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 导航 > 高一历史教案: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高一历史教案: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是能让老师课堂教学氛围大大不同。你是否在为不会写教案课件而烦恼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教案: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这篇《高一历史教案: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第十四课 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教材教法教学建议
本课地位
本课内容体现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重要线索。二战后,美国凭借其经济、军事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遏制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在亚洲悍然发动侵朝、侵越的热战。说明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根源。美国在朝鲜、越南战场的失败,是美国霸权地位削弱的标志。美苏争霸反映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
本课教学基本思路
A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美国的冷战政策的适用范围是欧洲,对亚洲则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这两个内容是美国全球称霸战略的组成部分。而美苏争霸是在苏联力量发展后的必然反映。
B要求学生概括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初中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C美苏争霸的内容可以采用列表的方式把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的情况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形成总体感受。
教学重点:
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和影响是重点。
冷战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后,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敌视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既反映了美苏之间的争夺。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冷战政策的推行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造成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比起一战,二战在更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美苏两国在战争期间的盟友关系被对抗关系取代,面对这种形势,美国充当起国际宪兵的角色。宣布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社会主义发展的三项重要步骤。其目的:一是通过支援各国反动势力镇压人民革命运动,阻止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二是借反对社会主义的名义,加强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两极格局的建立,从根本上说是战后初期美苏经济、军事实力对比的反映,其中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有在意识形态因素掩盖下的国家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冷战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教学难点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是难点。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全球称霸战略的具体实施。是对抗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示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的影响,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而马歇尔计划比较隐蔽,着眼于经济手段,担负着抗衡苏联和控制西欧的双重任务,它企图通过帮助欧洲振兴经济稳定政局,从而稳定资本主义阵营,把西欧各国联合起来与美国一起对抗苏联。同时,美国趁人之危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可以说两者实质是一致的,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
重点突破方案
二战后,世界主要是两极,即背信弃义世界和社会主义力量,可见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占突出地位。双方又以美国和苏联为首。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力量的日益增强,苏、美、双方争夺霸权的斗争逐渐占统治地信。所以说“冷战”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对于美国的冷战政策,引导学生归纳冷战政策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欧洲地图》帮助学生分析冷战政策对世界形势产生的重大影响。指出,冷战政策的推行导致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造成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难点突破方案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对初三学生有相当的难度。如果单纯依靠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有如空中楼阁。建议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视频资料,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讨。通过这样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课堂导入:
A常规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的影响是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形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包括八个欧洲国家、三个亚洲国家及其他一些国家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大大削弱了。哪位同学到地图前指出:在二战中被*的三个资本主义强国和两个被削弱的资本主义大国。还有一个资本主义大国,虽然也是参战国,但其实力非但未被削弱,反而更增强了,谁能知道是哪个国家?
B图片导入
运用多媒体展示《柏林墙》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指出柏林墙是冷战的重要表现,冷战政策是战后美国对东欧国家采取的敌对政策,今天我们来学习冷战政策。从而导入新课。

fwR816.CoM阅读延伸

高中历史教案:美国的建立


第六节 美国的建立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1787年宪法
难点: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可通过美国国旗导入本节的教学,“请同学介绍一下美国国旗的含义”。美国国旗记载着美国由13个州扩张演变为50个州的历史,也纪念着最初英国殖民统治下的13个州参加独立战争并最终为赢得独立做出的贡献。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2.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和背景,教师可按教材中提到的几个方面内容请学生归纳,也可换一种方法,例如给出几段原始材料,通过学生分析理解,归纳出独立战争爆发的深刻根源。
材料一 北部殖民地,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中部殖民地,以农业为主,土地肥沃,被称为“面包殖民地”。南部殖民地,盛行资本主义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主要作物是烟草、蓝靛,有一批“蓝靛百万富翁”
材料二 1660年的《航海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商品都要使用英国船只运输,一切物品只能运往英国。1765年的《印花税法》规定,所有的印刷品、商业单据、法律证件等都要缴纳印花税。
教师提问学生,这两段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同学们能否从中分析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要求独立的原因?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比较,归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英国的盘剥和束缚,双方矛盾激化致使战争一触即发。
3.独立战争的经过。建议教师给学生一段时间阅读教材关于战争进程的有关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总结独立战争进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制作一张大事年表。其中包括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和第二届大陆会议,组成大陆军,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约克镇大捷,战争胜利结束,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等几个要点。
4.1787年宪法。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建议教师通过原始材料的分析加深学生对1787年宪法的理解。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摘录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设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证国内安宁,规划共同国防,增进一般福利,使我们自己和我们后代得到自由和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第1条
第1节 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
第2节第1款 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的议员组成……

