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红日读后感1000字 > 导航 > 《红日》读后感1000字

红日读后感1000字

《红日》读后感1000字。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红日》读后感1000字”,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红日》读后感1000字
  《红日》以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为主线,从1946年第二次涟水战役我军失利写起,到最后全歼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它正象征着我党披荆斩棘、排除万难、勇夺胜利的执着、探索过程。
  曾记否,唐山,那段抹不去的记忆。
  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3时42分53秒,7。8级强震突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处在睡眠中的人们还未觉察,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将就夺走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就在短短的几分钟,具有百年历史的美丽城市就化为平地了,“天灾无情,人有情”,震后,祖国上下震惊,全国都奔赴唐山实施救援,只要有一点希望也要竭尽全力进行救援。党啊,就像我们的母亲,在我们需要您的时候,您给了我们温暖,带领我们走出黑暗的阴影。
  谁又曾记得,1998年的洪水,它淹没的不仅仅使我们的家园。


  党啊,您的名字将永远铭刻我心,1998年洪水泛滥,祸国殃民,全国上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天降灾难,交通堵塞,庄家减产,房屋倒塌,使人民遭受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使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党啊,您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积极开展抗洪救灾行动,解救被困群众,加固河堤,疏通河道,转移灾区百姓。啊,党,是您给予我们生的希望,是您给我们了春天般的温暖,是您驱走了我们内心的严寒,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是谁给了我们生命,是谁给了我们春天。
  “非典”带走的不仅仅我们亲人的生命。
  2003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一场罕见的疫情正在迅速蔓延,非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全国发出“死亡征集令”,短短几天的时间,全国上下一片恐慌,大家沉浸在死亡的恐惧中,纷纷躲在家中,不敢踏出家门半步。在这危及时刻,您的优秀儿女——白衣天使和公安武警战士义无反顾的走向战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和全国人民一起手拉手,肩并肩,共同防止疾病的传播。他们把恐惧留给自己,把死亡留给自己,把生命、把希望留给了人民。党啊,如何才能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如何才能表达我们的赤子之心呢?
  汶川,2008年举世关注的焦点。
  2008年,这是沧桑巨变,历史见证中国实力的一年,汶川地震,地动山摇,举国哀悼,胡主席主席、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奔赴抗震救灾前线。他们和千千万万华夏儿女一起用血肉、用智慧、铸成钢铁长城,用生命捍卫生命的尊严。在灾难面前,我们不退缩,不逃避,不绝望,不犹豫,任何灾难在我们面前都会俯首投降。党啊,您可知道,在这一刻我有多少话想对您说,有多少情要对您诉说?您可知,我的眼眶时时充溢着热泪,您可知,我的心中刻刻激流翻滚?


  走过艰难的90年,走过奋斗的90年,走过发展的90年。党啊,作为您的儿女,我心中有千言万语,千丝万缕,想要对您诉说,无论沧桑如何巨变,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们永远在内心深处爱您,敬您,感激您,捍卫您。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红日》读后感1000字
  《红日》以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为主线,从1946年第二次涟水战役我军失利写起,到最后全歼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它正象征着我党披荆斩棘、排除万难、勇夺胜利的执着、探索过程。
  曾记否,唐山,那段抹不去的记忆。
  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3时42分53秒,7。8级强震突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处在睡眠中的人们还未觉察,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将就夺走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就在短短的几分钟,具有百年历史的美丽城市就化为平地了,“天灾无情,人有情”,震后,祖国上下震惊,全国都奔赴唐山实施救援,只要有一点希望也要竭尽全力进行救援。党啊,就像我们的母亲,在我们需要您的时候,您给了我们温暖,带领我们走出黑暗的阴影。
  谁又曾记得,1998年的洪水,它淹没的不仅仅使我们的家园。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红日》读后感800字


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被战火烧的已经残破不堪可看上去却依旧鲜艳的红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顶。山下,一片欢声雷动,士兵们高举着枪杆,庆祝着战争的胜利。

脑海中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了这里,看完了《红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复平静,心中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而燃烧,在为那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而燃烧!

