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演讲稿 > 合理安排时间的演讲稿 > 导航 > 演讲艺术:如何合理分配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的演讲稿

演讲艺术:如何合理分配时间。

我们将计划付诸于行动中,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为了让自己的演讲更加得体,更加出色,我们事先就需要将想说的话整理成文稿,演讲稿的结尾也可以用感谢、展望、鼓舞等语句作结,使演讲能够自然结尾。你想找演讲稿模板吗?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演讲艺术:如何合理分配时间,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演讲者总是抱怨准备太仓促.事实上,只要进行合理分配,时间根本不是问题.
除了雕琢核心观点鲜明的文稿,制作形象生动的幻灯片和熟悉现场技术设备之外,更重要的是搞清以下几个概念并均衡分配时间:说什么-怎么说;练习-预演;物质准备-心理准备.
很多经理人都是在演讲结束时才开始大彻大悟:要是我处理那个问题时,稍稍多一点技巧就好了;要是能找到更多有说服力的数据来支持我的观点就好了.当然,演讲过后最追悔莫及就是:要是我有更多时间准备就好了.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完全于事无补.
事实上,对大多数经理人来说,有再多的时间准备演讲也还是不够.如果你熬了三个晚上来准备,讲完之后你会觉得应该熬五个晚上才行.
时间总显得不够用,部分原因是因为许多经理人在演讲上追求尽善尽美.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通常也就是指,你是否真正理解了练习和预演的不同),决定了你的演讲是平淡无奇,还是震撼人心.
也就是说,在如何利用时间上并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每个经理人千差万别,他们有各自的目标、演讲经验,对演讲内容和听众的把握能力各异,所采用的视听设备也不同,因此共同规律即使有也用处不大.专家认为,更好和更现实的做法是:合理利用你能挤出的每一分钟时间.
雕琢讲稿说什么
首先要撰写演讲文稿,然后制作图表或幻灯片来做补充.这好像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许多经理人却是先做幻灯片,然后再在上面编写句子.尽管有些人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颠倒顺序的容易造成演讲杂乱无章、主题涣散.
一旦开始写演讲稿,要留出充裕的时间对文稿进行编辑润色.专业的演讲稿撰写人建议在写第一稿时,要尽可能快,不要停下来去修改已写完的部分,或者去反复推敲措辞.这些工作留到以后来做.简练并生动的语言必须经过不断地修改才能出现,而不是在草稿阶段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编辑文稿时,要大刀阔斧敢于下手.研究演讲艺术的大卫登普西教授(david dempsey)说:能用三个观点突出主题,就不要用十个观点,这样反而不能给人留下任何印象.要不断地问自己,这是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是不是最好的例子?这是不是说明我的观点最有煽动力的表达方式?
如果你的结论或重要观点没有经过精心琢磨和反复修改,登普西认为:不管花多少时间去练习,不管你的演讲技巧有多么高超,都不能掩饰这个根本的缺陷.
卡内基顾问公司(dale carnegie associates)的课程总监大卫格林(david green)建议时间紧张的经理人记住:做好眼前事,胜过事后诸葛亮.尽管你希望自己的演讲稿和幻灯片出类拔萃,但是你不能在推敲词句上浪费过多时间,何况实际演讲的时候也许不会照本宣科.
格林认为: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准备好演讲的时间比他们自己认为的要早得多.他们需要安排更多的时间来排练和演习如何与听众互动.
核心观点贯始终
无论你采用何种方式来确定演讲稿的结构,你都可以通过列出重点段落或概念作为记忆触发点来节省时间,也就是要抓住要点,而不是逐字逐句地把整篇文章写出来.
曼德尔沟通有限公司的ceo史蒂夫曼德尔(steve mandel)认为,记忆触发点模式有助于演讲时的即兴发挥,而听众也喜欢听.我告诉那些演讲人,演讲时不要唱独角戏,要多用对话模式与听众进行沟通,就像两个人坐在厨房的桌子边聊天那样,这会令人感觉自然、放松,而且你还不用花很多心思去想说些什么.而独白式的演讲就是一个人对着幻灯片生硬地自言自语.
曼德尔说,在准备演讲的开始阶段,应该花更多时间去琢磨如何围绕核心观点来组织演讲内容.电梯式演讲是指核心观点始终贯穿整个演讲过程,就像电梯在每个楼层间运行一样.当然这得花费时间,但却是值得的,可以避免在遇到挫折时就投降,也可以避免在找到核心观点之前,在那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花太多时间.
勤加预演怎么说
某咨询公司的总裁玛里琳莫布利(marilynn mobley)建议在演讲稿还未定稿之前就开始预演,这样就可以尽早知道在哪些地方你可能会讲太长时间、哪些内容还需要调整.
莫布利在准备一个演讲时,是这样安排时间的:因为对话题和听众都很熟悉,她先用15%的时间调查听众的需求;50%的时间用来准备演讲---确定论点、收集论据、设定起承转合、制作幻灯片;20%的时间用来进行初步的预演,就当有听众在面前,练习如何停顿、如何结合幻灯片讲解,并熟悉设备,从而确定整个过程是否可行,时间拿捏是否合理;10%的时间是在初步预演后进一步修改演讲稿,包括编辑文字和调换某些幻灯片的顺序;剩下5%的时间用来进行最后的预演.
先想想你以前通常是怎么准备演讲的.也许你和大多数经理人一样,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练习,或在路上分秒必争,或在办公室里忙里偷闲.
专家认为,这种方式大有问题:花太多的时间去练习,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预演.预演意味着要站起来,用和真实演讲同样的手势、同样的眼神,配合视听设备控制演讲进程.
卡内基公司的格林认为,坐在飞机上或在办公室里回顾演讲稿或幻灯片是练习,不是预演.就像戏剧里的演员没有穿上戏服就没有入戏的感觉一样,非专业的演讲者不经过一到两次的全程预演,就不应该出现在听众面前.预演时最好还要选择一些人坐在台下,给演讲者一些反馈意见.
格林说:你不能只坐在房间里背诵演讲稿,必须去预演,模仿真实的演讲,这样才能达到预演的目的.把你的心思从演讲的内容转移到和听众的互动上去,这也是预演与练习的不同.我并不认为企业界人士都理解预演的价值.经理人往往在说什么上面花了太多精力,但对怎么说却重视不够

