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策划方案 > 公路建设演讲稿 > 导航 > 县“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实施建设

公路建设演讲稿

县“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实施建设。

有时,方案的制定比执行本身更为重要。我们想要做出一番成绩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制定好方案。制定方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清我们思路的过程。对于写工作方案您有什么看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县“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实施建设,带给大家。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十一五”期间,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借助国家加大公路建设投入,实施“五年千亿元”计划的难得机遇,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实现“村村通”目标,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多方筹资,加强管理,全面提升我县农村公路质量和等级,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改建计划、标准和资金来源
改建计划:改建农村公路479.2公里,年均100公里,工程造价为每公里34万元(每公里路基造价8.万元,每公里路肩造价3万元,每公里路面造价23万元)。
改建标准:改建农村公路路基宽标准宽度为7米,厚度为18厘米,要求用爱华林场黄粘沙垫层;路面标准宽度为3.5米,厚度为18厘米,要求混凝土结构;两侧路肩标准宽度为1.75米,要求用土方或粘沙夯实。
资金来源:国债资金每公里10万元;省金每公里7万元;县投资金每公里6万元;各乡镇自行解决资金每公里11万元。
三、保证措施
(一)建立健全路基储备制度,规范项目管理。
“十一五”期间,由各乡镇负责组织各村屯,对村屯道路路基土方工程按照标准先行改建。经申请,经县交通局验收合格后,立项备案,并年报县政府审批。
(二)建立多元投入机制,解决配套资金问题。
“十一五”期间,县政府设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将匹配部分按照不低于当年新增财政收入5%的标准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同时,按照工农产品 每吨2元的征收标准,加大农产品销售环节地方养路费征收力度;县政府对农村公路改建给予政策倾斜,免除环评、规划设计、土地、工商费、税金等一切相关税费。各乡村自行解决的每公里11万元缺口资金,可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投工投料的方式,对不出义务工的农户可实行以资代劳,出资额度小的可当年缴齐,多的可分二至三年缴齐;鼓励受益企业或回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事捐资助路,为捐资助路的企业或个人树碑立传,实行农村公路贯名制探索建立商品路、贷款责任路建设模式,吸纳信贷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不足部分可协调施工单位先行垫付,争取三年的事情一年完,一年的债务三年还。 
(三)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农村公路的监督管理
1、加强工程领导:农村公路建设实行 “三长”负责制,县长、乡长、村长一级对一级负责,县交通部门负责业务指导。
2、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坚持“四制”原则,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严格按照国家和有关项目建设管理的规定,属招标项目的必须根据招标标准,由县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组织进行招投标,招标工作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定具有三级以上公路施工资质、资信的企业参与建设,投标按每公里1万元缴纳保证金。
3、加强质量管理。一是落实建设质量责任制。全面落实设计、施工监理和业主责任制,做到分级管理,逐级负责。二是落实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技术规范和标准,坚决杜绝擅自降低工程建设标准的行为。三是落实三级质量监督体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管机制,县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每个标段派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做为监理,村派一名群众代表做为监督人员。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公路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抽查和检测。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自检体系,制定工程施工岗位责任制。四是落实质量责任人追究制度。对质量都督人实行立牌都督,便于沿线群众随时都督和举报。
4、强化工程验收。通村工程竣工后,由县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办公室按照《黑龙江省中小型公路项目竣工验收办法》组织验收,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和建设

项目等级。项目等级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对验收不合格的要给予罚款,并进行返工。对于质量优良的要给予奖励。
5、加强资金管理。必须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国家和省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并严格执行国家对农村公路补助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严禁截流、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项目资金。
(四)、坚持建养并重的原则,强化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
公路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养,按照省政府新出台的《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要求,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做到管养分离,市场有序,保障投入,专款专用,科学养护,有路必养,保障畅通的原则。”《办法》和《细则》中明确规定,县市征收的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原则上按总数的70-80%用于公路养护,由县级公路部门,根据路况编制年度计划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并下达计划。要求用于养护生产的转移支付资金,由县政府拨付交通主管部门管理使用。为此,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机遇,结合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制定科学的养路费征收计划,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在上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益,用好农村公路养护的转移支付资金,确保专款专用。要进一步深化养护体制改革,成立养护公司,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积极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确保路路畅通。
(五)建立领导组织,强化责任落实
为保证“十一五”期间我且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高标准完成,县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交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成立xxx县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办设在县交通局,负责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和技术指导。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乡长负总责,确定一名副职领导和一名具体工作人员,常年抓公路建设,并与其它工作脱勾。各行政村也要成立由村长负总责领导组织,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服务和监督。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各行政村必须无偿为施工单位提供工程用水、用电以及取土和原材料场地等。
(六)建立奖惩制度,调动各方公路建设工作积极性 
自2006年起,县政府将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同时每年度将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评比表彰,将评出1个先进乡镇,奖金3万元,评出2个先进村,奖金分别为1万元,对验收不合格的村2年内不列通村项目,三年后再议。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表现突出,为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F132.com延伸阅读

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活动方案


根据交通运输部要求,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今年是质量年活动的最后一年,为确保农村公路质量年活动取得预定的成效,根据2011年全省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在全省开展一次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回头看”活动,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农村公路质量“回头看”活动方案实施细则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做好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农村公路“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为我市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回头看”活动,总结2011年以来开展“质量年”活动取得的成效,在推广先进施工方法和管理经验的同时,查找差距,积极整改,弥补不足,迎头赶上。全面提高我市农村公路质量管理水平,为下一步的质量管理理清思路。确保既定的项目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每年上升一个百分点,三年内分别达到87%、88%和89%,主要质量指标(路基压实度、路面强度与厚度、混凝土强度)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的目标。
三、活动内容
(一)范围:2011—2011年以来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和渡改桥工程。
(二)参加单位和人员: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质量监督机构、各参建单位和人员,以及应聘参与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的人员。
(三)时间安排:从2011年5月20日开始至2011年8月10日结束。其中:2011年5月20日至6月15日为质量调查阶段,2011年5月16日至2011年7月5日为自查自纠阶段,2011年7月6日至2011年7月31日为整改提高阶段,2011年8月1日至2011年8月10日为汇总总结阶段。
四、职责分工
(一)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开展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回头看”活动,并制订活动方案实施细则,对各县(区)质量年“回头看”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各县(区)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对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于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予以督促整改,对各县区 “回头看”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对全市 “回头看”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二)各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本次“回头看”活动的实施主体,负责组织本县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回头看”活动。组织农村公路行业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有针对性地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参建单位(不少于总体参建单位的30%),对2011年以来的新建和改建工程进行实体质量调查,对好的经验与做法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拿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并组织有关单位切实整改到位。

