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述职报告观后感 > 导航 > 歌剧蝴蝶夫人观后感

述职报告观后感

歌剧蝴蝶夫人观后感。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范文可以为我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你是否在寻找高质量的范文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歌剧蝴蝶夫人观后感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篇一:歌剧赏析 蝴蝶夫人论文

蝴蝶夫人 歌剧赏析

通过老师在课上的介绍,我了解到了蝴蝶夫人这部歌剧,得知剧中的女主角在全球进行海选,最后由中国女高音家赢得了炙手可热的角色,顿时对这部光听名字便让人萌生无限遐想的歌剧有了一探究竟的意思。先简单介绍一下这部歌剧的创作背景,《蝴蝶夫人》是美国作家约翰.朗的作品,后由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改为歌剧而闻名于世。 简单来说,这部剧以日本为背景,叙述女主人公乔乔桑与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结婚后空守闺房,等来的却是背弃,乔乔桑以自杀了解尘缘的故事。

详细描写一下故事情节来说,开场时是一个女子跳著日本舞,四個黑衣人舞起她身上的大紅綢。这便是 蝴蝶夫人——乔乔桑,她原本生活在一个富有的日本家庭,后来家道中落,被迫以做了艺伎。总之她爱上了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并在日本结为夫妻。蝴蝶决定顺从命运,背叛了原有的天皇崇拜,转而信奉了基督教。这在当时的日本看来是极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了。

她的叔叔知道了这件事,很严厉地痛斥了他,蝴蝶只能是众叛亲离,与平克尔顿相依为命。但与此同时平克尔顿却不得不离开了日本,回到了美国,并承诺他在筑巢季节就会回来。

可是整整三年了,蝴蝶每天都在等待丈夫的归来,并坚信丈夫必将归来,为此她拒绝了一个又一个求婚者,带着他们的儿子艰苦的生活着。但她等来的却是领事带回来的离婚申请??领事同情蝴蝶的遭遇,劝她接受爱慕者的求婚,再嫁。蝴蝶却依然拒绝了。第二天,平克尔顿带着他的新妻子和领事来了,他们逼蝴蝶把孩子交给自己。最后,悲愤交加下,蝴蝶夫人走到神龛面前取出短剑,自刎而逝。

整部剧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剧作表现出的一国文化气质十分动人,无论是日本黑衣人挑着日本灯笼的夜晚,还是三个艺妓边转扇边跳舞的场景,都让人感受到了未西化时日本的文化气质,当然,管中窥豹来说,这也是中华文化的分支之一;其次是蝴蝶的死,十分悲壮又十分华美,黑衣人拉起她的紅綢,鋪在了地上,犹如凤凰涅槃一样,满身血污却高傲离开。“不能体面地活着,那就体面地死去”这本来就是日本文化物哀美的中心思想,剧中表现的十分到位。

比起蝴蝶,我更想称呼她为乔乔桑,可能与其从小优渥的家庭背景有关,她是个极单纯,极天真,甚至有点傻气的女孩子。是的,有点傻气,她傻傻的相信美国的法律,傻傻的追随丈夫的信仰,傻傻的和别人诉说自己的爱情??“对不起,生为女子”她明明有着柔弱的心,却不得不为了爱一个人低到了尘埃里。正因如此,她的死!“光荣的死去”才是悲剧! 最后不得不提《啊,明朗的一天》这首曲子,它是这部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首曲子,形象地展现了忠于爱情的蝴蝶夫人幻想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平克尔顿乘军舰归来的幸福时刻,而悲惨的结局又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致此,是我的全部拙见,感谢您的阅读。

篇二:歌剧《蝴蝶夫人》的艺术特点

浅析歌剧《蝴蝶夫人》的艺术特点

【摘 要】 文章通过介绍普契尼和他的作品《蝴蝶夫人》,探讨

了《蝴蝶夫人》的艺术特点。指出这是一部真实主义歌剧,带有强

烈的东方色彩,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内心特点,是声乐与器乐完美结

合的伟大作品。

【关键词】 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艺术特点

一、普契尼和他的作品《蝴蝶夫人》

普契尼是意大利歌剧作家,是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

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流派追求题材真实,感情鲜明,戏剧效

果惊人而优于浪漫主义作品。普契尼在音乐中吸收话剧式的对话手

法,注意不以歌唱阻碍剧情的展开,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还善

于使用新手法。他共有作品12部,成名作是1893年发表的《曼侬

列斯科》,著名的有《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西

方女郎》等。

普契尼的两幕歌剧《蝴蝶夫人》在1904年2月17日初演于米兰,

剧情取材于美国作家的同名小说,并由美国剧作家贝拉斯科

(1854-1931)改编成剧本。《蝴蝶夫人》的故事构想始于1900年,

当普契尼得知了一个有关异国恋情的凄美故事后,脑海中逐渐诞生

了乔乔桑这个传统日本女性形象,她在异国夫君与日本家庭文化之

间挣扎不已,甚至最后为爱而亡,惹人落泪。歌剧描写的乔乔桑(蝴

蝶姑娘)是一位天真、纯洁、活泼的日本姑娘,她为了爱情而背弃

了宗教信仰,嫁给了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婚后不久,平克尔顿

返回美国,三年杳无音信。乔乔桑深信他会回来。平克尔顿回国后

另有新娶。当平克尔顿与美国夫人回日本时,悲剧终于发生了,乔

乔桑交出了孩子,吻剑自尽。这是一部抒情性的悲剧,通过一个纯

真、美丽姑娘的悲惨命运,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资产阶级世界

观进行了批判。但是,这样一部伟大歌剧的首演却是以惨败而告终。

据记载,《蝴蝶夫人》的首演变成了一场观众的闹剧,他们的嘲笑

和嚎叫声常常淹没了音乐,一些人甚至大喝倒彩,并歇斯底里地谩

骂,闹得演出不得不中途停演。对此,普契尼非常伤心和失望,但

他没有失去信心,他坚信蝴蝶夫人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于是继续

对作品进行修改,他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有他个人对

戏剧的处理以及手法运用还不够精炼的缘故,也有观众审美的差异

及对新风格不适应的原因。于是普契尼便将《蝴蝶夫人》进行了较

大的删改,并于1904年5月在意大利的布雷西亚再次公演。这次

公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空前成功。如今,它已经成为世界歌剧舞台

上久演不衰的名作。

二、《蝴蝶夫人》的艺术特点

1、真实主义歌剧

普契尼是19世纪末真实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流派追求

题材真实,感情鲜明,大量运用音乐衬托舞台气氛,注重对环境的

表现和渲染,场景真实感强,戏剧效果惊人而优于浪漫主义作品。

《蝴蝶夫人》的鲜明而富有特色的真实主义风格和艺术成就在歌剧

史上的历史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2、强烈的东方色彩

在公元十六世纪,欧洲的科学文化就随着葡萄牙人的入侵,开始

渗入日本了,日本作为一个亚洲国家,它的音乐表现像它的人民一

样有着谦恭、谨慎的特点,音乐曲调经常采用不同于中国五声音阶

的do、mi、fa、ra、xi五音(它包含了两个小二度半音程),音乐

特点鲜明。普契尼在《蝴蝶夫人》的音乐上直接采用了《江户日本

桥》、《狮子舞》、《樱花》等日本民歌来表明乔乔桑的艺妓身份和天

真心理,具有独特的音乐色彩。他还巧妙地把日本传统旋律同意大

利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丝毫没有给人以不协调的感觉。在配乐

方面,《蝴蝶夫人》更为典雅、轻盈。歌剧的交响乐前奏中,一段

急速的赋格曲像一幅精美的水彩画,霎时间把观众带入到日本长崎

海湾那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中。

3、抓住人物的内心特点

《蝴蝶夫人》是一部伟大的抒情悲剧,具有室内抒情风格。它不

追求复杂的剧情和外在的舞台效果而全力去刻画女主人公乔乔桑

的心理活动。例如:乔乔桑的咏叹调《啊,晴朗的一天》是普契尼

歌剧中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也是歌剧选曲中最常见的女高音曲

目,堪称普契尼最绝妙的灵感闪现。这首曲子,是蝴蝶夫人在第二

幕中所唱的一首咏叹调。平克尔顿回国后,女仆认为他不会回来,

但忠于爱情的蝴蝶夫人却不停地幻想着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平克尔

顿乘军舰归来的幸福时刻。她面对着大海,唱出了著名的咏叹调

《啊,晴朗的一天》。普契尼在这里运用了朗诵式的旋律,细致地

刻画了蝴蝶夫人内心深处对幸福的向往。音乐运用较长的宣叙性的

抒情曲调,近似说白,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蝴蝶夫人盼望丈夫回来的

迫切心情和坚信平克尔顿会归来幸福重逢,描写得细腻贴切,体现

了普契尼这位歌剧音乐色彩大师的高超创作手法。

4、声乐与器乐完美结合

在第二幕咏叹调《啊,晴朗的一天》中,蝴蝶夫人面对着大海,

从安静的行板开始,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诉说着,她想象中与平克

尔顿见面时的甜蜜幸福,声音中透着期待、信心与甜美,作品运用

较长的宣叙调把她坚信平克尔顿会归来与她幸福重逢的心情描绘

的细腻贴切,最主要的是作曲家重新发挥了乐队交响性的伴奏功

能,以小提琴表现军舰进港时的炮声,加强了激烈的气氛。整体曲

调处理的非常完美,配合着剧情的发展,时而优美,体现甜美的爱

情幻想,时而激烈悲愤,描绘出主人公内心的纠结。主题的旋律音

乐贯穿着整部作品,管弦乐的演奏和声乐相互呼应,让人久久不能

忘怀,通过音乐非常巧妙地将人物内心世界体现了出来。

三、结语

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将最平凡的生活搬上舞台,体现了社

会原貌,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真实的题材,鲜明的感情,达到

了惊人的戏剧效果。将普通人的遭遇,特别是具有辛酸经历的主人

公内心活动展现地淋漓尽致。在歌剧的创作中运用不同的音乐技

巧,并采用日本传统音乐与西洋调式结合的特色音调进行创作,让

音乐更加丰富,更有写实主义精神,使音乐承载着戏剧,并在音乐

中展现人物性格,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将音乐和戏剧完美结合。

普契尼是意大利歌剧最优秀的继承者,是西方乐坛的一代歌剧巨

匠,他的歌剧《蝴蝶夫人》也是他不朽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9.

[2] 杨名望.世界名曲欣赏.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3.

[3] 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4] 张承谟.西欧十大名歌剧欣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8.

(上接第158页)

防生比例,促进国防生的教育培养管理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葛昕明.地方高校培育国防生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

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6).

[2] 孙建海.谈心是国防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好方法[j].科教导,

2011.2上.

[3] 宋晓安,赵中华,邹晓燕.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与

篇三:观《蝴蝶夫人》有感

观《蝴蝶夫人》有感

《蝴蝶夫人》的故事早就听说过了,是一部悲剧, 但光凭文字摘要式的叙述远不能体味它的凄美。在悠扬的富有日本民族特色的乐声中,现代感很强的舞台上出现了男主人公平克尔顿和美国领事官夏普莱斯,浑厚的男高音开始了对话,语言幽默风趣又不乏诗意,在悠扬的伴奏中唱出了许多美国人特有的人生观,例如对金钱的崇拜和对激情的向往,对个性解放的倾慕和强烈的现实主义情结,这一切都为后来蝴蝶夫人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不久,美丽的少女蝴蝶在亲人的陪伴下出现了,她欢乐的唱着动听的歌曲,赞美周遭的一切,感谢上苍让她如此幸福。虽然后来和尚叔父的诅咒让她有些悲伤,但丝毫不能动摇她对平克尔顿的爱情信念,纵使与亲人决裂,她也义无反顾的为了爱情投向深渊。现场的气氛很美,遍布舞台的灯光随着音乐的起伏变换,男女歌唱家的声浪缓缓流出,演绎着缠绵断肠的爱情和撕心裂肺的绝望。

蝴蝶是偏执的,她盲目的相信自己并不十分了解的新的宗教会带给她安慰,相信现实的美国上校是真心爱她而不是出于一时的激情难抑。她用漫长的等待和无尽的泪水编织着一个瑰丽的梦幻,期盼有一天上校会出现在小屋前,穿过花园将她紧紧抱住,永远不再离开……爱幻想的女人是幸福的,因为她们总是能在梦中逾越很多现实中无法逾越的鸿沟。在幻想中,爱情总是最后的胜者,王子总会微笑着将公主揽入怀中,相伴终生,而残酷的现实总让身份地位、金钱、权势将爱情碾得粉碎。爱幻想的女人是注定悲哀的,幻想总有一天会破灭,而期望越高失望就会越大,巨大的落差会粉碎她们原本脆弱的心。蝴蝶为了生活而去做艺妓,是平克尔顿给了她爱情和希望,让她快乐地偏偏起舞,让她成为了最幸福的人,但也是他将她投入深渊。这并不能全怪上校,是巨大的文化差异和盲目的崇拜酿成了最终的悲剧,蝴蝶也难辞其咎。真正的悲剧并非完全是由外界环境造成的,而是主人公自己的性格使然,是他们自愿选择了坠入深渊的结局。

