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 导航 > 大学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大学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实习是大家都会经历的事情,我们需要将实习工作中的感悟写成报告,写好实习报告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我们在写实习报告时要怎么样才能写好呢?你不妨看看大学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实习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道及后山

实习目的: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一睹大自然神奇的风采;更主要的是观察校道上主要树木,后山的主要植物;地质地貌,了解其形成过程。学会用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解释地质变迁过程和现象。使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XX年6月9日,星期六,天气大雨转晴。我们跟随陶老师和胡老师从榕园广场出发进行实习。

一.认种

首先是胡老师给我们讲解路口的铁树,铁树的茎干都很粗壮,植株高度可以达到8米,而在我们学校的只有2至3米高吧。花期在7~8月。雌雄异株,雄花在叶片的内侧,雌花则在茎的顶部,胡老师给我们讲解的铁树是雄株,所以我们也并没有看到雌花。接着就讲到了校园最为壮观的校道上的小叶榕,树性强健,绿荫蔽天,几乎从树冠拖下来的长长的胡须是它的气生根。转了个弯,老师说把我们领到了一棵小树旁说是芒果树,我们很惊奇,果然抬头一看看到了好多只青色的长势甚好的芒果。于是有人说可以吃吗,胡老立即敏感得说:“我们在野外,无论野外的食物看上去有多诱人都是不吃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野外的这个东西是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那个。老师还提到了传说中的断肠草,一片叶子就可以杀死一头牛。“所以你们想想,你们跟牛比谁强壮呢?”老师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XX年的广东市民请北方来的客人喝粥,去野外采取新鲜食材,结果采了断肠草,一家人连带朋友都死了。提醒着我们在野外就不可以就地取材,不要对于自己的认种能力太过自信,大自然很大充满未知。

老师又到了一棵树下,摘了一片叶子,叶子流出了白色乳汁,“桑科榕属都有这个特点。”听到这里,我们也大概知道了这棵也是榕树了。根据它的叶子比小叶榕大,所以就叫做大叶榕了。但是它的根比小叶榕要发达,气生根却不比小叶榕。另外,大叶榕是落叶乔木,这一点也不同于常绿树种小叶榕。在后来老师又讲了高山榕,高山榕,,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15米。春天,大的叶芽出现在枝梢,随后浅绿色的叶绽开,而此时不显眼的花苞片跌落满地。挂果如小小西红柿般大,由青绿变黄,成熟后变为红色的浆果,可食。特点是:生性强健,树姿丰满,能抵强风,移栽容易,适于作行道树、园景树和庭荫树。

紫荆,树干挺直丛生,早春季节先于叶开花,花形似蝶,盛开时花朵繁多,成团簇状,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上也能开花,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现在到了夏秋季节则绿叶婆娑,满目苍翠。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洋紫荆,亦名紫荆花,但与我们在校园里看到的是极不相同的。

羊蹄甲,为豆科乔木或直立灌木植物,高7-10米;树皮厚,近光滑,灰色至暗褐色。羊蹄甲与香港市花红花羊蹄甲很相近,容易混淆,属豆科,该种花淡红色,花后结荚与后者花紫红,花后不结荚相区别。该种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常作行道树植路边。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3种千屈菜科的植物。

木棉,属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原产印度。高10-20公尺。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每年2-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12345

紫薇,别名入惊儿树、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产于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由6月可开至9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紫薇也是山西晋城市市花。

细叶雪茄是常绿小灌木,株高尺,全株平滑而略生皮孔.叶线形或披针形小而多,先端渐尖而基部钝圆,叶柄短或无.花小而数量多,腋生,色粉红或紫红.蒴果长椭圆形似雪茄.花期全年.

串钱柳是一种非常耐寒且极具吸引力的灌木,树皮呈灰色,花序穗状,树枝和花序柔软下垂,花期四月,木质蒴果。串钱柳是非常优美的观赏花木,干形曲折苍老,小枝密集成丛。叶似柳而终年不凋,花艳丽而形状奇特,花序着生在树梢,只看雄蕊而不见花朵。雄蕊,数量很多,花丝很长,颜色鲜艳,排列稠密,整个花序犹如一把瓶刷子,挺立于灌丛之中,随风摇拽,妖艳夺目,风韵独特,姣美殊常。串钱柳这名字得名于它独特的果实。木质蒴果结成时在枝条上紧贴其上,略圆且数量繁多,好像把中国古时的铜钱串在一起的感觉,加上柔软的枝条如扬柳一般。

之后老师又讲了4种桃金娘科的植物。

桃金娘夏日花开,灿若红霞,绚丽多彩;花期特长,4月~9月,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桃金娘的果实,又名桃娘、棯子、山棯、仲尼。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

红千层桃金娘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米,原产澳大利亚,阳性树种。红千层叶如披针,似罗汉松叶而终年不凋,四季常青,嫩枝和叶片披白色柔毛,花稠密,聚生于顶端,花期3~7月份,花形极为奇特呈穗状,可作奇丽的插花。该树种耐烈日酷暑,不很耐寒、不耐荫,生长速度快,春栽苗当年可长达1~1.5米,耐旱、耐涝、耐瘠薄、耐修剪,可根据绿化需要,修剪成各种图形,盆栽缸栽可随意修剪成理想的株高和形状,成为高贵盆景,有人见人爱的奇树奇花之称。

白千层又叫玉树,原产澳大利亚的澳洲起源中心植物。别名:脱皮树、千层皮、玉树、白千层、玉蝴蝶,药材部位: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干层的树皮。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可能起源于白垩纪末。在已知的七百多种桉树中,原产地绝大多数在澳洲大陆,少部分生长于邻近的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群岛。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目前有96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桉树,常绿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大多品种是高大乔木,少数是小乔木,呈灌木状的很少。树冠形状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单叶,全缘,革质,有时被有一层薄蜡质。叶子可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三类,多数品种的叶子对生,较小,心脏形或阔披针形。

光荚含羞草是落叶灌木,高3-6米;小枝无刺,密被黄色茸毛。二回羽状复叶,羽片6-7对,长2-6厘米,叶轴无刺,被短柔毛,小叶12-16对,线形,长5-7毫米,宽1-1.5毫米,革质,先端具小尖头,除边缘疏具缘毛外,余无毛,中脉略偏上缘。头状花序球形;花白色;花萼杯状,极小;花瓣长圆形,长约2毫米,仅基部连合;雄蕊8枚,花丝长4-5毫米。荚果带状,劲直,长3.5-4.5厘米,宽约6毫米,无刺毛,褐色,通常有5-7个荚节,成熟时荚节脱落而残留荚缘。

台湾相思树别名相思树、相思子,含羞草科金合欢属。为常绿乔木,高达15米,胸径在40-60厘米,树干灰色有横纹,枝灰色无剌,叶退化,叶柄呈叶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叶腋生,花期5月份。花后结扁平荚果。原产台湾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皆有栽培。喜光,根深材韧,抗风力强。根系发达,具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萌芽力强,生长较快。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病虫害少。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又是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当前也用于石场复绿、山坡绿化、生态绿化等,直接用种子撒播。