×区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区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阿勒泰地区2005年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为加快我区农村公路建设,使我区的农村公路建设在管理、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更上一个新的台阶,经地委、行署研究决定,2005年为“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年”。为搞好这次活动,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地区一盘棋的思想,统筹兼顾,围绕完成17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为总目标,以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以线带面,促进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二、“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的中心任务“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要以加强管理为中心,以加快建设为主题,全面实施好“通达工程”、“通油工程”以及重点农村公路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三、“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地委、行署成立“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指导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的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各县(市)根据地委、行署的统一部署,按照建设年活动要求和标准,设立本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本县(市)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四、“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的主要目标1、确保今年底建设完成1000公里“通达工程”,700公里“通油工程”以及地区一农场、一牧场重点农村公路改造项目,使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50以上。2、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热潮。各县(市)政府和地区有关部门都要积极行动起来,要营造十分浓厚的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氛围,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地区一盘棋的思想,全力以赴支持和配合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顺利实施。各县(市)要广泛发动群众,全民积极参与,使广大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能积极参加义务投工投劳活动。通过各项有效措施,在全地区掀起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大搞农村公路建设的热潮。3、各县(市)及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把农村公路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作为2005年一项主要任务来抓。建立严格的领导责任机制,强力实行农村公路建设县(市)、乡、村三级联动,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并将此项工作与县乡及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奖罚挂起钩来。部门之间要积极协调配合,对公路建设中涉及的用地、拆迁等事项要无偿给予支持,合理进行解决。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发动群众,采用投资、投工、投劳,自愿捐款、捐物、捐料相结合,集中时间和人力,大打一场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热潮,以实际行动给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4、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机制。(1)各县(市)、各乡镇要分别明确一名领导分管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2)要建立健全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建养计划;(3)采取插标立界,分段承包养护和季节性养护相结合,确保公路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4)及时报送“一事一议”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料。5、落实质量责任制,实施政府监督;建立开工报告审批制度,变更审批制度,分部、单位工程报验制度,工程社会监理制度,质量追究责任制。6、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专题片、专题栏目等各种形式,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年宣传力度,营造全体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的农村公路建设良好的实施氛围。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给老百姓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及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整体推动作用,进行广泛宣传报道。三、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3月初—4月10日),为成立组织、宣传发动阶段:各县(市)都要认真组织学习“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根据“活动”的中心任务,成立相应组织,明确责任,并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建设计划,并报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备案。地区交通局及各县(市)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把“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变成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自觉行动,为“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营造良好氛围。第二阶段(4月10日~9月底),为落实阶段:1、认真落实地委、行署关于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精神,抓紧做好前期工作,积极创造建设条件。各县(市)对列入2005年建设计划方案的项目,要早计划、早安排,在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中,要积极配合交通公路部门做好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承担如公路用地、路基取料、房屋拆迁、三杆迁移、小桥涵配套等,并责成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各县(市)要积极发动群众采取捐资、投工、投劳等多种形式新、改建农村公路,落实行政村“一事一议”政策,认真做好“一事一议”;作好农村公路建设的统计工作,按月及时上报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地区交通局要严格执行程序,规范农村公路招投标管理。农村公路招投标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招投标法》和有关公×区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区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路建设程序,规范操作,增强工作的透明度。3、严格合同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针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分散、涉及面广,执行层面经验不多的特点,地、县交通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严格按合同要求,加大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要将国省道干线公路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逐步延伸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积极推行规范化管理、机械化施工。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要采取坚决措施,该整改的必须整改,该返工的必须返工,确保工程质量。4、各县(市)要出台一系列更优惠的政策,为施工创造更宽松的建设环境。5、地区交通局要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工作,指导各县(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有序进行,并每两个月开展一次质量、进度评比活动,实施奖惩制度,以督促各县(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6、充实和加强公路建设技术力量,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目前,全地区公路建设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对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各县(市)政府和地、县交通部门要在技术管理上加强合作,及时补充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地区交通局将全力以赴加强公路建设技术指导。通过全地区上下共同努力,集中力量打好这场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7、增强环保意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短、小、散,大多穿越农田及草场,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对环境造成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环境保护,实行农村公路建设与环保工作并举,严格落实环保工作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施工路段不允许随意在道路两旁取土,对集中取土地段要及时进行复垦,减少环境破坏。要加强文明施工,做好施工便道养护,确保过往车辆安全通行。8、建养并重,发挥农村公路的长期效益。农村公路建成后,养护管理问题将十分突出。按照公路分级管理和事权划分,农村公路养护职责在县乡。要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认真贯彻落实《公路法》,坚持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有效形式。要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维护路产路权,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农村公路的长期稳步发展。9、加强廉政建设,为农村公路健康发展提供保证。要继续推行廉政责任制,认真落实廉政合同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工程建设《廉政档案》,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投标、设计变更、资金使用、物资采购等关键环节,继续严格执行自治区交通系统严明纪律《八条禁令》。在工程建设中,做到廉政监督提前介入,全过程跟踪管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第三阶段(10月处—10月底),为检查整改阶段:地委、行署将对各县(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以及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落实情况进行大检查,依据阿勒泰地区农村公路检查评分办法的标准进行打分。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执行。第四阶段(11月初~12月底),为总结评比阶段:1、地委、行署组织有关人员对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检查,总结经验,找出差距。2、召开地区农村公路工作会议,对检查评比中获得前三名县(市)进行表彰奖励,对评比后两名的县(市)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积极性高、成绩突出的县(市),在次年的公路建设项目中,将优先予以实施。阿勒泰地区交通局2005年1月22日
×区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活动方案实施细则