F132.cOM更多演讲稿小编推荐

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演讲稿


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九(10)李心如 滁州市第五中学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内容如下

作为学生,学习可以说是占用了我们大部分时间的活动,那么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呢?

答案是:要科学、全面,合理,高效的使用时间。时间安排是一个重要内容。每个学生能自主安排的时间是有限的,若时间安排得恰当,则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时间,增加时间的利用率,在同样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若时间安排不恰当,将会对自己的时间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还有可能损坏自己的身心健康。

科学安排时间本着"全面、合理、高效"的原则。

全面原则: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合理原则: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复习一会儿语文,就做几道算术题,然后再复习外语等。

高效原则: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把重要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稍后去做。

当然也可以把容易的放在前面做,以此来给大脑“热热身”,再去做重要的、困难的。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

一天中可供自己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学,中午,下午放学后,以及晚饭后。我们可以在这四段时间里充分统筹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鲁迅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是啊,我们都知道学习不是一日两日之事,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艰难苦奋斗的结果。而合理安排时间则是我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应当学会,合理,有效的掌控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演讲稿


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八年级的李好。今天的内容是——合理安排时间。

同学们,时间老人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谁也不多一分钟,谁也不少一秒钟,可是你有好好地利用它们,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吗?我们又应该如何合理安排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呢?下面我来给大家说一说我的建议:

1、保证睡眠,早睡早起

对少年儿童来说,养成按时睡觉,早睡早起的习惯,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精神参与到学习生活中,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睡眠时间必须保证8到10个小时,而且中午午休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更加有益。

2、按时到校,认真晨读。

早上是我们记忆力最强的时间,这时读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周一到周五,每天的晨读时间学校都有安排,你应该在这段时间里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读书。希望以后同学们早晨进教室后,都能自觉主动地马上拿起书去朗读。

3、全力投入课堂学习。

每一节课的45分钟,大家都要认真对待,因为听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成绩。看看你的周围,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我敢肯定他们都能做到认真听讲、善于思考,并能积极发言。那么,从今天开始,就请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堂课,我相信你一定会惊喜地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4、课余时间,劳逸结合。

在紧张的学习之后,我们也一定要抓紧时间放松大脑,适当休息。在学校,我们可以和同学聊聊天,望望远处的绿色植物,舒缓眼睛,也可以拿起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但一定要避免追逐打闹,因为追逐打闹会使大脑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状态,而这种状态会使上节课学习的东西很快被抹去,很快被忘掉。

同学们,我们还有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复习整理当天学习的内容,并预习新课。然后,可以去锻炼身体,或者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有一项非做不可的事,那就是阅读课外书籍。那些胡乱写完作业就觉得万事大吉的同学,他们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时间一去不复返,我希望大家能够为自己制定一张时间安排表,认真对待每一分钟,合理安排每一天,持之以恒,我相信,时间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你的生活一定会因此变得更加充实而美好!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演讲縞写作如何做到合情合理


演讲縞写作如何做到合情合理

口王子海

写作十分重视现场气氛感,所以大部分演讲稿需要充斥激情与活力。形象思维是演讲稿写作中显性的文本主题与现场氛围的外化,逻辑思维则是隐性的文本意蕴与演讲效果的内化,两者互为补充,这样演讲才能说理清晰、明确,表意深沉、强烈,吸引、打动、感染听众并使其付诸行动。于是,演讲稿写作实现了情与理的同步升华,达到了说服与感染的统一。

在演讲稿写作中如何为演讲增添色彩,使演讲达到完美——情与理的结合呢?下面我们通过解析中国著名民主人士、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的著名演讲稿《兽·人·鬼》来探讨这个问题。

兽·人·鬼

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日兽行,或超兽行。但既已认清了是兽行,似乎也就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和它费口舌了。甚至用人类的义愤和它生气,也是多余的。反正我们要记得,人兽势不两立的,而我们也深信,最后胜利必属于人!

胜利的道路自然是曲折的,不过有时也实在曲折得可笑。下面的寓言正代表着目前一部分人所走的道路。

村子附近发现了虎,孩子们凭着一股锐气,和虎搏斗了一场,结果遭牺牲了,于是成人之间便发生了这样一串分歧的议论:

——立即发动全村的人手去打虎。

——在打虎的方法没有布置周密时,劝孩子们暂勿离村,以免受害。

——已经劝阻过了,他们不听,死了活该。

——咱们自己赶紧别提打虎了,免得鼓励了孩子们去冒险。

——虎在深山中,你不惹它,它怎么会惹你?

