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音乐教案五年级 > 导航 > 人教新课标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音乐中的故事》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五年级

人教新课标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音乐中的故事》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同时还要明白写好教案课件,也能让老师自己知道教学意图。你是否在为不会写教案课件而烦恼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人教新课标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音乐中的故事》教案,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第七单元音乐中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2、通过实践活动——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牢固地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

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揭示课题。

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场。5、老爷爷出场

2、片段二,小鸟出场6、狼出场

3、片段三,鸭子出场7、动物们的反映

4、片段四,猫出场8、智斗

9、放绳10、捉狼、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

fwR816.cOm同步阅读

教新课标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影视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 影视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啊!朋友》。

2、欣赏电影《桥》的主题音乐。

教学目标:

1、能用乐队的情绪演唱歌曲《啊!朋友》。

2、感受主题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1、欣赏并演唱歌曲《啊!朋友》。

师简介南斯拉夫电影《桥》。

播放电影片段1。

师:影片中的配乐是怎样的?

你们认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为什么在那么残酷的战争中,他们还能唱着活泼的歌曲呢?

生答。师补充。

出示歌片,学生欣赏歌曲《啊!朋友》并复述歌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先请同学们自己视唱曲谱,也可以两三个同学一起视唱。

学生视唱曲谱。

师:同学们在视唱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或由同学解答并视唱。

学生朗诵歌词,并演唱歌曲。

学生演唱。

2、初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播放电影片段2。

师:这段音乐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生答师补充。

播放电影片段3。

师:这时的音乐有了什么变化?

生答。

师补充:通过以上三段音乐的欣赏,我们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一些作用,同一段音乐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和情景。

学生演唱歌曲。

3、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用乐观、自然的声音演唱《啊!朋友》。能够感受主题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电影《谍中谍》主题音乐、《现代启示录》配乐、《日瓦戈医生》主题音乐《重逢有日》。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体会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电影《谍中谍》、《现代启示录》、《日瓦戈医生》的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1、欣赏《谍中谍》主题音乐。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音乐,初步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可以与画面结合表现情景,也可以烘托气氛。今天再请同学们欣赏几首电影配乐,进一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师播放《谍中谍》的配乐。

学生聆听并回答。

师补充。

简介《谍中谍》的配乐。

学生欣赏《谍中谍》的片段,体会音乐在这个场景中的作用。

2、欣赏《现代启示录》配乐。

播放《现代启示录》配乐。

师:这段音乐在影片中有什么作用?

生答,师补充。

学生观看影片。

3、欣赏《重逢有日》。

欣赏电影音乐《重逢有日》,想象这段音乐应该配以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欣赏音乐并回答。

师简介电影《日瓦戈医生》的主题曲。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感受三段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一路平安》。

2、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一路平安》优美、抒情的情绪。

2、理解同一段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运用。

3、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开长》。

师: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相聚和离别,再过半年,你们就是毕业了,毕业之后大家会升入不同的中学,也许你们中间有很多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再见面,但是在小学六年的友谊是永远不会忘怀的。作曲家为了表达这种友情创作了很多歌曲,你们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答。

师: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看看谁知道是什么名字?

学生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并回答。

师简介歌曲。

2、学唱歌曲。

学生边听音乐边默唱。

学生演唱。

学生跟电子琴视唱二声部旋律。

学生完整演唱全曲。

3、欣赏乐曲《一路平安》。

播放《一路平安》音乐。

师:这首乐曲和《友谊地久天长》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生听后回答。

师简介歌曲。

再欣赏。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师讲解电影《魂断蓝桥》。

学生观看电影片段。

4、舞蹈《一路平安》。

学生在《一路平安》的伴奏下学跳三步舞。

5、小结。

教学随笔:在音乐中感受优美、抒情、略带忧伤的情绪。能随音乐跳三拍子的舞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创编《人鱼的童话》小剧本,分角色表演。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集体讨论创编《人鱼的童话》小剧本,并为表演选配合适的音乐。

2、能担任一个角色,积极参与表演。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欣赏了一些电影片段,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实践,自编自导一部我们自己的小电影《人鱼的童话》。

1、创编故事《人鱼的童话》。

让学生看书上五幅插图。

学生分小组进行创编。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任选一幅,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故事去思考,最后对它们进行串联。

师到每个组进行启发引导。

2、学生分小组汇报创编内容。

3、师生互评。

每组进行修改、定稿。

4、完整表演小电影《人鱼的童话》。

师:拍一部小电影是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大家的密切配合,大家想一想,都需要有什么样的工作。

生答,师补充。

师为学生具体分工:

(1)导演。

(2)演员角色。

(3)化妆。

(4)群众演员。

(5)道具。

(6)讲解。

(7)灯光。

(8)音响。

(9)杂务。

3、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人教新课标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旋转的舞步》教案


第三单元 旋转的舞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2、感受这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教师自制的录像片段,画面是春天来临的景色,背景音乐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问:什么季节?表现了什么?背景音乐有谁听过?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出示曲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3)复听:歌曲是几拍子的?

(4)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圆舞曲。

第一圆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点?

听赏第二圆舞曲。

速度、旋律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三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四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节奏与第三圆舞曲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五圆舞曲。(方法同上。)

3、介绍曲作者。

4、对比欣赏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5、拓展。

6、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在听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音乐的伴奏下,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学会跳一段集体舞,培养学生协调的运动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儿童圆舞曲》。

问:歌曲的情绪?