老师紧接着讲了互生、轮生、复叶、单叶。杨树、桃树等的叶子所排列的序列是相邻的两个叶子长在相对两侧,而每个茎节上只长一个叶子,这种叶序称互生轮生叶序是每节上生3叶或3叶以上,作辐射排列,如夹竹桃、百合、梓等。此外,尚有枝的节间短缩密接,叶在短枝上成簇生出,称为簇生叶序,如银杏、枸杞、落叶松等。叶片是一个单个的称单叶。单叶如具叶柄,则在叶柄上只着生一片叶片,叶柄的另一端着生在枝条上,叶柄与叶片间不具关节。它是植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叶型。形状很多,如针形的、条形的、披针形的、倒卵形的。如杨、柳、桃、竹、甘薯、桑、棉、油菜、蓖麻的叶。复叶是由多数小叶组成,如与同等大小的单叶来比较,虽然叶片的总面积减少了,但遭受风、雨、水所加到叶片上的压力或阻力却少得多,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根据小叶在叶轴上排列方式和数目的不同,可分为掌状复叶、三出复叶、羽状复叶。若干小叶集生在共同的叶柄末端,排列成掌状,称为掌状复叶,如七叶树。3枚小叶集生于共同的叶柄末端,称为三出复叶,如苜蓿。小叶排列在叶柄延长所成的叶轴的两侧,呈羽状,称为羽状复叶。

沿着窄而弯的小路,我们一路在后山爬着。听老师介绍后山的优势种。

根据胡老师介绍,后山乔木层的优势种是马尾松。马尾松是常绿乔木,高达45m,胸径1m,树冠在壮年期呈狭圆锥形,老年期内则开张如伞状;干皮红褐色,呈不规则裂片;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轮生;冬芽圆柱形,端褐色叶2针1束,亦有3针1束,马尾松针叶又分长短,长的达30厘米,叫长叶马尾松;短的仅10厘米以内,叫短叶马尾松。质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脂道4-8,边生。球果长卵形,长4-7cm,径2.5-4cm,有短柄,成熟时栗褐色脱落而不,脱落而不突存树上,种鳞的鳞背扁平,横不很显著,鳞脐不突起,无剌。种长4-5mm,翅长1.5cm。子叶5-8。花期4月;果次年10-12月成熟。

后山的灌木层优势种是桃金娘,前面已经提到过。另一个优势种是桃金娘科的岗松:高30-150厘米。叶对生,条形或条状锥形,长5-8毫米,宽0.4-0.6毫米。花单生于叶腋,两性,黄白色,基部有2枚小苞片;萼筒钟形,5裂,宿存;花瓣5;雄蕊10;子房下位,3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小,上部裂;种子有角。

后山的草木层的优势种是芒萁,其根状茎细长横走,叶片疏生,叶轴一至二回或多回分叉,各回分叉的腋间有一个密被绒毛的休眠芽,并有一对叶状苞片。在第1回分叉处基部两侧有一对羽状深裂的阔披针形羽片;末回羽片披针形,蓖齿状羽裂几达羽轴。叶片下面多少呈灰白色或灰蓝色,幼时沿羽轴及叶脉有黄色绒毛。孢子囊群小,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小脉的中部,有孢子囊5~7枚。芒萁属植物生于强酸性的红壤丘陵或马尾松林下,常大片生长,有保持水土之效。生长力强,中国南方农村常割取当燃料,叶柄可编织用品。全草入药,有清热利尿,祛瘀止血之效。和本种相近的还有铁芒萁和大芒萁。


胡老师还介绍了两种“特别的”植物。猪笼草和锦地罗。

猪笼草是猪笼草属全体物种的总称。其属于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旧大陆热带地区。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海南,其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猪笼草因原生地土壤贫瘠,而通过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营养,所以其为食虫植物中的一员。


绵地罗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的去花茎的全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常常生长在草地上或者潮湿的岩面,沙土上。锦地罗的叶呈莲座状平铺地面,宽匙状的叶,边缘长满腺毛,待昆虫落入,腺毛将虫体包围,带粘性的腺体将昆虫粘住,分泌的液体可分解虫体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然后由叶面吸收。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一科。

以下主要报告地理知识部分。

二.风化壳

在山脚下,陶老师给我们讲了风化壳。风化壳是地球表面岩石圈被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其由风化强度可分为强度风化壳、中度风化壳、微度风化壳。表面有灰色,红色物质是因为含有矿物离子。呈现红色是因为含有三价铁离子较多,呈现灰白色则是含有铝矿物。各种色块分布不均匀是因为地下水以垂直向下运动为主。我们在山脚下见到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交错发生,在痒化环境下形成铁离子的聚集,是由硅酸盐发生而成的风化壳。在风化过程中,矿物离子会流失,从而使其营养降低。在形成硅酸盐矿物的同时还会形成一些次生矿物,在后山形成的主要次生矿物是高岭石。

没有风化的原岩。肉红色是长石,白色的是石英,黑色的是云母。表层有机质聚集就会显现黑色。岩石在风化过程中,矿物质会丢失。钾钠等离子流失后,就会使土壤形成酸性,在垂直结构上。从上至下由于离子流失的逐渐降低,故酸性程度逐渐降低,在最下面就逐渐接近中性。

三.地质构造

在半山腰上,水库下游石坡处,陶老师这样讲解:在山坡上,灌木与群落发生了变化,被岗松取代。山体岩石组成主要花岗岩,肉红色的主要是长石。此处花岗岩为侵入岩,岩浆未喷出来。玄武岩都是喷出岩。其上的盖层经剥蚀作用从而显露出来。侵入岩有岩墙、岩基、岩柱等形式,此处的侵入岩主要是岩基与岩柱中间的一种侵入岩的形式,规模较大。

水库下的岩石坡处构造为断裂构造,这个谷是断裂构造形成的,岩浆活动是中生代燕山运动活动的,约七千万年以前,岩浆侵入地壳就形成了花岗岩,此处属燕山二朝,广东燕山运动共分为五期。侵入后冷凝结晶形成岩石,在地壳抬深的过程中形成断层。

岩石被抬深形成断层,产生断裂活动,形成了水库处的河沟,此河沟为北东方向,北偏东83度。此断层在大地构造上属于西江断裂与紫荆断裂之间的一个地带,使此处沟的横断面形成v字型。

四、水

再来说一下这里的小水沟,全年有水,山区小河流在山谷横断是v型,由于是山间小沟,但是常年有水,故叫“河沟”。由于山坡较陡峭。汇流速度快。少雨季节,水从地下水补充而来。而这里的花岗岩构造,岩石紧密,这里地下水出来的是裂隙水,是断裂构造形成的裂隙出来。地下水储存形式有裂隙地下水,孔隙地下水,岩溶地下水。

五.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量的计算方法:有a、b、c三个水桶,b桶接地表水,c桶接50cm处地下水,b桶有10个出水口,其中两个与a桶相连,则地表径流量的大小为b桶内的水量+a桶内的水量×5.

