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 导航 > 高一历史《新思想的萌发》教案模板

高一历史《新思想的萌发》教案模板。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预先准备好的,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教案课件写的越好,需要的时间当然也会越长。那有哪些值得参考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高一历史《新思想的萌发》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一历史《新思想的萌发》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新思想萌发的原因;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和《海国图志》;姚莹和《康輶纪行》;徐继畬和《瀛环志略》;《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和评价。
2.①通过介绍林则徐、魏源的主张,使学生掌握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和特点。②通过《资政新篇》的介绍,使学生掌握《资政新篇》的地位。
3.①通过介绍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培养学生放眼世界、探索新知、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②通过对《资政新篇》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鸦片战争前后民族危机加深和封建统治日益腐败之时,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林则徐、魏源和洪仁玕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重点分析
①新思想的萌发是重点。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主要是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目的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新思想的特点。
②《资政新篇》是重点。《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学习这一内容,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

重点突破方案
①新思想的萌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小字内容首先介绍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然后提问学生他们的思想新在何处?你如何评价?他们会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②《资政新篇》:参见“难点突破方案”。

难点分析
对《资政新篇》的评价是难点。《资政新篇》不仅主张在科学技术方面,而且在政治方面学习西方,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结合《资政新篇》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难点突破方案
对《资政新篇》的评价: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上节内容介绍洪仁玕的生平事迹,然后与学生共同分析他能写出《资政新篇》一书的原因和此书的特点,最后提问学生此书的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原因是什么?你对此书有何评价?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①在分析“新思想的萌发”时,教师在介绍林则徐的事迹后,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林则徐能够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你对于这一点是如何评价的?分阶段整理林则徐的先进事迹并且作出评价。


②魏源的《海国图志》一书是如何体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你对此书有何评价?
③《资政新篇》,参见“难点突破方案”。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七节 新思想的萌发

重点:①新思想的萌发;②《资政新篇》。
难点:对《资政新篇》的评价。
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首先提问:“鸦片战争对于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重点强调两点:一是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通过鸦片战争表现出来);二是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的努力探索。
二、新思想的萌发
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和《海国图志》。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小字内容,首先介绍林则徐的思想。在介绍林则徐的事迹后,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林则徐能够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你对于这一点是如何评价的?分阶段整理林则徐的先进事迹并且做出评价。其次,介绍魏源的思想和《海国图志》。之后可以提问学生,魏源的《海国图志》一书是如何体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你对此书有何评价?然后提问学生他们的思想新在何处?你如何评价?他们会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康輶纪行》和《瀛环志略》简单讲解既可。

三、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对《资政新篇》的评价: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上节内容介绍洪仁玕的生平事迹,然后与学生共同分析他能写出《资政新篇》一书的原因和此书的特点,最后提问学生此书的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原因是什么?你对此书有何评价?

教学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对于林则徐和魏源新思想的分析、《资政新篇》的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对于相关材料的补充,

Fwr816.COm小编精选

高一历史下册教案: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知识目标】: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徽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

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3、通过两宋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本课的重要概念,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按照教师布置的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准备:搜集资料、整理发言提纲、小组讨论。

【教师准备】:向学生提供有关本课内容的网站,同时,指导学生课前查阅和预习;并精心备好教案,寻找有关本课内容的史料、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以便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

三、教学指导

本课头绪多、历史概念多,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宜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过中国古代史课程,对古代的商业的历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偶然接触有关商业活动题材的影视作品,这就为高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高中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更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具有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

五、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法:学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有没有同学思考过:商业到底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也可指导学生结合书本封面和书17页关于山西票号——日升昌的材料,从中提取历史信息,并思考票号和后来的什么机构类似?它在商业活动中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2、过程设计

【课件展示】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不同历史阶段商业发展概况

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

其实,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么,古代商业又是如何兴起并逐步发展的呢?追溯这一切,得先从商周时期讲起。

【课件展示】第一:商周时期商业产生

(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自主挖掘,在此基础上由老师概括):

商人在商品交换中,使用海贝、骨贝等货币,且商业为官府控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春秋时期的大商人有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

【课件展示】(板书)

商朝时期:“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战国后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形状各异,有的模仿农具,有的模仿各种工具,也有的模仿贝的形状。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课件展示】第二: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如果说,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产生阶段;那么,秦汉时期,商业已取得初步发展。请思考:秦汉时期我国商业初步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课件展示】(板书)

A、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汉代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B、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

(☆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展示“秦半两”和“汉五铢”钱的实物或图片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对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展示汉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找出长安城的两个市,既可以较好的展示汉朝市的特点,也可以说明商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件展示】第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缓慢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减小,以物易物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北方商业发展时起时伏,波动性大。南方商业小幅发展,商税及与商品流通交易有关的税种,成为东晋南北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由此而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

