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 > 导航 > 从“发展观”到“荣辱观”

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

从“发展观”到“荣辱观”。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从“发展观”到“荣辱观”,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从“发展观”到“荣辱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两会讨论中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引起了会场内外的强烈反响。如果说,按照“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那么,“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就是现代公民应当树立的正确价值观。
荣辱观是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一个人如何看待荣与辱,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荣”即光荣或荣誉,“辱”即耻辱。荣辱观可以说也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管仲的一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更每每为后世道及。此外,诸如“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著名格言,也都包含着强烈的荣辱意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都有各自不同的荣辱观;在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新型荣辱观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总书记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今天我们耳闻目睹的不少社会不良现象,实质上都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实践版本。瞧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坑蒙拐骗之徒的卑劣伎俩,不都是受到颠倒了的荣辱观的支配吗?现在,“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恰似一面镜子,每一个当代公民都应当勇敢地站在它的面前,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如果你的行为光荣的,那么你就应该继续,哪怕你觉得会吃亏、会遭到误解,也该继续;反之,如果你的行为是可耻的,那么就应该停止,哪怕你觉得你的行为会给你个人、家庭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也该停止。
总书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历史意义同样不言而喻。那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该怎样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体,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发展了,构成社会的人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二者既不是包含关系,也不是主次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并列的两个方面,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有了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纲领,“转轨”在今年就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人的发展呢?同样需要新的发展观,一句话,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早已成为各地制订“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在今年这个实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横空出世,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又指明了方向。从科学发展观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正在形成。

从“发展观”到“荣辱观”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从“发展观”到“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从“发展观”到“荣辱观”

总书记在两会讨论中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引起了会场内外的强烈反响。如果说,按照“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那么,“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就是现代公民应当树立的正确价值观。荣辱观是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一个人如何看待荣与辱,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荣”即光荣或荣誉,“辱”即耻辱。荣辱观可以说也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管仲的一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更每每为后世道及。此外,诸如“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著名格言,也都包含着强烈的荣辱意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都有各自不同的荣辱观;在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新型荣辱观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总书记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今天我们耳闻目睹的不少社会不良现象,实质上都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实践版本。瞧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坑蒙拐骗之徒的卑劣伎俩,不都是受到颠倒了的荣辱观的支配吗?现在,“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恰似一面镜子,每一个当代公民都应当勇敢地站在它的面前,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如果你的行为光荣的,那么你就应该继续,哪怕你觉得会吃亏、会遭到误解,也该继续;反之,如果你的行为是可耻的,那么就应该停止,哪怕你觉得你的行为会给你个人、家庭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也该停止。
总书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历史意义同样不言而喻。那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该怎样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体,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发展了,构成社会的人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二者既不是包含关系,也不是主次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并列的两个方面,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有了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纲领,“转轨”在今年就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人的发展呢?同样需要新的发展观,一句话,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早已成为各地制订“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在今年这个实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横空出世,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又指明了方向。从科学发展观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正在形成。

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从“发展观”到“荣辱观”

八荣八耻心得体会—从“发展观”到“荣辱观”


八荣八耻心得体会—从“发展观”到“荣辱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两会讨论中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引起了会场内外的强烈反响。如果说,按照“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那么,“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就是现代公民应当树立的正确价值观。荣辱观是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一个人如何看待荣与辱,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荣”即光荣或荣誉,“辱”即耻辱。荣辱观可以说也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管仲的一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更每每为后世道及。此外,诸如“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著名格言,也都包含着强烈的荣辱意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都有各自不同的荣辱观;在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新型荣辱观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总书记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今天我们耳闻目睹的不少社会不良现象,实质上都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实践版本。瞧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坑蒙拐骗之徒的卑劣伎俩,不都是受到颠倒了的荣辱观的支配吗?现在,“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恰似一面镜子,每一个当代公民都应当勇敢地站在它的面前,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如果你的行为光荣的,那么你就应该继续,哪怕你觉得会吃亏、会遭到误解,也该继续;反之,如果你的行为是可耻的,那么就应该停止,哪怕你觉得你的行为会给你个人、家庭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也该停止。
总书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历史意义同样不言而喻。那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该怎样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体,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发展了,构成社会的人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二者既不是包含关系,也不是主次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并列的两个方面,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有了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纲领,“转轨”在今年就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人的发展呢?同样需要新的发展观,一句话,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早已成为各地制订“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在今年这个实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横空出世,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又指明了方向。从科学发展观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正在形成。

