对其缺点而无意识的上升到对其人格,为反对其人格而搜集并反对其缺点,这也是人与人之间能不能轻易建立起链接的重要因素,一切只能从自身改变出发,而不是把问题归咎于他人

无形之中也在呼应:有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决定了能不能形成一个共同体

交友课题

是指脱离了工作,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没有了工作关系之中所谓的这样那样的强制力,也就更加难以开始和发展,所以真正的交友更多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爱的课题

恋爱关系和与家人关系

两个人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紧张,那即使是恋爱的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如果是束缚,关系很快就会破裂,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因为与一个不信任的人处在一个空间里,根本就不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

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最终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

亲子关系

是特殊的关系,不能像恋爱关系跟长年夫妻因为种种原因可能选择“分手”,想要和谐的生活,就应该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不形成赏罚教育,如果没有别人的表扬,小孩就不会去做好事或者如果没人惩罚,我也没做坏事这样的错误生活方式

于亲子之间应该形成启发式教育,不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做到随时提供援助支持并告知后果,由他自己主动选择并承担所后果承担他人的人生,不仅对受害者有益,对于施教者,也更能最大化去发挥价值和得到理想的结果

小结

本书的人生课题分离,更多指的是懂得人际交往的界限,建立横向关系,且每个人都是要自己去完成独立的人生课题。不要过于在意他人评价,也不要过多参与他人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是不要完全隔离世人,更多的是说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握好这个“度”,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坦诚不会赶走别人,也能去更轻松的做自己,不评价别人是一种修养,不活在别人的评论中是一种修行

Part3

自我接纳才能摆脱自卑感,才能开启幸福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三大课题,没有一个人能迎合所有人的需求和喜欢,“希望不被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别人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

人的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怕不被认同,怕被排挤,不够优秀,所以产生自卑感。我们首要做的是先自我接纳,其实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是基于对无法实现目标或理想,就会越自卑,志向越远大就会越产生我还不熟练不熟悉,所以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学会逆向思考及利用,把它转化为动力然后去实现。

也是回到前面提到的,我们对于事物赋予它什么价值就会产生什么结果,而赋予意义也需要适度,因为过分的赋予会造成优越感,就会逃避不去做,然后演变成自我欺骗,最后自我毁灭

自卑感不等于自卑情节,自卑感可以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自卑情节则会把某种借口当成使用的状态,比如我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我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如果大肆宣传所以成了借口,便会回到前面提到的原因论这议题上

而幸福感的主要源头则是人际关系的深度,当你能够跟别人,尤其是跟自己喜欢的人去构建深度的交往关系时,幸福感是绝对爆棚的

现实生活中人总是很难平衡好人际关系,如果只索取而自己不改变,关系便会出现失衡,不支持绝对的付出,也不能一味的索取,保持平衡是人与人相处幸福感的最优配置,自己便会慢慢获得真正的自由,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开始我们就应该要把对方当成伙伴关系去交往,而不是从敌人的角度去出发

Part4

人生的终极目标:活在当下

人生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在路上的,所以永远是过程大于结果

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就是组成整个人生与个人性格的碎片,一些暂时获得的成就也是碎片,不要把现在贬低成是实现未来的工具,因为你唯一能拥有的就是此刻,你想要成功也是要倚靠此时此刻,你会发现当实现了梦想后,生活其实还是原来那般!

当以结果为导向时,我们时常觉得成功的过程都是光明美好的,失败时过程则变得不值一提,其实把对结果的专注投放到过程中才是我们最该去做的

最后,没有比你现在更年轻的时候了

所以,让我们好好去享受任何事情的过程吧!

讨厌勇气读后感【篇2】

读哲学类或传记类书籍目的,不是为了拔高思想境界,也不是为了复制他人成功,只是为了学习他人对事对人的态度,处事做事的逻辑,分析问题的角度,以后遇事有迹可循,可以更豁达从容。

烦恼大多源于人际关系,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我们无法脱离人际关系独立生活,但只要我们处理得当,是可以改变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生活中,我们大多不是关心如何看待他人,而是在意自己如何被看待,如何更有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可以增加自信,但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会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人际关系就会变的轻松自在,不在两人关系中看自己的价值,不因得到某人的表扬而感到喜悦。想获得贡献感,可以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共同体中看自己,看在团队、部门或者公司中的价值,不要局限于两人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与人之间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对别人的关心鼓励属于横向关系,尽量减少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的纵向关系,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讨厌勇气读后感【篇3】

《被讨厌的勇气》终于读完了,在读它的过程里,我写了好几个万历的事儿,看了好几个电影并写了观后感,还写了好几个随笔。历时两个多月,才读完。

是它不好看吗?