实习感悟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仅仅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理论脱离了实际就没有价值了。比如说这次实习让我们了解了后山的地貌和地下水。而且通过实习可以使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

是我第一次做像这样的野外实习,因此实习过程中难免会走很多弯路,这也是我们积攒经验的绝好机会,我们大家都认真积极的对待,毕竟这可能是大学四年中这是仅有的一次机会。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收获了专业知识,也让我们都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但是在其中也发现很多不足,比如说山脚下讲风化壳时候,很多知识平时记忆不牢,这也是学自然地理要注意的部分,该记的东西还是要每天都带着记的。

最后,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以及对我们的细心指导和帮助。相信我们都将会积极总结这次宝贵知识与经验。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延伸阅读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为了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室内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地貌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系统学习实习时野外地貌考察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现场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资管专业20xx级全体138名学生分批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周(6.1--6.5)的野外实习。

这次实习我们分别去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龙王洞、沙堤及老道湾这些地方。

张家界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其中有保护植物56种,保护动物40种。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金鞭溪)、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我们的第一站——国家森林公园,一进去指导教师便给我们展开了生物地理的实习:认识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植物群落演替系列,森林生态群落及生态系统。老师给我们沿路边参观边详细讲解了枫杨、马褂木、柳杉、铺地柏、万年青、千年矮、水杉、香柏、法国冬青、杜鹃、双面红、金鞭大叶蔗良、紫薇、小叶女贞、金弹子、白玉兰、鸽子花、广叶玉兰、女贞、腊梅、榔榆、檫木、金钱松、中华石楠、枫香、琵琶叶后栋、硬毛山香园、利川润楠、海通、宜昌润楠、灯和树、野茉莉、香樟等植物物种的生长特性、形状和药理等。此时手持gps接收机记录的数据:时间10:11:17、经度:110.2552度、纬度:29.1909度、高程:587.9米、方位:340.0度、卫星:7颗。

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点海拔2098.7米,最低点海拔75米。继续往森林公园走,参观了金鞭溪、袁家界、天子山、十里画廊、迷魂台等地方。同时完成了地貌学实习,了解了流水地貌和岩溶地貌。一路上指导老师给我们讲解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原始海洋,它干涸后地表部分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逐步形成沉积岩,经年累月,才有了今天的旅游胜地。它的境内山峦重叠,奇峰三千,秀水八百,山大多是拔地而起山,山上峰峻石奇,或玲珑秀丽,或峥嵘可怖,或平展如台,或劲瘦似剑。在接下来的老道湾之行中我们又见识了峡谷,进一步了解了流水侵蚀地貌。所谓流水侵蚀地貌,就是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来不及将河流拓宽,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窜成线形,两壁陡峻,滩多水急。也参观了十八潭。在龙王洞中,我们又看到了地下喀斯特溶洞,它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地形的代表。它们集溶洞、溶洞河、暗河、落水洞、漏斗为一体。其洞内喀斯特堆积物,石钟乳、石笋、石柱更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可以说,想什么,像什么,像有名的金华宝塔、玉米棒子、千叶琴、镇海宝柱、烟雨亭、圣僧沐浴、断柱群等,极大地拓展了游人想象的空间,往往使人很难找到恰当的词汇和语言来赞美她。

在张家界市区境内,由于受地理、地层、构造、气候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观。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介于东经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纬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间,东接石门、桃源县,南邻沅陵县,北抵湖北省的鹤峰、宣恩县。市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全市总面积965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张家界市的地层复杂多样,造化了当地的特色景观。
在这次国家森林公园实习中,我还想着重描述下我所看到的天子山和袁家界。

山位于武陵源境内北部,它东自深圳阁起,西至将军岩止,绵延近40公里。南边张家界,东南与索溪峪相接,属开展陵源三大景区之一。天子山面积67平方公里,点昆峰海拔1262米,最低占领泗南峪海拔534米,天子山地处开展陵源腹地,地势高,四面都可观景,具有授视线长,画面宽阔,景层丰富等特点有人评价:"谁人识源",她峰多、峰高、峰剞,真是峰外有峰,峰中有峰。天子山素有"云雾、月霞百、日、冬雪四大剞观。

袁家界位于杉刀沟北麓,地处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海拔1000余米,四周陡壁悬崖,矗立在武陵山区之中,恰似乎地突起高台。是以石英岩为主构成的一座巨大而较平缓的山岳。

在“千里相会”时手持gps接收机记录数据如下:时间14:56:45、经度:110.264度、纬度:29.2032度、高程:585.1米、方位:192.4度、卫星:3颗、时速3.3km/h。

为了完成土壤地理学实习内容,指导教师带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沙堤。在这里我们记录到:1.崩塌。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称为崩塌。山坡坡度陡和相对高度大,甚或具有外倾结构面,或处于断层破碎带,侵入岩体接触带,风化作用强,降水或地下水引起坡体变化,地表水冲刷披麓等导致岩体、上体失稳和松散堆积物坡度超过休止角,是发生崩塌的必要条件。2.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称为滑坡。滑坡只有在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它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地坡20度到40度是发生滑坡最多的坡度。3.土壤的组成及分层。土壤组成四要素:土壤有机物、土壤矿物质、土壤水分、土壤空气。自然土壤剖面发生层的划分和命名:有机层(o)、腐殖质层(a)、淋漓层(e)、淀积层(b)、母质层(c)、母岩层(r)。耕作土壤耕作层的划分和命名: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4.气候的定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30年为整编气候资料时段的最短年限。另外老师还讲解了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分水岭等概念,及实地参考了一些分水岭和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方,也实地挖一定深度的土壤研究其分层。

为期一周时间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同时又巩固了书本上的一些知识点。同时也观爽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秀丽风景,这真是一次难得的实习。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本文由实习报告网小编推荐给大家参考阅读!

一、 实习目的

1. 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 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 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 实习内容

1.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 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 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实习报告网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自然地理学大学生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大学生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1. 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 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 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 实习内容

1.简介: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 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 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厅中,那是有一连串层次的石莲台、石瀑布构成的石幔。洞厅中还挂着一连串的石旗和石帘。石幔是由于渗透的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其形状如布幔。

(4)边石坝

在洞底出现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坝一样高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垄岗状地貌,这就是边石坝。它是由渗透水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的

.4. 溶洞的塌陷、断裂构造、石柱的错断现象

溶洞形成后,由于某些地段发生了轻微地壳运动,洞厅中被水侵蚀过的层面发生了塌陷;地壳的下沉使原本在同一平面的岩层被拉伸,形成了断裂构造;原本笔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壳的下沉,导致中部被拉伸而断裂,这就是石柱的错段现象。

三、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美丽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风光,也进一步了解了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以及溶洞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和形成机制。此外,这次野外实习锻炼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我学会了对地貌的观察,内容的描述,数据的记录等野外工作方法。

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一
一、前言

20xx年春季学期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学习了综合自然地理课程,对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此次实习,我们通过路线考察的方式,从森林公园到龙王洞实地观察了张家界的自然结构,并对张家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切实的体验。此外,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方法,为将来继续深入开展地理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记录此次实习的实习内容。

二、张家界的自然地理概况

张家界市(原名大庸),位于湖南西北部,距省会长沙398公里(以市政府所在地永定区计算)。张家界距长沙全程高速320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坐标是:北纬28°52′至29°48′,东经109°40′至111°20′。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南与沅陵县毗连,西与永顺县、龙山县接壤,北与湖北省的鹤峰县与宣恩县为邻,总面积95616平方公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贯穿城市全境。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点海拔1890.4米,最低点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倾斜,中部沿澧水两 岸呈北东向缓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递降。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 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来凤 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 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 山,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 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平原而消失。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以中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赂、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张家界更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区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其中有保护植物56种,保护动物40种。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独角兽、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猕猴、灵猫等。

张家界市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1012亩,占71%。森林覆盖率达64.61%,名列全省第一。城市实施了“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人均拥有绿地1.55平方米,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区、国际度假区。

张家界的气候适中,地处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因此,雨量丰沛(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阳光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6℃ 左右。夏季最热月气温27℃ ,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3 ℃(以1月最冷,极端气温在零度左右到4℃ )。这样的气候,不仅适合动物的繁衍与植物的生长,更适合观光旅游。

由于张家界市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东临鱼米之乡八百里洞庭湖,西频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地区,所以历就是着名的物资集散地,据地方志书记载,早在明代,这里就商贾云集的地方,不仅周边贸易发达,同时,还有来自福建、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客商到这里经商办企业。今天,这里的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民航也已开通。可以肯定,一个朝气蓬勃,现代化的旅游新城正以她的崭新面貌崛起在世人面前!