【课件展示】第四: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商业取得进一步发展。

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除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外,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也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唐代长安城有坊、市;市有两个,东市和西市。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各有220行。东市肆邸千余,货物山积,商贾云集。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西市就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胡风”、“胡俗”流行。长安城的人口不下百万,这样庞大的人口对商品的需求,造成长安城商业的繁荣。农村集市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

(☆注:本部分内容为书本基础知识,应强调夯实)

隋唐时期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唐朝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出现商旅不绝的繁忙景象。安史之乱后,对外商业交通的重点,由西北陆路转移到东南海道。广州是南方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外国商船的聚集之地。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课件展示】(板书)

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运河开通

表现:金融方面:柜坊和飞钱出现

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

市场发展:城市中“市”“坊”分开,农村集市发展

对外贸易: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

【课堂思考】: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课件展示】第五: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两宋时期,我国古代商业出现空前繁荣。主要表现为:

①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②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③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

④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⑤海外贸易发达

(☆补充说明: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时产生于四川,便利了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榷场:辽、宋、夏、金时期政府在边境地区设立的收税贸易市场,促进了民族间的经贸交流。)

【课堂思考】:宋朝空前繁荣的商业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在此基础上,宋朝商业空前繁荣,更为元朝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这些都促使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①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 “百物输入之众,有如百川之不息。”据说每天仅运入城中的丝即达到千车。

②杭州是南方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

③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元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严密控制对外贸易。

【课件展示】第六、明清时期商业继续发展,出现商帮

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在全国各地,还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的是徽商和晋商。

【课件展示】下面有张表格,请大家在自学课文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完成!

商 帮

起家

发展

兴盛

徽 商

晋 商

【课件展示】归纳完成:

商 帮

起家

发展

兴盛

徽 商

经营盐业致富

经营茶叶、木材、粮食等

经营典当,走出国门

晋 商

经营盐业致富

经营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等

经营票号,走出国门

课堂思考: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名全国?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的两大商帮。

徽商和晋商的出现与城镇经济的空前繁荣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两大特色。

【课件展示】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2、中国古代商业特征

【师】自商朝时期商业兴起到明清之际商业的发展,期间体现了怎样的特征呢?

【生】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3、货币制度及货币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水平与特点;

4、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商业、农业、手工业之间互相联系,“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商业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的进步是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明朝中后期,催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是古代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却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阻碍。当西方世界陆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时候,中国传统经济又将面临如何变革呢?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3、作业布置

A、基础归纳型:按照课堂教学思路,理清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用表格形式展现。

B、能力提高型:结合课文,自主探究中国货币发展史、商业都市和城镇的发展史、海外贸易的发展史以及徽商或晋商的发展史。(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认购其一完成,可通过撰写小论文或收集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的方式展现)

六、教学反思

高一历史教案: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知识目标】: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徽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

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3、通过两宋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本课的重要概念,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按照教师布置的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准备:搜集资料、整理发言提纲、小组讨论。

【教师准备】:向学生提供有关本课内容的网站,同时,指导学生课前查阅和预习;并精心备好教案,寻找有关本课内容的史料、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以便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

三、教学指导

本课头绪多、历史概念多,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宜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过中国古代史课程,对古代的商业的历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偶然接触有关商业活动题材的影视作品,这就为高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高中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更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具有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

五、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法:学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有没有同学思考过:商业到底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也可指导学生结合书本封面和书17页关于山西票号——日升昌的材料,从中提取历史信息,并思考票号和后来的什么机构类似?它在商业活动中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2、过程设计

【课件展示】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不同历史阶段商业发展概况

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

其实,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么,古代商业又是如何兴起并逐步发展的呢?追溯这一切,得先从商周时期讲起。

【课件展示】第一:商周时期商业产生

(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自主挖掘,在此基础上由老师概括):

商人在商品交换中,使用海贝、骨贝等货币,且商业为官府控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春秋时期的大商人有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

【课件展示】(板书)

商朝时期:“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战国后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形状各异,有的模仿农具,有的模仿各种工具,也有的模仿贝的形状。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课件展示】第二: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如果说,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产生阶段;那么,秦汉时期,商业已取得初步发展。请思考:秦汉时期我国商业初步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课件展示】(板书)

A、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汉代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B、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

(☆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展示“秦半两”和“汉五铢”钱的实物或图片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对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展示汉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找出长安城的两个市,既可以较好的展示汉朝市的特点,也可以说明商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件展示】第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缓慢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减小,以物易物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北方商业发展时起时伏,波动性大。南方商业小幅发展,商税及与商品流通交易有关的税种,成为东晋南北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由此而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