不是的。《被讨厌的勇气》属于那种让我无法一口气读完,但也无法放下的书。

这本书一开篇提出了“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的主张。

说真的,开篇的很多内容,并不能一下子让人产生共鸣,虽然难以说对阿德勒的主张不认可,但也难以立马就融会贯通的说认可。

然而,随着阅读的进度,书中的内容越来越深入,当论点浅显时,反而难以理解,待论点越来越深,反而越来越容易理解了。

特别是,遇到这本书的时候,恰逢我父亲脑出血术后恢复阶段。

我从起初满怀信心的认为父亲完全可以恢复到能够自理,到现在父亲的身体完全没有起色,我渐渐接受了父亲很可能会瘫痪卧床的结果的心理过程。这本《被讨厌的勇气》给我对生活重新建立信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特别是当书中提出“课题分离”的论点。那一刻,我真的明白了,无论如何,无论我多么爱我的父亲,他所受的苦所遇到的难题,我其实根本就无法替他承受,那些都是他的课题。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会有恨不得替自己爱的人去受苦的心情。读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我明白了,无论我的心情如何,他们的困难是现实发生了的,那些都是他们课题,不会因为我的苦闷而改变,于是我想与其我一直纠结在他们的课题里,导致我自己陷入苦闷的心情里,不如我先从我做起,把让自己平静下来,把遇到的困难做弱化处理,就当做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把生活尽量的往岁月静好的样态去转变,把让自己高兴起来幸福起来当做自己的课题,这样困难即使还存在,生活的味道也不显得那样苦了。

果然,我们的生活又重新步入了正轨。即使父亲的身体与健康时完全不一样了,但是至少我们的生活又进入到了一个正常运转的状态,父亲也并没有表现出悲观的样子,很多时候还会开一开玩笑。

《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出把关注点放到宇宙中去,这个论点尽管看起来很虚,但其实正像书里说的,眼前的困难不过是“杯中风暴”,把关注点放到宇宙中,曾经的风暴不过就是微风。就像我父亲的病,在眼前,它确实是一场风暴,但其实把关注点放在未来,它真的是一场微风,因为无论如何,不管是为了父亲,为了母亲、弟弟,还是为了我自己,我们都应该继续好好的生活下去,不能被眼前的风暴打败,既然父亲可以乐观的开玩笑,我更应该拿出轻松的姿态,不可以被眼前的风暴所困住。我知道,我父母最想看到的,其实是我们做孩子的能够幸福。

《被讨厌的勇气》看过半的时候,就已经非常让人放不下了,越来越想一口气读完。

书中后来的论点越来越像佛教中放下“我执”的观点,不再执着于“我相”,不在意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而是自己去接受平凡的自己,而自己也放下对别人的控制欲念,放下对别人的课题的干涉。

几年前,大约从做了妈妈开始,我逐渐明白了一件事:我其实是一个特别平凡且平庸的人。

这在曾经,尤其是青春期,是我绝对不会认同的事情,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嘛,仿佛我生下来就该是去改变世界的人。然而,渐渐的,我发现原来我真的真的如此的平凡,就像亿万粒大米中的一颗——谁会从自己手中的一把米粒中,找出一颗天选大米呢?

不会的,没有人会去选什么天选大米,米的位置就是电饭锅,能被幸运的吃下去,而不是成为剩饭粒子被扫进垃圾桶或者冲进下水道就已经是米尽其用了!

当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我发现我的生活越来越不一样,我越来越容易遇到各种小确幸,哪怕仅仅是拍照的时候遇到了飞鸟,也觉得开心的不得了。

所以说,接受自己,不迎合任何人而活,也不干涉任何人而活,不陷在任何人的课题里纠结,就会发现生活真的很简单。而生活的简单,会让人哪怕在困境中亦能体会到幸福感。就像父亲虽然生病了,但是每周都能够看到他,随时可以和他通话或者视频,这依然很让我觉得幸福呀。我发现父亲虽然消瘦了,但他略有胡茬的脸其实非常帅气,显得很年轻呢!所以,幸福感真的在于自己的主观感受。

《被讨厌的勇气》里面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梦想这件事,但我觉得关于人生是一条直线还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刹那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说梦想。

