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绘画大象教案小班 > 导航 > 小班音乐教案《大象和小鸟》

绘画大象教案小班

小班音乐教案《大象和小鸟》。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写教案课件?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小班音乐教案《大象和小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 感受大象走和小鸟飞的不同音乐性质。

2.能随着音乐变化做大象走和小鸟飞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挂图、音乐

活动过程:

1.律动《春天》导入。

2. 欣赏音乐《大象和小鸟》。

(1)幼儿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出示图片,再次倾听音乐,感受不同音乐性质。

(3)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探索大象走和小鸟飞的动作,并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动作。

3.分角色合作表演。

(1)男孩扮大象,女孩扮小鸟。听到大象音乐时,小鸟蹲下,大象围着小鸟走;听到小鸟音乐时,大象蹲下,小鸟围着大象飞。

(2)交换角色合作表演,表演时,教师鼓励幼儿表演,要用眼睛看着自己的朋友。

fwr816.coM编辑分享

小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大象和小鸟》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感受ABA的结构,能准确分辨低音与高音。
2.创编与音色和节奏较相配的动作,随音乐自主地表现A段的抒情缓慢和B段的跳跃明快。
3.在音乐的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课件
2.经验准备:孩子们感受过低沉和轻快;听音乐分角色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故事,故事里说的是哪些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故事:有一天早晨,森林里的空气真好,今天是哪位小动物第一个起床呢?(教师动作模仿)对了,是大象(播放课件),大象摇着长长的鼻子,踩着沉重的步伐,慢慢地向我们走来,(教师哼唱乐句)11|31|13|1|,大象边走边说:啊,新的一天开始了,小动物们都赶紧起床吧!(教师用低沉的声音来说)提问:大象说话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粗、低、重)这时大象说话的声音被一个小动物听见了,是谁呀?(教师身体模仿)对,是小鸟(播放课件),它拍着轻快的翅膀,飞起来了,(老师哼唱旋律)小鸟一边飞一边说:新的一天开始了,大象先生,你好!(教师用清脆的声音来说)提问:小鸟的声音和大象的声音比起来,小鸟的声音怎么样?(细、清脆)
二、理解音乐
1.第一次倾听音乐林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音乐,这段音乐里说的就是大象和小鸟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听在音乐里哪儿听起来像大象的声音?哪儿听起来比较像小鸟?我和你们一起听。
倾听时教师的指导语:这里听上去是谁?记在心里,这里呢?注意听这里有几个声音?对两个一起的。
提问:刚才这段音乐里你听到了谁?你们怎么听出来的?你听到的声音是粗的还是细的?你们听到的那个比较粗、比较低的声音,那是谁?(大象)还有个声音是谁?小鸟的声音怎么样?
2.了解高音和低音教师小结:音乐除了有好听的旋律以外还有一种叫高音和低音,低音就像我们今天听到的大象的声音一样,听上去很沉、很重,好像在地上走路,音乐里还有高音的部分,听起来就像小鸟清脆的叫声,像小鸟在天上高高地飞翔,因为有了高音和低音的变化,所以小朋友一下子就猜出谁是大象谁是小鸟。
3.第二次倾听音乐带着问题倾听音乐:这次我们来仔细听听在音乐里谁先出来,接着又是谁?最后音乐又有什么变化?
三、角色游戏
1.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你们都能听出哪里是大象,哪里是小鸟吗?那当你听出它们是谁,就学做它们的动作,可以吗?
2.用两只手分别表现大象和小鸟。
刚才小朋友是用整个身体来表演大象和小鸟的,那如果让你们用一只手当大象,一只手当小鸟,可以吗?如果听到大象的声音,我们就用右手慢慢地摆动,如果听到小鸟的声音,我们就用左手在天上飞翔?如果听到两个一起呢?对了,两只手一起动,我们把小手准备好,和着音乐来试一试。
2.角色表演音乐
(1)看大屏幕,找游戏规则。
大象和小鸟也听着音乐做起了游戏,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玩的。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是随便走的,还是听着音乐走的?听到低音谁走?大象怎么走的?跟着音乐的节奏慢慢地、重重地走。听到高音呢?小鸟怎么飞?低音高音同时出现时,大象和小鸟做什么了?恩,它们走到一起,一只大象找一只小鸟做朋友,相亲相爱真温馨。
(2)幼儿分角色表演孩子们想玩游戏吗?谁愿意表演大象?谁愿意表演小鸟?听着音乐来试一试。
(3)创编动作大象们有什么更漂亮的动作吗?(喝水,抖抖脚、洗澡、喷水)小鸟们有什么更漂亮的动作吗?(旋转飞,高飞、低飞、吃虫子)幼儿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四、延伸活动
大象和小鸟有点累了吧,我们找个位置休息一下吧,大家休息时,我请来了两个小乐器(鼓、三角铁)。
教师演奏鼓,提问:你们觉得这是谁的声音?(大象)教师演奏三角铁,提问:这个听上去像谁?你们想敲吗?我们下次用小乐曲演奏出大象和小鸟的声音好吗?
建议:老师可以选择低音、高音交替进行的音乐。

