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画画公开课大班教案 > 导航 >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详案反思《国旗国徽国歌》

画画公开课大班教案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详案反思《国旗国徽国歌》。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若老师写的教案非常优秀,也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你对于写教案课件有哪些疑问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详案反思《国旗国徽国歌》”,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思路:

由于幼儿年龄的特点,他们虽然见过国旗和国徽也听过国歌,但对实际意义不宜理解,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我对所带的大班幼儿开展了本次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代表我们国家的国旗、国徽,学唱国歌。

2.了解国旗、国徽和国歌的含义。

3.知道尊敬国旗、国歌、国徽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4.增强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升国旗奏国歌场面的视频;国歌音乐;相关课件ppt等。

活动过程:

一、课前律动师幼一起做律动表演《祖国祖国我爱你》

二、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律动做得真美!刚才我们律动的歌曲叫《祖国祖国我爱你》,那你知道我们的祖国全称叫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师:对了,我们的祖国全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一员。我们都是中国人!

三、认识国旗和国徽,学唱国歌

1.出示天安门幻灯片。这是哪里?你看到了什么?引出国旗、国徽

2将实物国旗、国徽展示给幼儿看,使幼儿对这些国家象征物有初步的了解,并且产生喜爱之情。

3.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小朋友们要认真观看,一会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是什么场面?在这段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

4.观看国旗幻灯片,问:国旗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 师:小朋友,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见到升国旗、听到奏国歌都必须停下手中的活动,向国旗行注目礼,严肃地听国歌,直至国旗升起,国歌演奏完毕。 教师小结:国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红色意味着革命的胜利,五颗星星表示全国人民的大团结,一颗大星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国旗也叫五星红旗。

5.观看国国徽的幻灯片,并进行讨论 师:小朋友说说,国徽你在哪里见过?五颗星,天安门城楼,麦穗和齿轮各象征什么? 幼儿畅所欲言说自己在天安门上、开大会等地方见到过国徽。 小结国徽的含义:麦穗代表人民,齿轮代表工人。天安门表示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也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四颗小五角星环绕着一颗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6.听《国歌》唱《国歌》

(1)出示《国歌》幻灯片,简单介绍国歌的词曲作者。

(2)欣赏演唱国旗的幻灯片,哼唱《国歌》。简单介绍一下升旗礼仪:一个人持旗,两个人护旗。参加升旗的人都要行注目礼。(教师示范动作)

(3)放国歌的音乐,学习升旗礼节:立正站好,行注目礼,听国歌唱国歌。 讨论:什么地方升国旗?什么时候唱国歌?

7.小朋友们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国旗、国徽的图案?(观看幻灯片)教师小结:国旗、国徽、国歌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标志,我们祖国是美丽和伟大的,让我们大声喊出我们的心声:我爱祖国!祖国万岁!

四、活动延伸制作国旗

1.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妈妈就要过生日了,你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十月一日)我们把这一天叫做国庆节。

2.让我们一起做一面小国旗,为祖国庆祝生日!(在红旗上把五角星粘上)

3.幼儿制作国旗。(配乐:《祖国祖国我爱你》)

4.幼儿制作完后,幼儿边摆动国旗边做律动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学前班社会领域活动课,我借助于ppt演示让幼儿更形象具体的了解了国旗、国徽和国歌的

fwR816.cOm同步阅读

大班社会教案《国徽国旗国歌》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国旗、国徽、国歌的基本知识,知道它们是祖国的标志。

2、懂得尊重国旗、国徽和国歌。

3、能讲出中国的全称,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4、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国旗一面,国徽一个,国歌磁带、录音机,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坐好。

2、师生问好。

基本部分:

一、国歌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让你们听一首歌,听后请说一说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你以前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听到过这首歌。(教师放《国歌》录音)。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

这是我国的国歌,歌名叫《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教案网出处!(教师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歌词的意思,然后领幼儿唱一遍。)

二、认识国旗

1、小朋友们,咱们是哪国人

幼儿:中国人。

师:祖国的名字叫什么

幼儿:中国。

幼儿: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中国是简称,她的名字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祖国形状像什么?(教师展示中国地图)

幼儿:像一只大公鸡。

师:对,我们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老师要求你们收集的国旗图片,大家都带来了吗

幼儿:带来了。

师:观察你们收集的国旗,看一看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的。

幼儿:国旗是红色的;国旗是长方形的;上有五个五角星,这五个五角星都是黄色的,一个大五角星,四个小五角星。

师:你们观察得都很仔细,谁能说说国旗为什么用红色呢?(红色鲜艳,好看;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

师:说得很好。五角星为什么一个大四个小呢?

