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 导航 > 粤教版选修高中语文《立身处世》教案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粤教版选修高中语文《立身处世》教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只有写好上课用的教案课件,才能展现更完整课堂教学。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是好课件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粤教版选修高中语文《立身处世》教案,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教学目的
1 积累文言词语,重点掌握“志”“夺”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 能够正确理解孔子对人生的“规划”,理解《论语》在“立身处世”方面的基本观点;
3 学习解读“论语”的“空白”。
第一课时
内容
解题 串讲课文第一第二节。
步骤
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到人的内心修养话题上来。
二、解题,讨论如下:
1 “立身”字面意思什么?深沉含义又是什么?
明确:字面意思就是“使身立”,(使动用法),也就是说让自己站稳;其深沉含义就是要解决人自己内心的矛盾,也就是如何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意思。
2 “处世”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又有什么深沉含义?
明确:字面意思就是“处于世”,(省略介词),也就是说,在社会上生活;其深沉含义就是要解决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寻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3 那么“立身”与“处世”是什么关系?
明确:如果说“立身”就是“修身”的话,那么,“处世”就是“齐家平天下”;也就是说,“立身”是前提基础,“处世”是目的。
三、串讲第一节,先快速地口译原文,用投影展示原文与译文;讨论如下:
1 这段话是孔子自己人生的规划还是人生的总结?为什么?
(明确:这是孔子人生的总结,因为他说此话时已经是人到晚年了,也只有饱经人生沧桑的人才能做出如此的总结;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这确实是很好的人生规划。)
2 孔子说他十五岁才开始立志学习,那么十五岁之前干什么呢?他为什么不说呢?
(明确:既然十五岁才开始“专心致志”地学习,那么这之前应该是随性而学,让人充分享受童年的无拘无束的玩耍游戏,在游戏中学习,让儿童天真的好奇心得到保护。这说明孔子其实并非像我们那些新儒家那么“功利”,逼着儿童去背什么经典,过早地把成人的“功利”压在儿童头上,来扼杀他们的天性。可见今天那些叫嚷弘扬“传统”的人其实恰恰是悖“传统”而行的。)
3 孔子说三十而立,那么这个“立”含义是什么?
(明确:这个“立”含义就是“独立”“创立”,不但是指经济上人格的上的独立,而且还应该指学业上思想的创新。)
4 “不惑”注释里说是不迷惑的意思,这还不够明确,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个“惑”其实应该指什么(用“惑”组一个词)?为什么?
(明确:可以组成“诱惑”一词;因为这就意味着,独立之后的人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社会生活中还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也就是说,人在三十岁后,四十岁前这一段时创业阶段也许会因为不能很清醒的辨别事理,难免被“诱惑”而犯错误,遭致失败,但这可以为今后的成功积累经验教训,所以到了四十岁后,凭着丰富的社会人生的经验,就不会再被迷惑,做到通达事理了。)
5 “知天命”是什么意思?这个“知”和前面的“不惑”有什么关系?
(明确: “知天命”的含义就是“理解人生命运社会规律”;“知”与前文的“不惑”是顺接关系,如果说“不惑”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话,那么“知”便悟出了许多社会的理性知识;作为两种人生境界来说,“知天命”的境界自然高于“不惑”。)
6 “耳顺”表面上看,是说人到了六十,对各种言论对能泰然处之,而实际上是说这个时候的人的什么?
(明确:实际上是说这个人的修养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境界,无论别人激情地褒扬还是恶意地贬斥,都能从容镇定听得进容得下,既不沾沾自喜,陶醉在别人的甜言蜜语中,也不会妄自菲薄,哀怨于别人的流言蜚语。)
7 “从心所欲,不逾规”是一种什么境界?
(明确:这是一个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境界;自由可以说就是“从心所欲”,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这时你“心欲”所“想”当然应该符合自然规律的,也就是在“规矩”范围之内。)
四、串讲第二节,快速口译原文,用投影展示原文译文,讨论如下:
1 这一节里所说的“志”与上一节中的“志”有什么异同?