活动评析:
整个活动以故事角色游戏为主线,贯穿活动始终,紧抓小班幼儿的兴趣点。幼儿在活动中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投入积极,获得了音乐素养、动作协调、有序游戏的多维度发展。活动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有效达成本次活动目标。具体表现在:
1.在活动导入部分,直入主题。教师把乐曲的难点部分前置,以故事的形式开场,选择的故事角色与音乐特质非常吻合,形象可爱的大象和小鸟是小班幼儿最为常见、熟悉和喜爱的小动物。活动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进行辅助教学,课件画面直观、并富有动感,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采用这样的策略,既能很快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又能把难点进行化解,较好的帮助了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低沉与轻快的特质。同时,为下面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作了很好的铺垫。
2.第二环节是帮助幼儿理解、感受音乐阶段,也是本次活动的关键环节。因为幼儿对乐曲能否真正理解,直接关系到下一阶段的音乐游戏的水平。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关注到了小班幼儿的能力与水平,时时提示幼儿把音乐与动物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运用了边欣赏边提问、提示性的提问及启发式的提问方式,在幼儿欣赏音乐、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又为角色游戏环节幼儿表现音乐,奠定了基础。
3.角色游戏环节是本次活动幼儿表现音乐的重要环节。幼儿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关注幼儿音乐与动作的有机融合;关注幼儿音乐游戏规则的遵循;关注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但教师创设的游戏的难度是递进式前行的:
(1)让幼儿用肢体表现音乐,体现了自主性。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各有差异,教师遵循了幼儿的这一特点,不作具体要求,让幼儿自由表现。采用这样的策略,好处是调动了每个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用指定的两只手表现音乐,锻炼了幼儿注意力分配能力,难度加大,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增设游戏规则要求幼儿在表现音乐时,既要关注音乐的特质,又要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这对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把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利完全交给幼儿,可以吗?这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不现实的。在这里,林教师处理的很好,让幼儿在观赏课件、欣赏音乐中寻找游戏规则,既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又体现了教师主导性。
(4)让幼儿尝试分配角色进行游戏,体现了合作意识的培养。个体表现音乐与和同伴合作表现音乐进行游戏,难度有所增加。但,因有前面环节的铺垫,幼儿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幼儿在合作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4.延伸活动,教师设计巧妙,也很新颖。乐器的呈现你们想敲吗?调动了幼儿参加下次活动的欲望。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小鸟和汽车》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鸟和汽车

音乐游戏:小鸟和汽车

一、设计思路:

为了迎接元旦节对家长开放活动,根据幼儿喜欢边唱边跳的特点,特设计此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集体环境中体验节日快乐的气氛。

二、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音乐游戏,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2、能边唱歌边表演。

3、掌握音乐游戏规则及玩法。

三、活动准备:小鸟头饰每人一个;汽车头饰一个;大树四棵。

四、活动过程:

1、律动:小鸟飞。

2、复习歌表演《小鸟点头、招手》。

3、游戏:小鸟和汽车。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及玩法:请配教老师扮汽车,其余幼儿扮小鸟。小鸟和妈妈愉快的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突然,汽车开来了,小鸟赶快飞到树上去。汽车在草地上转了几圈又开走了,小鸟又飞到了草地上唱歌跳舞。游戏一遍后,请能力强的个别幼儿扮汽车,再玩12遍。

4、结束活动:小鸟坐着汽车来到爸爸、妈妈的身边,一起唱歌、跳舞。

小班音乐优质教案《大象和小蚊子》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体验乐器演奏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根据故事情节与乐器进行匹配。