书里提到,人生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刹那,而不是一条直线的“在路上”,它让人“活在当下”,其实活在当下听起来是一件很空的概念,但书里面论述的其实非常好。

对于人生目标这件事,根本不在于什么远大计划,因为人生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把每一个当下都用尽全力的过好,也就无所谓什么远大不远大的目标了,因为毕竟“越努力,越幸运”,往往好的结果常常会与有准备的人不期而遇。

任何的眼高手低都不配谈远大目标,而真正的脚踏实地又不需要谈远大目标。所以,远大目标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

我想大约,目前而言,《被讨厌的勇气》确实是改变我的一本书。

我记得9月15号中午才写了匆匆那年的那种小感叹,傍晚就接到了父亲病发的通知。然后我整个人在之后的时间里,陷入了一种消沉悲观的情绪里,我突然意识到今后的人生将都是减法,我不知道如何去调节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去帮助我的家人。

《被讨厌的勇气》让我想通了“我怎么样才能幸福起来”这个问题。我把我的课题和父亲的课题分离开;我尽量去分析什么是我在干涉人和什么是人干涉我;我去把关注点抬高,放到时间线里,去产生自己的历史眼光,去想以后的生活(我还无法去想宇宙的事情);我去寻找“最好的自己”的感觉,以便把最好的样态放在每一天……

我想,我不能奢求生活温柔待我,但我可以温柔待她,常常微笑,常常感恩,幸福感总不会离我而去的。

《被讨厌的勇气》不是一本故事书,甚至看起来非常像一本鸡汤书,但其实它自有其深刻处,我很喜欢亦非常感谢这本书,就算它是鸡汤,我也要先干为敬!

讨厌勇气读后感【篇4】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方式来探讨生命中的一些道理,它并没有像普通的哲学书那样晦涩难懂,而是以简单易理解的文字向读者传达着它想表达的一切。其实我不得不承认,哲学家的思想确实有些难以接受,他们的观点有些绝对化,有时我也会和书中的青年一起产生不认同的观点,但哲学家的阐述有时又不得不令我信服,我的思维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

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其实不然,在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这种现象。记得高中时期,我和要好的朋友因为一件小事意见不一而大吵起来,我气愤地转身离开,那是我第一次对别人发那么大的火,出于一种不甘示弱的心里。事后很是懊恼,当我们再次聚到,把自己对想法说出来时,也觉得并没有什么了,事情也得到了化解。

愤怒并不能解决事情,也没有办法左右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用一种心平气和的口吻进行交谈,说不定事情就完美地解决了。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是一个小孩因为成绩不好,他的妈妈对他大发雷霆,当在训斥过程中电话突然想起,他的妈妈瞬间改变了语气和态度,对电话中的人物表现得恭恭敬敬,电话结束后,他的妈妈又开始对他进行一番说教。这个例子是在提出“因为大发雷霆而制造愤怒”后举出的。说实话,我在看到这个观点时很不赞同,难道说别人溅了你一身咖啡,你真的不会生气吗?但看到这个生动的例子再想想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确实不无道理。想象对方是我们领导、父母或者亲密的朋友,我们真的会对他们发火吗?或许他们给我们道歉,我们还要微笑着说一句“没关系”吧。这样看来,脾气确实是自己可以控制住的,乱发脾不仅会伤害到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我们发脾气无非是想让对方对某件事情引起重视,那心平气和地商量不是更好?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我想,如果我们一味地活在过去,那么我们必然不会得到进步和成长。过去如果是成功的,我们会因为陷入其中而目中无人,毫无进取;过去如果是失败的,我们会长久被其束缚,整天萎靡不振,灰头丧气。所以当前才是我们最应该把握的,接受当下的自己并为之努力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纪伯伦曾经说过:“回忆是一种重逢,忘却是一种自由”,回忆有时并不是美好的,但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它,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所束缚才是我们给自己的幸福!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这句话读完,我深有感悟,一件事情本身是一个陈述句,但是因为当事人的情感赋予在了它的身上,他才会变成了感叹句,疑问句亦或是省略句。一个人的一生也是这样,它由很多件发生的事情组成。在此看来,人生不是由一条线组成,而是由许许多多的点组成,每个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且都是不可重复发生的,而只有我们当事人才能决定它的大小、形状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其实现在很多人活在别人的言论中。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一般来讲,它也并不可耻。毕竟孔圣人也说过“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根据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从而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的某些表现力而获得进步。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我们过分地关注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只会让自己深受折磨,困于言论的枷锁无法获得自由。不管何时我们都要明白,无论对方做什么,最后的决定权在我们手中,决定怎么做的都是我们说了算;反之,当别人做某些决定时,我们也应当尊重他们,不应该对他们指指点点,不去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也是换来我们自由的前提。况且,都是第一次做人,哪有谁比谁更有经验?

