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学前班教案 > 导航 > 学前班美术教案设计:野饭大变身

学前班教案

学前班美术教案设计:野饭大变身。

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只有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那撰写教案时需要考虑的几大因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班美术教案设计:野饭大变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这篇《学前班美术教案设计:野饭大变身》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感受野饭变身后的艺术效果,增进爱国之情,体验成功的快乐。
2、学习看图形想像,并能较合理地使用材料,用抹、连接等方法创作出自己喜欢的物品。
3、活动中养成先构思后操作的良好习惯,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看图形想像,并能较合理地使用材料,用抹、连接等方法创作出自己喜欢的物品。
教学准备:野饭、调羹每人一份,抹布每桌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1、小朋友,世博会几月几日开幕呀?
2、对呀,世博会是5月1日开幕到10月31日结束,在这么重要的日子里,肯定有许多外国小朋友要来参观,而且5月5日正好是立夏日,是大家烧野饭的日子,到时我们做野饭给他们吃好吗?他们还没吃过中国的野饭呢?不过我们要把野饭打扮得漂亮一点,今天我们就来个野饭大变身练习吧!
二、讲解、示范1、先用调羹的背把野饭抹的很光滑,看成了一个什么形状了?(椭圆形)然后看看、想想,它像什么?再用其它的材料拼、粘或连接,变成自己喜欢的物品。
2、猜猜老师可能会变出什么?(幼儿自由猜测)3、出示圆形状的野饭,想想可以变什么?
4、材料太短怎么办?(连接)5、要求:
(1) 想好了再做,要什么拿什么,要多少,拿多少?选自己需要的材料做。
(2) 制作时要注意卫生。
(3) 先做好的幼儿可说给听课老师听听,用野饭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并请老师提提好的意见,然后回去加工一下,让作品变的更漂亮。
三、幼儿操作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制作自己喜欢的物品。
2、教师巡视,帮助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3、引导幼儿色彩搭配鲜艳。
四、讲评1、幼儿自由讲评--师幼一起参观作品,看看、说说同伴的作品。
2、教师讲评(1) 运用游戏"点点说说",师幼一起拍手说--点点说说,点点说说,点到谁的谁就说。
(2) 小朋友们变出了那么多,我们的野饭大变身活动成功喽!表扬一下自己。
3、这下外国的小朋友可以吃到我们中国的野饭了,他们一定会很开心,你们开心吗?
4、收拾结束。

fwR816.COm阅读欣赏

学前班美术教案设计:瓶子变身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固体胶在瓶子上作画,并用面粉粘贴完成作品。

2、知道只要动手制作,许多东西都可以变废为宝。

3、体验为瓶子变身后的成功感。

【教学准备】

面粉装在衬衫盒子里每组一份,教师范画作品若干,湿毛巾和餐巾纸若干,啤酒瓶或雪碧瓶每人一份,固体胶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怎么不一样了?

1、出示教师示范作品:小朋友,前几天老师让你们带来了一些废旧物品,现在我请你们看看这些物品和原来有什么不一样?

2、欣赏教师作品,幼儿发现、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3、这样在物品上画了一些线条和图案好看吗?你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4、出示作画材料,初探作画方法,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原来是这样!

1、你们的方法真好,现在老师用你们的方法来试一试,请你们看仔细。

2、教师示范,在啤酒瓶子上画一棵大树:只要我们用固体胶在瓶子上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和线条,再把面粉粘上去就可以了。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找出难点,共同解决:你觉得在瓶子上画画应该注意些什么?

三、瓶子变身。

1、作画要求:一人选择一个瓶子画画,画的时候小心一点,面粉不要撒开来。

2、幼儿操作材料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案;提醒幼儿注意桌面和手的清洁;帮助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瓶子展览。

1、你在瓶子上画了什么?

2、你觉得谁画得看,为什么?

