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新形势下扶贫干部入党申请书 > 导航 > 试述新形势下乡镇干部农村工作方法的改进

新形势下扶贫干部入党申请书

试述新形势下乡镇干部农村工作方法的改进。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心得体会内容吗?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试述新形势下乡镇干部农村工作方法的改进”,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试述新形势下乡镇干部农村工作方法的改进

要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依靠各级干部尤其是直接同农民打交道的广大乡镇干部运用正确的耕作方法,去调动和发挥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农村改革实践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新形势下,努力改进农村工作方法,对于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过去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必须改进
新的形势下,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我们过去一贯以行政命令为主体的农村工作方法日益失去它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主要表现为:
1、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动摇了原先农村工作方法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生产队是农村生产经营、钱物分配的基本单位,农民能够经常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学习,集中劳动。因而,那时开展农村工作主要是以行政命令为主,农民也愿意接受。但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市场交换在农民积极行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过去那些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也就逐渐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础。
2、农民获取信息的多渠道,削弱了农村干部的工作权威。过去由于大众传播媒体在农村的覆盖面非常小,农村干部的口头传达就成了农民获取外界信息的主渠道。乡镇干部拥有很高的权威性,农民接受他们的领导也顺理成章。现在大众传媒在农村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农村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增大,农民的社会交往不断增多,农民越来越多地依赖大众传媒而不是农村干部获取外界信息。这就使这种权威性受到严重削弱和影响。
3、农民思维方式的日益活跃,增加了开展农村工作的难度。过去农民生活在一个几乎封闭的环境中,乡镇干部的话农民易于接受和执行。如推行某项政策,落实某项措施,开展某项工作,只要召开会议布置就可以了。现在农民有了独立的自主经营权,生活在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中,特别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后,农民的自主意识增强了,思想日益活跃,这就使过去以行政命令为主体的农村工作方法很难发挥作用。
4、乡镇干部工作方法的简单化,造成了农村干群关系的裂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的乡镇干部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要与之相适应。但一些乡镇干部在开展农村工作中,仍然守的是一种计划经济时代的老观念,走的是一条开展农村工作的老路子,用的是一套同农民群众打交道的老方法,政策意识淡薄,群众观念弱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搞强迫命令,“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不但伤害了群众感情,引起了群众不满,造成了干群裂痕,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顺利贯彻落实。
二、乡镇干部如何改进工作方法
1、转变思想观念,是改进农村工作方法的前提条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进农村工作方法,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一是由静止的观念转变为发展的观念。我们具体的跟踪对象与革命战争年代、与计划经济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仍然用静止的、僵化的、甚至一成不变的旧观念去认识和对待已经步入21世纪的农民这个群体,我们的工作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改进。二是由传统的观念转变为改革的观念。我们党在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中,曾经创造和实践了一整套经验和方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过去开展农村工作一些好的,并且在今天仍然适用的经验和方法,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但是对于一些明显过时的,不符合今天形势发展要求的,则必须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开展农村工作的新路子。三是由计划观念转变为市场观念。我们今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做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乡镇干部,必须扩大视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否则,拿着“计划经济的旧船票”就登不上“市场经济的新客船”。
2、建立公开制度,是改进农村工作方法的必然要求偶。建立公开制度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它自身所具有的公开透明、生动直观和便于操作的特点,已成为改进农村工作方法的一剂“良方”。从一些地方的经验来看,建立公开制度不仅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而且可以“还干部一个清白”,干群关系可以得到改善,农民的积极性也会不断提高,农村的各项工作也就比较好做了。所以,建立公开制度,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小事,但实质是扩大民主的最直接、最有效三途径,是农村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公开制度的建设,把它作为改进农村工作方法的突破口来抓紧抓实抓好。乡镇干部要努力克服当前存在的“不敢公开、不愿公开、不想公开、不必公开”等心理障碍,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党中央的精神上来,形成共识,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采取措施,促使乡镇政务、村务真正做到“全公开、常公开、真公开”,使公开经常化、制度化,自觉接受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促进农村工作走上规