《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堪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书籍。书中由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串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号称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贲御林的第七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从中,我体会到了解放军们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星。

看我这本书,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该做次好好地反省。如今如此幸福的生活,是伟大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换来的,流了那么多血,牺牲了那么多生命,我们难道不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吗?反观现在的学生们,上了大学之后,似乎只记得吃喝玩乐,完全没有高三时那种拼搏的精神。面对挫折,也少了份勇气。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选择自杀。革命先辈们那种坚强、拼搏的精神去了哪里?还有现在弥漫全国的考公务员热,多少人挤破了脑袋要往里钻。为什么?因为公务员待遇好,工作又轻松。这正好对上了现在年轻人的胃口。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都希望过上好的日子。他们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共产党人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有过胜利,但也同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作为接班人的我们,我们怎能以这样的面貌去接过前辈手上的旗帜。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树立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同学们,我们的肩膀上抗着的,是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使命,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了前辈们对我们的期望,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红日》读后感800字

在公司组织的读红色经典书籍的活动中,我选择了吴强所著的长篇小说《红日》。记得在此之前,每次阅读这种红色书籍或是观看红色电影,都会感触良多,而《红日》这部现实主义的成功之作,以全景式的战场描写,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触,而是极大的震撼,让我仿佛看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看到了那个枪林弹雨的战场;看到了那些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舍生取义,愿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伟大情操。

《红日》主要描写的是1947年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王牌军74师在山东战场上的涟水、莱芜、孟良崮的这三个连贯战役。文中首先描写了发生于1946年底的涟水战役,由于国民党军队既有装备和数量的优势又有美国的支持,所以此战以国民党军队攻占涟水,解放军因伤亡惨重而被迫撤退作为结局。之后,描写华东野战军重整队伍,总结经验教训,兵贵神速的迅速拿下了莱芜。以此战大捷作为过渡,小说中着重描写了孟良崮战役。1947年4月,张灵甫率领王牌军74师,再次向沂蒙山区大举进攻,华东野战军把敌人逼进了孟良崮一带,包围了起来,此时国民党的外围后援部队又把华东野战军包围了起来,企图与74师里应外合,一举歼灭华东野战军,情势非常危急。但华东野战军上下一心,一面抵御外围敌军,一面集中火力24小时内攻上了孟良崮的高峰,经过三天三夜激烈的战斗,华东野战军英勇的战士们,终于把躲藏在山洞里的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和他的残兵败卒,统统歼灭。

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华东野战军英勇善战的气魄,团结一致的军心,和那为了理想与希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内部的腐朽,军队里派系林立,各自保存实力,打自己的小算盘,在莱芜战役中,74师为保存实力,没有支援友军,致使在孟良崮战役中,外围后援部队也没有全力营救74师,最终导致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华东战场的全面溃败。

《红日》除了让我缅怀革命烈士们的崇高气节外,更教会我面对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应该全力以赴,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学会与人协作,重视团队精神。