3.引导幼儿了解乐器发出的声音,并乐意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大鼓.摇铃.盘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根据股市情节与与乐器进行匹配,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难点: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并能控制自己的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生问好

1.教师打击乐器发出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刚才听到什么声音了?(鼓声.铃声)还有什么声音呢?(幼儿讨论)

2.教师出示乐器,进行演奏,幼儿熟悉乐器。

师:今天老师请这三样乐器宝宝来和小朋友作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大象和小蚊子》。

师:1.器宝宝来当大象和小蚊子,一起来听一听什么乐器声音像大象走路的声音?为什么?(幼儿讨论)

2.边摇摇铃边提问:摇铃像谁的声音?

(二)开始部分

1.教师边讲述故事边表演乐器,了解基本情节,初步感知游戏。

提问:(1). 大象是怎么走路的?(幼儿表演)教师用大鼓配合。

(2). 大象打起了瞌睡,谁来了?蚊子是怎么飞的?蚊子看见了什么?它们要干什么了?(我们去叮叮吧)它们怎么叮的?(教师用摇铃配合小蚊子飞的声音)

(3). 大象醒来了用尾巴赶蚊子,它是怎么赶的?(教师用盘子刷刷的声音表示赶蚊子的声音)(4). 大象生气了,一跺脚,咚!蚊子怎么了?(死了)2.教师指导幼儿用动作表演故事--师幼共同表演。

3.幼儿分角色用乐器表演故事,教师讲述幼儿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表现的真棒,小乐器累了,想回去休息了,我们把他们送回家--整理乐器

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更多不同的乐器和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探究还有哪些事物发出的声音像大象和小蚊子。

小班音乐教案设计:小鸟和汽车


一、设计思路:
为了迎接“元旦”节对家长开放活动,根据幼儿喜欢边唱边跳的特点,特设计此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集体环境中体验节日快乐的气氛。
二、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音乐游戏,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2、能边唱歌边表演。
3、掌握音乐游戏规则及玩法。
三、活动准备:小鸟头饰每人一个;汽车头饰一个;大树四棵。
四、活动过程:
1、律动:小鸟飞。
2、复习歌表演《小鸟点头、招手》。
3、游戏:小鸟和汽车。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及玩法:请配教老师扮“汽车”,其余幼儿扮“小鸟”。小鸟和妈妈愉快的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突然,汽车开来了,小鸟赶快飞到树上去。汽车在草地上转了几圈又开走了,小鸟又飞到了草地上唱歌跳舞。游戏一遍后,请能力强的个别幼儿扮“汽车”,再玩1"2遍。
4、结束活动:
小鸟坐着汽车来到爸爸、妈妈的身边,一起唱歌、跳舞。

小班音乐打击乐教案《大象和小蚊子》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注意倾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都较弱,对乐器缺乏了解,《大象和蚊子》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外在形象反差很大,情节是幼儿生活中的经验,能够吸引他们又易于理解、记忆,并通过故事情节尝试让幼儿来运用打击乐配音。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集体协作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自制大鼓、手铃、响筒。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重点)
3、根据故事情节集体来演奏。(难点)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
2、大鼓一个、手铃若干、响筒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通过模仿大象和小蚊子来到自己的座位上。
孩子们,我们来学一学大象走路吧,伸着长长的鼻子,轰轰地走着。现在咱们再变成一只小蚊子,嗡嗡地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好!小朋友们表现真棒!
(一)开始部分
认识大鼓、手铃、响筒。(以听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并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1、玩游戏小鼓会唱歌,感受声音的轻与重和快与慢。
师:小朋友们,听谁在给我们唱歌?你们认识它吗?小鼓。(直接出示小鼓)
师:下面小鼓要唱两首歌,大家要仔细听一听,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个样?
幼:不一样。第一首快,声音轻;第二首重,声音慢。
2、听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响筒。
师:接下来又是谁呢?请小朋友听一听这种声音。(教案) 老师告诉小朋友:这件乐器叫响筒。(并让幼儿再次欣赏响筒的声音,并仔细地观察其外形)。
3、师: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拿的是什么?手铃要讲故事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手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小鼓和响筒在故事里又变成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故事《大象和蚊子》。
1、教师结合乐器响筒、手铃、小鼓讲述故事。(伴随乐器讲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幼儿,而且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乐器的使用方法。)
提出问题,巩固故事。
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
2、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呱呱呱的呱呱筒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自己)
师: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大象生气了,使劲跺脚呢)
师:大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子?
(幼儿回答并表演蚊子晕倒的样子)
3、老师和幼儿一同表演演奏。
师:小朋友想自己来演奏吗?那么老师扮演大象,需要用小鼓和响筒;小朋友扮演小蚊子需要什么呢?(手铃)。
4、老师讲故事,幼儿集体演奏。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演奏的都非常好,现在这些乐器要回家休息了,咱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去吧。(播放音乐)
五、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乐器,鼓励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教学设计: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幼儿反应:
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在刚开始了解各种打击乐的时候,孩子们就表现的很认真,因为他们对声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后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兴趣,想自己能试试。第一遍老师讲故事个别幼儿配乐演奏时,孩子们能够积极配合,慢慢进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时有的幼儿已经能够自己边说故事情节边配乐,可以说孩子们都乐在其中,积极参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不足和改进:
首先我们的打击乐都是自制的,所以在感官上不是很理想,而且数量较少,这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在让个别幼儿表演之前应该先集体进行空手练习,等孩子们完全了解故事情节再演奏,为后面的集体演奏打下基础。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大象和小蚊子》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集体协作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自制大鼓、手铃、响筒。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3、根据故事情节集体来演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

