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英语学习心得体会 > 导航 > 学习英语不要陷入怪圈

英语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英语不要陷入怪圈。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学习英语不要陷入怪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i.上学时不抓紧学

ii.上课时不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

iii.不重视课本

iv.学习中的冷热病 

v.频繁改变学习方法和途径

学习英语时要注意不要陷入怪圈,例如:

(1)上学时不抓紧学,毕业后才抓紧。这个怪圈一圈转过来就是十几年时间。学生时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错过去是很可惜的。虽说只要想学,什么时候学也不晚,但是毕竟学生时代是学习的最好时期,错过去是很可惜的。

(2)上课时不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而是把希望寄托在课后请家教,假日进英语补习班。

学习英语最好的途径是上学,听老师讲课。老师是过来人,对于所教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能有针对性进行讲解,尤其是难点更是讲得清楚,重点突出,远不是临时请来的家教所能比拟的。上学是接受新知识最快的一种方式。当然在上学的过程中要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毕竟不可能永远上学,何况有些东西是无法都在学校里学会的。如何在工作中通过自学求知就成了一个主要的途径。但是只要有可能上学,就应该抓紧,充分利用有老师指导的好机会,尽可能学得更多些和更好些。而不要陷入上学时不好好学,离开学校以后再去用自学的方式去补课。可以说“上学求知是事半功倍”,而不得法的自学则是“事倍功半”。

(3)不重视课本,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外读物上。学习英语最好的教材是教科书,中学英语教科书,大学英语教科书。教科书是英语专家们编写的,虽然不能说十全十美,但是一般说来,都比以偏概全的某些读物好。例如老的初中英语课本中有一课名为click的课文,讲述一个小孩子天天坐火车上班,习惯于火车车轮通过铁轨接缝处时发出的click声音,一日早晨他听出声音异常,大声喊叫"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rail",正在打盹的其他旅客被他的喊叫声惊醒,很不满意地说道“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at boy”,通过这样巧妙的课文内容,教会学生使用句型“something is wrong with something(or someone)”。加果能熟练掌握它,与外国人交谈时是很有用的。例如一次笔者和一位硕士生一起参加电脑展示会,由他担任翻译。演示中电脑忽然出现故障,讲解的外国人一时不知所措。他判断是cpu有问题,但是不知道用英语怎么说,回头问我。我说用初中click那课的句型,他才说出“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cpu”,外国人一听就懂了。后来与外国人商谈购买电脑时双方因价格问题僵持不下,几经讨论达不成共识,双方坐在那里静默不语。我对他说不能老是这么僵持着,总得找条出路才行。他不知道“找条出路”英语怎么说,翻译不了。其实初中英语课本里有一课讲述一个人想吃鸡蛋是不会说egg,看到桌子上一本画报的封面上有一个公鸡,于是就指着画报上的公鸡,问服务员what is this?服务员说是cock,他又问它的妻子是什么,回答说是hen,他又问,它生的仔是什么。回答说是egg,他这才说“我要egg”。这一课的题目是a way out。在这种双方僵持不下的场合完全可以说“we should have a way out”。

(4)学习中的冷热病。兴头起来时下的功夫很多,短时间看不到成效就泄气。学习英语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下决心学习英语后首先要冷静而理智地分析自己的情况(水平、目标和环境等),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短期、中期和长期学习计划,执行这些计划时要有楔而不舍的毅力,碰到再大的困难也要顽强地坚持下去。而要做到这一切,需要的是理智而冷静的头脑,绝不是一时的冲动和狂热所能解决的。

(5)频繁改变学习方法和途径,老是在教材和方法上兜圈子。例如想学口语的人听说《英语900句》不错,就学《英语900句》,学第一课,觉得好懂,都会(其实并不一定很熟,不一定会背);学第二课,觉得也好懂,也会;这样一直可以对付学到第八课第九课,再往下学,就觉得有点困难了,不学了。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十要十不要”主题教育活动的学习体会


根据厂党总支统一安排,我们系统认真的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开展了十要十不要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党的章程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党的纲领、开展正规活动、规定党内事务所规定的根本法规,是党赖以建立和活动的法规体系的基础,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规定,具有最高党法、根本党法的效力。现行党章,是XX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作部分修改通过的,分为总纲,十一章共53条。