2、学习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演唱指导。

4、介绍圆舞曲。

5、请学生观赏一段圆舞曲的录像。

6、跟着老师学习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7、在《儿童圆舞曲》的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跳。

8、欣赏学生收集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其它圆舞曲。

9、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肢体动作协调,准确,对音乐节拍的感受能力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以及他的代表作。

2、欣赏《小步舞曲》,掌握这首乐曲的结构。

3、创编伴奏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莫扎特的故事。

(1)认识莫扎特。

(2)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2、欣赏《小步舞曲》。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分段欣赏。

记忆第一主题旋律。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

用“哒”模唱主题旋律、续编完成图形谱并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乐段伴奏。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与刚才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3)总结曲式结构。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创编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介绍“小步舞”。

4、观看录像片段:宫廷舞蹈《小步舞》。

5、介绍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小步舞曲》。

6、拓展欣赏。

7、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在课前能够收集一些资料;在课上能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伴奏。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问:歌曲都唱了什么内容?什么事情会让你最开心?

2、学唱歌曲。

运用视唱法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指导演唱。

4、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集体舞《开心的感觉真好》。

6、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的市场能力、音准程度以及歌曲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在集体舞的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力强。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音乐中的故事》教案


第七课 音乐中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能够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能边听边有情感的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交流自己知道的战争时期的小英雄。

2、引出王二小,学生交流有关王二小的故事。

3、引入。

二、欣赏歌曲

1、初次欣赏,思考讨论:歌曲是以什么样的情感演唱的? (叙事、回忆地)

2、再次欣赏,交流:我从歌曲中听到了……

3、看书上的插图,尝试配乐讲述《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4、展示,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三、整体欣赏,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老爷爷赶鹅》

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老爷爷赶鹅》。

2、能一边唱一边表演,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欣赏一首歌曲《咏鹅》。

2、(出示《老爷爷赶鹅》歌片)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罗马尼亚儿童歌曲《老爷爷赶鹅》。

二、整体感知,熟悉歌曲。

1、听赏,了解歌曲的情绪风格。(欢快、风趣的)

2、跟音乐轻唱,熟悉旋律。

三、学习歌曲

1、教师指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教师弹琴,学生逐句跟唱。

3、以各种形式练习。

四、拓展:边唱边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五、展示,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通过唱游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深刻内涵,学习蜗牛身上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播放《春天在哪里》带学生走入教室。

二、引入教学:出示蜗牛与黄鹂鸟图片。

三、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听音乐,讲故事。“那蜗牛与黄鹂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一听。”

2、学生讲故事,做动作。模仿蜗牛和黄鹂鸟的语气和动作。

3、(出示歌词)带有节奏的朗读,选一位同学带读,教师打节奏。

4、听音乐,模仿动作。

5、学生跟琴演唱。

6、教师范唱。请学生分析演唱的不同点,处理歌曲。

7、分角色演唱。

四、拓展

1、讨论:你喜欢蜗牛还是黄鹂鸟?为什么?

2、欣赏《蜗牛过桥》的组图,让学生发现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通过小小音乐剧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们综合艺术的表现能力并贯穿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教学过程:

一:节奏律动:

二:激情导入:

1、播放课件:《蜗牛与黄鹂鸟》,教师提示学生用动作或拍手表现音乐情绪。

2、学生讲述故事。

三:音乐剧的编排:

1.看一下课本中的图片,自己说一说每幅图所表现的内容,以及每幅图提出的要求。

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内容。

3、总结:蜗牛不怕吃苦,非常认真。

4、欣赏老师们编排的音乐剧。

5、学生表演: 学生分组排练;带上头饰表演;完整的一组一组的进行。

四:课堂总结:

学习小蜗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成功的。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大河之舞》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乐曲欢快、热情的情绪。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大河之舞》气势宏大的舞蹈场面。

3、学跳踢踏舞的基本舞步。

4、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热烈、激昂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宏大的舞蹈场面。

2、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1、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节奏、情绪方面为乐曲分段。

2、学跳踢踏舞的基本步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律动学生随歌曲《青春舞曲》拍手进教室,随后跟随老师做几个新疆舞蹈动作。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新的音乐领域。

三、欣赏乐曲

(一)初次完整欣赏乐曲

师:首先老师请你们听这段音乐,听后,请你说出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从节奏和情绪的变化上去看,能分出几部分? 能听出是什么乐器主奏就更好了。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随老师用指尖点节奏感受音乐。

师:播放乐曲(完整地)。

生:初次听乐曲。

生:学生畅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回答主奏乐器是什么。

师:(顺着学生的发言接下来)你们说得很对,乐曲给你们的感受是欢快、热情奔放的;主奏乐器是小提琴。但是,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这首乐曲除了乐队的音响以外,还加入了其它的音响。加入了什么声音,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是舞蹈者的脚步声。

师:对,这首乐曲除了乐队的音响以外,还加入了脚步声。因为这首乐曲是爱尔兰典型的民间踢踏舞的音乐。

(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来,老师就让学生再听第一段主题A,主题A 反复两三遍就可以了。主要启发学生听乐队音响以外的声响。)

师:乐曲分为几部分?

(如果学生回答出是两部分,老师要请学生说原因。如果学生能回答可分为两部分,但回答不出原因,老师要引导学生,可以请学生看乐谱。)

(二)分段欣赏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这是乐曲的两个主题。两个主题音乐的节奏、情绪有没有变化?学生回答。

教师再播放两个主题开始的片段,让学生感受节奏、情绪的不同。

师:那么我们通过节奏、情绪上的娈化,可以看出,乐曲分为两个部分。

1、欣赏第一部分

师:刚才同学们也听出来了,这首乐曲中还加入了舞蹈者的脚步声。我们再来听一遍,当这两个主题音乐出现时,脚步声有什么变化?

