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导航 >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晏子劝齐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晏子劝齐王。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要知道教案课件也是老师上课实施过程程的依据。你有没有关于教案课件撰写方面的苦恼呢?也许下面的“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晏子劝齐王”正合你意!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了解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2、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3、自由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了解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难点: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课题:晏子劝齐王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了解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难点: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故事导入
古代有一个个子很矮,他是齐国的人臣,有一天,他去出使楚国,楚国国王想捉弄他,便在国门的旁边挖了一个矮矮的小门,请晏子进入。晏子心知楚国人想侮辱他,便心生一计,针锋相对道:“我今天是出使狗国,要钻狗洞。”楚国人十分尴尬,只好灰溜溜地打开大门,晏子大摇大摆地进入。
同学们听了晏子的故事,觉得晏于是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晏子为什么劝齐王?
 2、晏子怎样劝说?
 3、晏子与齐王百姓做什么?.
 4、求百姓现齐王做什么?
 5、求白姓的结果是什么?
三、学习生字
 l、出示生字
 2、自由拼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识字生字
 3、教师范畴写
 4、学生书写
五、作业
抄写作业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课题:晏子劝齐王
教学目标
 1、读生字,会写生字
 2、确、流利地朗读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了解晏于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难点: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前的语句指导
正确、流利地齐声朗读课文
二、分角声前的语感指导
三、分角色朗读
 1、指名分角色、小组分角色朗读
 2、加动作分角色朗读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河干,庄稼枯黄
 (聪明机智)  晏子劝齐王
有什么用呢?  求河神
也没有什么用 求山河
求百姓 听从 求谁
不再…… 也不再……

教学反思:

fwr816.cOM展读推荐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掌声


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问疑:
 ⒈小朋友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样?你为别人鼓过掌吗?
为什么为别人鼓掌呢?
 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
 ⒊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
 ⒈请小朋友带到刚才的问题认真的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生字表。
 ⒉请同学读课后生字,注意看清字音、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重点读好下列字音。
 ⒊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记组它。
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
 ⒋看一看下面词语你会不会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⒌下面请同学们在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反馈检查,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⒍读过课文,请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不懂的词语。
 ⒎理解词语。
 ⒏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读准生字、词语的读音,课文也读的正确、流利了。
大家还要通过认真读书,读懂了一些词语。大家学的很好。课后还要练习读出感情来。
三、描红生字
 ⒈读准课后要描红的生字。
 ⒉播放轻音乐,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⒈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英神态、动作变化的句子。
 ⒉分小组讨论:从这些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⒊班级反馈,指导朗读。
⑴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叫晓英的同学,他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地一角。
 ①指导学生运用"因为……所以……"地句式,说说小英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地一角在。
 ②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因为身有残疾非常自卑。
 ③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地原因。
⑵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的小朋友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①小英为什么把头低了下去?
 ②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的原因。
⑶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红了?
 ①讨论让学生明白:"犹豫""慢吞吞"是小英不愿意让人看到他的样子。"眼圈红了"说明小英
觉得自己的自尊受到了伤害。
 ②练习朗读体会小英的复杂的心情。
⑷那掌声使小英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①讨论让学生明白: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感到了大家的关心和鼓励,她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②练习朗读体会小英感激的心情。
⑸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地掌声下微笑着走下了讲台。
 ①讨论让学生明白:②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是感谢同学们的热情鼓励。
 ②练习朗读。
⑹他不在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见了学校的舞蹈房……
 ①联系小英来信中的话交流,小英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②练习朗读。
 ⒋有感情的朗读第1~6自然段,说说小英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
 ⒌最后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三、总结全文:
 ⒈听课文录音。
 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⒊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难时,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
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四、作业
 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完成《习字册》上的书写练习。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我能行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止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课型:新授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课题:我能行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
 2、学习课文第1—5段
 3、练习川“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学重点:认渎生字
教学难点:练习川“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具:挂图小黑板卡片
 实物:足球
教学过程