《红日》读后感800字

读完《红日》这本书,我心中有一丝悲凉的感觉。

《红日》讲述了共产党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的王牌军74师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的故事。1946年底张灵甫所率领的74师是蒋介石用全副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嫡系王牌部队,国民党五大主力部队的第一主力,号称天之骄子。发起了涟水战役攻占涟水,与华东野战军交锋。华东野战军的一支常胜英雄军沈丁部队在涟水与敌主力部队二次交锋后,实行战略后撤,退到山东,休整训练。国民党企图压逼解放军在沂蒙山区决战,妄想消灭华东野战军。沈丁部队在莱芜西北的吐丝口地区,配合友邻部队,包围敌军。在莱芜战役中,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五万多人,活捉了敌军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赢得了辉煌的胜利。国民党在各个战场上连吃败仗,途穷计拙。1947年4月,张灵甫又以所率领的74师王牌军作为核心和中坚,再一次向沂蒙山区的华东野战军大举进攻。华东野战军把这股敌人逼进沂蒙山区的孟良崮一带全面包围了敌人。沈丁部队配合兄弟部队围歼在孟良崮一带的国民党74师。国民党的外围后援部队,冒死向解放军阻击部队冲击,企图救出陷于绝境的74师,都被华东野战军打退。经过三天三夜激烈的战斗,华东野战军英勇的战士们,攻上了孟良崮高峰,把躲藏在山洞里的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和他的残兵败卒,统统歼灭。华东野战军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艰难曲折,经过了无数战士的牺牲,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看完这本书,我感到自己现在美好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都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战士们虽然都不在了,但他们那永垂不朽,宁死不屈,舍己救人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家长点评:当看到共产党那种团结合作,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献身革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虽然国民政府由美国人支持,有全美的装备,有最先进的战斗武器,有充足的食物,而共产党只有普通的枪支弹药,而且还要经常饿着肚子战斗,但他们有最勇敢的战士,最崇高的理想以及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这就是共产党最终胜利的原因。我常想,如果张灵甫能以大局为重,能以百姓利益为重,能以国家为重,也许他会成为第二个傅作义,那么,我们也就不用为他哀叹了。一个人拥有才华固然不错,但如果不用在为民谋福利上,那他的才华也就失去了价值。最后,由衷地赞美我们的党---一心一意为百姓的党!

《红日》读后感


宁静的夜,安详的夜,我坐在书桌前翻开了那有些年月的书《红日》,思绪慢慢沉浸在书中

《红日》这部小说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中心,讲述了共产党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的王牌军74师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的故事。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1946年底张灵甫所率领的74师是蒋介石用全副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王牌部队与华东野战军的沈丁部队的较量。但经过修整后的人民解放军在这场战役中,灵活运用毛主席伟大的战略战术思想,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五万多人,活捉了敌军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赢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场莱芜战役就好比是曹操大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周瑜火烧赤壁一般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这场战役之后,国党锐气大搓,在各个战场上连吃败仗,途穷计拙。相反的共党则愈战愈勇,1947年4月,张灵甫又以他所率领的74师王牌军,再一次向沂蒙山区的华东野战军大举进攻。经过三天三夜激烈的战斗,华东野战军英勇的战士们,攻上了孟良崮高地,把躲藏在山洞里的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和他的残兵败卒,统统歼灭。华东野战军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艰难曲折的战争,经过了无数战士的牺牲,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共产党因为有了广大群众的支持走到了今天,为了今天多少鲜血撒在这片土地上,为了今天多少人流泪,为了今天多少生命逝去今天是人民解放军服从大局听指挥,团结一致,浴血奋战换来的,今天是无数烈士的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

如今,以胡主席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正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辉煌的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中国共产党一个年轻而又充满希望的政党,在新的世纪,提出了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发展观。我们有了一个不舍的信念、不弃的追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家会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更上一层楼。党在我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就是一盏指路的明灯;是一个伟岸的巨人;是一座强大的靠山;是我内心向往的偶像。

红日读后感300字


红日读后感300字(一)

在这里让我看好的是立了大功的石东根。虽然在战斗中,连长石东根一时大意,中了敌人假投降的一奸一计,使部队受到了不必要的损失,而且战斗结束后,他又陶醉于胜利,骄傲自满。但是军长沈振新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在随后的孟良崮战役中,他有勇有谋,带领战士搭出人梯,登上了悬崖峭壁,捣毁了敌军指挥所,并击毙敌军师长,全歼74师,才让这真支队伍取得了胜利。

他虽然原来是一个很坏的人,但是因为本来就是心地善良的他接受了批评与教训,改邪为正,为国家立了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想想我自己,错了也不承认不知错就改真是惭愧!