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课题,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至于别人怎么看待我们,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喜欢也好,讨厌也罢,我们无法左右。如果我们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那将会是我们最大的缺点吧!

再来谈谈自卑,其实我认为自卑情结每个人都有,只是有轻重之别。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在公司里,领导下发了一个任务,很多人会自信大方地向领导推荐自己,但有些人因为自我感觉能力不足而畏畏缩缩;班级里,一群男生们在比较着自己的球鞋,“我的球鞋多少多少钱买的”等等,这时却有一名男生低着头看看自己普普通通的鞋子,继而把脚缩了回去……这些都是自卑情结在作怪。

我想那一刻他们是不幸福的,他们因为自卑不快乐。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为了谁而活?为了别人吗?肯定不是的,当然是为了我们自己。毕竟,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给我们自己的。况且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接纳,那谁还会接纳我们?获取幸福的第一步就应该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哪怕我们有些小自卑,有些小缺点,但是都是可以去改变的!

《被讨厌的勇气》,它乍一看像是有毒的心灵鸡汤,但是细细品读可以发现,它并不是鸡汤,文中的某些描述或许会让我们产生不快,但是确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它给我们带来重拾信心的勇气,勇敢的做自己;勇敢的接受平凡的自己;敢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有限的一生中,保持一份勇气,找到自由,找到幸福。做的每件事情,不为取悦别人,只为悦纳自己!

讨厌勇气读后感【篇5】

这本书最受用的第一个道理是“目的论”:不再纠结于过去,学会从过去中抽离出来,不让过去发生的事情过多的影响自己。阿德勒甚至大胆地否认“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句话就像一声棒喝,令人豁然开朗。我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对于过去一些伤害我们的事情,必须要学会放手,向前看,这其实也是放过自己,放过那个纠结于过去的拧巴的自己。应当聚焦于当下,当下的要做什么,希望未来是一个怎样的走势,为了这个“蓝图”应该有什么样的行动。

第二个道理是“尊重自己”: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其实“心口如一”就是对我们自身内心的尊重,当然,这需要坦荡的勇气,因为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

第三个道理是拒绝“自卑情结”:自卑来源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因为有A才做不到B。这是一种自我麻痹的借口。哪里不自信,就努力去改变,如果一些不能改变的客观因素(比如先天性的因素),我们要换角度去看待,不要急于否定自己,相信自己还有进步空间。Just do it。去做去改变去超越那个不自信的自己,将自卑感作为前进的动力,但不要将它变成自卑情结。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

第四个道理是“专注当下”,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这种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调调似乎很像心灵鸡汤,还是炖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种,不过,我觉得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总比过分强调“心理创伤”更有现实意义吧。

以上,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未到来。不忘初心,专注当下,去完善更美好的自己!共勉!

讨厌勇气读后感【篇6】

我承认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写文章,大概没有什么逻辑和结构,只是一些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是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却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据说卡耐基(就是那个写了《人性的弱点》的那个人)深受这位据说是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著名的人影响。

书中用哲人与青年的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一些穿着心理学、哲学外衣的问题,内容我不想赘述,我们就只来谈谈我的看法。对话这种模式相信成熟的读者一定能识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设置了两个仿佛对立观点的人,这种假象的对话甚至可以说是剥夺了我们思考的权力。

全书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但我认为这种积极向上可以说是消极的,不顾一切的向前,当然这种态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国情需要的,但是作为有思考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一味地吧读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会意识形态当中,给人们灌输努力、进步的想法,忽视社会的不公,在我看来是极不道德的。

我认为他所说的进步甚至不算进步,“勇敢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这样的话是空洞的,即使是问我们的父母,努力奋斗一辈子的父母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认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无法说出一个答案,甚至已经会破罐子破摔的说:“为了你啊”。我们的上一辈已经没有答案,到我们更加没有,我的答案是只是跟着社会的车轮往前走,最好的办法是不加思考。活下去,以父母为负担的活下去,干干净净的走,不伤害两个单纯的灵魂。也不知道谁曾有幸见过自由,我只想跟他聊聊自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这个哪怕是特朗普都不自由的时代。

这本书是同学回借给我的,我问他是写什么的,他说是哲学。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我带着看哲学书的先入为主来看这本书,这本书就成了一本笑话,直到我看不下去合上书,看到书的背面写着:“上架建议:励志经典、人生哲学”,由此可见,励志文学总是带有以上特点的。为什么哲学、人生这两个字眼放在一起就截然不同的了呢?

