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懂事的男孩有出息读后感 > 导航 > 《有6Q的孩子有大出息》读后感1500字

懂事的男孩有出息读后感

《有6Q的孩子有大出息》读后感1500字。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在阅读作者的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有6Q的孩子有大出息》读后感1500字。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中国的孩子倘若能认认真真读懂六商的小故事,领会其中的要旨,感悟其内涵,那么一定可以迈入辉煌的殿堂。

这本书有许多小故事,也有很多寓言故事改版,例如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等,有形象生动的语句来体现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例如:学钢琴的学生学会从最难出开始学起每一篇小故事后,还会有学商物语,会解释这篇故事道理、要旨。

这本书不单单是让你死记硬背地学下做人的宗旨,而是通过600个趣味故事来诠释,不仅如此,每一单元都有着名学者的名句,帮助提点,不让人步入误区。

比如第一单元智商,也就是IQ。这一单元最能帮助青少年学会谋划方法、正确思维的智商物语。

一个人聪不聪明,成不成功,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在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这是《本领恐慌》的作者所说。

是的,的确如此,倘若思维能力不强,没有拥有智,是不会成功的。智也是谋之本,有智才有谋,所以智比谋更为重要。这也是着名科学家王安所说的。

做人,是难的,做好人,是最难的。要有勇有谋,但是不可以用小花招;做事要坚持到底,但是不可以一意孤行。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1500字


  每个人都是昨天的孩子,每个人都是曾经的学生。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坐在教室里,用纯真的眼神仰望讲台上的老师的时候,心里想着,这个老师我喜欢,或者这个老师我不喜欢。每个孩子心中都有最喜欢的老师。然而,当我们成为了老师,就逐渐忘记了当年那个小小的自己,也忘了当年有关理想教师的种种期待。最近,阅读了肖川教授主编的《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一书,书中的许多故事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又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思考怎样才能成为孩子最喜欢的教师。
  一、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说的。作为老师,要使我们的优秀习惯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同事、学生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周围的一切。
  许是因为从小喜欢语文,许是因为从事了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一直把阅读当成了一种习惯。除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学生们适合读的书籍,喜欢读的书籍,也是我常常阅读的内容。因为阅读,我与孩子交流的话题更广泛了,沟通更容易了。上一届,班上有一位同事的女儿。一天,同事告诉我,“女儿骄傲地对我说,没想到你知道她们喜欢什么书,甚至连书的内容都知道!”我淡然一笑,“这是语文老师必须具备的,想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自己首先就得养成这样的习惯。”
  二、幽默——幸福的源泉。


  幽默的人是最受欢迎的人,幽默的老师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常看到有的老师面对犯错的孩子歇斯底里地训斥,我总会反思自己,告诫自己,不可用这种简单粗暴方式摧残孩子们。中国有句俗话,响鼓不用重锤。当学生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问题的时候,何不幽默一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省。
  这个周末,女儿又给我讲了她们老师的故事。学校要召开艺术节了,她们班准备的节目参加了学校的复赛。晚自习,老师走进教室,“我要告诉你们两个消息,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你们要先听哪一个?”“坏消息。”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坏消息就是我们班准备的几个节目在复赛时全部淘汰,无缘艺术节的展示活动了。”全体失望、沮丧。班主任接着说:“不过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你们的节目全部淘汰了,你们就可以尽情地欣赏艺术节的所有节目。你们看,凡是当领导的,都是在台下看表演的,哪有领导在台上又唱又跳的?所以,我还要恭喜你们都有当领导的潜质。”同学们失落的心在老师幽默的话语中释然。
  三、拿着放大镜找学生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我们要拿放大镜将孩子的优点放大,再放大,这样,他们才会更加自信。每次批改作业的时候,我总爱在孩子们的作业上写上一两句简单话。这周末,遇到了一名学生的妈妈,她告诉我,“儿子现在学习劲头可足了,他说他一定要让自己的小宇宙爆发!不能辜负老师。”呵呵,想起来了,我曾在他的作业上曾写过:你是小宇宙,期待你爆发的那一刻!


