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高中体育教案 > 导航 > 高中体育教案: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高中体育教案

高中体育教案: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只有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撰写,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怎样的教案课件算为优秀?或许你需要"高中体育教案: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这样的内容,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体育课课时教案

水平:四班级_______人数_______日期_________执教人:

一、篮球技术——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二、大鱼网

一、 初步建立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动作概念,初步掌握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动作技术和对球的控制及支配能力。

二、通过大鱼网游戏,培养学生的灵敏性和快速跑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精神。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各教

项学

内时

容间

2

3

5

5

7

11

8

3

1

运动负荷

组织与教法

练习次数

2

8

31

4

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四、宣布本课内容和要求

一、热身跑

二徒手操

1.扩胸运动

2.体侧运动

3.腹背运动

4.弓部压腿

5..侧压腿

6.踝腕关节运动

一、篮球技术—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1.徒手模仿练习(以右手投篮为例)

动作方法:

双手持球于体侧间,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身体成前后站立姿势,眼平视前方。右脚向前跨一大步的同时,接着迅速上左脚噔地起跳,右脚屈膝上抬,,身体重心前移,右手将球引至右肩侧前上方,持球手五指自然分开,手心朝上,托球的下部。手臂向前上方伸展,用屈腕,挑指的动作,使球由食、中指端向前柔和地投出。出手掌心向上投篮,球向前旋转。

2.上两步投球练习

方法:右脚上前一步,接着迅速上左脚噔地起跳,

重点:手心朝上,球由食、中指端向前柔和地投出使球向前产生旋转

3.自抛自接球的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练习

方法:向前上方抛球,右脚向前跨一大步的同时接球,接着迅速上左脚噔地起跳,右脚屈膝上抬,右手将球引至右肩侧前上方,持球手五指自然分开,手心朝上,托球的下部。手臂向前上方伸展,用屈腕,挑指的动作,使球由食、中指端向前柔和地投出。出手掌心向上投篮,球向前旋转。

二、“大鱼网”

方法:游戏开始,担任“大渔网”的同学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他同学,其他同学用各种躲闪、摆脱动作在场内积极跑动,被触到者加入“大渔网”,以此类推,渔网逐渐扩大,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时游戏结束。
规则:(1)“大渔网”不得松手触人。
(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逃出界外,被迫出界者作被触到论处。

一、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四、师生再见

回收器材

1

一、组织:呈四列横队密集队形集合(见图一)

图一 xxxxxxxx X 学生

xxxxxxxx □ 体育委员

xxxxxxxx △ 教师

xxxxxxxx

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思想集中,师生立正,声音响亮,着装合适。见习生随堂见习。

组织:成一路纵队绕篮球场四周跑(变速跑、横向跑、后退跑)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

一、组织:呈体操队形站立(见图三)

图三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教法:教师示范讲解,在教师的口令下,师生同做。

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练习。

一、

1.组织:(见图一、)

图一

xxxxxxxxxxxxxxxx

Δ

xxxxxxxxxxxxxxxx

教法:教师示范讲解,在教师的口令下,学生模仿。

要求:学生积极、主动

2.组织:(见图四)

图四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用口令、语言提示学生,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上一步起跳,伸臂和腕部动作,可结合“一二跳”口令做。

要求:严格按照动作要领进行练习。

3.组织:将学生分高矮两组,分在两个篮下同时进行(高的站在三分线外抛球,矮的站在三分线或内抛球)(见图五)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学生练习,用口令、语言提示学生,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练习。

要求:学生细心观察,严格按照动作要领进行练习。

图五

二、

组织:散点

教法:教师讲比赛方法和规则,并进行示范,学生在教师动令下开始练习。

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中。

一、组织:(见图一)

教法:教师口令,学生练习。

要求:快、静、齐

二、组织:(见图三)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口令引导学生进行各关节部位的肌肉、韧带拉伸放松练习;深呼吸,全身放松。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练习。

