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 导航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解决问题》教案范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解决问题》教案范文。

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要知道老师写好教案课件,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水平。那写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解决问题》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引入铺垫)

1、列式计算。

(1)20的 是多少?

(2)6的 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讨问题)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 ,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 ,吃了谁的 ?(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

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 ,是吃了哪个数量的 ?

B.分组讨论交流:依据吃了100千克的 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4)列式计算。

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

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千克)

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

(5)总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 吃了谁的 谁是多少(已知)谁的 是多少乘法。

(6)反馈练习。(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

三、拓展总结(应用拓展,盘点收获)

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是甲的 ,甲是乙的 。

(2)甲是乙的 ,乙是甲的 倍。

2、练习四1、2题,完成在练习本上,然后订正。

3、操作:画出“体育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 倍”的线段图自己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

Fwr816.COm小编精选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小数乘分数》教案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五课时

小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5,做一做,练习二1~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 0.4( ) 3.5( ) 1.25( )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2.4分米。

(1)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①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②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

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确定单位“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所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34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 化成小数。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化成分数: = = (分米)

分数化成小数: =2.1×0.75=1.575(分米)

3、解决问题二。

(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和分母约分: (分米)

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是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小数乘分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小数乘分数》教案
2016-06-06 | 小数 分数 乘法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五课时

小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5,做一做,练习二1~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 0.4( ) 3.5( ) 1.25( )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2.4分米。

(1)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①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②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

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确定单位“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所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34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 化成小数。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化成分数: = = (分米)

分数化成小数: =2.1×0.75=1.575(分米)

3、解决问题二。

(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和分母约分: (分米)

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是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小数乘分数》教案范文


小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5,做一做,练习二1~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 0.4( ) 3.5( ) 1.25( )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2.4分米。

(1)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①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②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

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确定单位“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所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34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 化成小数。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化成分数: = = (分米)

分数化成小数: =2.1×0.75=1.575(分米)

3、解决问题二。

(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和分母约分: (分米)

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是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4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在实例的分析中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学习,在观察、研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解决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策略,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5:7”,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一条简单的现实生活信息,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例探究
(一)自主探索
1.出示:六(2)班一共有48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求出什么?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呢?你会算吗?
2.学生独立尝试。
3.同桌交流。
师: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和做法,有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
请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台板演,交流汇报。
预设(1):48÷(5+7)=4(人);
女生:4×5=20(人);
男生:4×7=28(人)。
师: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吧。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是什么意思?这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算什么?
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预设(2):女生: (人);
男生: (人)。
师:这种方法中, 是什么意思? 呢?
5.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我们再一起来看看(配合课件演示)。
方法一是根据比的意义,看看一共分成几份,先求出一份的数量,再算几份的数量;方法二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看看男生、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两种方法都不失为好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没有直接用书本上的例题,而是用了班级男生、女生人数比这一实际情况。因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所以学生很乐意去探索、交流、实践。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揭示课题
师:像上题这样,把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分配。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按比分配。(板书课题:按比分配)
(三)实践尝试
出示例2: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1.阅读与理解。
浓缩液和稀释液指的是什么?(浓缩液是纯清洁剂,稀释液是加水之后的清洁剂。)
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吗?(学生独立解题,交流汇报。)
2.分析与解答。
预设(1):每份是500÷5=100(mL),浓缩液有100×1=100(mL),水有100×4=400(mL)。
师:这里的5表示什么?(把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
预设(2):浓缩液有 (mL),水有 (mL)。
师: 表示什么?(浓缩液占总体积的 ;)
呢?(水占总体积的 。)
3.回顾与反思。
师: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
预设:看浓缩液与水的比是不是等于1:4。
小结:体现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看清楚1:4到底是哪两个量之间的比。
【设计意图】把书上的例2作为尝试题,让学生独立尝试、交流,最后进行小结。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审题、分析的能力,而且进一步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理解,让学生初尝成功的乐趣。
三、实践应用
(一)基本练习
1.师:打开教材第55页,看第一题。
(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2)交流:说说你的方法。
2.出示:李伯伯家里的菜地共800平方米,他准备种黄瓜和茄子。
师:请你来设计一下,可以怎么分配?
预设一:1:1。
师:如果按1:1分配,那么种黄瓜和茄子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学生自主计算)
 师:通过计算,发现按1:1分配其实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是的,平均分就是按1:1分配,是按比分配中的特例。
对于其余各种分配方法,都让学生快速算一算再交流。
(二)发展提高
1.师:增加点难度行不行?我把这一题变一下。
出示教材第56页第7题:李伯伯家里的菜地共800平方米,他准备用 种西红柿,剩下的按2:1的面积比种黄瓜和茄子。三种蔬菜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1)比较:这一题和前几题相比,有什么不同?
(2)分析:这一题是把哪个数量进行分配,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这个数量直接告诉我们了吗?所以我们应该先算什么?那你会算吗?
(3)学生尝试。
(4)交流算法。
师:你是怎么算的?(展示学生作业)还有同学用其他方法做吗?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
师:这几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出示: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树?
(1)比较分析
师:这一题又有什么不一样?没有直接给出“比”,不能直接按比分配了,那怎么办?
师:我们可以先求出比,再按比进行分配。
(2)学生独立尝试,交流算法。
(三)小结
师:通过上面两个问题的解答,你觉得在解答按比分配的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师:说得对,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要认真审题,看清楚是对哪个数量进行分配,是按什么比分配的;如果题目没有直接给出比,我们要先根据题目信息求出比,再按比分配。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从基本练习到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再到没有直接给出比的题目,层层深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探索中验证、品尝自己的学习成果,再次感受成功带来的乐趣。
四、课堂总结
1.师:学到这里,谁能告诉我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和感受。(指名回答)
2.课外延伸。
师:比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你课后搜集生活中的实例,编一道按比分配的题目,在下一节课中进行交流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抓住“收获”、“感受”来进行课堂总结,可以再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培养评价、反思的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解决问题》教案范文”一文,希望“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解决问题》教案范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