  四、捕捉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
  生活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感动,为善良和美好的人性感动,为高贵的情怀感动,于是便对自己有一分感动着的感动。”做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孩子,对于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我们又何不被他们感动了。
  这学期,我任教一年级,这是十几年工作中最辛苦的一段时间。孩子多,习惯差,以前用在高年级学生身上的很多方法用在他们身上根本不管用。每天课也比较多,为了让每个孩子尽早进入状态,每天我总会不厌其烦地跟孩子们交流。一天,一个孩子跟我说:“老师,你太辛苦了,你的嗓子都哑了,明天我给你带点儿药来,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哟。”第二天,他果然带来了一盒西瓜霜含片。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动。
  教育就是要直面人心,感动人心。全心投入,真诚地对待孩子,孩子们自然会真切地感受到,爱是相互的,只有爱孩子的老师才能受到孩子的喜爱。
  很多时候总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滴水成河,海纳百川”,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多读书,重要是能自觉反思。只有不断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做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老师,才能做一个孩子喜欢的老师。闲暇之余,阅读,让我们获得净化心灵的甘露。让阅读成为我们人生中旅途中一直相随的点点星光,指引我们走向理想老师的彼岸。

  每个人都是昨天的孩子,每个人都是曾经的学生。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坐在教室里,用纯真的眼神仰望讲台上的老师的时候,心里想着,这个老师我喜欢,或者这个老师我不喜欢。每个孩子心中都有最喜欢的老师。然而,当我们成为了老师,就逐渐忘记了当年那个小小的自己,也忘了当年有关理想教师的种种期待。最近,阅读了肖川教授主编的《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一书,书中的许多故事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又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思考怎样才能成为孩子最喜欢的教师。
  一、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说的。作为老师,要使我们的优秀习惯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同事、学生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周围的一切。
  许是因为从小喜欢语文,许是因为从事了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一直把阅读当成了一种习惯。除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学生们适合读的书籍,喜欢读的书籍,也是我常常阅读的内容。因为阅读,我与孩子交流的话题更广泛了,沟通更容易了。上一届,班上有一位同事的女儿。一天,同事告诉我,“女儿骄傲地对我说,没想到你知道她们喜欢什么书,甚至连书的内容都知道!”我淡然一笑,“这是语文老师必须具备的,想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自己首先就得养成这样的习惯。”
  二、幽默——幸福的源泉。

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1500字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普通农民,当时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年代。那时,帝国主义的掠夺与封建豪绅地主的搜刮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小民困苦流离,无可告诉。小民过的不是人的生活,而是奴隶的生活,因为那些所谓的级别高于他们的人根本没有把他们当人来看待,而是把他们当牲畜在看,随意地践踏他们的躯体,他们的灵魂!

故事情节是从赵太爷不准阿Q姓赵开始的,赵太爷听说阿Q说他与自己是本家的事便大发雷霆,开口就骂阿Q是浑小子,说他胡说,说他不配。阿Q只是不说话,然而赵太爷更加生气,不仅仅是骂而且动起手来,阿Q也不敢还手,怯怯地退了出去谁知又被地保训了一顿,真是可悲!

阿Q的确是一个可怜人,他没有家,也没有固定的职业,而且经常被别人嘲弄。一开始阿Q对于人们的嘲弄只是运用自己的精神胜利法便可以了,别人倒也有点吃这一套,后来渐渐地不适用了,便又采取了怒目主义,人们竟也不怕了,他便只能想别的方法。后来真的不行了,阿Q自己也没有办法了,便怯懦了,自称为虫豸,求别人放了他,直到那人硬是给阿Q碰了五六个响头才肯罢手,阿Q却也自认为得胜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自轻自贱的人,这个也算是第一啊!如此种种,阿Q就是用这些他自认为的妙法克服怨敌的,多么无知,多么愚昧,多么软弱,多么可怜的人啊!