第3款 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应按照本联邦内各州的人口分配。这种人口
的决定,除全部自由人外,应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这种自由人中
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劳级的人口,不包括未纳税的印第安人……
第3节 第1款 联邦参议院应由每州两名参议员组成。参议员由州议会选出,其任期为六年……
第2条
第1节 第1款 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的任期定为四年……
第2节 第1款 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邦服阶段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第3条
第1节 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法院和低级法院两者的法官,只要能忠于职守,即应继续在职……
教师可就以上这些材料,提问学生,该宪法中规定的建国目的是什么?政府的组成形式是什么?有哪些权力?国家职权由哪三个部门分掌?如何评价这部宪法?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完成教学。
5.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对美国本身的发展和对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重大影响两方面分析。
教学设计思想
利用现实社会生活中美国的影响入手,结合大量的图片、文字、网上资料,创设历史学习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师的设计、引导下,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完成知识的识记、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流露。

高一下册历史教案:古代的经济政策


【学习目标】

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知识梳理】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奴隶社会:一切土地属于________。

(1)基本特点:①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②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③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

(2)瓦解原因:①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②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③在井田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

(3)瓦解标志──税制改革(“初税亩”):以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________。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________,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1)发展途径: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进行土地兼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

(2)抑制土地兼并:①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________。②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________;明朝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③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

1.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________、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________等问题。

2.主要表现

(1)战国时期:________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

(2)西汉时期:________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3)明清时期:政府沿袭“重本抑末”的治国理财思想,实行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阻碍了工商业发展,不利于________的发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原因

(1)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猖獗;

(2)清初要对付东南沿海的________;

(3)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2.表现

(1)明朝:________实行“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沿海居民内迁、禁海,实行“闭关锁国”。

(3)明清统治者虽曾开放海禁,但基本实行________政策。

3.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________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________。

【基础练习】

1.清代《履园丛话·产业》中“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的思想,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A.封建国家重视农业 B.商人地位低下

C.海外贸易不发达 D.重农轻商的思想

2.《齐民要术·序》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从上述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此书( )

A.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B.总结6世纪前南北方人民的生产经验

C.含有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 D.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贫富悬殊状况

3.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曾在封建社会的早期起过一定积极作用 ③最终阻碍着中国近代技术和生产力的形成 ④是完全消极反动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孔子《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主要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氏族公社所有制 D.农民土地所有制

5.《诗经·大田》写道“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从这些充满现实主义古典文学气息的文字中,我们能探究到的古代经济信息是( )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B.土地兼并严重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井田制趋于瓦解

6.下图是国家邮政局发行的一枚《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以纪念在中国存在了2600年的农业税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开始于(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互动探究】

1.我国古代土地所有制有何变化?总体趋势是什么?

2.井田制为什么在春秋时期开始瓦解?

3.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土地兼并现象?土地兼并带来什么社会问题?古代封建政府采取过哪些抑制土地兼并措施?为什么不能真正阻止这一现象?

高一历史教案: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知识目标】: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徽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

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3、通过两宋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本课的重要概念,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按照教师布置的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准备:搜集资料、整理发言提纲、小组讨论。

【教师准备】:向学生提供有关本课内容的网站,同时,指导学生课前查阅和预习;并精心备好教案,寻找有关本课内容的史料、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以便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

三、教学指导

本课头绪多、历史概念多,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宜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过中国古代史课程,对古代的商业的历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偶然接触有关商业活动题材的影视作品,这就为高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高中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更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具有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

五、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法:学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有没有同学思考过:商业到底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也可指导学生结合书本封面和书17页关于山西票号——日升昌的材料,从中提取历史信息,并思考票号和后来的什么机构类似?它在商业活动中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2、过程设计