试述新形势下乡镇干部农村工作方法的改进第2页

范化的管理轨道。
3、坚持说服疏导,是改进农村工作方法的基本原则。这些年来,乡镇普遍注重了抓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思想具教育,群众的集体观念逐渐淡化,农村矛盾更趋复杂,解决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个别群众甚至无视政府,对乡镇干部耐心细致、和风细雨的工作置之不理,使得一些工作被延误或者无法开展,迫使乡镇干部采取强硬措施后方可进行。于是,有些乡镇干部从这些个别事例中总结出农村工作应“三分道理七分蛮”的所谓“诀窍”,从而抛弃说理、教育的工作作风,奉行“以硬制硬、以蛮制蛮”的信条。有时甚至不论对象,不管事由,一味推行“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的强硬作风。从而使群众产生厌恶、抵触、对立的情绪,导致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乡镇干部的一方,关键是要改进工作方法。首先,要相信群众的觉悟。千万不能把群众当作“愚民”、“刁民”看待,认为他们难教、难管。应当肯定,绝大多数群众是有觉悟,能够听党的话的,不听话的“刺头”、“钉子”只是极少数。只有从思想认识上充分信任群众、尊重群众,以他们以诚相见、以礼相待,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其次,要坚持以说服疏导为主。乡镇大量的工作是将上级的政策措施转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而一些农民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可能暂时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对此,乡镇干部不能急于求成,要舍得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说理教育、正面引导,打消群众的顾虑,使群众自觉配合政府的工作。第三,要反复做好解释工作。农民群众的素质是极为参差不齐的,他们往往看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观点。有些显而易见的道理,他们却百思不解。面对这些群众,乡镇干部不能奢望一次成功,要耐心地反复做工作,力争人人理解,事事支持。
4、运用典型示范,是改进农村工作方法的重要手段。人们对形象化的、具体事物的接受能力远远大于对抽象的、概括的事物,农民这个群体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对典型的树立宣传、示范引导,让农民群众接受一个典型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和价值观,从而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是这个道理。乡镇干部要十分重视通过典型示范来引导农民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一是要发现典型人物。在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群众创造了许多新经验,也涌现了不少先进典型。乡镇干部应当转变作风,深入群众,不断发现和总结先进典型。二是要广泛宣传典型经验。采取各种措施和途径,广泛宣传典型的做法、经验、效果,使农民群众充分了解典型、认同典型、学习典型。三是充分运用典型示范。农民是最讲实际的,当他们亲眼看到典型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亲身感受到典型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时,就会积极主动地看着学、跟着干。
5、广泛提供服务,是改进农村工作方法的主要途径。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对乡镇干部已经不满足于过去的一般要求,他们最盼望的是服务型干部,少指挥,多指导,少伸手,多给予,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为他们进入市场经济铺路搭桥。因此,乡镇干部要更新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变“指挥员”为“指导员”。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啊,积极给农民当参谋、搞服务,善于用经济信息、经济政策和经济办法指导农民发展生产,把国家和地方的宏观目标变为农民能够接受的实际行动,利用各种形式把致富的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民,把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切实解决好。二是变“泡官场”为“跑市场”。通过跑市场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农民,把别人的好做法、好经验传授给农民,把先进的技术引进来,把廉价实用的物资买回来,用于生产和经营。三是变“要钱财”为“要人才”。随着市场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发展经济更大优势在于人才。因此,不能把眼光盯在上面的“钱物库”上,而应盯在“人才库”上。围绕当地解决发展状况,向上级要人才,向市场要人才,通过借“脑袋”、找“点子”,注入活力,发展农村经济。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乡镇干部如何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