如果用政治的眼光来看待这幕悲剧,会发现主人公之间的纠葛其实是亚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的一次碰撞,剧中蝴蝶夫人怒斥提醒她看清现实的仆人,责难日本的神太懒惰,并不能像上帝一样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她记起了平克尔顿提到的关于民主的理念,认为美国的法律不会像日本的一样,保护抛弃妻子的丈夫,并用它来证明平是不会抛弃她的,让原本前来告诉她真相的领事无言以对。蝴蝶夫人似乎是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与美利坚倡导的实用主义显得格格不入,对于现实的美国人来说,看清现实与倡导理想同样重要,并且他们总能够游刃其间以获得最大的利益。拿美国否决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的例子来看,一向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日本终于看清现实,决心回归亚洲,不再指望能脱亚入欧,纵使她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让美欧垂涎不已,但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当美国出现问题时总会想到他国,大谈特谈理想抱负,但当有好处时总是自己先占,变得现实起来。这才是实用主义的本质,为了自己的享受可以随意的践踏他人的权利,却还要装出一副很先进的样子,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玩弄文字、逻辑把戏。

附:多观赏一些我国的优秀歌剧,以增进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看外国的歌剧时,大多话语都听不懂,有时候根本体会不到歌剧中人物想表达什么感情,只能从人物说话的语气中分析人物情绪,从而对歌剧的理解也就不那么透彻了。


FwR816.com小编力荐

《歌剧魅影》观后感范文


歌剧魅影观后感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是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有时在歌剧中也会加入一些舞蹈和乐队。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歌剧魅影》观后感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歌剧魅影》观后感

《歌剧魅影》这部歌剧在没有上“音乐鉴赏”这门课的时候已经听说过了,可是一直没有机会看。当老师提到韦伯的时候,我就更加熟悉了。韦伯是一个音乐剧的大师级人物,他的歌剧《猫》是很负盛名的。尽管我也看了,但是没有看懂,只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在欣赏着大师的作品。有时候我觉得这是不是在附庸风雅。就像大片出来以后,我们争相去看,有如过江之鲫。我们看大片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冲着某一个明星或是导演去的。然而大师的作品是不需要太多的恭维的,只有看过以后才有发言权。

在课堂上老师已经给我们介绍了一部分,我是在课后看的,我这次看的是电影版的,电影版的好处就是让观众能更好的感受到电影中魅影场景的幽深和扣人心弦,而且对于演员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对观众来说也是更加的真实。里面的场景大多是在剧院里面,而且还有一部剧中剧《汉尼拔》。很多的对话都是以歌唱的形式展开的。很多耳熟能详的曲调如,angle、of、music,the、music、of、the、night。曲调优美,轻缓,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在飘,轻松,愉悦的心情涌上心头。但是有一点,我觉得里面人物对话的英语好像不是很好,很蹩脚。不知是导演有意为之还是怎么。

电影一开始就是以黑白式的怀旧画面,那秋风萧瑟的巴黎街道,那破旧的歌剧院,一场拍卖会上的音乐盒,随着音乐盒的音乐想起,拍卖师开启了吊灯上新安装的电灯,一时灯火通明,phantom的主题音乐响起,舞台上的大吊灯也随之升起。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灯火通明的大剧院。

女主角Christine在里面的表演好像是很神奇的,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被看重,后来由于临时情况的变动,让她主唱,一夜成名一样,就像西方的丑小鸭一下子变成了把天鹅一样。还有当有人问她,是谁教会她这么美妙的歌喉的时候,她却说不知道,并提起她去世了的父亲曾经提到过一个“音乐天使”(Angel、of、Music)会来保护并指导她。

这个“音乐天使”就是“魅影”。我觉得魅影是一个演出的很好的角色。首先他很好的表现了一个少年时受到了折磨和不公正待遇的心理扭曲。但是他很有才华,不仅是在音乐上的造诣,还有很多的机关的设计,他自己居住地方的设计。他的身上折射出一种逼人的贵族气质。在很多的场合,他显得自己很自大,自负,以为自己就是神,就是主宰。他对女主角Christine的爱也是疯狂的,他为Christine创作优美的音乐、华丽的歌剧、教导她歌唱、训练她的舞姿。帮助她成为一个令整个巴黎倾倒的女神。最后为了占有她而发出疯狂的报复。

对于里面的服装,场景设计,还有很多的道具等等,我觉得是很华丽的。很好的展示了巴黎作为世界的浪漫之都的奢华和典雅。还有Christine来到她父亲的墓前倾诉心声与困扰。魅影出现在十字架旁。深情的演唱,矛盾的心理,灰暗的服饰、苍白的面具,加上幽暗的十字架。让人也为他感到无限悲哀。这些都是道具和场景在渲染着气氛。

看完以后,我觉得对剧情有一点不可思议的感觉。生活中可能没有这样的事情。但是撇开剧情,音乐还是完美的。就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觉得好听就可以了。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很中要的作用,对我们的心情陶冶,放松我们紧张的心情。有时候沉浸在空灵的音乐里面,仿佛置身大自然之中,感受着绿的气息,迷失在童话般的梦境里面,妙不可言。音乐在治疗某些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现在很多的妈妈都用音乐给他们还未出世的宝宝进行胎教,听说用莫扎特17岁以前的作品来胎教还最好呢。

我想起了我们古人说的,“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们的生活也不可少了音乐!

篇二:《歌剧魅影》观后感

某周六晚,我们观看了电影《歌剧魅影》。本人颇有感触,写下了以下文字。感触有三:

首先,讲扮演者。男、女主角的扮演者各有各的特点。用现代话来说,男的帅,女的靓,特别是带面具的那个男主角。虽说他被摘下面具时的另一半脸是很吓人的,可是带上面具时的模样是帅加酷的。他的脸庞亦是均匀完整的。女主角很有气质,俊秀可爱的脸型,征服了无数男士的心。虽然剧中的她伤心痛苦的戏份多点儿,可仍阻挡不住她自身散发出来的魅力,特别吸引大伙的眼球。

其次是服饰、舞台和灯光效果。剧中各个人物的服饰都很华丽,表现出了西方国家特有的服饰装扮和富有。有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豪华的宫殿,伴有细长小溪的隧洞,广袤的大地等等在剧中均当成了表演者自我展现的舞台。足够广的舞台,任由你发挥,无疑演员们们状态极佳,把角色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在什么样的舞台上,灯光肯定缺少不了,灯光产生美感,有灯光和无灯光在同一个场景上表现出来的效果和给人的视觉感受是非常不一样的,而有灯光时也不可乱使用灯光,怎么样的电影,表达怎么样的人物情感,需要搭配怎么样的灯光,给人怎么样的视觉冲击,这就是灯光效应的魅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就不谈了。

第三,讲讲声音。世界上,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声音。戏中的声音都很好听,背景音乐也好,角色对白也罢,虽然有时听不明白(英文发声版),但听得出来无论从音质、音色还是音高来讲,表达得都很到为。背景音乐与场景、人物歌唱配合的也非常不错,有高有低,跌宕起伏,有严肃也有轻松,有愤怒也有欢快。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里的音乐,简直棒极了。

本人暂时讲出这三个主要点,有对也会有错,还望读者见谅!不管怎样,我觉得《歌剧魅影》不愧是一部好歌剧、经典好电影,值得一看,终生难忘啊!

篇三:《歌剧魅影》观后感

我最喜欢的电影是一部既惊悚又浪漫的电影,那就是—“歌剧魅影”。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我一位最要好的朋友介绍的。电影里讲述一位拥有无与伦比才华的男主角,因为脸上的缺陷,被无情的父亲狠心抛弃,隐身生活在一座金碧辉煌的歌剧院里,男主角会现身教女主角唱歌,男女主角对唱的片段非常悦耳动听,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除了浪漫的双人对唱,也有不少恐怖的情节,只要有人做事不顺他的意,那位隐身在歌剧院地下室的“魅影”就会把跟他唱反调的人杀掉。除了性格扭曲的魅影,还有另一位有钱的子爵,他们都深深地为克莉丝汀着迷,为了得到克莉丝汀,两人甚至不惜性命,拿着长剑对决,虽然魅影获得了胜利,但他的善妒,让一连串血腥的悲剧不断发生,让他始终都得不到最爱的克莉丝汀的心。

这部电影,情节紧凑精彩,也令我获益良多,克莉丝汀说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虽然你的脸扭曲了,但我不觉得你丑,不过你的心让你从里到外都扭曲了。改掉吧!它能让你从里到外散发出真正的美。”最后,魅影放走了克莉丝汀,成全她与她爱的子爵。长相虽然很重要,但拥有一颗美丽的心才是最重要的,若是魅影的父亲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说不定魅影就不会成为人人惧怕的魅影,而是世人皆崇拜的音乐家吧!

篇四:《歌剧魅影》观后感

也许,他知道,在现实上演的悲喜剧中,他必须死。他带走了克里斯汀,然而,他真的是为了占有她、霸占她吗?未必。因为当克里斯汀不在乎他的容貌,给他深情的一吻时,他颤抖了。我甚至能感觉到那副“怪兽”似的脸上在流泪。这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一种常人难以体味的幸福。他并不残忍,也不缺同情心,他需要的是他人的尊重,所爱的人对他的尊重。

他可以放弃克里斯汀,让她与拉乌尔远走高飞。但希望看到克里斯汀的坦诚,看到拉乌尔的执着。当拉乌尔宁肯被吊死,也不愿放弃克里斯汀的时候,魅影明白了,这个看似柔弱的男人,拥有更大的勇气。对爱的追求,能给人和脆弱的人带来巨大的勇气。爱的力量能促使我们忘记一切恐惧、去争取。

也许我们可以说,魅影的残忍来自于他童年的不幸经历、来自于他自卑的人格。但我们又怎能评价一个人人格的优劣呢?每个人都是在一次次的伤害中成长。受到别人伤害的时候,往往也会伤害别人。

但我觉得,拉乌尔对克里斯汀的爱,更多的是一种对年少伙伴的梦幻般想象。或者说,歌剧在对他们两人爱情的刻画上多少显得有些单薄。让人感到只是一个灰姑娘遇见王子的梦幻。甚至让人以为,克里斯汀因为拉乌尔贵族的身份和财富才跟他在一起的。

而拉乌尔和克里斯汀后来怎样呢?无从得知。歌剧开始的拍卖会上,为什么只有拉乌尔一个人呢?克里斯汀呢?40年的时间已是沧海变桑田,但这个倾城的美丽女孩,是否已长眠地下了呢?更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那个拥有丑陋却极富才华的魅影。

篇五:歌剧魅影观后感

歌剧魅影观后感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是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有时在歌剧中也会加入一些舞蹈和乐队。

老师提前告诉了同学们要去看歌剧,同学们都十分期待。因此我对其中几部歌剧进行了了解。

而其中歌剧《魅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魅影》主要讲了:幼年丧父的小克莉丝汀吉理夫人带到歌剧院接受舞蹈训练,成为一名芭蕾舞女。克莉丝汀十分想念他的父亲,处于同情魅影陪克莉丝汀讲话并教她唱歌。几年后,克莉丝汀因美妙的歌喉一夜成名,而魅影却为克莉丝汀把一切阻碍她的人一一除掉的这样一个故事。表演者美妙的歌喉让人如痴如醉,即使没有华丽的服装,宽敞的舞台,依旧让人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另一部中国歌剧《白毛女》也让我记忆犹新。

《白毛女》主要的情节是: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下来了,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白毛女》通过讲述喜儿不幸的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普通老百姓受地主欺压的惨状。凄美的音乐配上表演者独特的嗓音让人不由得也同情喜儿的遭遇。而《白毛女》是中国民族歌剧成熟的标志和发展的奠基石,同样也为民族新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江姐》。江姐这位看似文弱的女性有那样坚强的表现,是由于对旧社会及其代表国**反动派的极度仇恨,也是由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无限向往。江姐路过城门时突然看到丈夫头颅,心如刀绞,为防止旁边的敌人发现,还要表现得镇定自若;在江姐身上,寄托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两种精神的融合。

最后江姐为共产主义事业付出了29岁的生命。

歌剧是一种艺术,需要有人去欣赏它的独特,听懂它的美妙,读懂它所想要表达的含义。

篇六:《歌剧魅影》观后感

昨天看了2004年电影版的《歌剧魅影》,电影从1919年拍卖歌剧院内的古董起镜,当拍卖到修缮好的歌剧院的大吊灯时,大吊灯被冉冉升起,画面就由黑白变为彩色,时光也被拉回到18xx年,此时的歌剧院内,大家正在排练歌剧。在全剧中,导演多次用这种线索物件颜色从黑白到彩色或者从彩色到黑白的变化的手法让故事往返于回忆和现实之间,表达效果流畅而自然。不同于以往的回忆使用黑白,现实使用彩色,这里恰恰是相反的,从而突出电影的主旋律还是在过往。歌剧院内总是接连地出现怪事,正在排练的女主唱被突然从空中降下来的挂帘砸到,一气之下决定罢唱,于是有人推荐克里斯丁·戴做主唱,开始大家很怀疑她的能力,等她一开嗓的时候,大家都被她的歌声打动了。她演出成功后回到了自己的准备室,“魅影”出现了,那个教她歌唱,给她启示的导师。“魅影”带着面具,他和着歌的语言直抵人心,女主角不由自主地被他牵引着走过长长的隧道,又乘小船划过一条小河,到达了他平时栖居的宫殿。他孔雀型的大床很吸引我,仿佛就是为女主角准备的。他们在他的宫殿里和着歌的交流是那么让人倾慕。此时,女主角青梅竹马的爱人正在她准备室的外面等着她,可是,她却不见了。天亮的时候“魅影”把女主角又送了回去,并且给歌剧院的老板写信要求以后都让克里斯丁演女主唱,但是老板没有同意,于是魅影又开始在歌剧院作怪。故事到高潮的时候是女主角和她青梅竹马的爱人在天台是互诉钟情,被“魅影”听到了,然后两个男人决斗,青梅竹马占了上风,但是他并没有杀了“魅影”,从而留下了后患。于是“魅影”继续捣乱,那个一开始标志性的大吊灯从棚顶掉了下来,“魅影”把克里斯丁引到他的宫殿,克里斯丁的爱人为了寻她也去了宫殿,这次他被“魅影”打败了,让克里斯丁抉择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她的爱人,但是她吻了“魅影”,并把自己的钻石戒指放在了他的手里,于是“魅影”放过了他们。

看到最后,我对克里斯丁的心意有些迷惑,她到底爱着谁呢?或者说她到底更爱谁呢?