3、在画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4、教师小结:除了瓶子,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废物利用起来,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经过小手的制作都可以让它们变成工艺品。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泡泡大变身》


活动目标:
⒈学习用吸管吹单个和多个连接的泡泡,并尝试在吹好的泡泡上进行添画活动。
⒉积极参与,大胆尝试,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⒈范画若干。
⒉吸管、颜料每组一份,操作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⒈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小朋友都喜欢吹泡泡,泡泡吹到空中会怎样?
如果把泡泡吹在纸上,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我们来试一试?
⒉学习用吸管吹单个和多个连接的泡泡。
你们看这是什么?(吸管和颜料)
⑴教师示范吹单个泡泡。
自选吸管,蘸点颜料。
对着白纸吹泡泡。(要求:吹的时候要轻轻的,吸管与白纸离开一段距离。)
⑵请个别幼儿尝试吹泡泡。
请幼儿上来尝试。他成功了吗?你们真棒。
⑶观察比较泡泡的不同。
(出示课前吹好的连接在一起的泡泡)泡泡一会飞到东,一会飞到西,它们很调皮,看看这张与刚才的泡泡有什么不一样?
怎样将泡泡吹的连接起来呢?(幼儿讨论)谁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他们成功了吗?(成功了)小结:吹出连接的泡泡我们要一个紧挨着一个吹。
⒊教师即兴添画,激发幼儿想象力。
这些泡泡可神奇了,除了会在纸上吹,我还会让泡泡大变身。看,泡泡变成了什么?(教师现场添画)请幼儿观察范画,看一个个的泡泡变成了什么?(小鱼)连接在一起的泡泡,能变成什么?(幼儿说,教师即兴添画)那泡泡除了变成海底世界和XX之外,你还想将泡泡变成什么?(幼儿讨论回答)
⒋幼儿作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⑴提出作画要求:提醒幼儿要轻轻的吹,在添画的时候,要根据泡泡的位置、形状合理的添画。
⑵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⒌展示作品,进行讲评。
⑴请幼儿上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你将泡泡变成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吹出这个图案的?
⑵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瓶盖大变身》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瓶盖想象造型,并大胆讲述。

2.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瓶盖、画板等。

【活动观察】

进区活动开始后,老师先介绍了今天美工区的活动主题《瓶盖大变身》,让幼儿尝试用瓶盖想象造型。老师为幼儿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瓶盖,还准备了每人一个画板。在活动开始前,老师还让幼儿欣赏了许多瓶盖组合画的图片,有房子、汽车、树、动物、人等等。诗怡来到美工区,她先随意地拿了几个瓶盖做了一座房子,瓶盖的颜色有点杂,做好的效果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好。我问她:如果屋顶用一样大小一样颜色的瓶盖,你觉得有没有更好呢?她没回答我,她看了看旁边的小朋友在做花,于是她把房子拆了,开始学旁边的小朋友做花。这一次,她先选了几个黄颜色的瓶盖做花瓣,然后选了个蓝白色的瓶盖做花蕊,黄色有花纹的做枝。做好后她还做了一朵蓝色的花和一朵蓝白相间颜色的花。做完后,她看了看自己的作品,拍起了小手。我问她:你的花怎么没有叶子呢?她看完后选了几个绿色瓶盖当叶子。(教案出自:.教案网)做完后,她又坐在那儿看了看。我问:除了花儿,天空中又有什么呢?她想了想,然后选了几个圆形的红色的瓶盖做太阳,摆好后她看了看,觉得不太像太阳,然后又选了几个细小的橙色的水彩笔的盖子当作太阳的光。这次这个太阳有点像太阳了,她看后特别满意。接着,她又选了几个细小的蓝色的水彩笔盖子,这次她把盖子立在画板上,摆出了云朵的样子,这时天空中又出现了一朵蓝色的云朵。可是在画板的右上角她觉得还是空空的,于是,她想了想,选了几个黄色的瓶盖,摆出了一只小鸟的轮廓,最后她还选了一个细小的橙色的水彩笔的盖子当作小鸟的嘴巴。摆好后,她看了看,满意的笑了,她说:老师,你快看我摆的小花、小鸟、太阳和云朵。我看了看,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并让其他孩子一起来欣赏她的作品。

【活动分析】

1.瓶盖的颜色太少。

2.活动的目标太简单,只是平面的拼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过于简单。

【活动调整与改进】

1.教师在活动前要多介绍瓶盖的组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展示一些立体的难度大点的作品让幼儿欣赏、制作。