乡镇干部如何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乡镇干部是农村最基层的国家公务员,担负着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帮助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去完成这一重大任务的重任。而当前,“乡镇干部难当,乡镇工作难做”成了广大乡镇干部的普遍心声。乡镇干部如何适应新时期的农村工作,如何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干部的人格影响周围的群众。
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才会在群众中产生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使群众与自己一起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为什么有的驻村干部农民群众欢迎,而有的驻村干部农民群众不欢迎呢?原因就在这里。
人格影响力是一种强大无形的力量。尤其是直接做群众工作的乡镇干部的人格影响力,更是远远高过一般的空洞说教。乡镇干部的人格影响力来自于“德、能、勤、廉、公”五个字,要十分注重从这五个方面努力学习,加强修养,提高素质,让农民群众信你、服你、听你、跟你。
二、善于沟通,学会协调,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在新时期,顺应新形势的要求,乡镇的职能已逐渐从过去的行政领导向领导、服务并重的形式转变,群众对乡镇干部的期望越来越高。当乡镇干部的服务职能不能满足群众的期望时,难免会出观各种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因此,乡镇干部首先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党委政府的威信。只有整体威信提高,才能发挥整体效能。其次要善于沟通,学会协调。要协调好乡镇干部与村干部的关系,使村干部成为乡镇干部下村工作的得力助手。要协调好村干部与村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要树立村干部威信,调动和保护村干部积极性,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要为村干部撑腰,帮助做群众工作;要关心支持村干部,为其解决后顾之忧;村干部有了错误,要及时开展批评帮助,不能姑息迁就,更不能护短。要协调好村民之间的关系,村民之间存在矛盾除了村级调解之外,还需要借助乡镇机关力量帮助解决。乡镇干部作为领导机构去协调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应当做到,一是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矛盾产生的前因后果;二是认真倾听矛盾双方的倾诉,找出双方存在意见分歧的根本点;三是公正裁决,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不使矛盾激化。
三、履行公仆职责,树立公仆形象,用亲和力来改善干群关系。
乡镇干部理应成为人民群众的表率,要在提高亲和力上增强主动性。一是爱民,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着眼群众的思想,始终把群众拥护不拥护、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与群众建立一种深厚的感情。二是为民,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永怀爱民之心,善作富民之策,常办利民之事,恪尽为民之责。三是富民,始终把帮助群众致富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四是安民,努力为群众创造一个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乡镇干部设身处地地为人民群众着想,自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干部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民兵工作的思考


 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经营理念、领导体制、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给民兵基层建设既带来了机遇,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就武装抓武装”的传统模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不相适应。通过剖析研究感到,企业民兵基层建设要发展,就必须坚持结合原则,通过市场和战场有效对接,兴企和强兵同频共振,实现生产力和战斗力共同提高。主要应搞好“五个结合”:一、组织领导与企业体制改革相结合。企业改制,实行法人负责制,改变了过去党委书记统抓统管的局面;企业撤并机构,精干队伍,改变了过去专武干部专抓武装的局面;企业以追求最大效益为核心,使民兵工作在纵向联通、横向协调上增加了难度。民兵工作必须纳入企业领导中,把企业领导机制引入民兵工作,建立互相结合、合力共建的领导体制。把选拔民兵干部、民兵班长和任用企业基层领导、生产班组长结合起来,使武装工作由原来的“独角戏”变为“大合唱”,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民兵工作的责任,规范了企业民兵工作领导机制,确保了党管武装工作在企业的落实。二、编组方式与企业用工特点相结合。针对国有企业工种多样、技术人才密集、高科技专业增多、一线生产任务重等特点,民兵编组应按照合用合编、编为所用的思路,由生产一线向辅助生产单位转移,由传统专业技术岗位向新型专业技术岗位转移。民兵应急分队要依托治安联防队、消防队、抢修队组建,对口专业技术分队要依托设备维护队、技术保障队、网络站和医疗救护队组建,实现平时练好兵、战时出好兵的目的。三、组织施训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由于企业人员定岗定位,成建制组织训练,容易影响企业生产,造成人员难抽调,编训脱节。因此,必须把民兵训练与企业生产统一筹划、分类组训、结合施训,以解决工训矛盾。一是结合本职工作练兵。应急分队要结合日常工作,训练基础课目;结合业务,掌握基本技能;结合完成任务,组织合成演练。专业技术分队可有组织地进行岗位“补差”训练和“接口”训练。专武干部可采取函授作业、定期考核等形式抓好在岗培训,保证军事训练和本职工作两不误。二是结合职工轮训练兵。借助企业普遍实行职工轮训,把职工培训中心和民兵训练基地相结合,把民兵训练内容纳入职工培训计划。三是结合生产需要练兵。在生产旺季,组织民兵开展“大会战”,在用兵中练兵;在生产淡季,利用轮班休息的“时间差”,成建制组训和分组抽训。四、民兵教育与职工思想文化教育相结合。企业职工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符合青年民兵求新求知求乐的特点,把民兵教育纳入企业职工教育总体规划、纳入建设、纳入现代传媒载体、纳入日常工作,不仅能扩大教育覆盖面,拓展教育知识面,增强教育渗透性,而且对确保教育落实,提高教育质量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使民兵教育无处不在,广大民兵爱军习武、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打得比较牢固。五、管理工作与企业制度规范相结合。企业民兵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员分散时,专武干部插不上手,管不到位;集中训练时,企业“大撒手”,配合跟不上。其主要原因是和民兵管理分离,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因此,应充分发挥企业管理组织健全、制度规范、手段多样的优势,把民兵管理融入企业的“大管理”之中。针对“职责不明确、管理不联动”的问题,建立联合管理制度。把条令、条例对民兵的特殊要求和企业对职工的共性要求结合起来,从负什么责、管什么事,以及谁为主、谁配合,对企业各级和基层武装部、民兵基层单位都作出明确规定,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形成合力。针对“管理挂空档、制度不落实”的问题,建立联合监督制度。平时人员请销假,进行双向审批;集中训练时,进行双向考勤,无故旷课与旷工一样对待;应急用兵时,进行双向检查,对到位不及时或无故不到位的,和违反矿规矿纪一样处理。把民兵工作考评奖惩纳入企业考核奖惩之中,把在民兵工作中的表现与职务提升、工资晋级、奖金分配等个人利益挂起钩来,联合考评、联合奖惩、联合通报。利用各种有效手段,调动民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矿井的中发挥作用,把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推向前进。