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范文二
实习人(报告人):11303133 XXX

实习时间:20xx年6月9号

实习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道及后山

实习目的: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一睹大自然神奇的风采;更主要的是观察校道上主要树木,后山的主要植物;地质地貌,了解其形成过程。学会用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解释地质变迁过程和现象。使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20xx年6月9日,星期六,天气大雨转晴。我们跟随陶老师和胡老师从榕园广场出发进行实习。

一.认种

首先是胡老师给我们讲解路口的铁树,铁树的茎干都很粗壮,植株高度可以达到8米,而在我们学校的只有2至3米高吧。花期在7~8月。雌雄异株,雄花在叶片的内侧,雌花则在茎的顶部,胡老师给我们讲解的铁树是雄株,所以我们也并没有看到雌花。接着就讲到了校园最为壮观的校道上的小叶榕,树性强健,绿荫蔽天, 几乎从树冠拖下来的长长的胡须是它的气生根。转了个弯,老师说把我们领到了一棵小树旁说是芒果树,我们很惊奇,果然抬头一看看到了好多只青色的长势甚好的芒果。于是有人说可以吃吗,胡老立即敏感得说:“我们在野外,无论野外的食物看上去有多诱人都是不吃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野外的这个东西是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那个。老师还提到了传说中的断肠草,一片叶子就可以杀死一头牛。“所以你们想想,你们跟牛比谁强壮呢?”老师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08年的广东市民请北方来的客人喝粥,去野外采取新鲜食材,结果采了断肠草,一家人连带朋友都死了。提醒着我们在野外就不可以就地取材,不要对于自己的认种能力太过自信,大自然很大充满未知。

老师又到了一棵树下,摘了一片叶子,叶子流出了白色乳汁,“桑科榕属都有这个特点。”听到这里,我们也大概知道了这棵也是榕树了。根据它的叶子比小叶榕大,所以就叫做大叶榕了。但是它的根比小叶榕要发达,气生根却不比小叶榕。另外,大叶榕是落叶乔木,这一点也不同于常绿树种小叶榕。在后来老师又讲了高山榕,高山榕, ,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15米。春天,大的叶芽出现在枝梢,随后浅绿色的叶绽开,而此时不显眼的花苞片跌落满地。挂果如小小西红柿般大,由青绿变黄,成熟后变为红色的浆果,可食。特点是:生性强健,树姿丰满,能抵强风,移栽容易,适于作行道树、园景树和庭荫树。

紫荆,树干挺直丛生,早春季节先于叶开花,花形似蝶,盛开时花朵繁多,成团簇状,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上也能开花,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现在到了夏秋季节则绿叶婆娑,满目苍翠。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洋紫荆,亦名紫荆花,但与我们在校园里看到的是极不相同的。

羊蹄甲,为豆科乔木或直立灌木植物,高7-10米;树皮厚,近光滑,灰色至暗褐色。羊蹄甲与香港市花红花羊蹄甲很相近,容易混淆,属豆科,该种花淡红色,花后结荚与后者花紫红,花后不结荚相区别。该种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常作行道树植路边。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3种千又讲了4种桃金娘科的植物。

桃金娘夏日花开,灿若红霞,绚丽多彩;花期特长,4月~9月,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桃金娘的果实,又名桃娘、棯子、山棯、仲尼。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

红千层桃金娘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米,原产澳大利亚,阳性树种。 红千层叶如披针,似罗汉松叶而终年不凋,四季常青,嫩枝和叶片披白色柔毛,花稠密,聚生于顶端,花期3~7月份,花形极为奇特呈穗状,可作奇丽的插花。该树种耐烈日酷暑,不很耐寒、不耐荫,生长速度快,春栽苗当年可长达1~1.5米,耐旱、耐涝、耐瘠薄、耐修剪,可根据绿化需要,修剪成各种图形,盆栽缸栽可随意修剪成理想的株高和形状,成为高贵盆景,有人见人爱的奇树奇花之称。

白千层又叫玉树,原产澳大利亚的澳洲起源中心植物。别名:脱皮树、千层皮、玉树、白千层、玉蝴蝶,药材部位: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干层的树皮。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可能起源于白垩纪末。在已知的七百多种桉树中,原产地绝大多数在澳洲大陆,少部分生长于邻近的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群岛。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目前有96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 桉树,常绿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大多品种是高大乔木,少数是小乔木,呈灌木状的很少。树冠形状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单叶,全缘,革质,有时被有一层薄蜡质。叶子可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三类,多数品种的叶子对生,较小,心脏形或阔披针形。

光荚含羞草是落叶灌木,高3-6米;小枝无刺,密被黄色茸毛。二回羽状复叶,羽片6-7对,长2-6厘米,叶轴无刺,被短柔 毛,小叶12-16对,线形,长5-7毫米,宽1-1.5毫米,革质,先端具小尖头,除边缘疏具缘毛外,余无毛,中脉略偏上缘。头状花序球形;花白色;花萼杯状,极小;花瓣长圆形,长约2毫米,仅基部连合;雄蕊8枚,花丝长4-5毫米。荚果带状,劲直,长3.5-4.5厘米,宽约6毫米,无刺毛,褐色,通常有5-7个荚节,成熟时荚节脱落而残留荚缘。

台湾相思树别名相思树、相思子,含羞草科金合欢属。为常绿乔木,高达15米,胸径在40-60厘米,树干灰色有横纹,枝灰色无剌,叶退化,叶柄呈叶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叶腋生,花期5月份。花后结扁平荚果。原产台湾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皆有栽培。喜光,根深材韧,抗风力强。根系发达,具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萌芽力强,生长较快。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病虫害少。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又是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当前也用于石场复绿、山坡绿化、生态绿化等,直接用种子撒播。

老师紧接着讲了互生、轮生、复叶、单叶。杨树、桃树等的叶子所排列的序列是相邻的两个叶子长在相对两侧,而每个茎节上只长一个叶子,这种叶序称互生轮生叶序是每节上生3叶或3叶以上,作辐射排列,如夹竹桃、百合、梓等。此外,尚有枝的节间短缩密接,叶在短枝上成簇生出,称为簇生叶序,如银杏、枸杞、落叶松等。叶片是一个单个的称单叶。单叶如具叶柄,则在叶柄上只着生一片叶片,叶柄的另一端着生在枝条上,叶柄与叶片间不具关节。它是植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叶型。 形状很多,如针形的、条形的、披针形的、倒卵形的。如杨、柳、桃、竹、甘薯、桑、棉、油菜、蓖麻的叶。复叶是由多数小叶组成,如与同等大小的单叶来比较,虽然叶片的总面积减少了,但遭受风、雨、水所加到叶片上的压力或阻力却少得多,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根据小叶在叶轴上排列方式和数目的不同,可分为掌状复叶、三出复叶、羽状复叶。若干小叶集生在共同的叶柄末端,排列成掌状,称为掌状复叶,如七叶树。3枚小叶集生于共同的叶柄末端,称为三出复叶,如苜蓿。小叶排列在叶柄延长所成的叶轴的两侧,呈羽状,称为羽状复叶。