又一次,阿Q突然想恋爱了,心里想的尽是女人,本来他是不想的,可是那小尼姑的脸却使他飘飘然了。一次与吴妈谈闲心,吴妈的确是在那里认真地谈,而阿Q却还是满脑子的女人女人,终于他忍不住了,突然就抢上去,对吴妈跪下,说: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就这一句话,便让阿Q随即承受了巨大的付出,不仅仅是被骂了,而且还被要求赔偿。阿Q虽被压迫得都透不过气来,可也不能多说一句怨言,一旦说出来,搞不好会把自己的小命都给丢了。

后来,资产阶级革命党进城的消息传到了未庄,阿Q得意之余,禁不住大声地嚷,因为他以为自己的好日子就要到了,实际上,他并不理解辛亥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实质,他还只是停留在自发的复仇观念和我要什么就是什么的幼稚欲望,但不可否认的是,阿Q还是喊出了贫苦人民要求改变被奴役地位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他们对现行制度的挑战。当然,这些贫苦人民本身是没有实力也是没有勇气去做的,他们只是把希望寄托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期望着通过他们的努力来达成小农们的愿望。这个愿望对于阿Q来讲或许是太强烈了,以至于向来用精神胜利法为自己的苦难的屈辱寻求自我安慰的他也不能不从切身的痛苦中咒骂:这伙妈妈的,太可恶!太可恨!可见,社会需要一次革命的风暴,一次大的变革!

革命党真正进城了,无疑是对地主豪绅极大的打击,而此时作为农民的阿Q反而成为人人崇敬的对象,他的身份来了个360度大转变,他自己自然是享受的,可他是否想过,这只是暂时的,并不是永久的,这只是一个梦,他死前做的最好的梦?就连平日里不把他当人看的赵太爷在这时也怯怯地连声叫他老Q,还有赵白眼,也是怯怯地叫他阿Q哥,一个老字,一个哥字,充分体现出反动派在革命的权威面前表现的丧魂落魄,充分地暴露出反动派自身虚弱的本质。在这里,赵太爷和阿Q的对比仿佛就是反动派与革命派的对比,此刻,革命派是占了上风的,因此,赵太爷对阿Q自然是点头哈腰,恭恭敬敬的。

然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并未充分行使革命的权威,他们没有打击和镇压地主豪绅没有推翻封建制度,反而是同这些革命的敌人咸与维新了,这样一来使得未庄的地主豪绅更是猖獗,用一些小招数来保持他们的权益,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因而重新将贫苦人民踩在脚下,又使无数贫苦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阿Q最终无法逃脱他的命运。

阿Q最终还是被镇压了,这也宣告着这场革命彻底失败了。

纵观整篇小说,从一开始对阿Q的言行的捧腹大笑到后来逐渐笑不出来,再到最后的沉思,阿Q始终是一个可怜人的形象。一个没有地位,没有自由,又处处受到嘲弄的小民,或许这就是他的宿命吧!无需叹,也无需恨!无力叹,也无力恨!

真不知道阿Q是一个被压迫的人,还是只是一个被受压迫灵魂附身的肉体?

读后感1500字《有个女孩叫穗子》


正如书的封面上的小字所言:这本书可以从任意一章读起,可以在任意一个结尾处停下,书里藏着萧穗子的12个故事。或长或短,它们关于爱情,关于父母,关于一只猫或爱犬、一位同事、一个男疯子或女疯子。也可以从头读到尾,每翻过一章,都是一次成长。

依照我的阅读习惯,每拿起一本书,总喜欢先看看前言和后记,那里面的文字不一定有书中的故事有趣,文笔也大都没有正文好,但朴实无华的素笔道出了作者写作的心绪,也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有了大致的期待。但新星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严歌苓的这部小说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简洁的封面开启是对作者作品和获奖情况的简介,接着是目录,然后小说就开始了。