根据交通运输部要求,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今年是质量年活动的最后一年,为确保农村公路质量年活动取得预定的成效,根据2011年全省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在全省开展一次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回头看”活动,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农村公路质量“回头看”活动方案实施细则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做好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农村公路“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为我市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回头看”活动,总结2011年以来开展“质量年”活动取得的成效,在推广先进施工方法和管理经验的同时,查找差距,积极整改,弥补不足,迎头赶上。全面提高我市农村公路质量管理水平,为下一步的质量管理理清思路。确保既定的项目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每年上升一个百分点,三年内分别达到87%、88%和89%,主要质量指标(路基压实度、路面强度与厚度、混凝土强度)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的目标。
三、活动内容
(一)范围:2011—2011年以来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和渡改桥工程。
(二)参加单位和人员: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质量监督机构、各参建单位和人员,以及应聘参与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的人员。
(三)时间安排:从2011年5月20日开始至2011年8月10日结束。其中:2011年5月20日至6月15日为质量调查阶段,2011年5月16日至2011年7月5日为自查自纠阶段,2011年7月6日至2011年7月31日为整改提高阶段,2011年8月1日至2011年8月10日为汇总总结阶段。
四、职责分工
(一)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开展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回头看”活动,并制订活动方案实施细则,对各县(区)质量年“回头看”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各县(区)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对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于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予以督促整改,对各县区 “回头看”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对全市 “回头看”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二)各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本次“回头看”活动的实施主体,负责组织本县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回头看”活动。组织农村公路行业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有针对性地选择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参建单位(不少于总体参建单位的30%),对2011年以来的新建和改建工程进行实体质量调查,对好的经验与做法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拿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并组织有关单位切实整改到位。
(三)各级建设管理单位要根据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安排,对落实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细化质量管理责任和工作目标等方面进行总结,并督促和汇总相关施工、设计、监理单位的“质量年”总结。施工单位从严格履行合同,加强施工质量,做好技术交底,加强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控制方面做出总结;监理单位根据建设单位安排,从履行监理职责,加强监理抽检,督促施工单位建立独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方面进行总结;设计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安排,从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设计质量,根据农村公路建设实际情况,体现节约、环保、安全、实用设计原则方面做出总结。
五、各阶段活动安排
(一)质量调查阶段
1、各县区对本辖区内2011年以来修建的工程进行全面的调查,包括路面病害情况(如裂缝和坑槽)、路基及附属设施情况(如路肩培护和排水设施、交通标志等)、桥梁病害情况(附表1-7),认真填写汇总后,写出县区质量调查总结,于6月15日前以县为单位上报市交通运输局。
2、市交通运输局将在6月15日至6月30日对各县区质量调查情况进行抽查、总结,并于7月1日前将汇总表(表7)及质量调查阶段总结材料上报省厅。

市农村公路建设成就集中宣传方案


市农村公路建设成就集中宣传方案

为深入贯彻交通部《关于近期集中开展对农村公路建设成就宣传的紧急通知》及省农村办《关于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成就宣传的紧急通知》,充分展示农村公路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确保宣传成效,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本次宣传活动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按照交通部及省厅通知精神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展示农村公路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特别是近几年农村公路的建设成就及“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远景,要达到人人了解农村公路建设的意义和目标,形成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高潮目的。
二、组织机构
对于此次宣传活动,各单位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一是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农村办《关于开展农村公路建设成就宣传的紧急通知》精神;三是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市局已组织成立了“**市农村公路建设成就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员:-------;办公室设在地道处。[本文转载自网-]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机构设置、人员及活动开展情况及时上报到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宣传内容
农村公路建设的成就以及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农村公路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设想以及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为本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具体措施、手段和方法。每个县(市)、区要选择5个成效显著的行政村和3个事迹突出的个人进行集中宣传,同时要将事迹材料上报到宣传小组办公室。
四、宣传时间:2月17日至2月28日为集中宣传阶段。
五、宣传方式
1、在**市交通网上开辟农村公路建设成就宣传专栏。
2、在电视台举办农村公路建设成就专访节目。
3、在电台设立“真情筑路人”专题节目,宣传农村公路建设的典型人物的事迹。
4、设立农村公路建设咨询热线。
5、在人口密度大或人口流动量大的地方悬挂宣传标语或设置展板等。
6、编排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
7、通过各种报刊宣传农村公路建设成就或典型事迹。
8、举办**市农村公路建设成就摄影展。
六、宣传要求:
在本单位开展好此次活动的同时市局领导小组将对各县(市)、区宣传活动进行检查、督导;各县(市)、区在开展好本单位活动的同时,要对各乡镇村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务求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个宣传农村公路建设的高潮。
此次宣传活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引起高度重视,保证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支持,确保宣传成效,并将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三年来惠及的行政村数、人口、增加收入的情况及所要宣传的典型事迹准备好材料,于2月24日前上报宣传小组办公室。