师:一颗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四个阶层,象征全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三、认识国徽

师:出示国徽,我国的国徽是什么样的,国徽是由哪些图象组成的?(国徽上有齿轮、麦穗、稻子、五角星、天安门,还有红绸。)

师:你在哪里见过国徽?(人民币、军帽)

师:为什么人民币和军帽上有国徽?(天安门象征我们伟大的祖国,象征民族精神。)

结束部分:

1、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国旗、国徽,听了国歌。通过今天的活动,小朋友们要更加热爱我们的国旗.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幼儿律动下课。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详案反思《闪闪的红星》


活动背景:

首先,本次活动缘与主题:欢腾的国庆节。金秋十月、红旗招展,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孩子们在体验节日快乐的同时也对国庆节的由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看电视、听故事了解了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与新中国的成立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了解新中国的成立的历程,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师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爱国主义影片闪闪的红星组织幼儿观看,该影片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能满足大班幼儿的兴趣点,让机智勇敢的潘冬子等光辉形象走进孩子的身边。用英雄人物的平凡人生和感人事迹去熏陶、感染幼儿心灵。

其次,本次活动结合幼儿园的德育课题,目的是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发展。现在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平时很少参与劳动,遇事缺乏独立性,喜欢依赖成人,孩子缺乏生活的历练,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不利的。影片中小冬子的生活历程引起孩子的兴趣,他们喜欢潘冬子的聪明、机智,顽强,勇敢。但孩子们想了解冬子的生活为什么会这样,冬子为什么要参加红军,孩子们问题很多,因此我组织谈话活动以故事中冬子的典型事例为切如点,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在分析,比较中提升孩子的经验。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回忆故事闪闪的红星的主要情节,激发幼儿对小冬子的喜爱。

2、通过比较让幼儿初步体验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幸福

3、激励孩子学习英雄的优秀品德。

二、活动的难点与重点:

1、能大胆讲述故事的情节

2、能把小冬子的精神迁移到孩子的身上。

叁、活动流程:

音乐导入------回忆故事内容------比较生活的异同点------情节的迁移

四、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小朋友感受红星歌的旋律:小朋友听一首音乐,听完后告诉大家你对这首音乐的感觉。

2,用肢体动作把你对的音乐的感觉表现出来。

过度语:听了红星歌你会想到谁?我们看过电影闪闪的红星还记得吗?故事讲了小冬子想干什么。

(二)、你喜欢小冬子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案.出自:.教案网.)为什么说他是坚强、勇敢、机灵的孩子,故事里怎么说。运用ppT帮助幼儿理解。

幼儿讲述故事情节,教师回放有关镜头:如冬子断桥、妈妈被火烧、机智的送盐,躲避敌人的检查、烧死胡汉山等

(叁)、冬子真是个了不起孩子,他和我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

1、 幼儿找同伴讨论

2、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们为什么能过得比冬子这么好?

3、用我们的歌声唱出了。歌表演红太阳,照山冈

(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小朋友唱得多好呀,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谁给我们带来的。

我们小朋友要向冬子学什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经验。影片闪闪的红星的故事虽然远离孩子们现在的生活,的但故事中冬子的具体形象所表现出的聪明、机智、勇敢、顽强等品质能激发孩子情感共鸣,冬子的年龄与大班孩子的年龄相仿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激发了幼儿探究冬子生活年代,找到了思考的话题。他们喜欢冬子,在活动中孩子能用影片的事例从不同的情节来讲述冬子的机智、勇敢等品质。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我们民族的精髓。而大班的孩子喜欢模仿英雄这对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作用。

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争抢着向大家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在比较中孩子既感悟到今天自己很幸福,如,谢林说,我家坐在高楼大厦,我有很多玩具,而冬子是没有的 ;张恒齐说,我每天有好多好吃的食物,而冬子吃的是野菜。黄忻说我们能在幼儿园学习,而冬子没地方上学等。又促进孩子们的语言发展。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详案反思《抱抱》


【活动设计】

小班幼儿的良好社会性发展对其身心健康和其他方面都有重要影响。而看似简单的抱抱是小班幼儿传递爱的最直接、最温暖的方式,对孩子来说抱抱永远也不嫌多。通过《抱抱》这本带给人温暖的绘本来开展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看看、听听并结合自身的已有经验来感受与体验,感受抱抱带来的愉悦感受,并且愿意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是我设计本节课的情感路线和初衷。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体验小猩猩的心情变化,感受爱的抱抱。

2、回忆和自己喜欢的人抱抱的愉悦感受,体验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回忆和自己喜欢的人抱抱的亲密感。

难点:体验、分享并交流与与人拥抱的感受。

【活动准备】

手偶;课件;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导入活动。

1、师:宝宝们,看看谁来了?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啵啵。你们愿意和啵啵打招呼吗?(问好交流)

2、可是这只叫啵啵的小猴子有点调皮,(.教案出自:教案网)有一次它悄悄地离开了妈妈,一个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

二、播放课件,讲述绘本内容。

图一:短短的小尾巴、粗粗的腿,还有长长的鼻子会是谁呢?它们是怎么抱抱的?头靠着头、鼻子钩鼻子真是有趣的抱抱,好亲热呀!