要求:全身各关节放松,韧带放松,调整呼吸,使心情愉快;安静

fwr816.cOM展读推荐

高一体育教案: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投篮


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投篮
授课教师:闽清一中 刘珍
授课班级:高一(8)
授课时间:2003年4月18日上午第四节
授课地点:篮球场
学生情况:男生:32人;女生:28人
场地器材情况:四个全场,篮球30个。
教材: 1、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投篮
2、半场教学比赛
课的目标:
1、情愿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促其进其个性发展。
2、认知目标;了解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投篮动作要领,体验与他人协作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增进团队意识,为篮球项目的学习打下基础。
3、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投篮技术,着重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个人突破能力。
教学过程 :
一、 开始部分3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教师检查着装。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和任务。
4、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
学生上课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整队时做到“快、静、齐”。
二、 准备部分:9
(一)运球绕圈: [每人两次]
1、练习方法:从底线出发,分别绕过罚球圈、中圈、罚球圈到达另一底线,然后直线运球返回。
2、要求:
(1)、用远离圆圈的手运球。
(2)、注意不要互相阻挡。
(3)听从小组长指挥。
(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每人两次]
1、要点:双手用力均匀。
2、教学方法:
(1)、教师简要讲解动作要点。
(2)要求:
A、跑动要积极。
B、落球点应在同伴前一步左右的地方。
C、球应传在同伴的胸前。
三、 基本部分 30
(一)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投篮
1、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右脚向前跨出时接球,接着迅速上左脚起跳,右腿屈膝上抬,同时举球至头右侧,腾空后,上体稍后仰,当身体跳到点时,右手臂伸直,用手腕前屈和手指的力量将球投出。
2、动作要点:
(1)跨大步接球牢。
(2)跨小步用力跳。
(3)翻腕托球举球高。
(4)指腕柔和用力巧。
3、组织教法
(1)教师完整示范并讲解。
(2)练习方法:
A、学生徒手练习。 [3次]
B、同伴站在距离篮圈2~3米处托球,学生慢跑中,跨右脚同时拿同伴手中的球,然后跨左脚并起跳。[3次]
C、学生运一次球跨步做单手肩上投篮动作。[3次]
D、完整练习。[3次]
(3)教学要求:
A、上下肢要协调,先跨右脚接球,后跨左脚起跳。
B、步点要量好,不要到篮底了再起跳。
C、分组练习时要注意观察其他同学的动作,互相提示。
(二)、半场教学比赛
1、组织规则:
(1)、每队3人,每局10分,每投中1次得两分。
(2)、一方在进攻中失去球权后,得到球的一方须将球转移到三分线外才能进攻,否则进球无效。
(2)、比赛采用淘淘汰制,轮流上场。
2、要求:
(1)、在比赛中要注意同伴间的协作。
(2)注意安全,不做粗野动作。
(3)技术水平较差的同学做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投篮练习或罚球线投篮练习。
四、结束部分3
1、 放松整理。(拍打法)
2、 简要讲评上课情况,并宣布下次课上课内容。
3、 值日生整理器材。
4、 宣布下课。

高中体育说课稿: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篮球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下面我把上课的思路与流程说一下。

一、指导思想

本课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运动项目,因此,在比赛中传接球技术运用较多,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在比赛中是很实用的一种传接球方法。为今后学习篮球其他内容起着关键作用。它既是前面所学篮球基本动作的应用,也是今后篮球教学的基础,它融素质、技术与智慧为一体,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另外,这节课的素质练习——追球跑,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与奔跑能力的一种练习手段。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行进间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

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及传球的落点

四、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懂得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具体做法和技术要领以及传球的重要性。

2、运动技能目标:学生能在侧身跑动中作出跨步接球、迈步传球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体的协调性。

3、心理健康目标:学生乐意表现自我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积极探讨、互帮互学,培养团队意识。

五、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男生,他们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身体素质相对较薄弱,对技术的理解能力也不强,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对篮球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求又是比较强的技术,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在学习中应以多练为主,由浅入深,分层递进来教学。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1、直观教学法:课中基本动作由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讲解清楚,示范到位,使同学们一目了然。2、图示法: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在讲解、示范上节省了时间,做到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讲解清楚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易懂、易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4、分解与完整练习法:由原地传到行进间传接球,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此技术;5、分层递进法:课中基本部分练习,从两人面对面的行进间传接球,再到三角形行进间传接球,最后到全场跑动中传接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内容由易到难,做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法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合作学习法、自我评价法。

七、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7—8分钟)

1、课堂常规:组织形式(如图1)(1分钟)

图1 . 图22、准备活动:

①游戏:抢拍球(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篮球的控制能力。)

组织形式(如图2)(4—5分钟)

②球操(配乐)组织形式:(如图3)(2—3分钟)

目的:充分活动各关节韧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图3

(二) 基本部分(28—30分钟)

1、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如图4)(3分钟)

要求:动作正确规范,传球到位——胸前,30次

目的:使学生对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进行

巩固和提高,为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打

下良好的基础。 图4

2、两人相对行进间传接球。(如图5)(5分钟)

要求:由慢到快,练习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

动作,不要走步,传球到位——胸前,30—40次

目的:从简单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开始学起,

先掌握动作技术要领,从而解决本课重点——行进

间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

3、三角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如图6)(7分钟)

要求:由慢到快,练习侧身跑及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

技术动作,不要走步,传球到位——胸前,30—40次

目的:增加一点难度,进一步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 图5

接球技术。在三角传接球时,加强了侧身跑及侧身接

球,进一步解决本课重点,同时也解决其难点。

4、全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如图7)(10分钟)

