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下册 > 导航 >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下册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优秀教案范文。

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同时要清楚知道一份优秀教案课件,也能快速梳理各个知识点。如何做好教案课件的编写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篇课文是根据罗大里(意大利)的《不肯长大的小泰莱莎》改写的。文章叙述了一位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妈妈做事的过程中长大,变成了一个善良、能干的漂亮姑娘的故事,赞扬了小姑娘独立自理的好品质,教育学生要学习小姑娘,养成独立自理的好习惯。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梳、胳、玻、刷、良”五个生字;积累“聪明伶俐、自言自语、不知不觉”等词语;写出“要是、漂亮、赞美”三个词语的近义词。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小姑娘爱妈妈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家人做事是爱妈妈、爱家的表现。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掌握三个词语的近义词。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流利地朗读写做几件事情的句子,并加以积累。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的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你们想不想长大?

过渡:有一个小姑娘开始也不愿长大,可后来她又希望自己快快长大,这是为什么呢?

2、揭示课题:16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 指名逐节试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教师随机出示相关的生字。

2、读生字、新词。

“缠、梳、粥、刷、厨”都是翘舌音;“擦”是平舌音。

动作演示理解“缠”的意思。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自由读全文,了解:小姑娘开始为什么不愿意长大,后来又为什么希望自己快快长大了呢?

2、读后交流,了解主要内容,并结合学生回答理解词义:缠、自言自语、不知不觉。

3、学习重点部分:“但是,小姑娘心疼妈妈呀!”——“她每天都这样想,果然又长高了一些。”

(1)读读这一部分,看看课文几次写小姑娘“想长大”,用“——”划出她想的句子。

(2)根据交流,出示句子

她想:要是我能长大一点就好了!

她想:要是我能再长大一点就好了!

小姑娘自言自语:“唉!没有办法,我还得再长大一些,这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妈妈。”

(3)读读句子,看看课文,完成填空。

A.出示填空: 当她时,她希望自己;

当她时,她希望自己;

最后为了,她希望自己。

B.交流。

C.读读想想:这三次想法有什么不同?

(4)读到这儿,你觉得这个小姑娘怎样?

(5)小结:小姑娘越来越能干,越来越懂事。

(6)再读这一部分,找找写小姑娘能干的句子。

(7)出示句子

小姑娘每天早晨自己洗脸、叠被、吃早饭。

她买菜,洗碗,做粥。

她擦玻璃、刷厨房、收拾衣柜,还帮助妈妈送奶。

A.指导读句子。

B.找出句子的相同点。

C.教师小结:这些句子的特点是用一句话写一个人做几件事。

(8)分角色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引读最后一节。

2、启发想象:大家是怎么赞美她?

提供语言材料:大家翘起大拇指,称赞她说:“”

3、小姑娘的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吗?你想对小姑娘说什么?

出示语言材料:小姑娘啊,我。

(五)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梳”。

3、写字练习。

4、根据句子,写出“要是”、“漂亮”、“赞美”三个词的近义词。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姑娘通过做事情使自己不断长大。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教给预习、合作、朗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朗读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小姑娘理解、体谅、关心、体贴父母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是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照顾别人;体会小姑娘关心体贴父母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独立自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写有合作学习提示的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师:一年级我们学了《我又长大一岁》这篇课文,同学们还记得吗?(记得)是啊!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已是三年级的学生了,你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你们愿意长大吗?(随机指名说)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出示课题,板书,齐读。

二、学习“不愿长大”部分

1、师:小姑娘为什么不愿长大?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指名说。要求根据课文内容来说。

2、找出课文讲小姑娘不愿长大的自然段。(第七自然段)

3、师:可以说课文的前七段都是写小姑娘不愿长大的。板书:不愿长大。

4、分角色读1---7自然段。师读旁白,男生读妈妈的话,女生读小姑娘的话。

5、同桌分角色读。不读旁白,一位当小姑娘,一位读妈妈。

6、指名同桌读。

7、师提示语气词,指导读。小姑娘从奇怪地问、不明白地问到不高兴地说,妈妈从耐心地解释到有点不耐烦了。

8、生齐读。

三、学习“愿意长大”部分

1、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看出小姑娘其实是愿意长大的。用符号标出来。生边读边标。

2、自由说。(文中第9、10、11自然段各有一句)

3、师: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小姑娘是愿意长大的。板书:愿意长大。

4、师:刚刚小姑娘才因为妈妈没带她去动物园而不高兴,现在却愿意长大了,什么原因?大家找找课文。(她心疼妈妈。)谁能用“心疼”说句话。指名说。

5、师引读:她心疼妈妈啊,她对妈妈说:(指名读)

6、师:我们一起当小姑娘,心疼地对妈妈说,好吗?

7、齐读小姑娘的话。

8、师:可以看出小姑娘愿意长大的原因是心疼妈妈。板书:心疼妈妈。

9、师:小姑娘心疼妈妈而愿意长大,有没有长大呢?长成什么样的?(高个、漂亮)板书:高个漂亮 师:小姑娘心里高兴吗?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生有感情朗读。

四、合作学习“怎样长大”

小黑板出示: 小组合作学习“小姑娘是怎样长大的呢?”

1、小组齐读9――12自然段。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

自由反馈。师归纳:通过做事情。板书:做事情。

1、小姑娘做了那些事?读第9自然段。生反馈。 指导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齐读第9自然段。

2、指名读10――11自然段。用喜欢的符号标出小姑娘做的事情。 指导朗读。读出小姑娘关心体贴妈妈的感情。 同桌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师:难怪大家都赞美她:善良能干。相机板书。

五、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出示书中插图。

师:面对这么善良、能干的小姑娘,我们有什么话对她说呢? 生自由说。

六、布置作业。

写下想对小姑娘的话:小姑娘,我想对你说

板书设计:

 不 愿 长 大 的 小 姑 娘

不愿长大 愿意长大 高个漂亮 善良 能干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指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承担责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指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承担责任。

教学方法:

谈话法 引导法 讲授法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歌曲欣赏,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放音乐)听完了,有谁能来说一说这首歌唱了什么?

生:唱的小松鼠快长大

师:对,说的非常好,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小松树快长大》,唱出了小松树想要快快长大的愿望,那同学们,你们想长大吗?为什么?

生:想(不想)………..