—、导入
 1、山示实物:篮球、足球
 2、思考: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
 3、板书课题:我能行
二、初读课文
 1、门由渎课文
 2、画山生寸:,自主拼读
 3、了解课文人致内容
(1)爸爸高兴地笑了
(2)爸爸陪贝贝在球场玩,贝贝一个人玩得十分起劲。
 4、师生齐述全文
三、认读化宁
 1、山示小寸:,自由拼渎
 2、同桌文流对流
 3、老师针对学生拼读有困难的字进{;重点教学
 4、山示卡片开火车读
 5、出示具体句子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上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五、学习课文1—5段
 1、自由读课文1—5段
 2、(1)明白贝贝遇到什么问题
(2)贝贝准备怎么办?
 3、选扦㈠已最理解的段读一读
 (1)一生读第]段
 讲解“投篮、瞄准”的意思
 请一生上台表演投篮动作,了解两个词语的意思
 (2)—生读第2段
 读后谈第2段的贝贝
 (3)全班读第3段
 (4)全班齐读第4、5段
 读一读爸爸和贝贝
 4、读了1~5段,大家如何评价贝贝?
快乐
 贝贝是一个活泼的孩子
自信
六、作业
认读生字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课题:我能行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6—8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扣片齐读、开火车读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二、学习第6—8段
 l、解决以下的问题:
(1)贝贝如何解决困难?
(2)贝贝如何对待人男孩们?
 2、一生齐读第6段
①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随和、传递、活跃、
 3、一生读第7段
 了解词语的意思“
 汗流浃背围拢抱歉允许、约定
三、拓展思维
议论:要是你遇到这样的事,你怎么办?
四、书写生字
 1、山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给生字组词
 2、师生共同识记字形

教学反思: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假如》教案范文


《假如》是一首儿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歌从儿童的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基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认读4个生字“寒、袭、、觅、饿”。会书写7个生字:“击、叹、哭、泣、粒、腿、幸”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身边老弱病残人群的生活,通过读书、感悟、体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关爱他人的愿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铺垫,激趣揭题。

播放课件:《神笔马良》动画片片段

1、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孩子用马良的神笔画了什么吗?板书课题:《10、假如》并让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1、同学们,老师很想把这首优美感人的诗歌读给你们听,你们听听老师读的怎么样,好吗?

2、提出听读的要求

这首诗歌有几小节?边听边用笔标出序号。

3、你们要边听边思考:课文中说“假如有什么?”

三、整体感知,识字读文。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语。

师:你们也想像老师这样读吗?我相信你们比老师读得好!不过,现在有几个小淘气在和你们捉迷藏,你们能找到它们吗?请看课后“我会认”和“我会写”里的生字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拿铅笔用“——”勾出“我会认”里的生字词语,用“~~”画出“我会写”里的生字词语。

2、说出生字朋友的名字。(出示生字的课件,多种形式认读)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师:这几个小淘气都找到了吗?请把每个生字朋友的名字叫三遍。

4、去掉拼音读:这些生字宝宝摘掉了头上的帽子你还认识吗?
寒、袭、觅、饿、击、叹、哭、泣、粒、腿、幸

5、送生字“回家”。

师: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又回到了句子妈妈的怀抱里。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呢?谁愿意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出示句子的课件)

6、出示词语课件我们一起来给生字宝宝“找朋友”,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找,组在一起是个词。找到一个领着大家读两遍:

寒冷、袭击、觅食、哭泣、叹息、谷粒、不幸、好腿

巩固生字词的方法:找小老师领读,自由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多种方法的识字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认真投入其中,并且爱学乐学。

7、与生字广交“朋友”,扩词练习用词语说话

师:这些可爱的小淘气可以交许多朋友,请你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淘气帮它再找个朋友(组词),再用词说句话。

四、学习生字,记忆字形。

师:11个生字朋友都认识了,我们还要想办法记住7个生字宝宝的样子,请四个人为一组讨论一下,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1)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并交流识字方法:

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忆字形,

a、如顺口溜记“哭”字:一只小狗两张嘴。

b、换偏旁识字:粒──泣

c、加偏旁识记:月+退=腿;口+又=叹

d、猜谜语:二插在山头上是什么字(击)

e、拆字法:幸,上面是“土”,下面是“羊少一横”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是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学生在发现中记忆、区别,而且,合作精神、协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带田字格的生字):观察“击、叹、泣、粒、腿、幸、哭”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着重指导写法。

“击”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上面一竖要出头;幸”、“哭”两个字是上下结构,注意上窄下宽。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哭”(容易少一点)

“叹”、“泣”、“粒”三个字是左右结构,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腿”字部件多,写时既不能分开,又要互相避让。

2、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书空。

3、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并展示优秀作业。

六、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解决了生字这个困难,我们读诗歌就可以更加出色了!把你最想读的一节诗正确、流畅读给大家听。(抽人读)发现有错帮助纠正。

2、评出朗读小能手。看谁读的字音准确,语句通顺。

设计意图:给学生朗读的主动权,学生在合作、交流、评议中获得提高,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

3、师:“假如有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文中的小朋友“我”有什么愿望呢?(指导把话说完整:他用马良的神笔画——、——、和——)

4、找一找“我”用神笔都画了些什么?(待学生读文回答后)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师书写相应的板书。

七、总结

师:如果你们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们会画些什么呢?