【课件展示】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中国古代不同历史阶段商业发展概况

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

其实,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么,古代商业又是如何兴起并逐步发展的呢?追溯这一切,得先从商周时期讲起。

【课件展示】第一:商周时期商业产生

(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自主挖掘,在此基础上由老师概括):

商人在商品交换中,使用海贝、骨贝等货币,且商业为官府控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春秋时期的大商人有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

【课件展示】(板书)

商朝时期:“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战国后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形状各异,有的模仿农具,有的模仿各种工具,也有的模仿贝的形状。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课件展示】第二: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如果说,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产生阶段;那么,秦汉时期,商业已取得初步发展。请思考:秦汉时期我国商业初步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课件展示】(板书)

A、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汉代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B、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

(☆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展示“秦半两”和“汉五铢”钱的实物或图片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对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展示汉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找出长安城的两个市,既可以较好的展示汉朝市的特点,也可以说明商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件展示】第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缓慢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减小,以物易物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北方商业发展时起时伏,波动性大。南方商业小幅发展,商税及与商品流通交易有关的税种,成为东晋南北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由此而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

【课件展示】第四: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商业取得进一步发展。

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除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外,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也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唐代长安城有坊、市;市有两个,东市和西市。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各有220行。东市肆邸千余,货物山积,商贾云集。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西市就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胡风”、“胡俗”流行。长安城的人口不下百万,这样庞大的人口对商品的需求,造成长安城商业的繁荣。农村集市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

(☆注:本部分内容为书本基础知识,应强调夯实)

隋唐时期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唐朝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出现商旅不绝的繁忙景象。安史之乱后,对外商业交通的重点,由西北陆路转移到东南海道。广州是南方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外国商船的聚集之地。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课件展示】(板书)

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运河开通

表现:金融方面:柜坊和飞钱出现

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

市场发展:城市中“市”“坊”分开,农村集市发展

对外贸易: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课堂思考】: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课件展示】第五: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两宋时期,我国古代商业出现空前繁荣。主要表现为:

①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②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③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

④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⑤海外贸易发达

(☆补充说明: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时产生于四川,便利了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榷场:辽、宋、夏、金时期政府在边境地区设立的收税贸易市场,促进了民族间的经贸交流。)

【课堂思考】:宋朝空前繁荣的商业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在此基础上,宋朝商业空前繁荣,更为元朝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这些都促使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①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 “百物输入之众,有如百川之不息。”据说每天仅运入城中的丝即达到千车。

②杭州是南方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

③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元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严密控制对外贸易。

【课件展示】第六、明清时期商业继续发展,出现商帮

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在全国各地,还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的是徽商和晋商。

【课件展示】下面有张表格,请大家在自学课文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完成!

商 帮

起家

发展

兴盛

徽 商

晋 商

【课件展示】归纳完成:

商 帮

起家

发展

兴盛

徽 商

经营盐业致富

经营茶叶、木材、粮食等

经营典当,走出国门

晋 商

经营盐业致富

经营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等

经营票号,走出国门

课堂思考: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名全国?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的两大商帮。

徽商和晋商的出现与城镇经济的空前繁荣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两大特色。

【课件展示】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2、中国古代商业特征

【师】自商朝时期商业兴起到明清之际商业的发展,期间体现了怎样的特征呢?

【生】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3、货币制度及货币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水平与特点;

4、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商业、农业、手工业之间互相联系,“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商业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的进步是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明朝中后期,催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是古代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却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阻碍。当西方世界陆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时候,中国传统经济又将面临如何变革呢?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3、作业布置