【课件展示】第四: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商业取得进一步发展。

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除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外,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也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唐代长安城有坊、市;市有两个,东市和西市。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各有220行。东市肆邸千余,货物山积,商贾云集。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西市就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胡风”、“胡俗”流行。长安城的人口不下百万,这样庞大的人口对商品的需求,造成长安城商业的繁荣。农村集市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

(☆注:本部分内容为书本基础知识,应强调夯实)

隋唐时期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唐朝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出现商旅不绝的繁忙景象。安史之乱后,对外商业交通的重点,由西北陆路转移到东南海道。广州是南方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外国商船的聚集之地。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课件展示】(板书)

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运河开通

表现:金融方面:柜坊和飞钱出现

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

市场发展:城市中“市”“坊”分开,农村集市发展

对外贸易: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课堂思考】: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课件展示】第五: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两宋时期,我国古代商业出现空前繁荣。主要表现为:

①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②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③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

④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⑤海外贸易发达

(☆补充说明: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时产生于四川,便利了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榷场:辽、宋、夏、金时期政府在边境地区设立的收税贸易市场,促进了民族间的经贸交流。)

【课堂思考】:宋朝空前繁荣的商业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在此基础上,宋朝商业空前繁荣,更为元朝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这些都促使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①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 “百物输入之众,有如百川之不息。”据说每天仅运入城中的丝即达到千车。

②杭州是南方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

③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元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严密控制对外贸易。

【课件展示】第六、明清时期商业继续发展,出现商帮

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在全国各地,还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的是徽商和晋商。

【课件展示】下面有张表格,请大家在自学课文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完成!

商 帮

起家

发展

兴盛

徽 商

晋 商

【课件展示】归纳完成:

商 帮

起家

发展

兴盛

徽 商

经营盐业致富

经营茶叶、木材、粮食等

经营典当,走出国门

晋 商

经营盐业致富

经营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等

经营票号,走出国门

课堂思考: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名全国?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的两大商帮。

徽商和晋商的出现与城镇经济的空前繁荣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两大特色。

【课件展示】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2、中国古代商业特征

【师】自商朝时期商业兴起到明清之际商业的发展,期间体现了怎样的特征呢?

【生】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3、货币制度及货币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水平与特点;

4、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商业、农业、手工业之间互相联系,“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商业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的进步是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明朝中后期,催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是古代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却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阻碍。当西方世界陆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时候,中国传统经济又将面临如何变革呢?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3、作业布置

A、基础归纳型:按照课堂教学思路,理清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用表格形式展现。

B、能力提高型:结合课文,自主探究中国货币发展史、商业都市和城镇的发展史、海外贸易的发展史以及徽商或晋商的发展史。(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认购其一完成,可通过撰写小论文或收集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的方式展现)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学习目标

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
获取知识的过程、结果:分析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重点分析:
①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重点。《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开创了侵略者在中国获得割地、赔款、开口通商的恶例,使中国的领土、关税、司法等主权遭到破坏。
②鸦片战争的影响是重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难点分析:
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和把握是难点。如"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半殖民地"、"半封建"等。这些专有名词学生平时接触较少,在理解上会有一定困难。

教材地位分析:
鸦片战争后,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都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教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害进行逐项分析,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为综合考察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思维素材,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的方法,从不同领域探究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剧变,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quot;这一论断,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更利于把握时代特征和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学建议】
关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的教学建议:
为便于学生理解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在讲授《天津条约》时,建议教师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把《天津条约》与《南京条约》进行比较,教师提出下列问题:
(1)有否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相似的内容?
(2)有哪些新增加的内容?

(3)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比分析,《天津条约》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二是再按照教学参考书的提示分别分析这些增加的内容有什么危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此外,还应该强调战争再起的原因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以激发学生对西方列强野蛮行径的憎恶感。《北京条约》的讲授同《天津条约》。关于"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简单讲完两国趁火打劫的目的后,直接提问:美法两国从这两个条约中又得到了什么新的权利呢?英国是否同时享有这些权利呢?为什么?从中促使学生学会比较的能力,也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危害。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讲完《南京条约》的签订后,指导学生看书,依次分析以下三个问题:《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所有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侵犯了中国什么权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然后利用扩展资料,给出相关专有名词的定义。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影响