通过学习和理解,我认识到党章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党的规范,主要是通过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各项规定体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开始就规定了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新的阐述与以前的内容并不是根本原则的不同,而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始终如一的党的性质规定的逻辑发展。这一新的阐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多人认为党章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但党的实际生活证明,党章不是纸上的手段,不是无足轻重的东西,而是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党的前进与后退、壮大与缩小、胜利与挫折。在党执掌政权之后,它还关系着整个国家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创立、实施及其不断自我完善。任何一部经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确认并对党内生活产生效力的党章,都将对构筑党的组织,实施党的政治主张,维持党内生活、工作秩序,并对整个国家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一名有十年党龄的党员,经过多次学习党章,我感觉到党章也是与时俱进的,党和国家每前进一步,党章中就会有相应的反映。1992年,党的十四大首次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写入党章,增加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内对外的全面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重要内容。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章中还写进了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论述,规定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十六大对党章的修改,是对十三年来党的进步更为集中、更为全面的反映。我们党在全面总结十三年基本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十三年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作了高度概括,集中地写进了十六大党章。

通过对党章的学习,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先锋主力作用,作为中国新一代年青人,当前要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党的政策、学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工作。始终坚信党的宗旨和信念,以党员的要求鞭策自己,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80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总是把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无论是在夺取政权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取得全国执政地位以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把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作为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我们党充分认识到,离开了这种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党不可能在旧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长期斗争和反复较量中胜出,不可能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可能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长期拥护和支持,也不可能成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抓住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会不断给我们党提出新的要求,也给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赋予新的内涵。这就决定了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必须在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发展变化、正确地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常抓不懈。今天,我们党处于全国的执政地位,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现代化建设。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保持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把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行为中去。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坚持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紧紧把握住这些新的要求,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真谛,才能更好地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和历史使命.

英语学习心得


语言学习其实是最不应该正经八本地坐在写字台前伏案钻研的事情。因为语言不像是其他学科那样需要理解和思考某种道理,我们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目的,说到底还是能跟人交流,能听得懂,说得顺,也就是英语老师经常强调的听、说、读、写。学语言,要多感官学习,少思考道理,多实践和体会。这里说的体会,意思就是把学到的语言当成是自己的母语一样去感受。我的英语比别人学的略好一点,主要是因为我喜欢学,对英语文学,欧美文化感兴趣。兴趣是最大的动力(motivation),想想假如你非常喜欢的一个明星讲英语,你平时能读到的关于ta的新闻(也就是追星)都只有英语新闻,那么你出于对于明星的喜爱,肯定会去努力看懂新闻。所以培养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学习语言的前提。我刚上初中时,英语水平也就一般,但是印象最深的就是《展望未来》课本里有一节是讲菜谱的,课本里面食物的图片都非常精美,出于对“吃”的纯粹热爱,也出于老师要求第二天考试的压力,我一晚上背下了一整个菜谱。

有人说要想学会一门外语,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当地生活,如果做不到,那次之的方法,就是看电影。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是我练习听力和积累词汇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出于喜爱,我会对照英文歌词无数遍的听自己喜欢的歌,跟着唱,模仿,直到能不看歌词把歌唱出来。初中时我听的最多的是一本叫做《音乐天堂》的杂志,它的优点在于歌词是中英对照的,而且每首歌都会介绍歌手的故事。我记得有一首歌叫where the wild roses grow,整首歌都在讲一个凄美而黑暗的爱情故事,在感受美的同时,也就把歌词里面的单词记住了。看英文电影,也不要因为电影里面的英语太难就不看了,还是兴趣第一。看一部电影,在电影的刺激和娱乐中,即使能学到一句话,也是值得的。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对于喜欢的电影台词,会反复地模仿反复的看那个片段,最后自然而然就背下来了。比如蜘蛛侠,整部电影,我只记住一句话:"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虽然当时不明白里面的语法,但是也稀里糊涂记住了。这种方法可能看上去会有点不务正业,而且也不能立即见效。但是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你只把它当成一种娱乐去做,慢慢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事情。