A、基础归纳型:按照课堂教学思路,理清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用表格形式展现。

B、能力提高型:结合课文,自主探究中国货币发展史、商业都市和城镇的发展史、海外贸易的发展史以及徽商或晋商的发展史。(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认购其一完成,可通过撰写小论文或收集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的方式展现)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复习目标]
1.正确认识原始社会的历史特征,从社会组织、生产力状况、经济活动等方面掌握原始社会各发展阶段的状况。用生产力的观点分析原始社会瓦解的原因。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进步性,掌握中国奴隶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阶段特征和主要线索。
3.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正确分析西周井田制、分封制、等级制等制度的特点、作用。
4.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和线索,确评价春秋战国时一系列战争的性质、特点、作用;全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表现、作用、影响。
5.掌握自原始社会末期以来,华夏族及各部族的状况,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正确评价民族融合的作用。
6.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生活的进步、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等方面,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7.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把握诸子百家的基本主张和观点,正确评价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要点梳理]
本单元的断限从距今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时期,涉及原始人、氏族公社、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几个历史阶段。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1)原始社会 从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为止,历经原始人群、氏族公社(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时期。元谋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类的典型代表。从山顶洞人开始进入氏族公社,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母系氏族繁荣阶段的代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此时期,贫富分化,原始社会解体。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
遍布全国各地的原始文化表明,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中国先民的多项发明,说明中国对世界文明具有突出贡献。
(2)奴隶社会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结束。
①夏 自公元前21世纪至约公元前16世纪,由启建立,最后国王是桀。统治中心地区,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处。夏朝是中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奴隶制开始阶段。
②商 自公元前16世纪至约公元前11世纪,由汤建立,最后国王是纣。初都城是亳,前期屡屡迁都,最后定都殷。其疆域,东到大海,西达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至长江流域,还有众多属国。商有高度的奴隶制文明,是奴隶社会发展阶段。
③西周 自公元前11世纪中叶至前771年。由周武王建立,最后国王是周幽王。都城是镐京。西周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是疆域空前的奴隶制国家,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
④春秋 自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周王室衰微,周王成为诸侯的傀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融合加强。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3)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 自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这一时期,兼并战争激烈.民族融合加强,出现了统一趋势,生产力大大提高,通过一系列变法运动,新兴地主阶级逐步取代奴隶主贵族掌握了政权,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2.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更替
(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分为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部落联盟等几种形式,这些社会组织与原始社会的各个阶段相对应。部落联盟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是由两个以上部落为了共同利益而结成的联合组织。炎帝、黄帝、蚩尤和尧、舜、禹都是代表性的部落联盟的首领。部落联盟的选举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实行禅让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人们平等的关系被打破,出现了私有财产和氏族贵族,并逐渐形成奴隶主和奴隶两大对立阶级,部落联盟逐渐被国家取代,原始社会瓦解。
(2)奴隶社会 整个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实行的都是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和分封贵族为主的政体。
①夏 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夏王朝建立了武装、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国家机构完备,奴隶制国家完全形成。
②商 商代奴隶制国家机器及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备。炮烙之刑、人祭、人殉,表明了奴隶制度的残酷性。
③西周 西周是奴隶制制度完备时期,通过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及等级制度,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政权机构,形成明确的等级,由各级奴隶主贵族世袭地把持着各级政权,维护着中央对地方,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和秩序。分封制、等级制、宗法制及特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④春秋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分封制和等级制受到严重破坏,政自天子出变为政自诸侯出,周王成为大国的附庸,出现了七国争霸的局面。
⑤战国 战国时期,周王室和诸侯的进一步败落,通过一系列变法,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世卿世禄制被军功爵制等所取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封建官僚制度开始建立,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了。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1)原始社会经济
①原始社会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被迫过群居生活,原始人群时属旧石器时代,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山顶洞人能人工取火。
②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属新石器时代,会建造房屋,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出现,弓箭、制陶、麻纺织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成果。粟和水稻开始种植。
③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生产工具更加进步,出现小型铜器,有了养蚕缫丝业。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有了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私有制和贫富分化。
(2)奴隶社会经济
①生产力的变化 夏商西周的生产力有了进步,处于金石并用时代,除木、石和骨器外,也有少量青铜工具,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出现铁器和牛耕,以奴隶集体劳动为主。
②经济活动状况 夏商西周的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了较大发展。青铜铸造是主要手工业部门,青铜器不再局限于礼器和武器,开始向生活化、工具化发展。纺织业、玉器加工业、陶瓷业、漆器业有了发展,后期煮盐业、酿酒业等有了较大发展。与此同时,商业、交通和城市也有了一定发展。
(3)战国社会经济 战国封建制的确立,又加速了生产力的提高。新的剥削方式和新的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人身地位的提高,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铁器和牛耕的普及,更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农业、手工业都有了发展,出现了一批政治、商业中心,还出现了一批有势力的大商人。
4.民族融合的加强