八荣八耻心得体会—从“发展观”到“荣辱观”

荣辱观心得


荣辱观心得内容显示中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为我们当前社会树立起了一个新的道德标尺。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把“八荣八耻”作为自己工作、生活、做人的规范和准则,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把“八荣八耻”作为衡量自己的最起码的要求和必备条件。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告诫我们应该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它就像一面镜子,照耀着每个公民的一举一动;它还像一位法官,拷问着每个公民的道德和良知;它更像一股清风,净化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使我们有了看得见、摸的着的标准和尺度。
“八荣八耻”内容全面,包含了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诸多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和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是我们培育正确的道德观、规范自己言行的标尺。“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
奋进中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更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以及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让我们痛心,见利忘义、制假贩假、乱收费、收“红包”、急功近利、欺上瞒下、追求享乐的大有人在,更有甚着一些共产党员违犯党纪国法,搞钱权交易,一些青少年是非、善恶、美丑混淆。因此,“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提出彰现了时代属性,符合社会向文明、民主发展的潮流和群众的愿望。
共产党员中的败类姜殿武、唐政、成克礼、朱川等,正是因为没有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视人民的利益而不顾,视党纪国法而不顾,做出丧失人格、追求低级趣味的生活,他们私欲膨胀、追逐钱财、践踏党纪国法,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我们每个共产党员,是“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的重点,我们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对照《党章》和“八荣八耻”,全面衡量自己,要始终不放松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要经受住和平环境和执政的考验,尤其要经受住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考验,要一贯忠诚于人民的利益,要把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终身学习的任务,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不断进取,奋斗不息。还要将“八荣八耻”作为衡量自己是否是真正共产党员的标准,作为自我约束的尺度和做人的基本准则。
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共产党员,教育青少年以“八荣八耻”为标准,学会做人,责无旁贷,因为青少年也是这次“八荣八耻”教育的重点,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要把“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融入到青少年日常教育中,引导他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带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推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沿着正确地方向发展。





贯彻荣辱观


贯彻荣辱观
贯彻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发表后,在全国上下起了强烈反响,各级党政机关及有关单位,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切实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
一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与目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习贯彻党章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牢记“八荣八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查找在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在深入整改上下功夫,完善加强道德修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二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与第五个“公民道德建设月”和第二十四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各族干部群众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引导广大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把“八个为荣、八个为耻”转化为规范自己言行的实际行动。
三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与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和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想结合。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认真进行专题学习研讨,深入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学在前面、做在前面,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县乡党校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教学工作之中,切实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脑入心。
四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与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结合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的以“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父母”为主题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征文比赛,进一步引导各族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规范。
五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与“干部进状态”相结合。以干部进状态为契机,积极组织各党政机关学习讲话精神,开展争创文明机关、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贯彻荣辱观》贯彻荣辱观