我学习英语是非常的不求甚解,我不怎么去刻意学语法,因为语法本身就是在语言出现之后人们慢慢总结的规律,掌握规律自然好,但是也不要被规律所牵绊。学习语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背例句,在例句中去体会语法,把例句背下来,并且还要大胆地把它当成自己的话一样说出来,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这句话。比如说蜘蛛侠的那句话,就把自己当成是蜘蛛侠,是正义的化身,当救下弱者后,非常酷地说出这句话。如果脑海中有了这个画面,那这句话就是你的了。中学的时候,我曾经无数次尝试想做一个生词本,但是每次都是记几个生词就坚持不下去了。我唯一坚持的,就是例句本,考试前把重要语法的例句再重新读一遍,这样不管是选择还是完形填空,尤其是那些tricky的选介词的题,都能套用例句轻松过关,不用纠结语法,因为例句里面是这么用的,所以我就这么选。很小的时候我有一本李阳疯狂英语的小册子,虽然我没能把那本书看完,但是直到现在,我都能背下里面的两句话,"mike likes to write letters in the moonlight."和"never did i dream of seeing you here." 这两句话都是因为念了太多遍,形成了李阳所说的“肌肉记忆”。撇去李阳的个人问题不说,他的这个理论我还是很赞同的。另外一点我也非常赞同的,就是要“不要脸”。尤其是练口语,必须要脸皮厚。我小学的时候生活的地方非常小,比较偏僻,根本不可能见到外国人。有一次走在马路上,突然看到三个骑自行车的外国人,他们冲我笑笑然后骑走了。我为自己没好意思跟他们说句“hello”懊恼了很久。虽然在学校跟中国同学讲英文会很奇怪,但是可以自己一个人在家学习的时候,跟自己对话,或者是在看电影时模仿电影里面的人物。不求甚解的背句子甚至整篇文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自己拥有英语思维。很多人的英语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带有明显的中文印记,即chinglish,就是因为他们说之前,脑袋里面想的是中文,然后把中文逐字翻译成英语说出来。而有了英语思维,说之前脑袋里面想的就已经是英语了。还需要强调一遍的,就是在背下来之后,需要假装这句话是自己本来就想说的话一样说出来,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里面的语法和句子的结构,这样也就为写作也打下了基础。

由于中学考试里面的英文写作有字数限制,这也就导致很多人在写的时候喜欢数字数,我也不例外。很多也因此而让自己的作文完全没有逻辑,构不成一篇文章,往往是东一句,西一句的乱扯。这是因为每写一句话,都在发愁怎么还没有凑够字数呀!而直到我工作以后,和现在读研究生,我才意识到,写作之前的思考的过程是多么的重要!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动笔之前,如果脑海里能有个清晰的轮廓,知道自己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别写多少,这样在开始写之后,就能文思如泉涌的写出来了。而要想写一篇优秀的作文,还是需要背优秀的文章。未必是范文,因为范文太局限。可以是任何字数或者结构相等的文章(由老师选),背下一篇文章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我曾经断断续续花了三年的时间去背新概念英语3,就是因为在某本杂志上看到说对于写作有帮助。每篇课文我都先把生词的意思和读音查好,跟着复读机慢速读五六遍,再匀速读七八遍,才开始尝试背诵,每学一篇新的课文,我都再把旧的课文背一遍。还好新概念英语里面的课文都是一个个小故事,很有趣,所以我每当背课文时,都假装我是在给一个人讲这个故事。那时候每天早晨上学前我都有30分钟左右的时间背新概念(高二的时候),也没怎么需要多大的毅力,因为那时候还小,并不懂得去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做的事情,靠的全凭兴趣。那时候想的就是“如果能背下来,就太厉害了!会有很多人佩服我吧!爸妈和老师肯定会表扬我吧!” 等背下四五篇了,就想去挑战更多。兴趣,好胜心是我背新概念英语最大的动力。后来高中的英语作文,很多时候我都是套用新概念里面的结构,甚至句式,写起来也得心应手一些。

总结起来,学英语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兴趣,不求甚解的背诵,当然还有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积累。

不过说到底,我英语之所以这么好,主要还是因为我遗传了我家老刘,太聪明太有天赋了。

学习英语的体会


学习英语的体会

翟鑫涛

英语很简单,这是第一点。只要把最基础的学会了,就一定能上一百分;即使题难,一百分以上也不会有太大问题。而语文和数学题一难就不一定能上一百分了。当然,前提是要把最基础的学会,这是英语的容易之处。所以,最先要做的就是对学好英语抱有信心。

既然最重要的是基础,我也自然没有什么技巧可讲。单词短语句型老师都讲都画,背不背是自己的事。句型,老师是零碎地讲的,而且概念比较多。记概念没有太大的作用,记住句子结构公式才是最主要的。有些人作文里面会把各种时态揉在一个句子里。如果是粗心还是很好的,但要是不会就足以证明上课没认真听了。

