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演讲 > 导航 > 浅谈监狱工作“中心”与“首位”关系

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演讲

浅谈监狱工作“中心”与“首位”关系。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浅谈监狱工作“中心”与“首位”关系,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浅谈监狱工作“中心”与“首位”关系

本文作者:钟宇 原创投稿
如何正确把握“中心”与“首位”一关系
要在监狱工作中真正确立起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的业务指导思想,并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正确把握和处理“中心”与“首位”的关系,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要确立围绕“中心”抓安全的监管安全观。有同志提出要在确保监管安全的基础上抓好教育改造工作。还有同志提出监管安全和教育改造两手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如果是从工作措施这个层面讲,则是可以理解的,而如果作为业务工作指导思想则绝对不能这样提。监狱工作的中心只能有一个,其它工作包括监管安全工作都必须为中心服务。要知道,面对劣迹斑斑,对社会存有极强仇视心理的罪犯,要把他们改造过来,就像医生为了挽救病人一样,是有风险的。我们所能做的是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教育成果的最大化。脱离改造人这个中心抓监管安全,会使监管安全工作失去方向和目标。
(二)要建立和完善以“中心”为本位的监管改造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监管改造制度是以绝对确保监管安全为核心建立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如果以“中心”为本位,有一些规定就需要修改,同时还需要补充一些新规定。如男犯监狱不允许女人民警察在一线直接从事管教工作,罪犯不准外出劳作等规定应予废止;减刑、假释的比例需要取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能否考虑调整为《g艮刑人员文明行为规范》,内容也应作适当充实;敌情分析制度是否可以改为狱情分析制度,把如何转化改造罪犯的分析与对监管安全隐患的分析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三)要建立科学评价和考核监狱工作的指标体系。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即使实行了“全额保障”,“中心”的地位也难以确立起来。首先有必要在科学划分监狱警戒等级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等级,提出不同的监管要求,确定不同的监管安全考核指标,千万不能搞一刀切。同时有必要对监管安全的内涵作一个科学的界定,不能绝对以不出事来衡量一个单位的工作,甚至“一票否决”一个单位的工作。过去,司法部曾颁布过监管安全方面的考核指标体系,需要根据现阶段物防、技防和人防的水平做出相应的修改,但绝对不能没有。此外,更有必要加大教育改造工作的考核力度和奖罚措施,使之成为必须做到的硬指标和监狱工作的方向标。
(四)要重视引导社会客观公止地评价监狱上作。现在,袖:会对治安形势的严峻性已经具有一定的承受度。因为大家都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处在社会转型期,做到经济发展,犯罪率下降不可能,大案要案在一定时期内居高不下难以避免。相对而言,社会对监管安全却缺乏一个应有的承受度。这同这几年过多地宣传“两防”指标下降,较少宣传改造难度及监狱风险的增加,有着一定关系。我们应通过适当的宣传,让社会能够理解到改造人的难度,做好“两防”工作的难度,给监狱工作一定的宽容度。特别是当刑释人员又犯罪和监内发生“两防”事故的时候,社会能够比较理智的予以评判和分析,而不是盲目地批评和指责,这对保护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积极性,做好监狱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五)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和处理监管安全事故。首先,在思想上要承认监管安全事故存在不可预见性和难以绝对控制性。有了这样一种认识,才能冷静、客观地分析和处理事故。如果首先想到这个事故,是否会影响“双零”、是否会影响单位评先等,就很可能会出现隐瞒不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现象。这反而不利于从事故本身吸取教训。有一些事故仅仅具有偶然性和个别性,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应注意防止把偶然当必然、个别当普遍,形成一种循环,发生一起事故一制定几条规定——冉发生一起事故——:洱制定几条规定,日积月累,越来越多的规定最终成为束缚人民警察创造力的绳索。在对事故进行分析时还要注意一种现象:过程和结果不同。从过程来看不应该发生事故,但结果却发生了。这是超出现阶段人民警察认识和控制能力的一种客观反映。对这样的事故,更多地不是批评,而是总结提高。
(六)建立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的工作机制和体制。唯有如此,才能把人民警察从监管安全的高压下解放出来。如建立对人民警察分类管理的机制,即把人民警察划分为矫治员和看守员两大类,看守的任务是确保监管安全,矫治员的任务是负责教育改造罪犯,各司其职。同时,建立矫治员职称评审和晋升制度。首次评聘考虑到目前的实际状况、条件可适当放宽,以后逐步正规。
结论是:坚持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一定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同时要正确处理“中心”与“首位”的关系,任何时候都要毫不放松地抓好监管安全工作,但要防止为保安全而抓安全,甚至不惜以牺牲教育改造质量而换取短期安全效应的做法。从根本上说,唯有坚持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才能准确把握监管安全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实现监狱的长期安全稳定。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浅谈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浅谈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文章标题:浅谈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浅谈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其各具特色的重要作用。作为为企业服务的两把“思想利刃”,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渗透。在此,笔者就如何认识和处理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辩证关系谈几点见解。
一、对企业廉洁文化的认识