师:我们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边看黑板上老师画的图谱,并随着舞蹈者的脚步声拍手感受一下第一部分的情绪。(老师点击第一主题)

再听:(教师边听边画出图谱)使学生感受舞者脚步节奏的变化。

教师根据图谱完整准确敲击节奏。

师:通过音乐,请你说说舞蹈者脚步的节奏是怎样变化的?

生:脚步节奏越来越快。

师:第一段音乐是怎样的情绪?

生:欢快的。

2、欣赏第二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第二部分曲谱。

师:第二段的节奏有明显的变化,音乐加入了什么样的节奏类型?

生:后十六节奏、八分音符。

师:对,那后十六、八分音符的加入,又使得旋律有了怎样的情绪变化呢?好,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感受一下第二部分音乐的情绪。

(教师播放第二部分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师生畅谈:跳跃的、不稳定的;动感十足的,气氛更加强烈。舞者激烈的脚步、奔放的情绪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出来。

师:我们看着第二部分的曲谱,用手划拍视唱感受一下。

(学生划拍小声练习唱谱。)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声用“哒”随钢琴伴奏哼唱,并随钢琴加入拍击。

师: 好的,同学们,刚才我们着重将这首乐曲两部分的音乐从节奏和情绪上分析了一下。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首乐曲是谁创作的吗?这首乐曲就是由爱尔兰的音乐家比尔·惠南创作的——什么呀?(教师展示幻灯)

生:《大河之舞》

师:对。刚才我们听的这首音乐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

(三)完整欣赏

师:让我们再次完整欣赏《大河之舞》音乐剧中的这首乐曲。请同学们边听乐曲边看一看爱尔兰舞者的踢踏舞表演,好不好?

(师生共同观看《大河之舞》视频。)

(四)介绍《大河之舞》的背景

师:《大河之舞》是什么?它是一部音乐剧。共分四场。这部音乐剧主要表现了爱尔兰古老的历史,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刚才我们欣赏的那首乐曲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老师希望你们能记住《大河之舞》这段音乐。

《大河之舞》这部音乐剧的舞蹈风格是什么呢?是利落流畅的爱尔兰踢踏舞?是热情奔放的西班牙的佛朗明哥?还是气质优柔的古典芭蕾?还是活力动感的现代舞?都不是,又都是。它融合了以上几种舞蹈风格,这就是《大河之舞》。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不想看看《大河之舞》中别的精彩片段?

生:想。

(老师播放《大河之舞》中别的精彩片段。观看后让学生说出看后感受。)

四、学跳踢踏舞

师:同学们,多么激昂的旋律、多么热烈的节奏、多么宏大的舞蹈场面,你们想不想跳踢踏舞?

生:想!

师:在这之前老师提到了,爱尔兰的踢踏舞融合了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朗明哥踢踏舞,汲取了气质优柔的古典芭蕾及活力动感的现代舞的精髓。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爱尔兰的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分为花式舞步和基本舞步,我们学习简单的基本舞步。

教师出示踢踏舞鞋:分为前掌和后跟。表演者穿着踢踏舞鞋,用脚的各个部位在地板上摩察拍击,发出清脆的“踢踏”声。

学生学跳爱尔兰踢踏舞。

1)基本站姿:头正、身直、肩展,重点强调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放松。

2)脚步动作:踝关节放松,同时还要能控制…….

师鼓励:你们真像一群爱尔兰的舞者呀。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除了爱尔兰的踢踏舞,还有哪些国家有踢踏舞?

(老师介绍西班牙佛朗明哥踢踏舞,俄国、美国也都各自有自己本民族的踢踏舞。)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其实咱们中国也有自己本民族的踢踏舞。有谁知道是哪个民族的?

学生回答。

师:是藏族。现在老师再给大家表演一段藏族的踢踏舞怎么样?

教师表演藏族踢踏舞的几个动作。

师:今天我们欣赏、学习了爱尔兰的踢踏舞。今后,老师有机会还会教大家学跳藏族的踢踏舞。

五、课堂总结

师:《大河之舞》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它印证了这一点:一个被遗忘的舞蹈因为一群热爱它的爱尔兰人,走向了广阔的世界。《大河之舞》不仅是世界舞蹈的瑰宝,也是整个爱尔兰民族的骄傲。请同学们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六、下课

学生随老师弹奏的《大河之舞》按节奏拍手出教室。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欢快的舞步》教案


