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 > 导航 > 法院科学发展观辅导讲课稿

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

法院科学发展观辅导讲课稿。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法院科学发展观辅导讲课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法院科学发展观辅导讲课稿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法院工作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我院及时组织干警进行了学习贯彻,特别是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我院就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分别从司法为民、法院改革、队伍管理和廉政建设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专题研讨,使大家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和人民法院工作规律性的认识,理清了工作思路,夯实了司法基础,提高了审判质效,增强了发展后劲,为实现法院工作全面、健康和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新时期如何认识和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民法院工作谈几点体会,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一、强化大局意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院在工作思路上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四个注重”,推动经济社会和法院自身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注重推动发展。当前全区上下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区经济发展迅猛。面对这一新形势,我院审时度势,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审判工作贴近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履行好人民法院的裁判执行权、法律解释权和司法建议权,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注重维护稳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院不断强化干警的稳定意识,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坚决严厉打击严重破坏社会治安和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特别是危害地方经济发展的黑恶势力犯罪,快审快结涉及重点工程建设方面的犯罪案件。在民商事案件审判中,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在法律的框架内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空间。今年1-7月,我院受理的案件数比去年同期上升11.72%,而结案数则上升了23.15%,其中调解结案率就占了63.04%,执行标的到位率也有大幅度提高,从而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三是注重服务大局。审判是手段,其目的就是大力推进法治泉山、平安泉山、和谐泉山建设。因此,在审判工作中,我院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服务服从于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态度,对重点工程项目、社会事业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经济、民事和刑事案件,实行立案、审理、执行“一条龙”服务,做到专案专办,特案特办,为区委的中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四是注重保障民生。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和新期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院竭尽所能、力所能及的采取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护民措施。在审判工作中,我院始终坚持“调判兼顾,调解优先”的原则,用激励机制鼓励调解,同时在全区10个街道办事处全部设立调解室,分别在工会、妇联和团委系统选聘57名特邀调解员,加强基层调解工作,将社区调解、人民调解和诉讼调解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化解和减少社会矛盾。我院的行政审判工作把关注民生、解决行政争议、化解官民纠纷、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自愿、合法、合理、有效的原则,积极探索行政审判协调模式和协调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当事人的服判息诉率。今年上半年,我院行政案件的收、结案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2.98%和95.65%,其中以撤诉方式结案的占76.67%,是去年同期的3.06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官民”和谐,收到了明显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狠抓法院队伍建设在法院的各项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近年来,我院坚持经常性学习教育不放松,将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讲与议、读与写、学与用和上级业务培训指导相结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法官队伍的政治素质。人民法院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加强人民法院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司法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根本,工作作风建设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关键,司法能力建设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基础,反腐倡廉建设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广大法官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和准确理解法律精髓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支既懂政治又懂法治的法官队伍。今年1-7月,我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比去年同期上升12.45%,结案数则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4.15%,受理商事案件比去年同期上升29.08%,而结案数又比去年同期上升52.80%,在案多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广大干警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的转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得