师:同学们师是各有各的想法,有一个小姑娘呀她开始不愿意长大,可后来她又希望自己快快长大,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展示目标,明确任务

听录音跟着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解疑、品读感悟

1、(自学提示一:) 自学内容:第1—7自然。

自学方式:分角色朗读、独立思考 思考: 小姑娘为什么不愿长大? 在生活中,如果你的爸爸妈妈工作忙时,不能带你去玩,你会怎么想? 导语:小姑娘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自学提示二:) 自学内容:第8—12自然段。

自学方式:自读、同桌讨论 思考: 课文哪些句子表现了小姑娘想长大的愿望?用“ _________” 画出来。自学时间:5分钟

师:她不是不愿意长大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体会小姑娘是因为心疼妈妈,关心妈妈,爱妈妈,才越来越盼望自己长大。)

3、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为什么她觉得长大的感觉也不错?

师:认真观察课文两幅插图中小姑娘的变化,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四、单元回归 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小姑娘善良,能干,独立,懂事,能够帮助妈妈做许许多多的事情,那同学们和小姑娘做一个对比,小姑娘会做的事情,你会做吗?除了这些,你还会做些什么?

师:小姑娘是怎样长大的?“长大”是什么意思? 畅所欲言: 在你成长的经历中,最满意的一件事是什么?最伤心的一件事是什么?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我们的同学也挺不错的,但是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要向小姑娘学习,成为一个能独立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父母分担,勤 劳的好孩子。

师:带着感情朗读全文,在读中体会小姑娘的成长经历。

Fwr816.COm小编精选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夏天》优秀教案范文


《夏天》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用对比手法描写雷雨前后的景色,语言优美,用词活泼。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品词析句,理解课文3-6自然段。

2.技能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写雷雨后的几段课文。

(2)能仿照课文的句式把句子写具体。

3.情感目标:(1)感受课文描绘的自然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2)培养同学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4.养成目标: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养成鉴赏、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感情朗读,欣赏雨后的美丽景色,理解雷雨给柳叶、小花、小鱼和人们带来的快乐,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三.教法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读悟悟自主学习

四.课前准备:

1.安排同学注意观察夏天雷雨前后和雷雨时的景象。搜集有关雷雨后景色优美的好词佳句、诗歌文章。

2.课件(雷雨时,雷雨前后美景和课文句子)

五.教学过程:

(一)感受夏天雷雨前的闷热

1.背古诗、儿歌、绕口令.

(二)谈话揭题

小朋友们,背了上面几首诗和儿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热,热锅上的蚂蚁,像在火炉旁)现在你最想干什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去欣赏雷雨时,雷雨后的特有景象吧!

(三).品读第3自然段,体会雨大

1.小朋友,你们看,一场大雨快来了。

(课件演示:乌云、雨声、雷声等雷雨的实况)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看来就要下一场大雨啦!书上是怎样写下雨的?请自由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用“—”划出写下雨的句子,并大声读一读。

4.出示:

“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

<1>读一读写下雨的句子,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哗!哗!哗!)

<2>谁能读出雨大的感觉?自身试一试

(谁能读得更大一点!)

<3>除了大雨,还有谁会快活?你能看着雷雨前的的景象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吗?(同桌讨论)

多媒体演示雷雨前景象和句示

“_____热得_____。下大雨了,它真快活。”

(当同学说出地上、水中、天上的事物时,教师逐个板书:热!热!热!)

<4>让我们在一起快活地读一读吧!

(四) 品读第4、5、6自然段,体会雨后美。

1.雷雨过后,景色可美了让我们去欣赏一下吧。

(1) 自由读读课文第4、5、6自然段。用“~~”找到你最喜欢的一处景色。

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待会儿咱们来交流这个问题:你为什么喜欢?

(2) 反馈:

①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一道彩虹。

(联系《虹》体会彩虹的色彩美,形状美)

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一起把句子读好。

②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课件展示)

<1> 刚洗完澡的柳叶,小花真有精神,笑咪咪的,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想象说话)

<2> 你认为读好这个句子要读好哪几个词?

(让同学自身体会后说一说)

<3> 同桌竞赛读(说说你应该向他学什么?)

<4> 读到这儿,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句子背下来,谁开个头?

(个别试背——愿意背的齐背)

③“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1>你能用“谁干什么”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吗?

出示:湖里,小鱼在游。

比较读读,这两句句子有什么不同。

(书上这一句“摆着尾巴”把“怎样游”写具体了。“多高兴”把“游得怎么样?”写具体了。写出了小鱼很活泼,很高兴。)

<2>你能用这个句式看着书上的图把这两个句子说具体吗?选一句说一说。

出示:天空中,小鸟在飞。

湖面上,人们在说。

<3>你能找个朋友边做动作边读读这一句?

试读──个别读(配上动作)──齐读(配上动作)

④水像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同学。

<1> 男生读──女生读── 喜欢这一句的站起来读一读。

<2> 湖水很清很清,它还照着什么?用书上的“照着……照着……”说一说!

(柳树姐姐婷婷玉立的身影,刚洗完澡的大山,天空飞过的小鸟……)

<3> 师:这么美丽的句子,用“线型”读,师边打手势边范读

(指名读──齐读)

⑤"啊!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1> 师: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2> 生质疑:

什么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3> 课件点击小鸟、彩虹指谁? (体会飞的快活。)

<4> 指导读好“啊”(发自内心的快活) (个别读——范读——齐读)

(五) 指导背诵4-6自然段

1.雨后的景色真美呀!让我们再去欣赏一下吧!

课件展示雨后美景。(板书:美!)

2.美的语言我们就要积累起来,选一个最喜欢的自然段背一背,能干的小朋友可以多背。

(1)自由背,找个朋友背一背。

(2)看着课件配上音乐(逐段站起来轮流背)

(六) 课外延伸

1.雷雨过后的景物多么美丽啊!夏天真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假如让我们展开想象,你会给它添上哪些景物,使雷雨后的景色更美呢?

(小草、蜻蜓、蝴蝶、小船……)

请你仿句式说一段话:“雨后真热闹呀!看!湖里,( ),湖面上( ),天空中,( )。”

2.交流好词、佳句、诗歌、文章.

师:作者把课文写得真美,很多作家也赞美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色,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好词、佳句、诗歌、文章,现在就让我们交流课外搜集的优秀作品。

板书设计:

夏天

雷雨前 热!热!热!