(明确:这节 “志”的含义是“志向”“理想愿望”,上节中的志是“专心致志”,“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竭尽全力”的意思。)
2 孔子的两个学生在此谈自己的志向,他们各自的志向是什么?。
(明确:子路说,有好车好衣就与朋友共享,即使用破了也不遗憾,是一种与民同乐的志向;而颜渊说,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邀功,是把提高自身修养当作一种理想。他们前者似乎重在“处世”,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后者重在“立身”,追求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3 对于这样两个学生,你更认同哪位?。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题,认同谁只要说出理由就行。本人更认同子路,因为这个人率直,而且豪爽有义气,而颜渊看似谦恭,但谦恭的话语中似乎还隐含着对同学的冷嘲热讽,给人感觉有点阴阳怪气的味道。)
4 孔子的理想是什么?他这个理想好不好?在当时条件下能否实现?对今天社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明确:孔子的理想就是让老人们无忧无虑安度幸福的晚年,让朋友间互相信任,让未成年人能得到关爱,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祥和的理想社会,但是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这种幻想的所谓的“和谐”社会理想,对于转型时期各种利益冲突日益尖锐的今天社会来说,很可能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用来“忽悠”弱势群体的一个充饥的画饼。)
第二课时
内容
串讲课文其他章节,完成课后练习题。
步骤
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提出问题,这课中,哪一接涉及“惜时”的话题?
二、复习归纳上一课讲到的要点,通过课件展示如下:
1首先要“规划”明确人生各个阶段的任务重点(让学生回答练习一第1小题的问题)
孔子把自己的人生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人生任务如何?这对我们今天的人有什么启发?
(答:孔子把自己的人生分为“志于学”、“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人生任务分别是:学习前人;立足社会,学习创业;不受利诱,通达事理;把握命运规律,走进必然王国;辨别各种是非,泰然处之;从心所欲,进入自由王国。这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认识到人生漫长艰辛奋斗的历程,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2 其次要“立志”,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让学生回答练习一第3小题的问题)
谈谈你对孔子、子路、颜渊的志向的理解,然后谈一谈自己的志向。
(答:孔子的理想确实是一个非常祥和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这种幻想很象所谓的“和谐”社会,对于转型时期各种利益冲突日益尖锐的今天社会来说,也许可以起到抚慰受伤心灵作用。但它缺乏人性发展的逻辑性和社会实践的操作性,所以可能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用来“忽悠”弱势群体的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子路说,有好车好衣就与朋友共享,即使用破了也不遗憾,把与民同乐当作志向;而颜渊说,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邀功,把提高自身修养当作理想。子路似乎重在“处世”,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颜渊更重在“立身”,追求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本人更认同子路,因为他率真坦直,豪爽义气,而颜渊看似谦恭,但谦恭的话语中似乎还隐含着对同学的冷嘲热讽,有点阴阳怪气的味道。 本人的志向就是,在养活自己的前提下,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为家人为朋友(学生)尽自己一份责任,从而在为他人提供快乐的同时,收获自己人生的快乐。)
三、过渡到讲析第三节,讨论如下:
1 第二节师生各言其“志”应该说是从“处世”的角度表述的,而这一节曾子言说却从什么角度表述的?按照他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人生志向就是要争做什么?
(明确:曾子是从“立身”的角度表述自己的人生志向就是要争做“君子”。)
2 那么要成为君子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明确:要具备三个条件,在私人生活中,值得朋友信任,可以托付重任;在国家生活中,能不辱使命;在特殊情境中,不变操守气节。)
3 曾子为什么要说读书人任重而道远?
(明确:首先读书人是立志成为“君子”的人,但还不是君子,而要成为君子,就必须把实现仁政当作自己的责任,这个责任自然就很重,而要完成这个重任,就要毕生努力直至生命的终点,所以路程就很遥远。)
四、精读第四节,讨论如下问题:
1 如果说上一节是从立身的角度谈成为“君子”使命要求是一个横向的表述,那么这一节就是从纵向表述“君子”成长过程中的要求,那么第一要求是什么呢?孔子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一句是什么口吻?
