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策划方案 > 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导航 > 市房地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市房地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计划还是需要制定的。针对自己的目标制定一份方案,必须要提前撰写一份方案,制定方案可以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你是否正在搜寻方案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市房地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市房地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市房地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是全面加快我市房地产行业跨越式发展,实现我局提出的争创“全国房地产管理先进单位”和“国家级文明单位”发展目标的重要规划,对促进我市“三大目标”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十一五”规划编制要求,我局在总结房地产“十五”规划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我市未来五年建设和谐***的发展形势,拟定出与我市房地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规划框架。
[找文章到☆ --范文资讯网!]
一、“十五”时期房地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五”时期是我市房地产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市提出并坚定了“大房管、大行业”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经济体制,打造“五个体系”,拓展职能服务,营造了统一规范、竞争有序、和谐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氛围。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蓄了较为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五年的奋斗业绩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住房保障体系得以巩固和加强。我市通过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提供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住房补贴等方式,多措并举,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切实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工作,五年间监督指导归集住房公积金超过****亿元,发放公积金个贷***亿元,实现贷款回收率***以上,不良贷款低于***。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建立和完善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廉租住房制度,切实强化了廉租住房配租后的服务与管理,健全了进、退出机制,充分发挥了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作用,全市已享受廉租住房制度保障的达***户。为进一步扩大救助面,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起以财政预算为主、广泛吸纳社会捐助等多种成份为一体的廉租住房基金制度,通过社会各界解囊相助,筹集廉租住房基金***万元,为廉租住房制度的推行起到了强有力的长效保障作用。同时,我市坚持大力推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制度,在深入调查全市职工住房情况基础上,经省房改办批准,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市住房分配货币化实施办法》,以此确保住房分配货币补贴的顺利实施,为我市住房制度改革起到了深化和延展作用。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强了集资建房管理,集资建房行为更加规范。

城市人居水平不断提高,房地产市场供应体系得以优化和健全。五年来,我市建立并逐步形成了以商品住房为主、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为辅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商品房总体上发展平稳,投资总额***亿元,开工面积***万m2,竣工面积***万m2,销售面积***万m2,销售额***亿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亿元,建设面积***万m2,在满足全市***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同时,有效地稳定了住房价格,对我市房地产市场的稳健走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全市人民的居住水平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市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m2,与改革开放前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m2相比,增长了***倍,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年,在国家房地产调控新政密集出台的背景下,我市房地产业立足实际,瞄准城市化发展方向,努力改善产品供应结构,推动了房地产市场多层次消费。以***、***、***、***、***等为代表的商业地产,积极培育市场新视点,不断创新发展主题,在城市功能分区和新区建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小区、***等为代表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以***、***、***、***等为代表的商品住宅小区凸显行业品牌特色,打造了新城时尚亮点,从群众所关注的、群众所需要的、群众所共享的城市环境层次上建造了一批生态宜居家园,充分展示了房地产行业在城市品位塑造上的表现力和震撼力。

房地产职能日益扩充规范,房产市场管理体系得以完善和发展。“十五”之初,我们放眼长远,积蓄力量,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增加科技投放,打造了一座***万m2的现代化房地产市场,可称为全国居前、全省一流。五年来,综合集成了包括房产权属登记、交易、抵押、测绘、租赁、中介等多元化服务的房产市场管理体系,功能日臻完善,与社会良性互动。五年中共办理房地产交易手续***宗,交易金额***亿元,面积***万m2,抵押手续***宗,抵押金额***亿元,面积***万m2;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本;发放房屋所(共)有权证***本,登记率和发证率均在***以上。为财政征得房产契税***万元。房屋权属登记和产权交易管理顺利通过了“全国房地产交易和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单位”考核验收,为我市的“全国房地产管理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年,我们牢牢把握了区划调整机遇,整合了市区房产管理资源,合并了房地产产权、交易两部门为副县级事业单位,在4个市辖区新

市房地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第2页

设立了4个直属房管分局。通过机构调整,实现了房屋产权交易与权属登记一体化,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房地产市场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营造了统一规范、竞争有序、和谐发展的市场氛围。突出表现在:一是实行了房屋租赁区域化管理。着力在房屋租赁管理覆盖面上挖掘潜力,集中力量实施区域排查,健全房屋租赁档案,加强部门配合,改善收缴方式,增强执法能力,积极探索住宅租赁管理新机制,加大了租赁管理力度。非住宅租赁管理面已达***,住宅租赁管理工作也开始启动,管理面也在逐年上升。二是确保了公有住房经营管理的良好态势。我市继续推进了公有住房出售,五年来,共出售公有住房***万m2以上,回收售房款***亿元。同时,加强存量公有住房的维修和管理,积极推行竞价、拍租制度,调整公有住房租金标准,使其逐步走向市场化,加大租金收缴力度,积极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三是村镇房屋登记发证工作初见成效。为进一步拓展服务职能,我局在全省首家开展了村镇房屋登记发证工作,制定了集体土地房屋产权登记发证程序,大力宣传,引导示范,扩展了管理服务职能,统筹了城乡发展。四是实现了房屋测绘与权属管理相分离,运作规范。房屋测绘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和改善,加大了数字化工作力度,特别是对**老城区基础图进行了修测补测,完善了数字化系统,有力地拓宽了房产测绘发展空间。五是房屋安全鉴定工作进展良好。进一步强化了安全鉴定职能,努力拓宽服务面,配合开展了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普查和全市20xx年以来的***个危房改造项目验收工作,培育了省级先进典型,树立了良好部门形象。六是成功举办了五届***市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为进一步巩固和繁荣我市房地产市场,我市精心筹办了五届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促使房展会成为全市房地产经济的增长点、房地产市场的兴奋点和全市人民的关注点,引导房地产会展走向市场化运作,集聚多种业态,创办高层论坛,开辟了会展新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届会展共办理房地产交易***件,交易额***亿元。

社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得以逐步形成。五年来,我市着力于培育物业管理这一新兴行业,使物业管理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是按照科学引导和“细、实、深、固”的要求,切实加强对物管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物管企业行为,大力推行物业管理合同示范文本,严把物管企业资质审批关,实行了前期物业管理的招投标制度,规范物管收费行为;成立了物业管理协会,加强了行业自律;建立了业主投诉、举报制度,认真接待群众投诉,解答群众询问;强化了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全市近***名从业人员取得了上岗证,持证上岗率达***。二是加大了物业维修资金的收缴管理力度,积极创新物业维修资金收缴模式,建立了维修资金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规范了维修资金管理,确保了专款专用。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物业管理条例》,大力开展社会宣传活动,逐步提高居民对物业管理的认识,努力营造物业管理发展的社会环境。“十五”末,全市共有住宅小区***个,其中有***个小区实行了物业管理,物管企业进驻率***,全市***万m2以上的住宅小区全部实行了物业管理,管理覆盖面达到了***;***小区创“全国示范小区”,***小区创“全国绿色小区”,全市还创省级示范小区***个,省级优秀小区***个,省级“绿色小区”***个,市级优秀小区***个,市级“绿色小区”***个。此外,我市还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同时,投资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修建了城市部分路段和小区精品花园,创造了宜居环境。一个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日益形成。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物业管理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新兴行业,对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扩大再就业,推动社区文明建设,创建生态宜居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市已成为省内各地物业管理交流的示范点。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房地产行政执法体系得以培育和加强。“十五”期间,我市从“规范房产管理”这一管理范畴放大到“建、管、服”并重的新领域,覆盖到房地产行业方方面面的依法行政工作面,大大拓宽了房地产行业的法治视野。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市、县两级房产监察机构,目前已形成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作风硬、纪律严的专业化执法队伍,进一步完善了我市统一完善的房地产行政执法体系,为我市房地产业依法治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体制保障。一是加强了商品房预售管理。建立起预售现场图片电子档案,及时对外公布办理预售许可证的楼盘,为购房消费者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二是加强了信用体系建设。较为全面地建立了全市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系统,强化了社会监督,并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健全了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机制,通过规范管理和市场选择,优胜劣汰,取消了一批无资金、无信誉、无项目的企业,引导和培育了我市房地产行业实力企业。三是着力清欠工程款。针对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我市结合行业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四是坚持清理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执法检查,查处违法违规开发、合同欺诈、面积缩水、虚假广告和违法中介,重点查处了投诉集中、老百姓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开发行为,创造了良好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五是加强对县域房地产市场管理的指导和交流。在政策研究、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行政执法和专业培训等多方面给予指导,在经验上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实现了市、县两级的共同发展。

五年来,我市房管部门先后获得了房地产市场管理创全国先进达标单位、房地产产权管理创全国先进达标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每年度的省房地产业管理先进单位、省房地产交易管理先进单位、省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先进单位、省房改先进单位、省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省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建设系统法制工作先进集体、省房地产中介管理先进单位、省物业及房屋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个人获得省、市级荣誉的达***人次。

“十五”时期,我市房地产业在取得卓著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改革发展的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大房管、大行业”发展理念。核心内容是:狠抓诚信行业建设,努力拓展职能服务,深化房地产业改革。二是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以“事业造就人才,人才推动事业”为方针,加强行业队伍建设。三是扎实开展党性教育活动。以先进性教育为载体,不断增强各级党员干部的依法依规行政能力,为我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组织领导基础。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争创国家级文明单位积储力量。这些经验都为指导我市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面对新形势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房地产市场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城市化水平还相对落后,滨河宜居城市特色尚未充分显现,住房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二、“十一五”时期房地产业发展总体构想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我市“三大目标”,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相结合,科学引导各类房地产开发投资,充分利用我市自然景观资源,建设较高品位的生态宜居滨河区域,合理布局商业房地产,努力打造我市开放型、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着力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大力发展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积极探索城乡房地产开发模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促进房产权属登记和产权交易规范化管理;积极培育房屋租赁市场;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市场信用体系;以构建和谐**为主攻方向,巩固和发展住房保障体系,千方百计解决困难群体在住房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低收入居民基本住房权益;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提高物业管理市场化程度;加强诚信行业建设,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的新**做出贡献。

(二)主要预期指标

商品房开发建设:年均投资增长率**以上,**年累计投资额突破**亿元,住房空置率控制在**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m2。每县区争取培育**个以上小城镇开发建设试点镇,引领城乡一体化。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相结合,**年内计划开发**万m2,平均每年开发**万m2。

廉租住房制度落实:**年内累计投入***万元,其中:建设廉租住房***套,对***户廉租对象家庭进行实物配租;对全市***户实行租金补贴,年均落实***户。

物业管理:实现全市物业管理规范化、专业化,**万m2以上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达到***。

(三)重点发展方向

1、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把握国家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切实加强对国家重大政策实施及房地产应对策略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市房地产业市场信息预警、预报系统,着力于市场调查监测,与相关部门一起运用综合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与全市经济发展相协调,创造良好的住房消费预期,引导房地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2、积极调整完善房地产市场结构。坚持住宅建设和环境优化同步,建立合理化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调整产品供应结构,重点突出沿河开发、商业开发、郊区开发的综合开发观念,鼓励仓储开发,满足我市现代物流业、食品工业、餐饮业、旅游业、会展业等行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我市城镇化发展进程,充分发挥县域房地产在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促进房地产行业统筹发展。积极探索把开发建设企业做大做强的路子,鼓励和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横向、纵向联合,通过品牌、技术、财力等资源整合,催生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提升产业集约度。