沿着窄而弯的小路,我们一路在后山爬着。听老师介绍后山的优势种。

根据胡老师介绍,后山乔木层的优势种是马尾松。马尾松是常绿乔木,高达45M,胸径1M ,树冠在壮年期呈狭圆锥形,老年期内则开张如伞状;干皮红褐色,呈不规则裂片;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轮生;冬芽圆柱形,端褐色叶2针1束,亦有3针1束,马尾松针叶又分长短,长的达30厘米,叫长叶马尾松;短的仅10厘米以内,叫短叶马尾松。质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脂道4-8,边生。球果长卵形,长4-7CM,径2.5-4CM,有短柄 ,成熟时栗褐色脱落而不,脱落而不突存树上,种鳞的鳞背扁平,横不很显著,鳞脐不突起,无剌。种长4-5MM,翅长1.5CM 。子叶5-8。花期4月;果次年10-12月成熟。

后山的灌木层优势种是桃金娘,前面已经提到过。另一个优势种是桃金娘科的岗松:高30-150厘米。叶对生,条形或条状锥形,长5-8毫米,宽0.4-0.6毫米。花单生于叶腋,两性,黄白色,基部有2枚小苞片;萼筒钟形,5裂,宿存;花瓣5;雄蕊10;子房下位,3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小,上部裂;种子有角。

后山的草木层的优势种是芒萁,其根状茎细长横走,叶片疏生,叶轴一至二回或多回分叉,各回分叉的腋间有一个密被绒毛的休眠芽,并有一对叶状苞片。在第1回分叉处基部两侧有一对羽状深裂的阔披针形羽片;末回羽片披针形,蓖齿状羽裂几达羽轴。叶片下面多少呈灰白色或灰蓝色,幼时沿羽轴及叶脉有黄色绒毛。孢子囊群小,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小脉的中部,有孢子囊5~7枚。 芒萁属植物生于强酸性的红壤丘陵或马尾松林下,常大片生长,有保持水土之效。生长力强,中国南方农村常割取当燃料,叶柄可编织用品。全草入药,有清热利尿,祛瘀止血之效。和本种相近的还有铁芒萁和大芒萁。

胡老师还介绍了两种“特别的”植物。猪笼草和锦地罗。

猪笼草是猪笼草属全体物种的总称。其属于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旧大陆热带地区。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海南,其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猪笼草因原生地土壤贫瘠,而通过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营养,所以其为食虫植物中的一员。

绵地罗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的去花茎的全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常常生长在草地上或者潮湿的岩面,沙土上。锦地罗的叶呈莲座状平铺地面,宽匙状 的叶,边缘长满腺毛,待昆虫落入,腺毛将虫体包围,带粘性的腺体将昆虫粘住,分泌的液体可分解虫体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然后由叶面吸收。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一科。

以下主要报告地理知识部分。

自然地理学的相关实习报告例文


一、 实习目的

1. 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 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 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 实习内容

1.简介: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 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 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在溶洞的四厅中我看到一幅壮观的场面,一高达30米左右的“接天帷幔”矗立在厅中,那是有一连串层次的石莲台、石瀑布构成的石幔。洞厅中还挂着一连串的石旗和石帘。石幔是由于渗透的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其形状如布幔。

(4)边石坝

在洞底出现了一些隆起的像河坝一样高为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的垄岗状地貌,这就是边石坝。它是由渗透水中的碳酸钙沉积而成的

.4. 溶洞的塌陷、断裂构造、石柱的错断现象

溶洞形成后,由于某些地段发生了轻微地壳运动,洞厅中被水侵蚀过的层面发生了塌陷;地壳的下沉使原本在同一平面的岩层被拉伸,形成了断裂构造;原本笔直的的石柱也由于地壳的下沉,导致中部被拉伸而断裂,这就是石柱的错段现象。

三、实习总结

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不仅见到了美丽的溶洞地貌,感受到了美妙的大自然风光,也进一步了解了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以及溶洞的一些代表性地貌和形成机制。此外,这次野外实习锻炼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我学会了对地貌的观察,内容的描述,数据的记录等野外工作方法。

自然地理学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自然地理学大学生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1. 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 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 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 实习内容

1.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 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 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洞中还能看到几根石柱,贯通底部和顶部。这是由于石笋和石钟乳不断生长,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柱状物。

(3)石幔帘

[精选推荐]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3篇


一般而言,只有实践能克服经验的错误。实习是获取宝贵经验的途径,实习一结束学校就会需要我们递交实习总结报告,优秀的实习报告可以让我们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你知道哪些优秀的实习报告的范文吗?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精选推荐]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3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篇1】

一、实习目的:

通过湿地和漓江上游猫儿山的调查,了解河流的形成及其地形地貌

二、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第十八周

20__年6月15日,实习动员以及实习准备——了解本次实习是主要任务注意事项;

20__年6月20日(星期三),猫儿山调查,于下午三点左右驱车返校,

20__年6月21日(星期四),会仙湿地调查,早上八点半乘车出的出发,于中午12点左右返校;

20__年6月22日—20__年6月24日,在校书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成果

3.1猫儿山简介

猫儿山,位于兴安县西北部,距兴安县55公里路程,离桂林市区81公里路程。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跨兴安、资源2县,面积5.3万公顷。是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最高海拔2142米,它不仅是广西第一峰,也是华南第一峰。因山顶峰酷形似蹲伏的猫儿而得名。猫儿山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典型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铁杉,水源涵养林。1976年秋,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猫儿山林区保护站,划出1.7万公顷为绝对保护范围。整个保护区地势呈葫芦形,中部高,四周低,向东南倾斜。中部的八角田、南部的通大坪、西部的三十六包为山间盆地,其余均是山峦连绵的峰丛地带。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是广西主要的水源林区之一,是漓江、资江、浔江三条江的发源地,连接珠江、长江两大水系。发源于此的河流有39条,其中流入漓江的有19条,汇入资江的有4条,汇入浔江的有16条。

实习内容:

3.11:当天十一点左右,自猫儿山景区经乌龟江,往山上观察,行至海拔约500m处返回

从山脚往山上观察,发现猫儿山山腰以下基本被人工竹林(毛竹林)覆盖,山顶处,可观察到覆盖的植物比较低矮。沿途经过乌龟江,水清澈见底,无明显的污染,表明水质较好,河床中发育鹅卵石,并可见明显的阶地。途中,可见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交错生长,蝴蝶等昆虫易见。沿途裸露的岩石为花岗岩,并发育有落水洞。

从山脚至山上海拔约500m处,由于人工竹林的覆盖以及高差不足,难以观察到植被的分布规律。但,可观察到,山腰以下的植被以阔叶林和竹林为主,山顶部分植物较为低矮,由此可见猫儿山的植物分布基本符合垂直分布规律。

猫儿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植被生长茂盛,土壤矿物分解较彻底,成土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和旺盛的生物富集过程。主要土壤类型为红、黄壤系列土壤。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土壤质地多砂壤土至粘土,土壤剖面层次发育明显,盐基和粘粒的淋溶迁移和淀积作用强烈,表土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根据实地观察,有机土的厚度约为10—20cm,发育较好。

3.12:下午两点左右,步行至十里峡谷处。

该处景色宜人,河床中巨大的石块随处可见,流水澄澈,潭中水由于含沙量小,泥沙颗粒小,浮游生物少,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分外迷人的青蓝色。该处的岩石岩性为花岗岩。然而,该处植被也是以人工竹林为主,原始的生态环境已经被破坏。