(明确: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抓紧时间学习;孔子说那话是一种感叹而伤感的口吻,含有警示学生珍惜时间的意味。)
2 这节中的“夺”与上一节中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明确:意思一样,都含有“在外力强迫下而改变”的意思,前面加是一个否定词,就含有尽管受到强迫却没有能改变,这就不但说明心志坚定而且还有坚韧毅力。《陈情表》一文中“舅夺母志”也含有此意。)
3 把“三军”和“匹夫”相提并论,重在说谁?这在强调对读书人什么的要求?
(明确:重在说“匹夫”,这强调的是对读书人意志力的高要求;这种要求我以为达到了苛求的地步,这让我想起顾炎武的那个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话如果是一介匹夫言说的,固然可贵也很高尚,但是如果是从“肉食者”口里说出来的,我又要提醒各位匹夫,这大概就是一个推脱责任的阴谋,我要追问,“天下” 究竟是谁的天下?为什么“盛世”歌舞升平,没人出来说,“天下昌盛,匹夫有功”呢?。)
4 “松柏”作为喻体,喻指的是什么?又表述了一个怎样的要求?
(明确:喻指的是读书人,这句话的表述的要求就是,读书人还要准备接受灾难挫折的磨炼,只有如此,才可以历练成为“君子”。)
五、精读第五节,讨论如下:
1 经过横向纵向的要求后,读书人总算有了成就,那么这一节实际上就是来谈如何界定成就的,在这节师生对话中,用来界定成绩的关键概念是哪两个?
(明确:“闻”和“达”。)
2 那么,按照孔子的解释,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点在哪里?
(明确:“闻”就只是追求在“处世”社会的名声,而“达”追求则是“立身”的个人修养,其实在强调对社会的默默奉献。)
3 孔子最后一句“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其实向读书人提出了一个前提性的要求,那么这个要求的内容是什么?你能接受这个要求吗?
(明确:这个要求就说读书人不能在生活上贪图安逸,否则就不配做读书人;我不能接受这样苛刻的要求,我以为读书本来就应该是人生快乐的组成部分,如果读书过程就是痛苦,我宁愿不读书。也许长期以来有了这样的要求,所以在中国读书就成了一种痛苦的修炼生活。)
六、归纳小结完成练习一中的第2小题,并展示如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请你谈谈对“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理解。
(答:这句话的意思含有两层意思:第一,读书人应该从自己做起,把实现“仁政”当作自己终生努力的责任;第二,实现“仁政”社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读书人毕生努力,甚至要几代人为之不懈地奋斗。对于“论语”中这个“志”以及对读书人的要求,我是不苟同的,因为它是以牺牲个人现实幸福为前提,要读书人为一个彼岸的美好理想消耗生命,这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当然作为古人,这种“童年”的天真还是很值得欣赏的,可是今天我们毕竟“成年”了,更“懂事” 了,不应该把“儿时”的幻想当真,而如果因为害怕“长大”,就要拼命嚷着要回到“童年”,那这不是智力发育有问题的话,就很可能是别有用心。)
七、布置作业,晚自习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文言文基
第三课时
内容
帮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步骤
一、导入
二、请学生在课本上翻译练习二全部例句(10分钟)
三、教师讲解,学生在课本上订正,展示如下: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注意其词性的变化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翻译:我十五岁就立志努力学习做学问。(名词用如动词)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
翻译: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成就,那就没什么可敬畏的了。(动词用如名词)
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翻译:和朋友共同享受,即使用破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使动用法)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得到关怀。(使动用法)
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译文:这样之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名词用如动词)
士不可以不弘毅。
译文:士不可以没有大的抱负和坚韧的毅力(形容词用如名词)
士而怀居。
译文:士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动词用如名词)
虑以下人。
译文:思考着如何虚心待人(使动用法)
2 辨别下列各句中虚词的用法
⑴ 而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承接关系,“才”的意思。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表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表转折关系,“却”的意思。
任重而道远。表递进关系,“而且”的意思。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表承接关系,“才”的意思。
察言而观色。表并联关系,相对于“又”。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表选择关系,可译为“还是”。
⑵ 之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与朋友共,敝之无憾。指代前文的“车马轻裘”
愿闻子之志。结构助词,可译成“的”。
老者安之。代词,可译为“他们”。
居之不疑。代词,指代“仁人”。
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代词,指代 “仁”这件事
四、学生完成练习三,把译文直接写在课本上。
五、教师讲解,学生订正,自评;展示课件如下:
思考·探究三 把《公治长 二十六》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略)
【译文】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相互信任,让未成年人得到关怀。”
六、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四,直接在课本加标点。
七、教师展示答案,并口译文段,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四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
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fwr816.coM编辑分享