我个人觉得,她是喜欢她的青梅竹马劳尔的,她可以为了救他去死或者怎样,除了喜欢也许还有一点点爱吧,否则她也不会有勇气为他死;而对于“魅影”,克里斯丁一定是爱的,因为“魅影”是她灵魂的伴侣,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有的观影者提出疑问,那克里斯丁为什么选择劳尔而并非“魅影”呢?我觉得有两种可能。

第一,是因为克里斯丁是一个世俗的女子,“魅影”长得实在是吓人。

第二,是因为克里斯丁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她觉得,相儒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电影到最后的镜头是在克里斯丁的墓前放在一支玫瑰,玫瑰上绑着丝带,丝带的结处是克里斯丁当年最后送给“魅影”的戒指。我觉得从这一幕出发,导演要表达的是第二点可能,即她和“魅影”要留下最好的印象给彼此,不要因为在一起而破坏了这种美丽的距离。若是两个人日复一日地过着琐碎的生活,也许就成了张爱玲说的红玫瑰和白玫瑰的故事了,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她在追求这种隔阂的美,这种触不到的伤。

而此时的我,更愿意相信是第一种,克里斯丁是个世俗的女子。否则,为何她多次在众人面前摘掉“魅影”为了掩饰自己丑陋的半边脸的面具呢?难道是为了让他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那样的年代里,他这么做是会被当做怪物抓走关起来的。克里斯丁这么做分明就是想让他出丑,想摆脱他对她心灵上的控制。而且,她的未婚夫是一个子爵,是在上流社会里的人物,有权有钱有势有地位,跟着他的未婚夫是会成为受人尊重的夫人的,而跟“魅影”在一起却要过着不见天日躲躲藏藏的生活,即使自己的歌声再美,再打动人,那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就是个卖唱的罢了。有一点值得欣慰的是她心里确实是有劳尔的,即使劳尔不是她最爱的人,因此这个结局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就此搁笔吧,想到了苏轼和佛印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在我落笔之前,我还坚信着故事要表达的是第二个原因,可是,我动摇了自己……

篇七:《歌剧魅影》观后感

歌剧魅影是一部安德鲁·洛伊·韦伯作曲的百老汇音乐剧。又译做歌声魅影、剧院魅影或歌剧院的幽灵。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七项托尼奖,是音乐剧四大名剧之一。《歌剧魅影》的音乐带给了我们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无论是幽灵、克里斯汀还是拉乌尔都带给了我们不同的音乐感受,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去诠释了对各自的爱。这无疑对观众来说是一种音乐美的享受。

这是个典型而感人的爱情故事,关于一个出没歌剧院里,用一副面具遮掩自己丑陋面孔的神秘幽灵,爱上一个女高音歌唱演员的故事。这里面有错综复杂的人物感情,充满张力的戏剧化冲突,以及19世纪社交界特有的那份自严谨中爆发出来的神秘恐惧和性格压抑。舞台上展现出气势恢宏的大剧院,阴森恐怖的地下世界,敏感多情的贵族青年,楚楚可怜的红伶少女。还有那张脸,那隐藏在木然恐怖的假面背后的自卑嫉恨,狂暴而又脆弱的心灵,几乎所有可以调动观众情绪的要素都浓缩在卡斯顿-勒胡德原著中,并在韦伯的手中为它拂去浮尘,再绽芳华。

我认为全剧最精彩的唱段莫过于第一幕中幽灵和女主角克里斯汀在古老的巴黎歌剧院下面,深不可测的地底两人的深情二重唱“歌声魅影”,演唱多有美声成分,音乐动机在不同的调上一次次再现,把当时那种亦真亦幻般睡半醒的戏剧情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及将充满爱与幻想的情感交融表现得及其凄婉、完美而动人;旋律节奏中多采用的附点音型,有一种强烈的推动感和紧张感,制造出全剧中第一个情感高潮,克里斯汀与幽灵声情并茂的歌唱,使观众完全沉浸在这个美妙、真诚而又略带感伤的浪漫爱情故事当中,同时也期待着幽灵、克里斯汀、拉乌尔这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的感情接下来将会如何发展下去。

当拉乌尔对克里斯丁的感情给予肯定时会响起一首Thepointofnoreturn,我看到了克里斯汀对魅影的迷恋和依赖,我几度误认为她是爱魅影的,但事实上只是对魅影的一种深深的依赖罢了。其中还有一段《AllIAskofYou》,是全剧中反复出现的一段旋律,在不同的场次因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唱词。可以说,这是全剧的主题旋律,不同角色、不同唱词的不同演绎,表达了两位男主人公对克里斯汀不同的爱情。

《歌剧魅影》不仅在音乐和艺术方面取得惊人的成果,在情节的内容上更是更了观众很深的震撼!在影片的结尾,影片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克里斯汀墓地旁边小小的角落里,一朵红玫瑰配着幽灵曾经送给她的戒指,静静躺在那里,任凭岁月逝去如潮。这样静寂的结局却让人觉得无言的真情萦绕于心。剧院已破败,青年已成老叟,他得到幽灵的小猴音乐盒,并将其供奉在亡妻墓前,心愿已了般轻叹一口气,这是他的心愿,还是她的遗言?有一点可以肯定,她从未忘记过她的天使,当丈夫看到墓边居然停放着一朵绑着黑丝带的红玫瑰——那是幽灵爱情的信物,只是多套了枚幽灵曾打算送她的结婚钻戒,丈夫并不感到特别吃惊,观众看到了他的成熟和对爱妻真正的理解。时光已老,玫瑰依然红。

总之,这是一部很值得推荐一看的音乐剧影片,感谢老师给我们播放了《歌剧魅影》!

歌剧《卡门》观后感作文


歌剧《卡门》观后感篇一:歌剧《卡门》观后感

用音乐诠释人生

——歌剧《卡门》观后感 《歌剧》大致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漂亮泼辣而性格坚强的吉卜赛姑娘卡门爱上了士兵唐·霍塞并使其陷入情网,唐·霍塞因此舍弃了原来的情人米凯拉并离开军队加入卡门所在的走私贩行列。但这时卡门又爱上了斗牛士艾斯卡米罗,于是霍塞与卡门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最后,倔强的卡门断然拒绝了唐·霍塞的苦苦恳求,因此激怒了唐·霍塞,终于死在唐·霍塞的剑下,故事最终以悲惨结局。

歌剧《卡门》以高超音乐技艺,叙述了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回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音乐色调的明亮与叙事内容的阴暗,两者间构成强烈反差,这种奇妙的品格成就了作曲家比才的不朽伟业。歌剧《卡门》的主要特色在于,它不仅保留了原小说的真髓,而且通过音乐的独特力量,从根本上转化和提升了原小说的艺术品质。普罗斯伯·梅里美的《卡门》充其量是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说,而乔治·比才的《卡门》则具有充分的资格被看作是一部“伟大的”歌剧。自从梅里美的小说《卡门》问世以来, “卡门”这个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吸引各路英杰,经历了文学、音乐、电影、舞蹈等不同媒介的诠释,但只有在歌剧《卡门》中,“她”才获得了充实饱满和有血有肉的真实再现。这是一个必须依靠音乐的魅力才能获

得全部生命活力的人物形象,她的妖艳、狂放、热情和坚决,她全身的感官性魔力,几乎“本能地”召唤音乐的加入——因为音乐在所有艺术媒介中,是一种最有效的直刺神经的感官武器。以音乐塑造卡门,优势不言而喻。卡门似乎专门为音乐而生,而音乐也在期待着卡门。歌剧《卡门》中,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剧情的渲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音乐配置始终充满半音的诱惑和舞曲的节律,其音乐勾人魂魄的魅力否决了观众对她进行正统道德判断的可能。男主人公唐·霍塞既令人同情又让人唾弃,而《卡门》利用音乐的色调变化充分展示了他的犹豫、无奈、情不自禁、痛不欲生、以及最后的歇斯底里。就连有点让人讨厌的斗牛士,《卡门》也通过一曲雄健豪放的《斗牛士之歌》,使这个没有多少戏剧分量的人物在观众脑海中打下深深印记。

歌剧《卡门》写的是爱情,但是不仅仅是在说爱情,或者说,《卡门》中的爱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它通写爱情,表达出了人生感性生命的不可预测与不可捉摸,也连带着揭示出了人生命运的乖戾、盲目和无情。卡门,一个吉普赛女郎,美貌泼辣,桀骜不驯。她是所有男人的猎物,又是所有男性的陷阱。唐·霍塞,一个普通士兵,循规蹈矩,恪尽职守。但他却不自觉的走入了卡门的圈套,厄运从此缠身,直至走向毁灭。这也就是爱情的本真原型——“讽刺、直白、残酷”。《卡门》揭示出了人生的正面价值(爱情与自由)与负面威胁(堕落与死亡)具有反讽意味的相辅相成。它以逼真的写实展现出人性的辩证悲剧,但绝无半分多余的浪漫氛围。这归功于作曲家能以超

然物外而又体贴入微的心态对待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个情境。为此,比才在这部最后的作品《卡门》中获得了堪与相莫扎特媲美的成就,这大概也就是歌剧《卡门》成为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的主要原因吧。

歌剧《卡门》观后感篇二:歌剧《卡门》的观后感

史梦瑶 我看了一部喜爱已久经典歌剧《卡门》。以前我只是知道这是法国普罗斯贝尔·梅里美写的短篇小说,大致情节了解,但觉得并不独特。看过比才的歌剧《卡门》后,就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四幕歌剧《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 温柔而善良的米卡埃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

歌剧觉得精彩的部分当然是它的音乐。最为熟知的便是《斗牛士之歌》,那是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崇拜他的人而唱的,那也算是西班牙斗牛的象征曲了。除此之外,卡门的咏叹调《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完完全全展现了一个大胆敢爱、豪情奔放的吉普赛女人的特质;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中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活力的主旋律。还有序曲等,音乐贯穿全剧,因为高兴而唱、对话而唱、预示悲惨结局而唱、诉说爱情而唱,便使得《卡门》在情节、艺术手法上有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特别喜欢我看的这个版本的卡门的扮演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歌剧中的卡门是个非常美的吉普赛人,美到只要让她看一眼你就会深深爱上她。是个奔放、不羁的女人。而扮演者虽说在美貌上差了些,但卡门的大胆,狂野,热情,忘情地舞蹈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本身就是一只跳动的音符,随着音乐为唐·豪塞翩翩起舞。她连回答审讯也用歌曲,甚至只是哼哼旋律而没什么词。就像《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中唱的她就是一只叛逆小鸟,没人能捕捉她,驯服她,限制她,即使最终因为自由而死。

作品不仅仅是作品,其实它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现实问题。当歌剧《卡门》首演于巴黎喜歌剧院时却遭到失败。一位批评界人士认为乐队的演奏“乱七八糟”;而另一位则评价说,乐曲缺少“创新和个性”。但在今天,《卡门》既获得了评论界的美誉,又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并且成为19世纪能与旷世奇才莫扎特的作品相提并论的几部歌剧之一。这只能说明巴黎上流社会无法容忍这样题材的歌剧而已。

的确,在现在的人们看来,敢爱敢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她愿意为了自由而牺牲所有,她敢于做男人才能做的事,她喜欢打情骂俏,自己挑选情人,并且玩弄和欺骗男人,最终又将他们抛弃。她随心所欲,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并且总能赢。风流奢侈、自由奔放、放荡不拘。她不仅让女人们羡慕,更让男人们嫉妒,为爱她而付出一切,为失去她而伤心欲绝。在十九世纪那样一个环境背景下,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作者通过小说展现一种美好未来的假设呢?反正比才是用音乐、表演,用歌剧完美的体现了,这也是歌剧《卡门》历经百年依旧如此受到欢迎的原因吧。

