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中班户外游戏教案 > 导航 > 中班游戏课教案《发条舞》

中班户外游戏教案

中班游戏课教案《发条舞》。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写好了,老师教学质量肯定也差不了。那有哪些值得参考教案课件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中班游戏课教案《发条舞》,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发条玩具,感知他们不同的节奏特点。
2、理解一些发条玩具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并能在音乐声中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进行表现。
3、初步感知速度的概念,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曾玩过发条玩具。
2、发条龙虾一只。
3、发条青蛙、玩具发条人手一份。
4、录有拧发条声音的音乐,配班老师弹奏一段从快到渐慢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把玩青蛙发条玩具,感知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青蛙发条玩具。
(1)你是怎样让小青蛙跳起来的?
(2)小青蛙是怎么跳的?
(3)小青蛙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青蛙跳的时候一直都是按xxxx的节奏,然后就停住了。
2、出示青蛙发条玩具跳的节奏谱,请幼儿跟着节奏学青蛙跳。
(二)出示龙虾发条玩具,让幼儿观察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龙虾发条玩具。
(1)小龙虾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龙虾爬的时候先是快的,再一点点、一点点的慢下来,最后停住了,如果你用手去碰碰他,他会再动一下的。
2、出示龙虾发条玩具爬的节奏谱,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反复练习。
(三)我是发条玩具。
1、能根据先快后渐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进行表演。当我们给发条玩具上满发条时,他就会按照不同的节奏来跳舞,现在我们也来做发条玩具好不好!那么,你想做什么发条玩具?
2、戴上大发条,合作游戏。

Fwr816.COm小编精选

中班游戏课教案《轮子》


【活动目标】

一、通过重演轮子的发明过程,激发探索轮子的兴趣。

二、初步培养比较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初步运用科学程序的能力。

三、丰富对轮子外形特征与安装轮子后能省力的科学经验。

【活动准备】

一、师生共同布置:轮子展览会。

二、多媒体动画片:轮子应用录像片;三箱重物,许多圆木棍;一根较粗的圆木棍、小短锯一把;装有石头的有轮木头车和无轮木头车,每个幼儿一组。

【活动过程】

一、玩搬物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1.导语:今天老师遇到一个大难题: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把这三只又大又重的纸箱搬到活动室外面呢?(教案出自:)请你们帮我想一想吧!(让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并且试试办法的可行性)

2.出示动画片:巧虎也想了一个办法,你们过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的?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吧!

(1)幼儿分组实验:在纸箱下加上圆圆的棍子,然后拉着纸箱向前走,观察棍子的滚动状态。

(2)讨论:比一比你刚才用的方法(在地上推、拉、拖等)与现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小结:原来在又大又重的纸箱下加上圆圆的棍子,棍子会滚动,所以拉纸箱时会变得轻松了。

二、轮子的制作。

1.导语:原来,圆圆的棍子使我们运东西很省力,怎样把圆圆的棍子变成圆圆的轮子呢?

2.教师把一根圆棍用短锯锯成一小段一小段,演示轮子的制作。

3.幼儿自由滚轮子玩。

三、轮子的实验。

1.导语:现在我们来玩'运石头'的游戏,每个小朋友都分别用两辆车来运,一辆车有轮子,一辆车没有轮子,请小朋友用手去推车子,看看用哪辆车运石头更好一些。

2.幼儿实验,注意相互之间不要碰撞。

3.讨论:你有什么发现?用哪一辆车运石头更好一些?为什么?

四、轮子的应用。

1.最初,人们用木头做轮子,现在,聪明的人为了轮子使用起来更方便、更结实,(教案出自:)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轮子,你见过什么样的轮子?在哪儿看见的?

2.参加轮子展览会(实物、图片、录像),观看各种各样的轮子。

【活动延伸】

一、用黄泥制作带轮子的小汽车。

二、户外体游:骑小车。

中班游戏教案《请你和我跳个舞》


游戏辅导意向:引导幼儿积极的与同伴游戏,体验到交朋友的乐趣。

游戏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若干套贴花,每套数量为5-6种。

游戏规则:
1、音乐响起,幼儿出发任意找到一个好朋友跳邀请舞。
2、在间奏音乐响起时,重新寻找另外的朋友跳舞。
3、每段音乐交替,寻找到一个新朋友时,互相赠送小贴花。
舞蹈结束时,数一数手上的贴花数量是多少,和几个朋友一同游戏。

行为观察:
1、音乐响起时,是否主动、愉悦的去寻找朋友?
2、在跳邀请舞时,是否边唱边跳,动作是否放松?
3、间奏音乐响起时,交换朋友是否迅速、默契?
4、当自己想找的朋友已和别人结伴时,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5、在舞蹈结束时,数数手上的贴花,情绪表现如何?

