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沉思录读后感 > 导航 > 优秀读后感作文500字: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

优秀读后感作文500字:沉思录读后感。

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读过了作品,对于里面的情节非常感兴趣,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也许下面的“优秀读后感作文500字:沉思录读后感”正合你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这天读来,该书仍有一种甜美、忧郁和高贵结合在一齐的不可思议的魅力。它的宝贵是来自作者思想的严肃、庄重、纯正和主题的崇高,它的忧郁是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和身处乱世的感受,而它的甜美则是由于作者心灵的安宁和静溢。

作为一本哲学书、生活书、励志书,这天读来仍然具有现实好处。作者宽广的胸怀及言行一致、努力践行自己的世界观等优秀品质,仍然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作者的人应遵从自然而生活,按照本性而生活,惟此,才是真正的幸福等观点,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一句温暖的提醒,也是一方解脱心灵焦灼的良药,在这天物化的社会里,这不失为当代人健康人生的指南,因为本真所以简单,因为简单所以快乐。我们要学习作者追求自身内心安宁、自我完善的精神境界,加强道德修养、人文修养。诸葛亮讲: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持续宽广的胸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上海社保案中的领导干部违法犯罪,我认为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们放下了自身的修养,有的认为官位结构封顶,有的认为自己船到码头车到站,内心严重失衡,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导致锒铛入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当然,对书中诸如对斗争的放下、某种清静无为等消极厌世思想及认为世界上存在神的封建迷信思想,我们要进行批判。总之,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有批判地学习吸收。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沉思录读后感1300字: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没有过分的讲究辞藻,也没有注意交代和结构安排,而是任凭思想随波逐流的一部经典哲学名著。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个性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透过思考它们,他立刻进入了完全的宁静。但就是这些简单的话语,让人有一种听古典神秘音乐时的静谧感和认同感。

一本温家宝总理读了一百多遍的书本以为只是一个宣传叫卖的噱头,但真正阅读过才发现它的确是一本能净化人心灵的书籍。本书译者何怀宏这样说到: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必须立刻读,但必须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必须也还会有人去读它。我坚信这一点,因为它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是一本拷问心灵的书,每一句写给自己的话语,都是一次向着心灵的凶猛攻击。即使是在时隔两千年的这天,我们仍能跨越时空,看到作者低头沉思,与自己内心对话。

《沉思录》,这是一本记录自己与自己对话的书,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用双眼看世界,却看不到自己,所以要先看清自己惟有用心。反省自己过往并构成对话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绝对的真诚、平和的心态和超凡的勇气。这本书中字里行间常常出现的不是我,而是你,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对镜子中的自己做出告诫与提醒。他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倾诉,而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是对自己灵魂的解剖和对自己的告诫。他这样说到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一向这样拷问自己。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自己便能战胜一切。古训道:待人宽、责己严,这句话人人都明白,但是做起来却很难,所以《沉思录》里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思考,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做的是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自我反省,想想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了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不要只注意别人的缺点而忽略了审查自己的行为。因为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人不是孤独存在,人是社会性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这也正是《沉思录》中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每个人都向往和谐完美的生活,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不断完善自己,以一颗仁爱之心善待与你相处的每一个人,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学会理解,做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遇事坦然应对,不受干扰,勇于承担。维护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都不能忽视自己对整体的作用。《沉思录》中多次提到,要让自己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的社会活动中,因为这贴合人的本性。记住我是整体的一部分,才会更加珍视整体的团结,维护整体的稳定。犹如礼貌洁净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乱扔垃圾或主动维护环境卫生,事虽小,但好处大。这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它还影响到他人和整个社会,甚至影响到下一代的世界观。再如遇到不顺的事情,不要一味地责怪他人,应先要检讨自己的对与错,学会沟通和交流,凡事尽力做到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构成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以用心的心态认识社会,正是因为一个个多样的个体存在,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才使大家的生活丰富多彩,与人同行,才不再孤单寂寞。

作文读后感1400字: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是一本需要用心慢慢品读的书,它为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该书充满睿智而富而哲理,朴素无华,平淡无奇,却直达心灵。它引导我们冷静而达观地对待工作和人生。作为从一名纪检干部,《沉思录》启迪我,要干好纪检工作,先从内心的修炼开始:

一、持续一颗宁静的心。

《沉思录》告诉我们宁静但是是心灵的井然有序,如果你因什么外在的事物感到痛苦,打扰你的不是这一事物,而是你自己对他的决定。红尘滚滚,世界喧嚣,纪检干部要持续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气质,守护心灵的净土,历练内心的从容。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照照党章的镜子,学学廉洁准则的标准,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常作思考,反省过去,审视自己,清理一下思想的污垢,找找自己的不足,看看应对名和利,能否持续平常心,瞧瞧对待功和禄,是否迷失方向。人到无求品自高,纪检干部要始终持续一种沉稳、宁静和清醒的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用平常心对待自己,以心灵的超越对待个人得失,以高贵的品质和崇高的境界不断塑造自己。