雷雨时 哗!哗!哗!

雷雨后 美!美!美!

篇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2、能用“像……像……”和“有人……有人……”造句。

3、积累并运用描写雨后美景的语言。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通过朗读,欣赏雨后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

体会雷雨给“柳叶、小花、小鱼及人们带来的欢乐。

教学准备:

投影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喜欢听歌,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想听吗?这唱的是什么季节的歌呢?

2、是呀,绚丽多彩的夏季来到了,我们大地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你觉得有哪些变化呢?夏天的特点就是经常会下(雷雨),板书:雷雨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领略一下夏天雷雨前后的情景。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指名说)板书:前、时、后。我们还知道了哪几节是写雷雨前?哪几节是写雷雨时?哪几节是写雷雨后?板书。

二、学习“雷雨前”

1、下雷雨前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自己读读第一、二小节,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非常闷热、难受、无精打采)。是吗?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再自己大声读读、找找、划划。

2、讨论交流。(指名说)。

(1)句子:太阳像个大火球。

a.这里把太阳比做了什么?说明当时的天气怎样?谁能读出当时的感觉?

b.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句子: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

a.为什么从这里可看出来?

b.是呀,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使得柳叶毫无力气,打着(卷儿),小花也无精打采,难受得(低下了头),小作者还担心湖水被也被(烤热了),小鱼也被(煮熟了)。

c.谁能试着读一读,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当时那中闷热、难受的情景。

d.蜻蜓为什么要低飞?

e.好闷热的天,真实让人受不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小狗伸出长长的舌头,直喘气,老母鸡躲在树阴下不敢出来,听到知了难受地叫。)

(3)正当我们热得受不了,闷得受不了时,谁为我们带来了好消息呢?蜻蜓飞来时,你心情怎样?为什么?你能读出那种感受来吗?(是呀,让人迫不及待地等待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三、学习“雷雨时”

1、蜻蜓的消息是真的吗?雷雨果真来了。夏天的雷雨有什么特点呢?自己读读读三小节。

2、讨论:(1)先风,再云,接着打闪,然后打雷,最后下雨,按一定的顺序。

(2)下起来急而大。(板书:急而大),从哪里看出来?

3、能通过朗读把急而大的雷雨表达出来吗?自己试——指名试。

四、学习“雷雨后”

1、夏天的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下了一阵,风(停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条彩虹)

2、雷雨后的大地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大声读读4、5、6小节,谈谈此时的你又会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景色清新宜人)。

3、你们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呢?再自己仔细地读一读,找一找。

4、反馈交流。

(1)句子: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

a.此时的柳叶和小花会说些什么?谁能把这个句子读好?读出柳叶、小花的心情。

(2)句子: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a.此时的小鱼心情怎样?你能读一读吗?

(3)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

a.是呀,漂亮的景象吸引了人来乘凉和散步,你觉得会有哪些人呢?

b.你能用“有人……有人……”来造句吗?(公园里,操场上)

(4)湖水像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

a.把湖水比做什么?为什么?

b.清清的湖水能照出桥,照出天,照出小学生,还能照出什么?

(5)你们喜欢最后一句话吗?为什么?自己读读。

小鸟指什么?彩虹指什么?

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指什么?你能用“像”来说一句话吗?

那么美的句子又该怎样读呢?(指名读最后一句)

5、指导朗读。

雨后景色清新宜人,而课文又描写的那样美,想不想再美美的把雨后景色读一读。

齐读4、5、6小节。

6、我们想不想把这雨后美景留在我们的画上呢?画雨后美景。

前(1、2):闷热

板书:雷雨时(3):急而大

后(4、5、6):凉快美丽

篇三

教学目标:

1. 听清楚录音里的孩子们玩了些什么?他们是怎么玩的?

2. 想想暑假里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或者喜欢的活动是什么?选一幅图或是选择你喜欢的其它内容说一段话,把过程说清楚。

3. 体验假期的愉快生活。

教学重点:

听清楚录音里说的内容。

教学难点:

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图说一段话,说清过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 师:去年,是你们在小学过的第一个暑假,你们还记得暑假是怎么过的吗?

2. 生回答,师小结,揭题:愉快的夏日

二、 听录音,练习说话

1. 听第一遍录音,

要求:听听海边的孩子们做了什么?

听完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2. 第二次听录音

分节让学生听录音,听清楚每一节讲什么。指名答。

3. 再听录音

说说涨潮的时候,退潮的时候,退潮以后,我们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指名说,同桌练说。

三、 选图说话

师:说说炎热的夏天你是怎么过的?你觉得什么事让你感到快乐?

1. 出示幻灯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把事情或活动的过程说清楚,尽量说清楚。

2. 学生准备

3. 大组交流

四、老师总结。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午睡》教案范文


《午睡》是儿童文学家秦文君的作品,充满着童趣。许多学生会有与文中姐弟俩相同的经历,非常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2个。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展开想象,说说自己小时侯午睡中有趣的事。

4、激发学生的童趣。

教学重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

教学难点:

能选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说给大家听。

教学过程:

一、 回忆揭示课题

1、出示:午睡

2、你小时侯是怎样午睡的?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选一件,说给大家听听。

3、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47 午睡 齐读课题。

二、 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三节。

1)对于小时侯的“我”来说,午睡可是一件痛苦的事,在第一节中找到描写的句子。

2)你能读好它吗?[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教案-=www.xxjxsj.cn=-]

3)可不久午睡简直变成了一档带有冒险成分的娱乐节目。学习生字:档 娱

4)读第三节。

5)为什么有这样大的转变呢?

2、学习课文第二节。

1) 自由读第二节。

2) 想一想“午睡为什么会从一件痛苦的事变成一档带有冒险成分的娱乐节目”?

3) 出示词语:捂着 咯咯笑 席子 偶尔 敌我 大盗 晕倒

4) 交流,圈出其中的动作词。

5) 分角色读,小组读,全班读。

3、二十年过去了,“我”的女儿也开始午睡了,读一读“我”的想法。 书空“奥”。

三、 巩固复习

1、词语游戏。

2、出示句子:小孩个个都有一手对付大人的办法只是大人不知其中的奥妙罢了。解释“对付”,你是怎样“对付”大人的?

篇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

3、根据课文内容,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并选一件说给大家听。

4、希望孩子们能永远保持孩童的纯真与美好。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并选一件说给大家听。

教学准备:

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板书:午睡(指名读)

小朋友,你午睡过吗?你午睡时是怎样的?