图二:走到前面的时候,啵啵又惊喜的大叫起来:抱抱!它看到了谁在抱抱?它们是怎么抱抱的?它们还会说什么呢?真是温暖的抱抱呀!还有谁也在说呢?仔细听!它们是怎么抱抱的?

图三:啵啵看到了小象、小河马、小变色龙,这么多小动物都在和自己的妈妈抱抱,可是它却没有,你们觉得这时候的啵啵心情怎么样?

图四:大象妈妈正好看到了难过的啵啵,就给了它一个大大的拥抱。它们就一起往前走小长颈鹿和他的妈妈是怎么抱抱的?好甜蜜呀,这是一种甜蜜的抱抱!你们想和边上的好朋友抱一抱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抱一抱哦!

图五:啵啵没有找到妈妈继续往前走,这一次它又会看见谁呢?狮子妈妈抱着宝宝,许多小狮子都趴在了妈妈的身上看看小狮子脸上的表情怎么样?是呀,大家抱在一起真幸福呀,这是幸福的抱抱!我们也一起来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图六:可是啵啵没有妈妈的抱抱,啵啵再也忍不住了,它怎么了?我们也来一起帮啵啵找妈妈吧!

图七:啵啵终于找到了妈妈,和妈妈抱在一起,可开心了。你们看后面那些小动物怎么样?啵啵趴在妈妈的怀里,妈妈的怀抱真温暖呀!它还悄悄地对妈妈说了一句话。

图八:最后呀,啵啵、妈妈还有好多小动物们都抱在了一起,你看到了谁和谁抱在一起了呢?好高兴呀,他们都成为了好朋友,这是一种互相关爱的抱抱。

三、看图片,分享交流关于抱抱的各种感受。

师:看了小动物们的抱抱,你们想和谁抱一抱?为什么呀?

师:对呀,可以和我们喜欢的、喜欢我们的人抱一抱。瞧,我把你们的抱抱都拍下来了呢!有很多很多的抱抱,不管在开心、难过还是害怕的时候都可以抱一抱,抱抱是我们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抱抱永远不嫌多!

四、延伸环节。

师:今天我们回到家呀就可以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个大大的拥抱,相信他们收到这个礼物一定很开心!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采用的绘本《抱抱》是以幼儿喜欢的小猩猩波波为主线,跟随它的脚步见到了几种动物间温暖拥抱的画面,绘本中充满着暖暖的亲情。绘本全篇只有抱抱和妈妈这几个词语,画面温馨感人,易于小班幼儿阅读与欣赏。活动开展较为顺利,但我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着几个问题。在请孩子们观察动物之间是怎么拥抱时,孩子们都在说动物的特征,有可能是因为我提问的方式不太合适,没能提醒孩子注意问题的重点。另外,在请孩子们与我拥抱时,大部分孩子们一哄而上,有几个坐在椅子上不为所动。如果我在请孩子们模仿时有序地进行组织,那么场面应当会有所改善。同时作为社会课,对于绘本情感的挖掘也要更深一些,通过细化绘本中的情节,从而让幼儿在绘本中体验抱抱的一些感受,丰富幼儿对于抱抱的不同感受,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说一说,在下次的活动中我会多加注意,丰富整堂课的教学元素。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详案反思《不开心的小树》


【活动设计】

在我们的幼儿园当中每个班级都有很多幼儿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但也有个别孩子总是郁郁寡欢。一方面是性格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有些孩子体会不到冷落别人的感受,或是不会进行自我情绪调控。所以我根据主题进度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体验:不开心的人会受冷落,开朗的人会有更多朋友,我们要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不开心的小树》让幼儿体验不开心的人会受冷落,开朗的人会有更多朋友。

2、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转换自己的消极情绪。

【活动准备】

脸谱:开心小树、不开心小树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表情小树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大1班来了两位客人,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它们的名字。

出示表情小树,幼儿分别和开心小树、不开心小树打招呼。

引题:今天,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聊天、一起玩、一起动脑筋,你们欢迎吗?(教案.出自:.教案网)可是不开心小树最近老是不开心,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不开心小树和开心小树一起长在山坡上,风儿轻轻一吹(引入故事开头部分)

二、引导幼儿尝试将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转换(师讲故事到又小又黄的树叶,又细又瘦的树枝。)

1、为什么不开心小树会没有朋友呢?(因为它整天皱着眉头)

请小朋友学一学不开心小树的样子,学一学开心小树的样子。

朋友们都到哪里去了?