3.2会仙岩溶湿地简介

湿地,指的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会仙湿地位于会仙镇睦洞、四益、新民、文全村委,四塘乡大湾村委和雁山区竹园村委,地跨东经110°08′38″-110°16′57″,北纬25°05′08″-25°08′34″。湿地范围涉及2县(区)3乡镇6村委47个自然村约2.2万人,总面积约78km2。唐朝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开凿的古桂柳运河(相思埭)由湿地中心穿过,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使漓江与洛清江相连接。会仙湿地地貌是喀斯特峰林平原,地势平坦,石灰岩孤峰林立,海拔小于500m。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太阳强热幅射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四季分明,夏长冬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835.8mm,年平均蒸发量1569.7mm。湿地内的植物主要有:樟树、枫香、苦楝、乌桕、松树,黄荆、柃木、水杨柳、十大功劳、芦苇、三角苇、黄茅草、野苦草、五节芒、野牡丹、蓝丝草、马尾草和厥类。主要动物有:鲤鱼、草鱼、塘角鱼、斑鱼、鲢鱼、黄鳝、白鳝、鲢拐鱼、鲫鱼、龙虾、鳅鱼、福寿螺、燕子、灯鸟,白鹭等。前往湿地的途中,发现湿地附近的水稻田边各种农药瓶随处可见。沿途观察会仙岩溶湿地的水质,发现水质一般,并随处可见生活垃圾,对该湿地造成严重的污染。外来物种水葫芦、小龙虾及福寿螺,因为缺少天敌,大量的繁殖,对当地的生态多样性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甚至导致某些物种失去生存空间而从该地区消失。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全球气候变暖,逐渐对湿地蚕食围垦、开荒造田、围湖造塘,挤占河道,使原有湿地不断受到破坏,水面逐渐萎缩,地面逐渐疏干,沼泽和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据了解会仙湿地中,分水塘、睦洞湖的水体属轻度污染,狮子岩一带属中度污染,运河新桥一带属重污染,灌塘南处属严重污染。由于向会仙湿地倾倒生活垃圾或者农田中未被庄稼吸收利用的化肥残留,使部分水体中氮、磷等营养成分含量过高,导致水体中,特别是静止水域,大量滋生以水葫芦为代表的水生植物,不但破坏湿地景观,更严重的是逐渐将水域淤塞,甚至退化成陆地。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水量减少,加上近年开荒造田、围湖造塘行为的增多,会仙湿地的面积已从25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6平方公里。,但湿地却仍在以每年800至1000亩的速度“缩水”。捕鱼现象十分严重:湖面上随处可见小块白色泡沫塑料,小船经过它们的身边也没能改变它们的位置。一小块白色泡沫塑料的下面就有一只地笼,一般直径在一尺五(0.5米)左右、高约7寸(0.23米),里面投放饵料,几乎所有误入地笼的鱼虾都逃不掉。在整个观察过程中,竟然没有发现一只飞鸟,这也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以前有大片看不到边的芦苇,现在全都不见了,充斥视线的,是人工开挖的鱼塘和荒草地。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篇2】

实习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道及后山

实习目的: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一睹大自然神奇的风采;更主要的是观察校道上主要树木,后山的主要植物;地质地貌,了解其形成过程。学会用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解释地质变迁过程和现象。使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XX年6月9日,星期六,天气大雨转晴。我们跟随陶老师和胡老师从榕园广场出发进行实习。

一.认种

首先是胡老师给我们讲解路口的铁树,铁树的茎干都很粗壮,植株高度可以达到8米,而在我们学校的只有2至3米高吧。花期在7~8月。雌雄异株,雄花在叶片的内侧,雌花则在茎的顶部,胡老师给我们讲解的铁树是雄株,所以我们也并没有看到雌花。接着就讲到了校园最为壮观的校道上的小叶榕,树性强健,绿荫蔽天,几乎从树冠拖下来的长长的胡须是它的气生根。转了个弯,老师说把我们领到了一棵小树旁说是芒果树,我们很惊奇,果然抬头一看看到了好多只青色的长势甚好的芒果。于是有人说可以吃吗,胡老立即敏感得说:“我们在野外,无论野外的食物看上去有多诱人都是不吃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野外的这个东西是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那个。老师还提到了传说中的断肠草,一片叶子就可以杀死一头牛。“所以你们想想,你们跟牛比谁强壮呢?”老师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XX年的广东市民请北方来的客人喝粥,去野外采取新鲜食材,结果采了断肠草,一家人连带朋友都死了。提醒着我们在野外就不可以就地取材,不要对于自己的认种能力太过自信,大自然很大充满未知。

老师又到了一棵树下,摘了一片叶子,叶子流出了白色乳汁,“桑科榕属都有这个特点。”听到这里,我们也大概知道了这棵也是榕树了。根据它的叶子比小叶榕大,所以就叫做大叶榕了。但是它的根比小叶榕要发达,气生根却不比小叶榕。另外,大叶榕是落叶乔木,这一点也不同于常绿树种小叶榕。在后来老师又讲了高山榕,高山榕,,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15米。春天,大的叶芽出现在枝梢,随后浅绿色的叶绽开,而此时不显眼的花苞片跌落满地。挂果如小小西红柿般大,由青绿变黄,成熟后变为红色的浆果,可食。特点是:生性强健,树姿丰满,能抵强风,移栽容易,适于作行道树、园景树和庭荫树。

紫荆,树干挺直丛生,早春季节先于叶开花,花形似蝶,盛开时花朵繁多,成团簇状,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上也能开花,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现在到了夏秋季节则绿叶婆娑,满目苍翠。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洋紫荆,亦名紫荆花,但与我们在校园里看到的是极不相同的。

羊蹄甲,为豆科乔木或直立灌木植物,高7-10米;树皮厚,近光滑,灰色至暗褐色。羊蹄甲与香港市花红花羊蹄甲很相近,容易混淆,属豆科,该种花淡红色,花后结荚与后者花紫红,花后不结荚相区别。该种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常作行道树植路边。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3种千屈菜科的植物。

木棉,属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原产印度。高10-20公尺。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每年2-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

紫薇,别名入惊儿树、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产于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由6月可开至9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紫薇也是山西晋城市市花。

细叶雪茄是常绿小灌木,株高尺,全株平滑而略生皮孔.叶线形或披针形小而多,先端渐尖而基部钝圆,叶柄短或无.花小而数量多,腋生,色粉红或紫红.蒴果长椭圆形似雪茄.花期全年.