新形势下做好审计综合工作的心得


新形势下做好审计综合工作的心得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审计综合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机关业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起着承上启下、信息反馈、联系左右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审计综合工作对整个审计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近年来在综合工作方面的实践,对如何在审计信息化、财政审计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做好审计综合工作,我有如下体会:

审计综合工作是一项全局性、根本性的工作,在审计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审计工作情况、工作经验、工作动态的宣传和总结,对审计工作规律和工作思路的探索和把握,实现审计成果的转化,推动了审计事业的稳步发展。在基层审计机关实行审计信息化和财政审计一体化的格局下,要做好审计工作就应当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争当审计工作的“服务部”

要适应新时期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就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这是做好新时期审计综合工作的前提。科学的审计理念,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把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实现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作为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

一是要树立“服务中心”的理念。基层审计机关除全面完成好上级审计机关统一安排布置的“规定动作”,服务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大局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把地方党政领导的需求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审计综合工作也要有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要服从工作调配,勇于挑战,乐于奉献,要有一种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努力使审计监督的过程升华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转化为服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审计机关应有的价值和作为。

二是要树立“关注热点”的理念。要围绕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综合工作。如:如何构建地方审计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审计作用;如何深化和完善统筹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整体效能;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如何推进审计创新,提高审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等。既要深入实践,及时发现、总结并推广好的经验与作法,又要及时提出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的建议与办法。

三是要树立“依法审计”的理念,做好全局的法制推广工作。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对于审计机关来讲,就是要坚持依法审计,这是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首要的基本的前提和原则。具体来说,综合部门要负起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督促全局在审计法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开展工作,严格审计程序管理,使审计人员既不失职不作为,也不越权乱作为。

二、注重平时积累,不断提炼升华审计成果,争当审计工作的“参谋部”

审计调研和审计信息反馈是审计综合工作的核心内容。如果说审计项目是审计工作的“初产品”,那么审计综合工作就是对审计项目的“深加工”。因此,提高审计综合工作中的调研、信息、统计以及综合整理工作水平,为领导提供高质量的参谋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要注重平时积累,做到“未雨绸缪”。审计工作虽然看起来纷繁复杂,但也可以说是分类有序。只要找出审计工作的内在规律,就能清晰的把握审计工作整个脉络。审计综合工作就是要把杂乱无章的工作,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加工。因此注重平时工作资料的搜集和积累,就是做好审计综合工作的基础。在这半年里,我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将综合科的资料分为了文字材料、信息上报、业务学习、依法行政等8类,使整个综合工作井然有序,极大的方便资料查找及资源利用。