廉洁文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主体的大众性,主要表现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权力性,主要表现为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廉洁自律,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三是实施的职业性。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四是组织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洁,以廉洁的尺度来评判社会,是廉洁文化最为根本的特征。煤矿企业廉洁文化的形成需要经过以下三个方面的过程。一是工作主体通过导向,使工作客体对主体传播的廉洁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就是结合企业各个时期的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大力进行廉政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对廉洁工作产生正确的认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二是工作客体思想情绪得以理顺。针对心理不平衡、有困惑的党员干部采取以情感人,典型示范,日常教育,直接教育,间接教育,自我教育,现身说法,个别谈心,报告会,座谈讨论等形式,使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受到化解、理顺,构筑新的心理平衡,产生对贯彻党的廉政建设方针政策以及做好企业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在党员干部对廉洁工作产生质的变化后,不但从思想上接受、认同,而且用于指导实践,落实在行动上。
二、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企业目标为目的,以大力塑造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为行为准则。企业文化鼓动职工爱岗敬业的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要抓住其主要环节。一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一种源于物质生产又能促进物质生产的群体意识,它不仅渗透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犹如一面旗帜,给人以理想、激励、荣誉和约束,进一步激励和规范职工的行为。二是企业形象。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企业形象体现着企业的整体内涵,反映了社会对一个企业的承认程度。企业形象直接表现为产品质量和职工的文明素质。高质量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和较高的文明素质,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文明程度和良好的信誉感,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三是文化体系。文化体系包括文化目标、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建设制度、文化设施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是培育企业精神、传播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和阵地。
三、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
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同的是,两者都属于观念形态,都服务于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一中心。党员干部的廉洁形象、共同价值取向、企业精神氛围的形成,要靠廉洁文化去强化,企业文化的培育,要靠有力的廉洁文化去推动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注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和集体功能,通过环境的熏陶和管理制度、规则、纪律等手段达到对集体目标的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这样,廉洁文化和企业文化就会有机结合,共同作用,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廉洁文化主要是以营造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氛围为指向,树立牢固的廉洁理念,构筑反腐倡廉的社会公众的思想体系为根本任务。而企业文化则以研究企业管理演变规律,总结企业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基本内容,着眼于增强企业群体意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氛围。第二,廉洁文化主要是通过各种载体的教育,使廉洁意识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外化为党员干部倡导廉洁的自觉实践,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廉洁企业的形成和发展。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融教育、环境、经营、管理制度、产品质量等诸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其实质是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发展最基本的动力。第三,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来看,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廉洁文化的参与,而搞好廉洁文化又必须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廉洁文化的发展可以有力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一种企业文化是否先进,应看这种企业文化是否包含廉洁文化,缺乏廉洁理念的企业文化是难以长久支撑的。为此,要建立健全廉洁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以制度和规范作保障,特别是建立起与廉洁文化相适应的政治规范和法律规范,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文化自觉浅谈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浅谈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让廉洁文化深入到企业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从而为企业飞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浅谈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浅谈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浅谈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浅谈“第一要务”与反腐败的关系