讨厌勇气读后感【篇7】

本书以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为基础,以一位哲人和一位青年的谈话展开论述,以56篇千字短文组成。

提起心理学家,知名度最广的是弗洛伊德吧,《梦的解析》是各大必读书目里的常客,精神分析法在文学电影评论上被广泛采用。相比之下,阿德勒远没有弗洛伊德出名,有些观点正好是弗洛伊德的对立面。这本书并非阿德勒所著,而是两位作者基于他的理论撰写而成的通俗类心理自助读物。

阿德勒理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反常识,颠覆之前的认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种基本问题。

本书语言非常通俗,因此阅读感非常好,阅读速度快的人,1小时就能读完第一遍。第一遍阅读时我习惯划出每篇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经典的例子,以后翻阅的时候只要看勾画出来的重点就足够了。

本书论述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 如何摆脱过去的创伤:我们的不幸是由自己选择的,否定弗洛伊德的心灵创伤论,要从目的去看待现在的行为,而不是从过去的经历找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二 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源头:追求别人的认可,害怕被别人讨厌,对他人抱有期待,是人机关系痛苦的原因,采用课题分离让人际关系变得非常简单,达到共同体感觉能得到幸福的人际关系。

三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而不是过去和未来

写下对我启发最大的几个理论:

目的论

目的论与原因论正好相反。原因论认为,人生是线性发展的。我们的现在由过去决定,是过去的心理创伤导致了现在的自己,也就有了现在常被社会舆论提及的原生家庭祸害论、父母皆祸害。

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否认心灵创伤的存在,一个人目前采取什么行动、有什么样的行为,不是过去的原因造成,而是现在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所形成的。

高三有找过一个心理咨询师,那时我第一次听到原生家庭和精神创伤理论,这种原生家庭原因论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一切都是宿命难以改变的消极心态中。第一次听到目的论的时候,我是相当难以接受的。但是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改变看起来又容易多了。心理学有很多派别,各家理论都了解一些,是有益的。

例子s:

一个足不出户、无法工作、无法回归社会的年轻人,是为了此刻不出门,为了不出门也能得到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资源,所以才制造出对出门的恐惧情绪。

不是因为被对方的行为激怒,而是因为未掌握其他沟通方式,只知道用怒气去震慑对方,所以才产生了愤怒情绪。

不是因为过去的心灵创伤,所以导致现在的抑郁,而是因为想获得关注,想得到关心,想成为人群中特殊的人,所以选择了抑郁情绪。

不是因为有一个无能的上司,所以做不好工作。而是因为自己无法提出更好的建议,也没有拒绝命令的勇气,才把责任全都推在上司身上,制造出一个无能的上司。

这和初高中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事物皆有其因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是一个颠覆。

目的论对常规思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很多事情,要先被看到,才能有改变的可能。

课题分离

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生就简单到让人无法相信。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我们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而活。因此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不应该愤怒。

辨别一件事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某种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的承担者是谁?

例子1

孩子不愿意学习,最终的后果是孩子来承担。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而所谓为了你着想,你必须好好学习,为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为了满足父母自身对孩子的期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

阿德勒理论建议采取的方法是:

在了解孩子想干什么的基础上,对他进行守护。我们只要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要学习的时候,父母时刻准备着提供应有的资源和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进行干涉。不去命令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起我能够好好学习的自信以及能力。

我们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例子2

回报思想的束缚

回报思想就是对他人课题的一种干涉,如果在人际关系中被回报思想束缚,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什么,所以你就应该给与相应的回报。

我选择为你做了什么,这是我自己的课题。至于你如何对待我为你做的事情,则是你的课题。

例子3

我和父亲的关系非常糟糕,当我下定决心要修复和父亲的关系时,父亲如何看待我对他的靠近,这是父亲的课题,与我毫无关系,我也无法左右。发生改变的只是我自己,不应该抱着我改变了,你就必须有所改变的期待,不把改变自己当做操纵他人的手段。