从传统文化看荣辱观的养成


从传统文化看荣辱观的养成
中国人自古注重荣辱问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在古代文献中,有关荣辱观的论述还是很丰富的。荣辱观,就是怎样看待荣与辱,以做怎样的事为荣,以做怎样的事为耻,有其鲜明的道德指向,实质上是价值观问题。历史上,最早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性的是周公。商纣王以为自己的权力是天佑神授,所以为所欲为,暴虐无道。结果牧野之战,顷刻覆亡。克商之后,鉴于殷商覆亡的教训,作为政治家的周公,对商朝的政治做了历史性的总结,认为商人覆亡的根本原因是失德,因而提出了把道德建设作为政权建设核心的主张。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说,周公纲纪天下的宗旨,是“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王先生还说:“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周公之后,德治问题成为孔子、孟子、荀子等知识精英讨论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作为毕生崇尚道德、追求完美的君子,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怎样趋荣避辱,怎样对社会有所贡献?他们的论述,我们今天读来,依然富有启示。
《管子·牧民》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维”的意思,大致与“纲”相同,所以古人经常“纲维”连用。社会的安定与进步,要靠道德的引领。礼、义、廉、耻,是道德的四大纲纪。人一生不做坏事,不是慑于法律,而是出于人的良知,当这样的教育成为大众的普遍意识之时,国家才会有长治久安。礼,就是人与人交往时的最合于道理的行为方式,所以《左传》上说:“礼者,理也。”社会要走向和谐,就要克服混乱无序的状态,人人懂得互相尊重、彼此谦让,这就需要礼来引导。“义”,在先秦语汇中,是适宜、合理的意思。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解释说:“义者,宜也。”人见到合理的事情,即使与自己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很危险,也应该挺身而出,以维护公道,声张正气,即后人常说的“见义勇为”。“廉”,是廉洁。古代的士,都把清廉作为重要的操守来对待。清廉与否,是官声好坏的主要指标。官员负有领导社会的责任,如果不能清廉自守,一心奉公,就会成为社会的蛀虫,危害一方。“耻”,是耻辱、羞耻,孟子说人有四种善端,“羞恶之心”是其中之一,即对于害人、害己的坏事,有厌恶之心,羞于去做,哪怕打死也不能去做。这是有是非观念的表现。在孔子的学说中,仁是最高境界。孔子提倡“仁”,仁者对大众有强烈的爱心,对社会有至诚的关怀。人一生的荣辱,都与是否行仁密切相关。《孟子》中说:“仁则荣,不仁则辱”。可见,在孟子看来,荣辱是与道德相互依存的。道德高尚者,如孔子所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有坚定的理念,为万人所敬仰,自然会有荣光。即使在世时不得志,为权势所压抑,但也会有身后之荣。相反,悖逆仁道,多行不义,即使得逞于一时,但终究要受辱于世。荣辱与个人修养也有密切的关系,《论语·学而》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诚信,有礼,自然就远离耻辱了。反过来说,没有信誉,无礼,当然要徒自取辱。
在儒家的学说中,荣辱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比如,儒家提倡孝道,其中就渗透着荣辱的问题。如果做子女的在生活上能够尽心照料父母,可是却去做辱没父母名声的坏事,使父母蒙羞,这同样被视为不孝。这是非常朴素的道理,因为自己的名声是与父母、家庭不可分割的。《礼记·内则》说,“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意思是说,即使父母故去了,如果想做善事,想到这会给父母带来好的名声,就一定会去做。反之,如果想去做坏事,但想到会给父母带来羞辱,就一定不会去做。在《礼记·祭义》里,把“居处不庄,事君不忠,莅官不敬,朋友不信,战阵无勇”,都看作是“灾及于亲”、有辱于父母、有辱于门庭不孝行为。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考虑是荣、是辱的后果,这是劝人向善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不同的身份,荣耻的内涵也是不同的,地位越高,相应的要求也越高。例如,对于政府官员来说,尸位素餐,就是耻辱。《论语·宪问》说,“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国家政治清明,你拿着俸禄;国家政治不清明,你不去努力改变它,照样白吃俸禄,就是耻辱,因为你没有社会责任心。《论语·泰伯》也有类似的话:“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国家政治清明,政策很好,可是你不知努力,依然过着贫贱的生活,这是你的耻辱。相反,政治黑暗,你却荣华富贵,这也是你的耻辱。此外,官员要忠于职守,要能出色完成任务。《论语·子路》说,子贡请教孔子:怎样才能称为“士”?孔子把“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作为士的条件之一。个人的荣辱,总是与祖国的荣辱息息相关的,因此,不使国家的声誉受到影响,历来是荣辱观的重要内涵之一

从传统文化看荣辱观的养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