第四单元欢快的舞步

1、欣赏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2、活动:稍息立正站好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西部风情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教案
一.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如x藏的拉萨、长江三峡及三峡工程,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等,通过音乐抒发对家乡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视谱演唱歌曲、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能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
(二)具体要求
1.能用热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能积极地参与“走进x藏”音乐会。
3.能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背唱其中的一段旋律。
4.能用自豪的心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5.能了解一些有关x藏、三峡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布达拉宫的图片或录像;《阿姐鼓》《洗衣歌》《川江号子》等录音带。
(二)资料
有关x藏、三峡及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感受《北京喜讯到边寨》中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
本单元难点:
1.启发学生用热爱自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
3.感受《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拉萨谣》。
2 、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教学目标
1 、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
3 、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
1 、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
2 、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
教学准备
风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欣赏《走进x藏》
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录音播放《走进x藏》学生静听)
提问: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生回答)
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x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二、 学习歌曲《拉萨谣》
(一)学唱曲谱
1 、播放歌曲《拉萨谣》学生静听,并谈一谈听后的感觉,及歌曲的特点。
2 、教师总结:《拉萨谣》这首歌曲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何训田所作的曲子,乐曲优美独特,粗犷朴实,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歌曲,《拉萨谣》吧!
(教师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
( 1 2 3 6 )
3 、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
4 、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谱(用啦的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哼鸣演唱等)。
(二)学唱歌词
1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 、教师介绍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3 、教师范唱(伴奏)。
4 、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导、师领唱,生跟唱、师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个人展示)
5 、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再次欣赏《拉萨谣》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6 、让学生结合拉萨谣的歌词谈论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 、引导学生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全体随教师伴奏演唱。
三、歌曲创编
(一)x藏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
将学生分组,抢答问题。哪一组回答的问题多且对,将被评为本节课的学习标兵。
问题:
1 、x藏有一座世界的山是什么山?它的峰是什么峰?
2 、x藏自治区的首府在哪里?
3 、在x藏有一种白色的小花,它长在高山上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它是什么花?
4 、歌曲中唱到的什么是青稞酒?什么是酥油灯?
师:同学们,从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们对x藏有了很深的了解,但是老师相信你们最了解的应该是自己的家乡,你能将家乡的风土人情创编到歌曲当中吗?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1 、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拉萨谣的曲调结合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改编歌词)。
2 、展示方式(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伴奏)。
3 、鼓励方式(评选秀的一组授予优秀创编荣誉称号。
四、舞蹈创编
师:同学们,x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的歌声我们已经领略,下面老师就教同学们几个简单的动作,看谁的模仿力。(做几个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要求全员参与)
五、 教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回答了有关x藏的一些知识,同时也了解了x藏的风土人情,还学习了优美的藏族舞蹈。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x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族人民更是能歌善舞,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藏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下节课开一个“走进x藏”音乐会。
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共同的认知能力与教育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特点——给予学生知识享受与启迪。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仅感受了西部音乐的粗犷朴实,还了解了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x藏对学生来说听起来并不陌生,但实际上对她的了解却很少,本节课通过欣赏《走进x藏》这首歌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连绵不断、白雪皑皑的雪山,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以及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更多地了解x藏的文化。在学唱歌曲《拉萨谣》时,首先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表现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演唱主旋律,告诉学生如何从旋律、节奏特点去感受体验艺术形象,再加上老师的手语示范,用手势来引导学生唱准音高,同时教师范唱,用真实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到音乐美的所在,并从中领会到,只有富有表情地演唱,才能产生美感。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动人的乐曲中。
学生对西部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学唱歌曲增加了对藏族音乐的体验。,但演唱歌曲时气息控制的不够好。没有做到声断气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拉萨谣》。
2.“走进x藏”音乐会。
教学目标
1.表现有关x藏的音乐作品。
2.了解有关x藏的文化。
3.培养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主持人:同学们好,x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走进美丽而又神秘的x藏吧。
第一组:介绍拉萨、布达拉宫,演唱《拉萨谣》,欣赏《阿姐鼓》。
小组主持人:我们组准备了一个“x藏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1.x藏有座世界的山是什么山?它的峰是什么峰?(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2.x藏自治区的首府在哪里?有一座最的宫殿是什么宫?(拉萨、布达拉宫)
3.x藏有一种白色的小花,它长在高山上,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你知道是什么花吗?(雪莲花)
4.x藏有一条江是什么江?(雅鲁藏布江)
x藏是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藏族人民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不管走到哪里,永远都不会忘记养育他们的青稞酒和酥油茶,还有阿姐亲切的鼓声。请听我们演唱的《拉萨谣》。第一组学生表演。
小组主持人:《拉萨谣》的曲作者是何训田,他创作了一系列的x藏风格的音乐,其中的《阿姐鼓》是最有影响的歌曲之一。音乐的气氛神秘、缥缈,有天籁之声的美誉,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女声独唱《阿姐鼓》。
第二组:介绍藏族音乐,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
小组主持人:x藏的音乐非常丰富,最流行的有两种歌舞形式。一是锅庄,一是弦子。锅庄的音乐粗犷,有一种说法,人们在跳舞的时候经常围着炉灶或篝火,炉灶又称为锅庄,所以得名锅庄。弦子最初流行于四川巴塘,所以也叫巴塘弦子。领舞的人一边跳舞一边演奏用牛角琴筒做成的弓弦乐器──“比旺”,当地的汉人称它为弦子,所以得名。弦子的音乐短小、优美,节奏富有舞蹈性,旋律具有歌唱性,流畅上口,是藏族人们最喜爱的歌舞形式之一。我们以前学过的《我的家乡日喀则》《多快乐呀多幸福》就具有锅庄的音乐特点,请听我们演唱的《多快乐呀多幸福》。
第二组学生表演。
小组主持人:为了解藏族的音乐,我们还特意学习了一首弦子《巴塘连北京》。现在请我们组的小歌唱家为同学们演唱这首歌。
“东方架起彩虹啰,山连水,水连山,云间修起金色的路,巴塘北京紧相连啰。”
第三组:介绍藏族的雪顿节,表演藏族舞蹈《我的家乡日喀则》,欣赏舞蹈《洗衣歌》。