重点:(1)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2)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1)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和把握。 (2)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课型设计:新授课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
2.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二、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三、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提问学生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其原因。
一、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首先介绍条约签定情况,然后学生看书,分析《南京条约》内容有什么?目的是什么?侵犯了中国什么权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对前两个问题能够回答完整,但对后两个问题回答不完整。根据情况加以补充如下: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香港岛由一个荒凉的渔村变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货物转运站和海军基地。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开口通商,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协定关税,表明关税税则中国不能自己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2.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教师首先介绍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这两个《南京条约》的附件的内容,并加以简单概括,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危害。学生由于对《南京条约》的分析刚完成,所以对附件的分析较为简单。教师稍微做出补充即可。
二、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阅读课本内容,分析下面的问题:美法两国从这两个条约中得到的新的权利呢有什么?英国是否同时享有这些权利呢?为什么?学生回答较为容易。
教师强调,在中美《望厦条约》中不仅增加了新的内容,而且对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等问题的规定比英国的条约更具体,更多的损害了中国主权。《望厦条约》成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的范本。以加深认识。
三、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师提出下列思考题:第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性质是什么?第二,鸦片战争前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第三,鸦片战争后政治、经济方面有何变化?由学生分析。题目较难,学生说不到之处,由教师视情况加以补充说明并简单介绍"半殖民地"和"半封建"这两个名词如下:
第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政治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战后,国家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第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疯狂的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原有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说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标志有两个:其一,在外国大量倾销商品的过程中,家庭手工业破产,造成耕与织的分离;其二,使中国的生产、贸易服从于世界市场的需要,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样的社会还能说是封建社会吗?下面介绍两个概念:"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从这个概念出发,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这个变化就是由鸦片战争开始的。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教师提出思考题:鸦片战争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鸦片战争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又是什么?学生回答较为容易,但对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理解有些困难。教师应加补充。
3.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教师提出下列思考题:人民的革命任务在鸦片战争前后有何变化?学生回答较为容易。
最后教师小结。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复习目标]
1.正确认识原始社会的历史特征,从社会组织、生产力状况、经济活动等方面掌握原始社会各发展阶段的状况。用生产力的观点分析原始社会瓦解的原因。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进步性,掌握中国奴隶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阶段特征和主要线索。
3.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正确分析西周井田制、分封制、等级制等制度的特点、作用。
4.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和线索,确评价春秋战国时一系列战争的性质、特点、作用;全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表现、作用、影响。
5.掌握自原始社会末期以来,华夏族及各部族的状况,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正确评价民族融合的作用。
6.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生活的进步、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等方面,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7.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把握诸子百家的基本主张和观点,正确评价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要点梳理]
本单元的断限从距今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时期,涉及原始人、氏族公社、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几个历史阶段。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1)原始社会 从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为止,历经原始人群、氏族公社(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时期。元谋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类的典型代表。从山顶洞人开始进入氏族公社,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母系氏族繁荣阶段的代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此时期,贫富分化,原始社会解体。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
遍布全国各地的原始文化表明,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中国先民的多项发明,说明中国对世界文明具有突出贡献。
(2)奴隶社会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结束。
①夏 自公元前21世纪至约公元前16世纪,由启建立,最后国王是桀。统治中心地区,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处。夏朝是中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奴隶制开始阶段。
②商 自公元前16世纪至约公元前11世纪,由汤建立,最后国王是纣。初都城是亳,前期屡屡迁都,最后定都殷。其疆域,东到大海,西达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至长江流域,还有众多属国。商有高度的奴隶制文明,是奴隶社会发展阶段。
③西周 自公元前11世纪中叶至前771年。由周武王建立,最后国王是周幽王。都城是镐京。西周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是疆域空前的奴隶制国家,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
④春秋 自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周王室衰微,周王成为诸侯的傀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融合加强。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3)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 自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这一时期,兼并战争激烈.民族融合加强,出现了统一趋势,生产力大大提高,通过一系列变法运动,新兴地主阶级逐步取代奴隶主贵族掌握了政权,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2.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更替
(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分为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部落联盟等几种形式,这些社会组织与原始社会的各个阶段相对应。部落联盟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是由两个以上部落为了共同利益而结成的联合组织。炎帝、黄帝、蚩尤和尧、舜、禹都是代表性的部落联盟的首领。部落联盟的选举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实行禅让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人们平等的关系被打破,出现了私有财产和氏族贵族,并逐渐形成奴隶主和奴隶两大对立阶级,部落联盟逐渐被国家取代,原始社会瓦解。
(2)奴隶社会 整个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实行的都是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和分封贵族为主的政体。
①夏 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夏王朝建立了武装、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国家机构完备,奴隶制国家完全形成。
②商 商代奴隶制国家机器及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备。炮烙之刑、人祭、人殉,表明了奴隶制度的残酷性。
③西周 西周是奴隶制制度完备时期,通过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及等级制度,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政权机构,形成明确的等级,由各级奴隶主贵族世袭地把持着各级政权,维护着中央对地方,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和秩序。分封制、等级制、宗法制及特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④春秋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分封制和等级制受到严重破坏,政自天子出变为政自诸侯出,周王成为大国的附庸,出现了七国争霸的局面。
⑤战国 战国时期,周王室和诸侯的进一步败落,通过一系列变法,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世卿世禄制被军功爵制等所取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封建官僚制度开始建立,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了。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1)原始社会经济