必须有人先开始,由我来开始,即使对方不合作,那也是对方的课题。

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当做伙伴,并能从中感觉到有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就是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转移到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是对伙伴持有无条件的信任。不去想别人可以给我带来什么,而是专注于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启示1 不评价他人,不表扬也不批评,而是去鼓励。

你画得很好。你做菜的手艺很好。

表扬也是一种评判行为。这个行为透露了位高者对位低者的俯视视角,不自觉地营造出一种我比对方高一等的视角。表扬和批评这种赏罚教育,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很容易让对方形成我为了得到表扬,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去做某事。

如果把反馈换成:

我很喜欢你的画,它的色彩让我想到xxxx,画里的场景让我联想起xxxx,产生xxx的感觉。

我很喜欢吃你做的菜,偏甜的口味让我想到我妈妈的手艺。

不去评判他人,而是说出更加真诚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激、尊敬和喜悦。

对方也会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感到自己的价值。

这里也就回到了最开始的共同体感觉提到的:关注自己能给对方带来什么。

不是想听到对方对自己的表扬,不是为了赢得对方的认可,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而是为了给对方带去幸福感、带去帮助,为了让对方感到开心,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启示2 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无条件地相信就是信赖。虽然有可能会遭遇背叛,但还是选择相信,这就是信赖。

如果把人际关系都建立在怀疑之上,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这样必定建立不起积极的的人际关系。

只有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拥有更加深厚的关系。

信赖是自己的课题,至于对方要不要去背叛,则是对方的课题。我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讨厌勇气读后感【篇8】

高晓松在《奇葩说》中提到一个说法,人要有一以贯之的价值观,不能在要自由的时候就拿出西方的价值观,要钱的时候就拿出东方的价值观。用一个高级的说法就是逻辑自洽,自己说的话,所遵守的原则不能互相矛盾。简单的说法就是你相信的得是绝对的。

自由是最高的道德。

在哲学家康德的理解中,权利是一个关于与他人外在关系的概念。每个人的权利都是有限度的,必须要承认他人的自由并能与之并存,这种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要符合普遍法则,是一种通用的道德律令。

那么自由就是最高的道德是怎么说的呢?首先,道德是什么?在我一个学法律的朋友的口中是公序良俗,也就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那么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又是怎么形成的,而自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吗?

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字面上包括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红灯禁止通行,孝敬长辈等等,是立法的一个依据。那么自由为何是最高的道德呢,康德看来自由就是不以他人意志和个人欲求的驱使而去做一件事,是无目的的,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东西,是自由意志的产物。是不受任何欲求,不管是出于他人的欲求还是自己的欲求的行为。简单来说,这件事不是我应该做或者被期许这样做而去做,而是我去做了。

那么自由就是被讨厌是否等于被讨厌的就是自由,阿德勒否定了这一点,这就像前面自由的定义一样,无目的地做事,为了被讨厌来追求自由,本身就不是自由。那么自由就是被讨厌,其实应该是,自由就是不怕被讨厌,在社会中,我们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中,做的每一件事都一定会有人反对,讨厌我们的做法,原因是个人期许的不同,然而做这件事是我们的课题,被别人讨厌是别人的课题,这个就是阿德勒哲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课题分离,为什么要进行课题分离呢,因为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能够分离课题,就是在自己和世界之间画了一条线,我们无法改变他人的课题,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课题。

建筑学家贝聿铭说过,我一直沉浸在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之中。我想老先生是自由的,所以他的建筑也是自由的。

讨厌勇气读后感【篇9】

昨天看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还没看完就匆匆写了一些心得。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有些小激动——阿德勒的观点太颠覆我们传统认识,有点脑洞大开的感觉。今天心情平静下来,回复常态再去想这本书,我的几个软肋被戳中了。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说的再准确不过。“改变”这个词应该可以说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个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想着“改变”。

我们想变得“多才多艺”,这样我就不用担心找不到我想要的工作。

我们想变得更“能说会道”,不管是谈客户、人际交往还是找对象,都是用得上吧。

我们想变得“自律”,想做什么的时候,马上就可以进入状态,而且百分百的投入,效率高,收获多……

翻一下我们想“改变”的清单还真不少。然而,第二天还是跟往常一样,照吃照玩,依然的失落、焦虑、无奈、受挫……所以,我们必须得承认“改变”需要勇气。

改变=不确定

改变意味着否定,虽不是全盘自我否定,也要进行部分否定。

况且改变不等同于成功,这应该是我们不愿改变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或借口。

当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时候,当要做出重大抉择的时候,我们都会听从内心,由心而定。