——是呀!虎本无罪,祸是喊打虎的人闯的。

——虎是越打越凶的,谁愿意打谁打好了,反正我是不去的。

议论发展下去是没完的,而且有的离奇到不可想象。当然这里只限于人——善良的人的议论。至于那“为虎作伥”的鬼的想法,就不必去揣测了。但愿世上真没有鬼,然而我真担心。人既是这样的善良,万一有鬼,是多么容易受愚弄啊!

一、情的展开:形象的对象

作者的演讲稿中确立了三种形象:兽、人、鬼。 (1)兽:刽子手们的暴行,是毫无人情的兽行,甚至超过了兽行,是“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和它费口舌”。 (2)人:包括坚持正义的青年学生、爱国人士、一切维护正义的人们。 (3)鬼:为虎作伥者,暗指国民党反动派。

这三种形象的区分正是三种不同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分析,在充分的论述和对比中,形象逐渐清晰化。于是,演讲的目的在其中得以实现: (1)“兽”所进行的暴行是残酷的,是超出了人的本性所能做的,甚至比那些鬼可恶千倍,甚至已经不值得人去评判、审判它,这也是其称为“兽”的原因。(2)人之所以称为人,是因为他受到了来自“兽”和“鬼”的双重压迫,但还是坚持着理想和正义,为人类的幸福和自由抛头颅、撒热血。但是,人也是分层次的。(3)“鬼”虽然没有“兽”的行为残酷,但是,那些“兽”的暴行是这些“兽”所指使或是纵容的,所以, “鬼”也是与人为敌的,需要人们加以防备。虽然这几种形象都是以人为原型的,但是闻一多先生眼中呈现出来的却是三种形象,“兽”与“鬼”有着共同的相似点就是对于人的压迫和控制。虽然有些人表面上是与人站在一起的,但是他们对于兽与鬼行为的纵容已接近“鬼”的做法。这里,演讲稿从反面论述中衬托出了“兽”与“鬼”的真实面目,也把作者的意图——对于反动派暴行的批判表现得十分突出、鲜明。

二、理的展开:逻辑的层次

在这个寓言中,人的形象应该是正面的,因为有反面的鬼与兽存在。但是,人在闻一多先生眼中也分出了不同的层次: (1)持积极态度者:要求发动大家去打虎,其中也不乏经验丰富者,主张用心布置,以免造成年轻者更多的伤亡。(2)心存疑虑、出于爱心者:从爱护孩子的角度出发,主张不去打虎,以免给孩子发出错误的信号而引导他们去冒险,这样会造成更多的伤亡。 (3)自私者:主张不应该去打虎,只要不去打虎就能相安无事。老虎本不会来伤害人,是人先去招惹老虎才会出现伤亡的事故,要用妥协换来平安。从本质来讲,这些人与那些“兽”和“鬼”相比,全都是受压迫和迫害的人。但是,正是这种区分把人类的本性充分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种辩证的认识与区分人的本质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同一时空内的人物在心灵时空的不同表现成就了这种分析结果的出现:从人来讲,这是一种心灵时空上的区分,积极面对问题和困难的人有着高远的心胸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那些自私者则心胸狭窄,不愿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的这些做法恰恰是帮助那些“鬼”、“兽”不断来迫害、压榨人。几种具有共同点的人在这样的相似思维分析中本质全部显现,增强了整个演讲的思维深度,也为整篇演讲增色不少。

三、情与理的结合:升华的心灵

追求充分感染力、策动性的演讲,其最终目的是表达情感并形成鼓动性从而得到听众响应。演讲者通过一唱三叹与一波三折将情感的力量推向极点,并不断渲染、深化主题,甚至采取反面“进攻”的方式取得节奏、情感、氛围上的差异,为主题的进一步深化增加筹码。

同时,在演讲稿的写作中,可借助形象思维拓展思维心灵空间,因为过分拘束是无论如何不会使你所要表达的内容精彩、鲜明的。要把这种典型的形象加以展开,就需要取得演讲主体与观众两个层面的共鸣。

演讲稿虽然是靠形象思维来增强感染力、说服力、鼓动性的,但还是离不开基本的逻辑思维。在演讲稿的写作中,因果思维、过程思维、构成思维、程度思维的分析与综合是存在的,这是文章写作的基本思维形式,是提升文章感染力的基础。因为是最常用的思维形式,任何文章写作都少不了,我们只能在这个基础上来强调形象思维对于升华文章内在层次的作用。比如,文中对于

人的三种定性就成就了三种形象:“兽、人、鬼”。

这三种形象体现着演讲的时代性、目的性,特别是对于真、善、美终极目标的体现最为突出。寻求演讲内容的真实是演讲稿写作的必要条件,因为真实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闻一多先生最清楚这一点;追求“善”是这类演讲稿在道德上说服听众的基本要求,只有站在正确或是符合听众心理的立场上才能打动听众,实现鼓动性目的;“美”这个目标在这类演讲稿中体现得十分突出。一般情况下,文章的写作境界越高,越具有“美”的追求,越容易实现作者的意愿。听众同样希望在演讲者那里体会到作者创作高远、情感表现充分的心灵之美,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打动听众。闻一多先生的《兽·人·鬼》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

听众在这样经典的演讲中很容易受到兽、人、鬼三种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哲理的启发,更能够被闻一多先生严密、合理的逻辑论证所折服,情与理在这篇演讲稿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马正平。高等文体写作训练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张岩松,刘桂华,现代演讲学.青岛:青岛大学出版社,2005.

