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数学集合分类教案 > 导航 >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好玩的白果》

幼儿园小班数学集合分类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好玩的白果》。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若老师能写出高水平的教案课件,相信课堂教学氛围会非常浓郁。如何根据课件写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好玩的白果》》,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活动设计】
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大部分孩子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量,但是要让他们能够根据实物和数量进行相应的匹配,这其实有一定的难度,应该说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小班孩子活动的形式应该以游戏活动为主,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习得各种经验,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的是秋天西山常见的银杏果白果,而且选取的又是农民们要扔掉的废旧的浮头白果,老师只是精心挑选大、小白果来组织活动,让他们在数白果、舀白果、装白果、爆白果和送白果的过程中体会到游戏带来的愉悦,同时在数一数、玩一玩的过程中巩固对3以内数的实物进行数量匹配,充分调动孩子活动的主动性。

【活动目标】
1、在玩白果的游戏、操作中感知3以内的数量。
2、初步感知1和许多。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并能按要求进行操作。

【活动准备】
1、每人:勺子一个、小盒子、瓶子(瓶子上贴上圆点)
2、盘子(粘上三颗白果)、杯子、篮子、白果。
3、三个小动物的家,分别贴上1~3的点子数。

【活动过程】
1、数白果:出示盘子(盘子里有三颗白果)
师:这是什么?我们来数数有几颗白果?指一个数一下。(师带领幼儿边指边数)
师:谁来帮我放白果。(请一幼儿上来放,边放边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孩子直观地观察白果,为孩子正确示范手口一致点3以内数,也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2、第一次舀白果:复习1和许多
师:现在我们来玩白果。
第一次操作:
师:请小朋友一只手按住小盒,用勺子从小盒子里舀一颗白果,放在圆盘子里,舀几颗白果?谁来说说你舀了几颗白果?(引导幼儿说出:我舀了一颗白果)
师:请小朋友把你舀的一颗白果放到老师的盘子里。便放边问:你放了几颗白果?
请小朋友放到盘子中,师:你放了几颗?你也放了1颗白果、你也放了1颗白果现在篮子里有多少白果?
总结:一颗一颗白果放在一起变成了许多白果,也就是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设计意图:以勺子舀白果的形式符合小班的孩子好动的特点,在玩中巩固复习1和许多,也激起孩子参与玩白果活动的兴趣。)
3、第二次舀白果:感知3以内数量。
师:刚才我们一勺舀了1颗白果,现在还是舀一勺,可以舀多一点,比比哪个小朋友最能干!一勺里装的最多?只能舀一勺哦!(幼儿舀白果)
(1)看看、说说、数数:你舀了几颗?谁也是舀到了3颗?你能数给我们看吗?点一颗数一下。
你舀了3颗白果,谁也是3颗白果?(师:你舀了3颗白果,你也舀了3颗白果、你也是。你们都是3颗白果)
师:小朋友,你们是几颗白果?(你是2颗白果、你也是2颗白果你们都是3颗白果)
(2)数数、说说:你舀的白果长得一样大吗?(大、小)大白果有几颗?小白果有几颗?
(把白果放好)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继续满足孩子用勺子舀糖果的兴趣,在前面的环节中孩子们对于这个舀果游戏还是意犹未尽,因此在这个环节中继续提供机会满足孩子们的这一愿望,同时重点要求孩子按照要求舀白果,另外,这个环节的介绍也是一个重点,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要创造机会让他们想说、敢说,因此在这里我引导孩子们介绍自己舀白果的数量、白果的大小的时候提醒他们要用简短的语句说清楚自己舀了几颗白果。)
4、装白果:按点子数取物
师:小动物也想吃白果,我们来帮小动物装白果,好吗?(幼儿从椅子底下取出瓶子,引导幼儿看瓶子上的点子数)
师:瓶子上有什么?有几个点子?你的瓶子上有几个点子?
师:这个瓶子里可以装几颗白果正正好?
师:瓶子上有几个点子就装几颗白果,我们先打开盖子,用勺子一颗一颗舀,边舀边数,舀完后把盖子盖好了。(幼儿操作)
师:你的瓶子上有几个点子,你舀了几颗白果?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孩子尝试听好老师要求进行装白果活动,满足孩子急于舀白果的愿望,同时也锻炼孩子按照点子进行操作的能力,另外小班的孩子语言表达的习惯需要老师潜移默化的培养,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还要求孩子在操作按点子数装白果的过程中能够尽量说清楚自己装了几颗白果,鼓励孩子能够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进行表述。)
5、爆白果:复习许多、3以内数数
(1)爆许多白果。
师:白果装好了,我们来爆白果,先检查检查盖子可要盖好了!
师:许多白果可以爆几下?(幼儿尽情爆白果)
师幼共同摇瓶子中的白果。
(2)请小朋友按老师的要求分别爆1、2、3颗白果。
师:白果爆熟了。(放好瓶子)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根据生活中人们用微波炉爆白果的情节来设计,既调节课堂气氛,又同时为满足小班孩子玩的特性有目的的设计先爆许多白果,让幼儿尽情玩够,再按要求爆白果,边爆边复习3以内数数,真正体现玩中学。)
6、送白果:
师:白果爆熟了,好香哦!小动物也闻到了香味,你们愿意送给小动物吗?
现在我们把爆好的白果送到小动物家里,看看有几个小动物家?(出示小动物的房子)
(师幼共同说出小动物)
师:你发现什么啦?(小动物房子上点子数,一起数数点子数)
师:聪明的小朋友肯定知道,你的瓶子应该送给那个小动物?(请一幼儿试试)
师:小动物说:小朋友!你瓶子里装的白果要和我的点子一样多哦!我才喜欢!
(师带领幼儿送白果)
师:小动物分别收到了多少瓶白果?(师幼共同数动物家中的瓶子数)
师:我们送给了小动物,高兴吗?小动物们说谢谢你,我们说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把爆好的白果送给小动物上,是孩子对3以内的白果在数量上进行匹配的一个提升,本环节还巧妙的设计小动物分别得到了:2瓶、3瓶、和许多瓶白果,是本次活动的一个升华环节。)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和白果玩了游戏,(出示染色的白果)这里有许多穿好彩色衣服的白果,他们也想和小朋友们玩一玩,想玩的小朋友可以去益智区玩。
(设计意图:把这些白果继续投放在益智区,满足小班孩子继续游戏的愿望。)