2、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

4、出示第一节。

(1)指名读句

(2)学习生字:

(3)男女赛读

老师:作者写姐弟俩午睡时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听录音,思考问题

2、交流

三、学习课文,发挥想象

老师:我怎样逗弟弟?于是发明了哪些游戏?

1、小组学习第2-3节

(1)读第2-3节

(2)学习生字

(3)用直线划出描写我和弟弟发明的游戏的句子,读一读。

2、大组交流

老师:我们喜欢午睡吗?

分角色读第2节

3、学习4-5节

(1)老师范读4-5节。

(2)指导朗读妈妈的话,体会孩子的纯真。

4、发挥想象

老师:你怎么午睡的?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1)回忆小时候怎么午睡?

(2)同桌讨论午睡时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3)结果怎样?

(4)交流

老师:是啊,小时候的日子真是美好。

5、齐读课文

四、介绍课外读物

1、出示课外书,自由读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A:1、抄写字词。2、写一写有趣的午睡。

B :1、抄写字词。2、说说你小时候午睡的故事。

板书设计:

42 午睡

钻地道

有趣的游戏玩角色

装仙女

装瘸子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瘫、捂、席、敌、偶、臂、练、档、娱、奥;积累词语9个;描写其中6个生字:捂、席、敌、偶、练、娱。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按要求边读课文边划出午睡时,我和弟弟发明无声游戏的有关句子。

3、能根据课文内容,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并能选一件说给大家听。

4、体会童年生活充满了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根据课文内容,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

2、能选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说给大家听。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放暑假时你午睡吗?你是怎么午睡的?你们喜欢午睡吗?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2、师:其实,在午睡时还能做许多有趣的游戏呢!学了今天的课文以后,你一定会觉得原来午睡还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呢!

板书:47、午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学习,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思考:课文中哪几小节写了作者小时候是怎样午睡的?

2、交流反馈。

(1) 分小节读课文,评议:读正确了吗?

(2) 交流问题。(1—3节)

三、突出重点,朗读理解。

第二节

1、小组学习:

(1) 试着读好第二节。

(2) 午睡时,我和弟弟发明了哪些无声的游戏?用直线划出有关的句子,再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

2、交流。

(一)请一位同学读第二节,仔细听:今天要学的生字的音都读准了吗?

(二)学习生字:捂、席、敌、偶、臂、练

(1)形近字组词:

捂( )偶( )滩( )练( )

语( )遇( )瘫( )连( )

(2)“席”和“偶”的书写笔顺,指导书写。

(3)“偶尔”理解词义。

(4)齐读词语:捂着嘴、席子、敌人、偶尔、独臂大盗、练习、晕倒

(三)午睡时,我和弟弟发明了哪些无声的游戏?(交流)

(1)出示句子,请同学读,闭上眼睛,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你能把眼前看到的通过朗读带给大家吗?

(3)感情朗读,挑战读。

(4)想象说话:除了以上的游戏,他们还可能玩哪些游戏?(可以说一说,也可以可同学演一演。)

第一节、第三节

1、师引读:没想到午睡是如此有趣,因此,现在午睡变成了——生(齐读):一档带有冒险成分(第三节)。师:而一开始,我和弟弟听到母亲叫我们午睡时,我们——生(齐读):只好噘着嘴,紧闭双目(第一节)。

2、学习生字:瘫、档、娱

“档”,找姐妹字。

3 体会“我”和弟弟对午睡前后的不同心情,试着读出自己的语气。

第四节、第五节

1、自己轻声读一读。

2、说说自己读懂和读不懂的地方。

3、学生字:“奥”,指导书空,换词“奥妙”。

4、质疑,齐读。

四、复习巩固,指导说话。

1、词语宝典:(把词语填写完整,试着积累)

兴致( ) ( )人事

紧闭( ) ( )百年

2、说话训练。

(1) 你小时侯午睡时,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2) 结果怎么样?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姑娘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
 2.熟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明白为什么小狗不愿跟小姑娘做朋友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难点:懂得朋友之间应该珍惜彼此间的友谊,要真诚持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语:
有一个小姑娘,她有一个好朋友,就是大公鸡。她跟她的好朋友相处得怎样呢?
二、板书课题,初步感知课文。
 1.板书课题:小姑娘的朋友
 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3.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把生字做上记号。
三、出示生字卡片,学习会写的字。
 1.借助拼音读词。
 2.指名读,师生听后纠错。
 3.自学生字,思考如何记忆字形。
学生甲:我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住了“邻”是“令”加上“阝”。学生乙:我比较“钉”、“盯”后记住了“盯”和“钉”的偏旁不同。
学生丙:居是“尸”加上“古”组成的。
 4.老师对难字进行指导。
孩:左右结构,右边的笔顺是
换:左右结构,右边的笔顺是
澡:左右结构,右边上面是“品”,下面是“木”。
 5.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指导。
四、出示认读字,读准字音。
 1.出示认读字卡处。
wō zhuó mán chuí quān āi kēng dèng dǐ
喔 啄 馒 垂 圈 哎 吭 凳 底
 2.教师教读,自由练读,指名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上节课学的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小姑娘前后换了几个朋友。
 1.听老师读课文,看小姑娘有哪几个朋友。在文中做上记号。
 2.同桌相互交流。
 3.指名回答。
学生甲:小姑娘共有3个朋友。
学生乙:小姑娘的3个朋友是大公鸡、鸭子、小狗。
三、“公鸡、鸭子”被换掉后有什么表现?
学生甲:公鸡伤心地垂下翅膀。
学生乙:鸭子是伸着脖子,生气地叫了起来。
四、你知道小狗为什么偷偷地跑了呢?
 1.引导学生理解:小姑娘不珍惜朋友间的友谊,见了新朋友,就不要老朋友。小狗想过不了几天,它也会换掉,所以它就偷偷跑了。小狗跑了后,小姑娘还有朋友吗?她会怎样?
学生甲:小姑娘不珍惜朋友,结果一个朋友也没有。
学生乙:小姑娘没有了朋友,她会很伤心。
启发教育学生:要珍惜朋友间的友谊,朋友间要真诚持久。
 2.拓展。
你愿意跟这个小姑娘交朋友吗?如果愿意你会怎样帮助她?