蝴蝶观后感集锦


范文资讯网栏目推荐你阅读“蝴蝶观后感”等专题内容。

感谢查阅范文资讯网编辑为你推荐蝴蝶观后感。观影是一种享受,我们的思绪充分沉浸到作品中时,会产生不少心得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观后感的撰写也可以增加我们人生的阅历。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蝴蝶观后感(篇1)

“我觉得,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迟早会面临考验,我们大家都有各自特定的恶魔灾星,备受压迫和折磨,到头来总得奋起与之搏斗。”——这 是《REBECCA 蝴蝶梦》开头就写到的。这本书其实对我有很强的吸力,但我总在不自觉地逃避。上次看它应该起码是二十来岁时了,现在之所以翻它出来看,是因为一下子找不到 想看的书了。

其实根据这本书改编的那部电影是演得非常好的,因此这样的定型我并不反感。劳伦斯·奥利佛真是非常好的演员,而琼·芳登从头到尾都很漂 亮,我在看书时常常去找书中所说的那么不漂亮不时髦的地方,但总也找不见。这是电影和书两者间唯一有落差的地方。书好像为电影写的,而电影为书而拍的。

看到一半我才注意到,男主人公要比女主人公大二十来岁。可是并没有觉得这样的差异,只是这样的夫妻是那么貌合神离,而女主人公时时流露 出来的非常正常的那些想法,例如当他的女人,当他的母亲一样去照顾和安抚他,例如慈爱地去抚弄他的头发这样的细节,这些地方是非常真实的,但实际上却是遥 不可及的。

我很喜欢这样。不论是你抚弄他的头发,还是你象猫一般蜷伏在他的怀里,都是一回事。你时时刻刻展现出来的就是你的本性*,你时而似母时而 如女,只是因为对方,因为对方,你成了一只多变的蝴蝶,你会变幻着你的衣着,让生命多姿多彩。我现在终于明白这些状态是多么正常,一应的欲|望都是如此理所 当然,其实每个人都是。

而在当时,我却因为我自然地流露而不安。实际上不是我的异常,而是你的已变。

我在信里写了真实的话,说我是如何的想你,和如何的快乐。可是我无法当面告诉你。我领会过你的猜忌和你的不在意,甚至你的偏移,或者其他。

在这次看蝴蝶梦的过程中,我常常恨不得替女主人公来说来表达。看着他捧着她的脸说:你真的快乐么?如果你快乐那就好了。——看到这样的 时候,我心急如焚,你怎么不明白她呢?你怎么娶了她,却竟然不知道你就是她的世界,你的一颦一笑牵动她所有的神经,因为你的眉头微微皱起,对她来说不啻于 世界末日。

我现在唯有对书中的情节感叹感伤。在真实生活中,我戴了面具,对你对你对你。我的眼睛暴露了我的一切,而我的表情掩盖了一切。如果你看不到我,那么你就永远无法得知我。这个状态是我自己将之放入的,因为你变了。

于是我挖了一个很深的坑,来埋你。

可是,看到这些,难道你就会明白么?我不报任何的希望,我不期望,有一天,当我在人来人往的马路上,孤独地抱紧自己的双臂,而你终于站在我的面前,而你的眼睛饱含着对我的思念,毫不隐讳。我不期望。

当然在信里,或者在心里,我会说我渴望极了,渴望极了。

我快要看到那个悲惨的化妆舞会了。我深刻清晰地记得,电影中,女主人公仪态万方地走下阔大的扶梯,而楼下的姐姐一声惊呼,那位骇然的丈夫悲痛欲绝地高喊:去!去!去脱掉这件衣服!!!

当你无地自容地逃回房间,那个-阴-森的报复者、那个无法挽回过往时光的绝望者得意地告诉你真相——你明白了么?你的一生就是在掘坑,一生。

我告诉你,我想你,你相信么?我告诉你,我快乐,你相信么?你相信在我奔流不止的眼泪下面,你的音容笑貌、你的气息味道都是我每时每刻铭刻在心的东西么?你不相信。或者说,你已经不在乎。

你告诉我这是悲哀,那么我说,这是宿命。宿命就是,我挖了一个很深的坑,来埋你。

当然,你会说你不懂。你搞不清,在青春光华的岁月里,我为什么用这样死亡-阴-森的字眼来填斥?

来,我们说点轻松的。很久以前,我看三毛的书,死了荷西,她努力地活着。她去周游世界寻找。她找到一个湖,恍若隔梦般地她走进了那个印 第安人的村子,她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似乎是重温数百年前的生,她称之为“前世”。这是三毛的书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段。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她 所说的所描写的就是我梦里的如出一辙,我相信我的前世在这个世界的一隅,有一天,我会找到。

那也是宿命。

这就是我的意思,你看明白了吧?

蝴蝶观后感(篇2)

很久以前就看过希区柯克的电影,但是那都是一些诸如《西北偏北》《后窗》的一些悬念惊悚电影。这回看《蝴蝶梦》本以为是风格差不多的电影,但是其悬念惊悚部分却不是很强。

看完整个电影,就其故事情节来说,我很是羡慕女主人公的。一次简单的旅行就可以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而且他又是典型的高富帅,这无异于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女主人公就这么爱上了德温特先生,俗话说得好——“爱情里最先投降的就会处于被动”,我们的“灰姑娘”就是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想象一下,从恋爱到求婚,以至于再到后来他进入曼德利,与其说她在和德温特谈恋爱还不如说是德温特一直带着她去各种地方,最后带到了曼德利。

女主人公爱的辛苦,尤其是在进入曼德利之后,一方面要克服地位不相称的自卑感,一方面还要忍受无时不刻不出现的瑞贝卡,最重要的这个他深爱的男人——德温特先生,她却越来越看不清了。她甚至不敢保证德温特是爱她的,认为德温特和她结合只是要弥补瑞贝卡的离开。

看到女主人公在爱情里受到的煎熬,我又想到了一个著名的文学人物,那就是简爱,但是不同的是,当罗切斯特对简爱求婚时,她却拒绝了。在简爱的眼中,没有比平等更加重要的了,在这份爱情里存在着不平等,这触及到了她的底线,所以就算再怎么爱罗切斯特她还是选择了离开。在我看来,爱情是不会一帆风顺的,要想维系爱情总是要有一方委屈求全的,选择错过是不明智的,错过之后也许就会抱憾终身了。这一点我还是很赞同《蝴蝶梦》中女主人的,她知道等待,也会等待,最后也确实等到了德温特的爱,所以这个结果还算是个不错的结局。

我们生活中有一些东西很重要,重要到我们可以为之受伤、受委屈,但是我们仍然再坚持,只因我们始终相信我们的忍耐获得的回报是值得的,多年之后我们会为自己当时的执着而感到欣慰,因为我们收获到了更多有意义的东西。

蝴蝶观后感(篇3)

读完了《枯叶蝴蝶》后,除了领略到了枯叶蝶的秀丽,我想每个人还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做回自己。

《枯叶蝴蝶》向我们讲述了枯叶蝶因为巧妙的伪装,却给自己带来不幸的故事。

这一切不禁让我联想起我国古代女子。她们真虚伪。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女子都以笑为美,所以,几乎每时每刻她们都持续微笑。那是一种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的笑,因为那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笑,而是经过伪装之后的笑。并且,她们还要更虚伪的做出“笑不露齿”。

我都替她们感到累和痛苦。一个人,连自己的感受都不能真实的表现,这样的人生会简单吗会幸福吗会快乐吗?

我却是一个绝对真实的女孩,我不善于去伪装自己,更不会一副惺惺作态的样貌去应对别人。让一切都显得平实,不是更好吗?

我是不愿意做枯叶蝶的,那样的生活虚无缥缈。相反,如果能够,我愿做一只世上最秀丽、最耀眼的蝴蝶,美的真实,美的清晰。是的,我愿像作者说的那样:愿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朋友,如果你已拥有一个绝对真实的自我,那很好,继续做下去吧!相信你定会因真实而收获快乐!如果你慢了一步,还没来得急拥有,还不晚,不要再遮遮掩掩,摘下那困扰你幸福的面具,揭开阻挠你快乐的面纱吧!

做回自己吧!朋友!做回面具下的那个你!做回面纱里的那个你!朋友,跟我来吧!尽情释放你的激情,尽情张扬你的个性!如果你自己觉得够真实,那就没有人会比你做的更真实!

蝴蝶观后感(篇4)

《永远的蝴蝶》是一篇微型小说,讲述的是这样一个凄美的故事:天下着雨,我与樱子站在骑楼下躲雨,我有一封信,要寄给远在南部的母亲,樱子说她可以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临行时,她微笑着说:“谁教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啊。”可是樱子仅仅走出五公尺,便被飞弛的汽车撞到在马路上,她的一生像蝴蝶一样,缓缓的飘落在湿冷的路面上,我站在骑楼下一片茫然,我感到更大的雨点溅到我的生命里来,我不断的看到永远的樱子还走在街上。这场雨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那封信是这样写的,永远的樱子知不知道呢?“妈,我打算,下个月和樱子结婚!”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怅惘的悲剧。

樱子在这篇小说里,形象并不是具体、鲜明的。她没有肖像,没有更多的语言和动作,个性的塑造似乎也谈不上,她只是给我留下了一个微笑,一个美丽的身影,作者为什么如此怜惜笔墨呢?为什么不对樱子的形象展开细腻的刻画,充分显示她的可爱呢?这样她的死,是不是可以更加能够换来读者的眼泪和同情呢?其实作者已经超越了情感,樱子只是一个符合作者创作要求的一个美的象征,她的作用,不是为了换取读者的眼泪和同情,而是要告诉读者:生活中,时时都有美在你的身边毁灭,悲剧时时都在上演,伟大而又渺小的芸芸众生,面对这样无奈的世界,该怎么做呢?

人生要充满希望,要有追求,但更要有毅力,更要有坚强的意志,人要在创造美,欣赏美的同时,又必须具有接受美被毁灭的勇气,尽管美的毁灭,让人们肝肠寸断,痛不欲生,生活中常有悲剧,但生活绝不总是悲剧,悲剧之后,有哀伤,有绝望,也有抗争,有重生,生活中的悲剧,都是相似的,但在悲剧之外,创造的欢乐却又各有各的色彩!也许只有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真正把握住悲剧的真谛吧!

走过二十个春夏秋冬,在我的记忆里,还是悲剧留给我的映像最深,一般情况下,悲剧更能走进人的心,并或多或少的留下一些痕迹,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既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擦亮自己的双眼去发现无处不在的美呢?然后将“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丢进太平洋呢?让我们珍惜生活中的美,让美不再成为悲剧!

《永远的蝴蝶》,语言简单随和,篇幅短小。我认为造成这样一个悲剧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樱子所说的“谁教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呢”。其实它本来应该是一个喜剧的,一对恋人经过相识、相知,终于要走进神圣的殿堂了,却因为只有一把小伞,转眼间便成了悲剧,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悲剧与喜剧之间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而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所以一定要关注细节,凡事三思而后行啊!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

蝴蝶观后感(篇5)

《蝴蝶,飞》是一部反映同学之间友谊的儿童小说。

小说紧紧围绕“蝴蝶结”来展开情节。它主要说的是程红头上的大花蝴蝶结经常挡住后排学生的,在老师的规劝和同学的帮助下,程红放弃个人爱好解下了蝴蝶结的故事。

当我刚看故事的开头时,心里可真为程红鸣不平。戴蝴蝶结是个人的自由,一只又大又花的蝴蝶经戴在头上该是多么神气、漂亮啊!如果我是程红,我才不会解下来呢!可是,随着故事的发展,我的观点就有点动摇了。因为大花蝴蝶结挡住了后排同学的,同学之间就经常闹矛盾,以致连考试成绩都下降了。看完故事,我有点后悔自己怎么会有那么自私的念头。

书中同学们的深情厚谊让我感动。他们得知程红被烫伤后,不顾之前的矛盾,热情地给程红补课,背着她上学,护送她回家,便程红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精神啊!如果我是那些同学,那我的行动将会是怎样的呢?我回忆了一下自己平时的作为,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程红头上的“花蝴蝶”飞了,换上了两只镶着金蝴蝶的民卡。我真为她的改变而感到高兴,我也为程红和她的伙伴们亲密无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高兴。他们每个人都深深地知道,如果个人离开了集体,就像花儿离开了土地。

《蝴蝶,飞》这部小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了做事要多为别人着想,不要只想着自己的道理。

蝴蝶观后感(篇6)

谁能否定生命的美呢?