二是要把握关键时点,做到“按部就班”。审计综合工作贯穿整个年度,平时有日常工作,但难免会遇到急办事项,更会在关键时点显得特别忙碌。因此,掌握审计工作规律,把握住关键时点,做到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就能够做到忙而不乱,体现审计综合工作水准。如年初就要做好各级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审计项目的制定,全局绩效目标的布置等工作;年中就要做好绩效目标“双过半”的考核,下半年工作部署等工作;年终要做好综合量化考核、绩效目标管理、依法行政总结、全局工作总结、统计年报等工作。

三是要培养创新思维,做到“新意层出”。审计工作需要创新,审计综合工作更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审计综合工作不断发展。要创新工作思路,要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审计工作,发现审计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提升信息报送和工作调研的水平;要创新工作方法,要利用现代化的办公手段整合资源,搜集资料,提高审计综合工作的效率;要创新工作作风,要培养规范有序、忙而不乱、精诚合作的工作作风,做到遇事不推、不拖、不漏,常思进取、常思创新、常思规范。

三、统筹各项工作,密切联系相关职能部门,争当审计工作的“协调部”

统筹协调贯穿于审计综合工作各个方面,不论办文、办事、办公,都包含着协调综合的内容。因此,统筹协调的主要目的在于统一认识,协调步伐,排除,减少摩擦,保证审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适应工作的能力。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审计综合事业的长远发展。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综合工作干部的能力。要将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同志吸纳到综合工作干部队伍。加强对综合工作干部的业务培训,要为综合工作干部的学习、成长、提高创造条件。审计综合工作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因此要从培养和提高综合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奉献精神、廉洁自律等方面入手,使从事审计综合工作的干部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得其所。

二是要熟悉全部工作内容,能统筹安排各项工作进度。熟练掌握审计综合工作的各项技能,是提高审计综合工作效率,展示审计综合工作成果的重要基础。在审计信息化的形势下,更要求设计综合干部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软件,高质量的完成工作任务。除此之外,审计综合干部还应该具有更宽阔的工作视野,将整个综合工作了然于胸,这样才能统筹协调好审计综合工作的各个部分,使审计综合工作能够做到分工协作、井然有序。

三是要密切联系相关部门,创造审计工作的良好环境。要采取沟通、联络、提示、服务的方法,协调好各项目、各科室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更加密切配合,同心协力抓落实;要发挥协调、调度职能,采取灵活有效的手段,处理好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同轴共转,齐心共抓;要做好审计系统内的沟通、协调,理顺关系,并根据需要做好区内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工作,为审计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探讨



农村的发展,农民民主意识、政策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世纪的新农村、新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只有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使之与不断富裕、不断觉悟的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需要相适应,才能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村民自治条件下的农村工作。

一、运用政策,推动工作。

党领导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不断致富,是通过一系列政策作保证的。因此,运用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农村基层干部的首要工作方法。

运用政策,必须首先掌握政策。农村政策很多,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农、林、牧、副、渔等各种产业;农业的产、供、销各个环节。掌握政策关键在于从整体上把握农村政策的精神实质。党的农村政策的精神实质就是“富民”。这是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政策的落脚点,是农村基层干部全部工作的归宿点。围绕“富民”思考农村工作的点子,展开农村各项工作,这是长期不变的工作方法。

运用政策,必须宣传好党的农村政策。在农民群众不了解党的政策的情况下,单靠农村基层干部动员加强调,或者采取行政手段是难以把党的政策变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农村基层干部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民耐心、持久、反复地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尤其要教育农民群众把政策本身与执行政策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区别开来,及时消除群众对政策的误解。使农民群众对党的政策家喻户晓,自觉遵循,积极运用。

运用政策,关键在于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党的政策是指导全国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县的实施意见是指导全县的,也具有相对的概括性,不一定能为每个乡镇、村、社解决当地的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答案。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切不可不动脑筋,不顾乡镇、村、社的条件,照搬政策条文。

二、科学决策,减少失误。

科学决策是每个农村基层干部都必须掌握的重要工作方法。先行自省,再作决策。决策必须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自省能使自己清醒。因此,在决策前应当先行自省。一省:这项决策应该由自己来作吗?避免自作主张或干预下级的权利;二省:这项决策值得自己作吗?弄明白不作这项决策将会失掉什么,看到问题的重要性;三省:必须在什么时候作决策?把握时机,避免冒险或坐失良机;四省:已经掌握了作决策的必要依据吗?认真考虑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五省:自己怎样作出这项决策?仔细权衡几个方案的利弊,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