第三课时

一、看拼音,写汉字
lín jū  hái zi  xiǎo gǒu huàn yí
( ) ( )( )( ) 
二、组词。
令( ) ( ) 孩( ) ( )
居( ) ( ) 邻( ) ( )
狗( ) ( ) 句( ) ( )
三、把下列词语连一连。
牵 游戏
交 朋友
做 小狗
看 电话
打 电视
四、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 )里打“√”。
馒{mán ( ) màn( )  圈{quān( ) juǎn ( )
底{dǐ( )dī( )  啄{zhuō()zhuó()
五、先读句子,然后用上加点词,写一句话。
以前,我有一个公鸡朋友,后来用它换了鸭子,现在,又用鸭子换了你。
以前, ,后来,现在 。

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齐读课题
过程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根据要求,初读课文。
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有一天,九色鹿不顾危险救了一个人的性命,那人 。九色鹿
希望 ,那个人答应了。可当王宫贴出黄榜悬赏捉鹿人时,那个人却 ,结果 。
2、师归纳并板书:九色鹿不顾危险救了那个人,而那个人却带着国王去捕捉九色鹿,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3、根据板书简单说说这个故事。
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学习第2节。
轻声读读第二节想一想:九色鹿对那个人有救命之“恩”,那个人被救以后是怎样表现的?
媒体出示:
那个人感激地跪在地上,朝九色鹿磕头说:“恩人啊,谢谢你救了我的性命!”
那个人说:“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告诉别人的。”
过渡:事后,那个人又做了什么对不起九色鹿的事呢?
学习3——6节
自由读3——6节
引读第四节。
那个人想……但是他又想……于是……。
媒体出示:国王悬赏那么多金子,我为什么不讲呢?
①读句子。
②“我为什么不讲呢?”的意思就是……(我完全应该说出来……)。
媒体出示:九色鹿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人,气愤极了,大叫:“啊!原来是你,原来是你!我不顾危险,把你从湖里救上来,可是你却忘恩负义……”
小结、朗读最后一节:忘恩负义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媒体出示句子: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不会有朋友,更不会有好下场
复习巩固,小结课文。
五、拓展练习,布置作业
1、学习诚信格言: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读一读,并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媒体出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美——富兰克林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英——哈伯特
2、布置作业:
1、学习新词:
媒体出示:跪 派 磕头 黄榜 悬赏 性命 王宫 危险 又气又恨
读准字音。
重点学习生字:恨、派、宫
媒体出示(1):恨( ) 狠( )很( ) 痕( )
媒体出示(2):派的笔顺。
媒体出示(3):“宫”找朋友。
2、交流填空。
理解“忘恩负义”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也能表达这个意思?(背信弃义、见利忘义)

①指导朗读。
②重点体会跪、磕头。
③“无论如何”可能指哪些情况?
分角色朗读第二节。

用一、两句话说说那个人做了什么。
学习生字“危”,指导书写。

指导朗读九色鹿说的话。
想象说话:如果你是九色鹿,你会对这个忘恩负义的人说什么?

文中的“下场”具体指什么,请读读课文最后一节想一想。
齐读课文。
积累词语:看谁写得多?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1)抄写生字新词。
*(2)回家后,把这个故事告诉给家长听。
*(3)推荐课外阅读:《格林童话选》、《安徒生童话》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救
 九色鹿—————————那个人
  捉 (忘恩负义)
  (背信弃义)
  (见利忘义)
教学札记

课题 9、医生的心思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教时 第 1 教时 教师 徐洁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理解“心思” “络绎不绝” “审视” “笑容可掬”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医生的心思,感受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重点 了解医生的心思,感受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难点 了解医生的心思,感受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讲) 学生活动(练) 调整意见
引入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媒体出示板书:“心思”。
补充完整课题:医生的心思 齐读课题
3、过渡: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的题目是“医生的心思”,那么,这个医生是谁?他的心思是什么呢?出示课题
借助字典理解“心思”。

齐读课题
过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
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自由读课文:医生的心思是什么?用“——”在文中划出有关语句。
媒体出示句子:
他极不愿意浪费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
再读读句子,从哪里看出极不愿意?(只想,最重要)
(二)自由读课文:威廉格里辛格医生为什么会有这个心思?
1、媒体出示句子:
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
指导朗读第一句,感受威廉格里辛格医生的医术高明。
2、媒体出示句子:
有许多病人不能体会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三)自由读2——14节:用“——”划出医生的话,用“~~~~” 划出病人的话。
1、深入学习医生和女病人的对话。
①媒体出示有提示语的对话朗读:
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
“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
“何时?”
“昨天早晨。”
“已处理过?”
“碘酒。”
“还痛吗?”
“感觉血液跳动。”
“费用?”病人最后站起身问道。
“真令人高兴,” 格里辛格笑容可掬地回答道,“不用付钱,夫人。您简洁的叙述,使我今天能有时间多看几个病人。谢谢您!”
②媒体去掉提示语再读。
“事故?”
“玻璃碎片。”
“何时?”
“昨天早晨。”
“已处理过?”
“碘酒。”
“还痛吗?”
“感觉血液跳动。”
“费用?”
“真令人高兴,不用付钱,夫人。您简洁的叙述,使我今天能有时间多看几个病人。谢谢您!”
(3)小结:医生的心思是能有时间多看几个病人。女病人简洁的叙述正好符合医生的心思,所以医生要谢谢病人。
四、巩固字词。
1、复习词语(媒体出示词语):络绎不绝 甚至 浪费 情况 描述 一言不发 审视 笑容可拘 叙述
2、指导写字(媒体出示田字格中的位置):述 费
五、拓展学习,选择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收集并背诵有关时间的格言。
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正音。

指名读,齐读。
理解:极不愿意
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极、只想、最重要。
想象:在医生眼里“最重要的情况”是什么?
(1)联系上下文理解“络绎不绝”。(“络绎不绝”变红。)
(2)学习生字:络、绎、描、述。
(3)还能从哪些词语看出病人很多?(挤满、等上半天)
指导朗读第二句,感受病人的罗嗦。(读好:总是、反反复复)(“描述” 变红。)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完成课后选词填空练习。(媒体出示)
简短 简练 简洁
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做事利索、说话( )的习惯。
“玻璃碎片。”女病人( )地答道。
您( )的叙述,使我今天能有时间多看几个病人。
(3)想象一下医生和女病人说话时的神情是怎么样的?
①同桌表演医生给女病人处理伤口的经过。
②联系课文内容和学生的表演,理解“审视”“笑容可拘”。
2、读读最后一节(媒体出示最后一节)。
(1)你有什么疑问吗?
(真令人高兴的事是什么?为什么看病不用付费呢?医生为什么还要谢谢病人呢?……)
(2)交流、释疑。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9、医生的心思
 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
 简洁的叙述,能有时间多看几个病人。
教学札记