2、大鼓一个、手铃若干、响筒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认识自制大鼓、手铃、响筒。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活动难点:

根据故事情节集体来演奏。

活动过程:

导入:通过模仿大象和小蚊子来到自己的座位上。

孩子们,我们来学一学大象走路吧,伸着长长的鼻子,轰轰地走着。现在咱们再变成一只小蚊子,嗡嗡地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好!小朋友们表现真棒!

一、开始部分

认识大鼓、手铃、响筒. (以听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并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1、玩游戏小鼓会唱歌,感受声音的轻与重和快与慢。

师:小朋友们,听谁在给我们唱歌?你们认识它吗?小鼓。(直接出示小鼓)

师:下面小鼓要唱两首歌,大家要仔细听一听,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个样?

幼:不一样。第一首快,声音轻;第二首重,声音慢。

2、听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响筒。

师:接下来又是谁呢?请小朋友听一听这种声音。老师告诉小朋友:这件乐器叫响筒。(并让幼儿再次欣赏响筒的声音,并仔细地观察其外形)。

3、师: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拿的是什么?手铃要讲故事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手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小鼓和响筒在故事里又变成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故事《大象和蚊子》。

1、教师结合乐器响筒、手铃、小鼓讲述故事。(伴随乐器讲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幼儿,而且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乐器的使用方法。)

提出问题,巩固故事。

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

2、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呱呱呱的呱呱筒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自己)

师: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大象生气了,使劲跺脚呢)

师:大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子?

(幼儿回答并表演蚊子晕倒的样子)

3、老师和幼儿一同表演演奏。

师:小朋友想自己来演奏吗?那么老师扮演大象,[.来源教案网]需要用小鼓和响筒;小朋友扮演小蚊子需要什么呢?(手铃)。

4、老师讲故事,幼儿集体演奏。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演奏的都非常好,现在这些乐器要回家休息了,咱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去吧。(播放音乐)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乐器,鼓励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教学设计: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幼儿反应:

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在刚开始了解各种打击乐的时候,孩子们就表现的很认真,因为他们对声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后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兴趣,想自己能试试。第一遍老师讲故事个别幼儿配乐演奏时,孩子们能够积极配合,慢慢进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时有的幼儿已经能够自己边说故事情节边配乐,可以说孩子们都乐在其中,积极参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不足和改进:

首先我们的打击乐都是自制的,所以在感官上不是很理想,而且数量较少,这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在让个别幼儿表演之前应该先集体进行空手练习,等孩子们完全了解故事情节再演奏,为后面的集体演奏打下基础。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通用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要实施课堂教学,老师必须按照教案课件,如何根据课件写教案呢?根据你的需要,范文资讯网小编精心整理了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1)

小班音乐优质教案《大象和小蚊子》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体验乐器演奏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根据故事情节与乐器进行匹配。