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奠基时期。原始社会后期,通过战争、结盟等形式,逐步形成了华夏族。夏商西周都是由华夏族的不同部族建立的,中原华夏族与国内务民族的联系和交往加强。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同周边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都有了发展,在频繁的战争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快,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这些为后来秦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5.科技文化成就
科技文化的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1)原始社会时半坡氏族的彩陶和记事符号,说明当时已出现了简单的文字和艺术形式。
(2)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夏朝有了历法,商代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商周的青铜艺术、雕塑和甲骨文、金文达到很高水平。
(3)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更是出现了繁荣局面。思想方面,名家辈出,从各自的立场出发阐述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突出反映了这一时代文化的繁盛。孔子和儒家思想及诸于思想,对中国和东方文化有着重要影响。教育方面,官府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形成。适应征战的需要,出现了一系列军事著作。天文、历法、医学和建筑等科学技术有了进步。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出现了标志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体现“百家争鸣”的诸子散文,影响深远的浪漫主义文学杰作《离骚》等。 [题例剖析]
[例1]促使原始人定居的主要因素是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掌握建造房屋与制陶的技术
C.饲养家畜家禽
D.营造公共墓地.
(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
剖析:解答本题,最关键的是要准确再认原始人生产生活变化的历史阶段特征。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的出现;从逐水草迁徙到定居。从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来分析,C、D两项极容易排除,迷惑性较强的是B项。但只要弄清楚是定居的需要而迫切要求掌握建造房屋的技术,而不是掌握了建造房屋的技术才定居的。这样就可以排除B项。解本题从正面认定A项是正确选项也可以。如可以这样想,采集、渔猎的场所不可能固定,而远古居民居住的场所也就不可能固定,尤其是在原始社会那样的环境条件下。而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居住的场所就可以固定在耕种区域的附近了。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可以看出,本题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更多地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代表着高考命题的改革方向,这类题目在高考试题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在练习中应予以重视。
答案:A
[例2]问答题
墨子说:“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分析其积极意义。(1994年全国)
剖析:本题是一道材料论述题,试题引用墨子的两段言论来创置新情景,并以墨子的基本思想“兼爱”、“非攻”作为切入口,由浅入深的设置了三个问题,属“小切口、深分析”题型,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概括、分析和评价能力。试题还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因素。题目的第一问,考查了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第二问较难,要求考生在课本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根据要求重新进行加工和整理,对考生的理论素质和思维品质要求较高。教材并没有直接讲述战国时期墨于思想产生的根源。只能根据教材涉及到的战国初期思想家、代表的利益,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战乱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思维加工和理论思考,结合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第三问,要求考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当时墨子思想的地位、影响及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角度作出历史、全面的评价,肯定其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这些言论的思想核心是“兼爱”、“非攻”。
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当时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产破坏、生灵涂炭。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
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和睦安定,共同富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这也符合人民的利益。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墨子的这些言论,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
[辨疑解难]
1.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此曾论述到:“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只有在公社瓦解的地方,人民才靠自身的力量继续向前迈进,他们最初的经济进步就在于利用奴隶劳动来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生产。……甚至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成为大批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都被杀掉,而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
2.关子“禅让制”和世袭制问题
“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适应部落战争的需要,各氏族部落彼此结成联盟,联盟的首领由议事会选贤举能产生,传说中的尧、舜、禹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更替就是禅让的结果。实际上,“禅让”是在氏族贵族中进行的,武力在“禅让”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已预示着原始社会的崩溃。
传说中的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启凭借实力,夺取了联盟首领的职位,结束了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在整个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王位继承都实行世袭制度,通过“父终子及”的“家天下”形式,维持着王位的继承。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第一次文化高峰,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其原因如下:
第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第三,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四,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络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裕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
第五,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
第六,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4.如何评价大国的争霸战争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争,都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其实质在于相互兼并,扩张领土,掠夺财富,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但也有积极意义。
第一,对于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实现区域统一有积极作用。
第二,虽以“攘夷”为号召,但对于阻止夷狄等游牧民族的入侵,保护华夏进步文化,增强各族间的融合有一定作用。
第三,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霸主都曾进行过改革用以增强国力,其统治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使经济得以发展。
第四,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增长,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
第五,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交替,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产生。
5.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其表现是:
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出”,世卿
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
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