澄清讨论:
1、今天的游戏你玩得快乐吗?为什么?
2、你找到了哪些朋友?和平时经常在一起的一样吗?
3、是不是每次你都能快速的找到朋友,你是怎样做的?
3、当你数数手上的贴花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中班游戏课教案《巧用游戏棒》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专心、细心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长短不同的游戏棒若干根。

活动过程

1、利用游戏棒拼图形。如让幼儿在一定时间里,用游戏棒分别拼搭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想象中的栏杆、滑梯、秋千架、房子、飞机、机器人等。每次可拼一个,或几个,最后以拼得对、拼得快为胜。

2、两人一组,每人有10根游戏棒,先用猜拳来确定玩的次序(先A后B)。A先将20根游戏棒握在手中,然后将棒垂直立于桌面,双手松开。用单手去取桌上的游戏棒。在取棒过程中,每次取一根,不能碰到其他棒,否则,让B进行。游戏以取棒多者为胜。

案例分析

幼儿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在教师交代完游戏方法和规则后,(教案出自:)立即动手操作了起来,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游戏棒拼插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里很好的锻炼。由于在游戏中加入了竞争的游戏规则,幼儿争先恐后的活动起来。在第二环节中,与第一环节截然相反,由于要求幼儿不能碰到其他的棒,所以幼儿非常专心、细心,对幼儿能力的锻炼比较全面。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帽子舞》


【活动目标】
1、学习随乐曲节奏整齐、合拍地传递帽子。
2、能在舞谱的提示下变换舞蹈动作,完整地表演集体舞。
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帽子每人一顶,自制舞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知音乐活泼欢快的情趣。
1、幼儿戴上帽子随音乐自由表演,熟悉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师:瞧,我们戴上帽子多漂亮啊!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起来吧!
2、老师和幼儿围着圆圈动起来。
二、学会跟音乐传递帽子。
1、幼儿自由探索帽子有趣的玩法。
师出示漂亮的帽子。师:这顶漂亮的帽子我们可以怎么玩呢?(幼儿自由玩帽子。)
2、学习传递帽子游戏。
(1)练习听音乐在圆圈上传帽子。
师:刚才老师发现我们小朋友玩得真开心、真有趣。()那让我们一起来在圈上传帽子。
a、老师和小朋友先按别人、自己的节奏形式传递帽子。
要求:一边说别人、自己,一边传帽子。
b、随音乐练习两遍传帽子。
(2)练习听音乐坐着头上传帽子。
师:我们跪在圆圈上传帽子玩得真棒!我们再来试试坐着,把帽子戴在头上传。
a、老师和幼儿先试着做一遍。
b、听音乐坐着,头上传帽子。
三、看舞谱学跳集体舞。
师:传帽子的游戏真有意思,让我们来编个帽子舞吧!瞧,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五张图谱,它能帮助我们学会这个集体舞。
1、分段练习。
(1)出示图一
师提问:看到这幅图,我们该怎么做呢?来,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生共同听A段音乐练习。
(2)出示图二
师提问:第二张图谱上是什么动作呢?
师生听B段音乐来练习一遍。
(3)出示图三
师提问:第三张图谱和哪一张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师生共同听A段音乐一起面向圆心做动作。
(4)出示图四
提问:第四张?我们来做一做。
师生共同听A段音乐一起练习一遍。
(5)出示图五
提问:最后一张是什么动作?
师生共同听B段音乐练习。
2、完整地学跳帽子舞。
(1)在舞谱和老师的帮助下完整的跳帽子舞两遍。
(2)幼儿在舞蹈结束时摆出自己最美的造型。
师:1、2、3变,小朋友门赶紧摆出优美的造型。
(3)完整舞蹈一遍,最后摆出造型。

中班游戏课教案《熊来啦》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游戏,情绪积极愉快。

2、幼儿通过游戏培养抑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训练反应的灵敏性。

3、幼儿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熊头饰一只,圈划幼儿活动范围和熊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如果你突然遇到一头大狗熊,你该怎么样,它会不会吃你?幼儿讨论提出意见。

二、设置情境,观察讨论熊的习性。

1、请另一位老师扮成熊,听到主班老师说:哎呀!瞧,我们班来了一只大狗熊!你们快用你刚才的办法试试看,看它会不会吃你!就出现。

幼儿尝试自己的办法,熊将出声的,动的幼儿抓走。

教师请没被抓走的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没有动,没有出声音等。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熊的习性:

熊介绍自己的特点:人们都叫我黑瞎子',没错,我的眼睛不好,(教案.出自:.教案网)但是我的耳朵可灵了!一点点声音我都能听见!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熊的时候该怎么办:看到了熊不要动,不要说话,就不会被熊吃了。

三、学习儿歌《熊来啦》。

1、师:我这儿有一首儿歌,只要你会念这首儿歌就不会被熊抓走了,想不想听听?