3、着力完善产品多样化的住房供应体系。科学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努力采取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多措并举,尤其要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控制大套型,适当配置小套型,完善供应办法;加强对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管理和供应对象的准入管理,在保证“经济”的前提下,切实注重居住环境质量,确保经济适用住房的“适用性”;加强配租后的廉租住房管理,完善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作用,规范落实住房分配货币化补贴制度。

4、大力建造节能省地型住宅。按照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指导全市住宅建设,落实“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的产业政策;建立“节能省地型”住宅控制指标,研究制订并大力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创新机制,大力推进住宅建设的技术进步,通过引进和创造先进技术实现住宅产业的不断更新升级。

5、全面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体系。积极推行房地产交易管理与房屋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在完成权属登记和产权交易一体化管理基础上,以有效保障国家和个人权益为核心,深化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证环节,强化民本意识,提高房地产行政管理水平;实现产权登记和产权交易的系统链接和升级,增强办事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激活住房二级市场,积极研究制订相关政策;逐步完善房屋测绘数字化系统,实现房屋测绘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扩展职能服务的覆盖面,加大集体土地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的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村镇房屋登记发证工作。

6、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中介服务。支持并鼓励房地产置业担保、房屋收购和置换业务的开展,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一定的优惠;着力构建中介服务支撑体系,扶持一批有实力、服务规范的中介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引进理念先进、管理规范的知名房地产中介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中介服务执业规则和标准,全面推行房地产中介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大力加强房地产中介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实现所有房地产估价机构和大部分房地产经纪机构纳入房地产信用档案体系;开展房地产估价经纪机构资信评价等活动,向社会宣传、推介一批社会信誉好、综合实力强的中介机构。

7、加强行业安全生产和房屋安全鉴定工作。坚持落实行业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健全安全防范体系,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大力宣传贯彻建设部《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出台《***市房屋安全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国家房屋安全规定,对未经竣工综合验收而居住的房屋,必须提交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报告,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全市房屋安全检查工作力度。

8、规范和发展房屋租赁市场。认真落实国家公安部、综治办、民政部、建设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出租房屋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积极主动协调其他相关部门联合成立房屋租赁协管机构,制定协管方案;组织开展出租房屋的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依法取缔非法出租的房屋;支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于以租赁经营为目的的商品住宅建设,特别是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宅建设;鼓励私人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积极发展租赁型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租售并举”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

9、努力提高物业管理市场化程度。全面贯彻落实《物业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促进物业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大力推行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物业管理市场化程度。依法查处物业管理企业的不规范行为,大力开展物业管理诚信和职业道德建设,建立良好的物业管理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维修资金管理制度。继续通过资质动态管理等手段,加快物业管理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开展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加强物业管理企业市场信用档案建设。

10、努力创造条件逐步解决进城务工农民住房问题。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家庭住房需求纳入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及保障体系,通过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建设职工公寓等方式,多渠道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居住需要。

三、保障机制和措施

1、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切实转变行政管理职能,依法清理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行为,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原则要求,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审批责任,落实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加大依法治理力度,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全面落实项目手册备案、项目资本金、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交验使用等各项制度,实施房地产开发市场专项治理,查处违法违规开发销售、合同欺诈、虚假广告等行为,优化房地产开发市场环境。进一步整顿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严格实施房地产中介执业资格制度,严肃查处非法中介行为;健全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等资信管理制度,形成行业自律管理和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市场管理体系。狠抓行业诚信建设。着力健全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中介和物业管理等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积极推行房地产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和不良行为公示制度,加强行业信用监督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主体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结合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深入开展行业诚信建设活动,在房地产行业大力提倡和开展购买“放心房”以及文明服务、优质服务、标准化服务等诚信服务活动。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注重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和办事规则公开,积极推进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真正做到高效、快捷、便民。

2、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增强干事创业活力。从目标设置、考核办法、奖惩措施、干部使用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干部激励机制,目标设置既突出重点,又注重统筹兼顾,反映发展绩效的指标和创新工作,考核办法采取定量考核,全程量化打分;实行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组织部门考核与职能部门考核相结合、平时监督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考评体系,强化过程管理,注重群众公认,对一个班子、一个干部的评价,主要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位次、创新成果、各方面的公认度来衡量。在奖惩措施上,坚持有奖有罚、奖罚分明,体现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统一。切实体现凭实绩用干部,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全局干部竞相干大事业、求大发展。

3、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切实加强行业队伍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事业造就人才,人才推动事业”的方针,进一步提高行业队伍综合素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送外”、“引进”等方式加强行业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和个人信用制度,努力提高执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进一步完善干部交流、竞岗制度和聘任制度,强化干部任期责任目标考核,形成优胜劣汰的干部聘用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评聘管理,完善“职、岗、责、权、利”相统一的制度,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加强房地产行业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桥梁纽带、提供服务、反映投拆和规范行为的作用,为有志于从事房地产行业者拓展新的发展渠道。

4、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十六届四中全会所要求的“五种能力”,把握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增强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着力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思想教育,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从源头上治理腐败。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严格落实行政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和树立房地产行业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房地产行业精神,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单位,争创“国家级文明单位”。

F132.com延伸阅读

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讨论稿)

“十一五”时期,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构建社会主义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为加快发展我区民政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民政系统紧紧围绕“和谐社会”发展目标,恪守“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宗旨,全面推进民政事业改革与创新,依法实施相关社会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民政事业快速发展。
(一)城乡低保制度管理规范
救灾救济工作成绩显著。制定和实施《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健全灾害救助工作机制。“十五”期间,共下拨救灾专项资金249.5万元,粮食35.96万斤,食油4212.5升,棉被2400套,帮助灾民修缮住房242间,保证历年受到台风、干旱等灾害的困难群众渡过生活难关,及时恢复生产,保障灾害期我区社会、政治稳定。
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和应保尽保。“十五”期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11.89万元,纳入低保人数由“十五”期初的414户1059人增加到期末的1103户3029人,城乡低保标准从“九五”末的185元提高到200元,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全社会困难救助逐步展开。全面启动实施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工作,发放医疗救助金28.4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2名。建立街道“爱心慈善超市”6个,社区困难居民援助站63个,募集(含物资折款)135.87万元,发放援助物资折款100多万元,资助4810户。组建区慈善会,接受社会捐赠2220万元,设立慈善门诊7个,累计发放各项救助资金68.08万元,资助299名贫困学生就学,帮助72户贫困家庭维修住房,解决83户病灾户临时困难。
(二)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
全区拥有老年福利养老院1个,床位数180张,“十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300万元完善福利院老人生活、娱乐场所的建设和改造。面向老年群体的“星光计划”取得显著成绩,投入福利金283万元,资助建立“星光计划”示范项目64个。4家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残疾劳动力160人。与丰泽、洛江联合累计发行福利彩票1.16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530万元。“十五”期间,争取国债资金800万元,其中地方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转贷资金)480万元用于建设区老年人休养中心,项目选址于江南街道办事处乌石山东侧,乌石、亭店社区交接处,首期征地70亩。
(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
“十五”期间,精心指导和圆满完成三次村(居)委会集中换届选举。其中2002年按照《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实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在老城区调整撤并65个居民委员会,组建38个社区居委会和配套组织,社区所辖地域和人口规模趋向合理,组织机构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和社区服务功能明显增强。2003年实行镇、村改制,撤销**、**2个镇建制,设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完成了江南、浮桥街道村(居)的整合任务,41个村(居)整合为39个社区居委会。居务公开进一步深入,居民民主管理意识加强。
(四)拥军优抚安置政策有效落实
建立健全优待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办法。义务兵家属、“三属”、在乡复员军人、伤残军人优待面达到100%,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问题。实行安置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义务兵“安置难”得到明显缓解。“十五”期间累计投入2123.5万元帮助部队抓好基础设施、训练设施、文化设施和菜篮子工程建设;发放优抚款250.4万元,义务兵家属优待金610万元;自谋职业的退伍军人达到225人,自谋职业率达到91.5%,无历史遗留未安置对象。
(五)社会事务取得新业绩
民间组织蓬勃发展,支持民间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十五”期末累计拥有社会团体68个和7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殡葬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火化率年年保持100%;婚姻登记实行集中办理,累计办理国内公民结婚登记11365对、离婚登记873对;收养登记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累计办理国内公民收养104件;完成行政区域界线勘定任务,勘定县级行政区域勘界42.16公里,乡镇界线12.75公里,埋设界桩15个,命名和更名街、路、巷、桥100多条。
我区民政事业在“十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但也存

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民政事业费投入相对不足,民政基础设施滞后。二是部分民政业务如何适应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三是基层民政部门人员相对不足,力量相对薄弱。民政工作领域不断扩大,任务愈来愈重,但部分街道民政工作人员没有得到相应加强,基层民政力量不同程度地有所削弱。民政工作人员兼任其他工作,以导致一些民政业务工作不过细、完成不及时。四是各级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应用信息化、办公的技能还有待于加强。
二、“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民政工作全局,坚持民政宗旨,关注民生,保障民权,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民政事业发展新机制,推进民政管理法制化、民政事业社会化、民政服务网络化和工作手段现代化,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社会救助有力。自然灾害紧急救援体系、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互助体系“三大体系”相对完善,灾害应急保障能力和弱势群体综合保障能力较大提升,全民参与社会互助逐步普及。
——社会福利优良。逐步建立和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各有侧重的社会养老模式,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养老敬老软硬件设施大幅度改善。
——基层民主健全。居民自治制度和民主权利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落实,民意上达和政策下行渠道畅通便捷。民间组织积极发展,管理监督得到强化。
——拥军优属扎实。拥军优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退役士兵安置制度进一步完善,军休干部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国家抚恤制度和社会优待制度得到充分落实。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
——社会管理规范。行政区划设置和调整科学规范,社区和行政村布局进一步得到合理调整。地名、殡葬改革、婚姻登记、收养等社会事务的行政管理进一步加强。
三、“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重点把握突出改革,致力创新,完善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到“十一五”末,全区民政事业机制建设取得新的突破,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组织管理、优抚安置、公共事务管理五大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现代化格局。
(一)社会救助
1、巩固最低生活保障成果。规范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保障对象“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网络。综合考虑“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低工资标准、物价变动和财政收入增长情况,逐步调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吸收、退出机制和不同收入水平的保障对象分档发放保障金制度。依靠街道和社区两级机构,构筑城乡低收入阶层和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收入变动信息采集机制,确保形成公平、公正的最低生活保障运作机制。
2、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完善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将城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福利机构“三无”人员纳入救助范围,规范对救助对象的调查、核实、确认和审批程序。加大医疗救助资金的投入,逐步扩大资金筹集渠道,做大基金规模。积极探索医疗救助模式和办法,科学制定并不断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推进救助与相衔接、救助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相衔接、专项救助与临时救助相衔接、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项目相衔接工作,提高医疗救助的有效性和救助水平。
3、落实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研究并基本建立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办法。对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由于医疗、教育、突发事件等情况影响基本生活的低收入家庭,给予及时有效的专项救助。
4、发展社会慈善捐赠事业。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推进慈善事业中的综合协调作用,积极支持各类慈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强鲤城区慈善会建设,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慈善会在救灾、济困、助医、助学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加强内部审计,确保慈善经费透明化管理,提高慈善会的社会公信力。加强社会捐赠管理,充分发挥“爱心慈善超市”、“社区居民困难援助站”等爱心平台的作用,动员企业、个人和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使社会捐赠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5、健全自然灾害救助机制。完善自然灾害救助预案,形成科学规范的灾害紧急救援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灾害救助基础设施及装备建设,抓好救灾物资储备。进一步提高灾害救助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综合协调与合作,实现灾前强化救灾减灾宣传,灾中转移安