初一历史教案


了解历史也是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的,所以历史课也是非常具有学习价值的,由于历史课比较枯燥很多学生都不是很喜欢这门课,但是通过详细的教案设计也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了解历史的兴趣,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历史教案(一)

鸦片战争

一、 概说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要求较高。

本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共三目:第一目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目叙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说明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三目略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教学大纲要求在学生的高中阶段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鸦片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2、评价林则徐。

主要采用了阶梯设疑法,问题探究的模式。体现“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由浅入深,由难而易,层层铺垫,步步推进,即考虑内容的逻辑顺序,又顾及了学生的心理状况,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高度、广度、深度、活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

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着体现“三位一体”、“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要求,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点要求牢固掌握。

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正确把握,外延要明确界定。

特别要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

2、 情意目标:

认识资本主义开放性、扩张性的特点和侵略性、掠夺性的本质。

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对富国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3、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评价林则徐,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

以上目标与教学程序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 中逐步实现。

四、 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内容分析,同时针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以及以“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思想理念为指导,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鸦片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过程是:

1、情景导入 、新课呈现: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这样的问题: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这一观点正确吗?鸦片战争能否避免?为什么?这一设计是由于它是本节课的启动环节主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激起同学们的兴趣;而且由于本节课的思辨性很强,这个问题的设计正是围绕着教学的重点、难点,一开始就使学生把思维集中在这两点上,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学生掌握知识,深化思维,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过程。而且这样设问比直接设问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诱导学生思考的深入;观点论证题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通过给学生时间来讨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2、师生共同探讨,深化思维、得出结论。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既要师生互动,又要生生互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要充分体现。师生围绕重点难点共同探讨,层层推进,互相启发。问题分三个回合展开。使学生拓展了联系的纬度,涉及了世界史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思维不断拓宽和深化。这样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智能层次目标,通过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的分析,学会了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给学生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把思考的问题重新整合一下,教师用多媒体打出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的对比:

3、自主学习、独立讲解

在讲鸦片战争的过程时,由于它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应该了解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由同学利用教师所做的课件独立讲解,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地理的空间能力,而且通过鸦片战争过程中林则徐等爱国将领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的讲解,进而完成本节课的德育层次目标。

4、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教师设立一道思考题,应如何评价林则徐?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历史评价方法,即把评价的历史对象置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下,辨证地进行评价,强调史论结合。通过评价林则徐,使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方法。

5、概括总结

主要让学生根据课件及板书提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揭示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6、板书展示

主要呈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和讨论的同步操作,加深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初一历史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及生活情况;旧石器时代、氏族与氏族公社。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祖国境内的最早居民相貌与生活的情况。以教材为蓝本并附以一些课外内容,如:考古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记载、本地遗迹等让学生见识到历史学科的丰富多彩从而开拓眼界。

引导学生分析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不断进化、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探究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从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介绍我国是世界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教学建议

重点分析

北京人及其生产、生活情况是重点。因为北京人的考古资料十分丰富,得到了完整的头盖骨和较多生产生活遗迹,可以充分证明北京人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等情况,区别人和动物,证明劳动创造了人。

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的生活地域与北京人相同,与北京人相比较,在体质和脑容量方面与现代人更加接近,掌握的生产技术等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从对比中可以了解到人类的演进过程。

难点分析

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是难点,如: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等。由于学生年龄小,以前接触历史知识很少,加之时代久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劳动创造了人是难点。初一的学生尚未接触到社会发展史,对于人类进化的知识几乎是空白,恩格斯的话对于初一的学生理解起来一定很吃力,需教师循循善诱。

三、教法建议

教师让学生思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井引导学生从体质特点、制造工具、使用火、社会组织形式、观念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初步学会通过对比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上帝造人的传说(讲上帝造人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让学生讲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困惑。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发展来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1、元谋人