小结: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做一个开心的人,开心的人有很多朋友,大家都喜欢他。不开心的人大家都不要理他。

2、帮助小树转换情绪,让幼儿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师:谁愿意想想好办法让不开心小树开心起来?

你们帮助小树,现在你们的感觉怎么样啊?

其实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3、自身情绪转换,初步学习自我情绪调节

你平时有不开心的事情吗?怎样让自己的不开心的心情好起来?

教师小结:不开心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关键是你怎样把自己不开心的心情变成开心的心情。不开心时,可以独自呆一会儿,也可以跟别人说说自己不开心的原因,或者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插入: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不开心的时候唱唱歌,跳跳舞,心情也会好起来的。

三、不开心向开心转化。

1、刚才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说的非常好,但有的小朋友不开心时就生气、板着脸、有的还会打人、吵闹。老师有个建议:我们一起来制定一张开心把表格,它贴在墙上,小朋友经常看到它,相互之间经常监督,不开心的心情就会慢慢少下去了。

2、将幼儿的创作上墙,集体将表格的内容阅读一遍。

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真聪明,我们一起带着不开心小树到别的班级去,把我们今天想到的好办法告诉他们!

附故事:不开心的小树

山坡上有棵不开心的小树,它和很多开心小树长在一起,风儿轻轻地吹过,开心小树抖动树叶笑嘻嘻地说:舒服舒服,真舒服。天上下起雨,开心小树伸开树枝笑嘻嘻的说:解渴解渴,真解渴。小朋友们到树林里来玩,开心小树摇晃着脑袋,笑嘻嘻的说:欢迎,欢迎,欢迎小朋友。

只有不开心小树天天皱着眉头,不开心,风儿吹来,它皱着眉头说,别碰我,讨厌。下雨了,它板着脸孔说:又下雨了,真讨厌。小朋友来玩,他嘟嘟嚷嚷的说:吵死了,快走开。它每天都不愉快,每天都开心不起来。

不开心小树皱这眉头,板着脸,大家都不愿意去它那里,蚯蚓绕过不开心小树,去给开心小树松土,小鸟飞过不开心小树,到开心小树上面去做窝,唱歌。

一棵棵开心小树每天都在长大,密密的绿叶,粗粗的树枝,不开心小树总是长不大,又小又黄的树叶,又细又瘦的树枝。

为啥大家都不喜欢我?不开心小树着急起来。

冬天的晚上,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开心小树捧住小雪花,让他们落在自己的树叶上,树枝上,月光下的开心小树披满着雪花,真漂亮!

不开心小树也想让自己变得漂漂亮亮的,它使劲伸开树枝,张开树叶,去捧住小雪花,咦!不开心小树的眉头不皱了,脸也不板了,小雪花象蝴蝶一样飘过来打扮不开心小树,树上停满了,又停到它的脚下。

天亮了,小朋友都出来玩,看见停满雪蝴蝶的银色小树最漂亮,大家都到那里去打雪仗,滚雪球,还在那里堆了一个最大最大的雪人,那么多小朋友都过来玩,玩的那么开心,不开心小树很快活。

不开心小树再也不皱眉头了,板着脸,他也长起来,树叶变得绿绿的,树枝变得粗粗的,小鸟来做窝,蚯蚓来松土,大家都喜欢他。

山坡上没有了皱着眉头、板着脸的不开心小树,都成了开心小树。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在新《纲要》和《指南》的引领下,让孩子们在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说一说,画一画的宽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避免了单一单板的言语说教,这是本次活动的亮点。而且在整个活动中我一直保持着快乐的情绪,感染着孩子们,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也一直在快乐的坏境中学习着。

以故事为内容的社会活动很容易向语言活动转化,那么在活动中我始终抓住活动的目标,通过故事让孩子明白不开心的人会受冷落,开朗的人会有更多朋友。再让孩子通过看、想、听、说亲身感悟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最后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自由选择将不开心的事转换为开心的事并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体会创作的乐趣和满足感。

但在最后环节让幼儿提升心情转换经验的绘画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无从下手。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是前面说的不够多,没有扩散幼儿的生活经验,所以为后一个绘画环节的铺垫不够,导致绘画对孩子们来说比较抽象,这个问题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注意和改进。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详案反思《国旗国徽国歌》”一文,希望“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详案反思《国旗国徽国歌》”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画画公开课大班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