随手翻了几页,初以为这是和《城南旧事》相似的一本书,当我读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后,越来越发现穗子和英子的不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她笔下的英子,少年中透着成熟,善良单纯,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里人把她宝贝一样护着。在爱中成长起来的英子总是对那些凄苦的人充满同情,也让读者深深地喜欢上这个懂事的小女孩。严歌苓笔下的穗子就不同了,她生活的时代和所经历的,超越了一个小孩的承载力,因此她总是有一股鬼机灵劲,她善良、自私、凄美、不懂事、隐忍然而无论发生什么,她都抗住了,并像凤凰涅槃般在那些深渊中把自己打造得如同钢铁般坚强,每一个经历对她都是一次成长。穗子和英子唯一相同的是她们都年幼早熟,对人事的体察都很敏感,英子把自己年幼的体悟化为对他人的理解,而穗子则利用这份天赋自我保护。

在大人的眼中,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其实他们不是不懂,只是把最初对世界的理解深埋心里,而小孩子总是有很好的记忆力,比如英子,比如穗子。

小说有的是穗子自身的事,有的是别人的事,每一篇读完都让人心里隐隐作痛,静思良久才能开始下一个故事的阅读。

小孩子喜欢沉溺在别人的宠爱中,而年幼无知的他们,总是能很好的利用他人的软肋。尽管如此,谁对他们好,他们的心里一清二楚,对此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跟谁亲。《老人鱼》与《柳腊姐》对此做了充分的描写,一个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外公,一个是稍微有些亲戚瓜葛的保姆,两人都满足了穗子年幼的虚荣心与面子,对穗子的爱一览无遗。

《角儿朱依锦》让我看到了穗子善良懂事的一面。在朱依锦被批斗,尊严被践踏,生命濒临绝境时,穗子用她所有的力量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名角朱依锦最后的体面。《黑影》和《爱犬颗韧》分别写了一只猫和一只狗,它们表现出的感情与感恩之心让所有的人都自惭形秽。

《拖鞋大队》写的是友情,悲凉的是少年狂热的好奇总会挫伤人的自尊,粉碎友谊。《小顾艳传》让我对她们喜欢窥探他人秘密和多嘴多舌生出些许愤懑,本来让人同情的她们以捉弄别人为趣,给小顾凄美的爱情增添了更多的创口。《奇才》、《耗子》和《白麻雀》写的是穗子在文工团见到的人或事,变态的时代背景让所有人都有些心灵扭曲,真诚在这里只会碰壁,每个人隐忍或不动声色的表面之下都有自己的心灵禁地,别人进不了那里。

《灰舞鞋》是最长的一个故事,将穗子少年的心事与秘密解剖得清清楚楚,十五岁的姑娘把自己内心神圣的悸动化为笔下的两百封情书和别人看不懂的暗号,那些失望、感动、纠结、疯狂,见证了她的十五岁,最后的结果让人窒息的连失望都没有。一厢情愿换来的只是懦弱与圈套,还有羞辱和被践踏的自尊。当后来有男孩对她的事比她自己都在乎时,她却用近乎残忍的方式伤害了他。

严歌苓的书我是第一次看,但她笔下的人物个个有性格有特色。干净的文字,幽默的言语,建造的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猜猜我有多爱你》读后感1500字