串钱柳是一种非常耐寒且极具吸引力的灌木,树皮呈灰色,花序穗状,树枝和花序柔软下垂,花期四月,木质蒴果。串钱柳是非常优美的观赏花木,干形曲折苍老,小枝密集成丛。叶似柳而终年不凋,花艳丽而形状奇特,花序着生在树梢,只看雄蕊而不见花朵。雄蕊,数量很多,花丝很长,颜色鲜艳,排列稠密,整个花序犹如一把瓶刷子,挺立于灌丛之中,随风摇拽,妖艳夺目,风韵独特,姣美殊常。串钱柳这名字得名于它独特的果实。木质蒴果结成时在枝条上紧贴其上,略圆且数量繁多,好像把中国古时的铜钱串在一起的感觉,加上柔软的枝条如扬柳一般。

之后老师又讲了4种桃金娘科的植物。

桃金娘夏日花开,灿若红霞,绚丽多彩;花期特长,4月~9月,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桃金娘的果实,又名桃娘、棯子、山棯、仲尼。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

红千层桃金娘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米,原产澳大利亚,阳性树种。红千层叶如披针,似罗汉松叶而终年不凋,四季常青,嫩枝和叶片披白色柔毛,花稠密,聚生于顶端,花期3~7月份,花形极为奇特呈穗状,可作奇丽的插花。该树种耐烈日酷暑,不很耐寒、不耐荫,生长速度快,春栽苗当年可长达1~1.5米,耐旱、耐涝、耐瘠薄、耐修剪,可根据绿化需要,修剪成各种图形,盆栽缸栽可随意修剪成理想的株高和形状,成为高贵盆景,有人见人爱的奇树奇花之称。

白千层又叫玉树,原产澳大利亚的澳洲起源中心植物。别名:脱皮树、千层皮、玉树、白千层、玉蝴蝶,药材部位: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干层的树皮。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可能起源于白垩纪末。在已知的七百多种桉树中,原产地绝大多数在澳洲大陆,少部分生长于邻近的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群岛。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目前有96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桉树,常绿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大多品种是高大乔木,少数是小乔木,呈灌木状的很少。树冠形状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单叶,全缘,革质,有时被有一层薄蜡质。叶子可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三类,多数品种的叶子对生,较小,心脏形或阔披针形。

光荚含羞草是落叶灌木,高3-6米;小枝无刺,密被黄色茸毛。二回羽状复叶,羽片6-7对,长2-6厘米,叶轴无刺,被短柔毛,小叶12-16对,线形,长5-7毫米,宽1-1.5毫米,革质,先端具小尖头,除边缘疏具缘毛外,余无毛,中脉略偏上缘。头状花序球形;花白色;花萼杯状,极小;花瓣长圆形,长约2毫米,仅基部连合;雄蕊8枚,花丝长4-5毫米。荚果带状,劲直,长3.5-4.5厘米,宽约6毫米,无刺毛,褐色,通常有5-7个荚节,成熟时荚节脱落而残留荚缘。

台湾相思树别名相思树、相思子,含羞草科金合欢属。为常绿乔木,高达15米,胸径在40-60厘米,树干灰色有横纹,枝灰色无剌,叶退化,叶柄呈叶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叶腋生,花期5月份。花后结扁平荚果。原产台湾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皆有栽培。喜光,根深材韧,抗风力强。根系发达,具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萌芽力强,生长较快。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病虫害少。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又是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当前也用于石场复绿、山坡绿化、生态绿化等,直接用种子撒播。

老师紧接着讲了互生、轮生、复叶、单叶。杨树、桃树等的叶子所排列的序列是相邻的两个叶子长在相对两侧,而每个茎节上只长一个叶子,这种叶序称互生轮生叶序是每节上生3叶或3叶以上,作辐射排列,如夹竹桃、百合、梓等。此外,尚有枝的节间短缩密接,叶在短枝上成簇生出,称为簇生叶序,如银杏、枸杞、落叶松等。叶片是一个单个的称单叶。单叶如具叶柄,则在叶柄上只着生一片叶片,叶柄的另一端着生在枝条上,叶柄与叶片间不具关节。它是植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叶型。形状很多,如针形的、条形的、披针形的、倒卵形的。如杨、柳、桃、竹、甘薯、桑、棉、油菜、蓖麻的叶。复叶是由多数小叶组成,如与同等大小的单叶来比较,虽然叶片的总面积减少了,但遭受风、雨、水所加到叶片上的压力或阻力却少得多,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根据小叶在叶轴上排列方式和数目的不同,可分为掌状复叶、三出复叶、羽状复叶。若干小叶集生在共同的叶柄末端,排列成掌状,称为掌状复叶,如七叶树。3枚小叶集生于共同的叶柄末端,称为三出复叶,如苜蓿。小叶排列在叶柄延长所成的叶轴的两侧,呈羽状,称为羽状复叶。

沿着窄而弯的小路,我们一路在后山爬着。听老师介绍后山的优势种。

根据胡老师介绍,后山乔木层的优势种是马尾松。马尾松是常绿乔木,高达45m,胸径1m,树冠在壮年期呈狭圆锥形,老年期内则开张如伞状;干皮红褐色,呈不规则裂片;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轮生;冬芽圆柱形,端褐色叶2针1束,亦有3针1束,马尾松针叶又分长短,长的达30厘米,叫长叶马尾松;短的仅10厘米以内,叫短叶马尾松。质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脂道4-8,边生。球果长卵形,长4-7cm,径2.5-4cm,有短柄,成熟时栗褐色脱落而不,脱落而不突存树上,种鳞的鳞背扁平,横不很显著,鳞脐不突起,无剌。种长4-5mm,翅长1.5cm。子叶5-8。花期4月;果次年10-12月成熟。

后山的灌木层优势种是桃金娘,前面已经提到过。另一个优势种是桃金娘科的岗松:高30-150厘米。叶对生,条形或条状锥形,长5-8毫米,宽0.4-0.6毫米。花单生于叶腋,两性,黄白色,基部有2枚小苞片;萼筒钟形,5裂,宿存;花瓣5;雄蕊10;子房下位,3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小,上部裂;种子有角。

后山的草木层的优势种是芒萁,其根状茎细长横走,叶片疏生,叶轴一至二回或多回分叉,各回分叉的腋间有一个密被绒毛的休眠芽,并有一对叶状苞片。在第1回分叉处基部两侧有一对羽状深裂的阔披针形羽片;末回羽片披针形,蓖齿状羽裂几达羽轴。叶片下面多少呈灰白色或灰蓝色,幼时沿羽轴及叶脉有黄色绒毛。孢子囊群小,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小脉的中部,有孢子囊5~7枚。芒萁属植物生于强酸性的红壤丘陵或马尾松林下,常大片生长,有保持水土之效。生长力强,中国南方农村常割取当燃料,叶柄可编织用品。全草入药,有清热利尿,祛瘀止血之效。和本种相近的还有铁芒萁和大芒萁。

胡老师还介绍了两种“特别的”植物。猪笼草和锦地罗。

猪笼草是猪笼草属全体物种的总称。其属于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旧大陆热带地区。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海南,其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猪笼草因原生地土壤贫瘠,而通过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营养,所以其为食虫植物中的一员。

绵地罗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的去花茎的全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常常生长在草地上或者潮湿的岩面,沙土上。锦地罗的叶呈莲座状平铺地面,宽匙状的叶,边缘长满腺毛,待昆虫落入,腺毛将虫体包围,带粘性的腺体将昆虫粘住,分泌的液体可分解虫体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然后由叶面吸收。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一科。

以下主要报告地理知识部分。

二.风化壳

在山脚下,陶老师给我们讲了风化壳。风化壳是地球表面岩石圈被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其由风化强度可分为强度风化壳、中度风化壳、微度风化壳。表面有灰色,红色物质是因为含有矿物离子。呈现红色是因为含有三价铁离子较多,呈现灰白色则是含有铝矿物。各种色块分布不均匀是因为地下水以垂直向下运动为主。我们在山脚下见到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交错发生,在痒化环境下形成铁离子的聚集,是由硅酸盐发生而成的风化壳。在风化过程中,矿物离子会流失,从而使其营养降低。在形成硅酸盐矿物的同时还会形成一些次生矿物,在后山形成的主要次生矿物是高岭石。