小组主持人:雪顿节是藏族最重大的节日之一。主要有“晒大佛”“跳藏戏”和“过林卡”三大活动。早晨,当晨曦刚刚露出来的时候,在低沉的法号声中,喇嘛们就把巨大的佛像慢慢展开。当佛像展开的时候,太阳喷薄而出,照在神圣的佛像上,被人们称作是“天神合一”。然后人们来到罗布林卡,载歌载舞,彻夜狂欢,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企盼,x藏各地的藏戏团也进行藏戏表演。所以,雪顿节也被称作是“晒佛节”或“藏戏节”。
藏族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经常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请欣赏我们表演的舞蹈《我的家乡日喀则》,请同学们为我们伴唱。
第三组学生表演。
小组主持:我们还了解到一个欢快的舞蹈《洗衣歌》,这是一个表现藏族姑娘为解放军战士洗衣服的舞蹈,表现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之情。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欣赏这个舞蹈的录像。
主持人:刚才各组都表演了他们了解到的有关x藏的音乐,介绍了x藏的风土人情,使我们对x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x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族的音乐更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她将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教学反思:
本堂课深入体现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紧密结合,学生都有很高的学习兴趣,但敢于大胆表现的人不多,相比较而言,五一、五二情况要好一些。五三、五四的同学由于刚转到陌生的学校,有点放不开。后来经过鼓励情况有所好转,今后在“表现”这一环节还要加大训练力度,多给为学生提供一展身手的机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2.能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
3.初步了解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为乐曲命名
阶段目标:通过为乐曲命名,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师:音乐主要是通过情绪使我们联想到一些场景的,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乐曲好像在表现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为这首乐曲起个名字,并说一说为什么?
教师播放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
学生聆听音乐。为音乐命名(可能出现的答案如《欢腾的节日》《欢腾的苗寨》《狂欢之夜》《欢乐的边疆等》。
二、分辨乐曲的音乐特点
阶段目标:能初步分辨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师:从同学们为乐曲起的名字来看,大家对音乐的情绪感受都很正确,这是一首热烈欢快的乐曲。音乐除了表现一定的情绪外,还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现在你们再听一听这首乐曲的几个主题,分辨一下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教师播放乐曲第三主题和第四主题。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师: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西南地区居住着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这首乐曲表现的就是西南边寨的人民听到从北京传来的喜讯的情景。这首乐曲的音乐具有苗族、彝族的音乐风格,他们的音乐多以do、mi、sol三个音为主,在第四主题中有一个降mi的音,这是苗族音乐的典型特点。下面请你们再听一遍,当听到降mi的音时请你们举手。
教师播放第四主题。
学生聆听音乐,在听到降mi时举手。
三、分辨乐曲的结构
阶段目标:能分辨乐曲的音乐结构。>
师:这是一首多乐段的乐曲,由三部分构成,下面我们逐段欣赏。
1.引子与第一部分。
师:你们听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领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好像表现了什么情景?
教师播放引子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领奏的乐器是圆号,模仿了号角的声音,一声强一声弱,好像是森林山谷中的回音)。
师:引子过后,乐曲进入第一部分,热烈、欢快的旋律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欢腾的场景之中。好像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为庆祝北京传来的喜讯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第一部分是由三个乐段组成的。你们能听辨出来吗?
教师播放第一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
师:第一部分的旋律A非常热烈,是这首乐曲的主要旋律。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个旋律。
学生随教师演唱旋律A。
2.第二部分。
师:现在我们听一听第二部分的音乐,想一想它和旋律A有什么不同?好像在表现什么样的情景?
教师播放第二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同第一部分的音乐形成对比,是优美抒情的一段旋律,好像是一位姑娘的独舞或是大家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师:这是一段十分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学生随教师演唱第二部分的旋律。
3.第三部分和尾声。
师:第三部分的音乐粗犷、热烈,把情绪推向了高潮。你们仔细听一听,这一部分音乐又出现了哪一段旋律?
教师播放第三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这一部分又出现了A的旋律)。
4.完整地欣赏全曲并分辨乐曲的结构。
师:刚才我们分段听辨了乐曲,下面我们完整地欣赏全曲,当你听出乐曲的三个部分时,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来表示。
教师播放全曲。
学生聆听音乐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乐曲的三个部分。
四、表现音乐
阶段目标:通过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巩固对音乐结构的分辨。
师:这是一首表现力非常丰富的乐曲,下面我们分三个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第二部分用舞蹈来表现,其他部分可以用打击乐器或动作来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并指导学生的表演。
学生分组讨论并排练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五、学生表达感想
阶段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达能力。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或是你记住了哪一段旋律,唱一唱。
学生发言或演唱。
教学反思:
这首乐曲虽然篇幅比较长,但由于在教学时使用了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整堂课自始至终都能集中注意力听课,并能听辨出苗族和彝族的音乐主题,这一点令人感到很欣慰。五三、五四对旋律的掌握上差距很大,今后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了解三峡及三峡工程。
教学目标
1.能用自豪的感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介绍三峡
师:在我国万里长江中有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中间分别经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就是的长江三峡。当你穿行在这险峻的峡谷中间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先来听一首《川江号子》。
生:歌曲非常高亢,好像船工们在和惊涛骇浪进行搏斗。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唱一首具有这种号子风格的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二、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师:我先给同学们唱一遍《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请你们想一想,这首歌具有什么样的音乐风格?生:和我们刚才听到的川江号子差不多,是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哼唱一遍。
生:跟录音哼唱歌曲。
师:这是一首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号子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劳动时唱的歌,大家想一想在演唱时应注意些什么?
生:有力,要有节奏感。
师: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这是一首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所以节奏感要强,这首歌是四四拍,要注意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第一拍和第三拍上要强一些,一个音一个字,要唱得有力,好像驾驶着小船在波浪中前进。
学生演唱。
师:劳动号子在演唱的时候一般都是一领众和的形式,起到统一劳动节奏的作用,你们想一想,这首歌曲能不能也分成领唱与齐唱呢?
学生分领唱与齐唱形式演唱。
三、展示有关三峡的音乐
师:三峡不仅有奇特的风光,而且有丰富的水资源,为了更好的利用三峡的水资源为人民造福,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三峡工程的开发与建设,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努力下,三峡工程即将全面完工。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了解一些有关三峡的资料或音乐作品,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学生相互交流介绍三峡工程。
师:三峡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三峡音乐文化,除《川江号子》外,还有许多音乐作品,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有关三峡的音乐作品。
生:有李白的古诗歌曲《下江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歌曲《长江之歌》等。
师:三峡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三峡工程表现了我国的繁荣富强,不仅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全国的少年儿童都热爱三峡。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学生演唱。
教学反思: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这首歌旋律优美,音域跨度不大,学生学起来不吃力,学习效果比较好。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到了祖国江河的美丽,唤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及作为华夏子孙的自豪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而且还了解了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西部风情


