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读《匆匆》有感 > 导航 > 读《钱学森故事》有感

读《匆匆》有感

读《钱学森故事》有感。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读《钱学森故事》有感"这样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最近,我读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传记《钱学森故事》,这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感动。书中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这与他身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密不可分的。

在得知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立刻的要求回到祖国。美国ZF设下的重重关卡根本无法阻止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渴望。为了回国,他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多次接受各种审问,被特务随时跟踪,甚至成了南太平洋岛上的无辜囚徒。但他义无反顾。钱学森机智地与特务周旋。在美国ZF问及钱学森忠于什么国家时,他义正言辞地回答: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

钱学森就是这样坚定地热爱着祖国。在美国,甚至他的梦里都是祖国的身影。而回到祖国后,他报效中华,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因他而掀开了鸿篇巨制的序幕。

像钱学森这样热爱祖国的人还有很多。

《钱学森故事》带给我的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是爱国主义者的情怀及其铸就的精神高地。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其精神化作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成为一种象征,而值得永远学习。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这就意味爱国是一种情结,是一种价值观念,是检验一个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尺度。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中国越是发展,越是需要钱学森那样的爱国主义精神。一部中国近代史充分证明,一个国家的兴起和没落,一个民族是否赢得其他民族的敬佩,很重要的是赖于民族精神力的提升,赖于整个民族形成强大的内聚力,也就是说中国要走向世界,需要经济的强大,但是一个民族没有了精神,有肉无骨,即使表面再强大,都不能抵挡外部的轻轻一击。这也是弘扬钱学森爱国精神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所在。所以,当我们真正读懂钱学森的人生价值观之时,也便认清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找到了成就人生的途径。尽管钱学森已经登上时代的巅峰,让人仰视而难超越,但不失向其学习的重要。因为,我们学习英雄虽然不能复制和成就一个新的英雄,但至少让我们最大限度地避免庸俗,避免沉溺于物欲而失去方向感。这大概就是我们读《钱学森故事》,学习钱学森精神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钱学森一生所蕴涵的深刻的历史启示,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教育。例如,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尤其在民族危亡的关头。百年来的中国饱经苦难,生于忧患的钱学森的生命轨迹必然与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党和祖国的需要就是钱学森的选择与责任,也应当是我们的选择与责任。又如,中国的科技的发展必须要走自己的道路。钱学森1955年归来,几乎经历了新中国科技尤其是尖端科技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力尚弱的情状下,集中全国之力,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家,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之路,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钱学森》有感1000字


我读了始终眷恋这祖国,热爱祖国。一心想着回国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于1911年出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上海交通大学求学,1935年,他考取了庚子赔款公费留学先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有到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深造,拜读于美国航天科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冯﹒卡门。三年后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这期间,他在冯卡门的影响下,对火箭的技术发生了兴趣,参加了加州理会工学院古根海姆实验室的火箭研究小组,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钱学森就是在这个摇篮里最早研究火箭的三名成员之一。

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在卡门的指导下,钱学森写出了高速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博士论文,1943年,美国军方经过慎重选择,委托钱学森同马林纳合作,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这一重大军事课题。

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法估价的贡献,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星星。那是,年仅37的钱学森,已被世界公认为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权威以及流体力学研究的开路人之一。是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家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

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20年,20年里,他在学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实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

1950年7月,他决定回国,他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兵次长,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说;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1950年8月,钱学森预购了机票。准备回国,辞去了美国洛杉矶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这个学校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但是他接到了美国移民局的通知,不准他离开祖国。并搜查了他的全部科学书籍和笔记。污蔑他企图送机密科学文件回国。1950年9月9日,钱学森被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送到特长那岛上的一个拘留所关押15天,的折磨,使他的体重下降了30磅。

后来经冯.卡门的幕集下15万美金被保释,钱学森才出来。但是事情并没有完,美国移民局限制了他的自由,为了回国的方便,他们租住的房子都签了一年合同。五年竟搬了五次家。那时候他七岁的男孩和五岁的女孩知道在祖国有他们的祖父和外祖母想念他们。