Fwr816.COm小编精选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糖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科学领域中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直觉行动性的特点及爱游戏、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数学活动更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来进行。通过选择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探索活动的对象,在生活化形式的操作和探索中感受数量关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糖,是幼儿生活中亲密的“朋友”,基本上每位幼儿都喜欢糖、爱吃糖,特别是小班幼儿,一看见糖眼前就会一亮,马上垂涎欲滴想吃糖。因此,抓住幼儿生活中的这一兴趣点,我将通过玩糖、品糖,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练习对5以内数量的点数、计数、匹配,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集中幼儿注意,让幼儿产生新鲜感、好奇心,从而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你们喜欢糖吗?好,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 猜糖、夹糖游戏:
(通过幼儿间的互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及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操作与探索和手、眼、耳朵等多种感官的协调、交互运用,反复感知5以内的数量,从而使幼儿对5以内数量的点数、计数在整体水平上得到提高。同时幼儿在猜糖和手指夹糖的过程中促进手和手指的小肌肉得到锻炼。)
1、猜糖:
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好,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幼儿游戏数次)
2、手指夹糖:
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好,下面,我们来玩夹糖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老师数到“3”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准备好了吗?好,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幼儿玩夹糖游戏3-4次,每次停让幼儿先自己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一边操作一边讲述。”教师每次都要改变数数的速度)
三、 装糖游戏:
(目的是通过幼儿积极的、主动的操作,让幼儿将圆点与实物(糖)正确匹配起来,提高幼儿匹配能力,并为今后学习数物匹配打下基础。)
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 买糖、品糖游戏:
(教师买糖,幼儿卖糖。检查糖装得是否正确,再次点数5以内的数量。最后把一粒的那袋糖奖给他们,是让幼儿对自己的操作有一种成功感,愉悦感,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收回4袋糖。)
结束语: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轮子


1、 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 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 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 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 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 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 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 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 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 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 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 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好玩的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四种几何图形。
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能进行拼图。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动手能力。