一.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如x藏的拉萨、长江三峡及三峡工程,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等,通过音乐抒发对家乡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视谱演唱歌曲、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能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
(二)具体要求
1.能用热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能积极地参与“走进x藏”音乐会。
3.能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背唱其中的一段旋律。
4.能用自豪的心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5.能了解一些有关x藏、三峡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布达拉宫的图片或录像;《阿姐鼓》《洗衣歌》《川江号子》等录音带。
(二)资料
有关x藏、三峡及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感受《北京喜讯到边寨》中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
本单元难点:
1.启发学生用热爱自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
3.感受《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拉萨谣》。
2 、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教学目标
1 、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
3 、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
1 、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
2 、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
教学准备
风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欣赏《走进x藏》
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录音播放《走进x藏》学生静听)
提问: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生回答)
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x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二、 学习歌曲《拉萨谣》
(一)学唱曲谱
1 、播放歌曲《拉萨谣》学生静听,并谈一谈听后的感觉,及歌曲的特点。
2 、教师总结:《拉萨谣》这首歌曲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何训田所作的曲子,乐曲优美独特,粗犷朴实,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歌曲,《拉萨谣》吧!
(教师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
( 1 2 3 6 )
3 、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
4 、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谱(用啦的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哼鸣演唱等)。
(二)学唱歌词
1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 、教师介绍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3 、教师范唱(伴奏)。
4 、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导、师领唱,生跟唱、师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个人展示)
5 、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再次欣赏《拉萨谣》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6 、让学生结合拉萨谣的歌词谈论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 、引导学生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全体随教师伴奏演唱。
三、歌曲创编
(一)x藏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
将学生分组,抢答问题。哪一组回答的问题多且对,将被评为本节课的学习标兵。
问题:
1 、x藏有一座世界的山是什么山?它的峰是什么峰?
2 、x藏自治区的首府在哪里?
3 、在x藏有一种白色的小花,它长在高山上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它是什么花?
4 、歌曲中唱到的什么是青稞酒?什么是酥油灯?
师:同学们,从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们对x藏有了很深的了解,但是老师相信你们最了解的应该是自己的家乡,你能将家乡的风土人情创编到歌曲当中吗?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1 、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拉萨谣的曲调结合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改编歌词)。
2 、展示方式(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伴奏)。
3 、鼓励方式(评选秀的一组授予优秀创编荣誉称号。
四、舞蹈创编
师:同学们,x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的歌声我们已经领略,下面老师就教同学们几个简单的动作,看谁的模仿力。(做几个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要求全员参与)
五、 教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回答了有关x藏的一些知识,同时也了解了x藏的风土人情,还学习了优美的藏族舞蹈。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x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族人民更是能歌善舞,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藏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下节课开一个“走进x藏”音乐会。
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共同的认知能力与教育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特点——给予学生知识享受与启迪。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仅感受了西部音乐的粗犷朴实,还了解了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x藏对学生来说听起来并不陌生,但实际上对她的了解却很少,本节课通过欣赏《走进x藏》这首歌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连绵不断、白雪皑皑的雪山,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以及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更多地了解x藏的文化。在学唱歌曲《拉萨谣》时,首先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表现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演唱主旋律,告诉学生如何从旋律、节奏特点去感受体验艺术形象,再加上老师的手语示范,用手势来引导学生唱准音高,同时教师范唱,用真实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到音乐美的所在,并从中领会到,只有富有表情地演唱,才能产生美感。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动人的乐曲中。
学生对西部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学唱歌曲增加了对藏族音乐的体验。,但演唱歌曲时气息控制的不够好。没有做到声断气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拉萨谣》。
2.“走进x藏”音乐会。
教学目标
1.表现有关x藏的音乐作品。
2.了解有关x藏的文化。
3.培养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主持人:同学们好,x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走进美丽而又神秘的x藏吧。
第一组:介绍拉萨、布达拉宫,演唱《拉萨谣》,欣赏《阿姐鼓》。
小组主持人:我们组准备了一个“x藏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1.x藏有座世界的山是什么山?它的峰是什么峰?(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2.x藏自治区的首府在哪里?有一座最的宫殿是什么宫?(拉萨、布达拉宫)
3.x藏有一种白色的小花,它长在高山上,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你知道是什么花吗?(雪莲花)
4.x藏有一条江是什么江?(雅鲁藏布江)
x藏是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藏族人民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不管走到哪里,永远都不会忘记养育他们的青稞酒和酥油茶,还有阿姐亲切的鼓声。请听我们演唱的《拉萨谣》。第一组学生表演。
小组主持人:《拉萨谣》的曲作者是何训田,他创作了一系列的x藏风格的音乐,其中的《阿姐鼓》是最有影响的歌曲之一。音乐的气氛神秘、缥缈,有天籁之声的美誉,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女声独唱《阿姐鼓》。
第二组:介绍藏族音乐,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
小组主持人:x藏的音乐非常丰富,最流行的有两种歌舞形式。一是锅庄,一是弦子。锅庄的音乐粗犷,有一种说法,人们在跳舞的时候经常围着炉灶或篝火,炉灶又称为锅庄,所以得名锅庄。弦子最初流行于四川巴塘,所以也叫巴塘弦子。领舞的人一边跳舞一边演奏用牛角琴筒做成的弓弦乐器──“比旺”,当地的汉人称它为弦子,所以得名。弦子的音乐短小、优美,节奏富有舞蹈性,旋律具有歌唱性,流畅上口,是藏族人们最喜爱的歌舞形式之一。我们以前学过的《我的家乡日喀则》《多快乐呀多幸福》就具有锅庄的音乐特点,请听我们演唱的《多快乐呀多幸福》。
第二组学生表演。
小组主持人:为了解藏族的音乐,我们还特意学习了一首弦子《巴塘连北京》。现在请我们组的小歌唱家为同学们演唱这首歌。
“东方架起彩虹啰,山连水,水连山,云间修起金色的路,巴塘北京紧相连啰。”
第三组:介绍藏族的雪顿节,表演藏族舞蹈《我的家乡日喀则》,欣赏舞蹈《洗衣歌》。
小组主持人:雪顿节是藏族最重大的节日之一。主要有“晒大佛”“跳藏戏”和“过林卡”三大活动。早晨,当晨曦刚刚露出来的时候,在低沉的法号声中,喇嘛们就把巨大的佛像慢慢展开。当佛像展开的时候,太阳喷薄而出,照在神圣的佛像上,被人们称作是“天神合一”。然后人们来到罗布林卡,载歌载舞,彻夜狂欢,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企盼,x藏各地的藏戏团也进行藏戏表演。所以,雪顿节也被称作是“晒佛节”或“藏戏节”。