一直觉得,夜幕降临,喧嚣初静的睡前时光,应该是柔软而芬芳的。温暖的灯光,喜欢的书和抱枕,当然,还有心尖上的小家伙和偏爱的睡前读物。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儿子和我一起看的第一本绘本。所谓绘本,是针对低幼儿童所创作的一种文学作品,以色彩鲜艳、浅显易懂的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文字大多为直白口语。这本蜚声世界的绘本是由英国的着名作家山姆麦克布雷尼与绘画家安妮塔婕朗创作的,讲的是一只小兔子和他的母亲在睡前攀比自己有多爱对方的故事。在故事中,小兔子用自己身体上的部位或动作来比喻自己对妈妈的爱。可是无论小兔子怎么想、怎么说、怎么比喻、怎么形容,大兔子总是轻而易举地超过他他的双臂没有大兔子长,他的胳膊没有大兔子举得高,他倒立着脚趾不如大兔子够得远,甚至跳起来也不如大兔子高,最后小兔子想累了,看着月亮告诉大兔子: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而大兔子没有急着回答,他把栗色的小兔子轻轻地放到了树叶铺成的床上,低下头来,亲亲它,祝它晚安。然后,它躺在小兔子的身边,微笑着轻声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从月亮上绕回来!多么绝妙的一句话,如此的朴素,一点不动声色,大兔子甚至是在把小兔子安置得妥妥贴贴之后才淡然的、近乎于自言自语的说了出来,根本没准备要小兔子或者哪一个人知道他的爱有多深远无尽,就像是珍藏着自己最钟爱的一个秘密,小心翼翼的甜蜜中有着无比骄傲与自豪,可是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触动了我们心房中最柔软的那个地方,使我们无比的震撼了。

在小的时候,总是理所当然的享受着父母的爱,还可以非常理直气壮的以为自己对父母的爱有很多。猜猜我有多爱你?当看到小兔子拼命往两边张开双臂说我爱你有这么多时,我不禁哑然失笑:爱,还可以这样来衡量吗?而书中的那只大兔子清楚知道双方爱的差距,却只是宠溺的陪着小兔子进行着睡前游戏,因为他知道,终有一天,他的小兔子也会拥有和他相同的理解和感情,拥有和他一样足够从月亮上绕回来的爱,会同样迅速流畅、顺理成章的回答一个又个小兔子的突发奇想。当小兔子长成了大兔子后,他的爱就又超过了小兔子。这就是生命与爱的传承,是一件神奇又易懂的事。养儿方知父母恩,只有自己成为了付出的那一方,才会惊觉,哦,原来不论自己有多以为的爱着父母,父母的无所不在的爱,远远大于我们所能给予的。爱,是一门学问,它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学习,用一生来传授,用一生来表达。

作为一本图画书,小孩子不会有和大人相同的理解和感情,他们只会对这两只兔子的故事有兴趣,他们会记住它们的爱的表达,记住小兔子的挖空心思、大兔子的深情灵感、小兔子的天真可爱、大兔子温馨诗意,记住那些比方,那些联想,那一句句巧妙、睿智的话和里面的温暖,所以在这本书里画家没有使用浓墨重彩,而是特意挑选了三种近乎苔藓色调的原色:土色、淡橄榄绿色和暗蓝色。土色画兔子、大树和栅栏,淡橄榄绿色画草和树叶,暗蓝色画天。因为这是一个爱意绵长的故事,淡粉的色彩恰到好处地冲淡了故事的甜腻。那一大一小两只兔子,也是画得相当拙朴,并没有精巧的外形和鲜艳的色彩,少许土色加上一个钢笔墨线勾画出的轮廓,就是他们的全部了。但这种神似却画活了两只母子情深的兔子,非常富于表现力,使我们能更深走进两只兔子的内心世界。

小家伙自从看了这本书之后,就爱上了这个上睡前游戏而乐此不疲,他总是要兴致勃勃的把书中小兔子的动作都演示一遍,还临场发挥自创了许多比方,比如我爱你,有我丢的小皮球蹦得那么远;我爱你,有我拉线的小飞机飞得那么高;我爱你,有我发动的陀螺转得那么快感谢这本书,让我们母子见识到了爱的千姿百态和无限可能,让我们的睡前时光定格在甜蜜温馨、满足幸福以及一切美好的词语里!如果这睡前的柔软时光能成为儿子走向成熟、面对挫折、接受考验、战胜挑战的力量源泉,我愿足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