3.引导幼儿了解乐器发出的声音,并乐意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大鼓.摇铃.盘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根据股市情节与与乐器进行匹配,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难点: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并能控制自己的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生问好

1.教师打击乐器发出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刚才听到什么声音了?(鼓声.铃声)还有什么声音呢?(幼儿讨论)

2.教师出示乐器,进行演奏,幼儿熟悉乐器。

师:今天老师请这三样乐器宝宝来和小朋友作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大象和小蚊子》。

师:1.器宝宝来当大象和小蚊子,一起来听一听什么乐器声音像大象走路的声音?为什么?(幼儿讨论)

2.边摇摇铃边提问:摇铃像谁的声音?

(二)开始部分

1.教师边讲述故事边表演乐器,了解基本情节,初步感知游戏。

提问:(1). 大象是怎么走路的?(幼儿表演)教师用大鼓配合。

(2). 大象打起了瞌睡,谁来了?蚊子是怎么飞的?蚊子看见了什么?它们要干什么了?(我们去叮叮吧)它们怎么叮的?(教师用摇铃配合小蚊子飞的声音)

(3). 大象醒来了用尾巴赶蚊子,它是怎么赶的?(教师用盘子刷刷的声音表示赶蚊子的声音)(4). 大象生气了,一跺脚,咚!蚊子怎么了?(死了)2.教师指导幼儿用动作表演故事--师幼共同表演。

3.幼儿分角色用乐器表演故事,教师讲述幼儿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表现的真棒,小乐器累了,想回去休息了,我们把他们送回家--整理乐器

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更多不同的乐器和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探究还有哪些事物发出的声音像大象和小蚊子。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山东省新省编教材小班下学期主题三《大大小小》

下的次主题一《大动物小动物》里的一节打击乐活动——《大象和小蚊子》。

一、说教材

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

对声音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在活动中,幼儿手、眼、脑、心并用,使大

脑建立起复杂的神经联系,让头脑变得灵活聪慧。《纲要》指出:教育内

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既符

合幼儿的现实水平,能提升孩子已有经验,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小班的

幼儿对大象和蚊子都十分熟悉,并且能模仿大象走路时笨拙、可爱和蚊子

飞起来轻巧、淘气的样子。因此,我们选择了这两种幼儿在生活中熟悉的

并在形态上反差大的动物,将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与对比鲜明的音乐融合

在一起,并通过演奏简单的乐器,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他

们在音乐情境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二、说目标

对于我班幼儿来说,日常生活中只认识了几样简单乐器名称外形和使用方

法,对于乐器音色的辨认和与故事情节匹配接触的较少。根据打击乐器教

学的任务所提到的:要发展幼儿对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演奏乐器中

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快;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理解力,培养节奏

感的要求,为此,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体验乐器演奏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倾听辨别能力和根据故事情节进行乐器的匹配的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串铃发出的声音,会用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串铃,并能

在了解大鼓和蛙鸣筒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要求幼儿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

的对应关系,并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教学难点是:能在了解大鼓和蛙鸣筒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合作游戏。

并能控制自己的串铃。难点制定的依据是: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常常以

自我为中心,那么幼儿在节奏活动中,通过演奏很容易获得自我满足感和

成功感,也能非常乐意的地进行自我表达。可是在集体演奏中要忽略个体

的意识,去服从集体的需要达到比较协调整齐的演奏效果对小班幼儿来说

非常困难,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这

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而我突破难点的策略则采用难度层降法。即把最后环

节的多通道练习在前面的层次中逐步进行分步练习,以达到半自动化的程

度,起初我利用课件讲述故事,形象逼真为理解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匹配

乐器做了铺垫,随即我有带领孩子边讲述故事便使用乐器演奏,慢慢的不

讲故事直接过渡乐器的演奏,最后在听音乐进行演奏,这样在最后的活动

中就显得水到渠成。

四、说准备

知识准备:通过图片、录像等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大象和蚊子的形态,并

能够模仿它们的各种动作。

物质准备: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课件,串铃、蛙鸣筒和大鼓。大象进行曲

和小蚊子两段音乐。

五、说教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法:

1、情景法:教师以幼儿玩伴身份和幼儿一起看课件画、听故事、说故事,

和幼儿一起融入到故事里,形成了合作探究式的互动情景。

2、提问法:提问,“大象走路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咚咚咚)小蚊子飞

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嗡嗡嗡)最后大象生气跺脚时,发出什么声音?