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我们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思想,洗涤自己的灵魂,守住心灵的宁静,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不争名夺利,不沽名钓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为利所动,不为名所惑,时刻持续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认识,不断磨砺情操,持续一身正气,做一个正直、高尚和有道德和的人。

二、常守一颗坚定的心。

那操纵你的是隐蔽在内部的信念。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的总开关。一个纪检干部,他选取了这个工作,他也就选取了一种人生方式和态度,这就要求纪检干部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守内心的信念,坚持原则,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趋利媚俗,不畏权贵。要像峙立于不断拍打的巨浪之前的礁石,它巍然不动,驯服着它周围海浪的狂暴。

不可否认,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一些干部丧失了立场和原则,一失足成千古恨,令人痛恨和腕惜。一个人如果理想漂浮,信念缺失,失去立场,迷失方向,《沉思录》告诉我们,那他的结果将是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你将是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

信念决定方向,我们要坚守信仰,身处逆境时不泄气,不放下,身处顺境时不骄傲、不折腾。要持续一种平和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讲党性,顾大局,克服急躁、消极和抱怨的情绪,要坚定心中的理想和信念,理性地认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正确地运用好手中的权力,履行好神圣职责,以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气概和勇气去完成理想,成就事业。

三、激发一颗向上的心。

纪检工作是一种特殊的事业,应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我们不能冷眼旁观,更不能消极和泄怠。《沉思录》告诉我们当你做摆在面前的工作时,你要认真地遵循正确的理性,精力充沛,宁静致远,不分心于任何别的事情。只要我们遵循着理性行事,便无所畏俱,因为只要我们是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于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持续着一颗用心向上的心,坚定地怀着友爱、自由和正义之情感去做手头要做的事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要珍惜好岗位,持续清醒,遇到诋毁不失志,遇到苦难不自卑,要荣辱不惊,经得起风浪;一份权力就是一份职责,在其位谋其职,我们要加强学习,不断进取,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办法,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耕好手中的职责田。

引用书评的话:《深思录》是一本能够安顿灵魂的书,是一本能够启迪智慧的书,更是一本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变得纯净和高贵的哲学自省书。愿各位纪检干部能从此书中得到启发,不断修炼自我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加强道德和人文修养,持续宽广的胸怀,以从容豁达的心态、理性清醒的认识,饱满向上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创造更加完美的人生。

《沉思录Ⅱ》读后感


《沉思录Ⅱ》读后感


1、区分什么你能控制,什么你不能控制,才可能拥有内心的宁静和外在的效率。这点很重要,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位置,才能公正的做事情,让自己不去抱怨,在宁静的平和的心态指导下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专注就给了你通往成功的保证。那什么是我能够控制的?观点,愿望,欲求以及厌恶,这些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品质,是我们能够控制的。生儿富足,运气亨通,别人对我的看法,以及我的社会地位,这些外部事物是我们不能够控制的。


2、伤害我们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不让事情带有个人色彩,不要对你自己或者人类的本性轻蔑的做出结论。要像侦探那样通过训练的眼睛分辨出事情的益处。为将来局面精心谋划,要养成个人的良好习惯,为此,要注意生活中所有细节,积极追求美好的事情,经常审视自己的动机,确保摆脱了恐惧,贪婪,懒惰的桎梏,这样做,才不会被外在的事情扰乱心绪。


3、凡事不要当即作出反映,要推出冲突的现场,这样才会有更开阔的眼界,并使自己平静下来。


4、心胸狭窄的人习惯于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他人,一般人则自己责备自己。那些致力于智慧人生的人知道责备任何人与事情的冲动都是愚蠢的,无论责备他人还是自己,都将一无所获。最后,伤害我们的是我们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


5、与你有关的事情要全神贯注,专注于分内之事,与你相关的事情要全神贯注。如果遇到一个有魅力的人,你需要的品质就是自制力,如果感到痛苦或菏泽虚弱,你需要的则是耐力,面对恶语谩骂,你需要的就是耐心。


6、让你的意愿与自然和谐一致,伟大之事不可能一夕而成,而需假日时日。好的生活是内心平静的生活,千万不要随波逐流地思考问题。


7、好的东西究其实质只会在你能控制的事物之中找到,自制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8、持久的满足胜过及时的行乐,要让理性占上风,要不断强化慎思的习惯。


