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 导航 >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截取屏幕上的画面》教案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截取屏幕上的画面》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要知道写一份完整教案课件,会让学生更加高效掌握知识点。你有没有关于教案课件撰写方面的苦恼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截取屏幕上的画面》教案,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课题安排:1 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以前,在电脑屏幕上看到漂亮的画面,常常会有孩子要求老师教他们截取和保存。新教材安排了这一节,是非常好的。本节准备分三个层次:一是,会截取画面;二是,从整个屏幕截取中,选取需要部分;三是,对截取的部分进行再创作和保存文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屏幕拷贝键,复制当前屏幕;会在整个屏幕拷贝中选取需要的部分;初步学会对复制的画面进行再加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截取纸牌游戏的画面,并介绍纸牌游戏方法这一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在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截取纸牌游戏画面,介绍纸牌游戏方法这一活动,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屏幕拷贝键,复制当前屏幕;会在整个屏幕拷贝中选取需要的部分。
教学难点:1、在整个屏幕拷贝中选取需要的部分; 2、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老师引导
在使用软件或者是看FLASH动画时,当看到了比较喜欢的画面,你想过把这些画面截取下来吗?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如何截取纸牌游戏画面,再把截下的画面做成一个游戏帮助画面。
二、新课教学
(这个任务只要求孩子会用屏幕拷贝键截取屏幕画面,再把截下的画面用画图软件显示出来。)
师:请一个孩子来当小老师,按照老师的口令操作,其他的同学操作自己的电脑。
1、打开纸牌游戏; 师:现在,我们要把纸牌游戏画面截取下来。请同学们在键盘上找一找屏幕拷贝键。

师:找到了吗?请按一下这个屏幕拷贝键。 师讲解:屏幕拷贝键的作用是:复制屏幕原样到计算机的剪贴板上。 计算机的剪贴板是一个临时存储信息的空间,我们是看不到的,只有粘贴到软件中才能显示出来。
2、打开画图软件;
3、执行“编辑——粘贴”命令;
师:看一看,画图窗口中是不是你刚才拷贝的屏幕画面?
4、将粘贴的图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师:在刚才的画面中,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生讨论:…………
师:我们想截取的只是纸牌游戏窗口,怎样才能去掉不需要的部分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试一试你的办法行吗?
(通过孩子的讨论引导他们使用“选定”工具,从全屏幕拷贝中,截取需要的部分画面) 总结操作步骤:
1、使用“选定”工具,框选需要的部分画面;
2、再打开一个新的画图窗口;
3、选择“编辑——粘贴”命令,选定的画面便粘贴到画图中了;
4、保存文件。 师:我们能不能对粘贴好的画面进行再创作呢?
(这个任务是一个开放性的任务,目的是让孩子们自主创作,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完成后展示作品)
三、拓展练习
师:有时我们希望把截取的图块作为文件先保存起来以后用,而不是直接粘贴到另一个图里。
四、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屏幕拷贝键,利用它可以方便地截取我们所看到的屏幕画面,再利用画图软件的选定工具,我们还可以在截取下来的屏幕画面中,任意裁剪需要的部分画面,并把它另存为一个文件或粘贴到画图中进行再创作。

Fwr816.COm小编精选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自己的文摘小报》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自主探究,明确办报步骤。

(二)小组合作,收集、整理信息。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收集、整理信息。

难点:

信息的收集、处理、统计方法。

三、教学策略:

(一)教法:

1、任务驱动法

通过展示样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法:

1、自主探究法

通过课件或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明确办报步骤。

2、小组合作法

小组分工合作收集、整理信息。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任务

1、展示几份样报,师生评议。

2、出示本节课课题:自己的文摘小报。明确本节课任务。

(二)自主探究,归纳步骤

1、通过课件或专题网站,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办报步骤。

2、归纳办报步骤:

明确主题——参考版式——组织内容——美化小报

(三)填写表格,整理信息

1、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填写以下表格:

报纸或杂志名称出版时间主办单位所选文章选取理由。

2、根据小报的主题,设计小报标题和各个版面的分布。

(四)小组合作,获取信息

1、提出问题:为了让小报为班级服务,小军决定安排一个版面刊登“全班同学的获奖情况”。你准备怎么做?

