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 导航 >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一般而言,只有实践能克服经验的错误。经历过实习的学生会更明白自己未来的方向,我们可以对实习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写成实习报告,好的实习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以后求职中更具优势。如何撰写出一篇优秀的实习报告呢?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绪论: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学

考察地点:新铺地质公园 花江大峡谷 北盘江大桥 龙宫 格凸河

考察时间:20xx年10月28日——31日

考察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安顺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对地貌发育,地貌灾害与防治的影响。

2,使学生学习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等

3,通过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了解掌握有关一起和工具(罗盘,海拔仪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考察内容:

(一),区域地貌观测实习

1,认识安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2,通过对地形图地貌的判读,观察安顺地貌的分布规律。

3,认识地貌灾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滑坡等)及防治。

4,初步分析地貌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北盘江河流地貌观测实习

1,观测河流侵蚀地貌特征。

2,观测河流阶地地貌特征。

3,观测河流凹凸岸的流水作用特征。

4,观测河流干流交汇处的地貌特征。

(三),喀斯特地貌观测实习

1,观测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2,观测地下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3,观测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实习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平时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管杂实习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习气氛更加浓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水文学

沿贯城河考察:

地点 : 玉碗村 污水处理厂 宁谷

水温: 15.05度 15.73度 15.64度

ph值: 8 8 8

透明度: 22.2厘米 28厘米 26厘米

经过分析此水为劣五类水,造成贯城河污染的原因有:

(1)大气降水

(2)农田排水

(3)城市生活污水

(4)工业废水

(5)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

龙宫风景区

测水深:用一根绳子吊一个大石头沉入水流底部,然后读取数据

测透明度:先套上盘子再吊上石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到盘子为止

第7小组测量结果:水深2米,透明度1.17米

实习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水文条件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平时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管杂实习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习气氛更加浓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地质学

实习地点:关岭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

试验方法:罗盘的使用方法

罗盘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针,天池外的内盘是钢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

的,底部划有一红色直线,有一端是有两个红点在红线的左右,红线是以南北定位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编辑推荐

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报告


绪论: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学

考察地点:新铺地质公园 花江大峡谷 北盘江大桥 龙宫 格凸河

考察时间:20xx年10月28日——31日

考察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安顺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对地貌发育,地貌灾害与防治的影响。

2,使学生学习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等

3,通过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了解掌握有关一起和工具(罗盘,海拔仪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考察内容;

(一),区域地貌观测实习

1,认识安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2,通过对地形图地貌的判读,观察安顺地貌的分布规律。

3,认识地貌灾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滑坡等)及防治。

4,初步分析地貌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北盘江河流地貌观测实习

1,观测河流侵蚀地貌特征。

2,观测河流阶地地貌特征。

3,观测河流凹凸岸的流水作用特征。

4,观测河流干流交汇处的地貌特征。

(三),喀斯特地貌观测实习

1,观测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2,观测地下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3,观测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实习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平时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管杂实习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习气氛更加浓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水文学

沿贯城河考察:

地点 : 玉碗村 污水处理厂 宁谷

水温: 15.05度 15.73度 15.64度

ph值: 8 8 8

透明度: 22.2厘米 28厘米 26厘米

经过分析此水为劣五类水,造成贯城河污染的原因有:

(1)大气降水

(2)农田排水

(3)城市生活污水

(4)工业废水

(5)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

龙宫风景区

测水深:用一根绳子吊一个大石头沉入水流底部,然后读取数据

测透明度:先套上盘子再吊上石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到盘子为止

第7小组测量结果:水深2米,透明度1.17米

实习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水文条件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平时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空缺。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管杂实习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习气氛更加浓厚。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地质学