重点:能够区分四种几何图形。

难点: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能进行拼图。

教学准备:
1.尺子、书本、魔法盒、三角形图片、正方形图片、长方形图片、圆形图片。
2.带有图形标志的篮子、范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孩子们,你们看,老师这有一个魔法盒我们来看看里面会有什么东西呢?教师第一次摸出三角版。提问: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幼儿依次上来摸摸,并提问:你摸出来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呢?依次在黑板上贴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2.老师也给每一组的小朋友准备了一个盒子,请小朋友分别摸摸看,你摸到了什么?
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提出要求;让幼儿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的图形宝宝。
3.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4.请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图形宝宝(形状)二、让幼儿动手操作--给图形宝宝找家。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我们捡了这么多图形宝宝,现在,请大家把图形宝宝送回家,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图形宝宝一一对应放在篮子里。
3.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4.教师:小朋友们都把图形宝宝送回家了,那么,大家来看一看,宝宝的家是不是都找对了。
5.教师与幼儿一起检查,看一看有送错的没有。
6.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都把图形宝宝送回了家。刚才我们玩了给图形宝宝找家的游戏,那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图形卡片,我们还可以怎么玩呢?
三、开动脑筋--用图形进行拼图游戏。
1.出示范画,引起幼儿兴趣。
观看机器人、小金鱼、小青蛙等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
(1)小朋友,图上有什么?(机器人、小青蛙)
(2)这些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拼出来的)
3.让幼儿积极回答,认真观察。
4.出示半圆形,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半圆形)
5.让幼儿想一想:它可以变成什么?怎么变?教师引导幼儿用添画的方式变成其他物品。(把半圆添画成伞或太阳等)
6.组织幼儿展开讨论:这些图形还能组合拼贴成什么?
(1)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发言。
(2)教师提问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说一说这些图形还能拼贴成什么?
(3)教师归纳总结幼儿的发言,这些图形还能拼贴成小汽车、小房子、小花、小树、小鸡、松树等。
7.幼儿动手操作,进行拼图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用多种图形添画或拼贴出与众不同的物体。教师指导个别能力差的幼儿拼出简单的东西。
四、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1.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讲出自己拼出的是什么东西,它是由哪些图形拼贴出来的。
2.教师挑选出几幅拼贴的比较好的作品,加以表扬鼓励。
3.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
五、活动延伸:
1.让幼儿把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在区角活动中,继续进行拼贴游戏。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是这种形状的。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种花》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种花

【活动目标】
1、能按颜色标记帮花朵分类。
2、学习根据点数和花朵匹配。
3、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完整的表述一句话。

【活动准备】
1、花园场景,并贴上颜色标记以及画上各种形状并在形状中间画上点数。
2、幼儿已认识各种颜色的花以及各种标记。
3、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花若干,装花的礼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讨论活动
1、导入今天吴老师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我们任找一张小椅子,把礼盒打开来看一看?
2、幼儿讨论哇!我有了好多漂亮的花!有红的、黄的。
你们也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有什么颜色的花?有几朵?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幼儿A:我有红颜色的花,有三朵!还有绿颜色的花,有两朵!
幼儿B:我有一朵黄颜色的花,还有三朵蓝颜色的花
二、认识花园我们收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可真开心!
如果这样放着它们就会枯萎的,那就太可惜了,这里有个大花园,我们把鲜花种到花园里去好不好?
三、种花
1、认识标记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花园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有些什么?
我们要怎么种花才最好呢?
幼儿:这里有个红颜色标记、绿颜色标记、黄颜色标记、还有蓝颜色标记。
师:这些标记有什么用呢?告诉我们什么呢?
幼儿:我们可以把红颜色的花种到红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那绿颜色的花,我们要种在那里呢?
幼儿:绿颜色的花种到绿颜色标记的地方。
小结:对了,我们要看一下花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花种到和它一样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在花园里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儿:我发现有方形、圆形、三角形。
幼儿:方形里面有三个圆点点,还有三角形里也有圆点点。
师:对了,这些图形里面都有圆点点,这些圆点点是用来种花的标记,那你们猜,这花怎么种?
幼儿:一个圆点点种一朵花,两个圆点点种两朵花。
请幼儿示范,把老师的花种到花园里去。
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要找一找你的花是什么颜色,然后到这个颜色标记的地方,再数数这个颜色的花有几朵,和哪个图形里的圆点点一样多,最后把花种上去就可以了。
2、幼儿操作
四、赏花和小朋友一起检查鲜花有没有种对。
五、结束活动我们小朋友种的花可真漂亮,有红的、绿的、黄的、兰的,我们请其他小朋友也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小鸡捉虫》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计数的数学游戏,会根据要求进行操作。
2.尝试用多种感官感知4以内物体的数量,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感知4以内的数量并初步理解4的形成,理解3添上1是4,4里面有4个1。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基本掌握手口一致地进行3以内物体的点数。
物质准备:数字卡片1一4,4张数字1的卡片,红、黄、蓝、绿色的小虫图片各一张,篮子、小鸡头饰、绿色小虫图片若干,写有1一4数字的房子底板各一块,画有1一4的数量、颜色或大小不同的小虫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1.小鸡练本领:多种感官感知3以内的数。
教师当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玩游戏。
小鸡听鸡妈妈的指令做相应动作:发出1声叫声,拍2次手,扇3次翅膀等。
2.小鸡捉虫:初步感知4的形成。
鸡妈妈数字卡,请幼儿捉相应数量的虫子,再互相检查操作结果。
3.鸡妈妈捉虫:讲解演示4的形成。
鸡妈妈出示一张黄色小虫的图片:我先捉了1条黄色的小虫。再出示一张绿色小虫的图片:我又捉了1条绿色的小虫,1条小虫添上1条小虫,是几条小虫?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卡2。
又出示一张红色小虫的图片:我又捉了1条红色的小虫,2条小虫添上1条小虫,是几条小虫?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卡3。又出示一张蓝色小虫的图片:我又捉了1条蓝色的小虫,3条小虫添上1条小虫,是几条小虫?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卡4,并小结:3添上1就是4。鸡妈妈和小鸡们一起观察每种颜色小虫的数量,在每种颜色小虫下面摆上数卡,表示其数量,理解4里面有4个1,4个1合起来是4。
4.小鸡运食物回家,感知4以内数的等量集合。
每只小鸡自愿取一张食物卡,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卡片上有什么食物,有几条虫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鸡妈妈在活动室里布置四座房子,小鸡说一说每座房子上的数字是几,再对照自己卡片上虫子的数量,分别将食物送回相应数字的房子里,要求图片上小虫的数量与房子上的数字相等。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找圆形》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参加找圆形活动,能从日常生活用品及玩具中找出具有圆形的面,并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圆形。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能遵守操作规则。

