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 > 导航 >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城郊跨越式发展

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城郊跨越式发展。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城郊跨越式发展》,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城郊跨越式发展内容显示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城郊跨越式发展
开拓奋进,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在党的历史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事业不断开拓奋进的“加速器”和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大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坚持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何为科学发展?我的体会是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用科学的手段、决策和方法,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限度,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其前提是科学,其中心是发展,就是在科学的手段、决策和方法的指导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权,是目前困难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的地方。乡镇工作的困难和矛盾归纳起来,具体表现为“四难”,即农民增收难、债务偿还难、财政平衡难、干部稳定难,千难万难最终还是发展困难,究其实质是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城郊乡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境内十长线和平伏线交汇,拥有广水市其他乡镇没有的交通区位优势;城南工业园区落户城郊,城郊的工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广水市货运站和客运站的南移将使城郊成为商贸业发展的重要中心。面对这一大好机遇,城郊乡党委政府积极准备,主动出击,结合我乡的发展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创新性地提出了建设“三大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一、坚持工业兴乡战略,以城南工业园承载能力逐步增强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努力把城郊建设成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业逐步向中部内陆城市转移,我市以其自身所具备的资源、交通等优势,完全可以承接国内加工制造业的转移,成为全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地区。而我乡所具有的区位优越、交通优势、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基础环境较好等优势,是建设全市加工制造业基地理想的地区,不仅对本乡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于全市的经济发展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市乡财政增收和扩大就业。建设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要着力培育四大产业。一是机械机电和金属制造产业。支持湖北厚普机电、湖北双龙机电、湘鄂金属、虢鑫五金制品等企业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开展为国内外大企业配套协作,重点发展、积极引导汽车配件、金属铸造、机电机械等产业,把机械制造等板块做大做强。二是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利用粉煤灰和废渣原料,加快建设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空心砖、免烧砖等新型建材。鼓励引导鸿盛建材、宇杰建材、远洋橡胶等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激光防伪与包装印刷产业。重点支持华大三维、湖北广泽印刷、宏瑞彩印等企业扩张规模,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所的高科技带动,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自主创新,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四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加快农副产品就地转化升值,延伸产业链,变产品优势为产业优势,建设广水市特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继续扶持天富农贸、长江粮贸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众利肉联、金莱香食品、中药饮片加工等项目的建设、投产。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努力把城郊建设成城区的后花园和特色农业基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城郊特色的优势农业和现代都市观光农业。加快特色农业、近郊农业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着力做大蔬菜业,调整优化粮油业,积极开发休闲观光业。大力推进城市菜篮子工程,重点发展以“十长公路”沿线的草莓、林果、蔬菜、水产、畜禽养殖特色经济产业带,进一步加大吴家榨村蔬菜基地、徐家河水产养殖等基地建设,扩大各基地的生产规模,提升其品位及档次,辐射带动全乡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和特色农业发展。示范引导,以点带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当前重点是抓住工业园区建设中居民拆迁的有利时机,加快湾组撤并改造步伐,规划好富康、城南、双岗、城西、跑马场、八里岔等村新农村试点建设,并逐步加以推广。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给排水、垃圾处理,加快改水改厕步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实现村村通,逐步实现自然湾之间通水泥路,为融入城区,促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保障。三、坚持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以市客货运站、建材综合大市场建设为契机,加大发展商贸、物流、房产等产业培植力度,努力把城郊建设成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商贸物流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窗口,也是促进生产、引导消费的重要推动力量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城郊跨越式发展内容显示中。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科技进步、市场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贸物流业正由国民经济的从属产业转为先导产业,并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结合城区东扩南展和市客货运站和建材大市场建设契机,充分发挥交通、区位、资源优势,在十长公路与平伏公路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商贸服务业、仓储物流业、交通运输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增强市场辐射功能,建设广水市新的物流商贸基地,致力把我乡打造成三大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物流交易中心;价格引导中心,从而促进我乡第三产业的兴起。“三大基地”的战略构想正是我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做法和措施。她是乡党委政府在结合城郊乡的区位优势、广水市的经济发展布局的基础上提出的,她完善了我乡的工业、农业、商贸业的产业布局,是一个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条,她将是城郊乡干部群众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是一句空话,我将带领全乡五万干部群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真抓实干,要以时不待我、争分夺秒的拼劲,咬定目标、坚持不懈的韧劲,只争朝夕做事、千方百计成事的干劲,抓住我乡面临的大好机遇、乘势而上,巩固发展好势头,争创发展新优势,实现城郊新跨越。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而观念的变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新旧观念的反复交锋中才能完成。

发展观念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思路,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多年来,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思想观念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必须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只重gdp增长而轻视环境保护、只重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只重城市发展而忽略乡村建设、只重财富创造而忽略财富共享等观念仍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的部门和地区领导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这些情况的存在足以说明,要真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并非易事。我们必须对以往的gdp至上与发展失衡的观念加以矫正,积极促成各个地区走上健康、文明、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政绩观念的转变。能否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到位,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对科学发展观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并将其贯彻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实现政绩观念的转变。因为,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他们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反之亦然。但事实上,一些领导干部只注重本地区或本部门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乃至个人的升迁。于是,不管中央如何三令五申反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他们却依然我行我素。这种情况势必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就要实现执政观念和政绩观的转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发展方式观念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中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树立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念,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第三产业和创新产业。各级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确保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顺利完成。