谢伦浩。演讲.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刘建祥。演说问题写作技巧与艺术.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李元授,邹昆山,演讲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李燕杰。演讲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林业明,演讲稿写作主体角色的调适.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4)。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

如何理解演讲的口语表达艺术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演讲词,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有文才,善于写出好的演讲词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即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比文才更为重要。如果演讲者讲话哼哼哈哈,拖泥带水,“这个”“那个”的一大串,那么,即令有超凡脱俗的智慧,有深刻广博的思想内容,也无漳于事。当今社会是开放的信息社会,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而且还要有出众的口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口才,往往是经过严格的口语训练培养出来的。演讲口才的训练,不仅要勤练、苦练,而且要巧练。要练习得法,摸清规律,掌握要领。朗诵和演戏是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综合运用的形式。
一、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
演讲的语言从口语表述角度看,必须做到发音正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准确、易懂,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一)发音正确、清晰、优美
以声音为主要物质手段的,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爽心,清这优美。为此,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研究,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状态。
要达到语言效果,一般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
1、字正腔圆
字正,是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音响亮,送音有力。读音要符合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的标准,严格避免地方音和误读。如将“鞋子”说成“孩子”,将“干涸”说成“干固”等。
2、分清词界
词分单音节和多音节。单音节词不会割裂分读,而多音节词则有可能割裂引起歧义。
3、讲究音韵配搭
汉语讲究声调,声调能产生抑扬急缓的变化,本身就富有音乐美。好的演讲,平仄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显得悦耳动听。
(二)词句流利、准确、易懂
听众通过演讲活动接受信息主要诉诸听觉作用。演讲者借助口语发出的信息,听众要立即能理解。口语与书面语之间有较明显的差距。有人说,书面语是最后被理解,而口语则需立即被听懂。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具有以下特点:
1、句式短小。演讲不宜使用过长的句子。
2、通俗易懂。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
3、不过多的做某些精确的列举,特别是过大的数字,常用约数。
4、较多地使用那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诸如“显而易见”“依我看来”等等,并且常常运用“但是”、“除了”等连接词,使讲话显得活泼、生动、有气势。当然,讲究表意朴实的口语化,绝不能像平常随便讲话那样任意增减音节,拖泥带水,吭吭巴巴,这样便损害了口语的健康美,破坏了语言的完整性。

如何使自己演讲具有艺术魅力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一、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

(一)发音正确、清晰、优美

一般来说,最佳语言是:

(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

(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越,铿锵有力,悦耳动听;

(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变化而变化;

(4)有传达力和浸彻力,即声音有一定的响度的力度,使在场听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

要达到最佳语言效果,一般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

1、字正腔圆

2、分清词界

3、讲究音韵配搭

汉语讲究声调,声调能产生抑扬急缓的变化,本身就富有音乐美。好的演讲,平仄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显得悦耳动听。

(二)词句流利、准确、易懂

1、句式短小。演讲不宜使用过长的句子。

2、通俗易懂。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

3、不过多的做某些精确的列举,特别是过大的数字,常用约数。

4、较多地使用那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诸如“显而易见”“依我看来”等等,并且常常运用“但是”、“除了”等连接词,使讲话显得活泼、生动、有气势。

(三)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思想感情,语气急骤,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尽弱中间强。

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切合思想内容,符合语言环境,考虑现场效果。语调贴切、自然正是演讲者思想感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

二、语调训练

1.顿挫

在口语表达中,停顿既是一种语言标志,也是一种修辞手段。它一般分为语法停顿、感情停顿和特殊停顿。

2、轻重

在演讲时,人们常常把某些词语讲得比一般词语重些或轻些,这样便能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

3、抑扬

4、缓急--弛缓结合

正常谈话,每分钟讲大约120-150个字。演讲的速率不能太快,一则听众难听懂,二则也使人产生怀疑,认为演讲者怯场。因为人们胆怯时往往语速较快。当然讲话也不能太慢。太慢就显得拉腔拖调,给人以愚笨、迟钝、缺少教养的感觉。演讲语速要做到快慢得体,缓急适度,快而不乱,慢而不拖,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张弛自然,错落有致。显示出语言的清晰度和节奏感,使演讲具有音乐美。

5、节奏--起伏结合

对艺术来说,节奏是各种不同要素的有秩序、有规律、有节拍的变化。

三、演讲语言的设计

(一)承上启下

演讲,尤其是赛事演讲,一般来说,选手都对演讲的开头、中间、结尾进行了全面完整的设计。不可能也不太好做过多的临场更改。但如果你能独辟蹊径,巧妙地承接上一位或前面几位选手的演讲话题,或是他们演讲中的观点、动作等进行引发,效果将非同凡响。这种临场性的引发会给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二)少说客套话

良好的开头语言要新鲜,忌套话、空话、老话、大话、假话、官话。

演讲的结尾应该感情充沛,语气铿锵,像美国作家约翰·沃尔夫说的:“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未尽时戛然而止。”给人以振奋,给人以无穷的思味与不尽的遐思。