县“十一五”公路发展规划


县“十一五”公路发展规划

公路建设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十五”期间的艰苦努力,全县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初步改变了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状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十一五”是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起步阶段,继续加快我县公路建设是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
一、“十五”公路建设回顾
“十五”期间,在上级有关政策的引导下,我县通过积极争取自治区、自治州,并加大地方政府投入,加快了县乡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国省道干线公路改扩建,全县公路能力大大增强,公路通行条件极大改善,初步扭转了公路交通交通运输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
至2005年,全县共有12个乡镇58个行政村有5个乡镇19个行政村同油路,通车里程1261.4公里。其中:国道566.378公里,省道188.168公里,县道113.705公里,乡道246.16公里,专用道路147公里。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0.62公里,三级公路708.546公里,四级公路361公里,等外公路127.245公里。与“九五”末相比,通车里程增加100余公里,路网连通度和公路技术等级低、路网路面铺装相对较大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综合公路网不完善,总量不足。县城至各乡镇场及我县周边主要城市的公路骨架尚未完全形成,公路网处于间断状,其功能和效益难以发挥,特别是山区的对外交通不畅,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二是公路网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不协调。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是我县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支撑巴音布鲁克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交通通道尚未建成,游客在途时间长、舒适程度低、体力消耗大,旅游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三是公路等级较低,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总量较少,四级及四级以下公路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28%,通行条件差、通过能力低;四是公路管理和养护相对滞后。目前,县乡道路建设里程不断增加,但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到公路使用寿命。
二、“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和利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继续保持较高的建设速度;县乡道路建设必须符合经济发展战略及布局要求,要与自治州公路网布局衔接,完善本县公路网;正确处理公路建养并重的关系,提高投资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县公路通乡率和硬化率达到100%,通村率和通村硬化率达到80%,农村公路网络骨架基本形成,建立县城与重点乡镇相连的三级以上公路为主的畅通公路网;基本实现乡镇客运站标准化建设。
(三)面临形势:交通部已明确提出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规划:“抓紧做好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五年千亿元规划”的前期准备。力争到2010西部地区90%以上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同时,继续实施“通达”工程,力争到2010年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自治州也提出从2005年至2010年实现交通发展四大宏伟目标:“一是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建设400公里左右的通达公路;二是90%以上的乡(镇)通沥青路;三是60%以上的行政村通沥青路;四是基本实现乡镇客运站标准化建设”。可以说,农村公路在今后5年面临着良好的形势,大力兴建农村公路已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机遇难得,我们必须抓好机遇,全面完成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三、“十一五”公路建设的重点
根据自治州公路发展计划和和静县经济发展战略及布局,“十一五”公路建设以 县乡公路建设为重点,大力支持国省道公路改扩建。县乡公路是农村的主要交通线路,要坚持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与当地小城镇建设、资源利用以及山、水、田、林综合治理相结合,重点抓好通往经济中心、交通中心、连接国省道干线公路的“出口路”建设;抓好农业、生态、矿山、旅游等资源开发和贫困乡村联片开发的“经济路”建设;抓好不通油路的乡镇和行政村、自然村的“公路”建设;加大客运站点建设力度,基本实现乡镇客运站标准化建设。
1、通达工程
目前,全县12个乡镇中未通油路的乡镇有克尔古提乡、巴音郭楞乡、额勒再特乌鲁乡、巩乃斯沟乡、协比乃尔布呼乡,阿拉沟乡和巴音乌鲁乡,其中巴音郭楞乡距217国道2.7公里,额勒再特乌鲁乡距321省道1.5公里,巩乃斯沟乡距218国道1.5公里,“十一五”期间国省改造以后,通乡油路目标即可实现。克尔古提乡和协比乃尔布呼乡、阿拉沟乡通乡、巴音乌鲁乡是十一五期间通达重点工程。预计完成95公里的四级油路新建工程。
全县共有58行政村,至目前通油路的村仅有19个,在“十一五”期间,将加大工作力度,按照上级交通部、交通厅政策,力争实现村村通,有条件的尽量采取一切办法铺油,对于里程长,经济社会影响力较大的行政村列入通达工程,完成砂石路面的改造。预计完成823公里的四级油路和砂石路新建工程。
2、通畅工程
针对目前已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以及需要改建的专用公路、资源公路,下大力气争取资金,进行改造升级。预计完成128.6公里的三级和四级公路改建任务。
3、重要的村

与村之间的道路
根据目前的发展来看,重要的村与村之间的道路道路已不能适应发展需求,严重制约着各乡镇和重要的村与村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大新建力度,将重要的村与村之间进行连接,预计新建600公里的四级油路或砂石路,以形成功能完善的农村公路网。
4、贫困村和较少民族村公路建设
加强贫困村和较少民族村公路调查工作,切实摸清这些村的公路现状,在“十一五”期间有限安排建设项目,我县共有6个自治区级贫困村,需新建195公里的四级油路和砂石公路,以解决贫困村和较少民族村同公路的问题。
5、客运站点建设
目前,全县12个乡镇有巴音布鲁克区、巴润哈尔莫墩镇、哈尔莫墩镇、和静镇、乃门莫墩乡、协比乃尔布呼乡、巴音郭楞乡、额勒再特乌鲁乡、巴音乌鲁乡、巩乃斯沟乡10个乡镇已建立客运站点,其中巴润哈尔莫墩镇、哈尔莫墩镇、和静镇、巴音布鲁克区4个乡镇可在2005年实现乡镇客运站标准化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可实现巴仑台镇、巴音乌鲁乡、乃门莫墩乡、协比乃尔布呼乡、巴音郭楞乡5个乡客运站标准化建设目标。克尔古提乡、阿拉沟乡、额勒再特乌鲁乡、3个乡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常住人口较少,暂不列入“十一五”建设计划。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渠道
"十一五"末期,建设农村公路1766公里,其中:通乡通达公路92公里,通村通达公路824公里,通乡通畅公路30公里,通村通畅公路110公里,重要的村与村之间的公路600公里,专用公路110公里,实现通乡公路等级化,通村全部实现通沥青或砂石路的目标,基本解决我县农村公路网三低(路网连通度低、公路技术等级低、路网路面铺装率低)问题。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 2903.3公里,公路网密度为7.85公里/百平方公里,较2005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公路发展逐步适应全县工业化建设和城镇、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我县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十一五"期间,预计投资金额达38688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5000万元,乡镇自筹13688万元。
五、实现规划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1、继续将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继续把公路建设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条件。继续将公路建设项目优先考虑,把公路建设项目作为基础设施优先发展。
2、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适度超前的原则,结合州交通局公路发展规划,努力适应本地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3、加强领导,广泛发动,广辟渠道,筹措资金,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在通乡工程建设中把巴音布鲁克区作为重点,连续使用力量,以把握其主动权;在通村工程建设中把里程长,难度大,行政村经济实力弱,村班子战斗力差作为重点,加大动员、协调和支持力度,使其不拖整个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的后腿。
4、研究出台针对我县公路建设的支持政策。包括继续加大经济欠发达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扶持力度,增加规划总量。

平安公路建设方案


闻合高速路政中队"平安公路"建设方案

为全面提升闻合高速公路路政中队整体服务水平,努力营造畅通、安全、舒适、美观的公路行车条件,根据晋高管执监发【2013】245号文件要求,闻合高速路政中队决定在闻合高速全线范围内开展"平安公路"建设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和构建社会主义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精神,以落实《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为重点,着力构建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公路安全联防联护格局,通过开展"平安公路"建设活动,不断强化公路安全保护和路域综合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畅通、安全、舒适和美观的公路交通环境。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落实好"平安公路"建设活动,闻合高速路政中队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柴海江

副组长:段晓东 王慧军 王晓聪(常务)

姚 宣 杨 宇

成 员:刘 泽 冯 鹏 许 宁 柴 荣

薛乔中 张 童 李燕军 张晓伟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路政中队办公室,负责"平安公路"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等方面工作。