2、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向同学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

方法二:查阅同学的荣誉证书并做好记录

方法三:直接找老师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

3、收集信息

(1)设计表格:

设计一个学生获奖情况登记表,教师出示范例:

学校 班学生 年获奖情况登记表

姓 名获 奖 项 目获奖时间获奖等次级别备注

(2)填写表格:

小组内分工合作,收集信息。

4、整理信息

(1)设计一个统计表,对学生获奖情况进行统计。例:

学校 班学生 年获奖情况统计表

获奖

等次

人数

级别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合计

全国奖

省级奖

市级奖

区级奖

(2)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

(五)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六)课后实践,拓展延伸

1、完成自己的文摘小报,然后妥善保存。

2、在班级组织一次文摘小报评比活动。

省级奖

市级奖

区级奖

(2)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电子教案


《认识Word》电子教案

课题:《认识Word》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Word是一种文字处理软件,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
2、 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3、 会对Word窗口作一些简单的调整。
教学重点: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难点: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关键:学会启动和退出Word,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准备:硬件:多媒体电脑室
软件:Word 2000 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思路、教路、学路(含教学分析、教学方法)
本节是让学生在会用记事本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的基础上,进行Word 2000的教学,着重介绍Word 2000各个组成部分和作用。让学生知道Word 2000是一种功能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工作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
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课采用“设疑—尝试—探索—讲解—归纳—构建知识”的教学方法,限度地让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启发学生“自己想”、“自己试”、“自己做”、“自己说”。培养学生的主体品质,发展学生分析、比较、迁移类推的独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出示文档1(只含有文字的)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你在电脑上输入这篇文档,你会调出什么软件进行输入呢?”学生:“记事本”师:“没错,这篇只有文字的文档,我们可以用上学期学过的一个文字处理软件来输入。”
2、出示文档2(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
师:“这篇文档,我们又可以用什么来输入呢?还可以用记事本输入吗?”学生:“不行” 师:“对了,对于纯文字的文档,我们可以用记事本输入,但像这样含有文字、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表格的文档用记事本就输入了。那么 到底什么软件才能让我们输入这样的文档呢?这个学期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功能更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0”。这节课我们就先认识一下Word 2000是长得怎么样的。
二、 新授
1、 启动Word2000
学生自学:看书1-2页
让学生示范:(广播教学)(1)直接启动 (2)从菜单启动
2、 认识Word 2000窗口
(1) 学生自学:看书2-3页
(2) 认识各部分名称:教师用教鞭标出窗口各部分位置,学生说出其名称。(广播教学)
(3)学生练习:用以上两种方法启动Word2000
(4)认识各部分作用:教师对各部分作用做简单示范及说明
标题栏:改变文件名,让学生体会到它是用来显示出当前的文名
菜单栏:点击各菜单,让学生看看各下拉菜单内有什么内容,并示范其中一两项。
工具栏:点击各工具栏,注意与菜单栏作比较。
标尺:调出标记,并用其对页面作一些简单调整。
纺织文章的页面:在页面上示范输入几个汉字。
滚动条:拖动滚动条,并提示学生与上学期学的画图软件中的滚动条作比较。
状态栏:改变当前光标位置,让状态栏上的数值发生变化,以说明其是用来显示当前状态的各种信息的。
(6)小技巧:学生看书尝试,叫个别学生示范
3、 调整Word2000窗口
将页面改变,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窗口设回原来的样子。
(1)学生看书本调整窗口部分,并自己作一下尝试。
(2)教师引导,学生作示范。(重点讲解工具栏中的常用、格式工具的摆放)
(3)小技巧:学生看书尝试,叫个别学生示范
4、 一试身手:
让学生在已调整好的窗口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学校和班别。
5、 退出Word2000
师:“大家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在学‘画图’时,是怎样退出‘画图’窗口的吗?现在你们有以前学过的方法,退出 Word窗口,比较一下它与画图窗口的退出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己尝试练习
个别学生示范操作(注意文章的保存)