八、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

九、板书设计

画太阳

画白云

假如有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画谷粒

画好腿

篇二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第一课时

一、欣赏动画,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是有关马良神笔的。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笔干什么吗?

3、板书课题:《假如》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2、同桌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利用不同形式认读)

4、巩固学生识字。(课件出示水果树,每种水果里藏有生字。)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课文。

3、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式读)

4、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四、复习要写的字,指导书写

1、复习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

2、小组交流。

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注意重点的提示

4、评议学生的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二、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读)

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

3、分组学习

A、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B、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C、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5、交流自学情况

6 、感悟句子

A、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B、扩展说话:我要给——(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课件出示句子)

7、感情朗读课文。

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朗读时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A、读懂了你喜欢的小节,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把他读好?B、多种形式朗读。C、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2、同桌相互读读背背。

四、扩展活动

小组讨论:课文中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你能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写出你的愿望,像课文里的小诗歌一样。回家在把你写的愿望画出来。

板书

太阳

假如 画 谷粒

一双好腿

篇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理解诗歌内容。

3、在读书、感悟中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愿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假如》这首诗歌,诗中的小朋友梦想用一支神笔实现心中的愿望,还记得他想实现哪些愿望吗?(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

小树 画太阳、云朵

我要给 小鸟 画谷粒

西西 画一双好腿

小结:诗中的小朋友的愿望是多么纯真和美好啊!那么她为什么要为小树、小鸟、西西做这些事情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歌,体会一下诗中小朋友的美好心灵。

【设计意图】借助教师的设疑激起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再现诗歌主要内容,为学生体会小作者的美好心灵奠定基础。

二、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1、请大家看大屏幕,边看边想,诗歌的哪几个小节能体现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播放带有诗歌1、2小节内容的画面:沐浴着阳光的小树郁郁葱葱,树上的小鸟食宿无忧、愉快生活的情景)

2、学生看后回答,然后指名读1、2小节,想:诗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要给小树画太阳和云朵?为小鸟画谷粒呢?

3、自读1、2小节,思考上面问题,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

4、交流汇报,体会情感。

(1)“我“为什么要给小树画太阳和云朵?

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让小树在冬天里,

再也不怕寒冷的袭击。

(播放寒风下摇摆的小树,小树瑟缩的样子和没有雨水的滋润,小树干枯的样子的情景;一个小朋友挥笔画一个太阳,几朵云之后,小树郁郁葱葱,成长的画面。)

(2)如果你是小树,沐浴了阳光雨露,你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

小结:是这位小朋友用马良的神笔画了太阳云朵,给小树带来了温暖和力量,让小树快活的成长,现在就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
(3)指名读——评读——练读——再读——齐读

小结过渡:诗中的小朋友用马良的神笔为小树画太阳、云朵,渴望让小树快乐成长,那么他又为什么为小鸟画谷粒呢?

(4)指名回答。

师引导:当你饿了的时候,妈妈会怎样做?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饥饿中的小鸟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引导)

(5)引读:有了“我”画的谷粒,现在的小鸟妈妈再也不用——(学生接读)出示:鸟妈妈再也不用 到遥远的地方去觅食,让小鸟饿得喳喳地哭泣。

师用语言渲染指导朗读:鸟妈妈不再用辛苦奔波,小鸟宝宝不再苦苦等待,饿得哭泣,小鸟的心情会怎么样?那就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吧!(再播放小鸟衣食无忧的情景)读第一小节。

引读一二小节:诗中的小朋友为动物、为植物送去了关爱。假如——(学生接读)我要给—— 画一个—— 还有—— 让小树在——

假如—— 我要给——

小结: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还要做什么呢?

(6)学生接读“我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同时出示西西坐在轮椅上的情景)

对于一个失去双腿的孩子来说他只能怎样?(学生自由谈)望着窗外的景色不能亲近它们,这是多么不幸啊!他的内心是多么痛苦啊!指导读:我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

a、你们的朗读让老师体会到了你们对西西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出示图片:(有了双腿的西西快乐奔跑的情景)

b、看“我为西西画上了双腿,他再也不会——(学生接读)

c、他会叹息什么?这时的西西心情是怎样的?(开心、快乐)那么怎样读好这段话?读一读吧

d、西西多么开心,就连我们也一样开心,读出西西的开心。读“他再也……”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贯穿以读为主的思想,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通过图片、影象,想象着美好动人的图景,语言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情感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三、背诵积累,提升情感

1、诗中的“我”不但给窗前的小树画红红的太阳,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还给不幸的西西画一双好腿,这三个愿望是多么美好啊。你最喜欢哪个愿望就背下来吧!