法院科学发展观辅导讲课稿到了明显的提高。二是坚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提高法官队伍的业务素质。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意志能否在司法中实现。因此,根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狠抓班子和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法官队伍,提高人民法院公正、高效司法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正义的需求,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审判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三是做好长远发展的谋划,解决好法院人员不足问题。近年来,我院不断采取措施,从内部挖潜,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强化教育培训,鼓励在职人员不断提高学历水平,目前,全院96名干警,本科以上学历82人,占全院干警人数的85.42%,其中研究生在读10人,从而有效地优化了干警队伍结构,促进了干警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三、树立司法为民意识,加强“司法和谐”能力建设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的主题,“司法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院以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任务,积极创建和谐诉讼秩序,着力维护和谐司法环境,不断加强法院“司法和谐”能力建设。一是坚持司法公正,狠抓“司法和谐”根本。以“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为目标,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准确适用法律,通过案件评查和流程管理,全力提高案件质量,力争把每一件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从根本上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以“定争止纷、案结事了”为标准,积极拓宽诉讼调解适用范围,通过释法析理和思想疏导,尽可能多办一些让当事人服判息诉的“精品案”,最大限度地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取信于民”原则,努力营造和谐的诉讼氛围,通过案件的和谐诉讼,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和谐和社会和谐。二是突出司法为民,追求“司法和谐”效果。针对广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打官司难、执行难”等问题,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加强诉讼指导,告知诉讼风险,在不涉及审判秘密的前提下,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妥善审理就业、就医、社会保障、赡养、扶养和抚育费等事关民生的案件,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减、缓、免诉讼费,依法保护老人、妇女、儿童、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员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不断加强执行工作,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执行措施,积极落实“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参与、各界配合、法院主办”的工作格局,实行执行信息全程公开,综合治理执行难题。三是提高法官素质,增强“司法和谐”能力。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培育、挖掘、经营、盘活现有人才,确立“人才为先”的用人导向,建立一套公正合理、能上能下、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真本事,练真功夫,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造就一支专家型法官队伍。四是树立司法权威,营造“司法和谐”形象。树立“公正”形象,重点加强对裁判不公、程序违法、久拖不决、执行不力等案件的监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树立“廉洁”形象,从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四个方面全面实施“法官廉政建设工程”;树立“文明”形象,解决少数法官在审判作风、工作作风和纪律作风方面的问题;树立“亲民”形象,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感,在审判活动中,设身处地感受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把“和谐司法、阳光审判、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真正做到解民忧、排民难、维民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四、搞好五个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五个关系人民法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三个至上”的原则,准确把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搞好五个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在审判工作中,切实做到“五个统筹兼顾”。统筹兼顾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统筹兼顾依法判决与诉讼调解的关系,统筹兼顾刑事被告人的人权保障与被害人和社会公众感受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树立司法权威与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司法工作专业性与坚持群众路线的关系,实现人民法院工作思路的与时俱进。二是在法院各项工作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一要处理好法治与政治的关系,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强化政治意识;二要处理好审判工作与党和国家大局的关系,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理念,把审判工作与服务大局联系起来;三要处理好合法性与党性、人民性的关系,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理念,实现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有机统一;四要处好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五要处理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与加强党的领导、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的关系,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理念,增强加强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人民法院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院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判工作,以昂扬的斗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不断开创人民法院工作新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领域和方面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因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否则,只能是畸形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因此,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因此,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第2页

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落实科学发展观任重道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光明日报》一篇已发表了三十年的文章,《人民网》近日转载。这是一篇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的岁月美文。天下头等大事是吃饭,最好的事是读书。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催生中国社会的变革,直接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让人们过上温饱,继而小康,所以说它的意义非凡。

在当时那特定的历史时期——以政治为中心,极左路线发展到了极点,新中国解放几十年实行计划经济政策。国有企业的工人可以十八年工资不升不降,拿43元每月,那也可以谓之中国特色。生活的拮据困难可想而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发表有如春雷,惊醒了沉睡的近乎麻木的人民。而这一早已为马克思提出并且证明了的真理,在当时的提出需要特别的政治勇气,由此可见虽然共利国在发展中偏离了一定方向,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仍在。从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华大地一场以农村土地承包的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改革全面铺开,无数饱受饥饿的贫困的人民可以有饭吃了,接近崩溃的国民经济也逐渐恢复,城市拉开了创建深圳特区的改革。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富裕的康庄大道。

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这篇文章,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它给我们的启发是: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今天的巨大成就。像奥运会的胜利召开,神七成功发射与返回,战胜特大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等。二、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具体内容在当前就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勿容质疑必须要贯彻和落实的客观真理。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作了明确的阐述“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概念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四个具体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重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还认为:当今天中国社会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仍然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如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不少地区,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还相当困难。不少地区发展经济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是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也不是尊重和保障人权。而这些只能靠发展才能解决。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是发展,而是落后与倒退。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不同的地区要从不同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化。在解放思想方面要让更多的人懂得经济规律。以自己的诚实劳动,聪明才智,诚信经营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法院副院长科学发展观体会感想