活动准备:

1.圆形实物若干,ppT。

2.放大的缺少轮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引出话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东西,看看是什么?

和幼儿一起观察并介绍物品:硬币、眼镜、手表、时钟等。

看一看这些东西什么地方是一样的?或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老师示范画圆,幼儿打开操作材料,跟画圆。

2.找圆形。

教师出示放大的缺少轮子的图片: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

咦,这些车子能骑、能开吗?为什么呀?

小朋友眼睛真灵,原来呀,这些车子的轮子都不见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忙好吗?找找看,应该画在哪里?

老师示范在一辆车子上画,另外的请幼儿自己找、自己画。

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3.找找生活中的圆形。

刚才我们帮车子找到了它们的圆圆的轮子。现在请小朋友去找找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教案出自:)回家找找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我们请爸爸妈妈帮帮忙把它们画下来带到幼儿园给大家看。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按量归类》


【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不受物体种类的干扰,把相同数量的实物卡归放在一起。(重难点)

2、引导幼儿练习按规律给实物卡片排序,引导幼儿描述操作结果。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体验数学操作的有趣。

【活动准备】

教具:磁性动物10种(数量分别为1-5,其中每种数各2)、背景图,圆点盒子房,排队标记若干

学具:数量分别为1-5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归类,准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

(出示背景图)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都出来玩了,(教案出自:)我们看看,有哪些动物来了,都来了多少呢?

引导幼儿分类后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引导幼儿学习按量归类。

这些小动物想两两手拉手出去游玩,该让谁和谁交朋友呢?你发现了这些小动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引导幼儿发现这些动物中都有相同数量的。

谁来试一试,请个别小朋友上来演示。集体检查是否配对,并说明理由。

三、小动物排队回家,引导幼儿学习按规律排序。

小动物要回家了,它们会排着怎样的队伍回家呢?

先请个别幼儿操作,然后集体验证,(教案出自:)最后引导孩子描述操作结果。

四、幼儿操作,巩固按量归类。

1、看老师的点卡,举出相应数量的数群卡片。

2、孩子合作归类。

(1)把相同数量的卡片放在一起。

(2)展示部分孩子合作的成果,并让它们说说归类的理由。

五、教师小结操作情况,结束本次活动。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好玩的白果》”一文,希望“幼儿园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好玩的白果》”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幼儿园小班数学集合分类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