三、活动内容

(一)组织开展路域综合整治工作

针对在公路安全保护区内违法修建建筑物、地面构筑物,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销售站点,设置广告牌、宣传牌,从事采矿、采砂、采石、取土、抽取地下水、爆破作业,以及占道乱堆乱放、摆摊设点等"违法搭建"、"违法采挖"、"违法堆放"、"违法占道经营"四类影响公路完好、安全、畅通的行为,依法深入进行专项治理,促进公路与周边城镇和路域环境的和谐融合。

(二)加强全线公路桥梁安全管护工作

对闻合高速公路全线桥梁的安全管护工作,()路政中队要加强管控力量,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控措施,大桥及特大桥试行24小时监测和管控制度,明确责任,严密管护,确保万无一失。

(三)建立公路安全联防联护队伍

落实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就建立专、兼职联防联护队伍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具体和落实方案,切实加强重要路段、重点部位安全保护工作。

(四)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两打"专项行动

一是打击盗窃、破坏公路标志、高速公路隔离栅等公路交通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二是打击冲闯治超站和收费站、恶意超限超载运输、"车托"带车逃避检查以及偷逃车辆通行费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和动员部署阶段

2013年4月起,闻合高速路政中队制定专项活动方案并进行动员部署。全体队员要对闻合高速公路全线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摸底,并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方法、步骤和措施,落实工作责任。

(二)组织实施阶段

2013年7月起,根据实施方案要求,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同步实施、分步完成"的原则认真开展"平安公路"建设活动。

(三)总结推广阶段

2014年1月起,闻合高速路政中队要在自查和整改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推广经验,研究巩固措施和方案,建立健全公路安全联防联护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做好信息报送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创建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平安公路"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做好相关数据统计、动态汇总等工作,及时发布工作信息,做好信息交流和总结工作。

(二)加强监督,促进工作落实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平安公路"建设活动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明确落实到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和指导,切实保障工作的落实。

(三)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创建成果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创建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

闻合高速路政中队

二O一三年五月十日

十一五公路养护规划


“十五”期间,**局的公路养护工作按照省局提出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三年大变样”的目标要求,至2003年底较好地完成了这一奋斗目标,2004年我们在巩固完善“三年大变样”的基础上,按照省、市公路养护目标集中力量先后对***国道、***国道、***、***省道实施了“**养护工程”,路容路貌明显改观,道路通行能力迅速提升。但工作中仍存在着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缓慢、养护生产需求与投入矛盾、养护质量低、手段原始、重建轻养等问题。
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车流量的迅速增加,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我们的公路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下一步的是:
一、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
在“十五”期间,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养护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双向选择,对***国道进行养护承包,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养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对公路养护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们打算继续推进公路养护承包。总结wmxz.cn国道改革的成功经验,推及其它公路站、小修工程、专项工程。在确保质量、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实行承包、招投标管理,通过招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将有更大范围和领域向养护队伍敞开市场,我们将通过实行县内小修工程竞标承包或对外承揽小型工程的方式锻炼自己的队伍,增强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行公路养护资质认证,为“十一五”公路养护工作全面走向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二、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在“十一五”的五年内,我们将逐步调整养护职工队伍,吸收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人材充实到养护大军中,实现养护职工由年老体弱、知识缺乏到年青化、知识化的转变。并且加强对职工的业务知识、劳动技能、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逐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逐步把他们培养成知识丰富、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养护职工队伍,以适应“十一五”迅速发展的公路事业。
三、加大公路养护投入和管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相方设法在减少养护成本、降低消耗的同时,积极组织施工队伍参与对外承揽工程,用盈余的工程资金弥补每年近百万元的养护资金缺口,彻底改变“路养人”的说法。另外,我们将在养护管理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1)在原来实行浮动工资制的基础上,增加浮动工资额度,严格奖惩,彻底打破“大锅饭”现象,真正做到按劳取酬,以全面调动养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工作责任心、事业心。(2)在日常养护的同时加强预防性养护力度,以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资金利用率。(3)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教育职工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养护服务理念,努力打造“**公路养护品牌”,实现品牌效益。通过增加养护投入和加强养护管理使我局养护质量逐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全面提升,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四、2006年公路养护工作目标
——重点工程:***国道国家级文明样板路附属工程。要把这项工作做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争取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沿线各乡镇全面细致地做好协调工作,按照省、市局建设标准,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动员调动一切力量,确保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按期竣工。
——公路绿化。**线为新改建路段,必须早安排、争主动,按照市局绿化设计方案,高标准完成旧邹线绿化任务,并且对**线、**线部分树株进行补植。
——**养护工程。2006年是我市实施**养护工程的第*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提高认识,按照市局**养护工程建设计划,继续对**线、**线、***国道实施**养护工程,全面提高路况质量及道路通行能力。
——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在前几年创建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创建标准,在创新上、细上下功夫,立争第一名。
——干线公路综合好路率达98%。