没有风化的原岩。肉红色是长石,白色的是石英,黑色的是云母。表层有机质聚集就会显现黑色。岩石在风化过程中,矿物质会丢失。钾钠等离子流失后,就会使土壤形成酸性,在垂直结构上。从上至下由于离子流失的逐渐降低,故酸性程度逐渐降低,在最下面就逐渐接近中性。

三.地质构造

在半山腰上,水库下游石坡处,陶老师这样讲解:在山坡上,灌木与群落发生了变化,被岗松取代。山体岩石组成主要花岗岩,肉红色的主要是长石。此处花岗岩为侵入岩,岩浆未喷出来。玄武岩都是喷出岩。其上的盖层经剥蚀作用从而显露出来。侵入岩有岩墙、岩基、岩柱等形式,此处的侵入岩主要是岩基与岩柱中间的一种侵入岩的形式,规模较大。

水库下的岩石坡处构造为断裂构造,这个谷是断裂构造形成的,岩浆活动是中生代燕山运动活动的,约七千万年以前,岩浆侵入地壳就形成了花岗岩,此处属燕山二朝,广东燕山运动共分为五期。侵入后冷凝结晶形成岩石,在地壳抬深的过程中形成断层。

岩石被抬深形成断层,产生断裂活动,形成了水库处的河沟,此河沟为北东方向,北偏东83度。此断层在大地构造上属于西江断裂与紫荆断裂之间的一个地带,使此处沟的横断面形成v字型。

四、水

再来说一下这里的小水沟,全年有水,山区小河流在山谷横断是v型,由于是山间小沟,但是常年有水,故叫“河沟”。由于山坡较陡峭。汇流速度快。少雨季节,水从地下水补充而来。而这里的花岗岩构造,岩石紧密,这里地下水出来的是裂隙水,是断裂构造形成的裂隙出来。地下水储存形式有裂隙地下水,孔隙地下水,岩溶地下水。

五.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量的计算方法:有a、b、c三个水桶,b桶接地表水,c桶接50cm处地下水,b桶有10个出水口,其中两个与a桶相连,则地表径流量的大小为b桶内的水量+a桶内的水量×5.

实习感悟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仅仅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理论脱离了实际就没有价值了。比如说这次实习让我们了解了后山的地貌和地下水。而且通过实习可以使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

是我第一次做像这样的野外实习,因此实习过程中难免会走很多弯路,这也是我们积攒经验的绝好机会,我们大家都认真积极的对待,毕竟这可能是大学四年中这是仅有的一次机会。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收获了专业知识,也让我们都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但是在其中也发现很多不足,比如说山脚下讲风化壳时候,很多知识平时记忆不牢,这也是学自然地理要注意的部分,该记的东西还是要每天都带着记的。

最后,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以及对我们的细心指导和帮助。相信我们都将会积极总结这次宝贵知识与经验。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篇3】

一实习目的:

(1)掌握野外实习观察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习地区常见的地质地貌、岩石解理等特征。

(2)能比较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一些地质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堰塞湖、崩塌等地质现象的分析。

(3)通过实习,培养直接观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理现象的能力,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实习地点: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

三实习地区简介:

翠华山位于西安市以南23公里处的秦岭北脉(长安区太乙宫镇),秀美的湖光山色和其国内罕见的山崩地貌使翠华山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中有一天然水池,称“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这块终南山的游览胜地上,汉唐两代曾建过太乙宫和翠微宫,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最引人入胜的是峰顶的湫池。湫池群山环峙,碧波荡漾,清明如镜,纤尘不染。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冰洞东南有飞流直下的瀑布,形容壮观。湫池周围古代曾建许多庙宇,诸如老君庵、圣母行宫等。位于池西的风洞,为山崩遗迹,由巨大花岗岩相抵而成,进入洞中,凉风袭人,顿觉凉爽。冰洞由巨石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池东南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

四实习内容

(一)自然地理

1.

整体地貌:翠华山与太华山系,在构造上属于北秦岭复背斜构造带,始出于震旦纪

早期,基本上形成于下古生代中期,东西紧密的线状构造伴随着强烈的断裂和岩浆侵入,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发生了撕裂和断块及隆升。由于南北两侧断裂下陷,中间因受挤压而形成北仰南倾的褶皱断块之山——翠华山山体的岩性为太古片麻岩与花岗岩,其高峰峻岭均由古老的变质岩系和后期岩浆组成,坚硬而抗蚀力强。经长期雨水剥蚀侵袭,河谷多呈V字型,整个地貌特征为:峻岭高山、叠障挺拔,陡崖峭壁、峰脊波状起伏,河谷狭窄,水流湍急。

2.山崩地质景观

(1)翠华山山崩景观概况:甘湫池和水湫池旁,崩积物的总量可达3亿立方。大块砾石以山体崩裂处向下,堆积成巨大的崩积体。有一块巨砾的长、宽、高分别达60米、40米、30米。山崩时,巨大的砾石在崩落过程中,有时会沿节理断开。风洞下面的玄关,是两块高30余米的巨砾之间的一道狭缝,缝宽仅数米。这也可能是巨砾断开所形成的狭窄通道。翠华山山崩形成的各种特殊地貌在中国十分罕见,因而被地学工作者誉为:“山崩天然博物馆”。

山崩地质景观

(2)成因:崩塌体受地震力脱离开母岩时,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基本运动方式有自由落体、跳跃、滚动和滑动4种。翠华山山体岩崩运动以滑崩为主。潜在崩塌体在孕育发展过程中,受岩性、构造、地貌、风化等诸因控制,当受到强大地震力作用时,潜在崩塌体顺着结构面,在重力作用下以向河谷方向快速滑崩。崩塌体在崩塌壁前整体沉陷,形成约20m宽的陷落带,堆积有坠落岩块。潜在崩塌体向河谷运动的过程中,受河谷地形制约,大约分为两个整体运动:一是十八盘堵河的岩崩体,因河谷狭窄,崩积物水平运动距离较小,大部分物质填充在河谷里,形成200m高坝堆积;二是环湖西岸山崩堆积体,河谷较宽,沿倾向河谷结构面滑崩,潜在崩塌体各部位因滑移速度不同,形成不规则次一级滑崩阶梯状或台块状地形。由于崩塌体沿着倾钭结构面作近似弧形运动,故滑崩阶地面或台块面多倾向崩塌壁,并有多级破裂面,这些现象都是滑崩体运动遣留的证据。潜在崩塌体受断裂与节理影响,岩体破碎,当受到强大地震力作用,顺着结构面运动时,由于崩塌体内各岩石块体运动的差异性,造成块体之间相互碰撞、挤压和撞击,使岩块进一步破碎,故崩积物块石大小混杂,没有分选,棱角明显,孔隙大,基本无细颗粒物质填充。因堆积块石大小不一,往往受较大完整块石支撑或巨大块石震裂,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岩崩洞穴。山体在岩崩运动过程中,地表面的岩块受地形高差影响,势能很大,快速向下冲击力较大,因下垫地面起伏不平,受反弹力作用,地表面岩块震动发生弹性破裂,有的顺节理面破裂,有的犹如刀劈断裂,有的发生震动破裂,形成各种形态的山崩裂石,随处可见,岩面震动裂缝交错如画,构成了山崩地貌奇异的景观。

3.奇洞——冰洞与风洞

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形成原因:冰洞位于崩塌地貌中间的一个盆地状地形内,四周高中间低,并且四周有巨厚岩石环绕,阳光终年不能直射盆地内部,洞内地势低陷,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内部狭窄,常年不见阳光,气温低气压高于洞外气压,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所以有凉风袭来的感觉。

《大学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