法院副院长科学发展观体会感想

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之一,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做工作、办事情、审判和执行案件,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思考谋划工作要统筹兼顾。思路要明确,要全面考虑相关因素,何主何次、哪急哪缓、重点问题和一般问题、敏感问题和寻常问题,都要心中有数。尤其要根据现实需要,预先谋划和抓紧做好最要紧最关键的事情,有时还需要用心做一些有特色、有亮点,易见成效的事情,这绝不是功利主义或浅浮、投机的表现,而是据情度势以激发自信、鼓舞人心的必要之举。事情需一件件去做,但方法不能没有讲究。只有全面统筹考虑,才能分得出轻重缓急;只有轻重主次有别又兼而顾之,才能实现做事情的最佳效果。学习和工作要统筹兼顾。可以这样说,工作是任务,学习同样也是任务。在学习和工作都是快节奏、高密度的状态和情势下,要两者很好兼顾确实很难,累是更不必说的。怎么办呢?我想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还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和统筹的理念去“点化”和开导自己,要通过发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兴致,把原来认为是无谓的形式和负担,当作有趣有实际意义的事情去对待。学习理论,就是启迪思想,就是学习方法,就是为了把工作和事情做得更好。如能这样,不仅能自觉学到理论,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更是增长了智慧和能力。学习体味科学发展观理论,实在是精深而发人和耐人思考的,更是能够让人受益的,关键是要学深学透,关键是要领会精神实质和内涵,关键是要真懂真信真用。所以,我要说无论工作再忙,都要挤出时间学习。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做到学习与工作两促进。要把学习和工作矛盾的有效解决,作为总体工作效果提高和实际能力提升的一种最好和最具体的体现。审判和执行工作要统筹兼顾。判决时要预先考虑到以后的执行,判决的内容要明确,要具有确定性,不能含糊不清,不能存有歧义,并考虑尽可能降低执行的难度。处理具体案件要统筹兼顾。要全面考虑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程序和实体、诉求与抗辩、强势与弱势、司法环境背影,乃至各方当事人的心理情绪变化,做到对案件的各种因素全面了解掌握于胸。尤其是调解案件,要善于洞察各方当事人的心理,利用好有益于调解的各种关系,抓住可能促成调解的有利时机,以实现调解结案的结果。然而这里说的多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重要或者说最根本的还是要心存公正,主持公道,以法官应有的道德和良知,体恤弱者,疏导强势,找到并支撑好各方利益的最佳平衡点,成熟而成功地将当事人的矛盾纠纷解决掉。只有这样实质或根本与技巧兼顾,当事人各方意志和利益兼顾,处理结果的公正性和适当性兼顾,才能真正做到纠纷处理“烟息火灭”、案结事了,实现审判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最好地维护公平正义。

法院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既为法院自身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又对法院审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法院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增强立足审判工作为科学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身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法院工作实际,我谈几点认识。

第一,法院要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新时期法院工作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更新工作思路。这不仅是法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利于增强做好法院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法院一定要增强政治敏感性,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自觉更新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工作。

第二,法院要把统筹发展确立为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的价值取向,进一步调整审判工作服务大局的重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法院要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必须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这一变化,主动更新为大局服务的价值取向。在服务方向上,要强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服务二者并重;在服务对象上,要做到对各类当事人依法平等保护;在服务手段上,要看是否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创造了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做到“立足本职搞服务,服务到位不越位”。

第三,法院要把以人为本确立为法院各项工作的最终目的,进一步丰富司法为民的各项举措。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法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进一步落实司法为民的工作要求,丰富司法为民的各项举措。要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科学内涵,高度重视人权的司法保护;要依法审理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案件,把司法为民实实在在体现在案件审理中,全面保护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认真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措施,为人民群众参与诉讼和行使权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第四,法院要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评价法院工作的重要标准,进一步提高自身工作的水平。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法院工作,最重要的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评价法院工作的重要标准,坚持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司法保障工作整体推进,促进法院整体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领会,我认为法院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一、坚持正确的司法和谐观,切实履行司法审判职能。一是强化大局意识。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努力在服务大局中强化审判职能,践行和谐司法。二是完善审判执行工作效率和质量评查机制。大力提倡以速裁、简化审、便捷立案和诉前调解等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缩短案件审理和执行周期;更加注重案件质量,进一步统一裁判标准。

二、坚持正确的群众利益观,不断提升司法服务质量。积极推动诉讼和执行救助机制的落实,解决涉及特困群体案件诉讼和执行问题。完善便民工作机制,推行网上立案、巡回开庭等做法,进一步推动法院工作进社区。依法拓宽司法救助的范围,确保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在畅通涉诉信访渠道的同时,努力把当事人的利益诉求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依法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诉求。加强对新形势下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的分析研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坚持正确的司法政绩观,大力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法院领导班子司法能力建设,以廉洁勤政的班子带出公正高效的法官队伍。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机制,优化法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不断提高法官服务大局、适用法律、驾驭庭审、撰写文书等能力。继续把廉政建设作为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惩防并举的廉政建设机制,着力培养一支品德好、作风正、能力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法官队伍。