错了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大不了、要勇于承认、勇于改过才能在最后取得胜利。我从【红日】这本书中学到了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

红日读后感300字(二)

我们的祖先经过半年的苦斗,在一九四七年五月十六日中午,把蒋介石最大的一张王牌七十四师,彻底毁灭了。他们抛头颅、撒热血,为的是把红旗插上孟良崮的顶峰,为的是让全中国人民摆脱蒋介石的统治,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今天,我们不仅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而且还有了读书的好机会。可是,有许多人不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各种不一良习惯在他们身上出现,比如说: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好好写作业、着迷网络游戏。我只能说他们没有珍惜这个读书的机会,可是,祖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机会,我们怎能不珍惜呢?

红日读后感300字(三)

别说是机械化部队,全套的美式装备,就是美国人亲自来也不行,看看朝鲜战争就知道了。书中表现的共产一党一人的信仰和国民一党一人的官僚作风,对现在也有积极意义。国共战争,国民一党一有兵,有武器,有大将,但仍失掉政权。就象以前台湾一样,国民一党一高高在上什么都有,但打不过草根的民进一党一。当年国民一党一的失败,一是败在国民一党一的腐败,再是败在没有民众基础。他们打的是没有国民支持的仗。而共产一党一人看起来什么都没有,但他们内心有希望,他们希望翻身做主人,没有任何愿望比这更有意义,于是可以舍生,可以取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言实不谬也。总之,【红日】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成功之作,堪称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历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红日读后感300字(四)

玖完了【红日】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本书讲的是,共产一党一解放军和国民一党一反动派战争的故事。两个一党一派本是一个国家的,为何而战因为国民一党一代表少数人的利益,而共产一党一代表的是全国人民的利益,两军志不同。而共产一党一关心、一爱一戴老百姓,得到普通穷人的支持,两军交战,最终共产一党一获胜,建设了新中国。

一个国家发生战争乃是内战。不仅中国,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发生过内战。远的如中国的春秋战国、三国时期,美国的南北战争,罗马帝国恺撒大帝与庞培的战争,还有大大小小的起义战争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人本身是非常热一爱一和平的,犹如老鼠一爱一大米,即使这样也发生了一些战争,看起来人类自身才是最可怕的。

战争会死人,会污染环境,污染环境会产生病菌,也会使很多人命丧黄泉。胜利者经常大屠一杀。当前,伊拉克、伊朗、非洲的许多国家,都十分混乱动荡。许多人无家可归、妻离子散,十分凄惨,他们哭诉着战争的罪恶。

所以,我希望、盼望、渴望战争从此消失,中国在共产一党一的领导下,越来越好。

红日读后感500字


红日读后感500字(一)

这本书也是红色经典,不过,写的不是八年抗战,而是三年内战。

这本书写的是:

在1947年,在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中,八路军在这几战中有胜有败,不过最终,八路军胜利了。

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在涟水战役中,八路军损失惨重,被迫撤退,但是,后来,八路军重振旗鼓,不仅夺回了涟水,还把蒋介石的王牌军七十四师给瓦解了,作者先让八路军放在绝境之中,又让八路军在绝境中奋起,更衬托出了八路军的那种坚强不屈的一精一神。

另外,书中还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地方,我摘抄了下来:

那个打死敌兵的战士,穿过狂飞乱舞的子弹,来到地堡跟前,爬到地堡的抢洞旁边,把一捆炸药塞到那里,接着,这个战士好像被敌人射中了,连连打了几滚,躺倒在地堡旁边。

他把自己的身一体变成了和山石一样坚固的云梯,让其他的战士们踏着他的身一体向上攻击。

我查了一下作者的资料:

吴强,当代著名小说家。曾用笔名吴蔷、叶如桐。1910年2月生于江苏涟水县一贫苦家庭。1933年春,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在皖南参加新四军,在部队文化宣传部门工作,先后担任过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干事、科长及纵队、兵一团一政治部宣传部长等职。建国后,任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