实习地点:关岭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

试验方法:罗盘的使用方法

罗盘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针,天池外的内盘是钢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
的,底部划有一红色直线,有一端是有两个红点在红线的左右,红线是以南北定位的,有红点的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有一根很灵
敏的磁针,磁针有一端是有一个小孔的。
使用罗盘时,双手分左右把持着外盘,双脚略为分开,将罗盘放在胸腹之间的
位置上,保持罗盘水平状态,不要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后低。然后以你的背靠为坐
,面对为向,开始立向。
这个时候,罗盘上的十字鱼丝线应该与屋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的四正位
重合,如果十字线立的向不准,那么,所测的坐向就会出现偏差的了。
固定了十字鱼丝的位置之后,用双手的大拇指动内盘,当内盘转动时,天池会
随之而转动。一直将内盘转动至磁针静止下来,与天池内的红线重叠在一起为止。
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磁针有小孔的一端必须与红线上的两个小红点重合,
位置不能互掉。这时显示坐向方的鱼丝线(是横的那一条)与内盘各层相交。我们
要找寻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就显示在这条鱼丝线所穿越和涵盖的区域上。
然而,罗盘上有十多二十层,究竟那一层才是坐向呢?就是二十四山那一层了。
它就在天池附近。鱼线向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向,鱼丝坐方上的那
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坐。
譬如说,向山是子,坐山是午,我们便称之为坐午向子。
知道自己宅中的坐向后,将罗盘放在全屋的中心点,便可以由坐向求出全屋的
方位(或宫位)。
关岭国家地质公园:

关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顺以西100公里,花江大峡谷北岸新铺乡,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展示2.2亿年前(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为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2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普遍出露的三叠纪海相地层中,埋藏有2.2亿年前古生物海百合、菊石、蚌类、海龙、鱼龙、楯齿龙等化石,共同构成了极其丰富、美妙的古深海系统。出土化石的种类多而且数量大,体形完整,形态精美,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龙化石经专家研究,首次用“中国龙”、“关岭鱼龙”、“瓦窑龙”、“新铺鱼龙”、“贵州鱼龙”等地名命名龙的种属。

实习心得: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产生地质作用的力。来自地球内部的称为内能,主要有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化学能和结晶能。来自地球外部的称为外能,主要有太阳辐射热、位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更重要的是罗盘的使用方法,为以后的实习打好了基础。