四、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观,积极弘扬法院司法文明。充分发挥法院文化所具有的激励、约束、导向等功能,以优秀法官典型为榜样,以先进的信息网络为平台,以教育、研讨、学习为手段,营造公正、博学、清廉、文明的和谐法院文化,争取取得文化建设和审判互动,法官素质与办案能力齐飞的效果。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科学发展观体现真善美


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真”,体现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创新认识;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善”,体现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美”,体现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世界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求真:追求发展的合规律性

“真”,即规律性。求真,就是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发展规律的一种理性意识和追求。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真”,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探索、新认识、新实践。

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也未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追求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实质上就是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式,创造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模式。这是科学发展观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科学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的世界大势和我国的发展变化,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用新的观点和新的实践,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如何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21世纪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要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围绕这个目标,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创新理论观点,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求善:追求发展的人民性

“善”,即合目的性。求善,是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的一种情感意识和追求,反映的是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的价值关系,强调的是历史客体对历史主体的价值意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是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善”。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的。发展的价值目的问题,是我们党的根本目的。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目的,领导人民革命、改革、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所有价值目标的第一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把发展为了人民的价值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原则。发展必须“依靠人民”,这是“发展为了人民”在逻辑上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群众路线。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科学发展,不是人民群众被动参与的发展,而是我们党领导的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因此,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的主体,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保证力量。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党的群众路线与唯物史观统一起来,把发展为了人民与发展依靠人民统一起来。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这是发展“为了人民”和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了更好地坚持“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党的十七大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党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着力点。

求美:追求发展的和谐性

“美”,即合理想性。求美,就是历史主体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基础上,对历史客体的艺术性构想和能动性创造,对美好的理想目标的追求和享受。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美”,集中体现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世界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美好理想目标。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科学发展观从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关系入手,在辩证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基础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要追求的科学发展,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现世界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美好世界的追求。进入21世纪,各国人民面对的是一个深刻而迅速变革中的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是,世界既不安宁,也不和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究竟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究竟应该怎样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时代发展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科学发展观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科学发展观对现实世界追求的美好目标。

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美好人生的追求。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注重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基本观点,把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潘绍龙蔡晓东: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教授、教员)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灵魂


今年九月以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各地各部门蓬勃开展。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就如何找准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为分析检查、整改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各地各部门学习实践活动有一条思路十分清晰:通过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而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思想观念的突破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再到制度建设的成形,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回答了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如何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又好又快发展等重大问题。可以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既意味着我们党始终与时俱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又表明我们党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很多生动事实证明,若要获得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最近,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调研组公布了对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的调研综合报告,其中指出,这些地区之所以能够走一条成功发展之路,重要的经验就是它们都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现实告诉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能够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当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不断提高升华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曾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达到自由王国。”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在深入上下功夫,扎根现实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获得“自由”和“飞跃”。(徐振华)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法院工作新发展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法院工作新发展

**县委领导对法官提出五点希望和要求
20xx年12月份县法院新领导班子成立以来,院党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县法院实际,确立了“素质兴院、公信立院、规范治院、科技强院”的工作思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不搞花架子,多干打基础、谋长远的事。通过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多措并举,推动法院工作新发展。

一.抓学习,切实提高班干部队伍素质

学习是提高干警素质的主要抓手,针对我院干警中存在着学习懈怠、学用脱节的现象,院党组带头坚持学习,充分发挥表率带头作用,规定每星期一的下午为党组中心组学习日,无论工作再忙,都要雷打不动地坚持学习,并将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到各庭室科队负责人。同时,精选学习内容,除学习党的重大决定和路线方针政策,领导人讲话和各种重要文件外,还有针对性地选择与法院工作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为增强学习效果,学习结束后,院党组成员还和各庭室科队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计入学习档案。为配合“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我院还组织专人收集了作风建设和执法执纪方面的学习材料,汇编成册,做到每个干警一册,同时要求各庭室科队按照要求组织广大干警学习政治业务知识,切实提高法官队伍素质。针对现有人员中具有法官职称的人员比较少,案多人少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院党组确立了内部挖潜的工作思路,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支持干警积极参加司法考试、自学考试和学历教育,对通过司法资格考试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院里还投资2万多元,为参加20xx年司法考试的职工购买了学习辅导资料和课件,提高了广大干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抓作风,牢固树立司法为民意识