(咚)”这一系列问题,为打击乐的匹配做了铺垫。

3、发现法: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地探索发现本次活动所用的打击乐:大鼓、

串铃、刮胡。以及相应的匹配关系。即大象散步“咚——咚——咚——”

的脚步声与打鼓的节奏匹配,然后大象睡着了,蚊子出来了,蚊子“嗡嗡嗡”

的声音与串铃的声音匹配,大象甩尾巴“刮——刮——刮——”的声音与刮

胡匹配。

4、游戏法:活动设计以游戏贯穿始终,整个活动让幼儿一直处于愉快的

游戏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5、操作法:通过用打击乐来表现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

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六、说学法

多种感官参与法,情景游戏体验法通过积极参与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动手

动脑探究问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在

主动、愉快的探究中获得发展。

七、说教学程序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能注意倾听,理解故事内容,并用动作、表情表现自己的理解。

2.认识几种简单乐器(蛙鸣筒、手铃、小鼓),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的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乐器表现音乐的内容,理解音乐。

2、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大胆用肢体、动作、表情来表现音乐的快慢节奏。

活动准备

鼓、蛙鸣筒各一个,手铃、沙发靠垫若干;大象、蚊子的提线纸偶各一个,画有森林的背景图一个。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蛙鸣筒

1.教师将乐器藏在身后,发出刮奏乐器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学一学这种声音,并猜一猜这个乐器的名字。

2.玩游戏小鼓会唱歌,感受声音的轻与重、快于慢。

教师:请小朋友听一听现在是谁在唱歌?(小鼓)

教师:下面小鼓要唱两首歌,你们要仔细听一听,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个样?(不一样。第一首快,声音轻;第二首慢,声音重)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手腕上戴的是什么?小铃要讲故事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小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小鼓和蛙鸣筒在故事里又变成了什么?

(二)看提线纸偶戏《大象和蚊子》

教师事先做好一群小蚊子的纸偶,用线将小铃铛和纸折的蚊子串在一起。另外,纸偶大象要注意突出大象胖胖的特点。

出示提线纸偶大象,伴随着三种乐器将故事:

有一头大象,长得可大啦!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走起路来很慢很慢,咚咚咚。(敲击轻缓的鼓声)

有一天,大象出门散步,他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伴随着提线纸偶蚊子的出现,小铃发出哗啦啦的响声)他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股呀!让我们来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就围着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用尾巴来赶蚊子,呱呱呱(蛙鸣筒发出三声连续的响声代表大象甩尾巴)蚊子被赶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小铃伴随着故事再次进入,发出响声)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呱呱呱(蛙鸣筒发出三次连续的响声)把蚊子赶跑了。!..教案网!可是,过了一会,蚊子又来了,大象这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咚!(小鼓重重的敲击两下)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震晕啦!(提线蚊子纸偶纷纷落在地上)

(三)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的事情)

教师:哗啦啦的小手铃声是谁来了?(是一群小蚊子)

教师: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教师:呱呱呱的蛙鸣筒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音?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自己)

教师: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大象生气了,使劲跺脚呢)

教师:大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子?(幼儿边答小蚊子被震得晕倒在地上了边表现晕倒的样子:有的平趴在地上,有点侧身躺在地上,还有的小手小脚都朝天上,吐着小舌头)

(四)幼儿扮演小蚊子,配班老师扮演大象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扮演小蚊子,请配班老师扮演大象好吗?

教师:大象要戴好自己的表演道具(带有松紧带的沙发靠垫,套在身上,代表大象的屁股),小蚊子也要戴好自己的表演道具(小手铃)。

(五)再次表演

大象、小蚊子的角色都由幼儿扮演。

教学反思

1.选材适宜,活动就成功了一半。活动中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故事中动物形象的大小对比鲜明、特点突出,整个故事短小,语言形象生动。情节比较单纯,在反复中带有一些变化,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接受水平。特别是一些生动的象声词,使故事更加的生动有趣,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和表演,并能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由此可以说,活动选材非常重要,选材适宜,活动就成功了一半。