课题 10、迷人的蝴蝶谷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教时 第 1 教时 教师 徐洁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10个生字,指导书写生字“辉”,理解“逆光、翩翩起舞”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运用文中的词语、句子说说自己见过的蝴蝶。
了解“蝴蝶谷”名字的由来,感受宝岛台湾的蝴蝶谷迷人的景象。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运用文中的词语、句子说说自己见过的蝴蝶。
教学难点 了解“蝴蝶谷”名字的由来,感受宝岛台湾的蝴蝶谷迷人的景象。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讲) 学生活动(练) 调整意见
引入 一、观看图片,揭示课题。
媒体出示:蝴蝶图片
师:仅仅是几十张蝴蝶的图片就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而有一个地方,那里的蝴蝶岂止是这儿的千倍、万倍,想象一下那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你们知道是哪儿吗?
出示课题:10、迷人的蝴蝶谷
师: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迷人的蝴蝶谷”走一走,看一看。
齐读课题
过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媒体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遇到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标上小节号。
“蝴蝶谷”在什么地方?那里为什么有那么多蝴蝶,成为“蝴蝶谷”?
学习课文1、3节。
根据交流。
板书:合适的气候——蝴蝶多
山多、山谷多——“蝴蝶谷”
指导朗读。
三、研读课文,感受美景。
师: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蝴蝶谷迷人在什么地方?
(一)品读第二节——蝴蝶品种多、各有特点。
1、师引读:台湾的蝴蝶品种多,大约有……四百多种,他们各有各的特点,课文介绍了其中的两种,他们是……蛇头蝶和黄裙凤蝶
2、媒体出示两张图片:蛇头蝶、黄裙凤蝶。
媒体出示句子:
蛇头蝶的翅膀上,有像蛇头一样的图案,两翅一张,足有脸盆那么大。
黄裙凤蝶后翅有金黄色的花纹,在逆光下会发出珍珠般的光辉。这种色彩在蝴蝶世界里是独一无二的。
(二)品读第四节——蝴蝶谷的迷人景象。
读了这一小节,蝴蝶谷的蝴蝶给你什么印象?(多、美)
媒体出示句子:
每天,太阳一出来,数不清的蝴蝶在树林花丛间、山石溪水边翩翩起舞,真像仙女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创设情景:老师可以把五颜六色的彩纸片撒向天空,感受彩纸像蝴蝶般缓缓飘落。
3、出示:
每一朵野花的花蕊上,都有一只或几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吮吸鲜花的蜜汁,乍一看,真分不清哪是鲜花,哪是蝴蝶。
出示图片:你看,山谷里的花多,蝴蝶也多,乍一看,真分不清哪是鲜花,哪是蝴蝶?
(三)引读全文——再次感受迷人的蝴蝶谷。
小结:蝴蝶谷的迷人不仅体现在蝴蝶品种多,数量多,而且外形独特,色彩斑斓,形成一种独特的美。
四、语言实践,复习巩固。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台湾的蝴蝶谷欣赏了蝴蝶谷迷人的景色,请用一个词来说明蝴蝶谷的色彩多和美!
板书:(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
出示四幅蝴蝶的图片,挑选一幅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
五、拓展学习,选择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向爸爸、妈妈介绍蝴蝶谷的一种蝴蝶。
1、指名分节读课文,老师随机正音。
2、交流讨论。

自由读读课文1、3节。
学习词语:台湾 充足

读读课文是怎样介绍的。

说说它们的特点。
学习生字“案、盆、纹、逆、辉。”
指导书写“辉”。师演示,理解“逆光”。
指导朗读。

指导朗读第一句。

重点感悟“翩翩起舞”、“真像仙女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
指导朗读第二句。

师生配合朗读全文。
学做小导游:台湾还有许多迷人的蝴蝶,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学做小导游用“大家好,欢迎来到蝴蝶谷”做开头介绍。
复习词语:台湾 充足 图案 脸盆 逆光 花蕊 花纹 光辉 吮吸 大批 独一无二 五颜六色 色彩斑斓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10、迷人的蝴蝶谷
合适的气候 ——蝴蝶多
山多、山谷多——“蝴蝶谷” (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海中救援》教案范文


《海中救援》这篇课文描写了一群善良的村民冒着生命危险救援困于海上船员的感人故事。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13个,积累词语13个,句子2句。

2、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 发挥想象,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4、 使学生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过程:

一、 揭题

1、海边的渔民以出海打渔为生,但出海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那天“月黑风高”,渔船就会被掀翻!

学习词语:月黑风高

2、在这种“紧急关头”,船员发出求救“信号”,村民们就会进行“海中救援”!

学习生字:关 信

出示:7 海中救援 (读)

二、自学课文

1、 按要求自学生字、词语、课文。

2、 交流检查

(1)读词语:划艇 搏斗 懈怠 欢欣鼓舞 精疲力竭 抵达 载 哀求 依靠 吻 筒

指导——搏、艇、懈的字型。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指导载的笔顺、部首。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3)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村民们是怎样进行海中救援的,在救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感人的事情?

三、深入学习、加强理解

交流反馈:

(1)村民们进行了几次救援?

(2)哪几小节写的是第一次救援?哪几小节写的是第二次救援?