置灾民迅速安全,灾害统计快速准确,现代化报灾手段广泛应用,灾害救助信息网络系统完善,以最短的时间实质性启动灾害救助,落实救助措施和救灾资金;有重点地落实重灾户的基本生活保障、生产自救和倒房重建,确保灾民基本生活和灾区社会稳定。
(二)社会福利
1、稳步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坚持社会福利社会化发展方向,加快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并重的社会福利事业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加快区老年人休养中心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休养中心的开发建设规划,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2007年底破土动工,2008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目标。挖掘、融合现行社区和街道养老服务资源,加强试点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指导力度,扩大社区助老服务网络,通过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所形成的“共驻共建”的机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吸引驻社区的单位参与为老年人服务的行列。以社区为单位,组建一支专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专业老年护理队伍,为孤寡老人及无条件得到家人帮助的居家老人提供日常护理、卫生保健、心理矫正、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基本的家庭养老服务。
2、加强福利企事业单位管理改革。加强鲤城区社会福利院的内部管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按照福利机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思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探索鲤城区社会福利院管理体制改革,适时推动鲤城区社会福利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进一步加强对福利企业的指导和管理,做好福利企业年检工作,确保福利企业正确的办厂方向。认真落实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比例、残疾人职工福利待遇、社会统筹保险以及企业返还减免税金使用情况,落实残疾员工的各项待遇,切实维护残疾人的权益,确保了福利企业的办厂方向,促进社会福利企业的健康发展。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筹办残疾人福利性企业单位。
(三)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
1、大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完善选举程序,增强依法选举意识,努力提高社区居委会选举质量,认真解决选举中的矛盾和问题,力争社区居委会选举成功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推动居务公开,所有社区居委会有居民代表会议、居务公开监督小组,切实发挥其在社区议事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规范居民代表推选、居民代表权利保障与义务落实,促进居民自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
2、积极推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相关登记管理和民间组织内部运行制度,落实登记管理机构与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实行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强化管理,加大培育和发展以支柱产业为重点的行业协会、以农村特色行业为重点的农村经济协会、以服务社区为重点的社区民间组织和以慈善济困为重点的公益民间组织的力度。实施民间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民间组织自律机制,提高民间组织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建立民间组织综合治理机制,坚决查处和取缔非法民间组织和邪教组织,打击民间组织的非法行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对于非依法定程序成立但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民间组织,通过整顿和改进,促进其规范发展。
(四)优抚安置
1、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区活动。制定和完善双拥政策法规,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军民纠纷,维护军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坚持巩固和发展以街道、社区为依托的拥军优属服务网络,坚持以基层单位为立足点开展双拥工作,形成基层拥军、行业拥军、群众拥军三个网络,实现双拥工作社会化、制度化、经常化。积极开展科技拥军、文化拥军、实事拥军和形式多样的军民共建活动,重点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军民共建工作,按照省双拥模范城评比标准的规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巩固取得的成绩,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双拥模范城区的质量和层次,进一步推进创建省双拥模范城工作的开展,千方百计争创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并适时申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2、落实各项优待抚恤安置政策。落实国家和社会相结合的优抚对象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重点优抚对象优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区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和义务兵家属优待标准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机制,通过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和重点优抚对象专项医疗补助等途径,从根本上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看病难。完善退役士兵城乡一体化安置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安置工作改革成果,完善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等优惠政策,鼓励退役士兵自主择业。切实加强军休所的建设和管理,完成接收安置任务,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保证其生活和政治待遇。
(五)公共事务管理
1、倡导殡葬改革文明新风 。加大殡葬管理力度,落实殡葬目标责任制,继续全面推行火葬,确保火化率达100%,禁止遗体火化后土葬,制止乱埋乱葬,巩固清坟成果,防止死灰复燃;积极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倡导“厚养薄葬”的新风气,树立社会主义丧葬新风;加强殡葬执法检查,规范骨灰堂和皇迹山陵园管理。
2、强化地名公共服务职能。抓好地名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探索地名命名新思路,不断提高地名命名的时代感、品位感。立足服务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开展地名普查工作,着手鲤城区地名信息数据库的建库工作,以地名数据库为平台积极参与

电子政务建设,拓展地名信息服务领域,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地名信息服务;逐步启动江南新区地名命名规划,稳步推进江南新区地名设标工作。
3、提高婚姻收养登记水平。积极宣传和贯彻《婚姻法》,制止违法婚姻行为,规范登记程序,严格依法登记,保持登记合格率100%。强化婚姻登记机关建设,积极争取专职婚姻登记员编制,推动婚姻登记管理规范化。依法对婚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实行规范管理。大力宣传《收养法》等法律法规,减少和制止公民私自收养弃婴,规范收养行为。
四、主要政策措施
(一)坚持以国家财政为主,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大力推进民政事业社会化进程。为确保民政事业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必须进一步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建立民政事业费自然增长机制,民政事业费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同步提高。作为民政部门,要根据省、市的要求,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民政工作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争取地方财政加大对民政事业的投入,保证各项民政配套资金的落实;要积极争取各项民政优惠政策,扩大发行福利彩票,筹集更多的社会福利基金,弥补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资金缺口;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加强社会捐赠、慈善工作,积极开展社会捐助活动,争取社会对民政事业的支持,充分发挥民间的作用。
(二)增强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自觉维护法律权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行政行为,使各项工作逐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廉洁公正的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严禁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徇私枉法;强化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强化民政法规宣传教育,实现工作方式从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行政为主的转变;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行民政政务公开,通过各种社会新闻媒体和民政网站,广泛宣传民政法律法规,使民政工作法规政策家喻户晓,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守法,支持民政部门依法行政。
  (三)以实现三个转变为重点,建立高效的民政工作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民政工作管理水平;要转变工作方式,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检查督促各项民政政策法规的执行落实上,履行好政府部门的职责;要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树立民政部门关心群众、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良好形象。
  (四)以社会化、产业化为方向,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政事业自我发展机制。民政企事业单位应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增强自身活力,走自我发展的路子。区福利院在搞好内部服务的同时,要创造条件,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实行有偿服务,提高两个效益。
(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建立科学高效的民政工作管理体制。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民政干部队伍是民政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组织保证。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廉政建设,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干部队伍。要加强民政系统在职干部培训,提高民政工作者业务工作能力和政策水平,积极鼓励在职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深造。至“十一五”末,民政系统大专学历以上人员比重达65%以上。要紧紧依靠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快基层的民政服务网络建设。

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xx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为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实现省教育强镇目标,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不断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实现xx镇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特制定《xx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xx镇教育发展现状
xx镇共有各级各类办学机构()个。普通中小学8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6所,成人学校1所,在校生()人;民办学校3所(其中民办高中1所);幼儿园()所(其中教育部门办1所),在园幼儿()人。
“十五”期间,在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全镇各级各类教育出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受教育水平。目前xx镇幼儿入园率为90,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义务教育完成率99.73,初三毕业生全科及格率(),升入普通高中比例为(51.97),升入职业高中(中专)(38.81),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为90.79,高考升学率95.67。
(二)师资队伍水平。全镇现有公办在职教师386人,其中专任教师()人,研究生学历占(),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100),初中本科以上学历占(),小学专科以上学历占()。幼儿园专任教师()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占()。校级干部()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校长本科以上学历占60;高中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总数的(),初中专任教师高级及以上职称占总数的(),小学专任教师高级及以上职称占总数的()。
(三)校舍建设水平。中小学生人均占地面积()平方米,其中高中()平方米/生;初中()平方米/生;小学()平方米/生。全镇中小学生均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其中高中()平方米/生,初中()平方米/生,小学()平方米/生。目前,xx镇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改造工程已全部结束,提前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任务。
(四)仪器设备配备水平。全镇所有中小学的办学设施全部达到市标准化学校标准。中小学仪器品种配备率98,件数配备率93,图书生均册数,高中(10)册,初中(10)册,小学(10)册,xx镇成人学校通过了东莞市示范性成人学校的验收,xx中学、xx广荣中学、xx中心小学、xx第二小学通过了东莞市一级学校的验收。
(五)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镇共有电脑室()个,有电脑()台(可上宽带网),生机比为高中(9:1)、初中(12:1)、小学(16:1)。有5所学校接入宽带网,建立多媒体教室()个,xx中小学学籍实现了电子化管理。有4所学校图书室实行了电子化管理。
(六)教育投入水平。20xx年教育事业经费共()万元,其中教师人员经费()万元,生均公用经费()万元,基建费()万元。
(七)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人才强教战略的实施与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的矛盾十分突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与当前迅猛发展的教育形势不相适应,教师专业化培训水平不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教师培训资金严重匮乏,名教师、名校长的培养工作需要强化。
二是教育投入不足。普通中小学办学经费紧张,尤其是20xx年我区将迎接省教育强镇验收,在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等硬件建设上差距较大,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
三是教育科研工作力度不够。教育科研力量不强,对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新课程改革研究不多,教育科研在服务教育教学实际,提高干部教师队伍素质方面的引领作用不明显。
四是现代化终身教育体系不完善。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还不平衡,形成终身教育体系不完善。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均衡、规范、改革、发展”为主题,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建设教育强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牢固树立“科教兴镇”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实现xx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和xx“发展港口经济、建设滨海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按照教育“优先发展、科学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通过艰苦、扎实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瞄准当前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结合xx镇实际,构建具有现代化教育特点