2、教师念儿歌,幼儿以集体,分男女的形式学习儿歌。

四、第二次游戏。

师:如果熊再来,我们怕不怕?我们就一边念儿歌,一边用儿歌里的方法,就不会被熊抓走了!

师:哎呀!熊来啦!熊出现,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玩游戏。

五、商定游戏玩法和规则。

和幼儿一起讨论:熊没来的时候我们干什么?熊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念儿歌?什么时候不动了什么时候游戏结束?熊的家在哪里?等问题。

教师总结幼儿的讨论结果。

六、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1、请一位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2、请若干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七、教师小结,评价,表扬按规则进行游戏的幼儿。

八、幼儿熊走进教室。

附儿歌《熊来啦》

熊来啦!熊来啦!闻闻你来闻闻他。

别动别笑别说话,别被狗熊抓回家。

中班游戏课教案《量树》


中班游戏活动:量树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面对的幼儿,主要是来自山区的和来自乡村的孩子。在这些孩子的视野里,看到最多的应当是树,那么在没有软尺的情况下,如何知道大树有多粗呢?这是个可以吸引孩子的话题。

活动目标:
一、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活动中锻炼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没有软尺的情况下,如何测量树有多粗
难点:引领孩子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活动准备直尺、绳子、大树模型、小鸡和小狗头饰、其它能找到的各类尺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直尺引入,老师的大尺引出幼儿的小尺,先看老师的大尺上都有什么,再看幼儿的小尺上有没有,得出大尺和小尺是一样的结论。
2、探讨尺子的用途(幼儿自主探讨)

二、基本环节:
1、短剧表演激趣。幼儿闭眼,教师出示大树模型,然后指名两名幼儿带上小鸡和小狗的头饰表演量树。教师引导:小鸡和小狗没办法量出大树有多粗,谁能帮助它们?
2、幼儿自主探讨办法,并用自己的办法来测量,全体幼儿评议:这样测量可以吗?
3、教师引领,教师有意让幼儿看到手里的绳子并给予幼儿启发,帮助幼儿发现。
4、发现方法,用绳子测量树的粗,再用直尺测绳子的长,绳子的长就是树的粗。
5、幼儿操作,用绳子和直尺测量大树的粗

三、结束环节
1、启发幼儿思考: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测量什么?(胳膊、腿、水桶、头、粉笔等)幼儿自主测量自己想测的物品。
2、结论:弯曲的东西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测量

四、延伸环节
1、让幼儿认识直尺以外的各种尺
2、幼儿操作,用软尺测量大树的粗3、告诉小鸡和小狗大树的粗是多少

中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布丁扭扭舞》


【活动目标】

1.尝试大胆创编布丁扭扭的动作,表现歌曲的趣味性。

2.愿意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歌曲图谱。

2.幼儿园已经掌握歌曲《布丁扭扭舞》第一段。

3.道具大勺子两把。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创编歌词。

(1)复习歌曲。

(2)提出演唱要求再次练唱歌曲。

(3)创编歌词,完整演唱歌曲。

2.结合歌曲图谱创编动作。

(1)引导幼儿观察歌曲图谱,(教案出自:)逐一创编相应动作。

(2)完整练习。

3.游戏《吃布丁》,师幼共同表演歌曲。

(1)交代游戏规则。

(2)分组游戏若干次。

(3)结束语:布丁可爱又美味,走,老师请大家吃布丁去咯

中班游戏课教案《时尚街区》


中班幼儿的游戏自主性与创新性还有待提高,本次游戏活动借助相邻两班联合游戏的方式锻炼中班幼儿大胆交往、主动合作、主动表达及游戏中的创新能力。

一、活动目标:
1、能够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进行时尚街区的主题游戏,从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2、在游戏中能够大胆模仿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并能和邻班的同伴相互合作,共同游戏。
3、能大胆的与同伴交往,能够共同讨论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活动准备:
1、狗狗宠物店:
宠物医院:医生的衣服、医疗器械
狗狗食品店:自制狗粮、罐头、饼干
狗狗饰品店:狗狗衣服、自制狗狗小饰品、颈圈
狗狗商店:各种玩具狗
2、可可甜品屋:
牛奶吧:自制货架、各种奶制品包装盒
蛋糕屋:蛋糕模具、橡皮泥、蛋糕师帽子
糖果屋:小棒、橡皮泥、包装纸、糖果师帽子
甜品超市:各种自制的蛋糕、饼干、冰激凌

三、活动过程:
1、引出游戏主题。
2、介绍游戏区域
3、幼儿自选角色。
4、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随机对各家店进行指导。
2)教师提醒幼儿到时尚街区的另外一家店继续进行游戏。
5、游戏结束,组织幼儿围绕游戏主题进行讨论。
1)引导幼儿讲讲游戏中是怎样合作的,和邻班的小朋友怎样交流的。
2)教师小结。
6、组织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中班游戏课教案《发条舞》”一文,希望“中班游戏课教案《发条舞》”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中班户外游戏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