乡镇扶贫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 基本情况及现状分析
第三章 “十一五”期间扶贫以工代赈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第四章战略重点与重点项目
第五章估算及资金来源
第六章预期效益分析
第七章措施与对策
第八章附件
文本编制:邹嵩
项目设计:黎笃富
数据提供:王树元
审定:傅刚
第一章 总论
一、编制规划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以工代赈是国家为了扶持贫困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扶贫政策。编制以工代赈建设规划,是搞好新时期以工代赈扶贫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做好以工代赈建设工作,将极大地改善我镇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对解决目前“三农”问题和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切实搞好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全面推进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全镇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做好今后五年内以工代赈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和完善以工代赈项目库,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和县政府《关于抓紧编制扶贫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精神,围绕《鸭田镇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蓝图及建设重点,围绕我镇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结合鸭田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范围
本扶贫以工代赈建设规划编制范围涵盖全镇的26个村。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编制年限为2006年至2010年。
第二章 基本情况及现状分析
一、自然经济概况
鸭田镇位于隆回县北部边陲,望云山北麓,毗连新化县,距隆回县城76公里,312省道横贯东西。全镇总面积74.78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700米,下辖26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2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756人,7344户。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半山区半丘陵区,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日照1185小时,年均气温12.4℃,年平均降雨量1480毫米,无霜期230天。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河溪落差大,但流量小。
境内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是:山地多、平畈少、农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全镇耕地总面积20418亩,其中水田17864亩,旱土2554亩;林地总面积5.5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3%,木材蓄积量约12.5万立方米。境内土地肥沃,又属富硒地区,发展农业极为有利,种植业是全镇经济的主要支柱,盛产优质富硒水稻,适宜种植药材、茶叶、花卉和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
境内有丰富的高岭土“瓷土”资源,品质稳定,质地纯净,是生产陶瓷和高级墙地板砖的上等原料,已探明储量在700万吨以上,远景储量达2000万吨。
二、“十五”期间扶贫以工代赈建设计划执行情况
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自1984年国家实施以工代赈扶贫战略以来,鸭田镇在国家、省、市、县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扶贫开发这一重点,坚持以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着眼近期解决温饱、长远脱贫致富奔小康,开展以工代赈建设。
1、“十五”期间我镇以工代赈投入、建设情况:
“十五”期间,我镇共批准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9个,计划投入以工代赈资金90万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40.5万元、地方配套49.5万元,涉及交通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小流域综合治理、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至2004年底,全镇累计完成以工代赈投资9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40.5万元、地方配套49.5万元(群众无偿投劳折资10万元)。新建和改建公路17公里,其中村级道路路基改造4公里、新修村级道路13公里,新建桥梁1座;水利建设方面,新建渠道1公里,建成人畜饮水工程2处,其中引水工程2处,解决了600人的饮水困难,并恢复、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2100亩。
2、“十五”期间我镇以工代赈效益情况:
通过扶贫以工代赈工程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镇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状况,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加快我镇脱贫致富步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04年,全镇GDP达到4680万元,农业总产值3158万元,粮食总产量866万公斤,财政收入28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5元,农民

人均产粮324公斤。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9880人减少到7800人,绝对贫困面由38%下降到30%,全镇整体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
3、“十五”期间以工代赈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立领导机构,成立由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副组长,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以工代赈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以工代赈计划管理和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2)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严把“四关”。规范项目申报审批制度,把好项目关;严格资金拔付制度,把好资金关;加强监督检查,把好工程质量关;每个单项工程结束后,都要对工程量和资金运作情况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结论,严把审计关。
(3)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坚持“四结合”。坚持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坚持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坚持以工代赈与其它工程相结合,集中力量形成合力;坚持改善条件和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
三、现状分析
1、比较优势分析:
纵观全镇自然经济现状,综合分析镇情,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位于半山区半丘陵区,土地类型多样,宜农宜林宜牧,开发利用颇具潜力。
二是境内气候温和湿润,无环境污染。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日照1185小时,年均气温12.4℃,年平均降雨量1480毫米,无霜期230天,地下水资源丰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土壤富硒,境内工业少,农产品、水资源无污染,特别适宜发展绿色富硒无公害农业。
三是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2、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经济总量偏小,整体实力不强,镇财政困难,扶贫资金严重不足。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几项衡量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在全县排序均处于较后位次。扶贫资金太少,农村贫困人口需解决的问题太多,简直是杯水车薪。
(2)、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缓慢,自我发展能力薄弱。
一是交通不畅,公路技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由于交通不畅,行路难、运输难、买卖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制约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加剧了贫困现象的发生。
二是农业基础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首先,水利设施落后,缺乏骨干水利工程支撑。现有部分水利灌溉工程因建设年限早、工程设施老化、配套性差以及水毁淤积和人为破坏等原因,利用程度较低,灌溉效益低下。其次,河道治理率低,防洪能力差。全镇除部分险段得到小范围治理外,大部分主流、支流及其它流域河道基本上因资金短缺未能建防洪河堤,防灾抗险能力低。再次,山地多、川塬地少,耕作模式落后,农业投入产出率低。
三是结构性缺水现象较为严重。地表水资源紧缺,人畜饮水困难,严重影响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制约着全镇经济的发展。目前仍有16个村、1.1万人及近0.7万头大家畜饮水困难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政府所在地的鸭田居委会都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都得靠肩挑手提。四是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率低。全镇固定电话用户仅1700户,无线电话用户1350户,入户率仅为30%;全镇有25个行政村不通广播电视,有线电视用户310户,入户率仅为4%。
四是办学条件差,校舍标准低,危房占总数的40%,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基本没有“三室”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3)、经济结构不合理,增收渠道单一,增长质量和效益低,脱贫难度大。在经济结构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构成为68:11:2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未形成,现有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发展严重滞后,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竞争力弱,就业承载能力低,发展缓慢,镇财政收入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
(4)、科技人员少,劳动力素质低,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强。
(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返贫率居高不下,稳定脱贫奔小康的任务艰巨。
(6)、市场意识淡薄,观念陈旧,思想不够解放。干部群众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淡薄,依赖思想严重,缺乏开拓创新意识,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四、贫困现状分析
鸭田镇2004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163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60%,其中绝对贫困人口7800人。这些贫困人口分布在全镇26个贫困村、236个村民小组。其基本特点: 
一是交通条件差,地域偏僻;
二是土地瘠薄,人畜饮水困难;
三是贫困户家庭成员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短缺,掌握先进农业科技的能力差,增收渠道单一,贫困程度深,以及加入WTO对落后地区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都将给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带来更大难度。
第三章 “十一五”期间扶贫以工代赈的
基本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全镇以工代赈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