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第2页

和xx镇教育特色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
2、发展性原则。以发展为主题,坚持高标准规划,建立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和谐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现代化教育,并适度超前发展。
3、科学性原则。保证各级各类教育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4、实效性原则。制定规划要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通过规划的实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xx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xx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20xx-20xx年,xx镇教育事业的发展以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开放性终身教育体系,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省教育强镇,促进教育均衡、全面、和谐发展。为此,我镇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至20xx年,全面实现达标化教育。全镇学校全部达到市一级学校标准和省示范性高中标准,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人人享受平等的高标准的受教育权利和条件。
第二步,至20xx年,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100的干部和专任教师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育、辅助教学、辅助管理,基本建成适合于全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教师急需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校园网覆盖率、电子阅览室覆盖率、校校通、班班通覆盖率均达100。
第三步,至20xx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远程教室覆盖率达80,80的学校达到现代化标准,10的学校接近现代化标准。即学校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和目标,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合理的课程计划,有较高的实施水平,有完备的校舍设施,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先进的教育技术和管理手段,校长和教师具有较高的水平和优良的素质,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显明的办学特色,在全镇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形成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各级各类教育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开放性、终身性、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机制以及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紧密结合的发展机制,建成现代化教育强镇。
具体目标:紧紧围绕“十一五”教育发展总体目标,确定4项具体指标。
1、受教育率。至20xx年,学前教育3—5岁儿童入园率96以上,园外儿童受教育率99;6周岁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在校生巩固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100,初中生在校巩固率99.8,初中毕业生全科及格率80;残疾儿童入学率99.9;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95以上。
2、教育经费。至20xx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20;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1200元人民币。免收初中和小学生的学杂费。
3、办学条件。至20xx年,全区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按照新的标准全部更新,全区中小学85达到市一级学校标准。至20xx年,多媒体教室覆盖率、校园网覆盖率、电子阅览室覆盖率均达100,师机比1:1,生机比高中5:1;初中10:1;小学10:1。至20xx年,全区中小学远程教室覆盖率85,教学资源库存量达6000g。
至20xx年,生均园舍面积建筑达到5.5平方米以上;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7平方米以上;初中校舍建筑面积达到9平方米以上;高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十一五”期间,将城区中小学校舍扩建工程、新建居民小区配套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工程作为基本建设的重点工程。
4、师资队伍。至20xx年,全区中小学干部本科学历达到90,到20xx年培养出2名市级知名校长3名镇级优秀校长、5名年轻骨干校长、10名后备干部;90的校长能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管理技能;50的校长能独立承担科研课题,其成果优秀;60的领导班子达到一流班子标准。
至20xx年,幼儿教师专科学历达到90,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达到95,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达到95,职校教师本科学历达到90,高中教师本科学历100,研究生学历达到10;培养20名德技双馨型教师、20名科研带头人,30名学科带头人、60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师德合格率达99以上;教师具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70以上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达中等以上。
三、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xx镇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工作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六大工程”。
(一)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战略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民族精神教育与公民道德养成性教育相结合,从多个层面拓宽德育渠道、挖掘德育内容、扩大德育队伍、扩展德育形式、拓展德育方法。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活动,全面启动“争做合格小公民”活动,扎扎实实地做好学生的基础道德、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坚持组织学生学军、学农、学工等社会实践活动,搞好学生学农基地、科技活动中心、劳动技能训练中心三大基地建设。紧紧抓住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工作,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校园艺术化,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各学校普遍建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生活,寓教于乐的文化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二是坚持和完善“以行政为领导,以业务部门为中坚,以学校为主体”的课改运行体系。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力军,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模式,以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实践,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以学校的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以特色学校创建为牵动,实施“特色兴教、特色兴校”战略,逐步形成德育、美育、体育、艺术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科技活动创新、双语教学、教育科研、学生个性发展等特色,通过培育、拓展、深化特色教育,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是坚持教育的开放性原则,实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立足于xx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切实抓好“双语教学”,树立全球性观念,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双语教学落到实处,逐步修改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使其与国际化标准相统一。
五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以提高学生生命质量为理念,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群众性体育竞技活动、业余训练、卫生保健、青春期教育等项工作,切实抓好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二)实施成人教育振兴战略
成人教育要以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主线,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成人教育特色,全面提升成人教育为我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新型的高技能劳动者和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是完善成人教育体系。建立市场需求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并举,结构合理,功能多样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是大力培育优质成教资源。成人学校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
(三)实施幼儿教育发展战略
“十一五”期间,幼儿教育要在贯彻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大力推进办园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主办与主管职责,规范示范园与中心园的办园标准,充分发挥早期教育指导中心的示范与基地作用,全面实施“幼儿教育蓓蕾行动”,深入开展“多元智能”实验,开展以良好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培养为主的系列品德教育活动,开发园本课程,抓好教师培训,提高全员素质。加强幼儿园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办园质量,提高幼儿教育入园率,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幼儿教育管理机制。形成以政府领导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区内各类幼儿园共同参与的幼儿教育管理机制。
二是提高幼儿入园率。到20xx年,全镇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6,学前儿童受教育率达99。
三是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所)建设。“十一五”期间,至少创建1所高标准的现代化幼儿园。中心幼儿园达到市级示范幼儿园标准,彻底改变村级幼儿教育相对薄弱的局面。
四是贯彻教养并重的方针,全面提高师资质量。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积极发展0-3岁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进一步完善早期教育指导、培训机构,各乡镇街道要建立婴幼儿早期教育基地。
(四)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战略
“十一五”期间要继续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加快教育发展和幼儿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
一是积极发展一批质量好、特色明显、社会信誉好的民办学校。到20xx年,xx镇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总数要达到5-6个,民办幼儿园5所。
二是鼓励举办民办或中外合作非学历教育。控制高中阶段民办教育发展数量,适度增加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的数量,努力做到“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
三是加强民办教育机构的规范管理。将诚信贯穿于民办教育机构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民办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加强民办教育管理,实施民办教育机构联合视导计划,严格执行民办教育审批程序,加强民办教育法人培训,抓好特色学校建设和专业建设。
(五)实施社区教育开发战略
以全面启动有地区特色的社区教育,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坚实的载体。制发《xx镇社区教育工作方案》,组建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广泛开展职工教育和培训工作,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社区合作,有序推进中小学、成人学校向社区开放,进一步完善城乡学习网络,使镇内处处都是学习之所,人人都在学习之中,推动学习型个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为进一步推动xx镇教育“五大战略”的实施,具体实施“六大工程”
(一)教育整合工程
“十一五”期间,要继续以基础教育为重点,以成人教育、幼儿教育、民办教育、社区教育为重要内容,做到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协调发展。
一是搞好幼小衔接、小学升初中衔接实验。继续搞好两个学段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材、管理等方面衔接的探讨和研究,克服相互脱节、片面、抵触的现象,为学生创造和谐成长的“绿色通道”。
二是搞好普、成教育统筹。进一步研究新时期的教育统筹工作,普通教育要加大职业教育因素,初中要完成教学任务;成人教育要积极探索、主动沟通,与普通教育形成合力,在一些领域有所拓展、取得实效。
三是广开办学门路,满足广大市民的多种学习需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广开办学门路,普通中小学要在社区内充分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开放学校部分办学场所,努力满足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的需求;成人学校既要完成学历培训、也要积极举办各级各类非学历培训;民办学校、社区教育要通过多种办学形式为各类社会人员的学习需求提供便利条件。
(二)资源优化工程
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及广大市民在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教育环境和各种教学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认真搞好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按照新的标准对教学设备进行全面更新,建远程教室()个,建多媒体教室()个,配备视频展示仪()台,建电子阅览室5个,新增微机()台,教学资源库存量达到6000g,新增图书()万册,更新学生桌椅()套、黑板()个、阅览桌()个、阅览凳()个、卫生箱()个、讲台()个、讲桌()个、图书架()个、资料柜84个、杂志架129个、电脑桌()个、电脑凳()个、办公桌椅()套、改造实验室()个。
(三)教育均衡化工程
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教育投入走向合理,教育资源分配均等,仪器设备统一标准,师资队伍相对均衡,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人人享受平等的高标准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条件。
一是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增加扶困助学资金。
二是认真制定和把握新建学校校舍和内部设施配备的标准,建校规模及内部设施配备要一次性达到现代化学校标准。
三是重新修订《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幼儿园规范管理细则》,加强对学校和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深化对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民办学校的联合视导和评估工作。
四是认真开展小班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确保60的初中、80的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
五是继续实施干部、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四)科研先导工程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整体推进区域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重点深化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研究、校本课程研究、校本教研和学生发展性评价等研究,探求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强科研、教研与教学实际的结合,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完善科研组织网络、管理网络、课题网络。明确教育行政部门、进修学校、中小学校各自的职能,层层落实责任,增强干部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提高干部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工作引领和带动作用。
二是坚持“以课题牵动课改、以科研促进课改”,努力使课改与教科研相结合,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三是积极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采取课改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发挥校本培训优势。
四是坚持课改与教学创新相结合,抓住关健环节,探索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是坚持课改与开发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提升办学水平。
六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科研成果作为评价名校长、名教师、名学校的必备条件。
(五)队伍建设工程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一支专家型的校长队伍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十一五”期间,要全面实施人才强教战略,积极搭建人力资源发展平台,促进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推进“三名”工程的实施,全力打造名校长、名教师、名学校,为xx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积蓄雄厚的人才资源。
一是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强化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交流制,完善校长聘任制。
二是建立和完善后备干部、优秀人才储备库。
三是进一步完善干部、教师奖励机制、培训机制、考核机制、聘任机制。
四是落实《xx镇中小学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工程实施方案》,坚持以德为首,实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计划;坚持学历牵动,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坚持面向全体,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
(六)教育评价工程
建立与区域教育发展相匹配的教育督导评价机制,运用现代的教育评价手段,加强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评价和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研究,充分发挥督导评估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导向、激励、规范和保障作用。
一是强化督导工作。建立一支行政管理型和专家型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思想觉悟高、素质高、工作效率高的督导队伍。以督学为本,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状态、教育教学质量等情况的督导;以督政为重点,加强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经费、贯彻教育法规等情况的督导。
二是建立健全督导评价机制。制定幼儿教育、基础教育、成人、职业教育、民办教育评估细则,落实学生综合管理评价工作,切实抓住各类教育的特点,发挥导向作用,建立和完善符合xx镇教育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督导评价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政府对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的联系点制度,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尤其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倾听广大教师和农民群众的呼声,主动为教育办实事,要把教育工作的实绩作为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政绩考核和干部选拔的重要内容。
(二)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面性、基础性的地位,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适度超前发展。具体要做到“四优先”,即在制定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保证教育优先增长;在规划城乡建设和制定年度建设计划时,优先考虑校舍建设和学校布局;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时,优先提高教师待遇,保证教师工资,改善教师住房条件;在发展教育事业时,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三)深化改革发展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当地政府的教育统筹权,实行教育经费,教师调配,校长任免,教育规化等方面的统筹管理,加强对人、财、事、物等统筹,进一步理顺教育和干部的管理权限。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为民办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强化队伍建设
巩固完善中小学校长培训和上岗制度,认真开展中小学校校长的继续教育,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加强“名师”工程建设,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的经济型、创新型骨干教师队伍。制定有关措施,加强对学科带队人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和选拔。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以骨干教师为重点,实施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课程改革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培训、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等一系列行动计划,全面提高在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现代化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五)提升科研水平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以解决事关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切实将“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落到实处。坚持以学校发展为本多元整合的学校教育科研价值取向,扎实开展教育课题研究中积极推进教育科研方式的转变,通过实验经费、设备、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倾斜,使一部分教育科研成绩突出的学校成为教育科研的“窗口学校”,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得到及时推广。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向教学第一线,增强科研实效性,以构建新型的育人模式为重点,推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广泛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努力提高教育科研层次,力争市、区两级立项课题的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并使部分课题列入省部级“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范围。
(六)推进依法治教
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依法行政,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解决好发展和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运用法律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领导和管理教育,改进和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和质量。增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完善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力度,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加强预案研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公众听证及民主监督的制度化建设,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整治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七)完善督导制度
坚持督导与督学相结合,发挥督政和督学的职能,加强督导机构与队伍建设,完善督导和监测手段,进一步完善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在继续进行“两基”督导检查的同时,全面推动全市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积极开展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和随机督导检查,并把保障实施素质教育作为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八)推进教育合作交流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内容形式,加强与市内外各校、尤其是名校的沟通与联系,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加强协作、加强交流,促进合作办学、教育交流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九)营造社会氛围
教育不仅是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情,而是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全社会都来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关爱教育,大力宣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各部门要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教育才能取得长足发展。学校、社会、家庭要相互沟通,积极营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共同创造我镇教育工作新局面。
xx镇人民政府
二○○六年七月十二日