藏族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经常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请欣赏我们表演的舞蹈《我的家乡日喀则》,请同学们为我们伴唱。
第三组学生表演。
小组主持:我们还了解到一个欢快的舞蹈《洗衣歌》,这是一个表现藏族姑娘为解放军战士洗衣服的舞蹈,表现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之情。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欣赏这个舞蹈的录像。
主持人:刚才各组都表演了他们了解到的有关x藏的音乐,介绍了x藏的风土人情,使我们对x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x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族的音乐更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她将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教学反思:
本堂课深入体现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紧密结合,学生都有很高的学习兴趣,但敢于大胆表现的人不多,相比较而言,五一、五二情况要好一些。五三、五四的同学由于刚转到陌生的学校,有点放不开。后来经过鼓励情况有所好转,今后在“表现”这一环节还要加大训练力度,多给为学生提供一展身手的机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2.能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
3.初步了解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为乐曲命名
阶段目标:通过为乐曲命名,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师:音乐主要是通过情绪使我们联想到一些场景的,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乐曲好像在表现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为这首乐曲起个名字,并说一说为什么?
教师播放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
学生聆听音乐。为音乐命名(可能出现的答案如《欢腾的节日》《欢腾的苗寨》《狂欢之夜》《欢乐的边疆等》。
二、分辨乐曲的音乐特点
阶段目标:能初步分辨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师:从同学们为乐曲起的名字来看,大家对音乐的情绪感受都很正确,这是一首热烈欢快的乐曲。音乐除了表现一定的情绪外,还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现在你们再听一听这首乐曲的几个主题,分辨一下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教师播放乐曲第三主题和第四主题。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师: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西南地区居住着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这首乐曲表现的就是西南边寨的人民听到从北京传来的喜讯的情景。这首乐曲的音乐具有苗族、彝族的音乐风格,他们的音乐多以do、mi、sol三个音为主,在第四主题中有一个降mi的音,这是苗族音乐的典型特点。下面请你们再听一遍,当听到降mi的音时请你们举手。
教师播放第四主题。
学生聆听音乐,在听到降mi时举手。
三、分辨乐曲的结构
阶段目标:能分辨乐曲的音乐结构。>
师:这是一首多乐段的乐曲,由三部分构成,下面我们逐段欣赏。
1.引子与第一部分。
师:你们听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领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好像表现了什么情景?
教师播放引子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领奏的乐器是圆号,模仿了号角的声音,一声强一声弱,好像是森林山谷中的回音)。
师:引子过后,乐曲进入第一部分,热烈、欢快的旋律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欢腾的场景之中。好像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为庆祝北京传来的喜讯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第一部分是由三个乐段组成的。你们能听辨出来吗?
教师播放第一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
师:第一部分的旋律A非常热烈,是这首乐曲的主要旋律。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个旋律。
学生随教师演唱旋律A。
2.第二部分。
师:现在我们听一听第二部分的音乐,想一想它和旋律A有什么不同?好像在表现什么样的情景?
教师播放第二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同第一部分的音乐形成对比,是优美抒情的一段旋律,好像是一位姑娘的独舞或是大家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师:这是一段十分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学生随教师演唱第二部分的旋律。
3.第三部分和尾声。
师:第三部分的音乐粗犷、热烈,把情绪推向了高潮。你们仔细听一听,这一部分音乐又出现了哪一段旋律?
教师播放第三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这一部分又出现了A的旋律)。
4.完整地欣赏全曲并分辨乐曲的结构。
师:刚才我们分段听辨了乐曲,下面我们完整地欣赏全曲,当你听出乐曲的三个部分时,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来表示。
教师播放全曲。
学生聆听音乐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乐曲的三个部分。
四、表现音乐
阶段目标:通过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巩固对音乐结构的分辨。
师:这是一首表现力非常丰富的乐曲,下面我们分三个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第二部分用舞蹈来表现,其他部分可以用打击乐器或动作来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并指导学生的表演。
学生分组讨论并排练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五、学生表达感想
阶段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达能力。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或是你记住了哪一段旋律,唱一唱。
学生发言或演唱。
教学反思:
这首乐曲虽然篇幅比较长,但由于在教学时使用了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整堂课自始至终都能集中注意力听课,并能听辨出苗族和彝族的音乐主题,这一点令人感到很欣慰。五三、五四对旋律的掌握上差距很大,今后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了解三峡及三峡工程。
教学目标
1.能用自豪的感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介绍三峡
师:在我国万里长江中有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中间分别经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就是的长江三峡。当你穿行在这险峻的峡谷中间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先来听一首《川江号子》。
生:歌曲非常高亢,好像船工们在和惊涛骇浪进行搏斗。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唱一首具有这种号子风格的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二、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师:我先给同学们唱一遍《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请你们想一想,这首歌具有什么样的音乐风格?生:和我们刚才听到的川江号子差不多,是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哼唱一遍。
生:跟录音哼唱歌曲。
师:这是一首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号子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劳动时唱的歌,大家想一想在演唱时应注意些什么?
生:有力,要有节奏感。
师: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这是一首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所以节奏感要强,这首歌是四四拍,要注意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第一拍和第三拍上要强一些,一个音一个字,要唱得有力,好像驾驶着小船在波浪中前进。
学生演唱。
师:劳动号子在演唱的时候一般都是一领众和的形式,起到统一劳动节奏的作用,你们想一想,这首歌曲能不能也分成领唱与齐唱呢?
学生分领唱与齐唱形式演唱。
三、展示有关三峡的音乐
师:三峡不仅有奇特的风光,而且有丰富的水资源,为了更好的利用三峡的水资源为人民造福,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三峡工程的开发与建设,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努力下,三峡工程即将全面完工。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了解一些有关三峡的资料或音乐作品,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学生相互交流介绍三峡工程。
师:三峡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三峡音乐文化,除《川江号子》外,还有许多音乐作品,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有关三峡的音乐作品。
生:有李白的古诗歌曲《下江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歌曲《长江之歌》等。
师:三峡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三峡工程表现了我国的繁荣富强,不仅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全国的少年儿童都热爱三峡。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学生演唱。
教学反思: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这首歌旋律优美,音域跨度不大,学生学起来不吃力,学习效果比较好。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到了祖国江河的美丽,唤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及作为华夏子孙的自豪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而且还了解了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欢乐的鼓声》教案