请学生分别读一读。

(3)在救援的过程中,救援队遇到了哪些困难?村民们是怎样帮助解决的?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4)出示句子:

“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妈,我们不能让那些留在海里的人无助地死去。”汉斯吻了吻母亲,加入救援队,消失在黑暗中。

(读,说说为什么感动。)

(5)读课文最后一节的第一句话。

对汉斯的母亲来说,为什么那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

请你想象一下,这位母亲焦急地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她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说话训练)

(6)读课文最后一节的2、3、4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7)集体读全文。

四、生字巩固

1、 游戏巩固生字。

2、 指导写字:艇、懈、载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11个,积累词语9个,句子1句。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并能展开合理想象,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3.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村民们援救遇险船员的感人场面。

教学难点:

理解汉斯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海有时是温柔的,有时也会发怒。瞧——(出示课文第一节: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在紧急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1)指名读。要读出情况紧急的语气。

(2)对呀,村里的人们收到警报,立即出海营救,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

板书:7 海中救援 2.指名读、齐读课题。理解“救援”的意思。

说明: 开头用课文第一节引入,便于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要指导学生将情况紧急的语气读好。 关于理解课题中“救援”的意思,要多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并且可以渗透有关词语理解的小知识,告诉学生理解词语常用的方法,如:查字典或词典;找近义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若能熟练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就能把词语的意思理解正确。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

2.检查学习情况。 出示:营救搏斗毫不懈怠精疲力竭抵达哀求依靠亲吻筒状

(1)读词语。(指名小老师领读)(正音:营是后鼻音)

(2)介绍自己记字形的好方法。

(3)指导书写:抵(最后一笔点不要漏写) 让学生自己在田字格中描写一个。

(4)对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有什么不理解?(其中“筒状”可以通过出示实物来理解)

3.课文读通顺了吗?指名分节朗读。 说明: 识字环节主要让学生自己谈谈识字的好方法,如:“抵”和“低”可以比较着记,“营”注意是后鼻音,让学生看看茶叶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筒状”的词义。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归纳识字好方法,便于学生掌握。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中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为什么?边默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学生交流)

2.(随机教学)

(1)课文第四节:在忙乱中,第二支志愿救援队组成了,16岁的汉斯也挺身而出。(理解“挺身而出”,表现了汉斯毫无顾虑,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

(2)课文第四节:他的母亲抓住他的手臂哀求道……你是我惟一的依靠哇!(这母子情深的场面令人感动。) 范读,读出母亲苦苦哀求的语气。女生读。

(3)课文第五节:“妈妈,我必须去。……”汉斯吻了吻母亲,加入救援队,消失在黑暗中。(汉斯说的这番令人感动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汉斯为了不让受困于海上船员无助地死去,不顾自己的安危,说服了母亲,参加救援行动。)

A.读读汉斯的话,说说他的话的意思。

B.汉斯说话时的语气怎样?谁能来读一读? 指名读,要读出汉斯说话时坚决的语气。男生读。

(4)汉斯正站在船头上,……我哥也在。(汉斯挺身而出,最终救出受困的人们。这胜利以后的喜悦令人感动。) 边做动作边朗读,要读出汉斯归来后的喜悦之情。

3.母亲站在海边,焦急地等待着儿子的归来。一小时过去了,可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永久,这是为什么?

4.想象一下:这位老妇人当时在岸上焦急地等待儿子归来时会做些什么?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分小组讨论)

5.指名小组派代表交流。

说明: 课文中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地方,让学生先找出有关句子,在此基础上可以告诉学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谈感受与体会,最后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关于想象练习,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紧紧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

四、总结。

1.学了全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交流)

2.“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

五、拓展说话。

回想一下,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哪些人在你困难、危险时,用尽自己的力量或想尽办法来帮助你的?他或她是怎么做的?

说明: 关于说话练习,鼓励学生乐说,人人争当善于表达的好孩子。学生说话时,老师要注意语病的及时指导,包括所说内容是否切题。

篇三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主识记“援、警、营、搏、集、汉、唯、依、靠”9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月黑风高、志愿、搏斗、聚集、毫不懈怠、焦急、筋疲力尽、抵达、气喘吁吁、哀求、、依靠”等词语的意思,并加以积累。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援、营、搏、依、靠”。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6小节,结合语境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救援队长、汉斯和汉斯母亲的不同语气。

3、联系上下文思考:对汉斯的母亲来说,为什么那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结合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汉斯的母亲等待儿子归来时的表现。

4、通过阅读故事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或者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手,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

1、能用不同的方法识记本课9个生字;理解和积累“月黑风高、志愿、搏斗、聚集、毫不懈怠、焦急、筋疲力尽、抵达、气喘吁吁、哀求、、依靠”等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援、营、搏、依、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救援队长、汉斯和汉斯母亲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1、联系上下文思考:对汉斯的母亲来说,为什么那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

2、结合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汉斯的母亲等待儿子归来时的表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看到过平静的海面,也看到过波涛汹涌的海水。海时而温柔,时而暴躁。你们看——(出示课文第1小节)

(1)指名读句子

(2)结合图片理解“月黑风高”

(3)指导朗读:你们看,强烈的暴风雨把一条渔船给掀翻了!小小的渔船在宽阔的海面上显得如此渺小;如此无力。这种情况多么危险!渔船上的人们随时都可能葬身*。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现在就是——(生:紧急关头)谁能读好这一小节?(师范读,男女生赛读)

2、出示句子:村里的人们收到了警报,立刻组成了志愿救援队,出海营救。

(1)齐读句子

(2)师解释“志愿”:“志愿”就是自己情愿的意思,没有人去*,但是自己乐意去做一件事情。

(3)学习生字:警 ①拼读音节,读准后鼻音 ②交流:好方法记字(加部首、形声字) ③组词

(4)学习生字:援①拼读音节 ②交流:好方法记字(换部首) ③组词

(5)学习生字:营 ①拼读音节,读准后鼻音 ②集体书空 ③“营救”其实就是——救援

3、揭示课题:情况是如此的紧急,难怪村里的人们立刻组成了志愿救援队,出海营救渔船上的人们。在营救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 海中救援。

4、板书课题:7 海中救援 5、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分节朗读课文,随机正音纠错

(2)集体交流生字

①搏:A.拼读音节 B.集体书空 C.齐读词语

②集:A.拼读音节 B.交流:好方法记字(换部首) C.组词

③汉:A.拼读音节 B.分析字形结构 C.同音字辨析:汗、汉 D.组词

④唯:A.拼读音节 B.交流:好方法记字(换部首) C.查字典理解“”:只有一个、单单一个

⑤依:A.拼读音节 B.交流:好方法记字(加部首) C.组词 ⑥靠: A.拼读音节 B.分析字形结构 C.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指名交流,板书:救援队长 汉斯 汉斯的母亲

3、设置悬念:在营救的过程中,这三个人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1、复习生字

2、朗读全文

二、仔细研读,感悟体会

1、同桌合作朗读3-6小节,并和同桌交流:这4个小节中,哪一小节最令你感动,哪些句子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用“____”划出来。

2、同桌合作学习,师下台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第3小节中

(1)重点句子:当这些精疲力竭的勇士抵达沙滩后,救援队的队长气喘吁吁地宣布:“乡亲们,救援船无法载上所有的人,还有几个人被留在了那儿。”

(2)体会重点词语:精疲力竭(为什么他们会“精疲力竭”?) 气喘吁吁(救援队长“气喘吁吁”说明什么?)