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专项工作方案


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专项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房地产业的调控管理,规范房地产开发秩序,正确引导住房建设消费,满足广大群众合理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建康发展的通知》(习府发〔2015〕11号),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一)坚持目标导向。2015年完成城建投资75亿元;新开工房地产面积120万平方米,竣工60万平方米,销售35万平方米;完成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发放2.5亿元,涉房按揭贷款发放7亿元(工行1.5亿元,建行2亿元,农行1.5亿元,信用联社1亿元、邮政银行1亿元)。

(二)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开发建设、市场监管、监测分析、“两违”整治、政策兑现等环节,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通过整治,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三)坚持政策导向。加强对中央、省、市、县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宣传引导,准确解读政策,营造良好氛围。强化督查问效,确保相关政策全面兑现落实。

二、组织保障

成立**县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规划统筹。开展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单元全覆盖,有序推进控规编制,努力实现近期建设区域性控规全覆盖。进一步深化各类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完善县城功能布局,加强房地产业开发建设的规划引领。(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二)促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以县城区、鳛部园区为重点,按照县城区建新卖旧、鳛部园区控新卖旧的思路,及时按规定和程序完善相关手续;鼓励和引导房地产业与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工业、医疗、教育等产业有机结合,发展复合地产;调整供应结构,开发“设计合理、功能完善、质量可靠、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产品,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责任单位:县住建局、文广局、旅游局、经贸局、卫计局、教育局,鳛部园区管委会)

(三)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开展土地供应和房地产建筑市场专项整治,落实建设单位责任,规范房地产工程承包行为,强化合同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加强市场信息化管理,维护公平竞争、依法诚信的建筑市场秩序,充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严厉打击各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国土资源局、人社局)

(四)做好房地产市场促销活动。主动对接重庆、四川等周边市场,积极参会参展,利用各种房交会提升**房地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五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促销活动,推进**房地产业加快发展。强化媒体宣传,采取有效措施,办好**房交会,把**房交会做成黔北地区、贵州地区乃至西南地区的品牌。(责任单位:住建局、文广局、鳛部园区管委会)

(五)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进一步强化商品房预售管理,建立健全商品房预售审批和预售资金监管平台,逐步提高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比例,并纳入专户管理,全额监管。凡土地出让金未全额缴纳和未按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不予发放该项目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完善房地产企业和投资人信用档案,建立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将企业信用评级与资质管理、项目管理有机结合,严格实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严肃查处逃避监管、哄抬房价、挪用或抽逃资金、合同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国土资源局)

(六)加强市场监测和分析。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管,把握商品房供求需要,保持市场供求平衡;建立信息公开和市场监测分析研究机制,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发放情况、房地产市场税费收缴情况等实行月报告制度。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发布住房消费信息,引导理性投资和合理消费。加强舆情监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主动澄清涉及房地产市场的不实信息,依法严肃查处造谣、传谣及炒作不实信息误导消费者的行为。(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地税局、公积金管理中心)

(七)加强土地储备和供给。县土地收储中心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土地储备及储备土地一级开发整治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土地一级开发整治,并获取相应收益。严格执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科学把握土地供应需求,合理确定土地出让数量和用地结构。县城规划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行“净地出让”,按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土地,严格按合同约定加强房地产用地批后监管。(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

(八)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贷款发放力度。进一步规范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对不按《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履行住房公积金缴存义务的单位,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处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严格按照《遵义市公积金贷款业务指南》确定的首付款比例、贷款额度、贷款程序等,统一规范贷款申报材料、办理手续和办理程序,加大放贷力度,提高住房公积金个贷使用率,确保完成年度放贷任务。加强住房公积金贷后管理,按规定计提风险准备金,严格控制贷款风险。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住房公积金行政监督机制,加强监管力量,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监管信息系统。(责任单位:县公积金管理中心、财政局)

(九)加大“两违”整治力度。各乡镇(区)要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各类“两违”建筑,着力保障房开企业的合法权益,将“两违”建筑对房地产业的冲击降到最低程度。从2015年4月开始,由县住建局牵头,相关部门和涉及乡镇(区)、园区参与,每个季度开展2至3次“两违”建筑专项整治工作。(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国土资源局、各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

(十)有效落实习府发〔2015〕11号文件有关政策。

1、土地政策:一是供地计划细化到月,确保完成土地出让收入7亿元以上。二是大宗土地出让金可在一年内分两次缴清。三是及时拟订用地规划指标,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四是资料齐备当天办毕国有土地抵押手续(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

2、银行按揭贷款政策:一是将年度放贷任务分解细化到季、到月,每月形成专题报告(责任单位: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行、建行、农行、信用联社、邮政银行)。二是结合习府发〔2015〕11号文件制定本单位涉房贷款业务指南(责任单位: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行、建行、农行、信用联社、邮政银行)。三是严格按照习府办发〔2015〕116号文件兑现考核奖励(责任单位:县金融办、财政局、住建局、地税局、人民银行、银监办)。

3、收费政策:房地产开发项目存储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障金,按以下标准执行:一是应存储金额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存储。二是应存储金额在5万元至50万元的,由施工单位首次按应存储金额的60%(不低于5万元)存储后,向人社部门书面申请对未存储部分在工程竣工前分二期存储(分别按未存储金额的30%、70%存储)。三是应存储金额为50万元至100万元的,由施工单位首次存储50万元后,向人社部门书面申请对未存储部分在工程竣工前分二期存储(分别按未存储金额的30%、70%存储)。四是应存储金额100万元至500万元的,由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作出民工工资零差欠书面承诺,并由施工单位首次存储100万元后,向人社部门书面申请对未存储部分在工程竣工前分四期存储(分别按未存储金额的20%、20%、30%、30%存储)。五是应存储金额500万元以上的,由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作出民工工资零差欠书面承诺,并由施工单位首次存储200万元后,向人社部门书面申请对未存储部分在工程竣工前分四期存储(分别按1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及以上部分存储)。六是棚户区等政府投资的民生类房产项目,由发包单位向人社部门作出民工工资零差欠的书面承诺后,履行代扣代存工资支付保障金或施工单位按前述标准对照执行(责任单位:县人社局)。

4、财政政策:认真测算2015年度兑现奖补所需资金,拟订方案报县政府研究后执行(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5、税收政策:调整习府发〔2015〕11号文件关于对外销售个人所购房屋的时间限制为“自2015年3月31日起,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2年(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2年(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责任单位:县地税局)。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或委托副组长召集,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建立房地产市场信息月报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住建局)每月专题报告全县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县地税局每月专题报告全县房地产行业税费收缴情况,公积金管理中心每月专题报告全县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发放、归集住房公积金等情况。

(二)做好信息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住建局)要牵头负责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对接和协调调度,加强信息对接交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房地产市场发展合力。

(三)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县监察局、督查局要形成常态化的督查机制,对各责任单位制定实施细则的情况,以及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及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整改落实。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的单位及相关人员,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后勤“十一五”规划


后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㈠指导思想
重点强化餐饮、交通、动力等各项保障职能,集中精力开展服务;不断深化后勤管理、服务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坚持贴近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健康和安全开展更主动、更人性化的服务。
㈡基本原则
1.坚持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两分开”的原则。为更好地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责,让“裁判员”和“运动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管理局作为办事机构,担负后勤服务工作的管理职能。机关服务中心作为总直属单位,承担“医、食、住、行”和“风、暖、水、电”的具体服务保障工作。
2.坚持“小机关、大服务”的原则。按照“精简、统一、效能”要求,调整服务结构,整合后勤服务资源。管理局机关以不超过30人的精干队伍,完成后勤服务监管任务;服务中心强化以餐饮、交通、动力为重点的各项服务工作,切实保证全工作稳定有序。
3.坚持只对内服务,不对外经营,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机关服务中心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制度,支出要全部申报预算,并严格按批准的支出预算执行;取得的服务收入全部上缴计财局,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将收入转移或在账外循环;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服务单位职工的积极性。
4.坚持“三贴近”服务的原则。努力贴近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健康和安全开展服务,不断创新,注重细节,体现更靠前、更主动、更人性化的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
后勤发展目标及措施
㈠近期和“十一五”期间主要发展目标
进一步完善符合工作特点的后勤保障体制,重点做好以餐饮、交通、动力服务保障为重点的多项服务工作,在服务中心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明确质量目标,狠抓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好、思想过硬的后勤队伍;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管理局对服务保障的监管作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基础设施的改造,努力建设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工作环境。
㈡主要措施
1.在服务中心全面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所有服务单位通过认证,突出和强化餐饮、交通、动力服务保障,形成符合工作特点的后勤保障体制。
——餐饮服务满意率要大幅度提高。随着食堂综合楼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加强炊管人员的业务,逐步调整队伍结构;实施并完善“暗补”变“明补”办法,定期公布伙食账目;设置以中餐为主的不同风味就餐区和中、西快餐区,满足职工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完善24小时就餐服务;建立食品化验室,培养或聘用营养师,建立营养食谱信息库,逐步规范营养保健餐的营养成份、标准及制作要求,确保饮食安全;满意率达到80%以上。
——交通服务安全快捷。完善车辆管理和使用制度,逐步取消部门自备车和自管车,集中管理,统一调度,;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调度反应迅速,车辆准时、准确到位,确保随叫随到、安全快捷。2006年完成交通处调度、派车、统计、结算系统升级换代和地下车库监控系统改造;2008年奥运会前,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和车载电台系统投入使用;逐步调整车辆结构,按规定及时淘汰、更新车辆,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增加特种车。
——动力保障规范高效。视情况整合办公区动力和物业管理力量,统一负责各办公区域的动力保障和物业服务工作;整合电视监控系统;加强供配电、热力、电梯、办公空调、消防及监控设备运行的巡检,按期保养,保证各类设备运行完好;强化24小时运行维修值班制度,及时排除故障,维修合格率要达到100%,保证工作区备用电源时刻处于正常待机状态,确保应急启动。
——充分利用会资源,使班车、医疗、服务方便职工需求。积极进行班车改革的调研论证,条件成熟时实施;幼教服务只面向职工子女,收费不高于同档次幼儿园标准;门诊部强化“保健、救急”职能,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增加合同医院,使职工得到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2.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好、思想过硬的后勤队伍。
——餐饮服务处实行免费就餐,在现有人数基础上通过内部调剂、对外聘用等方式增加相应人员。
为保证2007年进入综合楼、保障2008年奥运会报道和完成外派服务任务,逐步调整、引进一定数量较高层次的烹饪技术及服务人员,每年补充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年轻厨师2-3名,设置营养配餐师和食品化验员。高端人才采取聘用形式,其他各类人才,可使用临时聘用人员。同时,选送人员到大的宾馆饭店、参加外地风味饮食技术培训。
——交通服务处随着今后总车辆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量不断