建议教师先让学生看书第一页“我国遗址分布图”同时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肥沃的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潭,众多的江河给我们灌溉之利,纵横的山脉,茂密的森林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提出问题“在这些远古人类中,谁是我国最早的人类?他的发现时间和地点?”学生读书,并回答问题。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简单补充一些有关元谋人的知识。教师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看完我国遗址分布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的答案中会有分布较多或均匀的说法,教师少作补充后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北京人

关于北京人建议教师先介绍有关贾兰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头盖骨发现、失踪的经过,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告诫他们——落后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引入一个考古学知识即只有发现了头盖骨才能复员古代人类的面貌。这就是为什么元谋人的相貌不能够复员而北京人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 约70万年至20万年。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建议教师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补充。(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

4、生活情况:

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的生产工具北京人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还把树枝砍成木棒,作为狩猎和采集的工具。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当年,北京人就是用这些石器的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茎和果实,捕捉动物,还用石器来剥割动物的皮和肉。学生看课本上《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图上左边的石器为砍砸器,边缘经过打击,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用的木棒;右边的为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已经使用天然火。指导学生自习教材有关使用天然火的内容并且看课本上图,并描述途中的景象。教师提问: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过着群居生活。让学生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讨论: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学生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知识,应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生活艰苦。)

通过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促进了人的发展。如果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初一历史教案(三)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二、教学建议

本课以“繁盛一时的隋朝”为主题讲述隋朝的历史。隋朝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四字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实际上只讲了隋朝的“繁盛”;而“一时”,即二世而亡,只有留待下一课作为唐朝建立的背景去概述了。

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本课的难点有二个: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过程

导入: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阶段,也是我国的历的隋唐盛世。

隋朝在我国历做出了哪些贡献?隋朝大运河通到哪里?隋朝为什么会成为繁荣一时的朝代?你知道隋炀帝这个人吗?应当怎样评论他?学习本课你将得到启示。

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略讲隋代周的过程: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年仅八岁,被封为隋国公的杨坚手握军政大权,又是小皇帝的外祖父。隋朝建立的简况如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图,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开皇之治”

出示两组数据: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后来,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是少见的。

从材料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结论: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隋朝大运河

出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强调: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隋朝的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得出结论:隋文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地有