语文版选修高中语文《留侯论》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2、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说明思路。
3、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及其独到新颖之处。
2、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 说明思路。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忍”字贯串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 说明思路。
2、体会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高祖本纪》中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子房”就是张良,是刘邦的军师,为其出谋划策,屡建功业,是东汉的开国元勋。刘邦灭项羽建汉称帝,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大封功臣。高祖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并让张良选择3万户作为封地。张良不敢接受,曰:“我和帝初见面时在留,把我封在留就可以了”,因此张良被称为留侯。
二、解题
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求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非凡的才华。
三、初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1、自读课文,完成《学习与评价》1-6题。
2、质疑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
四、再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读完文章,我们发现《留侯论》没有全面评论他的生平和功业,你能说出文中写了留侯的哪些经历吗?
寻人刺杀秦王 受书圯上老人 辅佐高祖取胜 说汉王忍韩信
补充史实: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阴事中。(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2、纵观这三件事,我们看到了张良精神成长的过程,由此苏轼创造性概括了张良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的过人之节。你能简要说说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的?
第一段总领全文,提出论题“忍”字,然后作者先说黄石以“忍”教张良,次证以郑伯和勾践的“能忍”而胜,又以刘邦受张良指教“能忍”而胜再证,反复申论,说明“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
3、张良是一个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这个人物。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的独到见解?
(1)“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指出黄石公并非“鬼怪”,而是人,是“秦之世有隐君子者”,从人事上对“受书圯上”加以合乎情理的解释,从而否定了司马迁的“神怪论”。
(2)“且其意不在书。”“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司马迁及其后的众多学者,大多认为黄石公意在授书,即传授《太公兵法》,张良熟读兵法,才能“运筹帷幄”,佐高祖以平定天下;苏轼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黄石公的目的是使张良能“忍”。
(3)“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一般都认为张良主要是为刘邦出谋划策,辅佐刘邦得天下。
小结: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论述了“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以“忍”贯串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
五、三读课文,体会文章特色
1、总冒开头,一字立骨
2、选材典型,翻出新意
3、对比衬托,烘云托月
4、结构严密,文笔曲折
六、布置作业
你同意作者评张良“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吗?简要说说自己的看法。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小忿”和“大谋”的理解。

北京版选修高中语文《哦,香雪》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2、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 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二、 教学重点: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三、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我们课下已经预习这篇课文了,那么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呢?(板书:大山)是什么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板书:火车),在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40页“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从前,台儿沟人历可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得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姻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它象征着封闭、传统;开放、现代。
火车的进入,使台儿沟的少女们得以接触外面的世界,那么她们的追求相同吗?
(或者:她们的关注点是否一致?)
① 凤娇——对“北京话”的情感,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呦,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了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非同一般的感情,她们之间的感情很纯洁——依附型。
② 香雪——她的追求与被人不同,她更注重的是皮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因为她是台儿沟考上初中的人。
她对铅笔盒的执着追求,表现了什么?