没有人可以。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从生命诞生起,它注定是美丽的……

一棵小草,又瘦,又小,但它却能组成广阔的草原;一滴水,又弱,又轻,但它却能汇成江河湖海,铸造山川秀美;一条毛毛虫,又恶心,又难看,但它从破茧而出的那一刻开始,他就蜕变成世界最美的生命——蝴蝶。而人也是一样的,形态各异的人也是美丽的,也许我们不可以改变自己的容貌,但我们的心灵可以提升,我们的心灵在受到一次次洗礼当中,醒悟、净化,这就是心灵上的蜕变,我们的心灵也可以如蝴蝶一般,在世界的天空中翩翩起舞。

心灵,是人类最美丽的地方,应该说是万物最美的地方,它就是万物身上的蝴蝶。

但美好的总易破碎,人们总会感到可惜。蝴蝶虽然美丽,但它的一生非常短暂,多少天的奋力蜕变,只为活四五天,这就是蝴蝶的一生。但是,我要感谢自然创造出了这样的生物,因为它用这短暂的生命给世间带来了靓丽的风景,它挥舞的翅膀给我们、给世间带来了绚丽的色彩。人的.生命可能有许多个四、五天,但是又有多少带给了世界美丽?我们的一生也很短暂,谁能保证你能说完你最后的话,但我们也要让生命的美渲染世界……

昨夜,我含着眼泪看完了《蝴蝶》这部法语电影。当初决定看这部电影只因为一句话——独有长达4分钟欧洲最美丽的蝴蝶“伊莎贝拉”破茧成蝶的最美画面。我喜欢蝴蝶穿梭如虹般唯美光影,我希望看见它破茧成蝶的画面,因为它是那样美丽,蝴蝶生命的律动,那破茧成蝶的霎间,给我的是生命的感动,心灵的震撼……

因为这霎间的永恒美丽,我真切地感到:

谁能否定生命的美呢?

没有人可以……

蝴蝶观后感(篇7)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通俗的解释一下: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微微地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可能会因此引发一场巨大的龙卷风。

《蝴蝶效应》影片讲述了一个男孩为了拯救他身边的朋友和父母,通过都自己小时候记录的日记一次次回到过去,改变影响他人生的几个重大事件,即使只改变重大事件的一小点,对他整个人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他甚至因为改变人生中一小步而在不同的世界线中成为了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朋友家人有了不同的结局。在影片的最后,男孩为了让所有人过上美好的生活,利用父亲的录影带进行了最后一次穿越,回到了母亲的子宫里,用母亲的脐带把马上临产作为婴儿的自己勒死了。

许多人总以为如果能改变过去该多好,对过去的错误进行修正,获得一个更好的更完美的人生,那么看了影片我们就应该明白没有完美的人生,人生总有不如意。当你以为人生将会圆满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会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人生总是不会按照你想象出来的完美道路上演。你改变过去得到的未来,很难决定到底哪一个好,那一个坏。

所以不要为自己做出的决定后悔,因为,那或许就是你一生中做过的最好的决定,或许就是这个决定使你的人生更加精彩而不是糟糕。而你需要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回首过去,把握现在,仰望未来。

蝴蝶观后感(篇8)

《蝴蝶,飞提一部反映同学之间谊的儿童小说。小说紧紧围绕“蝴结”来展开情节。它记叙了程红头上的大蝴蝶结经常挡佳后排同学的视线,在老师的规劝和同学的帮助下,放弃个人爱好,解下了蝴蝶结的过程。=

当我刚看故事的开头时.心里可真为程红鸣不平。戴蝴蝶结是个人的自由,一只又大又花的蝴蝶结戴在头上该是多么神气、漂亮啊!如果我是程红.我才不会解下来呢!可是,随着故事的发展,我的观点就有点动摇了。因为大花蝴蝶结挡住了后排同学的视线后,同学之间就经常闹矛盾.以至连考试成都下降了。看完故事,我真后悔自已怎么会有这么自私的念头。书中同学们的深情厚谊真让我感动。她们得知程红被烫伤后.不顾相互之间的纠纷.热情地给程红补课.背着她上学,护送她回家.使程红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精神啊!如果我是那些同学.那我的行动将会是怎样呢?我回忆了一下自己平时的`作为,觉得脸上有些发烧。程红头上的“花蝴蝶”飞了,换上了两只镶着金蝴蝶的发卡。我真为她的进步而感到高兴。我也为程红和她的伙伴们亲密无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高兴。他们每个人都深深地知道如果个人离开了集体.就像花儿离开了土地。友谊的“蝴蝶”在“鲜花”之中翩翩起舞。

《蝴蝶,飞》这部小说给了我很大启发,它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个人与集体关系.懂得了做事要多为别人着想,要只想着自己的道理。

蝴蝶观后感(篇9)

没有过多的矫饰,但绝对发自内心,看到他们,你会自然而然地舒心与豁然醒悟:生活顾忌太多兴许就不顺畅了,有朋友相伴真好!而对于故事中的“我”,说不上喜欢或者喜欢。我想对于她来说她的经历应该真的像一场梦,从一个类似女仆的富太太随伴发哦因为爱情而走进上流社会,而后转而归复平静在旅馆和迈克西姆品尝宁静的幸福。经历过风雨的人其实很惜福,在无尽的曲折离奇后,“我”认为“幸福并不是一件珍藏的占有物,而是一种思想状态。一种心境,当然,我们有时也会消沉沮丧,但在其他时刻,时间不再由钟摆来计量,而是连绵地伸向永恒。很高兴能够看到他俩安宁的幸福。最初的那个“我”羞怯,并不高贵,但迈克西姆却珍视“我”的怯生生、不谙世事、善良无刺。但在曼陀丽的生活,“我”定是不舒心的。“我”因为不是为自己而生活,情绪受制于迈克西姆,没有勇气担起庄园女主人的角色,总是对丹弗斯太太心怀恐惧,较于吕蓓卡时总是自卑。其实,我认为她完全可以像她后来得知吕蓓卡生活腐朽、迈克西姆真心爱她时那样自信,自如接受丹弗斯太太的挑衅,而不是自己一味杜撰出子虚乌有的别人的嘲笑。在其位,谋其政。拿出自信,不是可以更洒脱么?

至于迈克西姆·德温特,我将其归入性格丰富的一类人。首先,对于他追求爱情,终得幸福,我祝福他。但是,他还是毁坏了我心目中绅士的形象(兴许那个时代的英国男士差不多都这样,很多作品的人物都是这样)脾气古怪喜怒无常,,有时总是回避问题,而不是直面它。对于吕蓓卡的放荡生活,却让它变成了一笔交易,单纯地追求表面的风光无限。枪杀吕蓓卡,明显暴露出他的冲动,做事情不会三思而后行。事情发生后,却选择逃离庄园。

而当吕蓓卡的尸骨被发现时,他的表现却又是挺镇定。但不能否定,他是故事的核心人物,在故事中,我的心还是向着他,当传讯时,还是满心希望事情不会败露。其实人内心的想法还是奇特的。最后还是不得不提起吕蓓卡,这个作者泼墨挥洒重点突出的人物,如一只邪-恶的蝶,在人们心田飞舞。自始自终活在故事里,虽然离开,却时时刻刻音容宛在。这个反面人物,却在故事的结尾还是在很多故事人物心中保持着女神的形象。在我心里,吕蓓卡就是个只爱自己的人,所有的圆滑与世故,做的表象工作,都是为了自己。但却居然让丹弗斯太太自始自终为她着迷,为她而活。也不得不让人对她心生敬佩。但是,她其实就像一具空虚的躯壳,即使是在她活着的时候,有血有肉,物质上极尽了奢华,却在精神上荒芜了一切。生活铁定不舒心,终在病魔纠缠,丈夫无法忍受后离开。生活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懂得既爱自己又爱别人,懂得付出的人的生活那里晴天不断,惊喜不断。我看来,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作品,那蝴蝶萦绕心间,不停歇。

蝴蝶观后感(篇10)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某一天,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绝美的好去处小城故事。听说那里有蝴蝶盛会,我有幸从朋友那里得来一张通行证,于是准备带着全家去一看究竟。

穿过潞城繁华的街道,向西南方向,驱车不到十五分钟就到了和实验中学毗邻的小城故事别墅区。虽然保安身着笔挺的工作服,戒备森严,但透过栅栏式铁门的空隙,便可以看到里面花红柳绿,诺大的蝴蝶模型在门口矗立着,展开五彩斑斓的翅膀迎接着每一位参展的宾客。孩子们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般兴奋地向门口跑去,我也被眼前的景物吸引着,震撼着

从大门进去主道中间有一个椭圆形的大水池,水面如此平静,在阳光照射下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池里的水清澈见底,有几条金鱼在池里快活地游玩,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池里的几盆荷花,虽然是人工放置在水池里,但并不会影响它们的纯粹的美,恰恰是因为人工的这种搭配,冲击了人们眼球,不禁让我想起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水池、鱼它们那样的亲密无间,缺一不可。

主道的右边就是蝴蝶展,开发商搭建了一个像帐篷一样的大棚,面积大概有一千平米左右,高度差不多有两层楼那么高,非常精致。入口和出口还设计了一个小门,就像夏天普通人家用的门帘一样用那种窗纱材质,做工精细,别出心裁。门帘的中间是一个较大的蝴蝶图案。

进入蝴蝶园,让人感觉像走进了童话故事一般。园内绿草如茵,花团锦簇,香氛弥漫,到处都是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在花丛中飞舞;有的在草地上逗留;还有的停留在孩子们的头上、手上园子里还有鹦鹉、小麻雀、兔子、小白鼠正当我目不暇接地看着园子里的一切时候,进来一位老人,年龄大约六十岁上下,但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穿着一件运动T恤衫,牛仔裤,脚上是阿迪达斯运动鞋。虽然朴实,但气质非凡。他径直走到一处草地上蹲下来,从年轻人手里轻轻地接过小动物的模型,小心翼翼的摆放着,调整着位置和角度,每摆一件都是那么耐心,莫非是这里的老板?我好奇地猜测。可是在人们印象中那些房地产大亨哪个不是大腹便便,西装革履,趾高气扬,而他却平易近人,衣着朴实。可能是出于对成功人士的敬佩,我下意识的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看看这位地产大亨怎么会商场中叱诧风云,而生活中如此低调。我在想他的成功是不是因为他有一颗执着的心和恢宏的志向。

走出蝴蝶园,我们在售楼小姐的指引下参观了别墅区。说实话平时看惯了高楼大厦,一下子重回田园风格的别墅,还真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每栋户型都是单独的四层小楼,设计独特,装修精美,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一层是双车库设计;二层是保姆房、家庭影院;三四层是主人卧室,让我感慨的是洗手间都比我们普通人家的卧室大,还有最高层的那个空中花园,非常浪漫,摆几盆大的盆景,然后一个方桌,几把藤椅,一家人在这里品茶聊天该是多么享受的事儿。这里让人感觉像是名门贵族的府邸一般,美美地体验了一下有钱人的奢华。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没有money怎么能有机会享受这种高品位的生活?当孩子贴着我的耳朵小声说:妈妈,我也想在这里住的时候,突然有一种说不清的酸楚涌上心头。就算是不吃不喝买这样的别墅,靠我每个月三千的工资也得攒三十年。那时我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婆了。或许还不等攒够就驾鹤西去了。

回来的路上,我开始审视我的人生,虽然人们表面上总是对物质追求的人嗤之以鼻,但是如果他不是靠攀附别人,而是自己本身的努力,完成自己理想的同时享受到物质财富岂不是一样高尚吗?我真是一个太甘于平庸的小人物呀!是不是太out了

其实,到达成功的巅峰或许才是人们心中真正的桃花源。美丽的小城故事,对我灵魂的又一次洗礼。

歌剧《陈家大屋》观后感


歌剧《陈家大屋》观后感

观看了由郴州市民族歌剧团创作演出的民族歌剧《陈家大屋》。该剧为纪念湘南起义90周年而创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向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献礼而作。

该剧以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为背景,通过描写郴州市兴中街陈家大屋一家三代在中共县委书记夏明的带领下,历经坎坷,毅然决然投身革命,发动群众,跟随朱德、陈毅部队进行湘南起义并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的故事。表现了郴州人民对革命的积极拥护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该剧气势恢宏,场面壮观,大气磅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整个演艺厅座无虚席,掌声阵阵,演出结束后很多人还沉浸其中,久久不愿离去。感谢《陈家大屋》所有台前幕后的演职人员,它让我们接受了红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双重洗礼,使我们精神得到了升华,它堪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诗般巨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要深入学习革命先烈崇高的思想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五个郴州建设砥砺奋进。

只要我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蝴蝶效应》观后感


今天,我在家中观看了一部科幻惊悚片,名为《蝴蝶效应》。片中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偶遇时光机,不断使用它改变自己人生中的错误,结果将世界弄得混沌一片的故事。由开始的惊喜,到之后的惊魂,故事起伏跌宕。

“蝴蝶效应”又称“混沌效应”,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洛克兹教授首次提出的。他用计算机编出了13个连续程序以测量大气,然后改变其中微小的一点,竟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于是他打了一个比方:巴西的蝴蝶扇动几次翅膀,美国便可能产生强烈的龙转风,这就是“蝴蝶效应”,人们称它为“非线形运动”。

是的,卑微者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绳锯木木可断,水滴石石可穿。西方有一民谣:一只钉子掉了,一块马蹄铁脱了;一块马蹄铁脱了,一匹战马倒下了;一匹战马倒下了,一个骑士身亡了;一个骑士身亡了,一场战争失败了;一场战争失败了,一个帝国灭亡了!我们应该肯定卑微者、平庸者的力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古代,一名小吏天天在帽子中藏上一文钱,结果被一名大臣发现后就地处死。一天一文,千日千文,一文钱也许是微渺的,长期也会积少成多。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也会毁掉一个国家。有些人常常对浪费粮食等行为习以为常,不以为然,像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说:“只是一点点,根本就没有关系。”但中国十三亿人口,如果人人都浪费一点,一天就是几百亿甚至上万亿粒,即使有再多的财富和资源也会被挥霍一空。

古人常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栋高楼,也许只是少了几根钢筋,但是后果却是灾难性的,楼房可能会倒塌,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俄国1967年一次航天飞行,由于估算时少算了一位小数点,结果偏离了正确的降落地点而坠海,造成了机毁人亡的惨剧。三国之时,蜀国虎将关羽不愿与东吴联姻,蜀吴反目成仇,导致蜀国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蜀国从此一蹶不振。

我们不能忽视卑微者的力量,他们一直支撑着这个世界,更不能忽视细节,它们将会把你一个周密的计划破坏。生活是非线形的,人可以改变命运,命运不是线形的,只因一点儿变化,离成功一步之近将化为万步之遥。愚公是卑微平庸的,但是他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他的力量使大山消失,一个钉子亡了一个帝国,一句忠言也许就能改变你的命运。

看着街上耸立着的高楼大厦,那不是拔地而起的,而是建筑工人用双手日夜艰辛劳动的成果;看着街边清洁无尘,那都是清洁工们用扫帚打扫出来的。他们没有显赫的地位,他们都是与大多数人一样平凡,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地位十分的卑微,他们看似渺小,实是强大;他们看似卑微,实则伟大,他们的点滴力量就能完成一项项巨大的任务,他们的寸铁力量也许就能开辟美好的未来!