2.提供的图片可以再丰富些,让幼儿感知、欣赏。

3.提供的画板太小,瓶盖太大。

学前班美术教案设计:纸杯挂表


教学内容:纸杯挂表教学目标:
1、学习用一次性纸杯制作挂表,培养幼儿剪、涂、固定的动手能力。
2、认识表上数字的意义及认识区分时针和分针。
3、通过用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来进行创作变废为宝,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废旧的一次性纸杯数个、剪刀数把、水彩笔数套、绳子数根、胶带一卷、大挂表一只、图钉一盒、卡纸做的分针时针数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大挂表,请幼儿观察,提问:它的作用是什么?表上面都有什么?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幼儿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表是用来掌握时间的,一天共有24个小时,白天12个小时,晚上12个小时,表上面有1-12的数字,有两个表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时针跑两个数字间一个空格是一个小时,分针跑一周是一个小时。今天我们自己做一个挂表如何?
二、基本部分1、出示纸杯,这是一只废旧的纸杯要丢掉的,为了减少对地球的污染,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可以将它变废为宝,你们想想可以做些什么呢?发挥幼儿的想像进行讨论,教师加以引导。现在,我要把纸杯做一只小挂表来装饰我们的活动室,你们觉得如何?
2、介绍示范制作过程(1)用剪刀从杯口向下至杯底随意剪成数条。
(2)把剪好的条条从杯底向外压成象一盛开的太阳花状,把条条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花纹进行装饰。
(3)用胶带在其中一片花瓣上粘上绳子,用黑水笔在杯底粘绳子的花瓣正下方写上数字12,其余1-11的数字如挂表数字一样填写一周。
(4)将分针时针用图钉固定在杯底中心位置,针头用胶泥堵上防止扎伤,就这样一只漂亮的纸杯挂表就做好了。
3、交待注意事项(1)使用剪刀时,不要把剪刀头对准别人或自己,防止扎伤。
(2)把纸杯剪成条条时,尽量剪匀称,以免影响视观效果。
(3)在填写数字12时,先拎起绳子找准正上方。
(4)在固定时针分针时注意保护自己,防止扎伤。
4、分发制作材料,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协助个别幼儿,鼓励幼儿坚持独立完成作品。
三、结束部分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并评价同伴的作品,最后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

学前班美术教案范文:瓶子变身


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学前班美术教案范文:瓶子变身》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瓶子变身教学目标:
1、尝试用固体胶在瓶子上作画,并用面粉粘贴完成作品。
2、知道只要动手制作,许多东西都可以变废为宝。
3、体验为瓶子变身后的成功感。
教学准备:
面粉装在衬衫盒子里每组一份,教师范画作品若干,湿毛巾和餐巾纸若干,啤酒瓶或雪碧瓶每人一份,固体胶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怎么不一样了?
1、出示教师示范作品:小朋友,前几天老师让你们带来了一些废旧物品,现在我请你们看看这些物品和原来有什么不一样?
2、欣赏教师作品,幼儿发现、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3、这样在物品上画了一些线条和图案好看吗?你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4、出示作画材料,初探作画方法,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原来是这样!
1、你们的方法真好,现在老师用你们的方法来试一试,请你们看仔细。
2、教师示范,在啤酒瓶子上画一棵大树:只要我们用固体胶在瓶子上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和线条,再把面粉粘上去就可以了。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找出难点,共同解决:你觉得在瓶子上画画应该注意些什么?
三、瓶子变身。
1、作画要求:一人选择一个瓶子画画,画的时候小心一点,面粉不要撒开来。
2、幼儿操作材料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案;提醒幼儿注意桌面和手的清洁;帮助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瓶子展览。
1、你在瓶子上画了什么?
2、你觉得谁画得看,为什么?
3、在画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4、教师小结:除了瓶子,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废物利用起来,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经过小手的制作都可以让它们变成工艺品。

学前班美术教案设计:美丽的鱼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描画的手法装饰小鱼,感知分割装饰特有的艺术美。
2、通过欣赏和操作交流,采用简单的图案和线条装饰小鱼身体的块面。
3、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幼儿初步的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学习用简单的图案和线条装饰小鱼身体的块面。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活动准备:
1、采用简单的图案和线条装饰小鱼身体块面的范例图。
2、海底世界背景图一张。
3、白纸,水彩笔(与幼儿人数相等)剪刀
活动过程:
1、欣赏《海底世界》,情境引入:小鱼要去参加舞会。
师: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着许多快乐的鱼宝宝,他们和鱼妈妈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戏玩耍,一会儿在珊瑚里捉迷藏,一会儿又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可幸福了。今天他们受美人鱼的邀请去参加舞会,看鱼妈妈穿得多漂亮呀!
2、欣赏范例,请幼儿说一说,鱼妈妈的新衣服有什么样的线条和图案?
3、幼儿进行探索性示范交流。
鱼妈妈听说咱们都是很棒的设计师,所以她想请咱们帮他的鱼宝宝们设计衣服,好让他们漂漂亮亮的去参加舞会。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鱼的外型,并用水彩笔将小鱼任意分割成若干块。然后请几位小朋友上去每人装饰一块,供全体小朋友观察,了解分割装饰画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4、幼儿讲述装饰作画的具体要求。
师: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件漂亮的衣服呢?
1、将小鱼用直线或斜线分割成若干块。
2、在分割的块面中,用斜线、曲线、圈以及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
3、教师提醒幼儿线条和图案要多,不要太空。
5、幼儿创作,教师指导要点:
(1)启发幼儿用不同的线条、图形装饰鱼。
(2)提醒幼儿线条和图案要多,不要太空
(3)请完成作品的幼儿把鱼沿轮廓线剪下来,贴在鱼妈妈周围。
6、观赏评析作品
(1)请幼儿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画的鱼
(2)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
(3)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帮助鱼妈妈为鱼宝宝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衣服,鱼妈妈谢谢你们了,现在我来当鱼妈妈,小朋友来当鱼宝宝,我们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戏吧。
游戏安排:【小鱼游呀游】。
活动效果:

学前班美术教案设计:学剪青蛙


教学目的:

1、知道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并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重点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3、在动手剪纸的活动中,对青蛙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准备:范例、剪刀、浆糊、蜡光纸、录音机和故事带。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说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请听:"水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青蛙)对了。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就扮成可爱的小青蛙,到池塘边做游戏好不好?(幼儿听音乐作模仿动作进教室)

2、请幼儿说出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绿色身体,两只大眼睛,四条腿,一张大嘴巴,生活在池塘边,天天捕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示范讲解

1、教师出示范例"青蛙"并告诉幼儿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学习对称纹样剪纸法。

2、教师按步骤示范讲解剪青蛙。

(1)与幼儿共同讨论这个剪纸青蛙的特点。(对称)

(2)提问:对称图形应该怎样折纸。(对边折)

(3)为了更好的把握住青蛙的形象特征,在剪纸前,先将青蛙用笔轻轻的勾出来,然后再用剪刀依据轮廓线剪下。

(4)最后剪出眼睛、背部与腿部镂空部位。要重点讲解,多次示范。(先整体在部分)。

三、实践操作

1、灵活幼儿手指,做手指操。

2、幼儿与老师一起念儿歌:小剪刀,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青蛙,先折纸,在划线,按照轮廓细细剪,剪个青蛙蹦水中,呱呱呱呱捉害虫!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选择图案剪纸;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注意安全。

4、幼儿剪纸,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联想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大脑袋,小尾巴,青蛙小时候叫蝌蚪)

2、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五、品德教育:小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我们小朋友要爱护青蛙,保护青蛙。

六、情景游戏:欢乐的池塘

幼儿动手用作品在大白纸上布置出小蝌蚪找妈妈情景图。幼儿扮成可爱得小青蛙在欢乐的池塘里嬉戏,玩耍,捉虫等自然结束本课。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案《面团大变身》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把面团擀出不同形状的面饼。
2、根据所擀形状充分发挥想象,并利用材料大胆装饰成各种造型。
3、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面团、擀面杖、装饰好的造型图。
2、各种豆子、稻草、树叶等装饰材料,剪刀,托盘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面团、面杖
师:小朋友,今天来了两位朋友。这是谁?面团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师:今天,擀面杖和面团要来玩一玩面团大变身的游戏,想看一看吗?

二、尝试擀面
1、教师边念儿歌边擀面,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圆滚滚的面团现在变的怎么样了?
引导幼儿发现面团第一次大变身,从圆滚滚的面团变成扁扁的、不规则形状的面饼,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在不同方向用力不同,会擀出不同形状的面饼。
2、鼓励幼儿大胆擀出一个与老师不一样的面饼,教师与幼儿共同边念儿歌边擀面。
三、想象与欣赏
1、引导幼儿根据面饼形状进行大胆想象。
师:小面团说:让你我变成面饼,一点都难不倒我,我还能再一次大变身。
2、教师介绍操作材料,提问:在这些朋友的帮助下,面饼可以变成什么东西呢?
3、教师示范装饰一种造型。
4、欣赏已装饰好的几幅造型图。
四、创作装饰
幼儿根据自己所擀的面饼进行大胆想象并装饰,教师指导。
五、展示并介绍作品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学前班美术教案设计:野饭大变身”一文,希望“学前班美术教案设计:野饭大变身”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学前班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