(三)从缓、平、稳开始

演讲者应利用好语言的变化把基调定好,以引起听众良好的思维定向。一般来说,开始处要做到缓、平、稳。基调确定好之后,切忌保持平坦进行,应该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前后照应,变化无穷。

(四)起伏结合

“文似看山不喜平。”演讲者要适度地注意演讲的起伏张弛,变化有度。这主要是从语言、内容、情感几方面去体现,语调要高低升降,速度要急促徐缓,声音要宏大精细,音色要刚柔多变,情感要跌宕起伏。

(五)事例亲切可信

“事实胜于雄辩”,演讲中如果没有典型、生动、感人的事例做依据,再动听的语言也是苍白、空乏的。演讲中也可以举一些发生在身边的让人感到亲切可信的事例,它们具体、生动、实在、说服力强。可以说“下里巴人”,更易走入“寻常百姓家”。

演讲时,如何来控制时间?


对控制好演讲时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演讲中对时间的控制又不能只是盯着钟表的时间,而是应该事先排练,根据排练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控场时间。
对时间控制的总体要求
看看讲话内容各个部分的大致比例:开场白、主要内容、结论。一般情况下,主要内容应该占发言时间的75%。开场白是不是因为插进题外话而拖得太长?还要检查要点之间的相对比例。例如,自己是否用了一半时间来阐述第一个要点,这样做值得吗?
大部分演讲新手在实际演讲时语速过快,这样很多重要的地方就得不到澄清了。演讲排练越接近实际情况,对时间估计的误差越小。
用手表查看自己的演讲时间,但是不要死盯着手表的指针。把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记下来。手表指针的运动会给你一种压力,让你不太自然。比如,如果你觉得自己讲得太慢,在最后一分钟可能会把速度加快一倍,或者相反的情况,把自己的语速放慢,用使人昏昏欲睡的口吻把句子拖得很长。如果能够为每个部分的讲话定时会对演讲时间的控制帮助很大。
有经验的演讲者始终明白演讲的每个部分各占多长时间。即使演讲时间在总体上控制得非常好,他或她仍然希望再把时间分割得更加细致一些。明白时间的长短有助于随时进行调整,这是演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情况。
当你的排练工作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每次演讲花费的时间大致相等,就要在笔记上记下每个部分各自花费的时间。比如,你可以在开场白的笔记右下方标记2分钟,在第一个要点后记好5分钟,在第二个要点后记8分钟等。
合理分配演讲各个部分的时间可以帮助你从容调整内容。比如,你原计划用5分钟讲述第一个要点,听众的反应使你觉得自己得用8分钟才能使他们明白这个问题。于是你决定把第二个要点和第三个要点中的小故事省略掉以空出多用的3分钟。
有些人对时间的估计非常精确,不需要外在的提示。如果你不太善于估计时间(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这种能力),要坦然地把自己的手表摘下来放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或者请听众席上的同事到时候向你发出信号。但是要避免过于依赖钟表。