①原始社会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被迫过群居生活,原始人群时属旧石器时代,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山顶洞人能人工取火。
②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属新石器时代,会建造房屋,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出现,弓箭、制陶、麻纺织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成果。粟和水稻开始种植。
③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生产工具更加进步,出现小型铜器,有了养蚕缫丝业。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有了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私有制和贫富分化。
(2)奴隶社会经济
①生产力的变化 夏商西周的生产力有了进步,处于金石并用时代,除木、石和骨器外,也有少量青铜工具,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出现铁器和牛耕,以奴隶集体劳动为主。
②经济活动状况 夏商西周的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了较大发展。青铜铸造是主要手工业部门,青铜器不再局限于礼器和武器,开始向生活化、工具化发展。纺织业、玉器加工业、陶瓷业、漆器业有了发展,后期煮盐业、酿酒业等有了较大发展。与此同时,商业、交通和城市也有了一定发展。
(3)战国社会经济 战国封建制的确立,又加速了生产力的提高。新的剥削方式和新的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人身地位的提高,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铁器和牛耕的普及,更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农业、手工业都有了发展,出现了一批政治、商业中心,还出现了一批有势力的大商人。
4.民族融合的加强
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奠基时期。原始社会后期,通过战争、结盟等形式,逐步形成了华夏族。夏商西周都是由华夏族的不同部族建立的,中原华夏族与国内务民族的联系和交往加强。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同周边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都有了发展,在频繁的战争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快,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这些为后来秦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5.科技文化成就
科技文化的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1)原始社会时半坡氏族的彩陶和记事符号,说明当时已出现了简单的文字和艺术形式。
(2)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夏朝有了历法,商代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商周的青铜艺术、雕塑和甲骨文、金文达到很高水平。
(3)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更是出现了繁荣局面。思想方面,名家辈出,从各自的立场出发阐述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突出反映了这一时代文化的繁盛。孔子和儒家思想及诸于思想,对中国和东方文化有着重要影响。教育方面,官府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形成。适应征战的需要,出现了一系列军事著作。天文、历法、医学和建筑等科学技术有了进步。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出现了标志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体现“百家争鸣”的诸子散文,影响深远的浪漫主义文学杰作《离骚》等。 [题例剖析]
[例1]促使原始人定居的主要因素是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掌握建造房屋与制陶的技术
C.饲养家畜家禽
D.营造公共墓地.
(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
剖析:解答本题,最关键的是要准确再认原始人生产生活变化的历史阶段特征。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的出现;从逐水草迁徙到定居。从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来分析,C、D两项极容易排除,迷惑性较强的是B项。但只要弄清楚是定居的需要而迫切要求掌握建造房屋的技术,而不是掌握了建造房屋的技术才定居的。这样就可以排除B项。解本题从正面认定A项是正确选项也可以。如可以这样想,采集、渔猎的场所不可能固定,而远古居民居住的场所也就不可能固定,尤其是在原始社会那样的环境条件下。而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居住的场所就可以固定在耕种区域的附近了。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可以看出,本题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更多地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代表着高考命题的改革方向,这类题目在高考试题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在练习中应予以重视。
答案:A
[例2]问答题
墨子说:“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分析其积极意义。(1994年全国)
剖析:本题是一道材料论述题,试题引用墨子的两段言论来创置新情景,并以墨子的基本思想“兼爱”、“非攻”作为切入口,由浅入深的设置了三个问题,属“小切口、深分析”题型,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概括、分析和评价能力。试题还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因素。题目的第一问,考查了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第二问较难,要求考生在课本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根据要求重新进行加工和整理,对考生的理论素质和思维品质要求较高。教材并没有直接讲述战国时期墨于思想产生的根源。只能根据教材涉及到的战国初期思想家、代表的利益,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战乱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思维加工和理论思考,结合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第三问,要求考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当时墨子思想的地位、影响及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角度作出历史、全面的评价,肯定其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这些言论的思想核心是“兼爱”、“非攻”。
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当时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产破坏、生灵涂炭。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
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和睦安定,共同富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这也符合人民的利益。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墨子的这些言论,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
[辨疑解难]
1.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曾论述到:“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只有在公社瓦解的地方,人民才靠自身的力量继续向前迈进,他们最初的经济进步就在于利用奴隶劳动来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生产。……甚至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成为大批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都被杀掉,而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
2.关子“禅让制”和世袭制问题
“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适应部落战争的需要,各氏族部落彼此结成联盟,联盟的首领由议事会选贤举能产生,传说中的尧、舜、禹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更替就是禅让的结果。实际上,“禅让”是在氏族贵族中进行的,武力在“禅让”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已预示着原始社会的崩溃。
传说中的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启凭借实力,夺取了联盟首领的职位,结束了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在整个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王位继承都实行世袭制度,通过“父终子及”的“家天下”形式,维持着王位的继承。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第一次文化高峰,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其原因如下:
第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第三,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四,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络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裕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
第五,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
第六,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4.如何评价大国的争霸战争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争,都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其实质在于相互兼并,扩张领土,掠夺财富,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但也有积极意义。
第一,对于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实现区域统一有积极作用。
第二,虽以“攘夷”为号召,但对于阻止夷狄等游牧民族的入侵,保护华夏进步文化,增强各族间的融合有一定作用。
第三,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霸主都曾进行过改革用以增强国力,其统治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使经济得以发展。
第四,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增长,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
第五,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交替,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产生。
5.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其表现是:
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出”,世卿
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
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