析: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在物品需求上迥然不同,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小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
小说重点描写了香雪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文具盒。
当她一个人站在陌生的西山口时,她的内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板书:怕——不怕——犹豫——坚定
她的内心变化是用景物烘托得,找一找相关的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
⑴45页“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怕
⑵46页“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不怕
⑶46页“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悉悉萃萃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犹豫
⑷46页“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坚定
以上几处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月夜山景的图画,它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的同时,也有效的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我们想一想:每个人在做出选择时,都会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害怕——不再害怕——犹豫——坚定,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这一障碍的跨越正是小说要着力表现的内容——自强型
③ 其他姑娘们——她们喜爱的是法卡、丝巾、尼龙袜,追求的是一种物质——享受型
香雪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呢?
析:香雪追求知识,有着山里人特有淳朴、真纯、尊严。
讨论:文章到这里虽然结束了,但我们设想一下,这些人物在追求所谓文明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呢?
析:凤娇和北京话跑了
香雪考上北京的学校了
有的人经商了
我们在追求所谓的文明即物质,知识的时候,不要失落了人性中那份固有的尊严、真纯和淳朴。
小结: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但并不意味着纤弱、单薄、浅显,相反它寄予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严峻思考:那淳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当人们在疯狂地追求所谓文明的时候,这种淳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呢?
板书设计:
大山——火车——变化?
追求 “北京话”:情感(依附)
文具盒:平等、知识(自强) 怕
不怕
犹豫
坚定
头巾、法卡:物质(享受)
香雪:知识+尊严、知识、淳朴
追求 失落

鲁教版选修高中语文《听颖师弹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
2.把握诗歌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3.进一步学习格律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旧课
略。
二、导入新课
师生交流平时听古琴曲的感受,由此导入课文。
三、整体感知
1.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幼丧父,兄韩会抚养之。会能文章,对愈有影响。贞元二年(786),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直到贞元八年(792)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皆不中。直到29岁才在董晋幕府中得到了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36岁时,任监察御史,不久就被贬为阳山县令。此后直到50岁,官职一直浮沉不定。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时,因参与平定淮西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进入朝廷上层统治集团。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被宪宗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在潮州8个月,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子监祭酒、京兆尹、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在中国文化,首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子。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其实就是复兴儒学的重要手段。
韩愈是唐代的文学家。他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骊之文,提倡散句单行、自由灵活、言之有物的古文。他的文章善于推陈出新,富有独创性,内涵深厚,语言丰富灵活,极富表现力,风格雄辩恣肆,气势磅礴,成为中古以来文章之典范。苏轼称誉他“文起八代之衰”。
在诗歌方面,他也富于创意,喜欢生新出奇。他说自己是“余事作诗人”(《和席八十二韵》),这意思除了人们通常理解的把写诗放在复兴儒学、倡导古文之后以外,或许还有游戏文字之意。所以他写诗不愿意四平八稳,而喜欢谐谑诡异,显示才学。他有意把诗写得奇崛拗折,喜欢用佶屈聱牙的僻字晦句,用平常人不用的险韵重韵,用散文式的篇章和笔法,铺叙,议论。他喜欢学李白古风之淋漓放纵,又学杜诗之长篇叙事法度、炼字艺术以及“以文为师”的风格,从而在李杜之后开创了一种奇险诡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对宋诗颇有影响,严羽批评宋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沧浪诗话·诗辨》),实可从韩愈这里找到一些原因。韩愈是李白、杜甫之后最早将李杜并尊的人之一,他在《调张籍》诗中所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影响深远。
2.解题
颖师,天竺僧人,唐宪宗元和年间在长安,以弹琴。
3.写作背景
韩愈慕名前去听琴之时适逢受谗言而被贬,在听琴时自然也会联想到自己的遭遇。
4.学生听读诗歌,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诗歌。
5.学生诵读诗歌,注意诗歌格律。
6.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大意。
明确: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
四、探究鉴赏
1.诗歌是如何表现琴声的?
提示:
直接描摹。
比喻(通感)。
2.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如何?