演讲技巧:如何理解演讲的口语表达艺术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演讲词,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有文才,善于写出好的演讲词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即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比文才更为重要。如果演讲者讲话哼哼哈哈,拖泥带水,“这个”“那个”的一大串,那么,即令有超凡脱俗的智慧,有深刻广博的思想内容,也无漳于事。当今社会是开放的信息社会,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而且还要有出众的口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口才,往往是经过严格的口语训练培养出来的。演讲口才的训练,不仅要勤练、苦练,而且要巧练。要练习得法,摸清规律,掌握要领。朗诵和演戏是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综合运用的形式。  
一、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
演讲的语言从口语表述角度看,必须做到发音正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准确、易懂,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一)发音正确、清晰、优美
以声音为主要物质手段的,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爽心,清这优美。为此,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研究,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状态。
一般来说,语言是:
(1)准确清晰,即吐字正确清楚,语气得当,节奏自然;
(2)清亮圆润,即声音宏亮清越,铿锵有力,悦耳动听;
(3)富于变化,即区分轻重缓急,随感情变化而变化;
(4)有传达力和浸彻力,即声音有一定的响度的力度,使在场听众都能听真切,听明白。
演讲语言常见的毛病有声音痉挛颤抖,飘忽不定;大声喊叫,音量过高;音节含糊,夹杂明显的气息声;声音忽高忽低,音响失度;朗诵腔调,生硬呆板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要达到语言效果,一般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
1、字正腔圆
字正,是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音响亮,送音有力。读音要符合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的标准,严格避免地方音和误读。如将“鞋子”说成“孩子”,将“干涸”说成“干固”等。读错、讲错字音,一方面直接影响听众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整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演讲者的声誉和威信,降低了听众对演讲者的信任感。
腔圆,即声音圆润清亮,婉转甜美,富有音乐美。要发音响亮。演讲时齐齿呼音节(i和i开头的韵母)与撮口呼音节(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发音时由于口腔开合小,共鸣腔不大,音发出来不亮。要尽量在备稿时换成开口呼音节(a或以a开头的韵母)与合口呼音节(o或以o开头的韵母)。如把“至”改为“到”,把“与”改为“和”。
2、分清词界
词分单音节和多音节。单音节词不会割裂分读,而多音节词则有可能割裂引起歧义。例如:“一米九个头的冯骥才伫立在空荡荡的山谷里。”这句话中的“一米九个头”本意是“一米九的个头”念时应为“一米九--个头”,如果词界划分不当,很容易弄成为“一米--九个头”,把“个头”(身材)一词割裂为“个”(量词)和“头”(名词)两个词,因而产生歧义。演讲者如出现这种错误,便会令人忍俊不禁。
3、讲究音韵配搭
汉语讲究声调,声调能产生抑扬急缓的变化,本身就富有音乐美。好的演讲,平仄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显得悦耳动听。
(1)双音节化。汉语中的一些单音节词表达意义复杂、深刻,如果能改成双音节就明白、通俗些。且双音节响亮明朗,有顿挫变化,易于表现语言的音乐美。
(2)注意押韵。如果在适当的地方,有意押韵,更能产生一种声音的回环美与和谐美,讲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似有散文诗的风韵。
(3)平仄相间。汉字一字一调,高低升降,起伏变化。做为平声字的阴平、阳平变化不大,比较稳,易听清楚;仄声字的上声、去声变化大,声音短促,音感强烈。二者要相间配合,使音节起伏变化。此外,恰当地运用象声词和叠声词,进行渲染烘托,也能收到声情并茂的功效。
(二)词句流利、准确、易懂
听众通过演讲活动接受信息主要诉诸听觉作用。演讲者借助口语发出的信息,听众要立即能理解。口语与书面语之间有较明显的差距。有人说,书面语是最后被理解,而口语则需立即被听懂。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具有以下特点:
1、句式短小。演讲不宜使用过长的句子。
2、通俗易懂。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
3、不过多的做某些精确的列举,特别是过大的数字,常用约数。
4、较多地使用那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诸如“显而易见”“依我看来”等等,并且常常运用“但是”、“除了”等连接词,使讲话显得活泼、生动、有气势。当然,讲究表意朴实的口语化,绝不能像平常随便讲话那样任意增减音节,拖泥带水,吭吭巴巴,这样便损害了口语的健康美,破坏了语言的完整性。
(三)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语调是口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它能很好地辅助语言表情达意。同样一句话,由于语调轻重、高低长短、急缓等的不同变化,在不同的语境里,一般来讲,表达坚定、果敢、豪迈、愤怒的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语气急骤,声音较重;表达幸福、温暖、体贴、欣慰的思想感情,语气舒缓,声音较轻;表示优雅、庄重、满足,语调前后尽弱中间强。只有这样,才能绘声绘色,传情达意。
语调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切合思想内容,符合语言环境,考虑现场效果。语调贴切、自然正是演讲者思想感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所以,演讲者恰当地运用语调,事先必须准确地掌握演讲内容和感情。  