巩固与练习
让学生在电脑上自由操作,进一步熟悉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基本作用。(教师巡视并指导)
总结
以后,我们进行文字处理时,都要用到这些菜单或工具。所以我们必须熟悉它们的位置和作用。以后才能更熟练地用Word来进行文字处理。
课后练习与知识扩展
1、 在家试用Word 2000输入一篇简单文档,并对其进行一些简单设置。
2、试调出Word2000中的各种工具和菜单,记下它们的位置和名称。
教学体会:
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初步认识了Word 2000,并知道它的功能比以前学的记事本强得多,认识到学会Word 2000才可以进行较复杂的文字处理工作,才能满足我们日常工作需要。对Word 2000的学习有很大的兴趣。

小学四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新方法》信息技术教案


课题安排 :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自由改变图纸大小的方法,学会组合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别人的画面组合到自己的画面中,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生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组合图形这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画纸”的设置,组合图形
教学难点: 1、精确的设置画纸; 2、把不同的画面组合在一起。
教学过程:
一、老师引导 : 展示一幅事先准备好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中有那些组成的。
二、新课教学
一、改变“画纸”的大小
(1)自由改变“画纸”大小的方法:
(2)精确设置“画纸”大小的方法
二、组合图形。
前面我们学习了打开两个“画图”窗口,用“复制”然后“粘贴”的方法来组合新图形,下面我们将用另一种方法来组合新图形。
将“素材库”的一些图画文件(如大牛,公鸡,大树等)来组合一张新的生动的图画。
(1)小组内讨论
(2)试着组合
(3)老师讲解
四、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将“素材库”的一些图画文件(如大牛,公鸡,大树等)来组合一张新的生动的图画的方法,是将别人的图画应用到自己的图画中来。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交流信息用邮箱》教案


四年级《交流信息用邮箱》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围绕同学之间如何相互交流学习资料这一主题开展的,让同学们进行资料交流过程中,发送和收取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并保存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和学会管理电子邮件(如:设置好友地址本,同时快速的给多个好友发送邮件,删除电子邮件)。本课的知识库中还讲到了回复和转发邮件,在阅览室也介绍了QQ这种即时通信工具,相信很多学生会感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申请电子邮箱及撰写和发送电子邮件的基本技能,所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不会有太大的困难。本课重点强调发送和收取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并保存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减少演示,加大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力度,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撰写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保存邮件中的附件。
【2】掌握管理邮件的基本技能,能快速回复别人的邮件。
【过程与方法】
【1】体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感悟电子邮件与其他信息传递工具的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重点:
【1】在邮件中添加附件。
【2】保存电子邮件的附件。
【3】邮件管理。
教学难点:
【1】在邮件中添加附件。
【2】保存电子邮件的附件。
【3】好友地址本的使用。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激趣
导入
1.展示几封上节课学生发送过来的电子邮件,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2.出示邮件:老师这有一封外地的朋友发给我的邮件,信中除了问候还附带了当地的风景照片,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先让同学们观察和普通邮件有什么区别。
教师演示操作:从邮件中下载照片,并打开欣赏。(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观看老师的操作,对附件的下载方法有初步的印象。)
教师:那里的风景真不错,其实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美丽的风景,我们也把家乡照片发给他,也让他了解一下我们当地的风土人情好不好?
板书课题:第12课 交流信息用邮箱。
1.阅读邮件,并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认真观察邮件,发现与普通邮件的不同点。
学生观看教师的演示操作,初步了解邮件附件。
通过展示、交流电子邮件,让学生复习旧知。创设情景为引导新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并培养学生乐于交流信息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同学之间更好的交流和学习。