关于《蝴蝶》观后感系列


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每个人对电影情节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感受,将新奇的想法汇总起来,写进观后感是非常有必要的。观后感中一定要将自己观看的感受做好细致的阐述,写观后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吗?经过收集并整理,编辑为你呈上《蝴蝶》观后感,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蝴蝶》观后感 篇1

今天,我看了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写的是林清玄在院子里观察一只蛹如何变成蝴蝶。有一只蝴蝶破蛹而出,立刻就飞到一朵花上,专注地吸着花蜜。林清玄感觉很惊讶,蝴蝶一出生就学会了飞翔。因为这样林清玄联想到了蝴蝶以后还要交配、繁衍、产卵、死亡,这些也都不用经由学习和教育。其它动物也是这样:鸟的巢、蜘蛛的网、天鹅的游技

我们人呢?却还是要通过学习才懂得一些事情。动物们却不用。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人为什么不能做到呢?它们是不是在一开始是毛毛虫的时候,就知道了呢?读到一半,我心里就有这么多疑问。

打我看完剩下的一半后,才知道原因。蝴蝶不比人,它没有我们的智慧,更没有我们的情感。它不会哭,不会笑。但是它是如何做到不经受教育就懂得一切生活之道呢?也许是因为它带着前世的种子投生到这个世界,在它的种子里,有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我将飞翔!我将采蜜!我将繁衍子孙!正是因为这个信念,他才不经受教育,懂得飞翔、采蜜、繁衍子孙。

在这只美丽的蝴蝶身上,我看到了空间的无限与时间的流动,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只蝴蝶竟如此坚强,而我们人类呢?有多少人能如此坚强呢?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学习蝴蝶的品质。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坚强,遇到一点点小事就畏惧,那怎么能成大器呢?

《蝴蝶》观后感 篇2

平淡中见真情月袭所敬佩的诗人兰马又出诗集。当我一口气拜读完他的最新诗集《蝴蝶泉的另一边》,情不自禁的,被每一行诗句涌出的诗情画意所深深打动。

兰马的诗一向给人的印象是非常质朴,但质朴的语言中却独有韵味。他的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准。诗歌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是诗人对意象准确捕捉以后,又融入自己对生命体验的再创造。同时,它又是诗人个性化的思想和情感的自然流露。兰马的诗,于平淡中见真情。诗人用心灵的纯朴写出的纯朴诗句,予人以读后的喜悦。诗人在<美人>中写道:美人是一株水莲越处于高山越妩媚凡夫俗子看见的'大多数是遍地的荷泥里埋藕水莲和荷是对姐妹荷在村舍周围我们熟悉天凉了我们挖藕花谢了我们采莲唯独水莲炊烟呛不着的领域一湖天池中央与天鹅对镜成仙一朵水莲我们在书里唱了又唱忘记了容颜这首诗写的极有意境和韵味,

读后只觉有一股清新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诗人在意象的运用和意境的营造上恰到好处,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用的语言是简单而干净,朴实而精炼的。而这些语句显然是经过了精挑细选和巧妙安排,所以,能让我在诗人对于美的柔情的赞颂里,体会到那种悠静与恬淡的真情。

《蝴蝶》观后感 篇3

今天早上,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月亮上的蝴蝶》。

这篇文章讲了一个美国女孩,看到木材公司天天砍伐红杉树,到现在红杉树已经成为濒临灭绝。在一个木材公司所属的一块土地上,生长着一颗古老的红杉树。这块地的主人多次想砍这棵树,树一倒,他们就能获得上百万美元。但他们每次要砍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反对。经过几次,公司决定不顾反对,砍下这棵树。然而一个小女孩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她在大树顶端搭了一个离地60米的平台,在两年时间内。她的这举动感动了很多人,包括木材公司,于是放弃了砍红杉树的决定。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这世界上还有爱护树木,愿作出贡献的人,也被她这一举动所感动了,我希望,以后的世界里,不用有这些人做出这样的举动,都能保护环境。在中国,越南一些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很严重,为什么没人制止?即使制止了,他们会听吗?这都是国民素质低下惹得。他们一心想着赚钱,而不想想保护环境。在一些土着国家,他们虽然穷,但他们有着良好的保护环境意识,他们宁可牺牲生命来保护一棵树,一只狗。他们时常因为这样斗争。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南非堵车了,我问导游明明很少车,为什么还会堵?导游回了我一句话:前面有乌龟。是的,南非时常因有动物过马路而堵车,甚至车祸。难道他们傻吗?错,他们有爱护动物的意识,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有这种意识。

只要全世界的人都有这种意识,害怕什么全球变暖,水位上升,说来说去都说是地球的错,到头来还不是人类自己的错,难道人类还不用反省吗?

《蝴蝶》观后感 篇4

看完三毛写的《蝴蝶的颜色》,心情异常地沉重。早在三毛上小学的那个年代,台湾的学生课业便已那样繁重,这是我不曾想到的。我怎么也想不到,三毛的学生生涯竟比我难过得多!

小学四年级,才多大的孩子!每天五点半,天还没亮便起床,肩背大书包,惺忪着双眼,两个便当,水壶,潮湿的球鞋,疲惫的步子

深夜十一时才离校,回家还有一百道算术题等着,做完之后已是困极,倒头便睡。第二天又是前一天的循环。

台湾小学老师对学生竟那样严厉么?学习时间长,学业繁重,再加上对老师体罚的恐惧,小小的三毛是如何承受的?母亲心疼她,总在她含泪吃早饭的时候劝她:忍耐几年,等长大了会是个有用的人,妈妈会送衣料给老师,请她不要打你这又是多么无奈的母爱啊!

我是在五年级时才正式有晚自习的,但不会上到十一点,大约九点多就放学了。

夏天,早上五点多天已大亮,中午加了午休时间,可以美美地睡上半小时,晚自习后和同村的小伙伴们结伴回家,一路欢声笑语,家长们轮流值班接到半路。冬天则比较难过,清早经常顶着星星和月亮就出门,听着鸡鸣狗吠声和小伙伴相互约叫着去上学。后来村里退学的越来越多,直到再没有相约的小伙伴,晚上我便借宿在了镇上的姑姑家。

既使上了初中,晚自习也不过十点,到初三最后冲刺阶段才晚一些,大概十一点吧!

我算是幸运的,家离得近,从我们村到镇上的学校,骑自行车用不了十五分钟,所以我一日三餐都是回家吃的。离家远的同学,吃住在学校,一周回家一次。学校食堂只供应开水和馒头,学生自己从家里带炒好的咸菜或面酱。我每隔一段日子也会兑换几斤馒头票在学校吃,因为喜欢和好朋友一起吃饭的氛围。把各自带来的酱菜瓶子放在课桌中间,大家脑袋凑在一起,边吃边评,想起来竟比现在的大餐更令人回味!

那时的乡村,对教育并不十分重视,老师们很少体罚学生,所以,我的学生时代竟体会不到三毛那样的痛苦与压抑。只是学校能考上高中或中专的也是不多的,大部分同学毕业后就接父母的班,回家种地去了。

从小便很有思想和文采的三毛,作文课上不按老师给的题目来,被老师批评没志气,要求重写。老师当然不会理解,她那般强烈地渴望长大,只是想逃离不堪重负和压抑的童年。她甚至在迷糊的梦中企盼第二天学校失火或老师摔断腿,只是梦中祈求的一切总不会成真,那种欲哭无泪的孤单和委屈,是我到了初二下半年才体会到的呀!

我们那时还没有双休,周六下午休半天,周日晚回校上自习。只有周六晚上才可以看会儿电视,却还常常停电。记得有一次又停电了,困极了的我对妈妈说:我先睡一会儿,等来电了你一定叫我起来看电视啊!妈妈笑着答应了。可是来电时她并没有喊我,因见我睡得香甜,心疼我睡眠不足。迷迷糊糊睡到半夜醒来了,我试着拉了下灯绳,看来电了,边埋怨妈妈不叫我边欣喜地拧开了电视。可是已经过了十一点,电视早就没节目啦!我因为期望落空,委屈地哭起来,妈妈安慰半天不成,终于冲我发了一通火,我才又挂着泪珠昏沉沉地睡去了。现在想来,真是可怜地很。

连日在严管下补习着,三毛终如老师与父母所愿考上了台湾最好的省女中。可见,学习是没有几个小孩子热爱的事情,但当你在重压之下,不得不去学,并且也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去学以后,你才会发现,原来成功离你那么近,居然只有一步之遥!

时光好像流逝地很慢,但日子却总有过去的时候,三毛总算是长大啦!二十岁的她,实现了小学四年级时写在作文中的梦想。她上了大学,有了朋友,同样还在日日夜夜地念书,甚而最喜欢接近数学般的逻辑课。此时的她,不再象小学时那样压抑,因为她爱上了学习。

长大后的三毛,终于走在了阳光下,她早已明白了,世上的生命,大半朝生暮死,我们一年又一年地活下去,只为了化蛹成蝶时那眩目的颜色

《蝴蝶》观后感 篇5

张国荣:禁色的蝴蝶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刚刚买到,只粗粗地翻了一半左右吧,感觉不错。如果不是荣迷的话,最好先把哥哥的电影和演唱会看一下,然后再看此书,才能体会到作者的用心。她运用了一些文艺理论来诠释哥哥的表演,看得出花了很大的心思,这本书和通常意义上的那些写LESLIE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这本书可以作为后人研究张国荣的一份重要的资料,从这个角度上说,此书意义非凡。不过,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如果你不是哥哥的FANS的话,这本书看起来会觉得有点晦涩,作者引经据典,里面有不少西方文艺理论的术语,本人上学的时候听过一点文艺理论的课,看那些分析理论依据的段落还是要很认真地读才能明白,所以这不是一本可以随便翻翻的,让你解闷的书,是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去看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买。对比那本,《张国荣的时光》,客观是够客观了,但感觉不够有深度,估计是作者的写作角度不同吧,各有各的特色。这两本书一起看,应该可以大致勾勒出一个相对完整的LESLIE~~书中的照片不少,跟文字很合,特别喜欢热情演唱会的那几张,真可以抵得上“风华绝代”这几个字。关于书的装帧,前面很多买过的朋友都抱怨封皮脱落,呵呵,说实话,开始我还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刚看了一下,封皮跟书确实是分开的,不过个人觉得,这应该是故意设计成这样的。封皮比书要短一厘米,个人挺喜欢这个设计的。书在正文之前前两页和最后两页是那种很薄的半透明的纸,每页上都有属于哥哥的独有的文字,比如这段:一个人再也不能拥有的时候,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个人觉得书的装帧设计,如果不考虑实用性的话,可以打9分了,如果你很认真地看了那张黑白的封二,就能明白了。如果你是真正喜欢哥哥,或者想认真地了解张国荣的表演艺术,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收藏……

《蝴蝶》观后感 篇6

今天读到一句话,“五岁的孩子,愿意为一只蝴蝶在田野里奔跑。七岁的蝴蝶,愿意为一只风筝在田野上奔跑。”这句话让我很触动,上了学的自己,渐渐地变懒了,不再会因为大自然或着是一些小工艺品兴奋很久了,甚至自己开心的条件也变得越来越高,不屑于从简单的事物中去发现快乐的影子,不屑于在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幸福的光芒。甚至对友情的标准也变高了,不会轻易地和陌生人交朋友,选择不再轻易相信一个人,和身边的朋友吵架的时候,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选择不牵不挂,一直宽容的选择原谅。