二、口语表达技巧的训练
(一)语音训练
演讲者要想取得良好的发音效果,必须加强语音训练。“声乃气之源”,发音的基础之一是呼吸。响亮、动听的声音与科学的呼吸训练是分不开的。演讲者要善于掌握自己的发音器官,自觉地控制气息。一般来讲,采用胸膛式呼吸较好,这种呼吸是通过横隔膜的收缩和放松来进行的,气量大,能为发音提供充足的动力。平日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为正确地吐字发声打好基础。
吐字发音要做到音节正确、准确,完全符合普通话的发音标准。戏曲艺术所谓的“吐字归音”训练,其目的就在于美化音色,使字音纯正、清晰、响亮、圆润,富有表现力。它要求发音时咬准字头(即读准声母),吐清字腹(即读清韵头、韵腹)和收准字尾(即读准韵尾)。“吐字”时,发音力量集中于“字头”上,“归音”时要读准每个音节的韵尾,即要求“到位”。总之,发音时要正确把握每个音节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演讲者平日要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同时为了做到语句流畅,干净利落,出口成章,可根据自己的发音难点,选择一些绕口令和有一定难度的语言片断,进行快口训练,力求做到吐字准确、快速、流畅,快而不乱,语气连贯,不增减词句。
音量大小变化有利于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演讲者要学会准确地控制和把握音量大小的变化。在情感激荡的地方,意思重复之处,音量要大些,反之则要不些。音量大不变化要自然、流畅,要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同时,音量大小变化也要恰当、适度,不能大到声嘶力竟,也不能小得无法听清。此外,演讲者平时还要学会准确把握高音、中音、低音的运用规律,以便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高音具有高亢、明亮的特点,多用来表示惊疑、欢乐、赞叹等情感;中音比较丰富多采,多用业表示舒缓的感情;低音则比较低沉、宽厚,多用来表示沉郁、压抑悲哀之情。这些训练是通过朗诵进行。
附:发音优美的生理控制(摘自《演讲艺术全书》p378)
科学的发音取决于科学的运气,有些演讲者时间稍长点就底气不足,出现口干舌燥、声音嘶哑的现象,此时,只得把气量集中到喉头,使声带受压,变成喉音。
“气乃音之帅。”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科学地运用运气发音方法可以便声音更加甜美、清亮、持久、有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平时要加强训练,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其要领是:又目平视,全身放松,喉松鼻通,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式,胸部稍向前倾,小腹自然内收。
吸气方法是:扩展两肋,向上向外提起,感到感到腰带渐紧,后腰有撑开感。横隔膜下压腹部扩大胸腔体积,小腹内收,气贯“丹田”。用鼻吸气,做到快、缓、稳。
呼气方法是:控制两肋,使腹部有一种压力,将气均匀地往外吐,呼气时用嘴,做到匀、缓、稳。
(二)语调训练
语调包括停顿、重音、升降、快慢等要素。语调训练是口语表达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演讲者应在这方面加强训练。
1、顿挫
在口语表达中,停顿既是一种语言标志,也是一种修辞手段。它一般分为语法停顿、感情停顿和特殊停顿。
语法停顿既能满足演讲者自然换气润嗓的需要,也能使演讲的语句、段落层次分明。语法停顿一般用标点符号表示出来,按标点停顿,但有时在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词之间、较长的联合成份之间,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也可作适当停顿。这种停顿往往是为了强调某一观点或突出某一事物。
感情停顿是为表达复杂或微妙的心理感情。感情停顿常常以拖长音节发音,欲停不停或适当延长时间来表现,并且常常辅之以体态语言,使感情表达得更加自然清楚。
有时,为了加强某些特殊效果或应付演讲现场的某些特殊需要,演讲者常常采用特殊停顿。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前面所提到的英国政治家赖白斯在伦敦一次参事会上就劳动问题演讲时,中途突顿七十二秒的事例。这种根据表意需要面是设计的特殊停顿,可谓匠心独具,高人一筹,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仿效这种作法的还有一例:有次演讲比赛,一位女士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一道醒目的标题__论坚守岗位,便走下讲台,扬长而去。这时,全场听众哗然,焦急、气恼、猜测、议论,大家莫名究竟。大约过了三分光景,演讲者再次登台,诚挚而郑重地说:“同志们,如果我在演讲时离开是不能容忍的话,那么工作时间纪律松弛,玩忽职守,擅离生产岗位,难道不应该受到谴责吗?我的演讲完了。”这时,听众恍然大悟。评比结果,她以超常的演讲表演和精巧的构思赢得了一等奖。
一般来讲,在列举事例之前,略作停顿,能引起听众独立思考;在作出妙语惊人的回答之后,稍作停顿,可使人咀嚼回味;在讲出奇闻轶事和精彩见解之后,在听众赞叹之余,特意停顿,可加深听众印象,引起联想;在话题转移之际或会场气氛热烈之时,稍稍停顿,可加深听众记忆,给听众以领会抒情之机。同时,恰当的特殊停顿,也可以使演讲者本身赢得调整情绪的时机。
(详细内容参见《普通话朗读技巧》讲义)
2、轻重
在演讲时,人们常常把某些词语讲得比一般词语重些或轻些,这样便能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
若按声音强弱划分,重音可分为轻读型重音和重读型重音。
若按表现思想感情、内容重点或句子语法结构来划分,重音可分为感情重音、逻辑重音和语法重音。
(详细内容参见《普通话朗读技巧》讲义)
3、抑扬
语调大体可分为四种,即平直调、高升调、曲折调、降抑调。
(详细内容参见《普通话朗读技巧》讲义)
4、缓急——弛缓结合
语速的变化也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正常谈话,每分钟讲大约120-150个字。演讲的速率不能太快,一则听众难听懂,二则也使人产生怀疑,认为演讲者怯场。因为人们胆怯时往往语速较快。当然讲话也不能太慢。太慢就显得拉腔拖调,给人以愚笨、迟钝、缺少教养的感觉。初次上场的演讲者容易犯的错误是速度太快,像“放鞭炮式的噼里啪啦”,一个调子,一个速度。他们提醒自己“慢慢”后,又趋于慢得平坦,没有变化。演讲的速率不能总是“一崭齐”,要做到急缓有致。
演讲的速率一般可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