第六单元 欢乐的鼓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乐曲《龙腾虎跃》。

教学目标:

1、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2、欣赏鼓乐《龙腾虎跃》。体验、感受作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模拟激越的鼓声,为音乐伴奏。

二、教师谈话:出示实物(儿童玩具拨浪鼓、铃鼓、小军鼓、大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作用。

三、欣赏引子部分。

1、教师播放音乐的引子。

2、学生交流听到的乐曲

四、欣赏第一部分。

1、体会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回答)

2、教师引导学生学唱主题。

3、学习鼓的节奏为主题伴奏(拍手、拍腿、用铃鼓或小军鼓)

五、欣赏第二、三部分。

六、完整欣赏全曲。

七、简要介绍曲作者——鼓乐大师李民雄。

八、补充欣赏《丰收锣鼓》(民乐合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木鼓歌》。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木鼓歌》,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能唱好歌曲中的休止音。

2、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

3、熟练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播放《木鼓歌》的录音。

2、简介歌曲表现的内容。

二、学习歌曲《木鼓歌》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练习节奏:XX、XX┃X 0║XX、XX┃X 0┃

XX、XX┃XXX║XX、XX┃X 0┃

2、学习歌曲第1—4小节的旋律: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

(第2、4、8、小节)用听唱法慢速练习。

3、学习歌曲第9—12小节旋律。

三、熟练地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四、分组练习。

五、小组汇报展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唱歌曲《木鼓歌》;欣赏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继续学唱歌曲《木鼓歌》能理解歌曲的意思。

2、进一步熟悉《木鼓歌》的音乐,熟练地演唱歌曲第二段歌词。

3、以快乐、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一、教师谈话:

二、学习歌曲《木鼓歌》

1、学习第13—18小节的旋律:注意节奏的变化:出现了后十六分节奏、弱拍上出现的八分符点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其中有重复的地方。

2、反复练习9—18小节的旋律。

3、学习第19—21小节的旋律,注意两个重复出现的乐节。

4、第23—28小节总是出现四度的音程跳跃6—2、2—

5、下滑音记号的唱法。

6、完整地演唱歌曲《木鼓歌》的第二段歌词

三、欣赏歌曲《木鼓歌》。

1、教师播放歌曲木鼓歌》。

2、学生欣赏音乐,加深印象。

3、分组练习展示。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鼓声传情”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小组竞赛活动:哪个小组知道的带“鼓”的词语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制作简易的鼓并创编“鼓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二、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1、看录像,内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2、教师播放录像(汉族秧歌舞、维吾尔族的手鼓舞、朝鲜族的长鼓舞、傣族的象脚鼓舞)

3、学生分成小组活动。把商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4、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到各组指导

三、展示活动。

四、教师进行小结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人教新课标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音乐中的故事》教案”一文,希望“人教新课标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音乐中的故事》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音乐教案五年级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