对于未知的恐惧,是人的本能。当我们习惯了目前的生活,要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进入一种未知的生活,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恐惧或抵触。

手,硬币,黄金,金币,孩子,小孩,二,货币,交换,购买,支付,支付,改变,男孩,持有货币,朗,雷,巴努蒂

如果改变后的生活能够预知,畏惧、抵触就会减少很多。所以,很多人想要改变,但迟迟没踏出第一步,或者半途而废。

或内心看不到希望、或缺乏自信,更有部分人是有太多的因素羁绊。那我们到底要不要改变?

改变的源动力

首先你得明白你是因为“别人的想法”而想改变,还是自己真想改变。

阿德勒说:“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状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

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简单将其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人是群居动物,是社会这个大群体中的一员就很难不被社会风气所影响。

比如对比、攀比。在聚会的时候,当某个同学混得红红火火的时候,而你还在为房为车奋斗的时候,此刻你的内心难道不会略过一丝自卑?当这位同学在高谈阔论的时候,或许你只能默默夹菜。

如果是因为对比,就没必要“改变”。即使你做出些成绩,还是会对自己不满意,因为还有人比你更好。因为别人的想法而改变,即使你成功了,你也感觉不到快乐。因为你只是别人想法的一个工具,那不是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是自己想改变,你要做好改变后带来“风险”的心理准备。阿德勒说,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10岁以下另当别论),不管是好的坏的,幸运的不幸的,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说明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是自己千万次选择的结果,然后你现在又要打破它?然后,还要看你做怎么样的改变?

如果是180度大转弯的改变,比如由内向变外向,由严重自卑变成非常自信……这种转变像伤筋动骨的手术,必定是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改变从心出发

张萌萌姐曾说过,跟随她的人都是一群想要改变的人。想改变的初衷都是美好的,都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只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不管敢不敢改变,都无可厚非。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自己活得快乐就好。想要活得自由,有时“需要被别人讨厌”。

世界可以极其简单,只要你愿意。对于未来的困惑,人生不都是在兜兜转转,起起落落中前行。有句歌词是这么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宁可轰轰烈烈,也不做一个悲观者;宁可跌倒一千次一万次,也要向着我的目标而去。

这就是我,一个想要改变的人。

讨厌勇气读后感【篇10】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是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阿德勒原来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拥趸,后面理念不合开创了自己的个体心理学派。

这本书从“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这个论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辩论,通过辩论介绍了阿德勒的基本心理学理念。比较有趣也比较有代入感。

针对“什么是幸福”这个永久的哲学追问,本书在提出独到见解的同时还给出了“如何获得幸福”的具体对策。阿德勒思想指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获得幸福”,并给出了“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三大良方。

阿德勒断言“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心理上的烦恼?),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另外,弗洛伊德是原因论,这也是目前主流的心理治疗方法,找到心理治疗的原因,比如原生家庭,幼时留下的心理阴影,好像找到原因心理治疗就成功了一半。而阿德勒是目的论,认为心理问题是为了达到个人某种更深层次的目的而有意无意出现的,认为人要接纳自己,之后拿出勇气正视自己,专注当下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让眼前的世界回到简单状态,让自己回到幸福状态。

不能说孰好孰坏,个人认为,原因论和目的论都是需要的,原因论利于自我了解,目的论利于自我突破,可以作为心理问题疗愈不同阶段的处方。阿德勒的处方更猛更残忍一点,让人在烈日下暴晒无所遁行罢了。另外推荐他的《儿童教育心理学》和《自卑与超越》。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范文一

春花秋月总能引发诗人的感怀,而寒来暑往却能激起老师的惆怅,在你我的教学生涯里,这样的疲惫,迷茫偶尔会悄悄浮上心头,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有继续的勇气。

面对教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

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

毫无疑问,《教学勇气》正是冥冥中我们所要追寻的答案,更是对我们内心呼唤的回应。读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掩卷沉思,会不自觉地把帕尔默的描述和我的心灵状态或教学状态进行比照,在比照中感慨、顿悟!