2、学生自由背

3、指名背诵

【设计意图】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既达到了语言积累的目的,又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

四、拓展延伸,表达情感

诗中的小朋友只有这三个愿望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体会省略号的用意)

对!在我们的身边许多需要我们关爱的人与事物,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拿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呢?出示课件:图片(流浪的小狗,无家可归的孩子,看不到光明的孩子,深受地震灾害的人们)

1、请你也象小作者这样,也来写一写,出示: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画( )

( )

2、学生试写后交流。

【设计意图】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创新思维,在思维中倾注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激情。

五、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出示字卡,指名读

2、学生观察,重点提示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4、书写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把巩固识字、写字安排在感知课文内容之后,看似颠倒了顺序,实际上体现了学生识字和记字的一般规律。小朋友识字总是先从整体上关注“轮廓”,再具体分析、尝试记忆,之后通过多次复现来巩固,这样才会有效地记住生字。

六、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同学们,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神笔吗?对!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马良那样的神笔,但是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爱心,都有关心他人的美好愿望,我相信马良的神笔会在你的手中,我的手中,他的手中……

【整体设计意图】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力争“以读书为主”,通过情景的创设,朗读的体验,对话的交流,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热爱自然,关爱他人。

【教学评析】这篇教学设计在把握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与文中角色进行换位,培养学生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想像,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做什么?加强了学生语言训练;通过朗读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之教师的图象、语言的引导,学生会把诗歌读得入情入境,从而受到了教育。

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家


课型:精讲课
教学分析
尽管各民族的风俗不同,但每个人都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是一家。
教学要求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7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课件。
3.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方法搜集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齐读课文第一小节,每个小朋友都有家,大家的家所处的地方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家”,看看各民族风俗习惯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自学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借助生字表,自己认一认,读一读。
2.听一听,认一认。
出示带生字的小黑板,要求学生边听老师(或录音)范读课文,边看看哪些生字已经认识了,听完后和同学交流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换部首)
3.教一教,帮一帮。
请已经认识生字的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数一数,帮一帮其他同学,读好生字,老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后鼻音:疆拱庭
翘舌音:毡遮
平舌音:俗族
4.再给生字组词,理解词语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
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
5.指导写字。
(1)出示生会写字卡片认读,并用七个字组词。
(2)指导观察。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的字:上短下长。
①重点指导
“足”最后一笔是捺。
“达”“大”最后一笔是点。
“笛”竹字头+由
②学生书写,师巡视。
三、再读课文(读正确)
四、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
2.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民族的生活习惯。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听写词语。
3.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谈自己喜欢的小节。
2.学生自由汇报(出示各民族的挂图)
有的喜欢蒙族这节。
有的喜欢维族这节。
有的喜欢藏族这节。
有的喜欢傣族这节。
3.讲讲喜欢的原因。
(蒙族有蒙古包,奶茶,我喜欢喝
新疆有许多葡萄,哈密瓜。
藏族房子像碉堡,有洁白的哈达。
傣族住的是美丽的竹楼,还有我喜欢的笛子。)
4.请喜欢蒙族的同学读第二小节。
(1)蒙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毛毡圆顶房,奶茶,蒙古族人会骑马,摔跤)
(2)齐读。
5.谁愿意读?想读哪一小节?(第四小节)
(1)你知道藏族有的生活习惯吗?
(房子像碉堡,穿棉袍,献哈达……)
(2)齐读。
6.谁来读第三节。
(1)指名读。
(2)说说你们还知道什么?(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有五彩池的天山,还有葡萄,哈密瓜……)
(3)齐读。
7.喜欢傣族的同学读一读第五小节。
(1)(看图)傣族姑娘小罕玉在干什么?(吹笛子)
(2)你们还喜欢什么?(美丽的竹楼)
齐读。
8.齐读最后一节。
9.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三、小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56个民族,尽管各民族的风俗不同,但每个人都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是一家人。
四、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的生活习惯知道的也
说给同学们听
五、作业
继续背诵
板书设计
蒙族蒙古包奶茶
家维族天山葡萄各族儿童是一家
藏族平顶房穿棉袍
傣族竹楼竹笛
教学反思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晏子劝齐王”一文,希望“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晏子劝齐王”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