9、要培养验证事物实际的好坏的技巧,要学会等待,要学会评价,而不是依据未经过训练的本能做出反映,不管怎样说,自发性均不是一种优点。


10、如果在道德上缺乏修炼,我们很容易走向无节制。


11、避免最流行的娱乐,大多被认为主流的娱乐,常常是低俗或者愚蠢的,他们只是迎合或者利用人性的弱点,你的生命如此短暂,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12、与他人交往要有所警惕。与人交往要小心,不要理会别人宣称什么,他们可能并非真正按照精神生活准则来生活,他们的思维习惯同样会对你产生有害的影响。


13、不要因为别人对你友善就与他们一起消磨时光,世上到处都有令人愉快的,有才能的人,关键在于只结交那些能提升你,其出现能激发你身上最大优点的人。对于一个人优秀与否的真正考验就在于那些常被或略的行为细节嫩否给予足够的重视。


14、慎重选择交往对象,在谈话中要控制的主题保持超然态度,避免夸张效应,不陷入与他人通沮丧消极情境中。


15、将人生视作赴宴,在其中你的举止应该优雅得体,言谈要有高尚动机,行为要合乎逻辑,言辞得当,尽量包伺候沉默或菏泽少说话,要有幽默感,在交谈中运用判断力,不必扮演小丑去显示聪明练达。绝不随便讨论重要的事情,我们的想法一旦说出便会被别人像秃鹫那样尽情享用,要自我克制,这样才不会耗掉你的热情。


16、责任体现在人际关系中。


17、智慧的生活是理性的生活,学会清晰的思考问题很重要,清晰的思考问题需要适当的训练。


18、理性的任务就是要批判性的检验我们的推测,防止过于随意,过于敏感,混乱的方式行事,发问时理性的动力,因此要学习如何理性而非情绪化地提出问题。


19、良好推理能力标志:清晰、一致、严格、定义准确,不会含糊不清。


20、戒除骄傲是走向智慧生活的第一步,万事开头难,迈向智慧的第一步最艰难,因为我们脆弱的心惧怕劳累,害怕陌生。智慧的人生,行重于知。通过读书,要让自己更具辨别力与反省能力,书籍聚友训练头脑的力量。


21、要以值得效仿的人为楷模,这是迅速提升品格的最佳方法之一。如果有机会要见一位重要人物,你不要紧张,要在心中唤起你最钦佩之人的品质,并模仿他的言谈举止。


22、有德之人始终如一。要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你必须始终如一,即时这样做会不方便,不舒服、不容易。


23、那些在精神上未经过修炼的人会思考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他们把时间浪费在懊悔上,或者希望自己的生活细节与众不同。


24、除了你自己,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事情,要不断的密切关注自己的信念和冲动。


25、如果要智慧的过一生,那么就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依靠自己的眼睛。


26、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回应灵魂的呼声,要弄懂我们自己,把我们从悲伤和恐惧中解脱出来。


27、巧妙地运用逻辑、辩术以及成熟的正确指称事物的能力,都是哲学赐予我们的工具,借助他们我们能够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内心的宁静-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28、从所有外物中获益,训练忍耐力,训练对情绪的控制力,以及对待问题的温和态度。


29、不选择焦虑,就没有焦虑的容身之所,在哪方面拥有技能,在哪方面就会有自信,尽管不能控制某些事物,但也不应该焦虑。


30、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我们的本性,我们不会因为达不到的高度而放弃对一切事物的探索。


31、镇定而谨慎地对待一切,既自信又谨慎,在涉及意志可控范围之外事物时,我要自信,在涉及意志可控范围之内事物时,我要谨慎。以正确方式展示自己的能力,行动甚于喧嚣。


写读后感作文1300字:沉思录读后感


一本书和一本好书的区别在于,好书让你读得越多,得到的越多,透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它更让我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并不了解它的本意。

对于道德和人性自身的探索,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有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沉思录》,这是温家宝总理的枕边书,这是克林顿在《圣经》之后受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国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不是尼采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罗曼罗兰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明白,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思考,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就应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因为,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自我批评的高度,那至少,我们能够透过阅读,理解《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沉思录》不仅仅是对自我更深层次的探索,也充满对人类道德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礼貌日益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礼貌却在悄悄退化,而《沉思录》正是让我们重新找回逝去的礼貌的钥匙。在本书首卷中,我们便能读到这样的话,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在马可的时代,还是由神权所统治。如果说,神和道德扮演着同样的主角,都是人类欲望的救赎之路,那么,神但是是基于道德而产生的一个具象的实体。林达在《西班牙旅行笔记》中写到:人们常常把基督徒看作是一群愚民,实在是小看他们了。真正的勇士,是有勇气挑战自己内心的人。这是悟性的开启,是人认识自己和神灵的最关键一步。他们被神灵擦亮眼睛,最终想改变的只是自己。他们和赛内加一样,试着借助自己的创造力,用那些哲学、伦理和逻辑来摆脱内心困境。终究如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那样,无法成功。于是,他们走向神。走向神,平凡如我们,无法拯救他人,但至少能拯救自己。而在伟大的神明背后,其实便是宏伟的道德,在几千年中,真正扮演救赎主角的其实便是我们人类自身的道德。如此说来,人的一生,原也是同内心欲望战斗的一生,而战斗的终极目标,但是是道德。如果我们能战胜自我,由一个高尚的道德所引导,那么这个社会的丑陋面也会随之淡去。