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以工代赈建设的总体要求,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生态和建设为突破口,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手段,以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保障,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政府主导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广泛动员群众,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植农村主导产业,尽快改变全镇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使贫困人口由解决温饱向实现小康迈进,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开发式扶贫原则。引导全镇广大群众在国家必要的帮助和扶持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开展以工代赈建设,改善生产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开发本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走出一条符合鸭田实际、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2、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以工代赈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以工代赈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解决当前问题与实现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加强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以工代赈建设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促进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4、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充分发挥全镇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自强不息,不等不靠,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国家必要的扶持下,改变鸭田落后面貌。
5、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发挥政府在以工代赈建设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以工代赈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开发的合力。
三、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
尽快改善全镇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稳定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争取到“十一五”期末,全镇100%的行政村通公路、100%的自然村通农机路,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基本解决全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全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以上,为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主要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290万元,年均增长10%。
(2)、财政收入实现600万元,年均增长13%。
(3)、农业总产值达到4740万元,年均增长7%。
(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2元,年均增长9%。
(5)、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66万吨。
(6)、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00公顷,年均增长5%。
(7)、农村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58∶24∶18。
3、远期目标(2011—2015年):
继续加强交通、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和流域治理,加快经济发展,增强造血功能,拓宽贫困人口增收途径,巩固扶贫成果,增强镇村财力,群众生活质量迅速提高,全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第四章 战略重点与重点项目
一、战略重点
“十一五”期间扶贫以工代赈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四项目标”、抓好“六项工程”,即解决饮水难、行路难、增收难、结构调整难三项目标,抓好乡村道路交通建设、人畜饮用水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小流域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六项工程。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抓好重点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分年投入,注重改变基本生产、生活环境,包括人畜饮用水、交通、邮电、水利、文化、教育、卫生等条件。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落后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不利,交通不便,是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的第一个“瓶颈”。为此,要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调动贫困地区农民的劳务积累,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加强贫困乡村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民获得各种社会服务,提高生产能力,促进地方经济活动的开展。
 3、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抓好退耕还林,加强小流域治理,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为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培植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目前我镇受制于自然条件,产

业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主要是种植业比重过高。为此,要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从鸭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施扶贫入户项目集中成片开发,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之路,逐步形成具有鸭田地方特色的富硒优质稻、中药材、高山蔬菜(竹笋两用林)、经果林、牲畜水产养殖五大农业生产基地,培育和延伸5条产业链。确保贫困户从主导产业中获得收入占人均总收入60%以上,以实施稳定脱贫的任务。
5、实施科技扶贫,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重点项目
1、乡村道路建设
(1)、目标:以提升改造为主,根除病段,打通出口路、断头路,连接自然村之间的农机路,形成以312省道为主架的节能、通畅、高效、快速的镇域公路网,提高公路通达程度,实现全镇村村通公路,村级公路向自然村辐射。重点解决贫困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通行能力受阻的问题。计划新建、改扩建公路55公里,其中新建10公里,改扩建道路45公里。
(2)、项目:见第八章附表。
(3)、资金筹措:计划共需资金205万元,需以工代赈资金103万元,地方配套102万元。
(4)、措施和办法: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县支持和投入;
二是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村级道路采用“一事一议”办法,解决土石方及民工能做的事情;
三是通过优化设计,坚持科学施工,严格(质量、安全、技术)管理和严格招投标管理,降低工程造价。
2、农田水利建设
(1)、现状:鸭田镇境内河溪少、流量小,每到枯水季节,农田灌溉用水十分紧张。原有蓄水工程大多数灌区有均未配套或配套不齐,沿河漫灌,水的利用率低,影响农田抗旱能力。且现有的“小一”型水库1座、骨干山塘5口,由于建设时缺乏资金、技术,土法上马,运行时间长,严重老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险病情,亟需治理。
(2)、目标:以改善全镇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能力为目标,通过实施渠道、集雨节灌、现有水利工程的改造配套和堤防建设等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稳产高产农田,提高防灾抗险能力,进一步巩固“温饱”成果。规划“十一五”期间对现有山塘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并增修山塘1口、水渠1条,维修改造水渠8条,新建排洪沟4条、扩建1条。
(3)、项目:见第八章附表。
(4)、效益:上述工程的实施,可新增灌溉面积2500亩,改善灌溉面积6500亩。
(5)、资金筹措:计划总投资165.32万元,需以工代赈资金80.92万元,地方配套(含行业配套)84.4万元。
3、基本农田建设
(1)、目标:全镇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000亩,坡改梯500亩,。根据各地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配套工程建设,使全市贫困乡村耕地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田。
(2)、项目:见第八章附表。
(3)、资金筹措:总投资2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1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
4、人畜饮水工程
(1)、目标:以改善全镇人民基本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为目标,通过引水、提蓄水、集雨蓄水等工程措施,基本解决人畜的饮水困难问题。需建蓄水工程13处,铺设管道56000米及完成配套辅助工程。
(2)、项目:见第八章附表。
(3)、资金筹措:总投资204.2万元,其中以工代赈102万元,地方配套102.2万元。
5、小流域治理
(1)、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全镇长远发展为目标,主要加大对小流域的沟壑综合治理,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地开展小流域治理。“十一五”计划治理5条小流域,流域面积4500亩,治理面积300亩。
(2)、项目:见第八章附表。
(3)、资金筹措:总投入312万元,需以工代赈资金156万元,地方(含行业配套)156万元。
6、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1)、目标:根据以工代赈项目落实到村、覆盖到户的特点,围绕培育鸭田特色、主导产业,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之路,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富硒优质中稻、生态茶园、中药材、竹笋两用林、经果林等农业生产基地。
(2)、项目:见第八章附表。
(3)、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80万元,地方配套120万元。
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估算
“十一五”期间,全镇计划实施扶贫以工代赈建设项目项,预算总投资1286.52万元。主要包括:基本