增加,要进一步加强交通服务保障,必须适当增加职工人数,职工总数需逐步增加到100人,可从局内选调正式职工或外聘合同制工人。尤其加强对服务礼仪和规范的培训,提高驾驶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
——动力保障部门技术岗位比较密集,对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要求较高。
工程师可从社会人员中聘用,高级工及以下水平的技术工人可从技工学校或职高录用毕业生。
3.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发挥后勤服务监管作用。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完善服务监管。
——建立管理多媒体数据库,统一归口管理。
——总结交流后勤服务改革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4.建设节约型机关和区
——坚持和实施节能优先的方针,调整节能管理工作机制。指定管理机构或人员,对能耗情况进行监控、分析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
——加大节能投入,加快更新非环保、非节能型设备设施。“十一五”期间重点是建筑物及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2010年公用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6%,新增专用电器、电动机、汽车、燃气设备等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节能统计系统建设。办公区分楼、分管线加装水表和电表,分供热管路加装水表,随时准确获取水电能耗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节能措施,切实有效地搞好节能工作。

##市质监稽查大队“十一五”发展规划



##市质监稽查大队“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7年12月30日)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市质量技监稽查大队走过十年历程后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质量技监稽查工作在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中实现有计划、有目的地跨越,按照国家总局和市局关于编制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总结“十五”时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今后五年质量技监稽查工作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质量技监稽查工作简要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国家总局和市局的领导下,大队行政执法和质量申诉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也为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以“一流执法”为方向,实现了行政执法手段和方式的突破。在系统内率先将科学检测技术引进执法领域,于2003年装备了技术检测车,确立起依靠技术手段提高执法效率的坚定理念,将持续改进技术装备作为长效机制来贯彻落实。在加强本市两级稽查机构之间纵向联动的同时加强与公安、工商、法院等相关部门横向联动,在加强与系统外各名优企业协作的同时加强与系统内各兄弟单位协作,初步形成“内、外、纵、横”相交错的联合执法方式,“全国大中城市质量技监专职稽查机构协作网”和“###地区中外品牌保护协作网”的合力作用不断发挥。在全面实施源头打假的过程中开拓新领域、突出重要点,开展了一系列关系百姓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专项整治活动,查办了一系列涉及面广和影响力大的大案要案。
(二)以“一流服务”为宗旨,实现了质量申诉工作“量”和“质”的飞跃。从一开始的几门电话,到后来的网上受理,再到后来12365投诉举报中心建立,质量申诉工作职能日益加强,案件受理数量从2001年的2684件上升为2007年的25016件、涉及商品总价值从2001年1606万元上升为2007年的5992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金额从2001年的62万元上升为2007年的5092万元。同时,案件处理的效率逐步提高,质量申诉工作的形式不断创新,“12365”优质服务品牌已经在全社会确立。
(三)以“一流队伍”为目标,实现了全体职工素质和形象的提升。通过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开展先进性教育、鼓励学习、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等多种形式,促进全体职工的政治更加坚定、业务更加精湛、作风更加过硬、纪律更加严明、服务更加优质,为大队赢得了全国打假先进单位、全国质量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和文明信访室两个三连冠等荣誉,多次获得企业、消费者的感谢和好评。目前,全体职工的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8名,占总数的12.5%。
(四)以“一流管理”为基准,实现了内部管理程序和制度的规范。完善并落实《执法用语和行为要求》等各项。实施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持续改进中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质量申诉和综合管理工作的行为,提高了案卷和文书档案管理质量,提升了内部管理档次。同时,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案件审理工作中,实行无纸化案审,提高了案件审理质量和效率,保证了案件审理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合法性,多年保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败诉率为零的记录。
二、当前质量技监稽查工作面临的形势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未来五年树立和落实、构建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提出了建议,其中“质量”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被提及11处,可见包括产品质量在内的各类质量问题在新形势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我们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稳定、危害人民健康安全的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依然打不尽、灭不绝。因此,未来五年将是质量技监稽查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的五年,也是更有效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提高大队地位的机遇性五年。中央提出的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具体要求,需要我们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拓新业绩。
三、“十一五”期间质量技监稽查工作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质量技监稽查工作全局,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机制体制、促进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切实将质量技监稽查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中去,将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国家总局和市局的部署上来。
(二)主要目标。争取 “十一五”期间,授予大队独立行使执法权的地方性法规范围进一步扩大;市、区(县)两级执法和申诉工作统一管理体系得以建立;案件结案率、调解成功率和顾客满意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行政复议更改率和行政诉讼败诉率继续保持零的记录;人员增加至75人,其中硕士、博士人数达15%以上,中级职称人数达40%以上,ISO9001内审员达10名以上;办公场所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车辆更新

##市质监稽查大队“十一五”发展规划来自小编整理,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后勤管理十一五规划




后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㈠ 指导思想
重点强化餐饮、交通、动力等各项保障职能,集中精力开展服务;不断深化后勤管理、服务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坚持贴近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健康和安全开展更主动、更人性化的服务。
㈡ 基本原则
1.坚持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两分开”的原则。为更好地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责,让“裁判员”和“运动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管理局作为办事机构,担负后勤服务工作的管理职能。机关服务中心作为总直属单位,承担“医、食、住、行”和“风、暖、水、电”的具体服务保障工作。
2.坚持“小机关、大服务”的原则。按照“精简、统一、效能”要求,调整服务结构,整合后勤服务资源。管理局机关以不超过30人的精干队伍,完成后勤服务监管任务;服务中心强化以餐饮、交通、动力为重点的各项服务工作,切实保证全工作稳定有序。
3.坚持只对内服务,不对外经营,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机关服务中心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制度,支出要全部申报预算,并严格按批准的支出预算执行;取得的服务收入全部上缴计财局,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将收入转移或在账外循环;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服务单位职工的积极性。
4.坚持“三贴近”服务的原则。努力贴近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健康和安全开展服务,不断创新,注重细节,体现更靠前、更主动、更人性化的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满意度。
后勤发展目标及措施
㈠ 近期和“十一五”期间主要发展目标
进一步完善符合工作特点的后勤保障体制,重点做好以餐饮、交通、动力服务保障为重点的多项服务工作,在服务中心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明确质量目标,狠抓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好、思想过硬的后勤队伍;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管理局对服务保障的监管作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基础设施的改造,努力建设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工作环境。
㈡ 主要措施
1.在服务中心全面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所有服务单位通过认证,突出和强化餐饮、交通、动力服务保障,形成符合工作特点的后勤保障体制。
——餐饮服务满意率要大幅度提高。随着食堂综合楼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加强炊管人员的业务,逐步调整队伍结构;实施并完善“暗补”变“明补”办法,定期公布伙食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账目;设置以中餐为主的不同风味就餐区和中、西快餐区,满足职工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完善24小时就餐服务;建立食品化验室,培养或聘用营养师,建立营养食谱信息库,逐步规范营养保健餐的营养成份、标准及制作要求,确保饮食安全;满意率达到80%以上。
——交通服务安全快捷。完善车辆管理和使用制度,逐步取消部门自备车和自管车,集中管理,统一调度,;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调度反应迅速,车辆准时、准确到位,确保随叫随到、安全快捷。2008年完成交通处调度、派车、统计、结算系统升级换代和地下车库监控系统改造;2008年奥运会前,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和车载电台系统投入使用;逐步调整车辆结构,按规定及时淘汰、更新车辆,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增加特种车。
——动力保障规范高效。视情况整合办公区动力和物业管理力量,统一负责各办公区域的动力保障和物业服务工作;整合电视监控系统;加强供配电、热力、电梯、办公空调、消防及监控设备运行的巡检,按期保养,保证各类设备运行完好;强化24小时运行维修值班制度,及时排除故障,维修合格率要达到100%,保证工作区备用电源时刻处于正常待机状态,确保应急启动。
——充分利用 会资源,使班车、医疗、服务方便职工需求。积极进行班车改革的调研论证,条件成熟时实施;幼教服务只面向职工子女,收费不高于同档次幼儿园标准;门诊部强化“保健、救急”职能,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增加合同医院,使职工得到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2.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好、思想过硬的后勤队伍。
——餐饮服务处实行免费就餐,在现有人数基础上通过内部调剂、对外聘用等方式增加相应人员。
为保证2007年进入综合楼、保障2008年奥运会

后勤管理十一五规划来自小编整理,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

十一五公路养护规划


“十五”期间,**局的公路养护工作按照省局提出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三年大变样”的目标要求,至2003年底较好地完成了这一奋斗目标,2004年我们在巩固完善“三年大变样”的基础上,按照省、市公路养护目标集中力量先后对***国道、***国道、***、***省道实施了“**养护工程”,路容路貌明显改观,道路通行能力迅速提升。但工作中仍存在着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缓慢、养护生产需求与投入矛盾、养护质量低、手段原始、重建轻养等问题。
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车流量的迅速增加,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我们的公路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下一步的是:
一、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
在“十五”期间,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养护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双向选择,对***国道进行养护承包,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养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对公路养护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们打算继续推进公路养护承包。总结wmxz.cn国道改革的成功经验,推及其它公路站、小修工程、专项工程。在确保质量、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实行承包、招投标管理,通过招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将有更大范围和领域向养护队伍敞开市场,我们将通过实行县内小修工程竞标承包或对外承揽小型工程的方式锻炼自己的队伍,增强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行公路养护资质认证,为“十一五”公路养护工作全面走向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二、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在“十一五”的五年内,我们将逐步调整养护职工队伍,吸收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人材充实到养护大军中,实现养护职工由年老体弱、知识缺乏到年青化、知识化的转变。并且加强对职工的业务知识、劳动技能、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逐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逐步把他们培养成知识丰富、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养护职工队伍,以适应“十一五”迅速发展的公路事业。
三、加大公路养护投入和管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相方设法在减少养护成本、降低消耗的同时,积极组织施工队伍参与对外承揽工程,用盈余的工程资金弥补每年近百万元的养护资金缺口,彻底改变“路养人”的说法。另外,我们将在养护管理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1)在原来实行浮动工资制的基础上,增加浮动工资额度,严格奖惩,彻底打破“大锅饭”现象,真正做到按劳取酬,以全面调动养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工作责任心、事业心。(2)在日常养护的同时加强预防性养护力度,以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资金利用率。(3)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教育职工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养护服务理念,努力打造“**公路养护品牌”,实现品牌效益。通过增加养护投入和加强养护管理使我局养护质量逐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全面提升,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四、2006年公路养护工作目标
——重点工程:***国道国家级文明样板路附属工程。要把这项工作做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争取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沿线各乡镇全面细致地做好协调工作,按照省、市局建设标准,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动员调动一切力量,确保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按期竣工。
——公路绿化。**线为新改建路段,必须早安排、争主动,按照市局绿化设计方案,高标准完成旧邹线绿化任务,并且对**线、**线部分树株进行补植。
——**养护工程。2006年是我市实施**养护工程的第*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提高认识,按照市局**养护工程建设计划,继续对**线、**线、***国道实施**养护工程,全面提高路况质量及道路通行能力。
——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在前几年创建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创建标准,在创新上、细上下功夫,立争第一名。
——干线公路综合好路率达98%。