游玩江都;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得出结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高一历史教案范文: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这篇《高一历史教案范文: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第十七课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教材教法
“苏联解体”的分析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第一,改革的背景。苏联作为两大超级大国之一,拥有着与美国相匹敌的庞大军事力量,但其经济实力却一直远不如美国。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所谓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苏联不仅在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迅速拉大,其经济实力也再难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同美国继续争霸了。为了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为了维持苏联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对于进入80年代的苏联来说,已是势在必行。第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和方向: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随即在苏联展开了大规模的改革。在改革初期,戈尔巴乔夫确立了把国内和对外工作的重点转到发展经济上来的方针,但由于对原有经济体制触动不大,因此苏共“二十七大”(1986年)制订的“加速经济发展战略”未见成效。经济改革推进不下去,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于是他转向政治改革,以求扫清障碍。但他所推行的政治改革,是准备用“全人类标准”来改造社会主义。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品质”应是“民主和人道主义”,进而又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趋于接近”的论点。这样,戈尔巴乔夫便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科学社会主义。这种“新思维”的认识,反映到政治改革上,便是从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发展到推行西方式的多党制。其结果,是导致人们思想的严重混乱和出现党派林立、纷争不已的局面。到1990年,伴随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尖锐并表面比,局面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
2.“八一九”事件。第一,事件的起因:“八一九”事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了局势的混乱;其直接导火线,是《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问题。这一条约的签署,不仅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变为一个松散的邦联,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的开始(有6个加盟共和国拒绝参加签订新联盟条约)。第二,事件结局所反映的问题实质:“八一九”事件历时不到60个小时即告失败,这固然与事件发起者的计划不周有关,但其实质,则是事件的发起者们也无力应付由事件发生后的国内外局势。第三,事件的影响: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苏联完全解体。
3.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苏联的解体,既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也有其复杂的现实原因。对此,教材已作了三方面的概括。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关于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主要包括,不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尤其是70年代出现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时代”,与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全力发展军事工业的政策;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不健全;民族政策中的偏差;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政策。第二,关于内部原因。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其宗旨应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和苏联的最终解体,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方向。第三,关于外部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和平演变”战略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掉以轻心的。其二,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所凭借的,归根结底是其经济上的实力。
对“东欧剧变”一目的分析
1.东欧剧变的发生和实质。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在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六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工人党均下台成为在野党(其中民主德国统一于联邦德国;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南斯拉夫在经历近一年之久的内战后,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伴随*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2.东欧剧变的三个阶段。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各国虽然因情况不同而呈现着某些不同的变化特点,但大体上都经历了相同的三个阶段。教材对这三个阶段作了概括的介绍。深入分析这三个阶段,可以总结出深刻的历史教训。第一阶段,其特征表现为党内外的反对派相互呼应,向执政党施加压力甚至提出挑战,时局严重动荡不安。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东欧国家始终未能解决好政治、经济体制中和政策上存在的问题,官僚主义乃至腐败现象没有得到纠正和铲除,经济发展迟缓甚至趋于停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缺乏改善提高。由此导致群众的严重不满和失望,执政党失去了领导核心的凝聚作用。第二阶段,其特征表现为执政党对反对派无原则的妥协退让。这不仅使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也势必导致广大群众的思想混乱,以至局面完全失控。经过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的出现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还有,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美苏等的外部影响也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
3.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首先,教材指出,东欧国家的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次,教材将剧变的原因作了四个方面的归纳:第一,关于历史原因。二战后,东欧八国(南、阿、匈、捷、保、波、罗、民主德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实现的。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在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将避免孤立确保本国安全放在首位。为此,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的经济体制成为可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虽在“冷战”形势下曾起到强化社会主义阵营的作用,但同时也使苏东矛盾不断积累加剧。第二,关于内部原因。经济方面:二战后,苏联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各国的圭桌。东欧各国虽进行过经济方面的改革,但大多都未能突破这种经济模式,以至收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政治方面: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并最终以大选的形式获取政权。第三,关于苏联因素。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一方面使苏东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加剧,另一方面,又是维系苏东集团存在的实际力量。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苏联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戈尔巴乔夫为了缓和同美国与西欧的关系和甩掉东欧这个经济包袱(据估计,从1972年到1981年,苏联对东欧的贸易补贴总额为1019亿美元),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也不乏推行其“新思维“,使所谓“戈尔巴乔夫派”首先在东欧各国上台的意图。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第四,关于西方因素。“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东欧是它们实施这一战略的突破口。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取了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压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内政干涉,扶植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多种手段,直接干预了事态的发展。
对“东欧剧变”一目的处理
1.点明东欧剧变的实质,使学生明确东欧剧变的“变”,是指东欧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中三段小字内容,通过对波、民德、罗三国具体情况的了解,使学生加深对东欧各国的剧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认识,进而分析三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出现原因,并从中引出相应的历史教训。
3.引导学生分析东欧剧变的内因和外因,进而引导学生从两极世界格局的大背景出发,遵照全面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要求来认识问题,得出苏联因素(包括历的)是导致东欧剧变的重要因素的结论。
对“苏联解体”一目的处理
1.从引导学生评价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导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以避免使学生产生苏联如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还能依然强大的错误认识。
2.在分析了苏联解体的内部、外部原因后,可向学生提问:“依你看,苏联的改革应坚持哪些方针和原则?”“中国怎样才能够有效地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这样两个问题,使学生能够从本课的学习中,引出相应的历史教训,并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重大意义的认识。
教法提示
一、结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和原因的讲述,适当调出本课软件“理论指导”中关于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和内因与外因之间的关系的经典论述,引导学生用以分析本段历史,培养其理论思维和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八一九事变”的讲述,调出本课软件“文献资料”中的两份文件,引导学生对照课文加以分析,既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又提高学生分析原始文献的能力。
三、讲授中,可调出多媒体图片,营造历史氛围,加强教学的形象性,提高教学效果。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高一历史教案: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一文,希望“高一历史教案: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