把握目标,灵活决策。在做决策时,要反复推敲,思考决策的目的是什么?这项决策最低限度要达到什么目标?如果达不到这个最低目标,这项决策就失去了意义。一项决策,往往也存在着“能不能为群众接受”的问题,为了让群众能够接受,折衷、妥协、让步是常有的事,妥协的边界就是最低目标。在对一些事情决策时,只要能够实现最低目标,又能够使群众接受,农村基层干部就应该运用折衷、妥协、让步的方法,灵活地作出决策,及时推进工作。

发扬民主,有效决策。大凡有效的决策都是在不同意见的反复比较中做出的。如果开会决策时,没有人提相反意见,出现“鸦雀无声”或者“众口一词”。这就很可能说明大家对需要决策的问题还不了解,提不出相反意见;或认为领导不可能采纳自己的意见,不愿发表相反意见;或害怕得罪“拍板”的同志,不敢发表相反意见。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把这个问题放一放,松松大家的思想包袱,让大家思考思考,再做决策。

三、抓住“中心”,提高效率。

讲究工作效率,现在已被愈来愈多的农村基层干部所重视。然而,还有不少同志对怎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得要领。任何一个乡镇、一个村、社,在一定时间内所要进行的工作,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做一项或大或小的工作,都得考虑一下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主要矛盾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特别是乡镇、村的领导干部,更不能茫无头绪,四面出击,必须注意对整个工作作具体分析,区别主次先后,分清轻重缓急,以找出其中对整个工作有影响和有支配作用的关键环节,这个关键环节就是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会推动整个工作顺利发展。否则,就没有重点,甚至本末倒置,轻重不分,其结果是收效甚微,劳而无功。

四、群众至上,服务到位。

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不光是组织发动,更重要的是引导、服务。给群众之不能,解群众之不解。

为民排忧。当群众遇到困难时,农村基层干部应主动出面帮助,出点子,想办法,解决具体问题。应从生活小事做起,关心群众的柴米油盐、住房、婚姻家庭、生老病死、子女读书等实际问题;应特别关心那些不声不响、老实守法的群众,不让老实人吃亏。给群众办实事、好事,要讲究实际,说到办到,坚持一件一件、年复一年地办,做到把事情办实,把实事办好。办不到的事情不要乱表态,提虚劲。

关心发展。农村基层干部应经常了解和研究自己工作区域的群众,不但要知道群众的性格、气质、爱好、特长、弱点,而且要清楚他们生产、经营近况,了解他们的发展能力、潜力,预见他们的发展方向,为他们发家致富出点子和尽可能创造必要的条件。

全面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群众致富对社会服务的依赖性较大。农村基层干部应充当好对农民服务的尖兵,想方设法对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农民走向市场;提供科学服务,帮助农民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提供资金服务,帮助农民启动发展;提供政策法规服务,帮助农民获得有关方面的优惠,利用法律保护正当权益。

五、民主管理,依法行政。

把握好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能摆脱党的领导,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应始终强调党对农村、农民的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的全过程。

把握好依法办事和建章立制的关系。村民自治必须在和法律的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制定任何一项民主制度,都要以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当然,也要尊重村情民意,结合农村现在的民主状况,使制定出来的民主制度具有合法性、针对性、操作性