提示:
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
3.诵读比赛
读出《听颖师弹琴》“先轻柔,再激越,后悠扬”的琴声特点。
五、课后作业
1.熟读《听颖师弹琴》。
2.预习《李贺诗二首》,试分析《李凭箜篌引》与本诗在描绘音乐方面的异同。

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未有天才之前》教案


教学重点:
1、找出这篇演讲稿的观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及作者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鲁迅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的演讲,他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通读文章,抓住文章的主旨。
这是一篇80年前伟大的思想家面向成人听众所作的演讲词。要想真正读懂文章的内容,有必要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特别是演讲中涉及到的如“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整理国故”、“崇拜创作”等文化名词,否则你就读不懂。
学习这篇课文,在字词上、语言上有一些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的用法和文法,请调动你的语法和文言知识积累,先把文字疏通,只有如此,才能透过文字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情感。
明确:就当前的现状,谈天才生长的条件。
二、演讲应该明确观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让听众一目了然,鲁迅在演讲中所持的观点是什么?请同学们找出来。
明确:作者的观点在第三段中明确了,即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的土壤。
三、根据作者围绕自己的观点论述的内容,给文章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3段)提出自己的观点:要产生天才,就要有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第二部分:(4—9段)从反面论述天才不能生长的原因,即批评封建主义势力对新思想新文化的围剿,对青年人的摧残。
第三部分:(10—12段)发出呼吁,号召大家都来做培植天才的泥土,做新思想新文化的支持者。
归纳论证结构:
第一部分正面提出观点。
第二部分从反面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发出号召。
四、分析论证过程:
分析第一部分:
第1段:作者的开场白,谦辞。
第2段:作者根据文艺界的呼声很自然地引出对天才的论述。
鲁迅为什么会发表这篇名为“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
因为人们对天才的产生的呼声很盛大。
鲁迅认为文艺界强烈要求天才产生可以证明哪两件事?
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厌薄。
第3段:在这一段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的土壤。接下来用例证法举了拿破仑的例子证明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然后用比喻论证法来加以证明,用花和土来比喻天才和民众,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分析第二部分:
第4段:摆出当前的不良现状——不但天才,连天才产生的土壤也被扫尽。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当时缺少天才产生的土壤?
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即“整理国故”论,“崇拜创作”论,恶意的批评这三个方面。语言标志是“其一是”,“其一是”,“还有一样是”。
第5段指出“整理国故”的论调反对新事物,就是要扫尽预备天才生长的土壤。
“整理国故”:这个口号最早是由新文化阵营提出来的。当时北京大学旧派学生在封建旧文化维护者的支持下成立了“国故社”,企图以研究国故为名,行复古之实。面对这一形势李大钊、胡适等人提出整理国故的口号,反对国故社的以封建思想保存国粹。但后来胡适过分夸大了整理国故的意义,反对学生运动,以致走到了学生的对立面。鲁迅与胡适等人观点不同,他看到许多物质青年先到故纸堆里,从而批判整理国故的论调。
这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属于比喻论证法,用浅显的事物论述深刻的道理。
“我们和古董商人谈天,他自然总称赞他的古董如何好,然而他决不痛骂画家,农夫,工匠等类,说是忘记了祖宗:他实在比许多国学家聪明得远”属于例证法和比较论证法,指出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的思想都不如古董商进步。
第6段指出“创作崇拜”的论调排斥世界先进文化,就是要扫尽预备天才生长的土壤。
作者举反面的例子批判“创作崇拜”的论调。
第7段指出“恶意的批评”就是扼杀新生事物,社会没有天才产生的土壤。
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证的?
鲁迅指出天才“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但是,后面的文章没有从正面应该怎样有“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论述,而是从反面——社会上没有“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进行论述。
第4段承上启下,是从正面立论到反面论证的转换枢纽。否则,上下文就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会使读者不知所云。
第10段:指明培育天才的泥土大家都可以做。
第11段:简要论述怎样做泥土。
第12段:发出呼吁,号召大家都来做泥土。
五、写作特点:
1、标题新颖独特,引人深思。
2、观点鲜明集中。
3、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4、材料具体生动,引人入胜。
5、语言生动形象,多用口语,富有魅力。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粤教版选修高中语文《立身处世》教案”一文,希望“粤教版选修高中语文《立身处世》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高中语文优秀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