钱学森向祖国求救,周总理想方设法的把他营救回国。

1955年9月17日经过五年的努力斗争。钱学森;将英和他们的孩子,终于胜利的登上了回国的轮船。驶向东方。驶向他始终眷恋的祖国。

回国后,钱学森致力于发展祖国,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读《钱学森》有感1000字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学森用他的实际行动鼓舞了我们那满腔的爱国情怀。

钱学森是伟大的,同时,他那漫长的归国路途也是同等的艰辛。

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从上海乘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只离开祖国。黄浦江浊浪翻滚,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早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1950年钱学森为了尽心尽力的帮助共产党预订了八月的船票,想等到他的女儿满月后回国,为中国导弹事业开创先河,可狡猾的美国人以他随身携带的八个大箱子为由,扣留了他,认为他随身携带的八个大箱子里藏有上千的笔记、资料等有关美国军事的绝密资料文件。并派人监视钱学森一家的生活,因为钱学森师出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在美国政府的监视下,钱学森在美国受迫害的消息很快传到国内,新中国震惊了!国内科技界的朋友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党中央对钱学森在美国的处境极为关心,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了钱学森。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2011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贾庆林强调,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就是要深切缅怀他为我国科学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建立的卓越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进一步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作为一个中国人,读完《钱学森》,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如今日本人抢占了我国的钓鱼岛,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当发奋读书,像钱学森一样为祖国的未来做出贡献。

读《钱学森》有感1000字

一首好歌,能催人奋进,一幅好画,能陶冶性情,一本好书,能打动人心,受益终身。读了《钱学森》,我感触颇多,心情激荡不已。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36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师从气体动力学一代宗师冯.卡门,先后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喷射推进实验室的创室人之一。与导师冯.卡门共同创立了举世瞩目的卡门-钱学森公式,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1955年回国,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与钱伟长、钱三强被周总理合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2009年10月逝世于北京。

同许多伟人一样,钱老也留下了许多经典话语,让人印象深刻!他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20年,20年里,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美国给了他很高的荣誉。然而,钱老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依然放弃一切决定回国。时任美国海军部次长金布尔声称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从此,美国对他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对他实施监视拘禁。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提前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钱学森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怀抱。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这是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钱老的颁奖词,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回应钱学森之问,中组部、教育部于2009年起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这项计划的目的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今天的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出身在和平年代,看到的是一个蒸蒸日上逐步发展壮大的中国.我们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我们没有经历过苦难.相比钱学森,他身处那样恶劣的坏境依然忠贞爱国,坚持奋斗,自强不息,我们以他为荣,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和拼搏精神,勤勤肯肯工作,踏踏实实做人。

读廉洁故事有感


读廉洁故事有感

在很久很久以前,世上的人大多为贪钱之人,所以有些人想做老师也仅仅是想着做老师的工资高,而不是想借助老师这个职业为国家教出更多的人才贡献于国家。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提倡反腐倡廉。正所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廉洁的意思是清白高洁,不贪污。

我爱读历史,而关于廉洁的方面有两篇记忆(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故事之一:

在清朝初的时候,陈居官至闽浙总督。他为官清廉,生活俭朴,临终时仍身穿着粗袍布履。他在台湾任职期间,把自己应得的三万两银子全部用于修复炮台等公务之上。任闽浙总督期间,应得的银两也分文不取。他常说:贪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人之所以贪污妄取,都是因为奢侈挥霍,取用无度,不能节制。我初任知县时,一钱不取也不至于缺衣少食,就是因为重视节俭。康熙皇帝便称赞他为清廉中之卓绝者。

故事之二:有一位清朝人:李,做了三年知县,因为上司向他索取钱财,他抵制了上司的要求与做法,为了可以清清白白在人世间活下去也为了上司不再贪污,便辞去了现任官职。临行时,他的廉洁正气把老百姓感动了,于是,老百姓恋恋不舍,哭泣相送。