自主
探究

学习
新知
一、传送资料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后出示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课件等,进行自主探究,学生演示,教师小结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1.教师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进入自己的邮箱添加收件人地址、主题及问候语。
教师:问候语已经输入好了,那么怎么让电子邮件附带上照片呢?
2.出示任务:请同学们参考教材,分组讨论来完成。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引导学生在写邮件界面寻找“添加附件”按钮,完成用附件方式发送照片。
3.请完成比较好的同学演示操作。
4.教师:总结什么是附件、哪些东西需要以附件方式发送。
5.出示任务:请同学们给同桌同学用电子邮件发送一张照片或音乐。
1.学生自主操作,练习书写邮件的基本步骤,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分组讨论,自主操作,完成操作。
3.学生操作演示用附件发送邮件。
4.听老师讲解什么是附件,知道哪些东西要以附件发送。
5.完成任务,巩固练习。
二、收取资料
通过任务驱动和教师示范,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并引导学生安全、文明的收发邮件,做一个文明的网络小公民。
1.出示任务:当我们收到其它同学发来的照片或音乐时怎么查看呢。想一想老师刚才的操作,参照教材完成对附件的保存。
教师提示学生在保存文件时,需要选择相应的文件夹,不要随意乱放,养成良好的分类整理电子文件的习惯
2.教师:同学们已经会收发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现在老师这儿有一封邮件请同学们来看一看。
展示一封陌生人发来的,中奖信息或其它带有诱惑标题的邮件。
教师:遇到这样的邮件我们该怎么办呢?
教师总结一些邮件或中奖邮件的危害。大家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的邮件,也不传播不健康的信件,做一个文明的网络小公民。
1.学生思考问题,自主操作。完成文件的保存。

2.观看老师展示的邮件,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提问。
学会怎样处理陌生邮件,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三、邮件管理
通过任务驱动,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平时都是怎么给亲戚、朋友打电话的?电话号码都是保存在什么地方?从而引出别人的邮箱地址也是可以保存到邮箱的地址本中,以后也可以更方便的和别人发送邮件了。
2.教师布置三个任务,小组合作完成下面三个任务:
任务一:把上节课收集到的同学和老师的电子邮件地址添加到好友地址本中。
任务二:完成同时给多个好友发送邮件。
任务三:删除无用的邮件。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完成上面三个任务。
1.学生思考平时都是怎么打电话的,初步了解邮箱地址本的作用。
2.学生自主操作,参照教材“邮箱管理”操作步骤,完成上面三个任务。
拓展
练习

巩固
新知
1.布置学生练习教材“做一做”中的三个习题。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知识库”中的内容,并尝试回复、转发邮件。
3.教师给学生介绍“阅览室”中的QQ即时通信工具。
1.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做一做”。
2.认真阅读“知识库”中的内容,操作完成,回复和转发邮件。
3.初步了解QQ。
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我
评价
教师让学生对照教材“评一评”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完成自我评价,检测对本节课的知识的掌握。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课堂
小结
1.教师提问学生这节课我们都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会了发送、收取带有附近的电子邮件,并学会了保存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学会了管理电子邮件,成功体验到了交流信息给大家带来的方便和乐趣,但是使用电子邮件必须遵守网络道德:(1)不发送内容不健康、违法、带有病毒的垃圾邮件;(2)要尊重个人的隐私,不窃取别人的电子邮件;(3)不阅读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认真聆听课堂小结,体验交流信息带来的方便和乐趣。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养成自我总结的习惯,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验电子邮件与他人进行交流带来的快乐,并遵循使用电子邮件的道德规范。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截取屏幕上的画面》教案”一文,希望“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截取屏幕上的画面》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