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认清发展与反腐败的关系,强化服务“第一要务”意识,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一、服务“第一要务”,必须真正树立发展是主题的思想
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各项工作都要紧密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纪检监察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时刻把反腐倡廉放到发展这个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中去思考。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反腐败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是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重要保证。”从这种意义上讲,反腐败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在环境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经济上直接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扰乱资源的合理配置,带来经济利益的恶性冲突和经济秩序的混乱,阻碍了改革的深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上,它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破坏国家政治和法制的统一,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思想上,它助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败坏风气,极大地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损伤了广大党员干部搞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创造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是纪检监察工作和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是纪检监察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一种富有成效的方式。多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预防和铲除滋生腐败土壤着眼,建立抓源治本等措施着手,从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着力,主动深入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参与重大经济活动,在参与中服务,在参与中监督,自觉围绕中心工作反腐败,为各地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此,纪检监察机关无论是工作内容的确定、工作重点的把握,还是工作方式、方法的运用,都要把反腐败工作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为“第一要务”服务,就能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和成效。
二、服务“第一要务”,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
一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优化发展环境。要通过深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去发现问题、揭露问题,致力于排除制约、干扰发展的各种消极因素,积极查办案件、开展专项治理、严格执法监察,打击破坏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腐败行为,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通过民主评议行风,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促进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促使其转变职能,规范执法行为,悉心营造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要重点在改善政府服务、完善市场机制、提高环境竞争力方面下功夫,使纪检监察工作与经济工作、政府工作和改革开放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在党风政风方面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二是要主动参与重大经济活动,积极发挥监督作用。实践告诉我们,工程建设、土地出租批租、开发、金融、等资金高密集领域,往往是案件多发领域。因此,对一些重大建设项目招投标和工程建设、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要经济活动,纪检监察机关应主动参与,提前介入,由事后查处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由“灭火”变为“防火”,尽力避免“修起一条路,倒下一批人”、“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等悲剧发生。要继续在这方面努力探索实践,逐步拓宽工作领域,使纪检监察工作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和最前沿,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三是要继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清除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现阶段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深层次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上还存在许多空隙和无序状态,为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机会。二是权力运行过程还缺乏严格的规范,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仍不够完善,特别是“事权、财权、人权”的运行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容易产生腐败现象。因此,要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入手,围绕权力制约、行为规范、资金监控等问题,改革现有的体制机制制度,从深层次上消除滋生腐败现象的条件。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定位,继续大幅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抓好各级行政执法管理权的合理分解设置与规范实施,促进机关廉政效能建设。在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加快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制度建设,抓好集中核算、落实“收支两条线”、推行政府采购等工作,切实管好财政资金。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工作的管理、监督,重点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推行民主推荐、竞争上岗 、公开选拔、考察预告、任前公示、集体表决、交流轮岗、述职评议、廉政监察等一系列新的制度,推行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制度,确保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服务“第一要务”,必须加大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
在此应有三点认识:一是反腐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近几年查处腐败案件上看,哪些单位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就会影响和抑制群众积极性的发挥,进而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甚至因腐败使一个企业或单位倒闭破产也不乏其例。加大查处腐败案件,顺乎民心,合乎民意,有利于排除阻碍经济发展不利因素的困扰,理顺群众情绪,缓解社会矛盾,调动和发挥广大劳动者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辽宁“慕马案”之查处带来的经济效应是沈阳市仅土地出让金比上年增加了15个亿。厦门“远华案”查处后,海关税收比前一年增加了60个亿。二是反腐败是完善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体制转换过程可能成为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期。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在商品经济开始趋于活跃,而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尚未通过法制形式严密规范的时候,权力和金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最容易滋长蔓延。”反腐败是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为此,必须加大查处力度,在转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集中力量纠正违法违纪行为,保障现有体制的相对健全。三是反腐败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有效举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外竞争的日益加剧,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已成为新一轮抢占发展先机的第一竞争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大力整顿经济发展秩序。如果一个地区,执法部门随意执法,大搞权钱交易,这样的环境,还有哪些商户前来,势必被市场经济无情抛弃,发展经济也就无从谈起。同时,在查案中我们也要处理好几个关系:既要着力于案件的突破,又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既要看业务工作成果,又要看是否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是否为促进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既要坚决保护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又要严肃查处严重干扰破坏改革开放的违法违纪案件;既要坚持独立办案,又要积极争取在党委领导下的各执法执纪部门的通力合作,拓宽案源渠道、突破违纪案件;既要树立反腐败持久作战的思想,又是积极主动地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监狱民警浅谈对岗位练兵活动的认识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监狱民警浅谈对岗位练兵活动的认识》的详细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民警察队伍中开展岗位练兵,这一重大决策,是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成果的实际步骤,是进一步依法履行职责能力、维护监狱场所持续稳定、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有效措施。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应当站在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积极投入这项活动当中。下面谈一谈我的一点认识和收获:

一、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的意义

1、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监狱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开放、人员大流动的新形势下,随着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的加大和专项斗争的不断深入,监狱面临的任务会越来越重,这将对监狱人民警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必须苦练内功,强化教育训练,通过岗位练兵,全面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警务素质和法律素质,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革命化、职业化、正规化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公正执法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监狱做出新的贡献。

2、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是巩固提高“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成果的需要

罗干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把规范执法行为活动引向深入,不断抓出成效。这次司法部号召监狱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及岗位技能的训练,进一步解决监狱人民警察执法理念偏颇、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缺失以及执法不规范执法不严格等问题,提高广大民警依法履行职责、依法管理教育罪犯的能力和水平,对于落实“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工作任务,实现专项整改活动目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是做好新形势下监管改造工作的需要

监狱工作的宗旨是教育人、改造人,要做好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提高教育改造罪犯的能力和水平,监狱人民警察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体能素质和技能素质,没有良好的素质,就很难胜任自己的工作。所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对于全面提高监狱人民警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监狱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的认识

开展基本素质训练和岗位技能训练,能使我们在政治、业务、体能素质等方面都会有一定提高。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及队列体能的训练,使我深刻体会到开展大练兵活动不但是监狱人民警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监狱管理的需要,是适应监狱工作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不断增强监狱人民警察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水平和队列体能等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够对促进监管场所持续安全稳定,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通过学习党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内容,进一步了解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更加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源,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明确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以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为耻。进一步增强了以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法治理念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提高政法干警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信心!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相关法规及司法部《监狱人民警察“六条禁令”》的学习,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现行《宪法》和《刑法》的基本内容与规定,更熟悉了作为公务员的条件、义务、权利,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公务员的考核、辞职辞退的规定及人民警察的基本义务、履行的职责和活动准则,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以所学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为准则,以《监狱人民警察“六条禁令”》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思想理论,熟练掌握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正确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在警容风纪、队列、体能训练方面,严格按照《劳改劳教工作干警行为准则》和《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的要求严格着装,能够做到着装规范,仪容举止端庄,行为习惯良好,以《劳改劳教工作干警行为准则》作为自己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通过队列、体能训练,不但锻炼了自己身体的柔韧性、灵敏度及耐受力,提高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警体技能,而且还能够强化警察队伍的严谨作风和严明纪律,体现出了监狱人民警察队伍良好的警容风貌和时代风采。

岗位技能等训练方面,根据监狱人民警察工作岗位的不同划分,我主要学习了生产劳动管理岗位的职责、业务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自己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能够按照“一职双责”的要求,做到了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此次岗位练兵活动,通过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队列动作、队列指挥以及体能训练,不但提高了我的政治思想和理论水平,还进一步增强了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意识,进一步打牢了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增强了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通过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增强警体技能,能够进一步展示监狱人民警察的良好精神风貌,也使我更深刻地懂得了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不但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具有强健的体魄、端庄的举止、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会用这次岗位练兵活动所学到的知识丰富和巩固自己的思想,把在练兵活动中所获得的启示与收获运用于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继续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监狱人民警察。


《监狱民警浅谈对岗位练兵活动的认识》是篇好,讲的是关于监狱、人民警察、工作、活动、提高、岗位、执法、练兵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浅谈谋生与敬业


浅谈谋生与敬业文章标题:浅谈谋生与敬业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而热爱自己职业的动力在于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没有尊荣的事,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现代的教师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迅速变化,面临许多挑战,如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日益难以应付的杂事……为应付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付出代价,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无法获得可见的收益。正因为如此,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这也是教师与其他许多职业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的,并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来取胜。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在工作中寻找快乐。首先、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教师只有在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指导下,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而且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才能领悟从师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荣,以师为自豪。在“爱岗敬业”这种精神支配下,教师也不会视平凡的工作为平凡,不会视琐碎的工作为琐碎,而是会认真对待教育,教学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上下工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师德修养的关键一环,就是培育爱岗敬业的精神。说他关键,是因为他既是师德的核心和基础,又是促进教师不善进取的动力源泉。其次、爱岗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是否能够兴旺发达、并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说发展教育事业关乎国家、民族命运,那么能否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就是一个关键.因此,要加强师德教育,促使教师着力修养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广大的教师职业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荣誉感,只有当所有教师都培育或发展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任劳任怨,奉献和忠诚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时,教师队伍才能稳定发展。再次、爱岗敬业是在岗位上有所作为的必要前提。教师能否作到爱岗敬业,是决定他的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这是因为,爱岗敬业的不懈追求能够为教师正确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矛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或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加里宁说:“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了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按年龄上最容易受影响的人,托付教师来培养,教育和造就这一代青年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未来都嘱托给了他们。”国家和人民的这种委托不是无条件的,在将儿童交给教师同时,规定了教师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是在综合认识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即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各种规范、要求的自觉认同和内化,是自觉承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的表现。所以说爱岗敬业是教师有所作为的基本保障。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教师,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应有丰富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修养……,这些要求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达到的。那么这些做法的动力来自何方?来自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的客观要求和自身素质水平之间的矛盾的深刻认识,来自解决这一矛盾的不懈追求,来自深层次的爱岗敬业精神。有了爱岗敬业精神,教师就能够对自身素质水平有一个理性认识,并使之与教育事业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不断的接近,通过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提供保证。如果说不断完善自我是教师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基础,那么爱岗敬业就是基础的基础。爱岗敬业能够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要想取得工作成就,必须有社会的理解,同事的支持,家长的配合、学生的自觉努力,而“爱岗敬业”精神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助益,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并不断发展教育事业。总之,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反之,只能是一事无成,空嗟叹。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既依靠经验教书育人,又会着力总结教育规律,并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无论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它都会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认识的观察之下,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显然,教师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态度问题,而且包含着探索科学、追求最优教育效果的主体性要求,有效教育方法。换句话说,教师的敬业作为一种道德选择,它体现着动机与效果统一浅谈谋生与敬业

浅谈谋生与敬业的综合追求。人类已迈入一个新的世纪。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呼唤教育的飞速发展,呼唤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新型教师。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培育出一代新人,就必须做到爱岗敬业。
《浅谈谋生与敬业》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浅谈谋生与敬业。
浅谈谋生与敬业

  网站地图