要求:速度由慢到快,两人之间距离由近至远,侧身

跑动,传球到位——跑进方向胸前,避免走步,可结

合上篮提高学生的兴趣。

目的:增加难度,结合实际(两人快速的传球推进),

进一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图6

注:以上练习教师利用小黑板进行图解,然后教师再示范,使学生加深理解,更容易理解教师意图,从而节省时间,增加练习次数,来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5、展示与评价(如图7)(2分钟)

目的:通过展示,使学生进行互评,对此技术加深理解,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展示技术掌握好的,这样更加深印象,激励大家共同学习)。

6、身体素质练习:追球跑(如图8)(6分钟)

目的: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与奔跑能力,也为篮球比赛中奠定了速度基础,比如快攻、突破等等。

图7 图8

(三)结束部分(3—4分钟)

1、放松活动:在轻音乐伴奏下,肢体放松——太极拳模仿练习(跟老师学)。使学生心率和心情尽快的平静下来。

2、小结,下课,归还器材

目的:使学生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生理机能,对学生进行表优鼓差,同时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八、场地器材

篮球场1块、篮球30个、录音机1台、小黑板1块。

九、预计课的效果

预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钟,心率170—180次/分钟,运动密度为40%左右。

高中体育说课稿范文: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篮球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下面我把上课的思路与流程说一下。

一、指导思想

本课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运动项目,因此,在比赛中传接球技术运用较多,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在比赛中是很实用的一种传接球方法。为今后学习篮球其他内容起着关键作用。它既是前面所学篮球基本动作的应用,也是今后篮球教学的基础,它融素质、技术与智慧为一体,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另外,这节课的素质练习——追球跑,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与奔跑能力的一种练习手段。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行进间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

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及传球的落点

四、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懂得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具体做法和技术要领以及传球的重要性。

2、运动技能目标:学生能在侧身跑动中作出跨步接球、迈步传球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体的协调性。

3、心理健康目标:学生乐意表现自我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积极探讨、互帮互学,培养团队意识。

五、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男生,他们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身体素质相对较薄弱,对技术的理解能力也不强,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对篮球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求又是比较强的技术,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在学习中应以多练为主,由浅入深,分层递进来教学。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1、直观教学法:课中基本动作由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讲解清楚,示范到位,使同学们一目了然。2、图示法: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在讲解、示范上节省了时间,做到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讲解清楚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易懂、易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4、分解与完整练习法:由原地传到行进间传接球,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此技术;5、分层递进法:课中基本部分练习,从两人面对面的行进间传接球,再到三角形行进间传接球,最后到全场跑动中传接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内容由易到难,做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法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合作学习法、自我评价法。

七、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7—8分钟)

1、课堂常规:组织形式(如图1)(1分钟)

图1 . 图22、准备活动:

①游戏:抢拍球(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篮球的控制能力。)

组织形式(如图2)(4—5分钟)

②球操(配乐)组织形式:(如图3)(2—3分钟)

目的:充分活动各关节韧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图3

(二) 基本部分(28—30分钟)

1、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如图4)(3分钟)

要求:动作正确规范,传球到位——胸前,30次

目的:使学生对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进行

巩固和提高,为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打

下良好的基础。 图4

2、两人相对行进间传接球。(如图5)(5分钟)

要求:由慢到快,练习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

动作,不要走步,传球到位——胸前,30—40次

目的:从简单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开始学起,

先掌握动作技术要领,从而解决本课重点——行进

间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技术动作。

3、三角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如图6)(7分钟)

要求:由慢到快,练习侧身跑及跨步接球和迈步传球的

技术动作,不要走步,传球到位——胸前,30—40次

目的:增加一点难度,进一步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 图5

接球技术。在三角传接球时,加强了侧身跑及侧身接

球,进一步解决本课重点,同时也解决其难点。

4、全场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如图7)(10分钟)

要求:速度由慢到快,两人之间距离由近至远,侧身

跑动,传球到位——跑进方向胸前,避免走步,可结

合上篮提高学生的兴趣。

目的:增加难度,结合实际(两人快速的传球推进),

进一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图6

注:以上练习教师利用小黑板进行图解,然后教师再示范,使学生加深理解,更容易理解教师意图,从而节省时间,增加练习次数,来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5、展示与评价(如图7)(2分钟)

目的:通过展示,使学生进行互评,对此技术加深理解,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展示技术掌握好的,这样更加深印象,激励大家共同学习)。

6、身体素质练习:追球跑(如图8)(6分钟)

目的: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与奔跑能力,也为篮球比赛中奠定了速度基础,比如快攻、突破等等。

图7 图8

(三)结束部分(3—4分钟)