农田建设项目2项,投资200万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7项,投资165.32万元;乡村道路建设工程项目14项,投资205万元;人畜饮水工程13处,投资204.2万元;小流域治理9项,投资312万元;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3项,投资200万元。 
二、资金来源
鉴于鸭田镇财政十分困难,群众收入水平低,扶贫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地方配套资金难以筹措,建议以工代赈建设项目资金全部由国家和省、市、县予以扶持解决。同时,在国家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当地农村基础工程建设,以弥补国家投入不足的问题。
第六章 预期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全镇以工代赈规划建设项目全部实施完成后,可改造中低产田2500亩,新增灌溉面积2500亩,改善灌溉面积6500亩,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300亩,工程建成后,全镇共可新增粮食产量4万吨左右,共可增加农业收入1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
1600元以上。同时干旱年份可以减灾避灾。
二、社会效益
一是通过交通条件的改善,可大大提高我镇公路的车辆通行能力和通达深度,使路网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对农业、矿产、旅游资源可进行深度开发,加快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城乡和内外交流,繁荣全县经济。
二是通过实施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和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发展农村支柱产业,解放广大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随着农村经济状况和贫困人口生活状况的逐步改善,带动贫困乡村和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使项目区群众的整体素质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三、生态效益
规划项目建设完成后,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小流域治理等工程项目实施,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将得到改善,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第七章 措施与对策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1、充分认识以工代赈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从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角度出发,做到扶贫思想不松,扶持力度不减,工作热情不变。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到转变职能、规范管理,从思想方法的适应性到工作方法多样化,在“扶真贫、真扶贫”的过程中接受人民群众、上级领导和职能部门的监督。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2、成立“鸭田镇‘十一五’扶贫以工代赈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镇以工代赈建设的宏观指导与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按主要项目设立项目指导组,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技术指导工作。
3、面向贫困人口,认真抓好规划的编制、落实和组织实施工作。强化服务,提高效益,力求管理规范化、工程程序化、决策科学化。
二、多方筹资,确保实施
1、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在争取国家、省、市、县以工代赈项目资金投入的同时,镇财政要按投给我镇以工代赈资金总额按比例落实配套资金,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匹配部分按时足额到位。
2、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组织及个人加大对贫困乡村的投资,扶持贫困乡村发展。
3、信用社要积极推广扶贫到户的小额信贷,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
4、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群众投工投劳。
三、突出重点,标本兼治
1、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区域经济质量。基础设施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瓶劲,是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受基础设施的制约和障碍,资源得不到开发,产品不能成为商品,优势形不成效益。所以要致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扶贫经济效益,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2、以科技扶贫为手段,实现标本兼治。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广、普及实用技术,增强科技扶贫力度,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面向市场走产业化经营路子,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使一部分贫困农民转入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区域经济,步入良性循环。
四、规范管理,提高效益
1、科学建立以工代赈项目库。按照本规划要求及以工代赈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结合实际编制完成项目可研和设计。项目制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综合平衡,做好评估和论证工作,确保项目科学可行。对项目进行科学整理分类,建立项目库,并作为落实以工代赈建设任务、申请立项、投入资金和检查、验收、评估的主要依据。
2、加强以工代赈资金的管理。以工代赈资金是专项扶贫资金,要进一步完善以工代赈资金管理制度,对以工

代赈资金实行专项管理,设立专户,做到专款专用、不挤占挪用。
3、提高以工代赈资金使用效益。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集中资金,统筹安排,突出重点,连片开发,以发挥扶贫资金的聚集效应。
4、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监测工作。建立完善以工代赈项目监测系统,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的动态情况,认真做好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工作,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严禁挤占挪用以工代赈资金、侵犯农民利益、搞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
第八章 附件
一、基本情况统计表
二、以工代赈项目备案卡
三、2006-2010年以工代赈建设项目规划表

公路建设项目建议策划


现在村村通公路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了,我们乡在经过长时间不断的努力之后,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计划,只是由于个别村庄位置较为偏僻,修路需要大量的经费而暂时搁置。现在的工作任务就是将尚未通公路的偏僻乡村的公路修起来,让农村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上胡家村里庄公路建设工程

建设地点:里庄村民组

项目责任单位:**乡人民政府

项目责任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里庄村民组位于**乡东南部,东北与宁国市及本县家朋乡相接,东南毗邻浙江临安市马啸乡。该村民组现有农户103户,人口383人,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森林及地势山貌得到很多专家及旅游开发商的青睐。具林业部门森林资源调查该地森林覆盖达到97%,木材储藏量3.1m3。再是上核桃年产量25吨,人均1000多公斤。新种的山核桃约500多亩,产量将逐年攀升。

里庄公路的建成将成为以**乡通道为主干线,与全乡54个村民组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实现县委提出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战略目标,加快当地农村奔小康步伐,切实摆脱贫困村落后面貌的现实需要。当地群众改路修路积极性很高,愿意集资、投劳。建设里庄公路极大改善该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深山地区农民群众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三、项目建设综合条件评价

1、地形

项目区属山丘区,四面崇山峻岭中间地势平缓,是典型的盘地形状。整个项目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820m以上。

拟建路线与**公路相衔接,地形标高在610m至820m之间,全长2.2公里,路基宽4.5m,行车道宽3.5m。

2、水文、气候、地质

溪流两边居住农户,溪水汇入**河流入浙江省属钱塘江流域。

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820mm,平均气温12℃极端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12℃,无霜期180天。

项目区沿线大量分布花岗岩、石灰岩、平板岩与泥土混合工程地质条件好,就地取材简易。

3、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石料可采用路段边开采边利用,一举两得。间砂可在**河开采筛选。所需间砂、水泥、钢筋等材料以农用车运输为主,直接送往工程工地。

四、项目建设标准、规模

根据当地具体地理位置,发挥的作用和功能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再结合资金、施工技术等因素确定主线采用乡村公路建设标准,路线全长2.2km,路面宽4.5m(弯道5—6m),纵坡7%。

五、工程概算

人工工资:根据我乡相继几条公路建设惯例和当地农民群众修路的积极性,人工粗工工资不作编制说明,主要实行自愿投劳施工。技术工资根据基本建设工程的有关规定,技工1500工,按40元/工计算,计6万元。

材料:石料、河砂就地取材。原木按工程需要实行农民自愿捐助,不作编制说明。钢材3t,钢材3600元/t,计1.08万元。水泥80t,按410元/t(含运费),计3.28万元。炸药、雷管、钢扦及轰钻设备等估计3万元。

土地征用、三费补偿:水田征用3亩,按1.4万元/亩计4.2万元。坡耕地8.0亩,按0.7万元/亩计5.6万元。经济林(主要是山核桃林)补偿7万,共计16.8万元。

其他费用及不可预计费用3万元。

总计所需资金概算33万元。

六、工程的实施计划

根据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该项目的特点,对工程进度如下安排:

2009年3月份前做路线测量、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经济林补偿等前期准备工作,6月开工。

2009年8月底完成土石方开挖,档墙、路基、桥梁涵洞。

2009年10月前完成排水沟及路面整平工作,并竣工通车。

七、结论

里庄公路的建成解决了一村380多人交通,有利于乡村道路与主干线的合理衔接,提高区域内的综合运输能力,为深山区群众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改善了投资环境,必将带动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该项目实施是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加快我乡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切实可行。建议上级给予批准建设和支持。

在不断的发展中,必须要有很多的现实情况这样,我们乡的村村通公路实施这么多年来,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村民的集体称赞,所以我们的工作是对的,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将每一个村庄的公路修起来,为发展乡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小康社会必要的措施,我们一定要完美的承袭下去!

欢迎阅读范文网《县“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实施建设》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策划方案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公路建设演讲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