读后感1800字:沉思录读后感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的《沉思录》,是透过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人生,对事物、对人类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认识的一种心灵解读,是追求灵魂净化和内心和谐安宁的思维记录。对于一位科研工作者而言,该如何应对浮躁的世界、正确看待人生和科研工作颇有启发和收获。读完此书,主要有以下几点启发和思考:

1、发挥个体的力量,建设和谐社会

《沉思录》作者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结和合作的,人是宇宙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因果的织机永恒地织着与你相关联的线。这种朴实的辩证唯物论思想,对于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人是理性的,就应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人与宇宙世界的关系是个体和整体的关系,每一个个体的优劣关系着整体的和谐和稳固,每个人都向往和谐完美的生活,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不断完善自己,对待构成社会环境的人们彼此友爱、忍耐和包容,少些抱怨、多些关爱和理解,因为组成社会的每个人有着不同的个性和脾气,同时也会因生理和其它原因而有不同的心境和情绪。维护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都不能忽视了自己对整体的作用和力量。如礼貌洁净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乱扔垃圾或主动维护环境卫生,虽然事小,但作用和好处巨大。这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它会影响到他人和社会整体,甚至影响到下一代的世界观。如遇到不顺的事情,不要随意和一味地责怪他人,应首先要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学会沟通和交流,凡事尽力做到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打造良好融洽的社会氛围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以用心的心态认识社会,正是因为一个个多样的个体存在,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才使大家的生活丰富多彩,与人同行,不再孤单寂寞。

2、换位思考,增强组织凝聚力

《沉思录》强调热切地追求你认为最好的事情,遵从你自己的和共同的本性生活和行事,强调有原则、讲仁爱,学会原谅和理解。我们的党是坚守共产主义信仰的,我们的组织是有铁的纪律和严格原则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自律自爱自尊,坚持原则,做到最好。但我们的每位党员都是一个个有知性有情感的人,都有可能不自觉地做错事情,我们就应学会批评和自我批评,以人为本,不是生搬硬套地讲教条,而是就应体现鲜活的人的特点,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相互鼓励、相互帮忙、相互促进,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不是生冷地讲原则,而是学会换位思考,做好思想工作,让每一位成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自发地产生回归感,自然而然地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3、充分挖掘个人潜力,提高科研团队创新潜力

《沉思录》强调的师法自然、个人和整体的关系,对我们的科研团队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科研需要创新,需要突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研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一项具有先进性和突破性的科研工作,将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单靠一个人是很难较快地完成的,需要团队的协作和配合。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创新团队,必须是一个由各种人才和具备多学科知识的专家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特点,每个人都有思想闪光点,不要忽视任何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候很可能某一人忽然的思想灵感都将可能成为科研创新的核心和突破点。一个人的潜力不是万能的,科研工作者就应遵循自然规律,师法自然,深入实际,激发每一位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充分挖掘科研人力资源,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开创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也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科研创新的力量。

4、众生平等,修身养性,笑对人生通读《沉思录》,个人的总体体会是,众生平等,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善待与你相处的每一个人;以善抑恶,修身养性,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学会理解,做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遇事坦然应对,不受干扰,勇于承担。用自己一颗高贵、仁爱、真诚的心,去感化世界,去融化冰冷的心,去呼唤良知的回归。学会自律知足,知足常乐,就会驱赶走失落感,抹平不良的情绪和受伤的心灵,平和地处事,生活就会有较强的满足感,不抱怨,朝着正确的方向勇往直前,乐观生活,笑对人生。

5、避免消极理解,不无为而治。

读完《沉思录》,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忧郁,总感到作者在高贵、沉静心灵背后的一种无奈,应对无能无力或不好的事情,被动地理解和承受,使人缺乏振奋感。全书贯穿着我做好自己即可,别人或身外的事我无能为力的一种思想,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要恶人不作恶,就像让无花果不结果一样不可能,我们只要完成自己的义务就够了,这是我不赞成的。需要包容不等于视而不见,放任自流。每个社会的人不仅仅有自律义务,也更有一份社会的职责。一个良好社会的秩序,是依靠惩恶扬善维持的,若当满大街都是小偷,却没有人去见义勇为,没有人阻止,社会就将陷入一片混乱,人们的生活就将极不稳定。对于社会的不良现象,我们就应发挥一切能够发挥的力量,用心地阻止和纠正,勇于与不良现象作斗争,维持社会正义,维持社会稳定,维持我们完美的生活环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