语速适合的内容适合的环境适合和心理情绪适合的句段适合的修辞手法
快速叙述事情的急剧变化;质问斥责,雄辩表态;刻画人物机智、活泼、热情的性格。欢快,紧急命令,行动迅速,热烈争执。急促,紧张,激动,惊惧,愤恨,欢畅,兴奋。不太重要的句段。排比,反问,反语,叠声。
中速一般性说明和叙述感情变化不大感情平静。平静,客观。一般句段。一般陈述。
慢速抒情,议论,叙述平静、庄重的事。幽静,庄重。安闲,宁静,沉重,沮丧,悲痛,哀悼。重要句段。比喻,引语,双关,对偶,拈连。
如:是啊,雕塑家奉献美,有了大卫,维纳斯;音乐家奉献美,有了《英雄交响曲》、《国际歌》;科学家奉献美,有了卫星,导弹,宇宙飞船;工人奉献美,有美的产品;农民奉献美,有美的食粮;教师奉献美,有造福于人类的满园桃李……而军人,军人也在奉献美,奉献美的生活,美的社会,更奉献个人的利益、生命和家庭。于是,军人的美便在牺牲中崇高无上,便在奉献中灿烂夺目!
军人与大山为伍、与蓝天做伴、与碧海相随;军人整齐、和谐;刚毅、威严;军人勇于牺牲和奉献。作为军人,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吴忠祥,美在军营,美是军人!
演讲语速要做到快慢得体,缓急适度,快而不乱,慢而不拖,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张弛自然,错落有致。这样,便能显示出语言的清晰度和节奏感,使演讲具有音乐美。长时间的快会“供过于求”,引起烦躁,听众不易全面了解内容,理解感情;太慢则“则过于求”,听众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提不起来。
5。节奏——起伏结合
对艺术来说,节奏是各种不同要素的有秩序、有规律、有节拍的变化。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一书中指出,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与生理的统一。它是内心生活(思想感情)的传达媒介。据此分析,演讲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结构的疏密松散,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以及演讲者的举止等要素的秩序、有规律、的节拍的组合,便形成了演讲的节奏。常见的演讲节奏有轻快型、持重型、平缓型、急促型、低抑型等。
节奏类型主要特点适应范围
轻快型轻松,欢快,活泼,语速较快欢迎词,祝酒词,贺词
持重型庄重,镇定,沉稳,凝重,语速较慢。理论报告,工作报告,开幕词,闭幕词
平缓型平稳自如,有张有弛,语速一般学术演讲,座谈讨论
急促型语势急骤,激昂慷慨,语速快紧急动员,反诘辩论
低抑型声音低沉,感情压抑,语速迟缓。悼词,纪念性演讲
三、演讲语言的设计
(一)承上启下
演讲,尤其是赛事演讲,一般来说,选手都对演讲的开头、中间、结尾进行了全面完整的设计。不可能也不太好做过多的临场更改。但如果你能独辟蹊径,巧妙地承接上一位或前面几位选手的演讲话题,或是他们演讲中的观点、动作等进行引发,效果将非同凡响。这种临场性的引发会给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下面举几则实例:
“刚才第八号选手已讲到国家税务工作人员的辛劳不被社会理解,我与他有同样的感觉。在这里,我愿与八号及全体参赛选手一起为我们神圣的税务工作,为税务工作者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人们的理解而欢呼!”
“时代在呼唤,社会在呼唤,历史在呼唤,人民在呼唤!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势在必行,非常重要性!这是前面几位朋友发出的共同心声。对啊!……”
“刚才有位先生在演讲中表演了一个双手合十,顶礼膜拜的动作,这让我想起了风行世界的佛教,想起了佛教的源远流长。……”
 (二)少说客套话
有此演讲者演讲时喜欢说客套话。如“本来不想讲,可刘主任偏要我讲,讲不好,请大家原谅!”有些人和尚念经,套话迭出:“在……领导下,在……号召下,在……帮助下,在……关怀下,红旗如海歌如潮。”这些话语没有文有采,没有情感。还有些人由于习惯,或由于紧张,或忘记讲稿,总是“这个,那个;那个,那个;嗯,啊,吧……”这些赘语听来令人心烦。
良好的开头语言要新鲜,忌套话、空话、老话、大话、假话、官话。
有位演讲者这样结尾:“我的演讲就要结束了,此时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耽误了了每个人五分钟,加起来就耽误了大家五百分钟。很对不起!”
演讲的结尾应该感情充沛,语气铿锵,像美国作家约翰·沃尔夫说的:“演讲在听众兴趣未尽时戛然而止。”给人以振奋,给人以无穷的思味与不尽的遐思。
(三)从缓、平、稳开始
高乐基地论述写作时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与的。”演讲也是这样,演讲者应利用好语言的变化把基调定好,以引起听众良好的思维定向
一般来说,开始处要做到缓、平、稳,如果开始太高,到后来感情的强烈处就会声嘶力竭;过低,以后再突出高音就显得不和谐。基调确定好之后,切忌保持平坦进行,应该有起有伏,有张有弛,前后照应,变化无穷。
例如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却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开始,闻一多先生不是慷慨激昂,而是把语调表达得很深沉、平静,似乎把一切愤慨都埋藏在心灵的深处,以一种“忍”的感觉,为后面的爆发“蓄力”。接下去感情奔泻而出,慷慨陈词,气吞山河。
(四)起伏结合
“文似看山不喜平。”演讲亦如此。据心理学家认为:人听讲话时的有意注意每间隔五至七分钟就会有所松弛。因此,演讲者要适度地注意演讲的起伏张弛,变化有度。这主要是从语言、内容、情感几方面去体现,语调要高低升降,速度要急促徐缓,声音要宏大精细,音色要刚柔多变,情感要跌宕起伏。
产生这种效果的方法是:事实与道理相交,议论与抒情互见,严肃与轻松共存,快捷与徐缓交叉。如罗斯福的一次演讲。(《演讲艺术全书》p237)
(五)事例亲切可信
“事实胜于雄辩”,演讲中如果没有典型、生动、感人的事例做依据,再动听的语言也是苍白、空乏的。
有些演讲者总是喜欢列举一些人人皆知的名人趣事。似乎觉得只有名人的言行才有说服力。当然,名人事迹有一定力度,能收到“效应”。但是如果千篇一律,听起来就会叫人索然无味。另外这些名人一般不在我们身边,时间久远,地域遥远。听众容易产生“身外之物”“可望而不可及”之感,并以此产生逆反心态。
因此,演讲中也可以举一些发生在身边的让人感到亲切可信的事例,它们具体、生动、实在、说服力强。可以说“下里巴人”,更易走入“寻常百姓家”。

以上精彩《演讲艺术: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内容由我们的范文资讯网演讲稿频道小编整理而成 ,如果以上内容对您还没法解决写作需求,可以继续浏览我们为您准备的“合理安排时间的演讲稿”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