双清区“十一五”规划思路


“十一五”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关键五年,抓好这五年工作,对于率先发展双清,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现将我区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汇报如下: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五”计划四年中,我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和消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重大进步。 1、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GDp达10.53亿元(2000年GDp66203万元),年平均增长11.2%,三次产业比例为13.4:40.6:46.4;进出口总值1492万美元,其中出口1086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386万元(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74万元),平均递增14.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2000年零售总额80418万元),平均递增10.6 %;财政总收入8014万元,(2000年财政总收入5270万元)年均增长11.1%。 2、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洛湛铁路和潭邵高速通车;邵阳-南山220千伏安送电线路和邵阳五里牌至檀江110千伏安送电线路,白马工业基地,水电路三通及村村通电话,移动电信覆盖率100%,通乡通村公路进一步改善,泥湾防洪大堤峻工,防洪能力显著提高。 3、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全区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的新型城乡卫生体系;人口出生率12.67‰,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7.62 %。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4、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城市居民纯收入7398元,年平均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3673元,年均增长13.2%。 5、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展顺利,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住房、医疗、人事劳动、财政、投资、社会等方面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发展环境 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复苏加快,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为我们充分利用外部可流动生产要素,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基础条件。从国内看,经济发展正处在新一轮上升期,沿海一些产业正在向内陆转移。 随着洛湛铁路、潭邵高速公路的建成,邵阳大道、大兴路、建设南路、邵水东路即将开工,大大改善了双清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随着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逐步深入,民营企业方兴未艾,双清工业中心地位日益凸现,专业市场、专业街提质改造,商品流通幅射半径拉长,正焕发出发展的强大活力。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实施“兴工活市、扩城富农、开放带动、科教领先”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特色产业优势,生态农业优势,工业大区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突出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力招商引资,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把双清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强,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城区。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主要目标: ──经济总量。至2010年,全区GDp达到21.6亿元以上(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 12%。其中一产业平均增长5%左右,二产业平均增长 13%左右 ,三产业平均增长11%左右 。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亿元, 平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62.7亿元,年均增长30%。财政总收入突破1亿元,年平均增长11%。 ──经济结构。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7:45.4:45.9。 ——对外开放。到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 4859万元,年平均递增18 %,其中出口达到4616万元,年平均递增22 %,实际形成以纺织、发制品、生物医药、玻璃为主要品种的出口基地。 ──社会进步。预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增长控制在7.5‰左右,2010年末总人口控制在30.5万以内。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城乡卫生、文化、体育设施日臻完善。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递增8%和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城镇居民各类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6-2010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环境优美,生活富足,保障健全的。 三、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区重点实施“兴工强区,扩城富农,开放带动,科教领先”的发展战略。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1、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以效益农业为突破口,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品种结构,重点做好“加工、流通、服务、劳务”八字文章,走城郊特色休闲农业

之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全面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一是以白马田放心蔬菜基地为龙头,建成以石桥、城东为重点的3000亩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二是以云水、渡头桥为重点的牲猪、肉牛养殖带;三是打造“高崇”品牌葡萄,建成高崇山、渡头桥10000亩无公害葡萄产业带;四是以莲荷、芹菜为中心3000亩花卉苗木产业带;五是建设以肥田、砂塘等村连片5000亩莳菇、莲藕产业带。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扶持宝庆肉联有限公司、邵阳紫华纺织品公司、西部牛仔宝庆食品厂、邵阳甾体激素公司、智迩康乳业公司、华湘米业有限公司家宝竹木制品厂、金工板业有限公司、邵阳分公司唐人神集团、中富植物油脂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培育2-3家企业成为省级规模龙头。 ──开发休闲农业,建设“城市的后花园”。以长木、东郊渔场、绿洲莲荷村为示范,集郊游、休闲、健身、购农产品为一体的乡村休闲中心。 ──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一要抓好农民工;二要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有效、有序组织劳务输出;三是引导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 2、以工业为主导,重振工业雄风 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基础好的优势,突出抓好造纸、机械、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着力培植人员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微肥生产三大新兴产业;重点研发甾体激素、锂离子电池、滑轨调角器、63cy轴向_柱塞泵、高档文化纸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规模工业,实施“低成本扩张,结构效益,质量品牌,人才兴工”的四大工程,力争形成新的产业规模优势和区域经济优势。 ──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培植优势产业链和优势企业。做大以汽车零配件为主的汽车工业;以液压件和达力电源为主的装备工业;以化纤、皮革为主的轻纺工业;以精细化工、农药化肥、造纸为主的化学工业;扶强优势企业,重点培植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骨干企业,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拓展产业链延伸。 ──以工业园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成产业集群。“十一五”期间精心打造4.5平方公里核心园区,引进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主的企业,形成群体规模优势的产业。 3、加大提质力度,全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结合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优势,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信息服务业、教育、社区服务业、物业管理业。 ──商贸流通业。对已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集散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加以培育,积极推进连锁经营、超市经营和仓储业。 ──产业服务业。扶持支柱产业,区域特色产业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形成体系的中介服务、信息服务、、人力资源培训、业务代理等机构,大力发展物业管理,教育文化和社区服务业。 4、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设 加大政府信息中心的建设投入,通过政府上网,发展电子政务,推动企业上网,实现资源共享,加快发展。 (二)围绕“扩城提质”,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强化中心城区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层次分明的城市分布格局,综合配套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城市功能。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结合起来,促进生产要素和产业的高效聚集,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建设商业步行街、邵水东路沿江风光带、水府庙到双清公园沿堤风光带、紫薇博览园;启动佘湖生态公园建设,协助加快佘湖新城建设。 ──小城镇建设。高崇山镇和渡头桥镇要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的思路,搞好水、电、路等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小城镇扩规升位,运用市场机制盘活集镇存量土地,在以土地生财,以市场聚财上大做文章。 ──城、乡基础建设。加快邵阳大道和大兴路的力度,争取邵石南路、进站路、龙皇路尽早开工建设。启动财神路,加快乡镇村公路建设改造,力争“十一五”末达到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目标。 (三)加快体制创新,建立比较完善的经济体制 1、加快体制改革。改革政府审批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 2、全面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完成粮食企业、供销企业的改制工作。推进教育、环卫、卫生、文化系统的改革。 3、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完善市场中介体系,开辟多种融资渠道,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积极发展民间投资公司、典当行业。 (四)推进科教领先,增强创新能力 1、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促进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建设的第一资源。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鼓励有才干的人员以技术、专利等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建立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创业服务,积极培育知识型的企业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 2、探索建立在扶持中小企业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科技投融资机制。 3、以为核心,建立健全全方位开放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重点办好昭陵实验学校、高崇山中学、

渡头桥中学和东塔小学,形成名校品牌优势。完成D级危房改造。 (五)加强资源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切实提高人口素质。严格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2、加强资源保护。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改善城乡水环境质量,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六)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和谐社会 1、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保合一”的基本保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公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 2、努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程。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弹性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3、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动依法行政,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监督力度。通过普法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加强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 4、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覆盖全社会的治安,安全防范网络和管理体系。坚决打击各类严重犯罪,遏制社会丑恶现象。及时缓解和清除各种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5、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每个社区努力建立一个便民或文化活动中心,发展有特色的高品位地域文化,积极健康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双清区“十一五”规划思路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房地产双十一活动方案


双十一就要到了,下面小编整理而来房地产双十一活动方案,欢迎阅读!

房地产双十一活动方案一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已经有20xx年的历史了,今天将迎来了公司的十周年庆,公司决定在这重要的日子举办活动庆祝周年庆。

在这十年峥嵘岁月中,xx公司一直秉承开拓进取、放眼未来、追求卓越、造福社群的企业宗旨和以人为本、天地合一的建筑理念,为社会奉献美好的生活空间而不懈努力,同时也为社会造就了以中国mba英雄xx总经理为代表的商业精英。xx现代城是目前xx公司的鼎力之作,它的建成将给xx带来革命性的商务理念。因此项目的启动不仅是xx公司,也是xx商界的一大盛事。xx公司沉淀了十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筑就了今天的xx俱乐部,它的成立和启动也标志着公司踏上全新历程的开始。举办这次十周年庆典暨俱乐部启动仪式的活动,一可共庆诸多临门之喜,二可借力发展,开创更为关广阔的天地。

一、目的及意义:

十周年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里程碑,恰是时候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而且借此契机提升企业知名度,大力打造企业和品牌形象,可谓师出有名,机遇难得;借助活动平台,宣传xx总经理荣获中国mba英雄,塑造公司管理层的统帅风范和领导魅力;促进公司和俱乐部目标会员的感情交流,为即将成立的俱乐部奠定基石,对俱乐部的传播和推广大有裨益;为xx现代城网罗人气和客户资源,以便顺利打开市场;高尔夫是健康时尚的体育运动,历来为高端人士所推崇,举办高尔夫球比赛能够充分彰显xx公司和xx城的不凡品位。

二、主题和口号:

主标语:网聚现代商务英雄采用的标语与xx现代城推广主题语相互呼应,突现与会者在现代商界的尊贵地位,同时表明这是一次精英的会聚。

参考标语:1、商务英雄聚精之源

2、重塑现代商务文明

三、时间:200x年7月25日(有待最后确定);

地点:xx高尔夫球场,xx宾馆(新闻发布会及联谊会地点)

四、活动对象和规模:

本次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在xx商界出类拔萃的高层人物和具备消费能力及购买能力的客户。为了发挥媒体和口介的传播作用,邀请一定数量的新闻记者和原xx公司所开发项目的业主(如xx湾、xx花园、xx等)。

1、xx商界领袖人物(人数)

2、意向大客户(人数)

3、xx湾业主(人数)

4、新闻媒介记者(人数)

5、xx公司企业员工(人数)

6、代理商工作人员(人数)

总计:若干人

五、活动组织及内容:

活动安排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下午高尔夫比赛,晚上举行宴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出于提高权威性、扩大影响力的考虑,建议本次活动中的高尔夫球赛由xx企业家协会作为主办单位,xx公司作为承办单位。

2、本次活动面向xx商界领袖人物、意向大客户、业主、新闻媒介朋友、开发商工作人员和代理商公司员工

3、活动采用新闻发布会、户外高尔夫球竞赛活动、联谊宴会三种形式贯穿进行:

a.新闻发布会:邀请xx企业家协会领导致辞,由开发商代表回顾企业十年成就,并对xx项目和xx俱乐部做宣传介绍,建议邀请有广东知名俱乐部组建经验的权威人士或是属于某俱乐部成员的名流畅谈俱乐部。

b.高尔夫球赛:高尔夫运动具有浓烈的商务性质和绅士气质,能够完美地诠释本活动对象的不凡品质。参赛者在挥杆比赛激烈角逐中,深化友谊,促进交流,览尽xx山迷人风光。凡是对高尔夫感兴趣的活动参与者特别是意向大客户都可以报名参加比赛,此次球赛意在为俱乐部成立和项目销售做好铺垫。

c.联谊宴会:宴会目的在于在轻松的氛围中拉近感情距离.宴会上由企业领导对比赛颁奖,推荐xx项目。企业家协会成员、媒体记者等与会者在会上自由交流沟通。

4、活动大体流程如下:

参与人员报到(xx宾馆)新闻发布会(xx企业家协会领导致辞

、开发商代表发言、项目推荐、广东嘉宾论俱乐部,xx宾馆)中午作息(xx宾馆)高尔夫比赛(xx高尔夫球场)联谊宴会(领导总结陈述、宴会联欢,以上活动中穿插颁奖和项目推荐,xx宾馆)全天活动结束

六、组织渠道:

xx企业家协会发函召集会员参加的方式是本次活动主要的组织途径,除此之外,补充采用其它方式。

1、以xx企业家协会名义通过直邮向协会成员、媒体记者发放本项目概念楼书及邀请函。

2、开发商以信函、电话等方式邀约其商界友人、xx湾客户。

房地产双十一活动方案二

经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不断的宣传造势,双11现在已经成为了众多网民的一个网购狂欢节,而在今年,传统的房地产业内也掀起了一股电商风暴。

房地产双11活动众多 房企也爱双11

电商凶猛。冷不防,双11的风暴也刮到了房地产界。

假如比之于人,地产商的形象应当是一位中年土豪叔,财大气粗,心思深沉,不过有那么一点儿老土,手机还用着按键系。对花样翻新、小打小闹的电商,地产商从骨子里是看不起的。地产界以往只有黄金周的传统,买房子需要三姑八婆齐齐参与,是看一遍两遍三四遍还下不了决心的大事,在网上点一点便购房始终是不现实的。因此,尽管这两年,剁手季的收成令人眼红,地产商也只是跷脚在看热闹,并没有太多跟进的欲望。

不过,今年形势变了。叔也彻底告别了按键时代,拿起了时髦的电子配置,满口是时尚的网络语言,到哪儿都摆出最in的架势来。地产商也有模有样地傍上了双11,看大象跳舞,看叔唱小苹果,成了今年双11楼市的大看点。

其实,好事者细细考究起来,在楼市的双11中,所谓的线上、线下区别并不大,你在网上能秒杀的折扣,到楼盘现场基本也会有的。然而,对地产商来说,双11简直就是猴子派来的救兵,简直就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双11来得不早不晚恰恰好。所以,今年地产商对于双11的投入与热爱,不会比电商少,只会更多。

说起来都是泪啊,房地产的天亮得太晚!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广州月均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4.3%,创下自20xx年以来同期新低。在拍了十个月的乌蝇之后(粤语,指今年前十个月销售不畅),终于盼到了天明。9月30日,房贷新政如久旱甘霖,大大提振楼市信心。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全国42个城市的成交量环比增长12.6%,创下今年内的最高水平。一线城市成交量全线上涨,广州成交面积增幅最大,为58%。读完这一系列数据,笔者突然想起一个让人昏昏欲睡的午后,某别墅盘操盘手百感交集地感慨:今年前六个月,一套房都卖不出去,愁得头发都白了。9月份后,突然卖出了几亿元。笔者清楚地记得,该操盘手说完,眼眶微微红了。

总之,过去的十个月,日子多难过,谁熬谁知道。巨大的业绩压力与库存压力,让地产商在收成见好转的10月份后,必须选择继续裸奔。光棍节脱光的祈祷,在地产商面前变成光盘的热切期盼。

今年双11,中年土豪叔开唱小苹果,很有噱头,也颇具诚意,对购房者来说,这一场盛宴,还是很值得围观的。

巨大的业绩压力与库存压力,让地产商在收成见好转的10月份后,必须选择继续裸奔。光棍节脱光的祈祷,在地产商面前变成光盘的热切期盼。

市十一五期间依法治市规划



xx市 “十一五”期间依法治市规划
为促进《xx市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顺利实施,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进程,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沿着法治化轨道健康发展。依据省、xx市“五五”普法规划和《xx市“十一五”期间依法治市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和法律为依据,紧紧围绕全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实际,服从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通过普法教育、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地方(基层)治理、法律服务和法律监督等途径,加快法治化进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
要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此,依治治市工作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党确立的新时期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党的领导是实施依法治市的根本保证。市委对全市依法治市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依法治理工作实施具体领导,确保依法治市规划的全面落实。
2、坚持以民为本。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保障其广泛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管理。
3、坚持依法办事。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宪法、法律的正确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依法行使职权、履行法定义务。
4、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关系,依法保障协调发展。
5、坚持民主法制教育与依法治市实践相结合。把学法与用法、法制教育与依法治理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全市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公职人员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
三、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推进依法治市,保障和促进我市 “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为深入推进“对接长珠闽,融入主城区”发展战略,实现xx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型发展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依法治理工作摆上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各部门合力推进依法治市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各行各业和城乡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基本建立起科学、民主、高效的行政决策和制度,公务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的水平有较大提高,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壮况明显改善。
——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有效维护和保障。
——保障法律、法规实施的执法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制约公共权力的监督机制逐步形成。
——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全市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明显提高。
全面推进全制宣传教育和

依法治理工作。到2010年,96%以上的普法对象普遍接受法制教育,96%以上的行政村(社区)达到或基本达到“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标准,98%以上的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达到或基本达到依法治理标准。
四、主要措施
(一)深化全民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和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1、深入开展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坚持“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不同要求和务求实效”的原则,扎实推进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国家、省、xx市“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工作、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诚实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稳定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树立法律权威观念。
2、突出重点,区分不同对象和层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公务员要加强宪法和及相关专业法律法规学习,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青少年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守法行为的养成教育,提高遵纪守法能力;企业经营理人员要加强市场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为重点;农民要加强学习常识,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能力。同时,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提高机关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促进单位法治化管理。
4、加强法律宣传教育的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中心组学法制度,继续推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和国家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逐步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奖惩制度,不断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切实加强法制宣传园地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建设、法治传媒阵地建设、法律服务阵地建设和法制理论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建设法治政府
1、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依法界定和规范各级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实行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法定化。进一步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规范办事程序。
2、健全完善政府决策机制。科学、合理界定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公民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政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继续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要进一步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综合执法新格局,改变多头执法和执法缺位、越位、错位的状况,促进行政执法活动的规范化。
4、不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和《江西省行政执法责任制办法》,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依据公开制、执法行为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
(三)努力维护公正司法,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1、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按照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完善诉讼程序制度,探索建立简便高效的诉讼机制,实现纠纷非讼解决机制与诉讼机制的有序衔接。推进刑罚执行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和逐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2、强化司法机关职能作用。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严厉惩治犯罪,依法调节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健全维护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保证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享有各项诉讼权利。妥善调处涉及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案件,维

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力度,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加大案件执行全程公开力度,强化适用执行强制制裁手段,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切实防止和纠正超期羁押。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依法执业。防止和克服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对司法活动的干扰,从体制和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3、健全对司法机关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司法办案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和司法赔偿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和警务公开,增强司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建立完善司法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社会评价体系,接受社会监督。各级检察机关要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依法监督审判机关、侦查机关的司法、执法活动,依法查处司法领域中的腐败问题,确保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
(四)切实完善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1、加强监督体系建设。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为重点,构建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规范程序、创新形式、保障效果。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及党内监督等各种监督手段,加强权力制约,确保公共权力置于严密的监督之下,确保有法必依、违法必纠。
2、强化党委、人大、政府、司法的监督职能。加强党的监督,充分发挥各级纪委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党组织、执法部门及党员、执法人员的监督力度;加强人大监督,进一步健全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评议制度,支持和督促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加强政府机关的内部监督和层级监督,及时纠正、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政行为,确保依法行政;各级检察机关大力加强法律监督,不断增强法律监督效能,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滥用职权等现象。
3、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作用。加强人民政协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监督。健全举报制度和举报网络,加强信访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发挥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确保监督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切实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五)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1、完善村民自治,依法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我市“五好一新”的工作要求,努力探索路径和方法,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搞好村民自治,扩大农村基层管理民主,进一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自觉遵守宪法、法律,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提高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水平,确保基层自治的健康发展。
2、完善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加强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建设和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实行社区事务公开,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依法保障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方面的作用。健全群防群治组织,维护社区治安秩序,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和刑释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3、完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好单位事务公开制度,保障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4、围绕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抓住社会关注、基层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进行专项治理,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六)积极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大力发挥各类法律服务组织和人员的作用
1、规范法律服务主体,完善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的市场中介作用,帮助群众解决面临实际问题,尤其要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逐步形成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并存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
2、加强对法律服务业的管理,逐步完善司法行政部门宏观管理、行业管理与法律服务机构自律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加大对法律服务市场的整顿,规范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营造良好的法律服务执业环境。积极引导和扶持法律服务机构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等方式,形成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竞争力的法律服务机构。
3、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拓展法律服务领域。着眼于全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进一步推动法律服务介入各领域并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延伸,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
(七)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和谐平安xx的创建
1、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根据市委关于建设和谐平安xx的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形成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机构协调,以政法机关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面、居民区和单位内部的防范工作为基础,以案件多发的人群、区域、行业、时段为重点的社会治安防控大格局,做到“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抓提高、协防抓合力”,实现运作高效、防范严密、控制有力、管理到位的目标。
2、健全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做好信访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预防、减少和妥善处置群体事件。逐级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的协调领导机构,形成党政挂帅、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大排查大调解工作格局,不断规范和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实现民间调解机制与相关司法程序的有序衔接。
3、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机制。针对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制订完善工作处置预案,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应急处置工作组织机构健全,岗位责任落实,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确保公共安全。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依法治市工作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委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承担日常事务工作。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履行依法治市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和实施奖惩等工作职责。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行业党委(党组)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真正担负起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依法治理工作的具体实施任务。
(二)强化各级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把依法治市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依法治市规划,协调、监督各部门的工作;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承担起与本部门职能相关的依法治理工作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贯彻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明确目标和职责,并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评的内容,保证依法治市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推进。
(三)严格考核和奖惩。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根据依法治市总体目标,确定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依法治市工作任务和要求,并且分解到各部门。承担依法治市任务的各部门每年至少一次向同级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市委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依法治市目标和实施任务的效果评价体系,对各级依法治理工作进行评价考核,实行一年一考评的制度,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任务完成差或不达标的部门(单位),视情况实施“限期整改”、“黄牌警告”,对整改情况验收不合格的,取消年度综治评先资格,发生重大问题的实行综治“一票否决”。
(四)落实工作保障措施。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行业要配齐配强依法治理办事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工作任务及需要,依法治市工作经费由各级政府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各单位也应落实工作经费,并保证及时足额到位和专款专用;要及时解决依法治理工作所需的办公设施、宣传设备、交通工具等方面的困难,切实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并精心组实施。人大、政协要通过视察、检查活动,推动依法治市规划的落实。


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只要解决了客户的问题,就是好的策划书。《市房地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如果还没解决您的需求,请访问我们为您2024准备的“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