高中高一历史《价值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学习目标
掌握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获取知识的过程、结果
通过了解鸦片战争前夕中外状况,使学生掌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介绍林则徐和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的事迹,培养学生崇敬英雄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学习献身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重点分析: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是重点。它实际上是在介绍鸦片战争的时代背景。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对比,有助于学生了解国情,并能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从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难点分析:
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和把握是难点。如"鸦片贸易"、"闭关锁国"等。这些名词学生接触较少,在理解上会有些困难。

教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教材地位的分析:
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都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教材建议】

关于"鸦片战争的经过"的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首先利用《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和《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壮烈捐弃的清朝爱国将领一览表》,讲清鸦片战争的三个阶段,然后提问学生以下两个问题:如此众多清朝爱国将领在鸦片战争中壮烈捐弃,为什么最后中国战败了?在这些战败的原因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答案,并从中寻求答案。

关于"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的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初三世界史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史实,然后依次提问下列一组问题,为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创设良好的环境:首先提问英国工业革命给英国和世界带来的经济影响是什么?再问英国工业革命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冲击?然后再问此时的中国是否已经准备好?然后再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再介绍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的国情,引导学生分析这中间的矛盾冲突,对比两国实力,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原因。

关于"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的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首先利用扩展资料(鸦片贸易)分析英国走私鸦片与工业革命的关系,然后提问学生:鸦片走私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中国政府内部有什么反响?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响?从而为清政府对待禁烟和战争态度的两面性埋下伏笔。对比出林则徐与道光帝在对待禁烟和战争两个问题上的精神境界的区别,这样既促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这个民族英雄是当之无愧的,也有利于学生认识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观原因。

第一节  鸦片战争

重点难点:

1.重点:⑴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⑵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

2.难点:⑴鸦片战争的原因。⑵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课型设计:新授课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介绍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和分期。然后提问学生:关于发生在16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我们并不陌生。中国禁止毒品输入,遭到痛打;西方贩卖鸦片,为国法所容;中国在本土作战,惨遭失败,英国海盗式袭击一举胜利;正义战争受到惩罚,殖民战争取得成功;中国社会按自身矛盾运动的固有轨迹运转,遭到历史扼制,西方社会按固有轨迹运转,却获得历史成功。正义遭到惩罚,野蛮亵渎了文明,劫掠者弹冠相庆,自卫者俯首求降。为什么会是这种结局呢?结局一定会这样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新的学习。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和中国

1.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

教师首先提问学生:19世纪上半期世界历史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学生能够答出是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教师再次提问学生工业革命的影响都有哪些?这其中哪些会影响到中国?关于影响,学生可能回答不全面。教师稍做补充,指出,由于生产力极大提高,产品极大丰富,这就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否则其发展就会停滞不前。英国完全征服印度后,自然就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2.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

关于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先看书,然后出示下列空白表格,由学生填写适当的内容。

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两国比较

国别

中国

英国

时间

地理位置

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

军事力量

对外政策

中英贸易

综合国力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填写,不但能对中国的中国封建社会危机四伏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而且对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兴衰格局有鲜明的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理解。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教师通过刚才对表格的分析,引出中英贸易的不平等,提问学生英国出现贸易逆差的原因。估计学生能够说出表面原因,但是对深层次的原因概括不清。教师此时概括出两点原因,一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的工业品具有顽强的抵抗力,二是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限制,使英国不可能在中国为自己的商品打开市场。

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做出正确评价。

然后分析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会做出哪些努力?由此引出特殊商品——鸦片。

教师此时利用扩展资料“鸦片贸易”简单介绍后,提问学生疯狂的鸦片走私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中国政府内部有什么反响?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响?此问题由于学生对初中知识和现实生活的了解,可以答出危害、对策及其原因。