这本书我读完后,深深感受到八路军的那种顽强不屈的一精一神,我分析了一下,八路军为什么可以打胜仗,是因为他们取得了民心,人民都信任他们,帮助他们,而且,当时国民一党一内讧比较强,士气低落,所以他们可以打胜仗。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珍惜今天,也让我们学习那种顽强不屈的一精一神,是一本好书。

红日读后感500字(二)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红日】的书,这一本书深深地感动了我弱小的心灵,故事的大意是:1946年冬天,国民一党一发动的内战处于最激烈的阶段,蒋介石军队大规模进攻华东解放区。人民解放军沈振新军与蒋军王牌部队整编74师在苏北涟水城发生了激烈的交战。为保存实力,我军主动北撤。但敌军非常猖狂,又联合83师,组成20万人的部队进犯山东沂蒙山区,妄图将我军主力击溃。但我军战士士气鼓舞、骁勇顽强,在47年冬爆发的莱芜战役中重创了74师,大败敌军,取得了最后胜利。

在这里让我看好的是立了大功的石东根。虽然在战斗中,连长石东根一时大意,中了敌人假投降的一奸一计,使部队受到了不必要的损失,而且战斗结束后,他又陶醉于胜利,骄傲自满。但是军长沈振新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在随后的孟良崮战役中,他有勇有谋,带领战士搭出人梯,登上了悬崖峭壁,捣毁了敌军指挥所,并击毙敌军师长,全歼74师,才让这真支队伍取得了胜利。

他虽然原来是一个很坏的人,但是因为本来就是心地善良的他接受了批评与教训,改邪为正,为国家立了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想想我自己,错了也不承认不知错就改真是惭愧!

错了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大不了、要勇于承认、勇于改过才能在最后取得胜利。我从【红日】这本书中学到了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

红日读后感500字(三)

【红日】这部小说以1947年山东展成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战役作为中心,讲述了共产一党一华东野战军与国民一党一七十四师展开的大规模战役的故事。

这部小说出于吴强老爷爷的笔下,他把人物写得十分生动、正直、勇敢、坚强。书中写的连长石东根,非常敢于打仗。比如:参谋长说:军部随后就到,你们留下来控制渡河点。军部一到,你们立即赶上去。石东根一听,咕噜开了:又叫我们留下来!罗光正要解释,一团一长刘胜过来嚷道:先走后走不是一样!现在还是堵缺口,战斗在后头哩!石东根这才不唠叨了。他时刻希望能冲锋在前。又例如班长秦守本是一个热一爱一一团一队、关心战士的干部。他在一次总结大会上说:国民一党一七十四师真是可恶,他们在碉堡里举白旗、缴一槍一、诈投降。使得石东根上当中计,大家劝也没用。战士们刚冲到碉堡前,里面的敌军用机关一槍一扫射,害得我们这个连的许多战士英勇牺牲了!我一想到这件事心里就难过。

这本书在紧张气氛的时刻,却又不失乐趣。例如副军长也在这里!好大的眼睛,有那么大个人在你面前,居然看不见!副军长梁波哈哈大笑起来。刚才说了两句怪话。刘胜摸一着脑袋说。知道错就行啦梁波笑声不歇地说。

有一句最有气势的话,在我心里可下了。这是军长沈振新对敌方一一团一长说的:我们要你们把喝下去的血,连你们自己的血,从肚子里全部吐出来!这句话是那么激昂,那么热血沸腾。我非常感谢打败了强敌的那些共产主义事业的英雄。像沈振新、丁元善、梁波、刘胜、陈坚、王茂生、秦守本、杨军我一看到写野战军消灭七十四师的时候,就十分激动,欣喜若狂。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战壕,什么是刺刀。战壕就是打仗用的地沟,刺刀就是装在一槍一头的用来格斗的兵器。我还知道了现代军队中的指挥员有:司令、军长、师长、旅长、一团一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真是收获不小啊!

我们今天的幸福时代,幸福生活都是用烈士们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我们应该为他们感到骄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