1、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的标准。这时,他们必然会感受到痛苦。

的确,在现实的教改实践中,时不时会有某种教学方法的流行,在流行的季节里,正如大家对名牌服饰的追随,不论内心是否真正认同,不论是否真的契合自身特质,大家都会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使用,惟恐自己被排除在潮流之外。这样的使用,效果可想而知。做为一个普通教师,我不敢惶论这种流行的是与非,但我真的感受到理性消费的必要。当我们要选择某种流行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深入的去了解它,也深入的追问自己这种方法所体现的价值是我所推崇的吗?我有推行这种方法的个性特质和优势吗?。帕尔默认为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的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与我们中国的说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我初遇尝试教学法的时候,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乐趣。而当年的激励纳粹棒、棒、你真棒!每次在别人的课堂听到就不自在,在自己的课堂使用也觉得羞愧,那时,我也会责备自己的落伍,而今,帕尔默终于令我释然,与其违心地痛苦地时尚,不如真实地坦然地放弃!

2、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117)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读到这里,帕尔默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愿景宛如就在眼前,只是,要实现它,真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我们已经上路了,不是吗?

3、除了问一个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外,明确委员会成员禁止以其他任何方式与焦点人物对话(153)

帕尔默认为要想在实践中成长,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对于后者,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非常重视,我们通常称其为同伴互助,在同伴互助中许多老师走出孤独和封闭,在互帮互助中迅速成长起来。但帕尔默的明确委员会与我们的同伴互助相比,却是别有一番洞天。需要帮助的人被称之为焦点人物,明确委员会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帮助他没有忠告、没有过量确认、不会把问题转移给他人,不用提建议。共同体的成员只会提焦点人物诚实而开放的问题(如,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吗?你有什么感觉?)读到这里,我的好奇心被极大的激发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终于陷入了另一种沉思。帕尔默认为,如果明确委员会成员不能走进另一个人的心灵,其实根本无从知道另一个人所问问题的答案。而且除非这个人发自内心的领悟,否则任何的建议也会收效甚微。所以,只问问题好了,需要做的其实只是帮助焦点人物发现内在的智慧。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帕尔默不浅的心理学造诣。他的观点甚至对于我们帮助学生也有同样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真心地充分地聆听学生的声音,在那开放的空间里,接受学生也接受自己。

《教学勇气》如同一位深刻的挚友,让自己在思考与追问中款款掸去满身的浮躁和疲乏!

教学的勇气读后感范文二

在《教学勇气》一书中,作者提到让学生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是优质教学法的原则。优秀的教师所做的,要远超过把共同体中的新知识传递给学生,优秀的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演变,重复认知的过程。教学不同于技巧,优质教学一直在本质上是群体共享的。群体共享一词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继续往下看,让我了解了作者所阐述的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它既不是传统教学法中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把结论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也不是关注主动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在共同体模式的教学中,课堂既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主体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同时关注一件伟大事物,主体-不是教师或学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最优特质获得融合和超验升华。

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他在共同体的学习中是如何把握的。在被邀请演讲时,碰到的是一群习惯于只听课,不参与讨论的学生。这样的场面让作者不安,甚至紧张到违背规则地向学生胡乱发问。感觉到演讲像是公开绞刑。当有一个出于对作者同情的学生举手提问时,作者马上热情响应,接着引起了更过的交流,真正的对话、学习就出现了。

这不也是我们近几年来的教学探索、教学改革,推翻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弊端,提倡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共同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当学生,学生也可以当教师,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不是知识的代言人,也不是学生关注的唯一焦点,被关注的是知识本身。当然让学生参与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围坐一圈或是分成小组,在一起讨论讨论。而是共同关注于知识,学生接触的是知识本身,学生与学科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在参与共同体的学习中,使学生在比学习书本知识时更真实。

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我也致力于让学生参与真正的学习,在6A U7 at Christmas的学习中,介绍的是一个西方的节日文化。在对于这一知识的学习时,学生本身已经对一些西方的假日有所了解,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型来表达自己喜欢的节日以及在这节日时所做的一些事情,他们有这些知识基础,并不是对于Christmas一无所知的,这样为本单元的学习就奠定了基础。尝试在学习前,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查找有关Christmas的一些资料,对这一西方节日做最大的了解,知道它是在哪一天,人们通常会做些什么事情,有哪些风俗习惯等等。课堂上从谈论学生自己喜欢的节假日入手,进行相关的联想,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Christmas的相关知识上,所有的内容都是通过学生自己搜集,表述,所以比起直接从引入课文,在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就更加深刻,掌握得也更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