2.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和虎门销烟

首先引导学生看书,由学生说明林则徐在禁烟运动前的主张,然后再对比他在禁烟运动中的作法。思考下面的问题:为什么会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它说明了什么?加深学生对疯狂的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的认识,并且强化学生对中国正义立场的肯定。由此说明鸦片战争中国方面的正义性。

三、鸦片战争

1.原因

此时,由学生概括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借口)。学生应该能够说出根本原因、但是对直接原因和借口则容易混淆。教师应该加以区分:直接原因是维护罪恶的鸦片贸易,借口是虎门销烟“危害了”英国的利益。

2.过程:

学生看书,理清战争经过的两个阶段和重要事件。教师给出有关英国侵略和中国人民抵抗的材料,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

3.结果:

学生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具体原因,但对根本原因则概括不清。由教师点出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我们在思索,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也在思索:结局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结局。

板书设计:

第一章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节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和中国

1.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

2.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2.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和虎门销烟:1839年

三、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1.原因:

2.过程:

3.结果:

高一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学习目标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性质和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获取知识的过程、结果
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重点分析: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是重点。资本主义列强所获取或扩大的侵略权益正是通过这些条约而得到的。应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推理的方法,分析条约的内容,弄清列强又获取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难点分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学生缺乏足够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储备和一定的哲学、政治理论。应帮助学生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性要求的角度去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对比说明两次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使学生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继续的认识。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5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为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害进行逐项分析,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为综合考察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思维素材,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

教学建议
关于"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建议:
教师可利用教材13页表格和14页图,制成电子课件,以增强形象性,使学生对俄国的贪婪有更深刻的印象。

关于"鸦片战争的影响"的建议:
因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高一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建议教师以中国性质的变化为重点,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讲授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由(学生能够概括的)历史表象到(学生不能够概括的)历史实质的提炼过程。

关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建议:
要注意让学生理解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借口的区别。关于根本原因,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19世纪5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特点,指出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美法先后完成工业革命,然后利用教材小字内容整理成相应的表格让学生分析英国商人和政府的感想及要求。这样使学生很自然的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关于借口,学生初中已经学过,教师只要强调一下它只是发动战争的借口而已。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重点:
(1)战争的根本原因。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3)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难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课型设计:新授课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及实质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攻占大沽、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
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提问学生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及实质
教师提问:①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迅速提高的生产力驱使资产阶级向全球扩张,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英国侵略者满以为中国广阔的市场为他们敞开了。但是结果非常的却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讲授鸦片贸易的背景时教师有所交代,所以学生回答此问题比较容易。

②既然结果不理想,英国采取了什么补救办法呢?其结果又是如何呢?学生回答此问题比较容易。教师此时简单介绍一下"修约"的内容,以强化学生的感情。
③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请你们概括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与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比较,是否一样呢?
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教师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还可以从战争的手段上来比较。引发学生思考。由此导出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攻占大沽、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

阅读教材中《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下面三个思考题:
①有否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相似的内容?②有哪些新增加的内容?③与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对比分析,《天津条约》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
学生经过分析思考,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关于战争再起,教师首先提醒学生关于世界历的两个值得注意的事件:一个是1857年,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再一个就是英国于1859年刚镇压了它的殖民地--印度的反英大起义。以使学生对战争再起有较清醒的认识。
关于《北京条约》的签订,由学生看书,掌握《北京条约》内容既可。
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师首先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两国的不同表现,然后由学生分析美国只是帮凶的原因。再分析俄国此时侵略中国的特点是什么?表现是什么?影响有什么?由学生回答。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此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做出相应补充。