1、放松活动:在轻音乐伴奏下,肢体放松——太极拳模仿练习(跟老师学)。使学生心率和心情尽快的平静下来。

2、小结,下课,归还器材

目的:使学生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生理机能,对学生进行表优鼓差,同时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八、场地器材

篮球场1块、篮球30个、录音机1台、小黑板1块。

九、预计课的效果

预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钟,心率170—180次/分钟,运动密度为40%左右。

高中体育教案格式:行进间运球


教材 篮球:行进间运球
急停急起。 任务 1、进一步熟练运用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
2、进一步提高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技术。
3、巩固提高进间运球中的急停急起。
结构 课 的 内 容 次数 时间 强度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开始准备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
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和
注意事项。
4、安排场地布置及
见习生活动内容。
5、队列练习:
6、慢跑热身:
7、徒手操: ××××××××××××
××××××××××××
××××××××××××
××××××××××××

领取篮球并做轻微运动。
齐步走---立定。
绕两个篮球场三圈。
扩胸、俯背、体转、踢腿、压腿、腕踝绕环。
基 本 部 分 篮球:
一、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



二、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的练习:
1、面对面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
◇◇◇◇◇◇→→→→◇◇◇◇◇◇
◇◇◇◇◇◇←←←←◇◇◇◇◇◇

2、四角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
△△△ △△△


△△△ △△△


1、利用篮球场地线段图形练习变向跑、急起急停。
2、原地运球看教师手势做简单算术。
3、行进间运球看标志急停急起。
××× ××
××× ××
××× ××
××× ××

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
2、整队总结:
3、布置收拾器材:
4、宣布下次内容: 上、下肢抖动放松。

见习生送还篮球。
篮球:原地体前变向运球。
器材 篮 球 四 颗
篮球场两块 小结

初中体育教案:篮球急停投篮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1)篮球:急停投篮(2)跑:耐久跑。
2、教材分析:上述两项内容分别选自市编体育高三教材体育实践部分中的第七部分篮球和第一部分跑。这二项内容既有着重上肢的练习,又有着重下肢的练习,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协调性,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符合高三学生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篮球急停投篮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篮球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投篮方法,急停投篮是后面篮球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面所*球急停急起和投篮的一 个技术综合,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重点是急停脚步动作与接球和运球手的协调配合,难点是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耐久跑共4个课次,本课为第3课次,是复习教材,重点是耐久跑的呼吸,通过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为第4课次的越野跑作好准备。
3、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三年级理科班的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 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 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在跑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的状态,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
4、教学目标:
根据高三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急停投篮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以及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7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跨步急停投篮的动作要领;50%以上学生能结合运球、移动、跑动和急停投篮等各种技术 进行综合练习;80%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品质。二、说教学方法:
(1)教学观念:兴趣是的老师,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 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 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教法设想:急停投篮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在尝试中、在与原地投篮比较的过程中得出急停投篮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耐久跑采用分组想不同的练习方式进行练习,使内容丰富,增加自主性和趣味性。
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3)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
三、说教学过程
1、课堂常规 1分钟
2、球操 4分钟
运球进场,绕场一周成圆后采用教师提出动作名称,学生自己创造动作,教师进行指导和提示并纠正错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既活动了身体,又熟悉了球性,为本课的新授教材奠定基础。
3、小比赛 5分钟 目的是既热身,又以此引出课题,使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激发其改进技术的欲望。 4、急停投篮 18分钟
采用的组织形式是分组不轮换,动作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急停投篮。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 徒手两步急停练习
(2) 拿球自抛自接两步急停
(3) 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投篮练习
(4) 小比赛
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结合学生示范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对示范的学生表扬鼓励并纠正错误。
5、耐久跑 8分钟
分四组进行练习,由小组长负责与组员一起商讨耐久跑方式,教师观察指导。
6、放松操 2分钟
教师提议,学生创造动作进行放松,音乐伴奏,使学生在身心上得到充分放松,愉快地结束本课。
7、总结,收回器材,下课 2分钟
四、教学流程图:
热身→球操 小比赛
↓ →教:示范并讲解技术要领、巡回指导、观察纠错
新授教材 ∣
(急停投篮)→
∣ →学:看、听、练、论、创、演。

复习教材 →教:传授知识、观察指导、讲评练习。
(耐久跑) → ∣
∣ →学:图形跑练、定时跑练、反馈评价。

整理 ———→ 放松(音乐)、小结、作业。

下课 ———→ 回收器材。
五、教学效果的预计:
因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预计会顺 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各项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整堂课练习密度 约为:40--50%,练习强度较大,耐久跑时强度达峰。
六、场地器材:篮球场两块以及周边自然地形,篮球50个,跳绳4根。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高中体育教案: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一文,希望“高中体育教案: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高中体育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