把握好民主形式和务求实效的关系。推行村民自治,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必须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从村社干部民主管理水平的现状出发,从农民群众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出发,以能否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为标准,以农民群众是否满意高兴为标准来确定取舍。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如何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生命线、向心力。随着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职工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方式和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小编)原创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是亟待我们认真研究和努力实践的问题。1思想政治工作要务求“实”受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习惯于灌输式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游离于企业中心,走形式,图过场,实际效果不佳。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职工队伍的构成、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必须由旧变新、由虚变实。系统性的务虚教育应减少,日常的针对性教育应增多,脱离经营活动的教育应减少,密切经营管理的教育应增多,普遍性的灌输教育应减少,针对性的改革政策教育应增多,改变过去我们讲什么职工听什么为职工关心什么、议论什么我们就讲什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主要矛盾,抓关键问题,把作用发挥在决策前,落实在执行中,渗透到管理上,增强内容的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人的思想矛盾和问题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在很多情况下,来自自身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理顺矛盾和情绪,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对各项工作能起到非常直接的促进作用。所谓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一个直接的重要方面,就是表现在对工作的促进上。要想把本部门的工作做好,就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做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有的放矢。比如:每年评奖、评先进等,本来纯属好事,但弄不好,反而会惹出一大堆矛盾和意见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办事公道、程序规范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工作做实了做细了,道理讲通了,关系摆平了,矛盾也就减少了,这样好事才能真正办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离开物质利益这个原则,我们要看到观念的背后是利益,观念受物质利益的制约,利益得失是观念转变的重要动因。因此,要在职工中大力宣传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思想,并用制度来加以保障。同时,要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单纯地就事论事,抓职工的观念转变要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国家、企业、职工的共同利益为目的。以此来引导职工观念的转变。2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细”在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注重针对性。针对性是实现经常性的具体细化,实践中把握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针对任务定内容,旨在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企业生产建设、业务发展任务均十分繁重,工作中要做到针对任务定内容,在每完成一项任务中,把握宏观控制,在做好动员的基础上,及时宣传先进,表彰好人好事,提倡奉献和奋斗精神,形成人心向上的好风气。有针对性的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前预测组织教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依据思想形势分析提出问题,对在完成生产任务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树立超前意识去预测,把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为政治教育的内容,用以保障单位的思想建设健康发展。在平时工作中,应及时对职工进行劳动纪律、遵守职业道德的教育。在职工中进行“假如我是一个用户”的教育,启发职工遵章守纪的意识,用以加强企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纪律性。针对不同人员的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在做好旨在加强整体素质建设的同时,也必须做好具体人的工作,而且要真正做到点子上,因此应掌握具体方法和正确处理几个关系:一是细心观察分层次,调查研究讲方法,职工年龄大小、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男女性别这些不同方面带来的思想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思想问题所表现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应细心观察,采取不同方法,就一般来说:老同志在沉默不语的时候、技术人员在情绪不高的时候、青年职工在不说不笑不高兴的时候,这时正是需要做好思想工作的时候,要通过谈心拉家长等了解掌握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解决职工思想和实际问题。二是大道理和小道理的关系。坚持大道理管小道理、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该讲大道理的时候,必须要讲,只有在道理上讲清楚,才容易收到好的效果。三是处理好主动做与被动做的关系,对于主动找上门来,找领导谈思想解决问题的,应热情接待耐心听。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疏导、解释、批评、鼓励。对于不能马上解决和答复的,要研究后认真做好善后工作。在平时工作中还要主动做好不同层次人员的思想工作,在对党员教育中,重点强调党员模范作用,针对实际情况,组织党课教育,对外勤人员要以表扬为主,肯定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3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情”情,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动力。在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环境、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除了从内容上加强针对性外,还必须从方法上加强和改进。要由过去的强制性、指令性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参与性、指导性,与有情管理相结合,创造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职工广泛参与并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建立起与员工深厚的感情,要真心实意,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象对待自己亲人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人、体贴人,使对方切实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你为他好。要放下我是来教育你的架子,以平等的姿态与之交流。要学会换位思考,倾听不同意见,只有设身处地,以心换心,才能真正理解人,说服人,达到教育人的目的。要坚决克服那种方法简单,急于求成,带着情绪做思想工作的弊端。具体工作中,要善于将大道理转化为与具体的人贴的更近的小道理。思想政治工作虽然最终是要让人明白大道理,但最好是把大道理贯穿和渗透在小道理中,转化成与具体的、感性的人贴得很近的小道理,以小道理的形式出现,娓娓道来,让人感到平实可亲,听得实在,觉得有理。无论大道理还是小道理,都要通情达理,富有人情味。思想政治工作着眼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但同时也是对每一个个人的关爱。无论谈哪种道理,无非是帮助人提高认识,解开疙瘩,抚平情绪,认清方向。这本身就是很有人情味的事情。但如果忽视这一点,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官僚主义的态度,就会让人感到思想政治工作似乎都是生硬的、强制的、不得不听的,反而失去了人情味。为了防止这种扭曲,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就应该大力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尽量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帮助解决具体的困难,从实际的思想认识问题出发,有的放矢地讲明道理,解开疙瘩,提高认识,在温暖和煦的气氛中促进人的内心世界的升华。