高一历史教案范文: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这篇《高一历史教案范文: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第十七课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教材教法
“苏联解体”的分析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第一,改革的背景。苏联作为两大超级大国之一,拥有着与美国相匹敌的庞大军事力量,但其经济实力却一直远不如美国。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所谓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苏联不仅在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迅速拉大,其经济实力也再难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同美国继续争霸了。为了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为了维持苏联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对于进入80年代的苏联来说,已是势在必行。第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和方向: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随即在苏联展开了大规模的改革。在改革初期,戈尔巴乔夫确立了把国内和对外工作的重点转到发展经济上来的方针,但由于对原有经济体制触动不大,因此苏共“二十七大”(1986年)制订的“加速经济发展战略”未见成效。经济改革推进不下去,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于是他转向政治改革,以求扫清障碍。但他所推行的政治改革,是准备用“全人类标准”来改造社会主义。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品质”应是“民主和人道主义”,进而又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趋于接近”的论点。这样,戈尔巴乔夫便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科学社会主义。这种“新思维”的认识,反映到政治改革上,便是从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发展到推行西方式的多党制。其结果,是导致人们思想的严重混乱和出现党派林立、纷争不已的局面。到1990年,伴随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尖锐并表面比,局面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
2.“八一九”事件。第一,事件的起因:“八一九”事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了局势的混乱;其直接导火线,是《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问题。这一条约的签署,不仅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变为一个松散的邦联,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的开始(有6个加盟共和国拒绝参加签订新联盟条约)。第二,事件结局所反映的问题实质:“八一九”事件历时不到60个小时即告失败,这固然与事件发起者的计划不周有关,但其实质,则是事件的发起者们也无力应付由事件发生后的国内外局势。第三,事件的影响: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苏联完全解体。
3.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苏联的解体,既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也有其复杂的现实原因。对此,教材已作了三方面的概括。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关于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主要包括,不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尤其是70年代出现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时代”,与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全力发展军事工业的政策;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不健全;民族政策中的偏差;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政策。第二,关于内部原因。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其宗旨应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和苏联的最终解体,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方向。第三,关于外部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和平演变”战略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掉以轻心的。其二,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所凭借的,归根结底是其经济上的实力。
对“东欧剧变”一目的分析
1.东欧剧变的发生和实质。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在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六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工人党均下台成为在野党(其中民主德国统一于联邦德国;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南斯拉夫在经历近一年之久的内战后,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伴随*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2.东欧剧变的三个阶段。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各国虽然因情况不同而呈现着某些不同的变化特点,但大体上都经历了相同的三个阶段。教材对这三个阶段作了概括的介绍。深入分析这三个阶段,可以总结出深刻的历史教训。第一阶段,其特征表现为党内外的反对派相互呼应,向执政党施加压力甚至提出挑战,时局严重动荡不安。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东欧国家始终未能解决好政治、经济体制中和政策上存在的问题,官僚主义乃至腐败现象没有得到纠正和铲除,经济发展迟缓甚至趋于停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缺乏改善提高。由此导致群众的严重不满和失望,执政党失去了领导核心的凝聚作用。第二阶段,其特征表现为执政党对反对派无原则的妥协退让。这不仅使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也势必导致广大群众的思想混乱,以至局面完全失控。经过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的出现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还有,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美苏等的外部影响也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
3.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首先,教材指出,东欧国家的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次,教材将剧变的原因作了四个方面的归纳:第一,关于历史原因。二战后,东欧八国(南、阿、匈、捷、保、波、罗、民主德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实现的。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在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将避免孤立确保本国安全放在首位。为此,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的经济体制成为可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虽在“冷战”形势下曾起到强化社会主义阵营的作用,但同时也使苏东矛盾不断积累加剧。第二,关于内部原因。经济方面:二战后,苏联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各国的圭桌。东欧各国虽进行过经济方面的改革,但大多都未能突破这种经济模式,以至收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政治方面: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并最终以大选的形式获取政权。第三,关于苏联因素。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一方面使苏东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加剧,另一方面,又是维系苏东集团存在的实际力量。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苏联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戈尔巴乔夫为了缓和同美国与西欧的关系和甩掉东欧这个经济包袱(据估计,从1972年到1981年,苏联对东欧的贸易补贴总额为1019亿美元),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也不乏推行其“新思维“,使所谓“戈尔巴乔夫派”首先在东欧各国上台的意图。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第四,关于西方因素。“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东欧是它们实施这一战略的突破口。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取了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压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内政干涉,扶植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多种手段,直接干预了事态的发展。
对“东欧剧变”一目的处理
1.点明东欧剧变的实质,使学生明确东欧剧变的“变”,是指东欧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中三段小字内容,通过对波、民德、罗三国具体情况的了解,使学生加深对东欧各国的剧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认识,进而分析三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出现原因,并从中引出相应的历史教训。
3.引导学生分析东欧剧变的内因和外因,进而引导学生从两极世界格局的大背景出发,遵照全面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要求来认识问题,得出苏联因素(包括历的)是导致东欧剧变的重要因素的结论。
对“苏联解体”一目的处理
1.从引导学生评价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导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以避免使学生产生苏联如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还能依然强大的错误认识。
2.在分析了苏联解体的内部、外部原因后,可向学生提问:“依你看,苏联的改革应坚持哪些方针和原则?”“中国怎样才能够有效地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这样两个问题,使学生能够从本课的学习中,引出相应的历史教训,并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重大意义的认识。
教法提示
一、结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和原因的讲述,适当调出本课软件“理论指导”中关于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和内因与外因之间的关系的经典论述,引导学生用以分析本段历史,培养其理论思维和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八一九事变”的讲述,调出本课软件“文献资料”中的两份文件,引导学生对照课文加以分析,既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又提高学生分析原始文献的能力。
三、讲授中,可调出多媒体图片,营造历史氛围,加强教学的形象性,提高教学效果。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高一历史《新思想的萌发》教案模板”一文,希望“高一历史《新思想的萌发》教案模板”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