我们的老师也一样,把下一代教的成绩很好,自己却不求回报,只是想我们的成绩可以好一点。

而这两个故事里,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句话,一句是说:(主要内容)如果贪了一个银两,就像叹了一百千万个金块。人贪钱,都是因为乱花钱,不可以节制花钱。而第二句的主要内容是李为了不满足上司的贪钱心理,而辞去了官职。这两句话都可以体现出很多人都是清廉的人。

看完了这两个故事之后,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有这些清廉的人,为什么以前还会有这么多贪官呢?我为此想啊想啊,问题的正确答案没想到,但却从中悟到了一个道理:其实要清廉并没有什么难度,有囊读的是要把人的目标都转正。

我以后要把自己的目标转正,做个清廉的少年,也许我的上几代曾经是贪官,但如果是这样,我也要像莲花一样出于污泥而不染!

读张海迪故事有感


读张海迪故事有感(一)

张海迪的故事让我的心灵为之一震撼。

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10岁前曾动过3次大手术,摘除了6块椎板,严重高位截瘫,自第二次胸椎以下全部失去知觉。但她并没有因此沮丧、沉一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有位名人曾经说过: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坚实的脚印。就像张海迪,虽然在她面前的是一条泥泞的道路,可是她却在这样一条路上,坚定不移地一直走到了今天,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赢得了宝贵的人生。

张海迪的故事使我明白了: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沮丧、沉一沦。要用自己顽强的毅力战胜它。

读张海迪故事有感(二)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逃生的飞蛾,花丛中感受春一光的盲姑一娘一。

张海迪一个身残志不残的人,她虽然是一个残疾人,坐轮椅的人,竟然考上大学,并能够当了硕士学位,日本的电视台还把他誉为十大女青年之一,多么光荣的称号!她还常常去福利院看望孩子们,给他们送礼物。她还翻译了一本【海边诊所】。

在她未成功前,她因为做手术住院。有一次,一位朋友来看她,看她正躺在床上照镜子,朋友笑着说:我从来都不知道,你这么一爱一照镜子啊!张海迪说:我正在看书呢!

朋友这才发现,在床头有一张,字照在镜子上就能看了,可是书中的字却是反着的,朋友大惑不解问:这样不好看呀!张海迪说:没关系,我已经习惯了!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能够这样做,她一定经过了不少磨难,才会把字反着看。

联想到我平时,我不懂珍惜生命,常常一浪一费时间。写作业拖拖拉拉,我想连她这样的一个人都这样珍惜生命,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我也要向她学习,学习她那种不肯向命运屈服的一精一神。

雷锋叔叔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时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确,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我还要学习她那种刻苦地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生命。

读张海迪故事有感(三)

文/张雨晨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今天,我就来写一写我们又熟悉又陌生的人张海迪。

说她熟悉,那是因为她是我们山东人,就住在济南,离我们不算太远,我们很早就听过她的故事并且爸爸一妈一一妈一小时候也听过她的故事;说她陌生,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见过她。

海迪阿姨的事迹我以前听过,但是并没有全面了解。读了她多事迹后我才全面的了解。在海迪阿姨五岁那年,灾难降临到了她的身上。一天,她正在幼儿园里做游戏,忽然觉得眼前一黑摔倒在地上。爸爸一妈一一妈一把她送进医院,医生们反复检查后得出诊断脊髓血管瘤。这种病会使人高位瘫痪,一生都会站不起来。但是,可怕的病魔并没有使幼小的海迪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她几次要求上学,都因为各种原因被一所所学校拒绝。学校进不去,她就在床上铺开了课本。同时,她在爸爸一妈一一妈一的帮助下,忍受着巨大的疼痛和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努力锻炼身一体,认真学习。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和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玖了她的事迹,我想到了我,我拥有一个好的身一体、优越的学习环境,还有那么多的好老师,每天耐心细致的教会我许多的知识。可是我却没有海迪阿姨的那种坚韧不拔、勤奋学习的一精一神,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学会更多的知识,取得好的成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