那么高分的该如何再更高呢?我总是错在一些低级问题上:有些用法没记劳。代词介词冠词等有很多,很容易记混。不认真去记考试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忘掉。我这次期末考试就是因为one…the other…没有记牢而丢了一分。一两个没有记牢不可怕,假如很多都没有记牢甚至会把你拖下一百分。老师能保证的只是讲过,并不是你记住过。有的,老师可能只讲一遍就没有再次强调,这就要在当时就记牢。说实在话,我英语几乎不复习,这也是我不能考满分的原因。复习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加强记忆。复习好了,一些记不清的地方就不会在考试时绊倒你。但从另一方面看,我不怎么复习考得也不赖。这在于上课就要记牢。

英语零碎的知识点特别多,背不完也是很常见的情况。所以有些实在背不了的也是可以不背的,当然课上记住背会最好了。这就要求我们能找出非重点。老师往往让我们在一个单词旁边就记很多东西。那些老师只让记了,没有细讲的,实在背不了可以不背。这些不会拉太多分。但并不是说这些没用。当时在memorial旁补充的memory(记忆力)就出现在了期末考试卷的阅读理解上,不明白意思也可以做,但就要浪费一些时间了。

至于整理之类的,我个人并不是非常看重。但不可否认的是,整理很有助于记忆。就我个人而言,假如课上都记住了,还在课下下功夫整理干什么呢?但养成整理这个好习惯的同学,还请保持下去。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即使上课记牢了,总还是会有一天忘掉。我也要向他们学习。

另外,再给大家说一个考试的小技巧:选择自己的第一印象。记不清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更像你记的,那就选那一个,不要再改。对的改错了很亏,而就算是把错的改对了也会浪费你很多检查时间。写作文的时候,对于自己不确定的词语,一定不要用。即使文章像流水账也不要出现错误,毕竟不怎么注重内容。

总之,学英语就要背好,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只能够现学现记。至于背的方法,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大家也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不要轻易否定学生


灵宝市尹庄镇岳渡小学 孟彩丽

一节语文课上,我正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当读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时,突然有学生问‘烂漫’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吗?”可能这个词对他们来说比较生疏,以往唧唧喳喳的孩子们都不做声了,有的搔着后脑勺,有的眼睛凝视着天花板,更有的低垂着头,生怕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终于,一只小手举起来了。 “李佳,你来说说‘烂漫’是什么意思。” 李佳一边站起来,一边用眼睛盯着桌上的一本书回答:“‘烂漫’原指色彩艳丽,这里指开遍、茂盛的意思。”“回答得非常正确,请坐。”得到老师的肯定后,李佳的小脸笑成了一朵花,得意洋洋地扫视了一下周围的小伙伴,坐回了座位。 我拿起课本,准备继续进行阅读指导,谁知又有一只手举了起来:“石宝峰,你还有什么补充吗?” “李老师,李佳偷看课课通。”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传来一阵阵窃窃私语,刚刚还喜气洋洋的李佳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几颗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转。 怎么办?是简单地处理一下继续上课呢?还是……显然,如果选择前者,对李佳进行批评,虽然不会影响上课,但是,却会挫伤一个孩子积极上进的自尊心啊!一闪念间,我有了主意:“好了,同学们不要小声议论了,大家就这件事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你怎样看待这件事?李佳看课课通到底对不对呢?” “我认为他做得不对,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怎么能偷看课课通呢?”一向遵规守纪的曾雨清一本正经地说。听了曾雨清的话,孩子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老师,我认为,李佳做得没错,遇到我们不懂的问题就要查资料,这不是老师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吗?”伶牙俐齿的杨思其马上站起来为自己的好朋友伸冤。杨思其的一番辩解也不无道理,孩子们的立场又动摇了,一个个抬起头,眼巴巴地望着我,等着我来裁断。我微笑不语,只是用信任的目光注视着孩子们。终于,一向稳重的闫晨涛站起来了,一字一板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李佳既对又不对。为什么呢?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向别人请教或查阅资料,从这方面来看,他是正确的。可是,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后,首先要自己动脑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么能不动脑筋,一味查课课通呢?”闫晨涛的回答,赢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你们的掌声说明了对闫晨涛观点的认同。老师也赞成他的观点。一件事情,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它,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你们还会遇到很多类似这样的事情,都要从多方面去思考。特别是对待别人的过错或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尽量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去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样,你将会获得许多朋友,也会得到无穷的快乐。” 下课了,我的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可我一点也不后悔,反而感到格外兴奋。因为我抓住一个多么好的教育契机!我没有轻易地否定一个学生,不但保护了一个孩子宝贵的自尊心,而且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让孩子们学会用辨证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并学会怎样宽容别人,这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是何等重要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