消费观念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还必须实现消费观念的转变。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而且全体公民都要践行,甚至要从娃娃抓起。领导干部首先应该具有忧患意识,认识到我国资源的有限性。譬如,在资源总量、人均耕地状况、森林和淡水的拥有量方面,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弱势状况非常明显。其次要有责任意识,要珍爱资源,为建立节约型政府作贡献。据权威部门测算,我国政府机构的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节能潜力为15%20%,节能工作大有可为。最后要具有世界眼光,譬如美国和我国的国土面积差不多,但美国只有3亿人口,其土地使用年限不超过300年,而我们的土地已经被耕种使用了几千年。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我们没有资源优势可言,所以对现有资源一定要倍加珍惜,并且要不断培植开发利用新资源和再生资源的能力。

确立新的共享价值观。目前我国还存在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差距拉大等现象。如果在今后的发展中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社会风险将会因积累而放大。因此,从缩小差距、协调利益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出发,我们必须树立共享发展成果的观念,并通过树立共享价值观、调整初次分配格局、改进现行税收结构、公平配置公共资源、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与制度安排来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确立不断创新的观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的转移,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瓶颈和人才瓶颈制约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党校科学发展观心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校的学员管理要贯彻和落实科学的发展关就必须坚持人性化管理。党校人性管理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管理,党校管理的人性化,是遵循教育规律,适应时代发展发展的一种全新偿试,也是保证完成上级交给的教育、培养任务,全面提高学员综合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党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要以人为本我们都知道,学校的管理对象是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学培养人才,它所涉及的三个客体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和学生。它是一个由“人——人——人”组成的管理体系。

因此,学校的管理,归概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党校作为学校的一类,其性质、任务及教育培养对象与普通学校比,更要求其实行人性化管理。这是因为,党校以培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为己任,兼有对党校系统大中生、本科生、研究生等的培养。它的管理人员党性强、觉悟高,教职工综合素质高,它的培养教育对象———广大学员,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均来自机关和各二级厂矿,文化程度高、思想素质好,他们多数已有家室。他们到党校接受再教育,是我国企业改革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党校对他们实行人性化管理,能减少他们的失落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能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等提供诸多便利。

同时,由于党校与这些学员都是平级的二级单位,党校无权、也不可能采取与各二级厂矿等同的行政措施或手段对学员进行管理。即便有,也是非常下下策策的。这是因为广大学员多数在本单位是管理者,到学校后成了被管理者。而要实现从管理者到被子管理者的转变,需用要一个过程。

因此,较为强硬的行政措施只会伤了广大学员的自尊,增加学员“被整”的感觉,并对公司要求到党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初衷质疑。所以,党校在管理过程中只有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性化,用校管理者、教职工的人格魅力影响广大学员,在信任、尊重、激励中发展人,在感染中教育人,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使广大学员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张扬,学员的潜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培养他们的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使党校管理效能提高。

党校实行人性化管理,能使管理效能最大化,但是,实行人性管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此,要澄清人性化管理中的三种误区。

“人性化管理就是宽松管理”。要知道,滋生宽松管理的原因是过程管理。过程管理的主要模式是要求管理者微观公,学校管理细化,这样,管理者成了一部机器,按部就班,教师、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师生盼望宽松管理。而人性管理并不是宽松管理,它是一种弹性管理,它裨是“把人当人看”,尊称人性规律,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满足自我实现的愿望,即苦中有乐。

“人性化管理等于人情化管理”。殊不知,人性化管理是以学校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作为管理依据的,是科学而具有原则性的;人情管理则没有原则性,单凭个人好恶,没有科学依据非常主观。

“人性化管理可以淡化制度,甚至可以取消制度管理”。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制度管理是人性管理的基础,人性化管理体是在制度化管理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的结晶,它既符合人性,又符合理性,最终达到发展人的根本目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和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发展循环经济要重点抓好五个环节。
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对矿产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现综合勘查、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加强资源开采管理,健全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条件,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矿业的优化与升级;开发并完善适合我国矿产资源特点的采、选、冶工艺,提高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降低采矿贫化率,延长矿山寿命。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
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钢铁、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电动机、汽车、计算机、家电等机械制造企业,要从产品设计入手,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尽量采用小型或重量轻、可再生的零部件或材料,提高设备制造技术水平。包装行业要大力压缩无实用性材料消耗。
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印染、皮革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建材、钢铁、电力等行业废弃物消纳功能,降低废弃物最终处置量。
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纺织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支持汽车发动机等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在严格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第2页

控制“洋垃圾”和其它有毒有害废物进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国际贸易。
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鼓励使用绿色产品,如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等;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的行为;政府机构要发挥带头作用;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三、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加以推进。
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
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以及开发区的盲目发展。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开发区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要研究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当前要抓紧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加快制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强制性能效标识和再利用品标识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准规范。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研究并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完善财税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研究制定有利于企业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网络的经济政策。
要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