(3)指导朗读,齐读

△第4小节中

(1)重点句子: 在忙乱中,第二支志愿救援队组成了,16岁的汉斯也挺身而出。 他的母亲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哀求道:“求求你不要去!你父亲十年前在海难中丧生,你哥哥三个星期前出海,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的依靠哇!”

(2)体会重点词语:挺身而出(理解词语,联系前面的“16岁”说明什么?) 哀求(近义词理解词语:恳求。作为母亲为什么要哀求自己的孩子?)

(3)母亲为什么恳求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救援?(体会“音讯全无、、依靠”)

(4)指导朗读(尤其读好汉斯的母亲的话,读出绝望、哀求的语气)

△第5小节中

(1)重点句子:“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妈,我们不能让那些留在海里的人无助地死去。”

(2)体会重点词语:必须(明明是“志愿救援队”,为什么汉斯要说“必须”去?)

(3)尝试体会汉斯的心情,补充句子: 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样就 。

(4)指导朗读:你们觉得汉斯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坚定)谁来扮演懂事的汉斯,读出他坚定的信念?(个别读、小组赛读)

△第6小节中

(1)重点句子:终于,救援船出现了!汉斯正站在船头上,他把手围成筒状,高声喊着:“妈妈,我们找到他们了,我哥也在!”

(2)体会重点词语:终于(感受救援过程的艰辛、不容易)

(3)你们知道为什么汉斯要把手围成筒状来喊吗?做做动作,你就能知道!(学生做动作朗读汉斯的话)原来,用手围成筒状,能够使声音传得更远、更响亮。当时救援船距离村子比较远,汉斯想要让担心自己的母亲清楚地听到他的声音,所以把手围成了筒状。

(4)指导朗读:谁知道汉斯说的这句话应该以怎样的语气来读?(兴奋、激动)来扮演一下激动而兴奋的汉斯吧!(男女生赛读)

(5)出示句子:又过了一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永久。

①齐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和同桌讨论:为什么对汉斯的母亲来说,那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

③指名交流,师小结:是呀,这一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真是煎熬!她无时不刻地担心着能够依靠的儿子,真害怕他会遇难!

④想象说话:汉斯的母亲站在海边,焦急地等待着儿子的归来。在等待的过程中,汉斯的母亲会做些什么,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⑤指名交流(鼓励学生加上动作、表情)

三、拓展训练,指导写字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6小节

2、听写句子:我必须去。我们不能让那些留在海里的人无助地死去。

3、指导写字

(1)出示在田字格中的“援、营、搏、依、靠”

(2)学生观察,结合字形说出写字时的注意点

(3)师范写,学生模仿书写

(4)师下台巡视,随机指导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了解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指名交流感受)

2、师:是呀,当别人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应该学习课文中的汉斯,尽可能地伸出援手,帮助别人。

3、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预习第8课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唱这首歌、正确认读1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歌唱这首歌,了解山里孩子的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劳动的快乐,体会与同伴分享劳动幸福的小姑娘的心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歌曲磁带、教学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歌曲,请大家欣赏,有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一唱。
播放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二、复习生字词。
师:看到大家刚才唱的这么兴致盎然,老师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知道吗,这是一首伴随着老师这一代人一起长大的歌曲,可以说是老师的“同龄人”。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这首歌曲的歌词。
 1、板书课题,复习“蘑菇”和“姑娘”,出示两个词的图片。
 指名读这两个词,师: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快和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说识记方法。
 2、出示生词卡片。
 师:同学们掌握的可真不错,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词,想考考你们,谁来读?
 开火车读生词。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厉害,生词宝宝都躲起来了,看看谁能快速准确的找到它们,并大声的读出来,老师要奖励读的最快的同学一个大蘑菇图片。
 3、出示自编小儿歌,学生抢读,其他学生评价。
三、阅读感悟。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有的通过刚才的复习,对不太熟悉的生词加深了印象,有的则收获到了漂亮又营养的大蘑菇。那书中的这个小姑娘又收获到了什么呢?快速读课文,找出答案吧!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指名回答。
 2、齐读“她采的蘑菇最多,多的像那星星数不清;她采的蘑菇,大的像那小伞装满筐。”
 师:她采的蘑菇有多大?有多多?你能读出蘑菇的大和多吗?
 指导学生对刚才的朗读进行评价: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
 练习:用“……像……”说话。
(1)补充句子:天上的月亮像。
(2)自己说一句。
 3、“谁不知山里的蘑菇香,她却不肯尝一尝”为什么?
 结合回答板书:换镰刀棒棒糖
 4、你认为什么是“分享”?
 5、你觉得劳动是一件幸福的事吗?
 师:老师认为,劳动不是一件幸福的事。你看,小姑娘小小年纪就背着大竹筐,大清早起来,走遍树林和大山,才能采到最多的蘑菇,太累了。所以劳动可真辛苦,不幸福。你们说呢?
 开“小小辩论会”,争论:劳动是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师:你们可真厉害,马上驳倒了我。现在我也认为“劳动的确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为你们的精彩表现鼓鼓掌吧!
 6、师:生活中你体会到了劳动的幸福吗?快把你的感受说给同学听吧!
 7、师:的确,劳动虽然会有汗水、会很脏,很辛苦,有时还会有伤痛。但是劳动带给我们窗名几净、美味佳肴、幸福、快乐的生活。可以说,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再次为我们的正确认识鼓鼓掌吧!
四、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小姑娘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来了这么多的收获,你一定有什么话想跟她说,有什么新鲜事情想问她?今天,我把小姑娘请到了我们课堂来了,大家快一起说说吧!
五、小结
师:孩子们,老师从你们的话语中感觉到你们非常喜爱这个小姑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对小姑娘的喜爱和赞美在唱这首歌吧!
配乐唱《采蘑菇的小姑娘》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优秀教案范文”一文,希望“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优秀教案范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下册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