2.过程中情境创设巧妙,幼儿身临其境,假戏真做。故事内容与乐器伴奏相匹配,是活动的一个创新点。重点体现为提线纸偶和声音特点突出的乐器交相出现,较好地引发了幼儿的兴趣。因为有了情境,幼儿进入活动的状态非常积极,很快融入活动当中。幼儿通过看、听、演的感受与体验,辨别声音强弱和快慢的不同,并在活动中初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以小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帮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3、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童话的生动有趣,体验角色表演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钢片琴、鼓、串铃各一个,小铃铛人手一份;森林的背景图及大象、蚊子的图片若干。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

活动难点:

根据乐器提示为线索能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背景图及大象蚊子图片。

2、听故事“大象和蚊子”

利用背景图,教师边演示图片,变伴着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讲述故事。

3、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1)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

(2)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

(3)哗啦啦的小铃声是谁来了?

(4)大象发现蚊子在屁股后是怎么说的?

(5)呱呱呱的琴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音?它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

(6)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

(7)大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样子?

4、师幼共同角色表演。

(1)老师扮演大象,幼儿扮演蚊子。

(2)评价幼儿在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并为下次表演提出要求。

5、再次表演。

请三位幼儿扮演大象,教师和其他幼儿扮演蚊子。

6、结束。

请幼儿带着小铃学蚊子的样子飞出活动室,和其他伙伴一起游戏。

大象和蚊子小班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注意倾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都较弱,对乐器缺乏了解,《大象和蚊子》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外在形象反差很大,情节是幼儿生活中的经验,能够吸引他们又易于理解、记忆,并通过故事情节尝试让幼儿来运用打击乐配音。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集体协作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自制大鼓、手铃、响筒。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重点)

3、根据故事情节集体来演奏。(难点)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

2、大鼓一个、手铃若干、响筒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通过模仿大象和小蚊子来到自己的座位上。

孩子们,我们来学一学大象走路吧,伸着长长的鼻子,轰轰地走着。现在咱们再变成一只小蚊子,嗡嗡地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好!小朋友们表现真棒!

(一)开始部分

认识大鼓、手铃、响筒。(以听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并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1、玩游戏“小鼓会唱歌”,感受声音的轻与重和快与慢。

师:小朋友们,听谁在给我们唱歌?你们认识它吗?――小鼓。”(直接出示小鼓)

师:“下面小鼓要唱两首歌,大家要仔细听一听,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个样?”

幼:不一样。第一首快,声音轻;第二首重,声音慢。

2、听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响筒。

师:接下来又是谁呢?请小朋友听一听这种声音。(教案) 老师告诉小朋友:这件乐器叫响筒。(并让幼儿再次欣赏响筒的声音,并仔细地观察其外形)。

3、师:“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拿的是什么?手铃要讲故事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手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小鼓和响筒在故事里又变成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故事《大象和蚊子》。

1、教师结合乐器响筒、手铃、小鼓讲述故事。(伴随乐器讲故事,不仅能够吸引幼儿,而且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乐器的使用方法。)

提出问题,巩固故事。

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

2、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呱――呱――呱――的呱呱筒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自己)

师:“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大象生气了,使劲跺脚呢)

师:“大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子?”

(幼儿回答并表演蚊子晕倒的样子)

3、老师和幼儿一同表演演奏。

师:小朋友想自己来演奏吗?那么老师扮演大象,需要用小鼓和响筒;小朋友扮演小蚊子需要什么呢?(手铃)。

4、老师讲故事,幼儿集体演奏。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演奏的都非常好,现在这些乐器要回家休息了,咱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去吧。(播放音乐)

五、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乐器,鼓励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教学设计: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幼儿反应:

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在刚开始了解各种打击乐的时候,孩子们就表现的很认真,因为他们对声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后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兴趣,想自己能试试。第一遍老师讲故事个别幼儿配乐演奏时,孩子们能够积极配合,慢慢进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时有的幼儿已经能够自己边说故事情节边配乐,可以说孩子们都乐在其中,积极参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不足和改进:

首先我们的打击乐都是自制的,所以在感官上不是很理想,而且数量较少,这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在让个别幼儿表演之前应该先集体进行空手练习,等孩子们完全了解故事情节再演奏,为后面的集体演奏打下基础。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班音乐教案《大象和小鸟》”一文,希望“小班音乐教案《大象和小鸟》”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绘画大象教案小班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