讲道理最好多用讨论式,少用训诫式。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简单地用是非对错、非此即彼的方法,用我对你错、我讲你听、我训你受的方法,就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还可能起到反作用。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多用讨论式、探讨式,以平等的地位和态度,在切磋交流中国共产党同寻求正确的答案,促进双方思想觉悟的提高。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训诫了。严格的批评就是一种训诫,在不少情况下也是需要的。只不过要用得对路,用得适当。4思想政治工作要致力于“帮”为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在帮上下功夫。帮助员工正确认识形势,增强信心。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应多到员工中去,通过举办各种报告会,对员工进行形势教育,引导员工站在宏观的高度,从社会发展大趋势、改革开放大格局、企业生存的大环境中知形势,明方向,增强工作的干劲。帮助员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改革意识。最重要的是要用教育干部员工。注意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学习十五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员工了解具体政策,增强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具体政策是党的路线、方针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与员工切身利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员工如果对具体政策不理解,很容易引起思想上的疑惑、情绪上的波动。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和公司三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具体政策的陆续出台,帮助员工学习这些政策、掌握这些政策、用好这些政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每一个干部都应深刻领会政策,并把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员工,帮助他们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掌握和熟悉政策内容,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凝聚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首先要重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对员工反映的实际困难,不管能否解决,都不能回避,应当满腔热情、主动关心。特别是事关企业、员工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我们更应该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清理各类需解决的问题,尽最大能力创造条件加以解决。总之,只有深入调查研究,了解职工“所思”、“所盼”、“所想”,积极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才能使职工心情舒畅的干好工作,为企业发展奉献聪明的才智。 5思想政治工作要力争“新”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变化的新情况,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在思路上,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在内容上,由单一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转变;在形式上,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专职政工人员要消除工作的“时间差”和滞后性,要以平等的态度待人,加强和职工的沟通和交流,做到以情感人,让职工产生信任感、成就感、温暖感和舒适感;要注意把握职工的情绪,主动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要坚持做到让思想政治工作进车间、入班组、上一线、到现场,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针对职工中出现的思想实际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引导职工做好本职工作。应当肯定,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的许多探索和创新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抓住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探索还需要继续深化和拓展。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正在进行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变革。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切实贯彻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联系实际,积极开拓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努力开创一个生动活泼、扎实有力、促进企业长久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要采用新工作方法,以换位的方式思考问题,想职工群众之所想,急职工群众之所急,多做得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少说大道理,多做实事。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更有说服力,感召力。6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活”思想政治工作要利用科学手段与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气氛中陶冶情操,提高觉悟。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不仅是抽象思维的过程,也是形象感化的结果。开展各种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增强大家的参与兴趣,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整人的思想情绪和心理情感。这种形式既易于为人所接受,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和引导人的价值取向,对思想政治工作能起到很好的帮助或辅助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不必处处摆出一副正儿八经的面孔,有时候不妨把形式搞得活一点,乐一点,美一点,轻松一点,尽量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当然,活动形式要有品位,不能流于庸俗。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载体发生了变化。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着重从三方面开拓。一是向市场领域开拓,进行超前教育。企业改革深化,市场竞争加剧,使职工的经济观念、利益观念日益突出,如果引导、处理不好,就会同我们一贯倡导的团结协作、顾全

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发生矛盾。因此,我们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做好超前引导工作。二是开拓视野,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渗透。随着股份制改造和公司上市,企业走向市场以后,职工和社会接触更加广泛,特别是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甚至种种丑恶现象会侵蚀职工队伍。因此,我们既要做好内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净化矿区社会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三是向领域开拓,尽量满足职工的文化和精神生活需求。职工思想观念的更新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有了新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对职工进行培植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教育,另一方面要研究职工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广泛开展多功能的企业文化活动,促进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总之,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办法是难以奏效的。我们应与时俱进,在创新上、“适应”上多动脑筋,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为生产经营服务中体现“生命线”的作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