土壤学

实习地点:花江大峡谷板贵乡

实习内容:板贵乡土壤的测定与取样

土壤的容重:1,用环刀取土,两边用刀削平。

2,用天平称出环刀和土的质量;404.5克

3,用天平称出环刀和石子的质量,67.5克

4,算出环刀的体积,石子体积,201.816立方厘米

最终算出结果为:1.8克/立方厘米

土壤质地:成细条,易断裂,为中壤土

酸碱度:8

土壤含水量:取一块土,先称出其质量(15克),再把其烘干,再称其质量(12克),算出水分的质量(3克),然后用水的质量除以总质量即为土壤含水量(1/5)。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土壤固相颗粒(包括团聚体)的大小及其空间排列的形式,不仅影响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河养分的储量与供应能力,而且还左右土壤中气体交流、热量平衡、微生物活动及根系的延伸等。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实习心得: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土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的发生和演变;土壤的分类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等。其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总结:经过为期五天的实习考察,我对综合自然地理的了解更为深刻,不仅更好的完善了野外知识,而且更是对课堂知识做了更好的补充。更多的了解地质地貌,水文土壤在现实生活中的形态特征,完善了我们的知识体系,让我们明白了地理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意义深刻,终生难忘!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平顶山 实习地点: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明山区交界处平顶山公园 实习时间:2006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实习天气:晴 实习目的:了解平顶山的植被情况和本溪市城区产业布局以及房地产分布情况 指导教师:张华、王国力 10月14日中午,我们驱车来到位于本溪市城
南、平山区和明山区交界处的平顶山公园。
平顶山位于本溪市区南,海拔659.8米。山势巍峨,顶部平坦,面积有250亩,故名“平顶山”(见图25)。山顶四周有绝壁围绕,似刀削斧中国报告网劈,峥嵘峻秀。平顶山是本溪市区内的“瞭望台”,置身北端崖上,偌大山城,一览无余。山南有公路直通山顶。山顶有古庙、碑林、电视转播台。将逐步把山顶建成为高山植物园。平顶山是本溪市的卫士,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至今尚有战争遗迹。
登山俯瞰,美丽的煤铁之城——本溪的市区尽收眼底。西望太子河,蜿蜒如带,流过市中心,而逝于西山脚下。四座铁路桥和两座公路桥横跨太子河,衔接两岸,真好像中国墨竹画一样,一节一节地钩到银色的竹竿上。南面是高炉群,火光映天,烟雾迷漫。河西岸是闻名远东的彩屯煤矿竖井。河东岸是横穿全市的沈丹铁路,条条铁轨如同巨蟒向南北伸延。太子河两岸厂房林立,街树掩映着黄、白、红、橙各种颜色的建筑群,把市区点缀得五彩缤纷。近处是市区的绿色宝珠——望溪公园,一片苍松翠柳拥簇着玉碑红亭(见图26)。如果遇上晴朗天气,极目远眺,百里外的辽阳白塔可绰约映入眼中。回望四周,峰峦起伏,众山皆小,敛回目光,漫山陡壁,扶松踏草,寻访古迹,一幕幕烽烟战火,油然浮现于脑际。
平顶山是古今兵家必争之地,明初龙虎将军马云、叶旺等辽东遗臣就在这里。明成化四年,建州女真军过鸦鹘关,入侵本溪,明军辽中卫佥事胡珍,在此设伏阻击,敌众势强,明将虽奋勇抵抗,奈因寡不敌众,胡珍以下五十六员大小将领全部战死。清末,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因分赃不均而火并,在我们国土上打仗,这里更是炮声隆隆。据《东三省古迹遗闻》记载,清初,侠士神弹李五,耻为清官,隐居在平顶山的“玉皇阁”。迄今尚存一间庙两口缸,他饮用的一眼井水仍清泉汪汪。晚清拔贡、辽阳秀才白永贞曾为他留下一块石刻,上凿:“英风万古”、“玄极无上”、“警世无方”十二个字,他那英风侠骨,引起后人的赞赏和回忆。
而中国报告网今,这座饱经沧桑、阅尽人间春色的高峰,已是旧貌换新颜了。一条柏油公路由山南直达峰顶,巍峨的电视发射塔耸立山巅,久居城市的人们,每逢节假日常结伴登山,赏目舒怀。为开发平顶山旅游资源,近年来,本溪市新建了平顶山索道,更加方便了平顶山的旅游观光。
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了险峻的平顶山。到了山顶,先由张华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平顶山的植被情况,然后是王国力老师专门给我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同学讲解了本溪市城区产业布局以及房地产分布情况。站在山顶的亭子里向下望,冒着烟的工业区、人流密集的商业区、环境幽雅的高档住宅区等,尽收眼底,一清二楚。由于平山区的本溪钢铁公司和溪湖区的彩屯煤矿等重工业的污染,本溪全市的天空都是雾蒙蒙的,其实那都是工业的烟尘。看着这样的天空,人们不免感到触目惊心,难怪前几年国外有人说本溪是“从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我们在这里感受着这个人口尚未超过百万的一个曾经的中央直辖市(1949年至1954年本溪市曾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大行政区代管),这座辽宁的山城,感慨万千。
下午我们自由活动,最后在市政府广场集合,驱车回到住宿地。 图25 平顶山远照
(摘自) 图26 平顶山顶鸟瞰本溪城区
(摄影:小伟) 10.本溪水洞(地质地貌景观——喀斯特溶洞)
实习地点: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谢家崴子村本溪水洞
实习时间:2006年10月15日 星期日
实习天气:晴,有时多云
实习目的:观察地质地貌景观喀斯特溶洞,并了解其成因
10月15日上午,我们驱车来到这次实习的最后一个地点,也是最值得期待的名胜风景区——位于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的本溪水洞风景区,来感受喀斯特溶洞这种地质地貌景观。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样本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样本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实习目的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技能。

2、通过野外实习,了解调查地区气候、地貌、母质等成土因素的特点及其和土壤发生的关系。

3、通过对土壤的观察和采集,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发生演变和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剖面点的选择和修整、土壤剖面层次划分,形态描述和记录。

4、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二.实习地区自然概况简介

地点:浙江省杭州地区

时间:20xx年8月27日—20xx年9月2日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河网密布,是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占8%。

杭州地区处于中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中元古代以后, 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更添人类文化(特别是杭州城市文化)因素影响之叠加。由于以上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使杭州市域土壤、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上述各内在因素(包括岩石、构造、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人类文化等)及其彼此间的共同作用,铸就了杭州地域综合体系统(包括杭州自然地理综合体系统)

三.实习时间、地点和任务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实习任务

20xx年8月28日
大奇山
认识森林土壤,水稻土壤等主要土壤类型,观察其分层情况,学会土壤剖面的描述、选择和整修,土壤标本的采集,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20xx年8月29日
玉皇山

20xx年9月1日
新沙岛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