作风建设是公正司法的前提和保证,是推进法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新班子成立后,始终按照司法为民的要求,将作风建设摆上了重要日程。为严格工作纪律,加强全院干警的考勤管理,我院建立全院干警出勤月通报制度,从20xx年1月1日起,将原来的下午签到制,改为值班院长集中点名制,并在下午4点左右进行抽查。1月6日,我院开展了中层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测评活动,各庭室科队负责人从政治学习、审判业务、庭务管理、廉政建设、遵守制度和纪律以及履行岗位职责等方面,走上主席台向全体干警公开述职述廉,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找准存在的问题,谋划新思路,并由全体干警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民主测评,增强了中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新年过后,院党组还认真分析我院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决定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并于上半年进行作风建设集中整顿活动,主要是围绕执法执纪、思想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等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摆整改,通过深入学习和查摆整改,实现“六个明显增强”目标,即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明显增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作风明显增强;坚持求真务实,务求实效、精益求精工作责任感明显增强;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令行禁止、联系群众、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明显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活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明显增强;坚持立院为公、执法为民,公正规范、文明廉洁执法的意识明显增强。为保证活动的开展,我院下发了《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制定了具体的日程安排,召开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为激发广大干警工作热情,弘扬正气,树立先进典型,我院积极鼓励干警在各项工作中争先创优,对20xx年获得省、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在全院年终总结会上进行了通报表彰,给予物质奖励,是全体干警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三、抓质量,着力提高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是法律的权威性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是保证公正司法。为此,新班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案件质量管理。一是组织专人研究制定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和执行工作流程,对案件实行流程管理。同时,制定了《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明确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的范围和程序,承办人在向审判委员会汇报案件前,必须撰写审理报告,并将审理报告提前送审委会委员,研究案件时,承办法官还要提供合议庭合议笔录。二是严格庭审纪律,要求干警开庭时要着装整齐,不准抽烟、打手机和随意走动。庭审时不得无故迟到、训斥当事人或随意打断当事人的陈述。庭审过程中要使用法言法语,语言要文明。纪检监察部门不定期对庭审情况进行暗查,确保庭审依法合规。三是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组织召开了全县清理执行积案动员大会,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了清理工作力度,目前,有财产可供执行的积案已清结了41%。四是为农民工维权开辟绿色通道。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并缓交诉讼费和保全费。20xx年春节前,及时将执行到位的22万元工资款发放到山东、河南、福建等地90多位农民工手中。五是针对原来

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法院工作新发展第2页

结案和案卷归档习惯于在年底打“突击战”的做法,改变为月结月评,月查月归档。特别是对上级法院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案件,实行逐案实名通报制,并进行责任倒查,切实把住案件质量关。

四、抓廉政,始终保持司法廉洁性

保持法官的职务廉洁性是促进公正司法的保障。为此,新班子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促进司法廉洁性的重要抓手,从建立制度保廉、规范促廉、民主评廉和组织考廉“四廉一体”的廉政监督机制入手,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最高人民法院“五个严禁”规定下发后,我院及时制定了贯彻落实方案,召开了动员会,印制了5000多份廉政监督卡,在立案时发给双方当事人,并设立专门举报箱和举报电子信箱,公布了带有24小时录音功能的监督电话,在县电视台公布了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主动接受社会监督。2月14日我院召开全体干警廉政教育大会,共同学习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并对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五个严禁”规定的第二阶段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要求各庭室科队组织广大干警认真查摆贯彻落实“五个严禁”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档案,切实整改到位。为推进我院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我院还进一步完善廉政谈话制度,组织对8名新任法官进行了廉政谈话。在2月20日召开的全院年终总结表彰会上,院领导还和各庭室科队负责人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人。

五、抓制度,大力推进规范化管理

用制度管人管事,才能使各项工作走上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为规范司法行政管理,新班子成立后,组织专人对我院原来制定的86项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对经实践检验切实有效的制度,要求严格贯彻落实到位;对已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制度,组织进行修改和完善。把原来的制度整合归纳为四大块26项,即工作规范14项,专门对行政司法、后勤职能保障进行规范;业务工作规范8项,专门对审理合议规则、各类业务流程作出规定;岗位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3项,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奖惩考评制度1项。目前,26项制度征求意见稿已经起草完毕,正进入归纳整理和征求意见阶段,这些制度出台,将进一步促进县法院规范化建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