现在的自己,或许真的不会因为一只蝴蝶在田野上奔跑了。家长也会告诉自己,有时间出去浪费时间,不如在书桌前面学习,以后考一个特别好的大学,然后找一份特别好的工作。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春风得意马蹄轻,一日看尽长安花。”我们早晚有一天会成长为真正的大人,总会有一天会西服革履,或者是穿着正式的职业装。蝴蝶距离我们可能就越来越远了。我一直不知道怎样叫做成长,是理智多一点,还是忙碌多一点。知道为自己的目标努力放弃欣赏美景算不上是真正的成长吧,小时候喜欢的东西都被自己慢慢淡忘,其实也是一种无奈吧。

记得那个孤独的小王子曾经很悲伤地说,大人总是长大了就忘记了自己曾是小树苗,或许是我的想法比较独特,我总是害怕成长为那种只知道数字和忙正经事情的人,我想生活还是本真一点比较好。但是未来的事情谁又知道呢。下次遇到蝴蝶的时候,我想,我喜欢因为这只蝴蝶奔跑在田野上。

巴黎圣母院歌剧观后感范文


在《巴黎圣母院》中,世界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用他那引人入胜的生花妙笔讲述了这样一个发生在中世纪黑暗时代的悲剧性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巴黎圣母院歌剧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巴黎圣母院歌剧观后感范文1

歌剧《巴黎圣母院》以其震撼的舞台效果,绚烂多变的灯光和演员的实力演出赢得众多的好评,精彩的舞台剧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同时也被剧情深深地吸引,感同身受,仿佛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到演员的歌声里饰演的各个角色独特形象,这样精彩的歌剧自然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以下就以里面三个角色,不同的演唱风格,音色,旋律以及表演的角度来浅谈一下。

我想说的第一个角色是——孤儿加西莫多。饰演加西莫多的男演员自带了一把低沉哀切的声音,他扮演的加西莫多实在让我记忆深刻,悲惨的身世早就了加西莫多的形象在歌剧里就是受人怜悯的,他被父母遗弃,从小被主教收养长大,他独眼,容貌丑陋,还驼背,他自卑,长大之后只能在钟楼里谋得一份敲钟的工作,别人都只会嘲笑他,捉弄他,只有爱斯梅达拉愿意靠近他,不怕他的恐怖,歌剧里加西莫多唱的悲伤又苍凉的音乐《愚人教皇》和《danse mon esmeralda》,他卑微地爱着爱斯梅达拉,卑微地等待着爱斯梅达拉的回应,即使爱斯梅达拉不爱他,加西莫多的嗓音很沙哑低落,每唱一句歌词,都带着长长的尾音,旋律缓慢低沉,好像在心底里的不断的呼唤。

第二个角色是流浪的吉普赛女孩爱斯梅达拉,扮演爱斯梅达拉的女演员把这个角色风尘化了,给我的感觉,这个爱斯梅达拉更加是沦落了风尘遭受不幸的女子,和原著中,那个纯真善良,对爱情带着美好憧憬的,会带着小羊在街上跳舞的女孩子不太像,她扮演的是女郎而不是女孩,但是不可以否认的是,她的长相很美丽,她的声音也很美,是女中音,她的表演很风尘,但也是性感中带着一点的诱惑,所以导致了主教对她有所执念,爱斯梅达拉唱的《bohienne》音乐是凄凉,流浪,相对是比较轻快的,她和族人一起流浪到了巴黎,无家可归,所以她歌声里似乎还带着自由的风。

第三个角色是代表着封建势力的主教弗罗洛,他的出现,就立刻可以将空气凝滞了一般,他声音严肃无情,吐出来的一词一句都那么的冰冷,音色低沉,属于男低音,他是收养了加西莫多的人,他的本性可能还是善良的,可是爱斯梅达拉就好像是那个能诱惑人犯罪的苹果,于是他对着爱斯梅达拉只有强烈的占有,这个演员把主教的那种阴沉,冷酷,挣扎的感情都表演得淋漓尽致,他的歌声里的旋律也一样随着他内心的挣扎而高低不平,他应该是里面最黑暗的一个角色,每次他的出场都令人十分压抑。

就算没有看过原著《巴黎圣母院》,光是看这个歌剧就能够知道这肯定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昏暗的灯光,和一直都十分沉重的音乐,以及演员的脸上似乎始终都带着一种阴郁,这样极致的演技却把世界许多的人都打动了。

巴黎圣母院歌剧观后感范文2

当今著名的音乐剧大多是由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演艺公司包装而成的,因此这些剧目也带有了百老汇和西区特有的风格特征和运作方式。而《巴黎圣母院》却是一个例外,它是少数几部闻名世界却没有受到百老汇和西区影响的著名音乐剧。

《巴黎圣母院》诞生于法国巴黎,远离纽约和伦敦,先天就没有受到百老汇和西区的影响。而作品诞生[object Object]后,从包装到制作推销的整个过程,也全部是由法国公司全权包办的,而不像《悲惨世界》和《西贡小姐》那样在法国诞生,却由伦敦西区的公司来包装和运作。因而,《巴黎圣母院》中几乎没有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印记,观看过该剧的人也往往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

舞蹈角色与歌唱角色分离:

《巴黎圣母院》的一大特色是采用了舞蹈和歌唱相分离的形式,也就是跳舞的演员不唱歌,而歌唱的演员不跳舞。这与当今大多数音乐剧处理歌唱和舞蹈的做法不太相符。在音乐剧中,舞蹈和歌唱演员的角色分配会有侧重,但基本上没有绝对分开的情况,歌唱演员也会和舞蹈演员一起舞蹈,而舞蹈演员也会参与歌唱(更多是合唱),从而体现出歌舞一体的样式。而《巴黎圣母院》则是将两者完全的分离,整个剧目的歌曲全部由7位主要演员演唱,他们歌唱的时候不参与任何舞蹈,个个全情投入,就像聚光灯下的超级明星。舞蹈演员则完全不参与歌曲的演唱,在……等几个大场面的段落中,舞蹈几乎就是演出的全部。

将舞蹈与歌唱完全分离,可以让两者更加投入于自己的演出,将各自的表演发挥到极致。而不需要因为歌唱演员的缘故而降低舞蹈的难度,也不需要因为舞蹈演员的缘故而影响声音的质量。当歌唱演员用声音表达情感时,一旁的舞者就全情投入地用肢体表达复杂的感情纠葛。以爱斯米拉达一出场为例,当她演唱起的时候,在她身旁的舞者就跳起狂热欢快的舞蹈,这样的舞蹈比演唱更能表现她内心奔放的思想。而当菲比斯演唱一曲时,在他身旁的四位男性舞者只露着背影跳舞,让人感受到他黑暗的内心和痛苦的抉择。

在《巴黎圣母院》中,歌唱者用具象的歌词来表达情感,舞者用抽象的动作来表达情感,歌者和舞者在同一舞台上同时表达了内在和外在、具象和抽象。

在舞蹈动作上,编舞还给予舞者很大的自由度,有些段落明显带有自由发挥的成份。同时舞者在舞蹈时还运用了栏杆、棍棒等道具,体现出了写实和写意的双重效果。

流行化的演绎:

在演唱方法上,《巴黎圣母院》完全运用了流行唱法,没有融入一点美声唱法。而在演奏乐器上,《巴黎圣母院》也全部采用电声乐器,没有一件管弦乐器。这两者都表明了《巴黎圣母院》追求纯粹流行风格的姿态。而在其他大多数音乐剧中,多多少少都会融入美声唱法,在伴奏乐器上,也大多以管弦乐器为主,或者在其中加入一些摇滚电声乐器,很少见到纯流行乐器伴奏的情况。

独特的演唱安排:

在《巴黎圣母院》中特别偏重独唱,整场50段音乐中,绝大部分都是独唱,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首接一首,而较少有重唱。合唱只有结尾等少数几个地方才出现过,而且采用的是事先录制好的背景式合唱。由于没有现场演员的参与,因此即便听到合唱,也缺少了合唱的真实感。在大多数音乐剧中,为了更好地表现起伏的剧情和丰富的声音层次,一般会将独唱,重唱和合唱进行合理的安排,不会过份偏重于独唱,也不可能过份偏重于重唱或合唱。《巴黎圣母院》对独唱的偏好,会让人感到声音层次不够丰富,在形式上略显得单调了。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舞蹈角色和演唱角色的完全分离。 由于舞蹈角色不参与演唱,因此全剧的歌唱段落就全部落在了7位主要角色身上,这7个人在剧中全部聚在一起的时候就已经很少了,要一起重唱和合唱就更难了。好在剧中的每一首歌曲都非常好听,这也多少弥补了歌唱形式上的简单。

与众不同的音乐创作手法:

《巴黎圣母院》中的音乐共有50段。作曲者对于每一首歌曲都是独立成篇的,很少追求歌曲与歌曲之间共同的音乐材料。除了几首是完全反复之外,几乎首首都是全新的创作。因而你在音乐上很难找到歌曲与歌曲之间的联系,在欣赏时会有现场音乐会的感觉。如果在观赏时没有歌词提示,你闭上眼睛很容易感觉这是一张法国流行音乐的精选辑,而不是一部音乐剧。说的专业一点就是,《巴黎圣母院》没有采用大多数音乐剧采用的主题音乐素材变化发展的手法。

《巴黎圣母院》的这一做法与大多数音乐剧的创作手法不同。如今,绝大多数的音乐剧还是采用主题素材变化的手法:作曲者将几个主题音乐素材,在不同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中进行变化,使其贯穿在整个剧目中,让人感觉到有些音乐片段会时时萦绕在耳边。这一手法在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就非常明显,在《悲》剧中真正全新的音乐只占到了全剧音乐的三分之一,而全剧音乐就是根据这三分之一的音乐素材,将其进行变化和延伸而形成的。当耳边不时地听到自己熟悉的音乐主题,既感到亲切又加深了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印象。

在音乐剧的创作中,对立统一的原则是极为重要的,也就是既要有音乐的不断变化,又要有音乐的统一呼应。如果变化太多,会给人捉摸不定的感觉,如果统一太多,不免会让人有厌烦情绪。《巴黎圣母院》这样的创作手法,给人的感觉是变化有余,而相对缺乏统一。 当然也有这种可能:作曲者对自己的旋律写作非常有信心,可以保证每一首歌曲都优美动听,但如果让他运用主题素材变化的手法,反而影响了他对歌曲的自由创作,写得不自 由也不优美了。

不用伴奏用录音:

《巴黎圣母院》中没有使用现场伴奏,这也是很少见的。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中,基本上都是乐队现场伴奏。《巴黎圣母院》则是播放预先录制好的配乐。这一做法一开始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因为人们感到录音会显得死板而没有生气,类似于现在明星假唱的感觉。但事实证明,这并不影响实际的效果,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巴黎圣母院》的音乐全部是电声乐器演奏的,对于电声乐器而言,录音与现场演奏的差别并不大。而且在剧中也没有哪个地方需要音乐节奏上的松动,因此完全可以事先录制好,用一样的节奏数以万次的演奏。当然,最重要恐怕还是省钱,本来需要许多人的现场演奏,现在只要一盘录音带就解决了,作为一个长期演出的剧目,这样的方式可以省下一大笔费用。

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是采用了耳挂式麦克风,演员把麦克风挂在嘴边,暴露在观众面前,这种耳挂式麦克风常常用在劲歌狂舞的歌星身上。在绝大多数的音乐剧中,往往把麦克风藏在头发胡子等看不见的地方,俗称隐藏式麦克风,因为这样可以感觉更象演员,而不是歌星。《巴黎圣母院》的这一做法确实让许多人很吃惊。当演唱者每人一个耳挂式麦克风站在舞台上高声歌唱,配合着舞者的舞蹈和灯光,让人感觉就像是一场歌舞巨星的演唱会,很有视觉上的现场感,但相对而言,就缺少了一些戏剧的感觉。

高空特技尽显魅力:

剧中的高空特技也非常令人惊异。比如卡西莫多对着自己心爱的大钟倾吐内心爱慕之情的时候,三个大钟顿时从天而降,在每一个钟里面都有一个特技演员,他们扮演钟摆奋力地摇摆,撞击着大钟,发出震人心魄的声音。看着特技演员挂在大钟里面,作着各种各样的动作,配合着巨大的钟声,再加上卡西莫多热烈而近乎嘶吼的声音,绝对是一段感人至深的场面。还有爱斯米拉达被吊死的一幕,以及卡西莫多在临终前的四位舞者吊在钢丝上的演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多少归功于高空特技带来的震撼。这些动作的表演者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胜任的,他们中有许多是从运动员或杂技演员转行过来的,其中就有以舞蹈特技表演而名声大噪的七人团,著名电影导演鲁贝松曾经根据他们7人的高超特技表演拍成了电影《企业战士》,在欧洲青少年中产生了很大反响。

抽象的布景:

《巴黎圣母院》的布景是简单而有冲击力的。剧目一开场,呈现在观众面前是一堵由几十块泡沫拼板拼成的大墙,再加上几根大柱,就组成了巴黎圣母院,在灯光的映衬下,呈现出神秘幽暗的气氛。这样的设计显然只露出了巴黎圣母院一个很小的部分,让人不能马上看明白,却能给人更多的想象。像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大多数音乐剧,在道具上则更多强调仿真,让人一看就明白,与他们相比,《巴黎圣母院》在布景的设计上要显得抽象得多。

在长达3小时的演出里,这堵高大威武的大墙始终屹立在舞台上,由于舞台的高度和宽度完全被大墙占满,已经不便于在纵向的平面上布置太多的布景和道具,因而在整个剧目中,大墙的前面始终保留了一大片空地,以便演唱者和舞蹈者有充足的舞台来表演。这样的设计使得舞台上大多数的时候只有演员,而没有其他的布景和道具,给人以现场音乐会的效果。

与众不同的好剧目:

像这样一部与众不同的剧目,自然比较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同绝大多数著名的音乐剧一样,《巴黎圣母院》在诞生后遭受的指责也不少。比如《伦敦快报》评论说:几根丑陋的水泥柱子和一堵墙来代表美丽的巴黎圣母院,实在有失水准。《电讯日报》评论说音乐声音过于喧闹,而演员只注重嗓音而不注重表演,《泰姆士报》评论说歌曲的安排显得杂乱而没有层次等等。当然,赞扬和褒奖的评论要远远比批评的多得多。

《巴黎圣母院》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它追新求异的姿态,似乎也在向世人表明,这不是一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而是一部完全由法国人自己制造的音乐剧。

许多剧评家认为, 《巴黎圣母院》将引领当代音乐剧跨越80年代韦伯式音乐剧的影响,进而迈向表演艺术的新纪元。这个口气似乎太大了,不过,《巴黎圣母院》确实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好剧目,这话绝对不假,口气也一点不大。

巴黎圣母院歌剧观后感范文3

这个学期很开心能选到“音乐剧名作欣赏”这样一门很有艺术人文素养的通识课。一学期下来,大多数我们欣赏的是当之无愧的音乐剧大师韦伯的作品。但是学期中段的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与百老汇、西区的传统音乐剧相比,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确实显得有些“另类”。最扎眼的是歌唱演员嘴边挂着的麦克风,如此大型的制作,难道连几个“小蜜蜂”都舍不得买?还有就是不用现场乐队而用事先录制好的伴奏,这样的做法让人觉得也许失去了一些真实临场感。再听听音乐,多为短小的歌谣体,演员每唱完一段,都可以享受一下观众的掌声。不像先前的诸如《约瑟夫和他的神奇彩衣》,贯穿性的主题非常清晰,结构上也有些连续性和发展性的意思。

《巴黎圣母院》在基本音乐结构中纳入了大量其他因素,和人们熟悉的传统音乐剧从各方面都相去甚远。大致可以这样来总结:巨型卡拉OK演唱会+杂技表演。现场播放伴奏声带取代乐队,以简单象征性舞台取代繁琐的布景,舞者与歌者角色完全互相脱离,就连主角使用的耳挂式麦克风都怎么看怎么特立独群。摇滚乐演唱会,摇滚音乐剧,概念剧,哥特式情节剧,悲剧音乐剧——你怎么叫它都行。

“相当好听”是所有人对《巴黎圣母院》的第一印象——作为音乐剧的音乐,我认为它比韦伯的作品更琅琅上口,且具罕见的咄咄逼人的气势。哪怕只是试探性地听其中的一两首作品,基本上也会乖乖地买张票去把它从头到尾老老实实地看完。的确,它就是有这样的魅力,甚至在DVD版本中也能感受到类似于现场的宏大气势。

我在先前已经看过两遍这个版本的《巴黎圣母院》了。第一次是在初中的音乐课上,老师用了近一个月给我们播放观看,那时候更注重于故事情节本身,觉得卡西莫多这样一个外貌丑陋的敲钟人内心有一种很强大的感染力,最后他的一曲《舞吧,我的艾丝美拉达》也唱的让人如此心醉。

第二次是高三时候兴起从网上下载了DVD版本的在家里静静欣赏,由于已经有过一个大致的情节了解,这次更对其中的歌曲印象颇深。从网上了解到演出的总计50多首歌曲完全跳出美声唱法改用通俗唱腔,才发现原来音乐剧也可以像流行摇滚演唱会一样不在“曲高和寡”。《巴黎圣母院》完全运用了流行唱法,没有融入一点美声唱法,也全部采用电声乐器,没有一件管弦乐器。这两者都表明了《巴黎圣母院》追求纯粹流行风格的姿态。而在其他大多数音乐剧中,多多少少都会融入美声唱法,在伴奏乐器上,也大多以管弦乐器为主,或者在其中加入一些摇滚电声乐器,很少见到纯流行乐器伴奏的情况。

剧中最出名的唱段《美人》真的是惊人的好听,特别是情绪随着情节发展到那个时候,三个声线不尽相同的人也唱出了三种不同的心境,彼此交融再一起,带给听众无论听觉还是心灵的强大震撼。我把《美人》看作是一幅画,工整布局营造出的均衡美感足以比拟古典美术作品所能带给人的愉悦。三大男声势均力敌,三足鼎立,支撑起稳定的人声结构,在这个精致的结构当中,每个角色都呈现出了优雅的一面,甚至卡西莫多的粗嘎之下也有一丝浪漫,而腓比斯的华丽虽则轻浮,却不至于涣散。三道声线恰似三道浓重的色彩,卡西莫多是炽热的红,弗娄罗是阴郁的黑,腓比斯则是金光灿灿,交织形成无比饱满的质感,《美人》以其本身的美轮美奂证实了艾丝米拉达传奇般的美。三位主人公的最后一句都是毫无保留的供词:魔王啊,我只求一回,让我的手穿过她的长发;圣母啊,我只求这一次,让我亲手推开她花园的门扉;百合啊,我不是个忠实的男人,我要亲手采撷艾丝米拉达的爱之花……歌声中这三种爱慕逐渐变质,从跪倒在地的卡西莫多到挺拔站立的腓比斯,由最卑微的变成最轻狂的。无论从何种角度,《美人》都是剧中一颗最为完美圆润的珍珠。群众看似凌乱实际错落有致的走位显然经过精心的设计,随着歌曲的进行,舞台的重心从卡西莫多经过弗娄罗过渡至腓比斯,复杂、微妙而沉稳,最后在三位主人公的齐声合唱中,由群众表演缔造出的流动生机渐渐退淡至卡西莫多、弗娄罗与腓比斯的强烈情感背后。当弗娄罗突然单膝下跪,仿佛一道电流,又仿佛平地响起惊雷,所有的旁观者都是一记震颤,似乎是集体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

也就是因为初中音乐课的一点印象,记得看过的《巴黎圣母院有》和《猫》都很好看,这次还会选择上这门选修课,而没想到又一次重逢这部伟大的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第三次听,仍然不失第一次的震撼和第二次的感动,还着重观察了舞台的布景。《巴黎圣母院》的布景是简单而有冲击力的。剧目一开场,呈现在观众面前是一堵由几十块泡沫拼板拼成的大墙,再加上几根大柱,就组成了巴黎圣母院,在灯光的映衬下,呈现出神秘幽暗的气氛。这样的设计显然只露出了巴黎圣母院一个很小的部分,让人不能马上看明白,却能给人更多的想象。像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大多数音乐剧,在道具上则更多强调仿真,让人一看就明白,与他们相比,《巴黎圣母院》在布景的设计上要显得抽象得多。在长达三小时的演出里,这堵高大威武的大墙始终屹立在舞台上,由于舞台的高度和宽度完全被大墙占满,已经不便于在纵向的平面上布置太多的布景和道具,因而在整个剧目中,大墙的前面始终保留了一大片空地,以便演唱者和舞蹈者有充足的舞台来表演。这样的设计使得舞台上大多数的时候只有演员,而没有其他的布景和道具,给人以现场音乐会的效果。我还注意到,有时舞台地面上会有类似投影仪制作出的光影效果,就像阳光从大教堂的顶棚玻璃上穿过,洒落在地板上。这种昏暗的阳光的残影,不仅符合大教堂本身昏暗的氛围,更给舞台增添了一股神秘的色彩,使得有限的舞台表现出一种无限的深邃。

三次的观看,给我三次不同的感官和心灵的双重震撼。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虽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原著被演绎成许多版本,而这部音乐剧却得到人们最高评价的原因了吧。可以说不管你看过了多少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带给你的绝对会让你颠覆你对音乐剧的看法。在《巴黎圣母院》中,歌唱者用具象的歌词来表达情感,舞者用抽象的动作来表达情感,歌者和舞者在同一舞台上同时表达了内在和外在、具象和抽象。在舞蹈动作上,编舞还给予舞者很大的自由度,有些段落明显带有自由发挥的成份。同时舞者在舞蹈时还运用了栏杆、棍棒等道具,体现出了写实和写意的双重效果。

《巴黎圣母院》保留着一些最传统的戏剧元素,却同时拥有着跨越文化领域的巨大潜力。它本身是一个大杂烩,然而,无论是摇滚风格的音乐,杂技表演式的舞蹈,令人眼花缭乱的舞美造型,它们却产生于具有独特个性的意念的统一之中,正是借助这一高度概括性的统一,《巴黎圣母院》才能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有生命力的整体,并最终成为一件艺术珍品。 用电影大师爱森斯坦的话说: “能够把每一部分的表现手段都发挥到最大限度,同时又能够使整体的各个部分取得配合和平衡,而不让任何局部因素脱离开这一总的整体演出,脱离开这一总的结构统一。” 这是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最为难能可贵之处。

像这样一部与众不同的剧目,自然比较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同绝大多数著名的音乐剧一样,《巴黎圣母院》在诞生后遭受的指责也不少。比如《伦敦快报》评论说:几根丑陋的水泥柱子和一堵墙来代表美丽的巴黎圣母院,实在有失水准。《电讯日报》评论说音乐声音过于喧闹,而演员只注重嗓音而不注重表演,《泰姆士报》评论说歌曲的安排显得杂乱而没有层次等等。当然,赞扬和褒奖的评论要远远比批评的多得多。

《巴黎圣母院》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它追新求异的姿态,似乎也在向世人表明,这不是一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而是一部完全由法国人自己制造的音乐剧。

俗话说“事不过三”,但是我丝毫不觉得我与《巴黎圣母院》的“邂逅”会仅止于三次。每一次的重温都不断在心中注入新的精华,这就是伟大的作品的共同点。

深深沉浸在这样的一部音乐剧里:没有华丽的舞台,只有灰漆漆的石柱;没有色彩鲜艳的衣服,只有破衣烂衫与黑色教服;没有完美浪漫的爱情,只有现实的残酷。所以才能在这个粗俗的世界触动心底最细腻的感情。

巴黎圣母院歌剧观后感范文4

在音乐欣赏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我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被它的音乐与剧情所感动。这部音乐剧被称为当代罕见的旷世巨作,它是根据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改编而成。它讲述了道貌岸然内心阴暗的主教孚罗洛、丑陋无比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伽西莫多、年轻英俊但心灵丑恶的卫队长腓比斯与美丽善良的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之间的故事。

这部音乐剧气势宏大,场面开阔。它的舞蹈可以说是精妙绝伦。演员们跳的是高强度的现代舞,许多动作不经过艰苦训练根本不可能做成。比如《愚人庆典》那一段舞蹈,他们两人一组,分别站在滑栏两侧飞快地转着圈,然后一个人跑过来,滑栏快撞到他时,他侧身一倒,从滑栏底下穿过。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训练有素,没把握好时机,头或身子撞在上面,估计能有个二级伤残,被碾到的话,那更非同小可。还有双手倒立行走,两脚腾空甩的动作常人也难以做出。在腓比斯主唱的《心痛欲裂》那一段中,身后的伴舞动作有力、难度极高,原地后空翻的动作,简直能和体操运动员媲美。他们表现出腓比斯内心的极度焦躁和痛苦挣扎。

在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演唱的人和跳舞的人是分开的。演唱的人没有过多动作,而跳舞的人则用舞蹈帮助演唱的人表达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烘托气氛。比如上面提到的卫队长腓比斯同时爱上了两个女人时唱着《心痛欲裂》,身后有四位男舞蹈演员疯狂舞蹈,非常贴切地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挣扎和进退两难的矛盾心情。

至于歌唱演员的演唱,不论是卫队长腓比斯和未婚妻百合互相的对唱,或是腓比斯、孚罗洛与伽西莫多的三人合唱,还是爱斯美拉达与百合的合唱,都相当动听。而伽西莫多更是用他那种低沉、嘶哑、浑厚的独特嗓音唱出了对爱斯梅拉达真挚纯洁的感情,特别是最后一首曲子,感人极了。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他唱的《钟》。他唱出三只钟敲响时的不同含义,充满了爱怜,最后却孤独而悲哀地说:“这些永远是在为别人而敲”。总之,剧中每个演员唱的每一句歌词都仿佛是从内心发出,格外打动人心。

通过这次音乐课的欣赏活动,使我们从小就知道如何观赏音乐剧,从而提高了我们的音乐欣赏水平,真是太有意义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